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語言蛤蟆吃西瓜教案及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蛤蟆吃西瓜的教案(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1
活動目標
1、體驗動腦筋和愿意與同伴分享勞動成果的愉悅感。
2、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點,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有趣。
3、豐富詞匯:砸、砍、扛、插、吸。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癩蛤蟆教具、教學掛圖、配樂故事視頻。
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新朋友(出示癩蛤蟆教具)他有一片果園。咦,果園里會種著什么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片西瓜地圖片。
師:你們看到什么了?小朋友們看看這些一個個西瓜是怎么樣的呀?(又大又圓,都熟了)眼看著西瓜越長越大,可是癩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辦法,心里呀可著急了。那怎么辦呀?我們一起來聽聽一個好聽的故事《癩蛤蟆吃西瓜》,看看癩蛤蟆到底是怎么吃西瓜的。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誰呀?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呀?(師幼互動)
過渡:
師: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個好聽的故事。
3、結合教學掛圖,分部分理解故事。
。1)教師講述第一部分(從開頭至“癩蛤蟆心里可著急呀”)。
提問:癩蛤蟆的西瓜長得怎么樣?(學習用動作表示又大又圓)可是癩蛤蟆想不出辦法來吃西瓜,心里真急!請你們幫癩蛤蟆想個吃西瓜的好辦法吧。ㄕ{動幼兒已有經(jīng)驗進行講述。)
師:小朋友想到了很多辦法,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癩蛤蟆到底是用什么辦法的。
。2)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從“這二天”至“我們又怎么扛得動呢?”)。
提問:有誰來幫癩蛤蟆想辦法了?
青蛙想了那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用故事中的語言加以強化,豐富詞匯:砸、砍、扛。)
(3)讀講故事至最后,提問:
后來癩蛤蟆是用什么辦法吃到西瓜的?
它是怎么吃的?誰來學學?(請小朋友做插、吸的動作以鞏固學習動詞:插、吸。)
4、最后一次完整欣賞故事:播放故事視頻,通過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主題。
提問:癩蛤蟆動腦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西瓜。癩蛤蟆有沒有一個人自己吃。磕翘鹛鸬奈鞴现窃趺醋龀鰜淼?
你們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利用契機教育幼兒懂得分享、幫助別人)
小結:只要肯動腦筋,任何問題都能解決的'。我有了好東西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時幼兒用瓜子粘貼畫。
活動反思
《蛤蟆吃西瓜》這個童話故事利用了幼兒喜歡的動物為主人公,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講故事演繹的生動、有趣,牢牢吸引幼兒的目光。
在活動中,要充分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主體,引導幼兒多說、多思考,為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提供機會;在讓幼兒多說的同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詞匯豐富、句型練習等也是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的基礎,應將其恰當?shù)厝谌氲交顒臃桨冈O計中!陡蝮〕晕鞴稀纷⒅嘏囵B(yǎng)幼兒語言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它利用了原故事里慣有的模式,繼續(xù)創(chuàng)編故事……利用兩兩討論多給幼兒機會去說,去嘗試。
在每一次活動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提高,從而我們開始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學會了反思,不斷地提升自我、挑戰(zhàn)自我,學習用新的理念來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尋求新的教育教學技能和模式來完善和完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點,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有趣。
2、豐富詞匯:砸、砍、扛、插、吸。
3、體驗動腦筋和愿意與同伴分享勞動成果的愉悅感。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視頻《癩蛤蟆吃西瓜》、西瓜教具若干、癩蛤蟆、青蛙教具、一根竹管、教學掛圖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點,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有趣。
2、指導要點:通過聆聽故事、觀察圖片、啟發(fā)提問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點。
活動過程
1、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設置懸念導入活動
夏天來了,小朋友都愛吃西瓜。說一說,你們平時是怎么吃西瓜的。有一只癩蛤蟆,它種了一塊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個個長得又大又圓,癩蛤蟆想了好多吃西瓜的方法,最后它是怎么吃到西瓜的呢?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聽聽《癩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嗎?故事里有誰?故事中講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這個故事真有趣,我們現(xiàn)在再來聽一遍吧!
3、結合圖片,分部分理解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開頭至“癩蛤蟆心里真著急”)
提問:癩蛤蟆種的西瓜長的怎么樣?(學習并用動作表達:又大又圓)癩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方法,心里真著急啊。請你們幫幫癩蛤蟆想個吃西瓜的好辦法吧!(調動幼兒已有經(jīng)驗進行進述)我們現(xiàn)在來聽聽癩蛤蟆有想到了哪些辦法。
(2)講述故事第二部分(“第一天”到我們又怎么扛得動呢?)
提問:有誰來幫癩蛤蟆想辦法了?
