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千米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3-02-09 08:15:31 教案 投訴 投稿

千米的認識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千米的認識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千米的認識教案15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7-8及練習二第1、2、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知道千米在實際中的應用,認識日常生活中和千米有關的標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米=()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

  2、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二、認識千米

  1、情境引入:出示P7例3主題圖1

  爸爸媽媽開車帶小明和小葉出去旅游。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

  2、分析信息的含義,找出圖中的一個新單位——千米

  葉鎮(zhèn)21千米就是指離葉鎮(zhèn)還有21千米,靈山23千米指離靈山還有23千米。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3、小結:千米(它的另一個名字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單位。

  4、你們以前在生活中看到過千米(或公里)嗎?與大家說一說。

  比如出租車打表、車站的'里程表等

  三、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小明和小葉來到了葉鎮(zhèn)。在體育場,看到了小朋友們正在舉行運動會。(出示P7例3主題圖2)

  2、你們知道體育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嗎?

  3、現(xiàn)在進行的是1千米的決賽,可是他們卻不知道1千米有多長,你們能當小老師教教他們嗎?

  1千米(公里)=1000米

  讓學生初步感知千米與米的關系。

  4、活動——找千米

 。1)千米是我們生活中常常用到的長度單位,和我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比如小汽車1小時行駛80千米、馬拉松比賽的長度是42千米195米等等。你能從生活中找到千米嗎?

 。2)4人小組交流自己生活中知道的千米,組長向全班匯報交流。

  老師對學生找出的千米給出評價,從合理性方面考慮。

  四、感受1千米

  1、量一量

  小組合作測出100米的長度,并在50米處做上一個記號。

  2、走一走100米和50米。

  a、睜開眼睛看,走一走。

  b、在頭腦里記下100米的長度,閉上眼睛走一走大概到什么時候會走到100米。

  3、估一估。

  a、閉上眼睛想像一下,2個100米有多遠,3個100米有多遠,10個100米有多遠。

  b、估計一下從學校門口開始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

  c、對結果進行測評。

  五、練習鞏固

  1、練習二第1題

  這是一道鞏固長度觀念的練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試做,然后再校對。

  2、練習二第2題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3、練習二第4題

  根據(jù)不同的距離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千米的認識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26-P27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2.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一千米的長度,建立一千米的長度概念。并通過觀察、推究等方法明確1000米=1千米,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3.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并且通過教學內(nèi)容能夠喜歡體育,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積極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身體驗1000米長度,建立1千米的空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建立聯(lián)系

  1.在之前的學習中,咱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呢?能從小到大背出來嗎?并且用手表示每個小單位。

  教師板書: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我們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

  二、聯(lián)系實際,導入新課

  1.同學們,觀看過體育盛事--奧運會嗎,在奧運會中有些什么比賽?

  學生思考回答。

  2.那么跑步比賽中有一些什么項目呢?

  學生列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

  3.跑步比賽中都是在規(guī)定的跑道內(nèi)完成,你們試跑過這些長度的鍛煉嗎?在跑步比賽中最長的運動是什么項目?

  教師簡介馬拉松比賽。馬拉松為什么用千米作為單位,而千米是比米更大的單位,大多少呢?

  4.學生推想:1千米=1000米,通過孩子們已知的知識構架能夠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切身體驗,感受長度

  1.聯(lián)系實際,提示咱們學校的'操場一圈大約是200米,那么如果我們要跑1000米的話需要跑幾圈呢?

  2.估想:1000米是多少個100米,那么在操場上會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W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計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總結出正確的圈數(shù):200+200+200+200+200+200=1000(米)

  4.那么平時我們在操場上跑操正好是5圈,也就是1000米的真實長度,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感受,繼續(xù)探究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先讓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然后教師組織班上交流。

  2.那么我們再次來從小到大把咱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整理一遍。

  教師板書: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總結:在計量比較遠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千米(公里)作為單位。

  3.算一算

  6000米=()千米

  5千米=()米

  ()米=7千米

  9000米=()千米

  3500米=()千米+()米

  五、看書質(zhì)疑,鞏固練習

  1.看一看書,想一想還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2.我們一起把今天學過的知識再鞏固一下,看看今天我們班上誰最勤勞,回答的問題又多又正確,我們將給予獎勵哦!完成練習六有代表性的題目。

千米的認識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

  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知道公頃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三、教學難點:

  體會 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四、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作業(yè),揭示課題

  1、 交流預習作業(yè)

  2、 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二)目標驅動,分層探究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

  2、探究1平方千米與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系。

  導學要點:

  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頃,哪個大?說說為什么?

