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拱橋》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石拱橋》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石拱橋》教案 1
【教學目標】
1、體會說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說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學習準確的說明語言。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
、耪f明事物的特征。
、普f明語言的準確性。
2、教學難點:
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3、課時安排:
兩課時。
4、教學方法:
⑴討論、點撥、自讀相結合。
、票容^閱讀法。
⑶運用多媒體配合教學。
【教學及步驟】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簡介作者二、初讀課文,領會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提示:同學們讀課文時,請注意領會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點,讀完后給課文的前添加一些修飾語,即什么什么樣的石拱橋。
1、學生結合注釋自由朗讀課文5分鐘,如仍有生疏字詞,自詞典。
2、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屏幕顯示:
生字
3、給課文前添加修飾語:
提示:發(fā)言時請對所添加的稍作解釋,并注意以課文為根據。
學生可能添加的修飾語的情況:
、艢v史悠久的中國石拱橋
文中多處寫到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如“旅人橋”等。
、啤霸娙藧郯压皹虮茸骱纭;“趙州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切问蕉鄻拥闹袊皹
“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盧溝橋是聯(lián)拱石橋,形式不一樣。
⑷巧妙絕倫(制造奇特)的中國石拱橋
“橋(趙州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奇觀”等。
⑸堅固的中國石拱橋
“趙州橋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盧溝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堅固!
、式艹龅闹袊皹
4、學生充分發(fā)言后,引導學生結合1、2、3、自然段歸納總結中國石拱橋的特征: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三、再讀課文,重點比較閱讀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文字
1、顯示趙州橋、盧溝橋圖片。
2、討論填寫趙州橋、盧溝橋概況表。
橋名位置歷史和修建年月結構特點形式特點
學生討論中可能提出的問題:
、拧按蠊暗膬杉缟希饔袃蓚小拱”如何理解?
引導學生看趙州橋圖片,理解“兩肩”、“各有”。
⑵“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句如何理解?
屏幕顯示拱圈排列簡圖,判斷正誤:
AB
明確:圖A正確,圖B錯誤。
、恰皹蜷L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一句如何理解?
結合圖片,聯(lián)系作者與育才中學學生的信,“長度不一”一句,是在核實了每個石拱的長度后所作的結論,引用數字精確,是說明文語言準確的一個重要方面。
、取懊績蓚石拱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如何理解?
看圖片理解。
3、學生討論發(fā)言后,出示表格所應填的。(略)
4、引導學生歸納二者的共同點:二橋都充分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5、進一步比較二者的不同點: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杰作,盧溝橋是聯(lián)拱石橋的杰作并在中國人民斗爭史上有紀念意義。
6、小結:作者在概述了石拱橋的特征后,以趙州橋與盧溝橋為例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那么我國的石拱橋為什么有這么多驚人的杰作,新中國的橋梁事業(yè)又有何發(fā)展呢?
四、三讀課文,重點速讀9、10段,搶答問題
1、作者寫了幾個原因,哪個最主要?
明確:作者寫了三個原因,“首先”、“其次”、“再次”為標,第一個原因是主要的,有了勤勞智慧的人,才有合乎科學原理的設計和巧妙絕倫技術,才能開采富有的各種石料。
2、解放后,我國的`橋梁事業(yè)有哪些“飛躍發(fā)展”?
明確:
、1961年,建成世界上最長的獨拱石橋──長虹大橋。
、圃炝舜罅康匿摻罨炷凉皹颉
、切聞(chuàng)造了“雙曲拱橋”。
五、作業(yè)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本市區(qū)橫跨在滏陽河上三座橋梁:安濟橋(俗稱“老橋”,省重點保護文物);人民橋;新橋。簡單記下各自的特點,準備下節(jié)課發(fā)言。
第二課時一、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討論以下幾個例句中加點詞語運用的表達效果。
屏幕顯示:
、攀皹蛟谑澜鐦蛄菏飞铣霈F的比較早。
、七@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
、侨珮蛑挥幸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却蠊暗膬杉缟细饔袃蓚小拱。
明確:
、胖小氨容^”表示程度;
⑵中“形式”是直觀印象,F“結構”是對橋的進一步認識,“不但……而且”體現了二者的遞進關系;
⑶中“當時”表示時間,“可算”表示估計,對所下的結論不作絕對肯定,為了準確說明事物;
、戎小皟杉纭薄案饔小睖蚀_說明了小拱的位置與個數。四個例句中加點詞語的運用都為了達到一個效果:準確。
2、讓學生繼續(xù)從文中找這樣的句子,并加以說明?赡苷业降木渥樱
⑴《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⑵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沁@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扔械氖阂粔K就有200來噸重,究竟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
、蓸蜷L265米,由11個半圓石拱組成,每個石拱的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3、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說明文中準確運用詞語,保證了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達到了預期的說明效果。
二、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
提示:快速讀課文,不討論,找出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并簡要說明,看誰找得快。
1、舉子:
、拧捌渲凶钪漠斖坪颖笔≮w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下文即對趙州橋、盧溝橋進行典型說明,以二橋為例充分說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啤叭绺=ㄕ闹莸慕瓥|橋,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塊就有200來噸重,究竟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全知道”一例說明“在超重吊裝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辦法”從而證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
、恰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獨拱石橋,名叫‘長虹大橋’,石拱長達112.5米”,說明了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的發(fā)展。
以上三例可以說明舉例子是本文最重要的說明方法。
2、列數字:(略)
3、打比方:
、诺谝蛔匀欢。
、茦蚨床皇瞧胀ǖ陌雸A形,而是像一張弓。
4、作比較:
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堅固。
此外,還有引用、摹狀貌等。
5、小結:采用多種說明方法,是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說準確。
三、用說明文基本知識要點,印證本文知識,了解說明文特點
四、口頭作文
1、要求:根據學習的有關說明文知識和自己實地觀察滏陽河上的三座橋梁,以“——橋”為題進行口頭作文。
2、提示:
、抛プ虻奶卣鳎蒙吓e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瓶山榻B一座,也可都介紹。
3、附三座橋特征:
安濟橋(老橋):盧溝橋工式、聯(lián)拱石橋、有石獅子、有抗戰(zhàn)紀念意義。
新橋:趙州橋式、獨拱混凝土橋、大拱的兩肩上各有七個小拱。
人民橋:梁式橋、近幾年建成,有漢白玉雕欄。
五、布置作業(yè)
【附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中國石拱橋
久固美
趙州橋盧溝橋
獨拱聯(lián)拱
拱上加拱石獅百態(tài)
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準確性
作比較
方法舉例子
列數字
《中國石拱橋》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理清本文說明順序
2、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3、學習常用的說明方法
4、體味準確、生動的語言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六幅中國石拱橋的圖畫,你準備用哪一種體裁向讀者介紹它們呢?--說明文
。ǘ┬率趦热荩
1、檢查預習情況:
①了解作者
、谡莆障铝凶衷~
(xiao)河 勻稱(chen):均勻,比例和諧
推崇(chong) 古樸:樸素而又有古代的風格
巧妙絕綸:靈巧高妙,獨一無二。倫:同類,同等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2、討論分析:
A、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什么,在文章中的哪幾個段落中介紹的?