青蛙想了哪些方法,這些方法行不行,為什么?(豐富詞匯:砸、砍、扛)我們來看看癩蛤蟆有沒有吃到西瓜。
。3)讀講故事至最后,提問
后來癩蛤蟆是用什么辦法吃到西瓜的?它是怎么吃的`?誰來學一學?(學習動詞:插、吸)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癩蛤蟆吃西瓜》的視頻。
。4)觀看視頻,通過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主題
提問:視頻我們看完了,癩蛤蟆動腦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西瓜汁。癩蛤蟆有沒有一個人吃?那甜甜的西瓜汁是怎樣做的?你們喜歡故事里的癩蛤蟆嗎?為什么?
小結:只要肯動腦筋,任何問題都會得到解決的。我們有了好東西,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5、出示西瓜教具,結束活動
看,這些是癩蛤蟆種的西瓜。現(xiàn)在我們一起搬出去吃吧!
故事: 癩蛤蟆吃西瓜
有一只癩蛤蟆,種了一塊西瓜地。夏天,西瓜成熟了,一個個長得又大又圓。眼看著西瓜越長越大,可是癩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辦法。癩蛤蟆心里真著急呀! 這一天,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來了,青蛙看到這么大的西瓜,就幫癩蛤蟆想辦法。青蛙說:“我們用石頭砸西瓜吧!”癩蛤蟆想了一下,說:“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
青蛙又想了一個辦法,“我們來用刀砍西瓜吧!”癩蛤蟆又想—下,說:“還是不行,哪來這么大的刀呢?我們又怎么扛得動呢?”癩蛤蟆和青蛙沒辦法了,就到瓜旁邊去玩。在路上,它們撿到了一根竹管。癩蛤蟆看著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辦法。癩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進了西瓜,紅紅的西瓜汁立刻從竹管的另一頭流了出來。癩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們喝飽了,肚子都脹得圓鼓鼓的,西瓜汁還在流。于是,癩蛤蟆在竹管上裝了個水龍頭,可以隨時開關。它還在竹管上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免費供應西瓜汁”。小動物們看見牌子,都來了,他們排起了隊,輪流喝西瓜汁。喝過西瓜汁的動物都說:“癩蛤蟆種的西瓜真甜!”
反思:
教師教具準備充分,能夠合理運用豐富的教具激發(fā)幼兒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但在活動中教師給予幼兒表達的機會顯得少些,還不太善于引導幼兒大膽發(fā)言。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3
設計背景及理論依據(jù):
西瓜是幼兒所熟知的夏天的一種水果,孩子們關于么吃西瓜都知道是大人幫助切開吃的,為了幫助幼兒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以怎么吃西瓜為主題的活動幼兒一定非常感興趣。而且《蛤蟆吃西瓜》故生動有趣,非常適合中班的孩子。《蛤蟆吃西瓜》這一活動改編自南師大出版《幼兒園動整合課程》中班下冊中“頑皮一夏”這一主題,重點涉及到語言和社會、健康三大領域!毒V要》中提出,要以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所我保留了原活動設計的三大目標。將探究吃到西瓜方法放在第一步,步驟調整為:自主探究吃到西瓜的方法—故事前半部分、幫蛤蟆想辦法——聽故事后半部分,體蛤蟆方法的巧妙——一起品嘗西瓜。
這樣調整的好處是:
1、讓孩子操作在前,有足夠的實踐經(jīng)驗,激發(fā)了幼兒興趣,還為后來體會蛤蟆吃西瓜的心情做好鋪墊。
2、幼兒聽故事在后,讓幼兒能更深刻的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樂觀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幼兒的發(fā)散、創(chuàng)新思維。
3、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將原設計的“評一評”改成了在教師幫助下用刀切開西瓜,“再次品嘗西瓜”。既承接了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又讓幼兒在再次品嘗西瓜的同時更深刻的記憶吃西瓜方法的多樣性和巧妙性,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的:
1、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
2、結合生活經(jīng)驗,想出幫助蛤蟆的新方法。
3、體會故事樂觀積極的情感。
活動重點:
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探索各種吃西瓜的方法。
活動難點:
結合生活經(jīng)驗,想出幫助蛤蟆的新方法。
活動準備:
1、視頻故事:《蛤蟆吃西瓜》;
2、小西瓜5個;
3、輔助工具每組一套(塑料刀、石頭、勺子、吸管、剪刀);
4、果盤5個;
5、毛巾幼兒人手一條;
6、西瓜刀2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自由探究吃西瓜的方法,引導幼兒小組合作,大膽運用工具。
1、教師:孩子們,今天汪老師要給你們出一道難題,請你和你的組員們一起想辦法,看哪一組最先將我們桌上的西瓜打開。在使用工具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小朋友。
2、幼兒分組探究打開西瓜的方法,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重點:活動實錄
1)在活動中幼兒自主探究情況良好時,我沒有過多介入,讓幼兒充分發(fā)揮其自主能動性。
2)當我發(fā)現(xiàn)幼兒探究遇到困難時,我通過提問啟發(fā)“想一想,怎么才能打開西瓜呢?試一試,這些工具能打開西瓜嗎?你用的什么工具?為什么不行呢?還有更好的方法嗎?在家里用的什么方法?”等等
3)對于探究到方法的孩子,分別問一問“你用的什么方法?看到自己打開的西瓜心情怎么樣?吃了有什么好處?西瓜子你放哪兒的呢?”等等。孩子們的思維逐漸被打開。
3、教師小結:孩子們,剛才你們非常棒,都在動小腦筋積極想辦法,雖然有些小組打開了西瓜,有些小組沒有打開,但是,都沒有關系,因為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你們知道嗎?有一只蛤蟆它也想吃西瓜,你們想知道蛤蟆是怎樣吃西瓜的嗎?我們一起來聽《蛤蟆吃西瓜》的故事吧。
二、幼兒聽故事《蛤蟆吃西瓜》前半部分,聽完后討論幫助蛤蟆吃到西瓜的方法。
1、播放故事課件前半部分,幼兒安靜聽故事。
2、聽完后提問:
故事聽到這,汪老師要考考你們了!