  指出: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那么1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圍繞學習材料自學.

  交流探究成果。

  板書: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導學單:

  (1)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你能用米作單位,來計算一下這個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合多少公頃?

  (2)1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頃

  小結:1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 ),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 )。

  3.完成書本P17練一練。

  自由讀書本例9中的資料,了解平方千米的運用。

  補充:中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包括了領土、內(nèi)海、領海等。我們的家鄉(xiāng)海門的面積約有1002平方千米。

  介紹足球場面積。

 。ㄈ┓謱泳毩,內(nèi)化提升

  1.單位換算

  30平方千米=( )公頃

  6000公頃=( )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 )公頃

  =( )平方米

  400公頃=( )平方千米

  =( )平方米

  2.完成練習三第14、15題

  3.完成練習三第16、17題

  4、優(yōu)生完成思考題

  5、課堂小結

  分層進行練習,然后全班校對,匯報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試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對策。

  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能把學過的面積單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說一說,并說出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各是多少?

 。ㄋ模┊斕脵z測,評價反思。

  1、 《補充習題》

  2、 每日一題:

  有兩塊地,面積都是0.64公頃,一塊是長為100米的長方形,另一塊是正方形.這兩塊地中哪塊地的周長長些?多多少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4

  課題:

  公頃與平方千米

  新授人: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2頁例2。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準備: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周登玉,你們可以叫我周老師,很高興來到你們班,這節(jié)課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們愿意嗎?(愿意)

  1、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你們已經(jīng)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生,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可用符號“ha”表示。師:1公頃有多大?生: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這么大,1公頃=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題你能完成嗎?)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shù)據(jù)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二、認識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繞1個籃球場跑一圈是56米,大約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果。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并交流。

  5、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四第7題

  想象物體的實際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公頃與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較大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

  2、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推想。估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3平方米=()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指名說一說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通過測量來計算課桌桌面的面積。

  3、課件或投影儀展示84頁體育場的畫面。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幅圖,體育場面積的應該怎樣測量呢?(學生在小組內(nèi)議一議,互相說說并提出方法)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體育場。林場。首都天安門廣場面積都很大,測量這種較大的土地面積時,我們常常用到比平方米更大的單位,那就是公頃和平方千米,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公頃。平方千米(板書:公頃。平方千米)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認識公頃:

  師:公頃是較大的面積的單位,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同學們在草稿紙上算一算。

  生: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000平方米

  師: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頃

  板書: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現(xiàn)實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頃。如果我們的教師是50平方米,200個這樣的教室的面積才是1公頃。)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組中議一議。

  2、認識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比公頃還要大的面積單位。請同學們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面積呢?

  生1:邊長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00000平方米。

  生2: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板書: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3、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

  師: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

  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匯報。

  師:1公頃=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那么1平方千米里有多少個1公頃呢?

  生:100個,即1平方千米=100公頃

  板書:1平方千米=100公頃

  如果畫面上的體育場約是7000平方米,140個足球場的面積約是1平方千米。

  4、課件展示:

  我國的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

  北京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面積約是(40)公頃。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測量土地的面積時,常用()作單位。

  2、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3、5公頃=()平方米10平方千米=()公頃

  20000平方米=()公頃10000公頃=()平方千米

  6平方千米=()公頃50000平方米=()公頃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公頃、平方千米

  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千米的認識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讓學生認識千米這一長度單位,并通過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動感知1千米有多長,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2、能力教學點:使學生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簡單化聚。

  3、德育教學點: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教學情境掛圖

  教學步驟:

  一、 情境導入

  1.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師:同學們見過這些牌子嗎?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嗎? (板書課題) 學生口答 學生嘗試回答

  二、探索感知

  學生看教學情境掛圖 (1)教師引導: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生活中常用千米作路程長度的計量單位。(板書:公里)

  (2)聯(lián)系生活:你知道揚州到南京的公路長多少千米?你的家離學校多少公里?

