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案(精選1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美術教案 1
教材分析 :
筆對于學生,是最常見的學習用品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上也不斷涌現(xiàn)出各式各樣的筆,這些筆無論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學生喜愛。本課《筆的世界》正是以此為切入點,帶領學生走進“設計·應用”的天地,讓學生接觸生活中的設計,并設計生活中常見的物品。
而在第10冊《杯子的設計》一課中,學生對于設計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課的宗旨是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藝術設計與生活用品的緊密聯(lián)系,學習掌握設計的基本方法,認識到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chuàng)作出更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養(yǎng)成善于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了解筆基本結(jié)構(gòu)和功能,學會觀察和分析筆各部分的特點和功能。
2、技能目標: 學習簡單的設計方法,能夠設計美觀與實用相結(jié)合的筆。
3、情感目標: 養(yǎng)成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設計要以人為本。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了解筆設計的兩大原則—實用和美觀,學會畫簡單設計圖設計筆。
2、教學難點 :了解形象與功能之間的關系,從美術的角度對筆的外形進行設計,結(jié)合實用性原則設計出造型新穎獨特的筆。
3、注意點:在引導的過程中,不要單方面強調(diào)筆的功能如何現(xiàn)代化、科技化,而是要從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考慮,思考筆需要進行哪些改良,在保證基本實用功能的基礎之上對筆的外形進行美觀設計。
教學設計:
一、導入激趣——發(fā)現(xiàn)筆的變化美
1、猜一猜 :“筆”字的構(gòu)成:竹字頭和毛組成,既是我中國古代的毛筆。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類筆:毛筆、鵝毛筆、鋼筆、鉛筆、圓珠筆、水筆等,展示一個筆的發(fā)展歷史。
3、小結(jié)揭題:從最古老的毛筆到現(xiàn)在的筆,筆的外形和功能也在發(fā)生著各種改變。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筆的世界,和筆來一次親密接觸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筆的造型美
1、尋找筆的內(nèi)在美,既筆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實物投影儀上拆一支筆,以此讓學生了解筆的基本構(gòu)造。
、 智力闖關::
問題一:除去外殼之后筆剩下了什么?說明什么?——筆芯,基本用途:書寫問題二:筆蓋、按鈕有什么用途?——出筆芯
問題三:橡膠、筆桿上的凹凸變化是為了什么?——防滑,書寫的舒適
③ 小結(jié)、不管什么筆,去掉外殼,你會發(fā)現(xiàn)書寫是筆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狀和功能設計都是為這一點服務的。
2、探究筆的造型美,嘗試筆不同外形的.變化
、 加外形:筆外形的創(chuàng)意設計(給上一環(huán)節(jié)拆出的筆芯增加外形)
。ǜ鶕(jù)摸到的物品進行筆外形的設計)
如:針筒、口紅——他們形狀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設計?(圖示)
水果(蘋果、香蕉、小西紅柿)香蕉可以,小西紅柿不可以,蘋果太圓怎么
辦?切成瓣就可以了。(蘋果可以現(xiàn)場切開,進行展示)
、 小結(jié)論:筆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則,也就是設計建立在筆實用性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設計。色彩要和諧、整體。
三、探究筆的功能美
加功能:設計計算題:(為上一環(huán)節(jié)的筆增加功能)
、 加法:了解筆的基本結(jié)構(gòu)之后,通過功能相加對筆進行多功能的設計。 (播放圖片算式)
鉛筆+橡皮=?
圓珠筆+日歷=?
。úシ艓讖埗喙δ芄P作品)
、 減法:糾錯示范
說一說這支筆設計的好嗎?為什么?
小結(jié):筆的功能主要是書寫,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為此所服務的。
四、綜合探索——造型美與功能美的結(jié)合
1、看一看:欣賞優(yōu)秀筆的設計:分別從大師、老師、學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學生與設計的距離感。
2、說一說:說一說這些設計好在哪。為上面的知識做一小結(jié),為學生整理下設計思路。
五、實踐探究——“不走尋常路”筆的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寧波北侖貝發(fā)筆業(yè)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尋常路”筆的設計方案。
2、創(chuàng)作:(反對盜版,支持原創(chuàng)。
、 創(chuàng)意:獨立設計一款外觀新穎、功能獨特的筆。
、 繪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圖示表示出來,并寫上設計說明
3、評價:
、 展示:把自己畫好的筆剪出來,掛在老師事先準備好的筆架上,進行展示
② 評價:挑一挑:挑選你最喜歡的一支,說一說為什么?
改一改:說說哪一支筆你認為需要改良的?為什么?怎么改?