1)誰種的西瓜成熟了?
2)蛤蟆想吃西瓜又吃不到,心里會怎樣呢?(不開心、很傷心、很著急)
3)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
4)它們倆都吃不到西瓜心情怎么樣?剛才有的小朋友也沒吃到西瓜你們心情怎樣呢?(很著急、不開心)
5)我們一起來幫助蛤蟆想辦法好嗎?
3、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幫助蛤蟆的辦法,以個別回答的方式。(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教師小結:謝謝你們幫蛤蟆想出了這么多吃西瓜的方法,我們再一起來看看蛤蟆最后吃到西瓜了嗎?
三、幼兒聽故事《蛤蟆吃西瓜》后半部分,引導幼兒體驗蛤蟆吃西瓜方法的巧妙之處,體會故事樂觀積極的情感。
提問:
1、最后,蛤蟆是用什么辦法吃到西瓜的?(他在西瓜上面插了根吸管)
2、你覺得蛤蟆的辦法好不好?為什么?為什么要裝個水龍頭?
3、蛤蟆想到辦法吃西瓜后,那甜甜的.西瓜汁它有沒有一個人吃?它是怎樣做的?
4、小蛤蟆遇到困難時是怎樣做的?它有沒有灰心、氣餒?
5、你喜歡故事里的蛤蟆嗎?為什么?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回答非常的積極,非常多樣化,各種天馬行空的回答,都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幼兒都充分參與到了活動中,也體現(xiàn)了《綱要》中幼兒為主體的主旨。
四、結束活動:幼兒品嘗西瓜。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不僅嘗試了自己打開西瓜,還認識了積極樂觀的小蛤蟆,了解了它是怎樣通過想辦法吃到西瓜的。在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小朋友沒有打開西瓜,可是沒有關系,你們看,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什么?(出示西瓜刀)猜猜它能打開西瓜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吃西瓜吧!但是,我們在品嘗西瓜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文明、安靜地進餐,好嗎?(輔導教師一起幫助幼兒切西瓜)
幼兒品嘗西瓜時,我進行隨機引導“吃了西瓜有什么好處?想一想,我們吃了西瓜剩下的西瓜仔怎么處理?瓜皮和瓜子還有其他用途嗎?希望小朋友回家將蛤蟆吃西瓜的故事講給家里人聽,如果你還想到更多的吃西瓜的方法,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下來帶到幼兒園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五、延伸活動:
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
1、將西瓜籽收集起來,洗凈曬干后,放在美工區(qū)當做拼貼畫的材料。
2、提供紙筆,幼兒畫大西瓜
益智區(qū):
1、展示兩個大西瓜,請幼兒比一比哪一個西瓜比較大,抱抱看哪一個比較重,摸摸看有什么感覺,輕輕敲一敲有什么聲音,猜猜看里面的瓤是什么顏色的,是否有籽,瓜的籽能不能吃,籽可以用來做什么。
2、日;顒樱嘿徺I不同品種的西瓜幼兒在點心時間品嘗。
3、親子活動:請家長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單第45夜《圓圓國》,并找不同的水果來切一切,看看切出來是什么形狀。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點和主題傾向。
2、幫助幼兒感知童話故事結構,嘗試在認識和想象的基礎上,改編故事結尾,并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3、幫助幼兒體驗勞動、愛動腦筋和愿意與同伴分享勞動成果的'愉快感。
教學準備:
1、圖片4幅、
2、錄音機、配樂故事磁帶
3、大西瓜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師:對了,有一只蛤蟆種了一片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個個又大又圓,你們想知道蛤蟆是怎樣吃西瓜的嗎?(想)
二、文學欣賞
1、故事《蛤蟆吃西瓜》,出示圖片。
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講到第二小節(jié)完。
師:蛤蟆想不到辦法,心里真急呀,小朋友你們來幫它想個吃西瓜的好辦法吧?