  認識千米:

  (1)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同學們走學校100米跑道大約用了多少時間?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板書:10個100米)根據(jù)這100米的路程,你還可以怎樣描述1000米的長度?

 。2)介紹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可以寫作1千米。

  板書:1千米=1000米

 。3)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學校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幾圈是1千米?

 。4)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單位化聚:

 。1)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 師:火箭的速度是多少米?

  板書:4千米=( )米

 。2)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長約6000千米。

  師:南京長江大橋的長是多少千米?

  板書:5000米=( )千米

  三、綜合練習。

  1. “想想做做” 1 讀題 解題 交流做法

  2. “想想做做” 2 讀題 解題 交流做法

  3. “想想做做” 4 先填空 再交流

  4.“想想做做” 5 比較

  5.“想想做做” 6 看題

  6. 拓展訓練:判斷

  1千米比1000米短。( )

  1千米的公路修了一半是500米。 ( )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回答。

  五、課堂作業(yè)。

  學生獨立完成。

千米的認識教案7

  一、知識與能力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的意義,掌握平方千米與公頃、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

  2、能用平方千米計量較大面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合作討論和小組交流認識并運用平方千米。

  2、通過具體情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感受到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運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公項與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并能準確地運算。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觀察想象、驗證歸納等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習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這些面積單位。下面請同學們完成這些填空題。

  1、(1)4公頃=()平方米(2)73000平方米=()公頃

  2、填一填

  (1)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厘米。

 。2)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平方米,相當于()

  出示課件1.指名答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課前先收集資料的方式對土地面積有所了解,課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真實,真實而有意義的情景。讓學生聯(lián)系圖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也為學習新知設置一個知識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認識平方千米(板書)

  二丶新授: 1.看到平方千米,你想到了哪個長度單位?(齊說)誰能說邊長多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呢?(指名答并說理由,評價)

  出示課件2,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生讀)

  2.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進率。

  我們都知道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小組討論,并說明理由,看看哪個小組表現(xiàn)最棒。) 指名答:你們同意嗎?表揚說得好的同學 板書2 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齊讀2遍出示課件3,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3.算平方米與公頃的進率,剛才我們推算出來平方千米與平方米的進率,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1公頃=10000平方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公頃與平方千米的關系吧! 出示課件4.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及時評價。

  板書3 1平方千米=100公頃。

  小結:

  三、鞏固練習

  學了這么多,我們來運用一下,先思考,再舉手答,看哪些人答得又對又快。

  四、看課件

  1、請同學們看一組圖片,想想表示什么面積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2、小結:平方千米是比較大的面積單位,通常用來表示縣、省、城市的面積。

  五、拓展練習

  六、全課小結

  談談收獲!這節(jié)課同學們表現(xiàn)很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厲。

  七、板書設計

  認識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千米的認識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2、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千米、米之間的換算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復習單位

  師:這個是一份上海市的地圖冊,老師也帶來了一張,同學們觀察一下,想一想這張地圖冊的厚度是多少呢?生:3毫米

  師:那它的寬度有多長?生:7厘米

  師:現(xiàn)在我把這張地圖冊展開,現(xiàn)在它的寬度變成了多少呢?生:1米這是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的三個長度單位,你能給這三個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嗎?生:毫米、厘米、米(老師板書)

  它們用字母如何表示?生:mm、cm、m(板書)

 。2)生活中的mm、cm、m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生:螞蟻,硬幣的厚度

  你覺得1毫米是長還是短?生:很短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生:指甲蓋的寬度、回形針

  你覺得1厘米是長還是短?生:短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米?生:紅領巾

  你覺得1米是長還是短?生:有點長

  1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10米

  10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100米

  100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1000米(板書:1000米)

 。3)引入

  這是哪里?上海迪士尼樂園在今年開園了。

  我們康城學校距離上海迪斯尼樂園大約有5()千米

  以前學習的長度單位都太小了,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千米的認識”。(板書:千米的.認識)

  2、認識千米

  那1千米有多長呢?