教師總結(jié):設計的魅力就在于創(chuàng)新,服務于社會,提高人們生活的品質(zhì)。
要設計出優(yōu)秀的作品,要學會觀察,勇于嘗試,這樣每一位同學都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者。
高中美術教案 2
中國民間美術內(nèi)容種類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內(nèi)涵深厚,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美術種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之一。本課由民間美術的界定、民間美術的特點和民間美術主要種類介紹三部分構(gòu)成,羅列了年畫、刺繡、風箏、玩具、編織、剪紙等民間美術,并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審美趣味,使學生初步地較為全面地了解我國民間美術的輝煌成就,繼承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目標
1、通過講述、演示和欣賞使學生明確中國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
2、了解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形式、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
3、使學生明確民間美術的重大意義,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
1、講清并使學生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特點,民間美術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審美特征,是使學生理解喜愛民間美術的關鍵。
2、進行繼承民間藝術傳統(tǒng),發(fā)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難點
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間美術?”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間美術的特征?”這兩部分內(nèi)容理論性較強,其中還有一些專業(yè)名詞。
教學準備
1、將課題分成六個部分,學生分成六組,自由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圖片、實物、網(wǎng)絡資料、制作課件)
3、提前檢查學生準備的材料是否充實,不足的教師給予補充。
4、課前教師布置好六組方陣,分別為年畫,剪紙、風箏、玩具、刺繡、編織。
教學方法
講授法,讓學生直觀理解基本理論知識。演示法,以多媒體手段演示并加以鞏固印象。
實踐法,鼓勵學生參與,手腦口結(jié)合運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熱情。
教學內(nèi)容
1、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2、作品欣賞、闡釋風格
3、欣賞拓展、實踐創(chuàng)作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曾經(jīng)有人說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間美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中國的民間美術。
二、學生講解,對比欣賞
1、學生閱讀本組作品介紹,并討論總結(jié)其風格特點。
2、請每組推選解說員,講解本類作品特點,本組同學作補充,逐個進行。
3、教師同時投影展示圖片。
4、根據(jù)學生講解,總結(jié)民間美術的三個特點(板書)
①實用簡潔,因材施藝
②質(zhì)樸率真,隨意大方
、蹮崃铱鋸,象征寓意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需對民間美術的各種類的起源、發(fā)展、風格、作用,作一概括講敘。
年畫:又稱木版年畫,是一種運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紙上的畫種,它是我國民間過年節(jié)時張貼的一種民間畫類,用以除舊歲、迎新春、美化環(huán)境、營造節(jié)日的喜慶歡樂氣氛。我國在長期的社會活動中,為了適應人們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民俗節(jié)日,經(jīng)長期的社會傳承固定下來,成為民族傳統(tǒng)文化習慣的組成部分。早在漢代民間就有在門上畫勇士、貼門畫的風俗,以后歷代不衰。全國各地均有年畫,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風格。最著名的當數(shù)北方的楊柳青年畫和南方的桃花塢年畫。
楊柳青年畫:刻工精麗、繪制細膩、色彩絢美,善于運用象征、寓意和夸張等藝術構(gòu)思,來表達人們的美好愿望與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構(gòu)圖飽滿、造型簡練、色彩鮮艷、和諧典雅,富有裝飾趣味。
桃花塢年畫:線條清秀,用色淡雅,題材廣泛,構(gòu)圖飽滿,形象鮮明,風格秀麗,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風箏:在我國起源較早,最早見于記載的南北朝時期。開始用于傳遞書信,唐以后演變成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絲弦,風吹后發(fā)出的聲音如箏一般,故名風箏。風箏是信科技與藝術于一身,融運動和娛樂為一體的藝術品。在我國南北廣為流傳。其中,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和江蘇南通等都是扎制風箏的著名產(chǎn)地。
民間玩具:是民間美術中的一個種類。勞動人民以自己靈巧的雙手,為下一代的成長,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制作出精美的藝術品。這些玩具體現(xiàn)著勞動人民自己的審美情趣,蘊含著勞動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與愛心。它是對兒童進行審美和民風民俗培養(yǎng)的教具。
傳說虎為獸中王,可籍虎威驅(qū)趕一切惡善。另外,“虎頭虎腦”、“虎虎有生氣”等又是人們對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這種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間玩具中以虎為題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雙目和利齒,以表現(xiàn)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時,虎身上又飾以吉祥花草,表現(xiàn)出吉祥的一面。
刺繡:多繡于鞋、枕頭、肚兜、襪底、鞋墊、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這些刺繡紋樣大都隱喻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追求,祈求子孫萬世、幸福長壽之意。如前所述,民間美術的紋樣大都是約定俗成的寓意符號,如:魚、蝶、鳥、鼠喻男子,花、蓮等植物多喻女子!棒~戲蓮”、“蝶戀花”即隱喻男女的愛慕。
編織:在我國有著久遠的歷史,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各種編織工藝?椃ǚN類多樣,造型美觀、大方,實用結(jié)實,粗中有細、凈中有色是我國傳統(tǒng)編織品的特色。編織品可分六大類:竹編、草編、藤編、柳編、棕編、葵編。產(chǎn)品可分為籃、盤、席、簍、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精巧的構(gòu)思、合理的結(jié)構(gòu)、巧妙多變的織法,就可領略到這些蘊含著勞動人民豐富智慧的民間工藝品之美妙了。
剪紙:是最大眾化的一種美術樣式。全國各地民間都有不同風格的剪紙品種。在我國,早在漢唐時代,民間即有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花鳥貼在鬢角為飾的風尚。后發(fā)展為節(jié)日中,用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故事,貼在窗戶上、門楣上作為裝飾之用。民間剪紙是表意性的`,很講究構(gòu)圖的整體性、造型手法的適形特點。形象概括簡練、虛實對比鮮明、線條規(guī)整流暢、色彩對比強烈。由于我國各地和各民簇的風俗習慣不同,剪紙的風格也異彩紛呈。大體上我國北方以粗獷豪放、造型簡練為其特點,南方則以構(gòu)圖繁茂、精巧秀美為其風格。剪紙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總體上是表達人們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紙除了用于窗花、掛千等起烘托節(jié)日氣氛之外,剪紙圖樣還可以用作刺繡的“花樣”,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實用性。
三、欣賞拓展,實踐操作
1、教師投影剪紙過程;
2、學生自創(chuàng)剪紙作品;
3、評價學生們的解說、協(xié)作和創(chuàng)作能力;
四、本課小結(jié)
民間美術的成果,充實、滋養(yǎng)了中華民族文化,陶冶影響著民族的性情,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習性。民間美術是與勞動者的生產(chǎn)、生活、習俗緊密相聯(lián)的,其多數(shù)是對自身的美化,對生產(chǎn)生活物品的美化,對生存環(huán)境的美化。因而,它有利于社會發(fā)展。在今天,了解這一文化形態(tài),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無疑有著積極意義。
五、布置課后思考題
想想你的家鄉(xiāng)有什么民間美術品種,它有哪些藝術特色?