。ㄓ變鹤杂上胂螅
2、后來蛤蟆有沒有想到吃西瓜的辦法,我們來聽一聽。(教師講述故事)
問: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
3、到底怎樣呢?我們再來聽一聽。(聽故事錄音)
4、后來蛤蟆是用什么辦法吃到西瓜的?
5、蛤蟆動腦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沒有一個人吃?它是怎樣做的?
6、你們喜不喜歡蛤蟆,為什么?
三、音樂游戲
我們一起來做個愛勞動的、動腦筋、會關心別人的蛤蟆吧!
。◣ь^飾演唱歌曲)
四、吃西瓜
蛤蟆你們心里開心嗎?我們一起去用各種辦法吃西瓜吧。
幼兒自由吃西瓜,結束活動。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5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
2、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出幫助蛤蟆的新辦法。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圖片7幅、
2、課件《蛤蟆吃西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二、理解故事內容
1、師:有一只蛤蟆,種了一塊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個個長得又大又圓。眼看著西瓜越長越大,可是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辦法。蛤蟆心里真著急!小朋友你們來幫它想個吃西瓜的好辦法吧?
(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2、出示圖片二、三師:蛤蟆的好朋友青蛙來了,青蛙幫它想了什么辦法?(幼兒觀察圖片)師:青蛙的這兩個辦法好不好?為什么?(請幼兒說說理由。)師:那我們來看看蛤蟆是怎么說的?(教師講述第二、三段故事)
3、出示圖片四師:蛤蟆和青蛙沒辦法了,就到瓜地旁邊去玩。在路上,它們撿到了一根什么?"(竹管)蛤蟆看見竹管,一下想出了好辦法。小朋友猜猜看,它們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幼兒講述)
4、出示圖片五、六師:蛤蟆和青蛙到底想到了什么辦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講述第三、4段故事。再請幼兒講述。)師:蛤蟆和青蛙吸呀吸,肚子吃得圓滾滾的,再也和喝不下了,可西瓜汁還在不停地往外流,都浪費了,這時蛤蟆是怎么做的?幼兒回答。
師小結:蛤蟆在竹管上裝了一個水龍頭,這樣就可以隨時開關了,而且他們還在水龍頭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免費供應西瓜汁”。
師:蛤蟆動腦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沒有一個人吃?它是怎樣做的?
師小結:看看,這下小動物們可開心了,他們排著隊輪流喝起了西瓜汁。喝過西瓜汁的動物都說:“蛤蟆種的西瓜真甜!”
5、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觀看課件)師:這真是個有趣的'故事,接下來我們完整地來把這個故事欣賞一遍。
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蛤蟆吃西瓜)觀看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6、師:你們喜不喜歡蛤蟆,為什么?
蛤蟆種西瓜—————是愛勞動的蛤蟆蛤蟆想辦法—————是愛動腦筋的蛤蟆蛤蟆免費供應西瓜汁——————是關心別人的蛤蟆師:我們小朋友要像這只蛤蟆一樣愛勞動、愛動腦筋、關心別人。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要充分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主體,引導幼兒多說、多思考,為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提供機會;在讓幼兒多說的同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詞匯豐富、句型練習等也是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的基礎,應將其恰當?shù)厝谌氲交顒臃桨冈O計中!陡蝮〕晕鞴稀纷⒅嘏囵B(yǎng)幼兒語言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它利用了原故事里慣有的模式,繼續(xù)創(chuàng)編故事……利用兩兩討論多給幼兒機會去說,去嘗試。
在每一次活動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提高,從而我們開始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學會了反思,不斷地提升自我、挑戰(zhàn)自我,學習用新的理念來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尋求新的教育教學技能和模式來完善和完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6
一、活動目標:
1、遇到困難,要動腦筋。
2、與同伴分享,并得到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蛤蟆吃西瓜》掛圖
2、小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組織教學,集中幼兒注意力。
。ǘ┗静糠郑
1、課題導入:出示一片西瓜地。是誰種的呢?出示蛤蟆。蛤蟆種了一塊西瓜地,西瓜成熟了,一個個又大又圓,你們想知道蛤蟆是怎樣吃西瓜的嗎?(想)現(xiàn)在老師就來講《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2、欣賞故事,并回答問題。
。1)蛤蟆想不出辦法,心里著急,小朋友幫他想個吃西瓜的辦法吧。(用刀切、用勺子挖)小朋友的.辦法真多真好。
(2)蛤蟆也請來了他的好朋友幫他想辦法,你們想知道他的好朋友幫他想的什么辦法嗎?(想)我們來聽一聽。(教師講述故事)
問:烏龜幫蛤蟆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
。3)蛤蟆動腦筋自己想了一個辦法,我們再來聽一聽。(教師講述故事)
。4)后來蛤蟆用什么辦法吃到西瓜的?