明確:
、傩问矫
②結構堅固
、蹥v史悠久→⑶
知識遷移:1向大家介紹語文老師和班主任的特征
2、介紹多媒體教室的特征
B、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明確:①概括說明石拱橋的外形、結構功用
、诳傮w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③分說趙州橋和盧溝橋
、芫C述我國橋梁事業(yè)尤其是石拱橋的新發(fā)展
C、看下列句子,掌握常用的說明方法
、仝w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列數字)
、跇蚨床皇瞧胀ǖ陌雸A形,而是像一張弓。(打比方)
③“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引用)
④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臺區(qū)的盧溝橋。(舉例子)
知識遷移: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
、龠@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摹狀貌)
、谟蓝ê影l(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作比較)
D、聽老師讀3、4段,找出漏掉或改變了哪幾個詞語,掌握說明文的語言。
明確:大約可能最幾乎左右→準確、科學
雄姿青春→生動
知識遷移:請你試著找出幾處能體現這些特點的句子。
。ㄈ┱n堂小結(掌握學習說明文的方法)
、倮砬逭f明順序
②抓住特征說明
、壅f明方法恰當
④語言準確生動
三、作業(yè)
利用所學知識,自己當導游,向大家介紹我們的學校。
課件教案試題論文圖書中考高考新課標
提供中小學全科課件、教案、論文、中高考試題、新課標資源、電子圖書搜索與下載服務。
《中國石拱橋》教案 3
學習目的:
1.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解本文說明事物特點的幾種方法。
2.認識說明文中運用準確語言的重要性,學會準確地說明事物。
3.初步了解說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與記敘文的區(qū)別。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理解本文準確用詞的特色。
2、落實課文中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主要的教法與學法:多媒體教學,提示指導、理解歸納
課時安排:二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日期:
教學內容:課文的初讀理解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作業(yè),導入新課: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設計建造了有名的錢塘江大橋,五十年代又參加設計了規(guī)模更大的武漢長江大橋。他對石拱橋是這樣評價的:石拱橋是我國傳統(tǒng)橋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趙州橋和盧溝橋是我國“千萬座石拱橋中杰出代表之作”。這篇說明文《中國石拱橋》就具體地為我們介紹這兩座著名的大橋以及有關的知識。
二、教師組織學生閱讀課文,之后要求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全文的層次:
。1)介紹石拱橋外形特點(用比喻)。
(2)總述石拱橋特點("不但外形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
。3)引用古籍證明"我國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并點出將要介紹的事物的具體對象。
。4)分述之一,從歷史、結構、外形的設計者全面介紹趙州橋。
。5)分述之二,全面介紹盧溝橋。
。6)總說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
。7)綜述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成就和橋梁事業(yè)的新發(fā)展。全文層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總一分一總的寫法。
2、段落的條理:
介紹趙州橋,先總寫歷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時間長),結構,外形,設計和施工特點,然后分四點作具體說明,又用評價的句子作結(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這樣,在段落內采用總分總的寫法,就使介紹的內容很有條理地編排出來。由此可見,不論在全文的整體中,還是在段落的局部中,“總一分一總”能夠使文章的內容編排得很有條理,“總一分一總”之間的關系,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密不可分的結構關系。
3、說明方法提示:
、糯虮确剑菏皹虻臉蚨闯苫⌒,就像虹。⑵作引用:《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⑶列數字:橋(盧溝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⑷作詮釋:大拱的兩肩上,一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⑸摹狀貌:這些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⑹舉例子⑺作比較⑻分類別⑼下定義⑽列圖表
三、布置作業(yè):在課文中找出上列所列舉的說明方法,并舉例。
教學后記:
第二教時
教學日期:
教學內容:利用課件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根據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情況就課文的說明方法再給學生作一強調。引導:學生思考、議論后,指導根據課文回答。
1.列數字:第四段,說明趙州橋歷史悠久。第五段,說明趙州橋的外形、規(guī)模。第六段,說明盧溝橋的外形、規(guī)模。第十段,說明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和石拱橋的發(fā)展。
2.作引用;第七段,馬可波羅的游記,贊美盧溝橋,唐代張罵的《朝野企載》寫盧溝橋的外形。(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張嘉貞的《安濟橋銘》寫橋的設計。
3.作比喻:第一段,寫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4.作詮釋:第二段,說明石拱橋的歷史、形式、構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趙州橋洞“像一張弓”,然后作解說,兩種方法結合,說明設計的效果。
小結:
。ㄒ唬┯脭底帧⒁糜嘘P資料、解說、比喻,都是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來屬于修辭的范疇,而在說明文中引用起著“言之有據”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說明介紹的對象,也就約定俗成地作為說明方法來看待了。解說,是對事物作必要的`闡述,也就是闡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
。ǘ┱f明方法,還有:判斷,例如,本文中“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等句子。判斷要注意的是必須給人以明確的概念。繪制圖表,能使說明的對象有系統(tǒng)、有條理、一目了然(上一節(jié)課已實踐過)。比較,例如,第六段中寫永定河水發(fā),“來勢很猛”,常沖毀河堤,“但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這就使人印象鮮明。舉例,例如,在我國的石拱橋中,舉出了趙州橋、盧溝橋,最有代表性。
。ㄈ┏疚闹羞\用的說明方法外,還有“下定義”的方法,待以后有機會再舉例子說明。
。ㄋ模┲劣谀,只是為了對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紹,使人容易認識,它并不像記敘那樣是為了給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為說明方法來看待。(補充板書)總之,靈活、合理地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點、作用……,闡明事理,使人們對事物有個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認識,達到傳播知識的目的,這就是說明文的特征。
二、就所制作的PowerPoint文件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具體教學過程略)
三、本節(jié)教學內容小結:
1、文章抓住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點: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我國石拱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特創(chuàng)造以及不朽的藝術價值,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2、說明文要準確說明對象,必須重視語言的運用,要做到恰到好處。例如,第三段中說到旅人橋,用“大致”、“可能”,是根據在寫作文時僅僅能占有的資料,還不可能有更確鑿的證據。如果去掉“大約”、“可能”,就變成絕對的結論語氣了。又如,第二段中說石拱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是從人對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是由外表到內在,由感性到理性來寫的,這就準確地寫出人對事物認識的規(guī)律,詞語次序,不可移動。第三段,“幾乎”限制“到處都有”,既表明石拱橋多;接近于“到處都有”卻又不是“到處都有”。第五段,“在當時可算…”,從時間上相對地說,不犯絕對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省、巧、高三個字,不僅用得準,而且用得精,位置決不能變動。
四、布置作業(yè):
課文后的練習一)、二)題。
教學后記:略
《中國石拱橋》教案 4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說明文與記敘文在寫作目的和使用語言方面的差別。學習本文平實而準確的說明語言。
2、學習本文抓住事物實質特征,舉典型實例說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场⒘私庵袊皹虻挠凭脷v史和杰出成績,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獻身科學的志向和嚴謹務實的精神。
【教學設想】
在教學中要抓住被說明事物的特點。這是說明文的靈魂,只有特點抓住了,明確了,才干把事物說明白;而說明方法則是為說明事物的特點而選擇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說明方法是舉典型實例,它在課文中占的比重大,說明作用顯著,也有助于學生了解說明文的實質特點,因此,應把對實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實例與事物實質特征的關系講明白。
學習說明文語言可以采取引導學生分析和比較語言來完成,也可以與略講其他說明方法(如打比如)和學習語法知識(分析句子成分)結合進行。
注意不要講成有關橋梁知識的課。
布置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分析趙州橋這一典型實例。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解題
。薄⒆⒁簦夯⌒ 拱橋 陡坡 和諧 飲澗 勻稱 橋墩 酈道元
。病⒔忉屧~義和字義:
惟妙惟肖 和諧 勻稱 古樸 巧妙絕倫
。ㄒ陨蟽身椏沙鍪拘『诎寤蚶猛队。)
。、討論課題:
⑴ 分析“中國石拱橋”達個短語的結構。
名詞性偏正短語。
中心詞──“橋”
幾個定語──“中國”(的)、“石”材(的)、“拱”形(的)
連綴起來,是“中國的石材的拱形橋”。
、 “拱”字釋義:
拱形是一種什么形狀?請用“拱”字組幾個詞。
“拱”,本義是“兩手相合,上舉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組詞:拱抱,拱衛(wèi),拱門,橋拱,斗拱等,取義引申“環(huán)繞”、“弧形”!肮皹颉,也是這樣。
。、解題:我們要學的這將課文是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寫的介紹橋的科技說明文。
請問:橋有哪幾類?
首先應明確分類規(guī)范。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鋼材的;按形狀分,有平形的、拱形的。這篇課文用三個定語對“橋”做了明確的限制。那么,這種“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點?作者又是怎樣把這個特點介紹給大家的,這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要搞清的兩個重要問題。
二、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為了把事物說清楚,說明文特別講究說明的順序,這一點,我們在七年級學《大自然的語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時已有了一些了解,F在同學們快速閱讀,用三分鐘時間找出各段講的是什么事物,讀時要用筆在課本上標注。
教師歸納。板書:
石拱橋
。ǎ薄玻┲袊皹颍汗糯鸂顩r(3~9)中國石拱橋:當代發(fā)展(10)
。、石拱橋的特點:
找一位同學朗讀第1、2段,其他同學找出說明石拱橋特點的詞語。
教師歸納。板書:
出現──較早
形式──優(yōu)美
結構──堅固
作者怎樣說明這些特點的?可組織學生回答也可由教師點明,視時間而定。
明確:
神話把虹比作橋,詩人把橋比作虹。橋虹互比,既說明了橋的形狀,也說明了橋的優(yōu)美。打比如是為了說明,有贊美之意,但語言簡潔,適度得體。
“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說明了石拱橋出現較早,更說明它結構堅固。
第1段說明石拱橋形式優(yōu)美,第2段說明石拱橋結構堅固,體現了從外到內的寫作順序!安坏摇边f進關系,準確體現并強調了這一點。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第3段開始說明中國石拱橋。同學們劃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看看,上兩段提到的石拱橋的一般特點,中國石拱橋是不是也有,中國石拱橋又有什么獨到之處呢?
教師歸納。板書:
悠久的歷史──歷史悠久
幾乎到處都有──多而廣
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多樣杰出
從時間來看,中國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居領先地位。
根據:
⑴ “悠久”更強調了時間早;
、 “旅人橋”“可能是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從形式、結構上看怎么樣呢?這一段中對中國石拱橋用“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標明我們的石拱橋是“驚人”的橋中杰。除此之處,我們中國的石拱橋還有數量多、分布廣,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獨到之處?梢,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為人類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趙州橋和盧溝橋就是這驚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過對這兩座橋的介紹更好的說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三、中國石拱橋的杰作之──趙州橋
文章在4、5兩段對趙州橋做了介紹。在閱讀中標注有關語句,看看趙州橋的特點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橋共有的,哪些是趙州橋獨具的杰出之處?
教師歸納。板書:
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是中國石拱橋中驚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對這一點,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總體介紹!暗浆F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說明了出現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還堅持著原來的樣子”,說明了它的堅固和美觀。同時,趙州橋又有它獨具的特色,的確不愧為驚人的杰作。
第5段橋的長、寬數據,標明它驚人的雄偉。接著指出它設計科學,技術巧妙,這是從總體上介紹趙州橋杰出的原因。下面從四個方面具體說明它的科學與巧妙。同學們應注意,每個方面都不只介紹了特點,而且說明了這樣設計施工的原理。這正是說明文的特點:就事物和其道理做解說。
《中國石拱橋》教案 5
教學目的
一、認識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的光輝成就和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二、理解選擇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事物特征的寫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到局部以及時間從先到后說明事物的順序。
四、學習運用準確語言的特點。
教學設想
一、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以代表性事例說明事物特征的寫作方法和準確運用語言的特點。
二、本文的說明順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到局部,時間上則從先到后。要學生理解這一點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結構層次的基礎上層層深入地加以說明。
三、本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必須結合課文有機地進行。
四、為增強感性認識,最好準備好趙州橋、盧溝橋的詳細掛圖,以便在課堂上邊看圖邊分析。
五、布置預習,運用工具書弄懂生字詞,閱讀課文,了解基本內容,劃分段落層次。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檢查預習,學習用代表性例子說明事物特征的寫作方法。
一、導入新課
作者茅以升(板書)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他幾十年致力于橋梁的設計、研究和教學工作。30年代,他主持設計和修建了錢塘江大橋;50年代又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工作。他寫過大量的介紹橋梁知識的書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紹我國石拱橋的說明文章。
二、檢查預習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洨(Xiǎo) 勻稱(yún chèn) 鷟(zhuó) 僉(qiān) 河堤(dí)
2.補充解詞:
古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繪或模仿得生動逼真。惟,特別;肖,相似。
絕倫:獨一無二,無可比擬。 推崇:很尊重。
三、劃分段落
1.范讀課文。
2.指名讓學生分段,歸納段意,教師小結。
本文共10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橋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國石拱橋的發(fā)展。
四、學習本文選材的方法
1.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的特點。
指名讓學生分別回答,互相糾正、補充,教師板書小結。
石拱橋:橋洞為弧形,橋梁史上出現得較早,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
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設計巧妙,形狀像弓,用料省,藝術價值高。
盧溝橋:石拱相聯(lián),結構精巧,堅固耐用,形式優(yōu)美,藝術價值高,歷史價值突出。
2.討論:中國的石拱橋很多,都有相同的特點,作者為 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說明的例子?