高中美術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借助現(xiàn)代教育媒體,從“審美教育”、“理論知識掌握”、“欣賞能力提高”幾方面制定教學目標,制作教學課件,努力使視、聽、練有機地組成一個既能傳授知識提高美術欣賞水平,又能獲取審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動態(tài)功能系統(tǒng)。
2、引導學生體會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內(nèi)涵,分析欣賞中國古代人物畫在表現(xiàn)人物動態(tài)、人物表情、色彩、線條等諸多繪畫因素的同時是如何處理好形與情這一矛盾的。
3、深入了解我國古代人物畫的幾副杰作。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洌怀鋈宋飪?nèi)心世界是中國古代人物畫的主要特點,也是重點。
2、以點帶面,通過本章中國古代人物畫某一點切入課題,全面認識中國古代繪畫。
三、課的類型:
講授課
四、主要授課方法:
講授、問答、討論、欣賞
五、電教設計
1、所需文件,范圍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做成課件。
2、映示文字介紹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以及簡略介紹山水畫,花鳥畫種的表現(xiàn)技法。
3、選用《韓熙載夜宴圖》長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個既有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的畫面,配樂詳細講解,每段根據(jù)需要進行人物局部處理放大,最后全卷配樂以錄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為啟迪學生思維,布置練習,欣賞幾幅唐代人物畫,電腦媒體映示。
《虢國夫人游春圖》 《搗練圖》《龍鳳人物圖》《簮花仕女圖》
5、小結(jié)
六、電教軟件
光盤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媒體映示課題,介紹中國古代繪畫的悠久歷史,獨特的藝術傳統(tǒng),發(fā)展過程和正式形成的時期。
提示:由于以描寫人物活動為主的人物畫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畫,而山水畫,花鳥畫是后來從人物畫中分離出來形成今天的獨立畫科。
Δ按畫科分:人物、山水、花鳥
按技法分:工筆、寫意
媒體映示作品,工筆畫《張卿子像》,寫意畫《李白行吟圖》,配以文字解釋什么是工筆畫,什么是寫意畫。
(二) 中國畫的特點
1、映示標題文字說明:中國古代人物畫對于人物的描繪不僅滿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與內(nèi)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謂傳神。
2、映示圖片投影:五代畫家顧閎中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慢速播放長卷,并配文字介紹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顧閎中南唐畫家,善畫人物,據(jù)記載,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韓熙載家中,窺視其夜宴情景,憑現(xiàn)場目識心記,創(chuàng)作了此畫。
Δ韓熙載,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貴族,避難來到南唐,初有恢復中原宏圖大志,但李煜對他猜忌,他為免遭不測便沉緬于聲色之中,以放蕩頹廢的生活來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無所作為。
3、再把《韓熙載夜宴圖》分成五個獨立畫面。
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每個畫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樂。
(1) 第一段聽樂:(映示畫面)
作者緊抓一個“聽”字,把握不同聽眾的情緒反應,不論轉(zhuǎn)身注視著彈琵琶歌伎的賓客,還是半掩在屏風后面探頭傾聽的女子,都統(tǒng)一到聽樂這個中心,在場的每個人都被迷人的音樂陶醉。
提示:局部放大鏡頭,看到韓熙載神情憂郁,眉宇 間含著沉思與隱憂,這種出色的心理描寫達到極其傳神的境界。
(2) 第二段,觀舞(映示畫面)
畫面局部放大韓熙載為助興站起親自擊鼓,舞伎翩翩起舞,眾人也站立,擊掌,打板,合著節(jié)拍。
提示:韓熙載雖擊鼓助興,但臉上沒有笑意,流露出悶悶不樂。提問學生為什么。
另外畫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黃色袈裟的和尚,處在觀舞賓客中,并不正視舞女,而是眼看擊鼓的韓熙載,人物表情內(nèi)心活動,畫得很出色。
(3) 第三段,歇息
夜宴中休息的`場面,此段情節(jié)輕松,使《夜宴圖》有張有弛,富有節(jié)奏變化,是整個宴會情節(jié)上的一個間歇。
4、第四段:清吹
描寫韓熙載欣賞樂伎演奏的場面,休息后的韓熙載更換了衣服,袒胸露腹,盤腿而坐,右手揮扇欣賞管樂。故作不拘小節(jié),疏狂自放的姿態(tài)。
五個樂伎雖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態(tài)不同,有合有分,絲毫沒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聽到高亢豐富的管樂和聲。畫家用的線描,有粗細、輕重、疾緩之分,充分顯示了衣衫的質(zhì)感。五個樂伎服裝主色調(diào)是淺色,由紅綠兩色相互穿插,有對比又有呼應,顯得豐富而統(tǒng)一,畫的極其工細。
5、第五段,散宴
這段收尾用一對男女隔著屏風對話的情節(jié),自然過渡到最后一段送別(映示對話圖)
韓熙載的其它賓客都在與歌舞伎調(diào)笑言歡(映示畫面并放大)
唯獨韓熙載一人在獨立深思,揮手與客人道別,為什么?
提示:聯(lián)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矛盾激化下,強顏歡笑的矛盾心理和內(nèi)心苦悶。
6、最后再次用錄像配樂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長卷圖,加深體會
會《韓熙載夜宴圖》在刻劃人物心理狀態(tài),用筆沒色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八、作品欣賞
1、《虢國夫人游春圖》
2、《搗練圖》
3、《簮花仕女圖》
4、觀后交流,討論,請學生根據(jù)《虢國夫人游春圖》中人物動態(tài)、表情服飾等因素判斷誰是虢國夫人?