  這個1千米和我們1000條紅領巾連起來的1000米有什么關系?一樣長

  生活中的1千米有多長呢?

 。1)操場繞的1千米

  你們?nèi)ゲ賵錾吓懿竭^嗎?100米跑過嗎?操場上的這一段直線跑到就是100米,整個一圈跑道是400米,想一想。1千米要跑幾圈呢?2圈半

 。2)直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走出校門,沿著康新公路往南走1千米能走到哪里呢?

  11號線康新公路站

 。3)豎著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把1千米豎起來,它有多高呢?陸家嘴金融中心聚集了很多高樓大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千米比這些高樓都要高很多,要2幢上海環(huán)球中心大廈疊起來那么高。大概需要300層樓那么高。

  你覺得1千米長不長?長所以:千米通常用來表示較長的路程或者長度。

  3、認知千米的練習

 。1)填合適的單位

 。2)請你改一改(練習紙)

  小胖的爸爸媽媽在迪士尼開園不久,就帶他去游玩了,小胖還特點寫了一篇日記來介紹迪士尼。但是同學們看了這篇日記之后都偷偷的笑了,為什么呢?有錯誤請你幫助小胖改一改,完成練習紙第一大題

 。3)請你填一填(練習紙)

  這是什么?中國地圖,下面的這條線代表的是我國最長的河長江,上面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他們的起源地是同一個地方就是時間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有世界是最高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瑪峰,你能填一填他們各自的長度和高度嗎?(同桌討論一下)完成練習紙第二大題

  4、單位轉換

  (1)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能想到哪里會運用到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小胖說:我去迪士尼的路上看到過2次,第一次是這。

  但是沒有千米啊,原來公里就是千米,是千米的另一種說法。

  小胖說:第二次是高速公路上就看到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你看。

  這個指示牌上沒有千米。縆m就是千米的字母表達式。

  距離我們可以用路牌表示,還可以用數(shù)射線表示。

  看到路牌的地方就是0,那下一個出口在哪里?A出口呢?B出口呢?

  上海工業(yè)區(qū)呢?

  1000米就是1千米,觀察數(shù)射線1千米里有幾個100米?

  我們學校出發(fā)去迪士尼需要5千米?

  5千米里有()個1千米,幾個這樣的1000米。所以,5千米=5000米

  (2)一起練

  8千米=8000米(8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7000米=7千米(7000米里有幾個1000米)

  2千米=20xx米(2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6000米=6千米(6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3)自己練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5、總結

  今天你學到哪些關于千米的知識?

  評價

  對比這張課堂評價表的要求,你覺得你這節(jié)課,上課表現(xiàn)得怎么樣?能給自己打幾顆星?請你說說看。

  你的同桌呢?也請你來說一說。

  板書:

  千米的認識

  很長

  毫米mm(很短)厘米cm(短)米m(長)

  1千米(公里)=1000米

  1km=1000m

千米的認識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解決,練習以米為單位的路程相加,認識米和千米之間的轉化,復習組合問題。

  2、在問題解決中養(yǎng)成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

  3、通過問題解決,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米和千米之間的轉化。

  教學難點:

  有序地設計出所有的方案,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教學準備:地圖練習紙、彩筆、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談話導入

  2、播放視頻

 。ǘ┨骄啃轮

  任務卡1:說出從雷峰塔出發(fā)到博物館,有多少種不同走法?

  1、出示任務卡

  1)找出數(shù)學信息

  2)學生繪圖

  3)交流反饋

  2、探討方案

  1)學生討論

  2)交流反饋

  3)方案的比較

  4)討論更簡便的方法

  板書:3×2。

  板書:2+2+2

  5)延伸:再添上一條D路線

  6)小結

 。ㄈ╈柟叹毩

  任務卡2:請你搭乘出租車,快速到達博物館,取得寶箱鑰匙。車費共11元。

  1.起步價夠不夠

  1)出示出租車

  2)找出數(shù)學信息

  3)集體討論

  4)師示范解答a1(板書)

  a1:810+700+660+500+790=3460(m) 或810+700+660+500+790=3460(m)

  3460m=3km460m,3km=3000m

  3km460m>3km ,3460m〉3000m

  答:這種方案坐出租車起步價不夠。

  5)學生分組完成1條路線

  6)交流反饋

  7)小結

 。ㄋ模┱n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

 。ㄎ澹┧季S延伸

  出示任務卡3:

  1、請你設計一條最佳路線。

  2、計算出租車費,越便宜越好。

  3、兩人合作完成。

  祝你好運!