小結:趙州橋和盧溝橋歷史悠久,氣魄宏偉、馳名中外,有中國石拱橋的典型特點,很有代表性。選擇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使讀者對被說明事物的特征認識得更具體、更明確、更深刻。
3.討論:既然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作者為什么不選一個而要選兩個呢?
小結:趙州橋和盧溝橋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前者是“獨拱”石橋,后者是“聯(lián)拱”石橋,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作者選擇兩例可以起到互相對照、互相補充的作用,說明了中國石拱橋形式多樣、多彩多姿的特點。
六、布置課后作業(yè)
精讀課文,研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并列出層次表。
第二課時
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學習本文運用準確語言的特點;總結課文。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復習
1. 提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有哪些?請舉例說明。(略)
2.提問:本文在介紹中國石拱橋時,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安排文章的結構的?
歸納: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解放后興建的各種拱橋
二、學習新課
1.研討本文的說明順序。
(1)指名讀1、2段,討論:本文主要寫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為什么開頭兩段寫一般石拱橋的特點?
小結:開頭第1段,一連幾處以虹喻橋,寫石拱橋的形式優(yōu)美,可以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激發(fā)閱讀興趣。第2段寫石拱橋的結構堅固,這是石拱橋的又一特點。這兩個特點是石拱橋的一般特點,為下面寫中國石拱橋作了鋪墊,自然過渡到寫特殊的石拱橋。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順序。
(2)默讀4、5段,列出層次表,討論: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趙州橋的?
小結:第4段寫趙州橋的地理位置、建造時間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紹趙州橋的長度、寬度、設計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贊譽。接著從四個方面(結構巧妙;造型優(yōu)美,用料節(jié);結構堅固;結構勻稱,與四周景色和諧配合)來說明其特點。從這個層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說明趙州橋時,是運用從概括到具體的順序。
(3)指名讀第6段,教師強調“橋長……十一個半圓形的石拱……;每個石拱……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等語句,提問:這一部分寫盧溝橋是按什么順序?
小結:由整體到局部
(4)要求學生在課文中依次找出所寫的橋名及建成時間。
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趙州橋: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
盧溝橋: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間;
長虹大橋: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問:這是按照什么順序說明的?
明確:按照時間先后順序說明的。
歸納提問:綜觀全文,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上有哪些特點?
總結: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時,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體的順序;在說明橋梁的結構時,是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有關歷史發(fā)展的說明則以時間先后為順序。這樣寫,可以使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2.學習本文運用準確的語言。
(1)要求學生列舉出課文中表示準確數字和概數的詞句。
趙州橋……全長五十點八二米,兩端寬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九米。
盧溝橋……橋長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點六米。
長虹大橋……石拱長達一百二十三點五米。
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這座橋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
提問:以上帶點的字詞能否改動或去掉?為什么?
小結:不能改動或去掉。表示準確數字的,都是經過丈量和計算的。表示概數的,都是無法考查、檢測而推算的。說明文,特別是科技說明文,所用數據都必須十分明確,語氣肯定,毫不含糊,這是用詞準確的表現,體現了作者嚴謹的治學精神。
(2)教師突出一些有修飾語和關聯(lián)詞語的句子。讓學生分析。
修飾語: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
趙州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
分析后歸納:這些加點的詞和短語,分別對“石拱橋”、“石橋”作了恰當的.修飾、限制,從而準確地說明了趙州橋在中國及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關聯(lián)詞語:
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
討論:“不但”和“而且”兩個詞能不能去掉?兩個分句和詞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
歸納小結:“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質地”的主次與層進的關系,去掉關聯(lián)詞,就變成了并列關系。兩個分句的詞序調換,就顛倒了主次關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組織。
第9段對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條說明。這三條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嚴密又全面,邏輯性強,非常準確。
第10段除開頭和最后一句外,是一個用事實說明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飛躍發(fā)展的句群。這個句群可以分為兩部分,第1、2句是一部分,說明不但興建了許多石拱橋,而且興建了世界上最長的獨拱石橋。第3、4句又是一部分,說明創(chuàng)新建造了“雙曲拱橋”,以及這種拱橋的總長度及最大橋拱的長度。這句群中的兩部分,從量和質兩方面準確、嚴密地說明了我國拱橋建筑的飛躍發(fā)展。
3.總結課文。
(1)齊讀第9、10兩段,討論:本文主要是寫中國石拱橋特征的,為什么最后還用兩段揭示我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寫解放后興建的各種橋梁?
小結:第9段寫我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國石拱橋發(fā)展的本質特征。第10段寫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的發(fā)展,說明科技的發(fā)展與社會制度的關系,表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寫這兩段不僅使全文結構嚴謹,而且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
(2)簡介目前我國橋梁發(fā)展的信息。
《中國石拱橋》寫于1962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紹說:“‘雙曲拱橋’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新創(chuàng)造……近幾年來,全國造了總長二十余萬米的這種拱橋”。幾十年來,我國的雙曲拱橋有了迅猛的發(fā)展,全國已星羅棋布,遍及城鄉(xiāng)。據1991年3月份資料介紹,全國已建雙曲拱橋20多萬座,國外已有20多個國家正在推廣。(見《新華日報》1991年3月3日第二版文章《趙州橋后新創(chuàng)造》)
(3)中心
本文通過趙州橋、盧溝橋以及解放后創(chuàng)造的雙曲拱橋的介紹,說明我國石拱橋的特點、成就及其發(fā)展,充分地表觀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
三、作業(yè)
1. 完成課后的“思考和練習”。
2.學寫一篇選擇有代表性例子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文。
【附】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由一般到特殊:石拱橋的一般特點 (一般)
《中國石拱橋》教案 6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明確說明對象。
2.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學習過程】
一、導入明標:
二、初讀感知:
1.日積月累,讀準加點的字:
洨()河勻稱()張鷟()
惟妙惟肖()橋墩()推崇()
2.通讀全文,試著概括出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
三、品讀感悟:
1.請試著以趙州橋與盧溝橋為例,用自己的話說說它是如何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2.文章主要是通過對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介紹來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試著就這種思路理清文
章的說明順序。
四、拓展延伸
文章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盧溝橋,說明順序基本相同,請具體說一說。
五、達標測評
1.石拱橋總的特征,文中引用《水經注》提到的“旅人橋”為的.是。
2.第二段中寫“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形式”和“結構”的先后次序能否調
換?為什么?
3.結合文章內容,試著畫出趙州橋或盧溝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數據。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
2.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品讀感悟
1.找出文中出現的幾種說明方法,結合課文了解其用法。
2.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說明文用語很講究分寸,結合具體語句體會說明文的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1)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比較”一詞,去掉行嗎?)
(2)《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大約、可能、有記載的”能否去掉?)
。3)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去掉行嗎?)
。4)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最長的石橋。(“當時、可算是”能否刪去?)
3.結合第一課時,試著歸納閱讀說明文應主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三、拓展延伸
請閱讀課后習題第三題的材料,《夜宿盧溝》主要寫的是什么?它與課文里對盧溝橋的介紹相比,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四、達標測評
1.試從文中找出使用了列數字和打比方的句子,并分析作用。(各找一句分析)
2.指出下列語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薄皹蚨床皇瞧胀ǖ陌雸A形,而是像一張弓?”()
(2)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臺區(qū)的盧溝橋。()
。3)“這座橋的特點是:
。ㄒ唬┤珮蛑挥幸粋大拱?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ㄋ模┤珮蚪Y構勻稱?”()
(4)張嘉貞說“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唐朝張鷟說“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中國石拱橋》教案 7
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聽讀《中國石拱橋》中的一段話,該段話介紹的是趙州橋的特征。“(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聽后請同學們畫出該橋的示意圖,并體會加點詞的準確性。(準確的介紹了大拱的形狀和小拱的數量及在大拱上的位置。)然后明確本課的素質教育目標。
(一)明確目標
1.復習舉例子、列數字等說明方法。
2.體會本文運用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征。
3.學習作者治學態(tài)度的嚴謹。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感受文中的語言特色,找出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
語言特色:簡樸。簡樸在遣詞煉字方面很突出。如介紹趙州橋的成就,用“最偉大”;介紹其歷史,用“最古”;說明其外形,用“橫跨”“雄偉”“雄姿”;介紹其施工技術,用“巧妙絕倫”,無一字不自然貼切。簡明樸實而妙趣橫生,綽約多姿,準確和嚴密,這主要表現在運用詞語、造句和組織句群上。關于運用詞語,如在第一段的三句話中,分別用了“橋”“拱橋”和“石拱橋”這樣三個范圍大小不同的詞語。在列數字說明時,數字準確,語氣肯定,毫不含糊,這是準確的表現。文中也用了一些“概數”,如“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路面平坦,幾乎與橋面平行”,這些句中的“左右”“大約”“幾乎”是表示約略的詞語,用上這些詞語反而起到了準確說明的作用,也正體現了作者嚴謹的治學精神。關于造句,如說旅人橋“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在這個句子中,用“可能”表示估計,用有記載表示確實存在,用“最早”表示程度,使全句的意思既準確又嚴密。再如說趙州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這個復句極為準確而嚴密地說明了趙州橋的最偉大、最堅固和最古老。關于組織句群。如第九段對于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條說明。這三條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嚴密又全面。再如第十段,除開頭一句和最后一句以外,是一個用事實說明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飛躍發(fā)展的句群。這個句群可分為兩個句組。第一、二句是一個句組,第三、四句是又一個句組。兩個句組從量和質兩方面準確而嚴密地說明了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躍發(fā)展。
為了把我國石拱橋的特點說得明晰、具體,特別要把趙州橋、盧溝橋的藝術價值說得生動形象,本文還適當的運用了一些描寫方法。如對盧溝橋兩旁石欄石柱頭上石獅子的神態(tài),寥寥幾筆,就刻畫得神態(tài)逼真、活靈活現。
說明方法。舉例說明就是舉出典型事例來進行說明。如為了說明我國石拱橋中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就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典型的例子。這種說明方法給人的印象具體、深刻。數字說明就是用準確的數字來進行說明。比如對趙州橋存在的時間、長度、寬度、拱圈的道數等都用了具體數字。有的雖然只是概數,但也能收到很好的說明效果。比較說明就是用與同類的或相關的事物作比較的方法來進行說明,文中在說明盧溝橋的堅固時,講到“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這就是將盧溝橋和與之有關的兩岸河堤作比較說明。這種說明方法,使人印象很深。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提問。
(1)說明文的語言有哪些特點?