九、課總結(jié)
1、中國古代繪畫的形成和發(fā)展
2、中國古代繪畫的分類和表現(xiàn)技法
3、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特點
高中美術教案 4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重要成就及其特點,有所了解和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欣賞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能力。
教學重點:
一是通過對中國結(jié)構(gòu)建筑體系的介紹以及對北京故宮總體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頂形式和色彩的運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國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過課文圖版提供的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典型實例,了解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主要特點。
教學難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對建筑藝術的欣賞,最好是實地參觀,現(xiàn)在僅憑課文提供的一些圖片,難以真正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教學時應想方設法克服這一困難。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圖片、錄象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常規(guī))
復習:
提問:建筑的社會作用有哪些?
引入新課:(出示課題)
世界上曾經(jīng)存在過多種建筑體系,但只有中國建筑、歐洲建筑和伊斯蘭建筑一直延續(xù)至今,被稱為世界三大建筑體系。其中尤其以中國建筑和歐洲建筑延續(xù)時間最長,流傳最廣,成就更為輝煌。
1、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
。1)木結(jié)構(gòu)體系,承重與圍護結(jié)構(gòu)分工明確。
這種木結(jié)構(gòu)體系的基本原則有許多是同現(xiàn)代鋼筋混凝土的框架結(jié)構(gòu)的基本原則相一致的。
。2)庭院式的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組成一個院落。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橫兩條軸線進行布局,比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縱軸線上。這種布局是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密切相關的。
。3)色彩是中國古代建筑的主要裝飾手段。這是由木結(jié)構(gòu)體系的特點所決定的。從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為防腐措施,發(fā)展到建筑彩畫,形成俗話所說的“雕梁畫棟”。
2、中國古代建筑的類型:
中國古代建筑的類型很多,主要有宮殿、壇廟、寺觀、佛塔、民居和園林建筑等。其中宮殿建筑與園林建筑的成就最為突出。
宮殿建筑:
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是宮殿,因為,幾千年來,歷代帝王們都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規(guī)模宏大、巍峨壯麗、金碧輝煌的宮殿,以滿足自己窮奢極欲的享受,并在精神上給人們造成一種無比威嚴的感覺,以鞏固他們的政權。
中國最早的`宮殿之一建于3700年前的商朝,以后,歷史上出現(xiàn)過許多著名的宮殿建筑,例如漢朝在長安的三大宮殿——長樂宮、未央宮和建章宮。唐代建都長安后,興建了大明宮、太極宮和興慶宮?上н@些宮殿皆已不存在了。留存到現(xiàn)在的只有明清兩代的宮殿了,其中保存得最完好,而且規(guī)模最宏偉、最有代表性的宮殿是北京故宮,俗稱“紫禁城”。
宏偉壯麗的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東西長760米,南北長960米,占地72萬平方米,房屋9999間半,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整個建筑群按南北中軸線對稱布局,層次分明。周圍有十多米高的宮墻和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環(huán)繞。宮墻的四角矗立著造型精巧、風格綺麗的角樓。所謂“九梁十八柱”,外貌層層疊疊,異常美觀。南面正門是中軸線的起點——午門。
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
進午門,過金水橋,兩側(cè)是一間間重復出現(xiàn)的朝房。穿太和門走過東西寬200米,南北深190米的庭園,便是紫禁城中的主體建筑——太和殿,即民間所說的“金鑾殿。這是舉行最隆重的朝會大典的地方。該殿建于八米高三層重疊漢白玉石殿基之上,每層殿基都有漢白玉雕刻的欄桿圍繞并有三層石雕“御路”。御路和欄桿上的雕刻、檐下彩畫與圖案使用龍鳳題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太和殿高居眾宮殿之上,仰望宏偉的殿宇,背后是廣闊無垠的藍天,更加威嚴無比,造成一種威懾天下、惟我獨尊的氣勢,使遞次增強的空間序列達到了最高潮。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比三大殿略小,整體布局很相似,又依次列于中軸線上。東西兩側(cè)是供嬪妃們居住的東六宮西六宮,即民間所說的“三宮六院”。坤寧宮后是御花園。御花園中“彎曲的甬道,玲瓏的疊石和秀麗的亭臺,加上欄中花木”,所“造成舒緩、和諧,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間氛圍”,突出了皇帝窮奢極欲的享樂生活。
出紫禁城北門——神武門,不遠處矗立著50米高的景山,形成山環(huán)水抱之勢,為這宏偉壯麗的紫禁城畫上了重重的句號。
故宮的總體布局,其指導思想,就是要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達到鞏固其政權的目的。主要建筑物置于中軸線上,并注意左右對稱的建筑布局。這種嚴謹對稱、有主有從的布局,表現(xiàn)出一種莊嚴肅穆、唯帝王獨尊的威嚴氣魄。由此可見,建筑不僅是滿足人們的物質(zhì)需要,而且還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建筑具有物質(zhì)和精神的兩重性。