  1、同桌合作

  2、集體交流

千米的認識教案10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量出到l00米的實踐活動,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從新賈橋沿方塔街走到華聯(lián),再到娛樂中心,沿操場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如果要測量常熟到蘇州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常熟到蘇州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用。

  [評: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萬豐商廈到丹鳳銀樓、方塔商場、新華書店、華聯(lián)、商業(yè)大樓再過十字路口到娛樂中心,約1千米。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萬豐商廈一一丹鳳銀樓一一方塔商場—一新華書店一一華聯(lián)一一商業(yè)大樓一一十字路口——娛樂中心

  小結:1千米=1000米

  [評: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quot;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評: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卒,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節(jié)時高效。]

  三、千米的應用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常熟到蘇州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評: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F(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3、綜合練習。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邊看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7個官兵方陣和25個車輛方陣共長2______。(千米)

  1萬多名官兵過檢閱區(qū)時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閱兵式上的官兵為什么走得這么整齊嗎?在閱兵村,他們平均每天要走3億___(千米)整個訓練過程,他們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師: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訓練換來了祖國的榮譽。|

  [評:再現(xiàn)慶祝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場面,進行新知識綜合訓練,以景激情自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xiàn)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要求: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10千米;2。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圖略)

  [評:創(chuàng)設設計秋游最佳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總評:"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學生生活中很少接觸,顯得比較抽象,教材內(nèi)容單一、簡要,增加了教學難度。徐老師課前作了大量的準備,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聯(lián)系鄉(xiāng)土實際,教"書"育人。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關系融洽

千米的認識教案11

  一、教學內(nèi)容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數(shù)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師找準了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知識經(jīng)驗的“切合點”,在學生建立

  師: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豐富表象,學生舉例身邊的事物并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給學生提供操作、交流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在提供學習資料的基礎上現(xiàn)場生成學習材料,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體長度,在頭腦中比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長度的“模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

  在學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礎和豐富的表象積累上,以直觀、動態(tài)的錄象播放讓學生感知摩托車行駛1千米路程,用另一種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強化了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受性。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lián)系生活提供豐富學習材料作為數(shù)學教學的活教材,使數(shù)學不顯得枯燥而是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的聯(lián)系,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二、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設計巧妙,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素材,注重學生自己對知識的體驗,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的現(xiàn)實意義與價值。

 。ㄒ唬┳寯(shù)學知識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

  當數(shù)學與學生的現(xiàn)實密切聯(lián)系時數(shù)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課標強調(diào)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要求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于1千米的觀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只是機械被動的'去學習。然而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和補充,教師選擇貼近學生生活,以常見的事物作為教學內(nèi)容,如播放我國長江、雅魯藏布江、火箭發(fā)射等圖片,讓學生對它們的長度、深度、高度進行千米和米的換算,使學生自然就融入了學習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與意義。

 。ǘ┌岩延械慕(jīng)驗作為支點

  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于豐富的現(xiàn)實原型,培養(yǎng)空間觀念要將教學拓寬到生活空間。教師能借助學生對100米的長度的認識作為“敲門磚”,找準發(fā)展空間觀念的支點,通過課前感知、課中回憶、推想等一系列數(shù)學活動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讓學生在真實的現(xiàn)實背景中,引領學生建立數(shù)學模型。

 。ㄈ┙o學生充分的感性積累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教師能從學生所熟悉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之間100米的長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長度;接著,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物體利用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最后,再讓學生通過看摩托車行駛1千米的實際長度的錄象,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積累與體驗,在學生自己對知識的體驗中建構新知的,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長度時,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自己探索與交流,學生的答案豐富多彩:“教室的2塊地磚的長度大約是1米,20xx塊地磚的長度約是1千米”、 “教室門約高2米,500個門疊起來的高度約是1千米,沖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約要2步,1千米大約要走20xx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提供給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時機,形成學生思維碰撞的高潮,課堂顯得真實而生動。