(2)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回答明確:
(1)說明文的語言準確、簡練、平實、生動。
(2)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等。
2.研討課文內容。
(1)閱讀課文后.總結課文最主要的寫法?
答:①選取有代表性的事物來說明事物的特征。
、谟脺蚀_的語言來說明石拱橋的特征。
(2)在第2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與“結構堅固”是什么關系呢?如果刪去“不但”“而且”,是不是可以呢?或者改為“不但結構堅固,而且形式優(yōu)美”,是不是可以?
答:“形式優(yōu)美”與“結構堅固”是遞進關系。不可以刪去。如果刪去,就失去了原來的遞進關系。先后次序不可以顛倒,顛倒后就會改變作者的原意。
(3)提問:作者在介紹趙州橋時都介紹了它什么內容?
答:作者在介紹趙州橋時,首先交代了它的位置——“橫跨在洨河上”,接著介紹了它悠久的歷史——“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
提問:如果把此句中的“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去掉,行不行?
答:不行。這是“石橋”的定語。有些橋歷史更悠久,只不過沒有保存下來罷了。這樣寫準確。
提問:如果把“石橋”改成“石拱橋”,行不行?
答:不行。趙州橋不僅在石拱橋中歷史最悠久,而且在所有石橋中歷史也是最悠久的。
介紹了趙州橋的位置和歷史后,作者重點介紹了趙州橋的構造。這四個方面的特點非常具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用詞上也非常講究。如“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一句中,把“可算”換成“一定”行嗎?
答:不行。那就太武斷了,原句是表示估計,表現了作者嚴謹的態(tài)度。
再如:“像一張弓”“兩肩”“各有”等也非常準確,寫出了大拱的形狀和小拱在大拱上的位置和數量。
提問:介紹趙州橋特點的四個方面,順序能否顛倒過來?如先介紹“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后介紹“全橋只有一個大拱”,行不行?
答:不行。因為(一)、(二)、(三)、(四)的順序是按照主次重輕排列的。換句話說,之所以按此順序安排,是由趙州橋的特點決定的。
提問:作者介紹完趙州橋后,為什么還要介紹橋的設計者李春?為什么不一開始介紹?
答:因為趙州橋是杰出的石拱橋,讀者會很自然的聯(lián)系到橋的設計者。這符合讀者的心理。因為主要介紹的對象是橋而不是人。所以補充介紹。
(4)第9自然段對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的分析,能否調換順序?
答:不能。因“首先”“其次”“再次”分條說明。這三條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嚴密又全面,層次清楚。所以不能調換。
(5)文中在說明事物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并說明其作用。
答:舉例子:為了說明我國石拱橋的主要特征,作者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例子。作者在文中舉這兩個典型的例子,起到了互相對照和補充的作用。
列數字:如“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這些精確的數字,準確說明了這座橋的規(guī)模。
打比方:文中對石拱橋的比喻很多,集中起來,就是比作為是虹,是弓。這兩種事物既能表現石拱橋形式上的基本特征,給人以美的感受,又便于對石拱橋在建筑上的特點給以形象的說明。
作比較:第6自然段,用“盧溝橋兩岸河堤常被沖毀而橋本身卻從沒出過事”作比較,說明橋的堅固。
(6)學生質疑問難。
(四).總結、擴展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運用準確語言說明事物特征的寫法,同時也認識到作者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請同學們再次閱讀全文,從文中的引文看,作者寫這篇文章時最少讀了哪些書(包括傳說、詩文)?進行思想教育。
1.“《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薄端涀ⅰ纷髡哚B道元(南北朝)
2.“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薄栋矟鷺蜚憽纷髡邚埣呜(唐朝)
3.“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馬可·波羅行記》作者馬可·波羅(意大利)
從這篇短短的說明文中我們體會出作者嚴謹治學的精神,而這正是我們學生應該好好學習的。
(五)布置作業(yè)(出示幻燈片)
1.判斷下面語句表達的正誤,并說出錯誤的原因。
(1)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
(2)趙州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石拱橋。
(3)趙州橋是有不朽藝術價值的石拱橋。
(4)趙州橋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
(5)趙州橋的橋洞不是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大拱上沒有斜坡,便于車馬上下。
(6)盧溝橋修建于13世紀。
(7)盧溝橋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名勝。
(8)盧溝橋上的石刻獅子,好像母子相抱,交頭接耳,傾聽水聲,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
(9)石拱橋的特點是制作石料的工藝極其精巧。
(10)“雙曲拱橋”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新創(chuàng)造,是世界上所沒有的。
引導回答如下:
(1)和(3)是對的,其余都是錯的。
(2)“偉大”一詞用以修飾橋不恰當,可改為“古老”。
(4)趙州橋“在當時”可算是最長的石拱橋,如果刪去這個限制詞就不準確。
(5)“大拱上沒有斜坡”是不對的,文中是說沒有“陡坡”。
(6)盧溝橋修建于12世紀。
(7)北京的名勝很多,盧溝橋只是其中之一。
(8)盧溝橋上的石刻獅子各具情態(tài),刪去“有的”似乎一律一樣,不能表現千姿萬態(tài)的特征。
(9)石拱橋的特點除了“制作石料的工藝極其精巧”之外,還有其他。
(10)這句話是錯誤的,可把“沒有”改為“僅有”。世界上都沒有,中國自然也沒有。
2.完成課本練習第二題。
引導回答:
表示程度的有:比較、幾乎
表示估計的有:大約、可能、左右、可算
表示限制的有:當時
(六)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明
《中國石拱橋》教案 8
知識與技能
1..明確說明對象,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2.學習本文說明事物的順序。(重難點)
3.把握說明語言的準確性。(重點)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學習,朗讀、默讀、跳讀等方式相結合。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
了解中國石拱橋的光輝成就,認識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激發(fā)愛國熱情。
第1課時
1.朗讀課文,明確說明對象。(重點)
2.整體感知,理清說明順序。(重難點)
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十歲那年,親眼看見了家鄉(xiāng)的文德橋倒塌而砸死淹死許多人的事故,他內心震動,立下了橋梁夢:長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堅實的橋!偉大的夢想引領著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他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建造。他就是中國橋梁之父——茅以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茅以升所寫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課文,明確說明對象
提問1:默讀課文,思考: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其總體特點是什么?
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中國石拱橋”。特點: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提問2:根據課文內容,說說趙州橋、盧溝橋在哪些方面體現了上述特征。
明確:
趙州橋
盧溝橋
形式優(yōu)美
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盧溝曉月、兩旁石柱上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
結構堅固
一千三百多年了,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
兩岸河堤常被沖毀,盧溝橋卻極少出事
修建時間
公元605年左右
公元1189到1192年間
目標導學二:整體感知,理清說明順序
提問3:閱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本文主要寫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為什么開頭兩自然段寫一般石拱橋的特點?
明確:開頭第一自然段,一連幾處以虹喻橋,寫石拱橋的形式優(yōu)美,可以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激發(fā)閱讀興趣。第二自然段寫石拱橋的結構堅固,這是石拱橋的又一特點。這兩個特點是石拱橋的一般特點,為下面寫中國石拱橋做了鋪墊,自然過渡到寫特殊的石拱橋。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順序。
提問4:默讀第四、五自然段,列出層次表,討論: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趙州橋的?
明確:第四自然段寫趙州橋的地理位置、建造時間及新中國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紹趙州橋的長度、寬度、設計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贊譽。接著從四個方面(結構巧妙;造型優(yōu)美,用料節(jié)。唤Y構堅固;結構勻稱,與四周景色和諧配合)來說明其特點。從這個層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說明趙州橋時,是運用從概括到具體的順序。
提問5:指名朗讀第六自然段,教師強調“橋長……11個半圓形的石拱……每個石拱……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等語句,這一部分寫盧溝橋是按什么順序?
明確:由整體到局部。
提問6:要求學生在課文中依次找出所寫的橋名及建成時間,并說說這是按照什么順序說明的。
明確: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
趙州橋: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盧溝橋: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
江東橋:修建于八百年前;
長虹大橋:建于1961年;
雙曲拱橋:建于新中國成立后。
按照時間先后順序說明的。
提問7:綜觀全文,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上有哪些特點?