高中美術教案 5
教學目標
1.通過體驗、交流制作泥碗的感受,以及比較校園中采集的土壤與黏土的不同,初步了解黏土顆粒小、黏性強的特點;
2.通過實驗比較陰干和燒制的黏土球,知道黏土經(jīng)過燒制后會變得堅固,并且不會再還原成黏土;
3.通過燒制黏土球和觀看視頻,了解陶器的加工方式和生產(chǎn)過程;
4.通過欣賞、了解博物館中的福泉山陶器和珍寶,感受福泉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及古上海人的智慧,增強對家鄉(xiāng)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黏土的特性。
難點:知道陶器加工方式和發(fā)展歷程。
教學資源
1.器材:酒精燈、火柴、培養(yǎng)皿、黏土球、燒烤鋼簽、濕抹布、有水的燒杯、護目鏡等。
2.課件:自制PPT演示文稿。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主要包括認識黏土的特點,陶器的加工方式及欣賞博物館中的陶器三個部分。
本節(jié)課設計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過觀察新石器時代初期較為粗糙的古陶器圖片,猜測人類最初制作陶器的原料——泥土,進而通過交流課前用泥土制作土碗的感受,得出泥土制陶的缺點,提出改進的方法,引出制陶的主要原料——黏土;接著,通過比較校園中采集的土壤和黏土,發(fā)現(xiàn)黏土的特性:顆粒小,黏性強;然后,用燒制的方式進一步探究黏土變得堅固且不可逆的特點,同時觀看視頻,初步了解陶器的加工方式及生產(chǎn)過程;最后,通過欣賞、了解博物館中的福泉山陶器,感受家鄉(xiāng)福泉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引發(fā)課后到青浦博物館實地考查進一步了解福泉山文化的`興趣。
本節(jié)課要突出的重點是:了解黏土的特性。方法是:首先通過觀察比較校園土壤和黏土的區(qū)別,知道黏土顆粒小、黏性強的特點;再通過觀察加熱后的黏土,知道黏土加熱后會變色、變硬且這個變化不可逆的特點。
本節(jié)課要突破的難點是:知道陶器的加工方式和發(fā)展歷程。方法是:首先,通過制作泥碗、思考如何改進材料等活動,初步知道陶器原料選擇上的演變過程;通過比較燒制的黏土球和陰干的黏土球,知道陶器的加工由晾干到簡單燒制,再到燒窯的演變過程。最后通過觀看視頻進一步了解陶器完整的加工方式和生產(chǎn)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特色是以家鄉(xiāng)福泉山古陶器發(fā)展史為線索,以陶器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究陶器的主要原料黏土的特性,并在此過程中,了解陶器的加工、生產(chǎn)及其演變的過程。此外,本課結(jié)合青浦小學自然的“愛實驗”公眾號發(fā)布任務單,引導學生課后到青浦博物館進一步了解福泉山文物。
高中美術教案 6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原始社會陶器的產(chǎn)生及藝術成就。
2、了解中國古代瓷器的'藝術成就。
3、體會從造型和裝飾的結(jié)合方面,欣賞工藝美術作品。
教學重點:
中國瓷器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陶與瓷的區(qū)別、幾大名窯的造型特征
教學難點:
瓷器的造型、裝飾和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到陶瓷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交流。
二、新授
板書:陶瓷
1、設問引導學生讀書
2、結(jié)合教材,提問:
、盘沾芍g的差別:原料、燒制溫度、工藝。
、铺盏陌l(fā)展: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馬家窯的文化——半山——馬廠——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
賞析:
人面魚面紋盤彩陶船型壺鳥紋彩陶盆
鸛鳥石斧彩陶翁舞蹈紋盤薄胎高柄陶杯
瓷的發(fā)展:按歷史年代介紹
重點是宋五大窯代表作品造型與藝術特色。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
汝窯:胎質(zhì)細膩,似玉之美
耀州窯:梅瓶典雅高貴
官窯:冰裂紋開片
均窯:藍色乳濁釉
定窯:乳白釉
景德鎮(zhèn):青花
三、小結(jié):
陶瓷經(jīng)歷了哪些發(fā)展?宋代有哪些名窯?
教師總結(jié)。
四、布置課外思考:
青花瓷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高中美術教案 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畫正面人,表現(xiàn)人物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2、在折折、畫畫中進行比較,感受娃娃長高了。
活動準備:
白紙、記號筆、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娃娃提問:這個娃娃缺少了什么?(身體、手……)
2、變魔術師:讓我來把娃娃的身體和手變出來吧!
教師展開紙的第二段:身體出來咯!手臂出來咯!
教師展開紙的第三段:娃娃的裙子出來咯!娃娃的小手出來咯!
二、制作"會長高的小人"
1、折紙師:將紙對折,再對折,然后把紙打開。
(提醒:用手指在對折處用力地按一下)
2、觀察長紙條提問:長紙條變成了幾個小方塊?(四個)在四個小方塊里分別要畫上什么呢?--出示完成的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頭、身體、裙子、腳)
3、畫腦袋教師演示折紙,露出第一格和第四格方塊提醒:將紙按不同方向來回折。
師:在第一個里畫上娃娃的腦袋,可以畫個小妹妹,也可以畫個小弟弟。
(提醒:不要畫得太小,圓圓的腦袋要把第一格撐滿;注意不要畫到第四格去。)
4、畫腳師:在第四格里畫娃娃的腳,兩條腿要一樣長。
(提醒:腳長得長長的,把第四格撐滿)
5、畫身體師:請打開長紙條,在第二格和第三格用同樣的方法畫上身體和裙子/褲子。
三、涂色師:娃娃畫好了,現(xiàn)在讓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蠟筆,來給娃娃涂色吧!
提醒:顏色涂均勻,不要涂到線外面。
四、作品欣賞幼兒互相欣賞完成的作品,說說那個娃娃畫得好,好在哪里?