千米的認識教案12

  學習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學習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ㄒ唬┣皫滋,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4、師:如果要測量小圩到大圩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二、課題提出,新課學習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小圩到大圩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1、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2、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用。

  設計意圖:從測量本地兩個鄉(xiāng)鎮(zhèn)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ㄈ┱J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

  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13

  設計說明

  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的“可視性”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此,在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感受“千米”。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情境,喚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圍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2.注重交流,概括換算方法。

  在學生掌握了千米和米的'進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方法思考問題,使學生掌握正確思考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引出“千米”

  1.在數(shù)學王國里,有一座五指山,住著長度單位五兄弟(教師伸出四根手指),猜一猜,這里住著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它們之間的進率分別是多少?(學生回答)

  3.你能用手勢告訴大家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別有多長嗎?(學生動手比劃)

  4.揭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回想了長度單位中的四兄弟,那么拇指峰上住著誰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顧,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1.建立1千米的表象。

  (1)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2)課件出示例4,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分析,然后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1千米有多長。

  預設 生1:用米尺要量1000次。

  生2:100米的路,要走10次。

  生3: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20xx步。

  生4:繞200米的操場走5圈。

  生5: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2.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的學校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想象: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學校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3)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感知,逐步加深學生對1千米的理解,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

  ⊙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1.引導學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符號km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摩托車的表盤上等)

  2.欣賞生活中的千米。(出示課件)

  (1)世界上最長的河——尼羅河全長約6671千米。

  (2)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是884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引導學生小結:計量比較長的路程或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

千米的認識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認識》是小學數(shù)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長度單位,并且初步了解了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shù)學和理解數(shù)學”。由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千米這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學生會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觀念比較困難。因此,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使學生建立千米的觀念,在建立千米觀念的基礎上去正確估計物體的長度又是這節(jié)課的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的關鍵是盡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加學生對千米的感性認識。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熟記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

  2、能力目標:在認識千米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確估計物體的長度。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在探索和合作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本節(jié)課的課時安排為1課時

  二、說教法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為此我分析了學生的狀況。由于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長度單位,且三年級學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長度的生活經(jīng)驗,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來看,準備狀況是良好的。但三年級學生習慣于形象思維,要建立1千米這么大的一個長度觀念,還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對長度單位千米認識不深入,必將導致重量單位使用不合適,以及估計估計物體長度不準確等錯誤。介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階段特點,我采用了觀察法、實驗法及嘗試練習法,并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經(jīng)驗建立聯(lián)系。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三、說學法

  教師要成為“善教者”就必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因為“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同教法一樣,學法指導也必須根據(jù)學生特點與學習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組合。在分組實驗時,指導他們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學會合作與討論;在認識千米時,指導他們學會自學與總結。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長?

  2、出示米尺,讓學生說說米尺的作用。

  3、當我們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鉛筆盒的厚度時,是不是還用米來測量?當米尺測量這些物體顯得太長時,我們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長度單位來測量,這些單位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4、如果我們要測量一下梧埏鎮(zhèn)中心小學到溫州動物園的路程到底有多長?你有沒有辦法?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整理,當測量路程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課題),F(xiàn)在我們就來認識千米。

 。ㄟ@種導入方法建立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通過設疑提問,巧設懸念,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這種單位的作用。)

 。ǘ┬抡n教學

  1、認識千米

  (1)認識10米。

  在學校的操場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兩頭插兩根標槍,讓學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動一下標槍,同時讓學生觀察,走步,了解幾十米,舉例說說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0米?

 。2)認識100米。通過測量得到10個10米是100米,觀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長度。舉例說說從哪里到哪里的長度大約是100米?

 。3)認識1000米。

  上此課的前幾天體育老師已經(jīng)利用體育課組織學生繞操場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須跑完,跑慢沒關系。學生先說說賽跑的感受,然后告訴學生跑道為250米,問實際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單位間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書千米、米關系),

  千米有時也叫公里。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親身體驗,跑完艱苦的1千米,此時“千米”在學生的心中已經(jīng)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將是久遠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觀念的難點)

 。2)教學例1

  以前我們學過米、分米、厘米、毫米間的互化,現(xiàn)在你能不能根據(jù)1千米=1000米,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請大家試一試,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與同桌商量一下。

  計算

  2千米=()米

  學生計算結果,然后說說是怎樣想的。

  再練習: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練習后說說想法。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千米的認識》說課教案》,來自網(wǎng)!