明確: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時,是由一般到特殊;寫趙州橋是先概括后具體的順序;在說明橋梁的結構時,是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有關歷史發(fā)展的說明則以時間先后為順序。這樣寫,可以使文章層次分明,條理分明。
三、板書設計
說明對象——中國石拱橋
事物特征——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說明順序——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體、整體到局部、時間先后
第2課時
1.細讀課文,分析說明方法。(重點)
2.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效果。(難點)
3.拓展延伸,個性表達想法。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通過對中國石拱橋一般特征的回顧,引入到本次課程的學習。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細讀課文,分析說明方法
提問1:本文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你能找出來并說說它們的作用嗎?
明確:
(1)打比方。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橋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舉例子。作者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列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代表,盧溝橋是聯(lián)拱石橋的代表,且兩座橋都聞名世界,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類別。如趙州橋:“這座橋的特點是:
(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四)全橋結構勻稱……”分類說明,條理分明,使讀者對趙州橋的結構特點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資料。如引用《水經注》里的“旅人橋”,說明我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引用唐朝張嘉貞的話“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說明趙州橋設計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張的贊語“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說明趙州橋形式優(yōu)美;等等。這些引用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數字。如“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通過確鑿的數據,準確地說明了橋的規(guī)模,給人以準確鮮明的印象。
(6)作比較。如“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極少出事……”以盧溝橋與兩岸河堤相比較,充分說明了盧溝橋十分堅固。
(7)摹狀貌!斑@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边\用摹狀貌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石刻獅子的各種情態(tài),突出了盧溝橋形式優(yōu)美的特點。
目標導學二: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效果
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說明文很講究用語的分寸。請品味下面的語句,回答括號內的問題。
提問2: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比較”一詞,去掉行嗎?)
明確:不行,“比較早”程度較輕,是與其他橋梁比較而言,這樣表達比較準確。
提問3: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不但”“而且”能否刪去?“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能否調整順序?)
明確:“不但”“而且”不能刪去,如果刪去,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并列關系。先說外觀,再說功能,符合人們的認識邏輯。并且對于橋來說,其實用價值遠遠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調整順序。
提問4:《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大約”“可能”“有記載的”有什么表達作用?)
明確:“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坝杏涊d的”使發(fā)言的根據更具可靠性。
提問5: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去掉行嗎?)
明確:不行,“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提問6:(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當時可算”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提問7:①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②(盧溝橋)橋寬約8米。(兩句對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明確:兩句對比,可以發(fā)現作者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一座50多米長的趙州橋,能精確到0.01米,這是多么準確的說明。“約”表示盧溝橋的橋寬不是剛好8米,這體現了作者實事求是的寫作態(tài)度。
教師小結: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從以上例句,可以發(fā)現本文:使用數字準確;沒辦法用準確數字的,就用表示估計的數字;對暫時還無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測的語言來表達;恰當地使用限制性的詞語,使表達的意思更準確。因此,我們學習說明文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準確”二字。
目標導學三:拓展延伸,個性表達想法
文章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具體說明了中國石拱橋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的特征,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新發(fā)展,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
從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可知,在短短的幾十年里,我國的橋梁事業(yè)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對此,你想說些什么呢?
三、板書設計
說明方法——打比方、舉例子、分類別、引資料、列數字、作比較、摹狀貌
語言特點——準確、嚴密
可取之處
1.在課堂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設計教學步驟。
2.緊扣說明文的文體特征進行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3.為避免出現枯燥乏味的說教,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學生互動、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不足之處
1.在教學過程中,還沒有兼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的領悟能力相對較弱,學習效果不太好。
2.在課堂中,有兩個學生的回答與正確答案出入較大,沒有給予鼓勵,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國石拱橋》教案 9
教學構想:以《中國石拱橋》為例,滲透學生的課外生活,圍繞如何抓事物的特點寫事物的特征這一訓練重點,切實訓練學生的說明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實地觀察枝城長江大橋、白水橋(石拱橋)以及自己身邊形形色色的橋。仔細回憶自己見過的各種橋。
2.在觀察回憶的基礎上,歸納橋的特點并用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堂實錄
師:前面我們布置大家觀察了橋(教師板書,加點詞為板書內容,下同),下面請同學們說說你見過哪些類型的橋。
生:獨木橋、水泥預制橋、鋼梁橋、石拱橋、鐵索橋等等……
師:大家見過的橋確實不少,那么你們能否用一句最簡潔的話說說橋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鋼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長江大橋。
生:不對,有的橋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獨木橋。
師:大家說得很有道理,看來要把握事物的特征,還必須找到同類事物的共同點。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是形形色色的橋所共同具有的特點,可以查詞典,看看詞典是怎樣說的。
生:(查詞典)架在河面上連接兩岸的建筑物。
師:根據我們前面的討論,大家想想這樣概括橋的特點是否準確?
生:不夠準確。前面已經說過,立交橋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師:看來時代在發(fā)展,詞的含義也在發(fā)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來連接兩端的建筑物。
師: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剛才講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實上橋用什么材料做,千差萬別,不是共有的特點;橋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連通兩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類事物的共同點。
[引導學生從直接經驗中總結出一般的規(guī)律,是“課內外銜接教學實驗”的重要特點,能力訓練即從此開始。]
師:下面我們把橋的范圍縮小,局限于石拱橋。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橋的特征,看看石拱橋有什么共同點。
師:說得較好,不過同學們所看到的還只是橋的外部特點,事實上我們在分析事物特征時,并不像這樣顯而易見,還需要我們仔細研究。下面我們把橋的范圍再縮小來研究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征,可能難度就會增大。請同學們翻開課文《中國石拱橋》,先看課文寫到石拱橋的哪些特點。
(學生瀏覽課文,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師:現在請同學說說《中國石拱橋》有哪些共同點。
生:形式優(yōu)美。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最好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生:石拱橋的橋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
生:作者在寫趙州橋的時候這樣寫:“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師:說得不錯,中國石拱橋除了形式優(yōu)美以外,還有沒有更重要的特點?
生:有,那就是結構堅固。
師:(板書結構堅固)何以見得?
生:書中說這種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發(fā)揮交通作用”。
生:書中還說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盧溝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師: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從課文中看到中國石拱橋具有什么特點嗎?
生:歷史悠久。
師:(板書歷史悠久)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已經找到了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1)形式優(yōu)美;(2)結構堅固;(3)歷史悠久。那么怎樣說明才能把這些特點說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選例子。下面我們看看課文是如何選擇例子來說明事物的特征的。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課文重點寫了哪兩個例子。
生: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
師: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例子,用這兩個例子能說清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嗎?
生: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都歷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間。這兩座橋都形式優(yōu)美,趙州橋前人有“初月出云,長虹飲澗”的盛贊;盧溝橋有“盧溝曉月”的美譽。更重要的是這兩座橋結構堅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無損。中國石拱橋的三個特點,在它們那里都非常突出,所以選擇這兩座橋作例子,就能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師:既然這樣,那么作者為什么不只選一個例子,那樣文章不是更簡潔嗎?
生:簡潔是簡潔了,但是那樣就不夠全面。
師:此話怎講?
生:趙州橋是單拱,盧溝橋是聯(lián)拱,既選單拱的例子,又選聯(lián)拱的例子,就能較全面地反映中國石拱橋的概貌。
師:看來選例子除了典型以外,還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證主要方面有代表。選例子很重要,選準了例子把例子寫好,通過它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們看課文是如何寫例子的。請大家瀏覽課文,找出文中寫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段落。
生:第4、5段寫趙州橋,第6~8段寫盧溝橋。
師:下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4、5段,讀后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趙州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W生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生:先總寫橋的外形和使用情況,給人以總體印象,再詳細地寫這座橋的四個方面的特點,給人以具體的形象。
師:我仔細閱讀了課文,作者寫趙州橋用了這樣一些字眼:“橫跨在河上”“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非常雄偉”。(示圖)就書上的插圖來看,趙州橋只不過跟我們的白水橋差不多,但比起枝城長江大橋來只不過是“小鳥”中的“小鳥”,作者說它“雄偉”準確嗎?
生(笑):趙州橋是不及枝城長江大橋高大,但我們說一個建筑物雄偉主要不只看它的體積如何大。
師:那還要看什么?
生:還要看它的氣魄和聲勢。比如我們說雄偉的天安門,并不是說天安門就有幾十層上百層樓那樣高,我們從電視上見過天安門,還沒有我們的教學樓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氣勢,見過天安門的人沒有一個懷疑“雄偉的天安門”,“雄偉”一詞用得不準確嗎?(眾生笑)說趙州橋“非常雄偉”也是如此。
下面我們再看盧溝橋的情況。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第6~8段,其余同學思考作者寫盧溝橋與寫趙州橋有什么不同。
(學生朗讀)
生:相同點是也說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堅固等情況,不同點是側重說明它的藝術價值和紀念意義,筆法上多采用生動說明,如柱頭上的石獅作者說它們“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師:請稍等,你能不能說說這里采用的是什么表達方式?
生:當然是描寫。
師(笑問):你是否意識到這種描寫與一般記敘文中描寫的作用有所不同。(生默然)其他同學呢?(也默然)不要緊,我們先來研究幾個問題。這些石刻獅子能“母子相抱”“交頭接耳”“傾聽水聲”嗎?
生:獅子是石刻的,當然不能。
師: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生:很像是母子相抱,很像是在交頭接耳,很像是在傾聽水聲。
師:也就是說作者把那些石刻獅子的樣子寫出來了。你見過盧溝橋嗎?
生:沒有!
師:你腦海中有那些石刻獅子的形象嗎?