五、活動延伸
1、游戲:我們會長高幼兒用作品一起玩我們會長高的游戲
2、選擇長度不同的長條紙畫人,從矮到高排一排。
教學反思:
孩子們從小班升入中班了,應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們長大”了,激發(fā)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幫助其萌發(fā)初步的責任意識,并嘗試體驗自我服務和集體服務的快樂;顒又泻⒆觽兇蠖寄芡瓿,只有個別幼兒將手畫到了頭上去,可能要求還不夠明確吧。
總之,我認為美術教育活動不單只是教幼兒畫幾幅畫,它對幼兒的許多方面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陶冶幼兒情操,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相信孩子們一定會用手中的畫筆盡情展現(xiàn)自己心中的天地。
高中美術教案 8
教學目標:
了解兩種顏色調(diào)和后會產(chǎn)生第三種顏色。吹畫后,展開想象,并添畫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并認識色彩的變化,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難點:學生將顏色調(diào)和到合適的濃度。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紅、黃、藍三種水彩顏料,吸管一根。小毛筆、水罐、紙、小抹布等。
2、教師除準備顏料外,還需準備好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精美的圖片,對比彩色畫面與黑白畫面,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了解自然界中色彩的豐富與美麗。
二、學習、發(fā)展:
2、老師根據(jù)同學們得總結(jié),做一次范畫,讓學生明白調(diào)好顏色是關鍵。
3、學生練習調(diào)色,鼓勵學生大膽試驗,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三、共同探索
1、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作品,紅、黃、藍三個好朋友在玩耍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些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2、教師幫助學生一起總結(jié)。
3、奇思妙想做一做,對畫面進行添加,使構(gòu)圖更加完整,情節(jié)更完美。
4、除了吹的方法以外,你還能想出哪些好方法來讓這三個好朋友一起玩耍呢?想一想、做一做。
四、收拾與整理:
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放在通風的窗臺或地面晾干,保持作業(yè)整潔。然后用抹布清理桌子,最后將水罐等洗凈。
五、作業(yè)設計:
用紅、黃、藍三種顏料制作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
高中美術教案 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裝飾畫,認識它在美化生活環(huán)境中的作用。
2、學習運用連續(xù)的圖案裝飾圍巾,會使用對比色作畫。
活動準備:
1、知道棉衣、帽子、圍巾、手套等可以在冬天用來防寒保暖。
2、請幼兒戴圍巾來上幼兒園。
3、水彩筆,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冬天來了,天氣非常寒冷,請小朋友們說一說,我們怎樣來防寒呢?
2、觀察和演示。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圍巾,教師選擇幾條有代表性的圍巾讓幼兒集中欣賞,描述圍巾的顏色和圖案。
(2)教師從實物圍巾中提取幾個簡潔美觀的圖案畫在黑板上,再補充畫幾個圖案范樣。
(3)教師示范作畫,選擇幾個圖案有規(guī)律地裝飾圍巾。
3、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
教師:今天我們來當小小設計師,每人用好看的圖案來設計一條漂亮的圍巾,跟剛才我們看見的圍巾都不一樣。你們想設計一條什么樣的圍巾呢?
幼兒討論并回答。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膽設計各種圖案,有規(guī)律地裝飾圍巾,并且用對比色涂色。
5、引導評價。
互相欣賞作品,對作品的顏色等進行評價。請幾名幼兒講講自己是怎么畫的',為什么這樣畫。鼓勵有創(chuàng)造性的幼兒以及有進步的幼兒。
高中美術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生活標志,理解它的造型特點、色彩和所表達的含義。能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設計和制作。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設計能力。
3.欣賞不同類型的生活標志,了解標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標志用來指導和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活動,養(yǎng)成自覺使用標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標志的圖案造型要生動、簡單、寓意明確、色彩醒目。
教學方法:
講解法、欣賞法、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引入新課
出示奧運會標志,引導學生欣賞。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這個圖形有什么意義呢? 引入課題,公共標志
三、講授新課
1.標志的分類
師:小組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標志的資料,按名稱、特征、意義及作用進行分類:天氣標志、安全標志、生活標志、交通標志、體育標志、包裝標志等。(課件出示)
那么標志是什么呢?。(標志是由形象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獨特的圖形語言告訴人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圖形代表語言。)
2.標志用途:警示、識別、引導、提示。
3.小組討論我們的學校都需要什么樣的標志?
四、學生作業(yè)(老師指導)
根據(jù)自己的設計、構(gòu)思,選擇合適的制作方法進行設計制作生活標志。
五、小結(jié)
組織交流。把設計制作好的標志進行展示,明確標志的含義。
高中美術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折紙的造型藝術特點,掌握折紙紙娃娃造型構(gòu)思與制作。
2.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動手制作能力及審美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中注意美創(chuàng)造美。
二、教學準備:
正方形紙、水彩筆、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鍎(chuàng)設情境,引入。
引導幼兒觀察折紙:紙娃娃的造型。
提問:這些作品像什么?,作品是否抓住了紙娃娃形體的主要特征?)