。5)蛤蟆動腦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沒有一個人吃?它是怎樣做的呢?
。6)你們喜不喜歡蛤蟆,為什么?
3、音樂游戲
請小朋友跟著老師動起來。
。ㄈ┙Y束部分:
蛤蟆看到小朋友們上課很乖,他要請小朋友去他家做客,請大家吃西瓜,我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吧。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猜想的方法,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初步體會故事角色的情感變化。
2、理解故事中的秘訣,鼓勵幼兒遇到困難、危險時勇敢、機智地面對。
3、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重點目標:
幼兒能夠通過形象生動、圖文并茂的PPT,以及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解,根據(jù)三段故事的內容,說出蛤蟆爺爺?shù)娜齻秘訣是什么。
難點目標:
引導幼兒理解"秘訣"的含義以及說出故事中蛤蟆爺爺?shù)拿卦E是什么。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有意思的故事書,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關于誰的故事?(播放幻燈1)
2、師:這是一對感情非常好的爺爺和孫子,看起來蛤蟆爺爺好像在對小蛤蟆說話,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我們一起去故事中找找答案吧。(播放幻燈2)
二、分段播放課件,幼兒猜想故事梗概。
。ㄒ唬、遭遇大蛇
1、師:有一天,蛤蟆爺爺和小蛤蟆在森林里散步。蛤蟆爺爺告訴小蛤蟆,在森林里有很多饑餓的敵人,會來吃我們。爺爺有對付他們的秘訣哦!還沒說完,草叢里出現(xiàn)了一個可怕的腦袋。它會是誰呢?(播放幻燈3)幼兒猜測。
2、師: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誰。(播放幻燈4)噢!原來是一條大蛇!看!大蛇吐著信子,咝咝地說:我要把你們當午飯吃了。小蛤蟆聽到了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燈片5、6)
3、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從小蛤蟆的表情、動作來回答。)
4、師:面對像蛇這么危險的敵人時,小蛤蟆逃走了,蛤蟆爺爺會怎么做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蛤蟆爺爺?shù)降资窃趺醋龅模浚úシ呕脽?)
5、你們看到什么?(引導幼兒觀察蛤蟆爺爺?shù)氖帧⒍瞧、嘴巴。?/p>
6、師:嗯。蛤蟆爺爺露出了兇狠的表情,使勁地吸進好多空氣,把自己的身體越鼓越大。就這樣把大蛇嚇跑了。
7、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蛤蟆爺爺?(引導幼兒說出蛤蟆爺爺——"勇敢"。)
8、師:蛤蟆爺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小蛤蟆對付敵人的第一個秘訣:勇敢。(播放幻燈片8)
9、小蛤蟆高興地說:爺爺,你真勇敢!
。ǘ⒃庥鲼{龜
1、師:蛤蟆爺爺剛把大蛇趕走,正要跟小蛤蟆說說對付敵人的第二個秘訣時,草叢里又出現(xiàn)了一個可怕的腦袋,它會是誰呢?(播放幻燈9)幼兒猜測。
2、師:會是比大蛇還可怕的動物嗎,我們放大了看一下。(播放幻燈10)噢!原來是鱷龜!鱷龜非常餓,看到蛤蟆爺爺和小蛤蟆就惡狠狠地說:"喂,蛤蟆,我要把你們當點心吃了。"(播放幻燈片11)
3、師:小蛤蟆聽到了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燈片12)(引導幼兒從小蛤蟆的表情、動作來回答)
4、師:看到比蛇還要大好多、特別兇狠的鱷龜,小蛤蟆忘記了勇敢,又一次逃走了,蛤蟆爺爺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燈13)你看到了什么?
5、師:蛤蟆爺爺在和鱷龜說什么呢?(幼兒猜想)
6、師:你們的猜想讓我覺得蛤蟆爺爺不僅勇敢,還特別聰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蛤蟆爺爺?shù)降子昧耸裁疵卦E。蛤蟆爺爺面對比大蛇還可怕的鱷龜時,還是那么勇敢地站出來保護小蛤蟆。他湊近鱷龜?shù)亩涞吐暤卣f:"鱷龜先生,你想吃大餐嗎?告訴你,剛才有一條又肥又嫩的`蛇游過去了,你趕緊追,還能追得上。"說著,還給鱷龜指了方向。(播放幻燈13上的對話)鱷龜走了,蛤蟆爺爺用自己的智慧告訴小蛤蟆對付敵人的第二個秘訣,小朋友說,是什么呢?