生:有了,而且非常清晰。
師:這正是說明文中描寫的功勞,說明文中的描寫重在摹寫事物的樣子——摹狀貌,讓讀者對說明對象有更清晰、更準確、更形象的了解。與一般記敘文中的描寫有所區(qū)別,請同學們體會。
師:好,我們回到原來的問題上去,作者寫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確實同中有異,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呢?
生:這樣處理于大同中存小異,使行文富于變化,文章更有魅力。
師:說得好。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學的內容。請大家參照黑板上的板書思考:寫作說明文應該怎樣抓特征,怎樣寫特征?
生: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類事物的共同點,而寫特征一般要精選例子來說明,所選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面。
師:很好。下面我們就按照上述方法來操練這種技能。
。ǔ鍪竟P)筆,大家都不陌生吧!你們見過哪些種類的筆?
生:鉛筆、鋼筆、圓珠筆、毛筆、彩筆、蠟筆、鐵筆等等……
師:誰能說說筆的共同點?
生:盡管筆的結構千差萬別,不管什么筆,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們的作用不外兩個:一是用來寫字;二是用來作圖畫畫。它是寫字畫圖的用具。
師:如果我們要寫一篇文章來介紹筆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選例子來說明,如果選例子應該選哪些例子?
生:鋼筆。
生:毛筆。
師:為什么?
生:鋼筆在硬筆中使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毛筆不但是軟筆中的一絕,而且和古老的書法藝術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說筆自然少不了毛筆。
師:好,我們就來討論鋼筆和鋼筆書法有哪些具體特點。從形象方面,從使用方法方面,從書寫效果方面著眼,發(fā)揮大家的創(chuàng)造性,看誰說得準確生動。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寫出字來。
生:能寫小而好看、筆畫整齊的字。
生:墨水吞進肚,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吐,早晚隨身帶,最易作記錄。
生:胸中墨萬點,下筆成千言。
師:大家說得很形象,很生動,本節(jié)課就練習到這里。課外請大家采用同樣的方法寫寫“毛筆”,然后再寫一篇作文,題目就叫“說說中國的筆”吧。好,現在下課。
《中國石拱橋》教案 10
教學目的及要求:
1、 學習本文說明事物特點和幾種說明方法。
2、 認識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重要性 。
3、 初步認識和了解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區(qū)別。
教學重點:說明事物應緊扣事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說明文語言特點的學習。
教學設想:
(1)、抓好預習,熟悉課文。
(2)、抓住關鍵文體特點進行教學。
(3)、領導學生在抓住中國石拱橋主要特點的基礎上,列出的結構提綱,進一步領會的內容。
4、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要點:
1、理清課文層次,理解總和分的關系。
2、進一步學習說明文的文體特點。
二、教學過程:
模塊一:掃清閱讀障礙
1、字詞注音或寫字:弧形 拱橋 陡坡 和諧 飲澗 橋墩 勻稱
2、解釋:巧妙絕倫 惟妙惟肖 勻稱
3、 作者介紹:茅以升,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
模塊二:分析課文
一、 整體感知,通讀課文思考。
1、 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主要介紹了那幾座橋?石拱橋為何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它的前景如何?
2、 根據上述問題給課文劃分層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 中國石拱橋有哪寫特點?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分別說明的,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說明的?
2、 石拱橋形式優(yōu)表現在何初處?
3、 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來說明橋的特點,能否刪去或顛倒?為何?
4、 第3段在全文結構有何作用?
模塊三:抓重點,解難點,學習第二部分。
1、 讀4—8完成課后第一題
2、 讀5自然段
。1)劃分層次
。2)說明順序是
(3)對“趙州橋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說明趙州橋特點的?
(5)2、3句采用怎樣的說明方法?分別說明了哪些方面?
3、讀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該橋( )( )兩個方面來寫。它是一個( )橋
。2)8、9段分別寫了( )( )
4、總結(板書)
一、(1--2)總特點:形式優(yōu)美 打比方 外
結構堅固 ↓
歷史悠久 內
二、(3--9)趙州橋 特點 歷史 結構 外形、設計者 整體-局部
盧溝橋 特點 外形 歷史意義
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首先 其次 再次
三、(10)橋梁事業(yè)的新發(fā)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課文的.層次特點,說明語言的準確,常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單元一:復習梳理
1、 本文共分幾部分?中國石拱橋有何特點?
2、 趙州橋和盧溝橋分別有何特點?
3、 介紹橋的特點用了什么順序?
4、 課文才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趙州橋的特點?
單元二:小結全文
一、 分析課文層次特點
1、 根據課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內容的關系,可以看出說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點?
明確:中心句
2、 全文在結構上有何特點?
明確:由總到分
二、 分析本文說明方法:
1、 舉例子“舉趙州橋、盧溝橋為例”
2、 列數字
3、作比較 打比方
4、作引用
三、 分析本文說明語言:
1、 簡樸(精練)語句短明快,讀來自然。
2、 用詞準確嚴密
例:
(1)橋 拱橋 石拱橋
。2)說“旅人橋”時用“可能”表估計,用‘有記載”表 確實存在,用“最早”表程度。
。3)9段中用“首先,其次,再次”分條理說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嚴密且又全面。(4)生動且富有文采,恰當運用比喻、引用,必要時描寫。
單元三:鞏固練習
練習冊中的“隨堂反饋”。
《中國石拱橋》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盧溝橋的特點。
2.揣摩學習本文說明語言特點,弄清本文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激發(fā)對橋梁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1、2。
教學難點:
同教學目標2。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默寫生字詞。
巧妙絕倫 和諧 惟妙惟肖 勻稱 推崇 古樸 弧形
2、指名說出趙州橋的特點及說明順序。
二、指導學習研討
閱讀課文6—9節(jié),探討下列問題
1、盧溝橋是個聯(lián)拱石橋,和趙州橋一樣,是我國最著名的石拱橋呢,它有哪些特點?
2、我們學習了課文,了解了趙州橋(獨拱石橋)和盧溝橋(聯(lián)拱石橋)的特點。請大家說說這兩座橋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作者是怎樣通過這兩個典型事例說明中國石拱橋有哪些特點的?作者是怎
樣說明的?
3、我國石拱橋為什么會取得這樣光輝的成就呢?三個原因中哪個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4、朗讀第10段,思考:
作者怎樣說明解放后我國石拱橋建筑和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躍發(fā)展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fā)展?
揣摩本文語言特點,列出課文中用詞準確的.句子,說說括號里詞語的作用。
1.《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fā)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
2.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很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3. 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wěn)妥。)
4.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橋。(“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
符合實際情況。)弄清本文說明方法
請生速讀課文,思考文章在說明中國石拱橋特點時運用了什么方法?舉例說明。例如:
1、說明趙州橋及盧溝橋的長、寬、高時采用了 列數字 方法。
2、說明趙州橋及盧溝橋的形式時,分別采用了 引用 、打比方、摹貌方法
3、說明趙州橋及盧溝橋的特點時,分別采用了 列數字、作詮釋、舉例子等方法
4、用趙州橋和盧溝橋來說明石拱橋的特點是 舉例子的 說明方法。
三、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二
2、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1)“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 ------。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
(2)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______
(3)揭示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______。
(4)這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
(5)文中“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
《中國石拱橋》教案 12
【導學目標】
1、初步認識說明文與記敘文在寫作目的和使用語言方面的差別。學習本文平實而準確的說明語言。
2、學習本文抓住事物實質特征,舉典型實例說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悠久歷史和杰出成績,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獻身科學的志向和嚴謹務實的精神。
【課時計劃】
2課時,第一課時完成步驟一、二,第二課時完成步驟三、四、五。
學生齊讀導學目標,圈點關鍵詞,做到對學習任務心中有數。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的解釋“橋”。橋是這么簡單,但橋又是充滿魅力的,它集實用功能與審美價值于一身。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幾乎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橋。在我國,我們的祖先發(fā)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建造了各種各樣的橋梁,距今已一千多年的隋代,李春建造的趙州橋就是世界橋梁史上的一個奇跡。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橋的一些特點。
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步驟一 知識梳理 夯實基礎
1、讀準字音,記準字形,給加點的字注音。
弧形(hú) 拱橋(gǒng) 勻稱(chèn) 張(zhuó) 惟妙惟肖(xiào)
推崇(chóng) 和諧(xié) 橋墩(dūn) 洨河(xiáo) 飲澗(jiàn)
2、記住重點詞語的詞義。
巧妙絕倫:(方法或技術等)靈巧高明,超乎尋常,沒有可以相比的。
和諧:配合得適當和勻稱。
惟妙惟肖: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勻稱:均勻,比例和諧。
推崇:十分推重。
古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
3、作者簡介
茅以升,江蘇鎮(zhèn)江人。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中國橋梁之父”。他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他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建造。
4、說明文文體知識
(1)說明文的分類:根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不同,分為事物說明文,如《中國石拱橋》和事理說明文,如《大自然的語言》;根據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分為平實說明文,如《地球是圓的嗎》和生動說明文,如《看云識天氣》。
(2)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
(3)說明順序:有條有理地說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紹清楚。
、贂r間順序:即以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先后來安排說明順序。
、诳臻g順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從外到內,從上到下,從前到后,由遠及近等。
、圻壿嬳樞颍杭窗凑帐挛锘蚴吕淼膬炔柯(lián)系,從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包括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等等。邏輯順序通常包括下面幾種情況:a.從整體到部分;b.從原因到結果;c.從特點到用途;d.從主要到次要;e.從概括到具體;f.從現象到本質。
學法指導一:
【把握說明對象三法】
、倏搭}目或首尾段;
、谧ザ问、段尾關鍵句;
、蹥w納總結。
注意:事物說明文的題目一般是說明對象,事理說明文一般在開頭或結尾的總結句交代說明對象。
學法指導二:
【概括說明對象特征四法】
、購奈念}入手概括;
、趶拈_頭結尾段概括;
③由段意歸納整合特征;
、茯炞C答案要點。
注意:盡量用原文中的原詞與原句作答。
學法指導三:
【辨析說明順序方法】
1、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2、從說明對象入手判斷。
3、從語言標志入手找出。
4、從文段大意入手分析。
(1)說明方法。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畫圖表,作詮釋,摹狀貌,引用等。采用什么說明方法是由說明目的和說明內容決定的。
(2)說明文的結構:常用的有并列式、連貫式、遞進式、總分式。
(3)說明文語言特點:準確性、嚴密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在此前提下,說明的語言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
步驟二 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交流點撥】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2)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座橋?