㈡交流探究:
1、引導幼兒觀察折紙圖譜,了解基本折法。
2、鼓勵幼兒提問:哪一步不明白。
3、教師演示,鞏固新知:
、鐒邮植僮鳎
1、幼兒嘗試折紙,教師巡回指導。
2、將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師加以點評。
教學反思:
1.著重開發(fā)孩子的動手能力,這一時期的幼兒需要老師對他們進行引導。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庞變涸诨顒又写蟛糠帜軌騾⑴c進來,個別有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還能夠做出別的作品。
、泼總幼兒都有自己的特點,根據(jù)他們不同的性格設計出不同的應對方案。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菍熡谆拥姆此,例如,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能否依幼兒的需要調(diào)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較高,調(diào)動大家的積極性,使大家身心愉悅。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更加細致的考慮活動的各個細節(jié),讓孩子們自主創(chuàng)新,互相交流經(jīng)驗。
高中美術教案 1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瓶蓋印畫蘋果,并用棉簽進行簡單添畫。
2.樂意動手操作,體驗利用多種繪畫工具玩色的樂趣。
活動重點:
嘗試用瓶蓋印畫蘋果,并用棉簽進行簡單添畫。
活動難點:
膽選擇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收集小小的瓶蓋若干。
2.《美工》第8頁
3.調(diào)制好的紅、綠、黃色顏料,顏料盤,抹布,棉簽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一個蘋果變出來。
1.回顧蘋果的外形特征。(蘋果是什么形狀的?你見過哪些顏色的蘋果?今天請家忙摘蘋果。)
2.學習瓶蓋印畫的方法。(我先來摘一個又又圓的紅蘋果,教師拿起一個瓶蓋,把瓶蓋的`頂
放入的顏料盤中沾色,然后再放到水果籃里“按一按”注意不能移動瓶蓋)
二、許多蘋果變出來。
1.自由創(chuàng)作繪畫。(現(xiàn)在家都來摘蘋果,看看誰的籃子里蘋果又多又漂亮。)
2.自由選擇小不同的瓶蓋,用不同的色彩進行印畫。
3.印畫好蘋果后,用棉簽蘸色為蘋果添畫桿子。
4.互相欣賞作品,說一說誰的蘋果又多又漂亮。
三、活動延伸:
1.教師在美工區(qū)的墻上張貼一張紙,上面畫有一顆樹,幼兒合作印畫,感受集體創(chuàng)作的樂趣。
2.想一想還能用瓶蓋變出什么水果,如橘子、葡萄、櫻桃等不同水果圖案。
高中美術教案 13
設計意圖:
本活動選自建構(gòu)式小班教材。玩,是幼兒的天性,在本美術活動中,重在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感知色彩,體驗珠子滾畫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產(chǎn)生興趣的同時認識三原色。
活動目標:
認識三原色,嘗試用珠子進行滾畫并觀察珠子滾畫的軌跡
能愉快地參與玩色活動。
活動準備:
紅黃藍顏色每組各一盤,珠子。
鞋盒蓋子人手一個,濕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
教師出示珠子。
今天我請珠子來畫畫,猜猜珠子可以怎么畫畫呢?可以在哪里畫畫?
幼兒討論,激發(fā)幼兒作畫的愿望。
二、認識材料,并演示講解操作方法
1、教師介紹材料
認識三種顏色的顏料(紅、黃、藍)、鞋盒蓋子、彈珠
2、示范珠子蘸色作畫的方法。
(1)將珠子放到顏料盤里滾動,它就會傳說彩色衣服
(2)把珠子放到盒子里,兩手拿著盒子輕輕晃動,珠子就開始畫畫啦。
(3)沒有顏色了,還可以到其他顏料盤里滾一下,繼續(xù)畫畫。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各種嘗試,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潔。
可以引導幼兒觀察色彩重疊發(fā)生的變化。
四、集體欣賞作品
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說說珠珠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畫。
教師帶領幼兒整理材料。
高中美術教案 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會用手掌印畫反應樹的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和印畫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活動準備:
1、棕色、綠色、黃色顏料
2、白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樹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樹的特征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粡埰恋漠嫞銈兛催@畫上畫的是什么呀(樹)!那你們再看看這顆樹上都有什么顏色?樹干是什么顏色的?(棕色)樹葉呢?它是什么顏色?(綠色)還看見了什么顏色?(黃色)那么你們來猜猜這顆大樹是怎么畫的?(手)這顆大樹呀是老師用自己的大手畫的,你們想不想看老師是怎么用自己的大手畫大樹的呀?(想)
2、示范印畫的方法,同時通過兒歌導入印樹的過程
我的(大手)小手真能干,畫顆大樹給你看;手掌立起輕輕沾,切切切;手掌打開輕輕沾,拍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我的'大樹真漂亮。
3、請一名幼兒到前面操作,通過兒歌再次鞏固印樹的過程
師問:
。1)大家覺得這個小朋友畫的好不好,漂亮不漂亮?
她的小手能干不能干?(其實啊不光是她的小手能干,我們所有小朋友和家長的手都很能干,對嗎?)
。2)師:老師已經(jīng)為小朋友們準備好了紙和顏料,幼兒完成印畫,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作品,活動結(jié)束
高中美術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幼兒學習塑造物體的主要特征。
2、鞏固團、搓、壓、捏等技能。
活動準備:
1、彩泥。
2、魚圖片及教師做的魚。
3、幼兒掌握基本的捏泥技能,會說兒歌《三條魚》。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兒歌《三條魚》的游戲?qū)耄鹩變夯顒拥呐d趣。
二、了解魚的外形特征
1、觀察魚的圖片,了解魚的外形特征,觀察后讓幼兒描述魚的外形特征。
2、小結(jié):魚的外形特征主要是身體較大,比較扁,有尾巴,身上有魚鰭和魚鱗。
三、教師示范
1、出示教師制作的魚讓孩子觀賞。
2、教師示范
用泥團成小圓球再壓扁,用兩個食指夾成三角形代表魚的身體,用更少的泥團成小圓球再壓扁,用兩個食指夾成三角形代表魚的尾巴按在魚身體后邊,用彩泥團圓壓扁做成眼睛,用彩泥搓成細條做成魚身上花紋。
四、幼兒制作魚
1、幼兒親自動手創(chuàng)作作品,用彩泥表現(xiàn)魚的主要特征。
2、教師巡回指導并觀察幼兒,重點針對讓幼兒如何表現(xiàn)魚的特征進行指導。
3、在捏泥時,讓能力強的幼兒捏自己想象中的`魚和富有個性的魚,能力弱的幼兒可模仿教師制作的魚捏。
五、結(jié)束部分:
1、欣賞幼兒作品。
2、讓幼兒說說各自設計的魚,讓幼兒互相吸取對方的長處。
高中美術教案 1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簡單的圖案裝飾衣服,發(fā)展幼兒的繪畫能力。
2、讓幼兒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油水分離”的現(xiàn)象。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操作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并嘗試用水粉涂色。
。刍顒訙蕚洌
帶花紋的盤子、碗、手絹、衣服、毛巾、臉盆、花瓶等實物;水粉顏料、刷子、油畫棒、各種白紙做的衣服樣品;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朋友”。
1、找到朋友后請幼兒觀察朋友身上穿了什么衣服?衣服上有什么花紋?在哪里?除了花紋還有什么?