7、師:嗯,對了,是機智。(播放幻燈14,點出"機智"二字)
。ㄈ、遭遇怪獸
1、師:蛤蟆爺爺正想告訴小蛤蟆對付敵人的第三個秘訣時,大樹后面出現(xiàn)了什么?(播放幻燈15)
2、師:會是誰的尾巴呢?我們放大圖片看看。(播放幻燈16)
哇!這是一頭巨大無比的怪獸!他大聲地說:我要把你們全都吃掉。這次小蛤蟆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燈片17)
3、師:小蛤蟆又尖叫著逃走了。那蛤蟆爺爺呢?這個怪獸太厲害了,一下子就抓住了蛤蟆爺爺。(播放幻燈18)
4、師:逃到草叢邊的小蛤蟆他害怕極了,全身發(fā)抖,那他會去救自己的爺爺嗎?(幼兒猜測)
5、師:看來你們都希望小蛤蟆能學會勇敢。那它會想什么辦法救自己的爺爺呢?(幼兒猜測)
6、師:你們的小蛤蟆不僅勇敢,還用了聰明的方法去救爺爺。故事中的小蛤蟆會用什么辦法,我們來看一看。(播放幻燈19)
7、師:小蛤蟆看到草從里的紅果子,想到了一個辦法,它把紅果子扔向怪獸,怪獸的腿上立刻出現(xiàn)了紅斑。(播放幻燈20)怪獸一點都沒發(fā)現(xiàn),因為他正要吃蛤蟆爺爺。(播放幻燈21)小蛤蟆勇敢地站到怪獸面前,說了些話,怪獸嚇得馬上丟掉了蛤蟆爺爺,飛快地逃走了。(播放幻燈22)
8、師:小蛤蟆對怪獸說了什么呢,居然讓怪獸那么害怕?(幼兒猜想)
9、師:(播放幻燈22上的對話)哈哈,小蛤蟆對蛤蟆爺爺說:你這樣對怪獸下毒可不好,你的毒已經(jīng)升到他腿上了,很快他的屁股上也會布滿紅斑,他死定了。小蛤蟆就這樣把怪獸給嚇跑了。(播放幻燈23)小蛤蟆用了爺爺?shù)拿卦E了嗎?是什么秘訣?(幼兒猜測)
10、師:這下爺爺?shù)镁攘,他高興地對小蛤蟆說:"爺爺?shù)牡谌齻秘訣就是在最危險的時候,有一個靠得住的朋友。是你的勇敢、機智救了我。謝謝你,小蛤!"(播放幻燈24)
11、師:爺爺?shù)牡谌齻秘訣是什么?幼兒回答,師點出("靠得住的朋友")。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師:小朋友覺得蛤蟆爺爺?shù)拿卦E厲不厲害!現(xiàn)在我們的封面還缺少一個題目,你們覺得什么題目合適呢?幼兒回答。(播放幻燈25——題目)
2、師: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從故事中學會了哪些秘訣呢?幼兒回答,師總結:三大秘訣:勇敢、機智、靠得住的朋友。(播放幻燈片26——三大秘訣)
3、師:以后在生活中,小朋友遇到困難、危險時,也要學會利用蛤蟆爺爺?shù)倪@三個秘訣!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猜想式提問,而不是簡單的問答式,讓幼兒們在看完圖片或者聽完聲音后,來猜想接下來故事會怎樣發(fā)展。比如,在講解蛤蟆爺爺?shù)牡谝粋秘訣時,草叢里出現(xiàn)了一個腦袋,我讓幼兒們猜想會是什么呢?大家非常踴躍,會說也敢說,這正是繪本教學追求的效果之一。又如,小蛤蟆看到野莓,靈機一動想到了什么辦法呢?幼兒們很聰明,他們想到小蛤蟆可能利用野莓來扔怪獸,也有幼兒想到野莓顏色很鮮艷,可能有毒,小蛤蟆利用野莓來毒死怪獸。大家真是奇思妙想!利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當然,我還存在不足之處。在最后遷移過程中,我過于簡單。我只是簡單地鼓勵幼兒遇到困難要學會利用蛤蟆爺爺?shù)娜齻秘訣。其實可以通過提問,比如:你在平時曾遇到過哪些困難(或危險)的事情?你是用什么辦法來解決的?用這樣的形式來鼓勵幼兒要像蛤蟆爺爺和小蛤蟆一樣勇敢、機智,并培養(yǎng)互相幫助,共同戰(zhàn)勝困難。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勞動、愛動腦筋和愿意與同伴分享勞動成果的愉快感。
2、知道西瓜是最適合夏天吃的水果,學會分享。幫助幼兒感知故事,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動畫《蛤蟆吃西瓜》
2、西瓜4—5個,榨汁機,湯匙、吸管、牙簽、叉子等
配套課件:
小班社會課件《蛤蟆吃西瓜》PPT課件
下載地址: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今天的天氣真熱,有位好朋友蛤蟆種了一片西瓜,想請小朋友吃西瓜(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基本部分(觀看動畫《蛤蟆吃西瓜》)
1、有一只蛤蟆種了一片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個個又大又圓,你們想知道蛤蟆是怎樣吃西瓜的嗎?(想蟆想不到辦法,心里真急呀,小朋友你們幫他想個吃西瓜的辦法吧!(讓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2、后來蛤蟆有沒有想到吃西瓜的辦法,我們來看一看。教師提問:蛤蟆和青蛙想的那種方法最好?蛤蟆想了一個方法(用竹管吸),這次蛤蟆和青蛙都能吃到西瓜了,可是還有許多西瓜汁流出來了,蛤蟆又想到了什么好辦法?你喜歡故事里的蛤蟆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蛤蟆愛勞動,愛動腦筋,又關心別的小動物和動物們一起分享西瓜)
3、蛤蟆還給我們小朋友送了幾個西瓜,讓我們一塊來品嘗一下吧!