【交流點撥】課文主要介紹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橋。
2、再讀課文,概括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的特點。
【交流點撥】石拱橋:弧形,出現較早,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形式多樣。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設計巧妙,形狀像弓,用料省,藝術價值高。盧溝橋:石拱相連,結構精巧,堅固耐用,形式優(yōu)美,藝術價值高,歷史價值突出。
3、課文最后兩段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內容?試從文中提取兩句話來概括。
【交流點撥】①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②我國橋梁事業(yè)的新發(fā)展。
【小結】文章抓住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點,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我國石拱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特創(chuàng)造以及不朽的藝術價值,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驟三 理清順序 感知特點
小組討論本文的說明順序。
1、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本文主要寫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為什么開頭兩段寫一般石拱橋的特點?
【交流點撥】寫石拱橋的形式優(yōu)美,可以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激發(fā)閱讀興趣。接著寫石拱橋的一般特點,為下面寫中國石拱橋作鋪墊,自然過渡到寫特殊的石拱橋,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順序。
2、默讀第四、五段,列出層次,討論: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趙州橋的?
【交流點撥】作者在說明趙州橋時,運用了從概括到具體的順序。
3、指名讀第六段,提問:這一段寫盧溝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交流點撥】由整體到局部。
4、要求學生在課文中依次找出所寫的橋名及建成時間。提問:這是按照什么順序說明的?
【交流點撥】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說明的。
5、小結:綜觀全文,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上有哪些特點?
【交流點撥】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時,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體的順序;在說明橋梁的結構時,是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有關歷史發(fā)展的說明則以時間先后為順序。這樣寫,可以使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步驟四 品析語言 把握方法
思考、研討下列問題。(多媒體投放)
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比較”一詞,去掉行嗎?)
【交流點撥】不行,“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wěn)妥。
學法指導四:
【舉例子的作用分析方法】
1、舉例子的特征: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先從道理上講,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2、作用:使文章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好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
3、標志:“例如”,“以什么為例”,“如”等標志性詞語。
4、格式:舉……例子,更真實具體地說明了……的……特征,增強了說服力。2.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不但”“而且”能否刪去?“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能否調整順序?)
【交流點撥】“不但”“而且”不能刪去,如果刪去,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并列關系。先說外觀,再說功能,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并且對于橋來說,其實用價值遠遠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調整順序。
《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加點的詞能否去掉?)
【交流點撥】“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坝杏涊d的”使發(fā)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去掉行嗎?)
【交流點撥】“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當時可算”能否刪去?)
【交流點撥】“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教師總結】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從以上例句,可以發(fā)現本文:使用數字準確;沒辦法用準確數字的,就用表示估計的數字;對暫時還無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測的語言來表達;恰當地使用限制性的詞語,使表達的意思趨于準確。因此,我們學習說明文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準確”。
找出本文用到的說明方法(多媒體展示)。
【交流點撥】
(1)引用——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2)列數字——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
(3)打比方——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說拱橋是“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
(4)摹狀貌——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5)作詮釋——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連,所以這種橋叫作聯(lián)拱石橋。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步驟五 總結課文 拓展延伸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目的是讓讀者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有關知識。學習本文,須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既接受科學知識的熏陶,又學到寫作說明文的技巧。
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數據。
【附: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
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在于:
不足之處在于:
《中國石拱橋》教案 13
—、素質教育目標
1.學習按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寫法。
2.復習舉例子、列數據的說明方法。
3.學習運用準確語言說明事物特征。
4.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按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寫法。
2.運用準確語言說明事物的特征。
難點:先取典型代表的實例說明事物的寫法。
解決辦法:
1.討論、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
2.用課件展示“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結構特點。
3.學生質疑問難。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充當解說員。結合課件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結構特點。
2.擬題訓練。
3.學生說話訓練。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見過許許多多的橋,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座橋,能生動地說出它的美麗風貌嗎?你感到有特點的又是哪一座橋,能清楚地說出它的特征嗎? (進行說話訓練)下面請同學們在聽讀中搶答,下列內容描述的橋梁專家是誰?“他生于1896年,世界上著名的橋梁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教授。1920年主持建造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解放后又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工作。他寫過大量介紹橋梁的文章,編著過《中國橋梁史》。”今天我們就學習茅以升寫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
(一)明確目標
1.理清文章寫作思路。
2.概括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3.認識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
(二)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學生自愿)并思考“本文的結構內容”?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介紹石拱橋知識的說明文。作者在簡樸的說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以及新中國建立后的發(fā)展。處處流露出對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贊美,對祖國悠久文化和新社會制度的歌頌,十分感人。全文簡樸淡雅,理貫辭達,不失為說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從全文的結構來看,這篇文章采用了有總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說明石拱橋的外形、結構和功用;接著,用例證說明和特征說明的方法,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分別說明它們的獨特構造和高度藝術水平;最后綜述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尤其是石拱橋的發(fā)展。以文章主體即介紹兩橋的部分而論,總是以橋的地理位置、修建時代和功用,一直說到橋的每一具體特點及其作用。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這種明晰的條理,是客觀事物自身各種關系的如實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對所說明對象有深刻明白的認識。
“序”而多“變”。這從本文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不同層次布局中可見一斑。介紹趙州橋,著重說明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因此,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時間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點說明,介紹其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術。而介紹盧溝橋,除了一般說明它的修建年代、堅固等情況外,更重在介紹藝術上的價值和在中國人民斗爭史上的紀念意義。這樣在“大同”之中顯現“小異”,于平穩(wěn)之中又見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滯的弊病。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紹一般石拱橋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體說明我國石拱橋的建筑特點以及在歷史上的光輝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贊頌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第一層(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紹我國石拱橋的光輝成就,然后以趙州橋、盧溝橋這兩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橋作為典型例子加以說明。
第二層(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輝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紹解放后我國石拱橋建設技術的飛躍發(fā)展。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提問。
提問:閱讀說明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對象、特征、順序、方法、語言等)
2.給下邊加粗字注音。
hú gǒng xiáo xié zhuó dūn
弧形 拱橋 洨河 和諧 張 橋墩
巧妙絕倫(hún):在同類型橋中,施工技術沒有比它更巧妙的。
惟妙惟肖(xiào):形容描繪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3.具體研究文章內容。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答: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原因→橋梁發(fā)展史
(2)作者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層層深入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答:文中作者選取了代表性例子趙州橋、盧溝橋。首先介紹世界上石拱橋的一般特點,然后概括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并具體舉例進行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3)文中介紹了趙州橋的哪些內容?其結構特點怎樣?是按照怎樣順序來寫的?
答:文中介紹了趙州橋的位置,建造時間及解放后的修整;趙州橋的結構特點。結構特點:
(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四)全橋結構勻稱。介紹趙州橋的順序是先概括說明,然后再具體解說橋各個構成部分。
(4)文中介紹了“盧溝橋”的哪些內容?結構特點怎樣?
答:介紹了盧溝橋的位置、建造時間、規(guī)模,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特殊的歷史價值。結構特點:由11個半圓形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是一座聯(lián)拱石橋。
(5)這篇課文的標題是《中國石拱橋》,而課文主要寫的是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切題嗎?
答:切題,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就是中國石拱橋,是中國石拱橋的兩個突出的代表。
(6)既然課文寫的是中國石拱橋,并不是具體的哪一橋,一個例子都不舉行不行?
答:不行,因為中國石拱橋是中國國土上無數座石拱橋的一個名稱。它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只有通過一座座具體的橋來說明才能說明白。
(7)中國石拱橋數量不可勝數,為何只選趙州橋和盧溝橋加以介紹?
答:因為二者在我國成千上萬座石拱橋中最具有代表性,前者是只有一個大拱的石橋,時間最久;后者是聯(lián)拱石橋的杰作,且具有特殊歷史意義。
(8)能不能說中國石拱橋,有的像趙州橋,有的像盧溝橋?
答:不能,因為趙州橋就是趙州橋,盧溝橋就是盧溝橋,中國石拱橋是多種多樣的。趙州橋和盧溝橋既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又具有它們自己的'特點。
(9)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
答:首先在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次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施工有優(yōu)良傳統(tǒng)。再次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10)文章寫完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后,完全可以結束了,但作者為什么非要來個第10自然段呢?請同學討論。
答:文章的題目是《中國石拱橋》,而不是《中國古代石拱橋》,這就允許寫現代石拱橋的情況。再者,解放后中國石拱橋的成就是輝煌的,有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長達112.5米,遠遠超過了37.4米的趙州橋大拱,這的確是中國人民的驕傲。還有,我國在原有基礎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如“雙曲拱橋”就是其一。這樣寫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展示了新中國橋梁事業(yè)的輝煌成就,令讀者精神振奮。如果去掉最后一段,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對中國石拱橋的介紹就不夠完整。
(11)具體文中的說明順序?并說明其作用?