 。3)教學例2

  嘗試練習

  4000米=()千米

  并說說練習過程的依據(jù)?

  再練習

  10000米=()千米

  嘗試練習: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試一試: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歸納整理長度單位

  經(jīng)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把長度單位全部學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劃一下各長度單位(千米除外)的長度。誰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它們排排位?

  答: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共有五個,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相同嗎?不同在哪里?

  答:基本的進率關系式有四個,分別是: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礎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進率關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ㄒ龑W生對學過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進行整理和歸納,使學生認識一個完整的長度單位的知識體系。)

  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獲?還有哪些問題?你是用哪些方法學會這些知識的?

  三、鞏固應用

  學了這些知識你覺得能解決哪些問題?

  那么多實際問題,課后你們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問題想辦法加以解決。這里老師也收集了幾個問題,你們能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加以解決嗎?

  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根拔河繩長12()

  小冬肩寬30()

  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0()

  一本數(shù)學書厚8()

  北京到溫州之間相距2510()

  杭州到溫州之間相距367()

  學校到溫州動物園相距12()

 。ㄟ@道題和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可以加強學生對長度單位千米與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對比,培養(yǎng)學生準確使用長度單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號。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種物體,它們的長度分別如下。那么最長的一種物體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ò才胚@道題的目的是在學生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基礎上,會進行單位換算,并比較大小。又通過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建立實際長度的觀念。)

  4、你能說出一些具體例子嗎?

 。1)約6分米長的物體(舉出5個例子)。

 。2)用千米作單位最合適(舉出5個例子)。

 。ㄔ谑炀氄J識長度單位的基礎上,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應用題,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提高運用長度單位的能力。)

  板書設計:

  千米(公里)的認識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ㄟ@樣的板書設計一是有利于指導學生觀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書設計和教學思路和諧統(tǒng)一,能簡明突出地呈現(xiàn)本課知識點,看上去一目了然,使學生記憶深刻)

千米的認識教案15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二、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三、教學難點:

  千米慨念的建立。

  四、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五、課前活動:

  量出到l00米的實踐活動,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從新賈橋沿方塔街走到華聯(lián),再到娛樂中心,沿操場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時間?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

 。1)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2)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3)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如果要測量常熟到蘇州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常熟到蘇州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4、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ǘ┱J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

  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

  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萬豐商廈到丹鳳銀樓、方塔商場、新華書店、華聯(lián)、商業(yè)大樓再過十字路口到娛樂中心,約1千米。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萬豐商廈一一丹鳳銀樓一一方塔商場—一新華書店一一華聯(lián)一一商業(yè)大樓一一十字路口——娛樂中心

  小結:1千米=1000米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ㄈ┣椎膽谩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常熟到蘇州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ㄋ模┤n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F(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ㄎ澹╈柟叹毩。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汽車每小時行40米。

  (2)電線桿高6千米。

 。3)小李身高135厘米。

 。4)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5)教室黑板長3分米。

 。6)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3、綜合練習。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邊看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17個官兵方陣和25個車輛方陣共長2______。(千米)

  (2)1萬多名官兵過檢閱區(qū)時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3)你知道閱兵式上的官兵為什么走得這么整齊嗎?在閱兵村,他們平均每天要走3億___(千米)整個訓練過程,他們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師: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訓練換來了祖國的榮譽。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xiàn)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要求:

  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10千米。

  2、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圖略)

  總評:

  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學生生活中很少接觸,顯得比較抽象,教材內(nèi)容單一、簡要,增加了教學難度。徐老師課前作了大量的準備,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聯(lián)系鄉(xiāng)土實際,教書育人。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關系融洽。

【千米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千米的認識教案03-31

《千米的認識》教案06-27

認識千米教案12-18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yōu)秀02-02

《千米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02-17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20篇)05-13

《千米的認識》教案(15篇)02-02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02-13

《千米的認識》教案3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