。ǔ鍪綪PT) (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提供各種探索工具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品嘗西瓜。如用牙簽插著吃、湯匙舀著吃,用榨汁機榨汁來喝等等。)
4、西瓜是什么樣子?西瓜味道是怎么樣的?幼兒與同伴分享探索的結果。例如:(出示PPT)西瓜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長長的(橢圓形的),皮有的是綠色花紋的,有的是黑色的,瓜瓤有的是紅色的,還有黃色的,有的有瓜子,有的沒瓜子……等。
三、活動延伸
剛才我們吃西瓜時剩下了很多瓜子,現(xiàn)在我們利用這些瓜子制作一幅美麗的西瓜圖吧!
參考故事《蛤蟆吃西瓜》
有一只蛤蟆,種了一塊西瓜地。夏天,西瓜成熟了,一個個長得又大又圓。眼看著西瓜越長越大了,可是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辦法。蛤蟆心里真著急呀!
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來了,青蛙看到這么大的西瓜,就幫蛤蟆想辦法。青蛙說:“我們用石頭砸西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鼻嗤苡窒肓艘粋辦法,“我們來用刀砍西瓜吧!”蛤蟆又想了一下,“還是不行,哪來這么大的刀呢?我們又怎么扛得動呢?”
蛤蟆和青蛙沒辦法了,就到瓜旁邊去玩。在路上,它們撿到了一根竹管。蛤蟆看著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辦法。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進了習慣,紅紅的西瓜汁立刻從竹管的另一頭流了出來。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們喝飽了,肚子都脹得圓鼓鼓的,西瓜汁還在流。于是,蛤蟆在竹管上裝了個水籠頭,可以隨時開關。它還在竹管上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免費供應西瓜汁”。
小動物們看見牌子,都來了,他們排起了隊,輪流喝西瓜汁。喝過西瓜汁的動物都說:“蛤蟆種的西瓜真甜!”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9
動作建議:
[1—6]小節(jié):預令:準備種瓜
[7—22]小節(jié):雙手握拳在上擊4次:后雙手做看的造型、嘴說:“看”(重復4)
[23—24]小節(jié):找個地方種下來
[25—27]小節(jié):說:“吸收光,我要發(fā)芽,”(造型)
[28—30]小節(jié):說:“吸收陽光,我要出藤,”(造型)
[31—33]小節(jié):說:“吸收陽光,我要開花,”(造型)
[34—37]小節(jié):說:“吸收陽光,我要結瓜,變成一個大西瓜”(造型)
游戲玩法:
1、西瓜種子可以嘗試在身體不同部位生長擺出造型。
2、西瓜王標志隨意貼在一張椅子上。幼兒時針在內移動,坐到標志的是西瓜王:豬八戒喊出:大西瓜,我要吃掉你,才能追逐跑。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在合樂的情況下用動作表達西瓜生長過程。
2、通過教師的示范,理解幼兒在標志的提示下,明確自己的角色,并能快速做出反應。
3、愿意等待,看見角色標志不爭搶。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16名幼兒圍坐圓。
2、西瓜王標志、豬八戒標志
1、傾聽故事,熟悉游戲角色。
師:農(nóng)場主給了我一把神奇的種子它神奇在哪里呢?
我悄悄告訴你們,原來這神奇的種于會自己選擇地方長成又大又香甜的大西瓜。
2、幼兒聽音樂,學習西瓜生長的動作。
師:我們一起看看神奇種子是怎么長成大西瓜的?(隨樂1)
。1)引導幼兒觀察、回憶動作
師:神奇種子是通過哪些過程變成大西瓜的?做了哪些動作?
師:原來我們也是那神奇的種子。我們試試看有沒有長成大西瓜。(隨樂2)
師:神奇的種子們,你們生長的過程有沒有困難需要我?guī)椭。?/p>
(2)嘗試創(chuàng)編替換西瓜生長的動作
師:我們除了在身體前面長出大西瓜,還能在哪里?(隨樂3)
師:這次我們走一走,吸收更充足的陽光變成大西瓜。(隨樂4)
3、幼兒扮演不同角色,完整游戲。
師:唐僧師徒四人路過西瓜地,豬八戒看得口水直流,想要挑一個最最最大的'西瓜王送給師傅解渴,誰會是那個西瓜王呢?