2、幼兒自由回答。
3、請幼兒想還在什么地方見過花紋和圖案?
4、請幼兒自由參觀找花紋。
二、了解花紋的運用。
1、請幾個幼兒回憶在什么東西或地方還見過花紋?讓幼兒了解花紋在生活中的運用。
2、讓幼兒把發(fā)現(xiàn)的關于花紋的秘密藏起來,教師出示裝飾過的.衣服紋樣,引起幼兒繪畫的興趣。
三、幼兒運用花紋裝飾衣服樣品,教師指導。
四、通過實踐讓幼兒了解“油水分離”現(xiàn)象。
1、小結(jié)幼兒用油畫棒繪畫的情況,并請幼兒思考怎樣讓它更漂亮?
2、引導幼兒用水粉給衣服涂色。
3、幼兒涂色,讓幼兒發(fā)現(xiàn)水粉蓋不住油畫棒畫的花紋,知道“油水分離”。
五、小評幼兒作畫情況。
六、放音樂幼兒穿上自己裝飾的衣服,展示作品。
高中美術教案 17
活動目標:
1、能夠使用各種材料打扮雞蛋寶寶。
2、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為雞蛋寶寶設計形象。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熟雞蛋一個
2、各種裝飾材料:油泥、顏料、蠟筆、彩色紙片等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打扮好的雞蛋寶寶,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個雞蛋寶寶與你們平時的雞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
二、為雞蛋寶寶設計形象:
1、教師:“你們想不想打扮雞蛋寶寶?”
2、說一說自己的設計。
教師:“你們打算怎樣打扮雞蛋寶寶?”
三、幼兒選擇所用的裝飾材料,開始動手為雞蛋寶寶打扮。
幼兒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四、觀看幼兒的作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雞蛋寶寶,并為雞蛋寶寶取名字。
1、教師:“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打扮雞蛋寶寶的.?”
2、教師:“請你為你的雞蛋寶寶取個好聽的名字!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繪畫水平不強,畫出來的畫相對來說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兒作品時,只顧了展示版面的好看,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無法體驗成功的樂趣,我的這種做法是錯的。孩子們畫出來的畫再不好看也是他們的勞動成果,我們老師應該尊重他們的成果,鼓勵他們下次畫得更好。
高中美術教案 18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膠布組合成各種有趣的線條,豐富畫面內(nèi)容。
2、能大膽刷出各種美麗的顏色,感受色彩與空白組合后的美。
3、鞏固大膽而細致的玩色習慣,提高合作技能。
二、活動準備:
1、膠布、顏料、刷子、鉛畫紙等
2、玩色經(jīng)驗
3、成品圖若干、半成品圖一張
三、活動過程:
1、欣賞比較,感受線條畫的色彩和特點。
。1)你喜歡這樣的.畫嗎?
(2)發(fā)現(xiàn)畫中的相同點。認識線條的多樣性。
。3)了解圖中線條的由來。
。ㄒ鈭D:幼兒欣賞線條畫中美麗鮮艷的顏色的同時,逐步理解畫中的特點。幼兒的發(fā)現(xiàn)、表述都是為后面的設計和創(chuàng)作作鋪墊,教師給予孩子的是行動上的引領,和語言上的指導。)
2、完整示范,學習線條畫的做法和要點。
指導要點:
。1)找個同伴合作。
。2)動作練習,大膽涂色。
。3)共同完成作品。
。ㄒ鈭D:中班孩子初次嘗試合作的技能,所以教師會在行動上指導幼兒。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體驗都對孩子有示范的作用。另外,教師和孩子一起表演的粉刷匠的動作,也有助于孩子在涂色時能做到大膽而細心。)
3、幼兒合作,體驗色彩和線條的組合美。
教師著重指導:
。1)合作貼線條,強調(diào)創(chuàng)意。
。2)大膽涂色,鞏固常規(guī)。
4、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高中美術教案 19
活動目標
1.回憶并生動描述動畫片中老鼠的不同姿態(tài)和表情,體驗生動的造型和色彩所帶來的美感。
2.在欣賞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動態(tài)的變化規(guī)律,嘗試用目測剪的方法表現(xiàn)生動的老鼠形象。
3.發(fā)展幼兒小肌肉的運動和協(xié)調(diào)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動畫片《老鼠娶親》,幼兒剪紙作品若干。
2.剪刀,筆,油湎顏料,海綿球等。
活動過程
1.播放動畫片,引導幼兒重點觀察老鼠的不同姿態(tài)和表情。
教師:老鼠在娶親的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做的?你能用動作表現(xiàn)嗎?
2.欣賞幼兒剪紙作品,集體討論剪老鼠的.方法。
(1)教師:它們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做這些動作時,身體的哪些部位發(fā)生了變化?
(2)教師:猜猜,7已是怎么剪iH來的?先怎么做,后怎么做?
3.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
(1)重點:剪老鼠的方法。
(2)難點:老鼠的不同動態(tài)。
4.拓印。
5.展示幼兒作品,集體交流、評價。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剪紙經(jīng)驗。
區(qū)角活動:練習運用開天窗、折疊等方法學習剪人物和動物。
家園共育:和父母一起印制自己的剪紙作品,并將剪紙作品布置在自己的房間。
【高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美術教案范文07-29
高中美術教案模板03-24
高中美術教案優(yōu)秀07-25
高中美術教案范文09-25
高中美術教師面試 教案模板12-19
高中美術學期總結(jié)07-11
高中美術學期總結(jié)04-22
高中美術教學總結(jié)04-20
高中美術教學反思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