答:①由一般到個別。
全文按照“石拱橋——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的典型杰作——中國石拱橋的新發(fā)展”,由一般到特殊的邏輯順序組織材料,使人對事物的了解由淺入深,由概括到具體,由過去到現在,能收到清晰、具體的效果。
、谙日w,后局部。
趙州橋。抓住“著名” “最古”兩個詞語,先介紹橋的地理位置、建橋時間;再介紹橋的長和寬,同時突出“單拱”的特點;然后逐一分析橋身的結構特點及其科學原理。
盧溝橋。先介紹橋的地理位置、建橋時間;再介紹橋的長、石拱數及石拱形狀、石拱長度、橋的寬,突出其“聯(lián)拱”特征;具體描寫橋面和石欄石柱。
這樣安排順序,既突出重點,又給人以完整的印象,使讀者對橋的形狀、特征、作用等有了明確的認識。
、垡勒諘r間的先后。
在介紹我國的石拱橋時,按時間順序,對有影響且有代表性的石拱橋作了有詳有略的介紹。
“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趙州橋”建于公元605年左右;“盧溝橋”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長虹大橋”建于1961年。體現了由先到后的時間順序。
(四)總結、擴展
本文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生動具體的介紹了我國石拱橋的光輝成32就,說明了我國石拱橋在設計施工上的獨特創(chuàng)造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另外文章所選取的代表性事物——趙州橋和盧溝橋,它們既有自身獨有的特點,同時又有中國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它們獨有的特點叫個性,它們具有的中國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叫共性。個性存在于共性之中的。請同學們記住這個道理。共性也就是一般,個性也就是個別。個性之中存在著共性,或者說個別之中存在著一般。這正如趙州橋和盧溝橋體現著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如果你們今后在分析其他現象或問題的時候,能夠從事物的個性里看到一般的共性,那就深刻得多了。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本練習第一題。
2.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橋?最熟悉什么樣的橋?它們有什么特征?收集有關這種橋的資料,并寫成介紹性的文字在班里交流。
《中國石拱橋》教案 14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理清文章結構,領會文章的內容。
3.品味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清文章結構。
難點:以形象的語言介紹一種事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說明文的一些問題知識,初步感知了課文,分析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并欣賞了中國十大名橋之一的趙州橋,現在,我們將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中國石拱橋的又一杰作——盧溝橋。
二、關于盧溝橋
1.欣賞圖片
2.賞析課文
思考:
。1)本文介紹了盧溝橋哪些方面的特點?
。2)作者分別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說明的順序基本相同,請具體說一說。
。3)既然兩個例子都能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作者為何不只選其中一例說明呢?
。4)作者選取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因為它們都是我國古代石拱橋的.典范,也因為它們各具特色,請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兩座橋各自的特點,比較它們的異同。
。5)為什么先說趙州橋,再說盧溝橋?
(6)中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7)文章最后一段寫中國石拱橋近代的發(fā)展,試分析一下本段的結構。
三、現代橋梁欣賞
PPT圖片展示
四、了解本文說明順序
從整體看,全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明確:(從一般到特殊的)邏輯順序
五、課堂練習
學完了本課的課文,讓我們來做幾道練習,及時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
(一)說說句中劃線詞語的作用。
1.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的比較早。
為了準確地說明情況,沒有絕對地說是“最早”出現。這樣表達,程度較輕,更加準確。
2.《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 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
3.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幾乎”只是強調石拱橋的分布范圍很廣,但并不排除有沒有石拱橋的地方。
4.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左右”是估計的時間,并不確定。
5.(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
經過限定的結論更符合實際情況。
。ǘ┲赋鱿铝懈骶溥\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2.《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282年。
引資料、列數字
3.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洪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
作詮釋
4.每個柱頭上都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摹狀貌
六、課堂小結
《中國石拱橋》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和準確嚴密、生動而富有文采的語言進行說明,既介紹了石拱橋的知識,又為我們說明文的寫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七、布置作業(yè)
橋梁無處不在,請你介紹一座你熟悉的橋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說明文。
《中國石拱橋》教案 15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詞語,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清本文說明順序,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3、體味本文準確的語言,學習幾種說明方法。
4、讓學生了解趙州橋和盧溝橋是石拱橋的杰作,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了解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學習幾種說明方法,體味準確、生動的語言。
課時計劃:
2課時。
課前準備: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2、課前布置學生查閱有關橋梁的資料。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理解選材的典型性,研討文中介紹趙州橋的部分。
認知系統(tǒng)
動力系統(tǒng)
教學內容與步驟
活動過程與方法
興趣、情感、態(tài)度等
一、課題引入生活中,你見過很多橋,這些橋各有各的特點,現在,請同學們看兩幅圖片,說說這兩座橋各有什么特點?(投影拱橋和梁橋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中國橋梁的文章《中國石拱橋》,作者茅以升。請同學們看注釋
了解作者的有關資料。
投影本課時教學目標。
學生討論并回答它們各自的特點。
小結:橋梁有兩種形式,橋洞呈弧形,中間高起的叫拱橋;橋洞并不彎曲,橋身與水平面平行的叫梁橋。拱橋承受的壓力比梁橋大。就外形看,拱橋具有曲線美;梁橋橋式單調。我國的拱橋大多是用石塊砌成的。石拱橋具有外形美觀、橋身堅固、取材方便等優(yōu)點,所以我國橋梁很多是石拱橋。
激發(fā)動機
運用投影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盡可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二、自學輔導
1、出示投影檢查預習。
2、學法指導:這是一篇說明文,閱讀說明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2、教師范讀課文,并投影下列問題。
、僦袊皹虻目偟奶攸c是什么?
②用一句話概括每段段意,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③中國石拱橋很多,文章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重點說明的例子?提問、啟發(fā)、歸納以上問題,并板書。進一步提問:既然這兩座橋都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作者為什么不選一個而要選兩個?
學生正音。投影:學習說明文的方法。對象、特征、順序、方法、語言學生標上段落序號,邊聽邊思考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速讀課文,讀后,小組合作探究左邊的問題。教師巡回指導,并參與小組討論。學生回答后小結。
、傩问絻(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谟梢话愕絺別的邏輯順序。石拱橋——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典型杰作——中國石拱橋的新發(fā)展。
、圻@兩座橋是我國石拱橋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備石拱橋的共同特點,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這兩座橋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獨拱,后者是聯(lián)拱,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選擇兩者可以互相對照,互相補充,說明中國石拱橋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的特點。
2、期望成功在動機與興趣的驅使下,學生產生渴望學習新知識的.心理,適當的指導可滿足學生的學習的迫切要求。
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最大限度使每個學生都保持期望成功的心理,這樣才有良好的學習過程。
評價時要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鼓勵。
三、重點研讀過渡:本文先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又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做了具體說明。那么作為杰出代表,趙州橋和盧溝橋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樣說明的呢?投影問題:
①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趙州橋的?
、谮w州橋有哪些特點?
、奂偃缒闶菍в,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設計一段話,然后向游人介紹趙州橋的有關情況。
學生齊讀課文課文第4、5段,思考左邊的問題,并在小組內討論完成。歸納:
①先總說、后分說的順序。抓住“著名”“最古”兩個詞語,先概括介紹橋的地理位置、建橋時間;再介紹橋的長和寬;然后逐一分析橋身的結構特點及其科學原理。
、诠为毠埃还凹缂庸;拱圈拼成;結構勻稱。
、坌〗M交流,全班交流。
3、內化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既要調控學生保持一種期望的心理,又要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學知識上,使興趣內化到學習活動中去。
聯(lián)系社會生活,體驗職業(yè)感受。
四、課時小結
通過學習和研討,我們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理清了本文的說明順序,領略了趙州橋這座獨拱石橋的獨特魅力。那么作為聯(lián)拱石橋的代表,盧溝橋又有哪些與眾不同的魅力呢?
五、布置作業(yè)
查閱有關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整理后打印出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研討文中介紹盧溝橋的部分,學習說明事物的方法,品味說明語言,拓展延伸。
認知系統(tǒng)
動力系統(tǒng)
教學內容與步驟
活動過程與方法
興趣、情感、態(tài)度等
一、課題引入
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點?為了具體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進行說明。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趙州橋部分,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趙州橋的特點?
過渡: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杰出代表,那么我們今天來看看作為聯(lián)拱石橋的杰出代表——盧溝橋有什么特點?(播放盧溝橋的圖片,投影本課時目標)
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內容,回答提問。
激發(fā)動機聯(lián)系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播放有關圖片,激發(fā)學習本節(jié)課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
1、小組內交流所查找的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
2、對照圖片,參照課文內容,小組研討盧溝橋與趙州橋的異同點。
學生齊讀第6、7、8段盧溝橋部分;小組內交流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思考左邊的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
3、期望成功
交流查找的資料,在交流中比較異同,教師要在小組內和班內多鼓勵學生。
三、研讀品味
1、研討本文說明方法投影
、倌闼私獾恼f明方法有哪些?
、诒疚闹饕捎昧四膸追N說明方法來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
2、品味語言投影
①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②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
③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
學生回答后歸納:
①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下定義,分類別,作比較,摹狀貌,畫圖表,作詮釋。
、谂e例子,列數字,打比方,摹狀貌等。
小組討論,重點體會、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小結:語言準確、嚴密。
3、內化興趣
在研討兩座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說明事物的方法,品味說明語言,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本課重點目標上來。
四、拓展延伸
1、解放后,中國石拱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組橋梁的畫面。
2、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座橋梁,畫出示意圖,并寫出簡要的介紹。
學生設計橋梁,畫示意圖,寫出介紹文字。先在小組內交流,之后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在班內展示并介紹。
緊張的學習之后,讓學生輕松一下,欣賞一組拱橋的畫面,同時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討科學知識的興趣。
【《中國石拱橋》教案】相關文章:
中國石拱橋教案06-20
中國石拱橋的教案03-07
中國石拱橋教案02-21
《中國石拱橋》教案范文03-07
《中國石拱橋》教案15篇04-08
課文《中國石拱橋》教案范文08-26
《中國石拱橋》的教案(精選22篇)03-04
《中國石拱橋》教案(精選22篇)02-24
中國石拱橋教案14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