。1)制定追逐跑的規(guī)則
師:看,我這有個西瓜王的圖片,我隨便貼在一張椅子前,一會兒誰坐在椅子上,誰就是那個西瓜王。
(2)教師示范游戲
師:請你仔細聽豬八戒說了什么?我們是什么時候才把開始跑的。(西瓜王,我要吃掉你)(隨樂5)
。3)幼兒進行游戲
師:我們來看看這次誰會是西瓜王。(隨樂6、7)
師:我發(fā)現(xiàn)那邊的土地能種出更多的西瓜王來,我們一起換個地方吧!
活動反思:
豬八戒吃西瓜是一節(jié)有趣的音樂游戲。首先我個孩子們看了動畫片《西游記》,里的豬八戒的形象讓孩子們加深印象。這節(jié)課啟發(fā)幼兒表現(xiàn)豬八戒詼諧、有趣的動作,教育幼兒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旋律分兩段:
第一段是歡快的旋律,表現(xiàn)豬八戒走路及傻笑的樣子。先請幼兒聽兩遍音樂,然后請幼兒出來表演,并用上道具——教師自制的西瓜皮,每一組表演后,請大家評一評誰表演得最像豬八戒。
本堂課的重點就是讓孩子說說豬八戒亂扔西瓜對嗎?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環(huán)境!接著放第二段音樂,幼兒聽完音樂后老師提問:第二段音樂與第一段相同嗎?
第二段音樂是表現(xiàn)豬八戒吃飽后挺著打肚子、咪眼、皺鼻,搖擺走路的樣子,動作要詼諧搞笑,我對孩子們說:你怎么想就怎樣演,只要你能勇敢的表演,你就是最棒的。然后放音樂請幼兒表演,孩子們各盡所能,盡情表演!
活動中,孩子們一個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幼兒盡情的表演,孩子們情緒非常激動。最后經(jīng)過我的總結,將律動完整的表演的一次,幼兒興趣更濃,更深層的感受到了豬八戒吃完西瓜高興的心情。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夠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切西瓜和吃西瓜的動作練習,感受到了律動的韻律特點,體驗到了活動的快樂。但還有太多的不足之處:
1、自己的語速較快、語言組織不夠親切,書面語太多,不太能貼近孩子的生活。
2、個別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引導,說明自己沒有徹底的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
3、對重難點部分要多講多練。
4、對豬八戒的背景介紹便少,沒有突出好吃,逗樂的形象,導致課堂氣氛不太活躍。
今后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尤其是語言組織能力,在平時生活中就要和孩子多討論,多交流,尤其是上課對注意力不是太集中的孩子,要注意引導、啟發(fā),多和孩子說說話,真正和孩子打成一片。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故事,讓幼兒懂得遇到問題要多動腦筋,勇于嘗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故事中蛤蟆吃西瓜的過程和方法。
感受蛤蟆不斷嘗試解決問題的精神。
難點
讓幼兒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引導幼兒從故事中領悟到解決問題的智慧。
三、教學方法
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讓幼兒了解故事的內容。
提問法: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思考,理解故事的含義。
討論法:組織幼兒討論,激發(fā)幼兒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四、教學準備
《蛤蟆吃西瓜》的故事書或 PPT 課件。
相關的圖片、道具,如西瓜、蛤蟆的頭飾等。
五、教學過程
。ㄒ唬⿲氩糠
展示西瓜的圖片,提問幼兒:“這是什么?你們喜歡吃西瓜嗎?”
引出故事主題:“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關于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二)講述故事
結合故事書或 PPT 課件,聲情并茂地講述《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在講述過程中,適當停頓,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預測故事的發(fā)展。
。ㄈ├斫夤适聝热
提問:
蛤蟆一開始為什么吃不到西瓜?
蛤蟆想了哪些辦法來吃西瓜?
最后蛤蟆是怎么吃到西瓜的?
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問題,并給予肯定和補充。
(四)討論與交流
組織幼兒討論:
如果你是蛤蟆,你會用什么辦法吃西瓜?
從蛤蟆吃西瓜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
。ㄎ澹┙巧缪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蛤蟆、青蛙等),戴上頭飾進行角色扮演。
讓幼兒在表演中進一步感受故事的情節(jié)和角色的情感。
(六)總結
回顧故事的主要內容,強調蛤蟆不斷嘗試、動腦筋解決問題的精神。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要像蛤蟆一樣勇敢地去面對,想辦法解決。
六、教學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在美工區(qū)投放材料,讓幼兒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的蛤蟆吃西瓜的場景。
【蛤蟆吃西瓜的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蛤蟆吃西瓜教案及反思10-30
語言《蛤蟆吃西瓜》活動反思02-25
吃西瓜10-06
吃西瓜02-18
吃西瓜日記10-06
吃西瓜的作文10-13
吃西瓜日記11-05
吃西瓜作文02-02
吃西瓜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