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3-27 08:49:27 教案 投訴 投稿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6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圓是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領域里最后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惟一一個曲線圖形。學生對平面上常見的直線圖形的認識經(jīng)驗將有助于學生對曲線圖形的認識,這也是學生對平面圖形認知結構的一次重要拓展。通過圓的教學,本單元在教學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通過化曲為直、等積變形這些方法與手段,進一步發(fā)展轉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全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分成四部分編排,本節(jié)課教學第9397頁圓的形狀特點以及圓心、半徑和直徑的認識。教學中采用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來體驗圓的特征。例1通過說圓、畫圓、感

  受圓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不同之處。教材里沒有直接指出圓是曲線圖形,把機會留給學生體驗和交流。這樣,學生在直觀認識圓的基礎上深入了一步。例2通過用圓規(guī)畫、用尺量來教學圓心、半徑、直徑,使學生能更準確地把握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例3安排學生通過畫、量、折等活動,深入體驗圓的特征。練習十七在安排練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開展數(shù)學思考,發(fā)展空間觀念。

  特別說明:由于本屆五年級學生還沒有使用蘇教版國標本教材,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有關軸對稱及平移,旋轉的內(nèi)容無法涉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初步認識數(shù)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圓及其特征,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教學難點:畫圓,用圓的知識來解釋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紙圓、剪刀、線繩、尺、圓規(gu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圓

  1.課前交流:略

  2.導入新課:

  (1)(指著物體上的圓)這種形狀叫

  (2)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圓?

  二、自主合作,初步認識圓

  1.畫圓。

  (1)學生借助物體畫圓。

  (2)用圓規(guī)試著畫一個圓,然后組織學生交流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定長、定點、旋轉一周。

  (3)用圓規(guī)規(guī)范地畫圓、剪圓,讓學生再次感受圓是由曲線圍成的。

  (4)比較得出: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2.認識圓的特征

  (1)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儆^察剪下來的紙圓,組織學生在交流中認識圓心,并知道常用字母0表示。

 、谕ㄟ^讓學生折圓,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圓心的特征。

 、弁ㄟ^讓學生畫一畫、比一比紙圓上的折痕,交流有什么發(fā)現(xiàn),從而認識圓的半徑和直徑的概念。

  (2)認識圓的特征

 、俳M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圓的有關特征。

 、谕瓿商畋眍}和判斷畫圓,讓學生知道圓的大小和半徑或直徑有關。

 、劢處熜〗Y有關內(nèi)容。

  三、聯(lián)系實際,初步應用圓。

  1.廣場花壇噴水裝置的設計,如果你是設計人員,噴頭放在哪里?噴水距離應滿足什么條件?為什么?鞏固圓心的作用。

  2.車輪為什么要設計成圓的?車軸為什么要裝在圓心?

  3.這是一個球場,要在中間畫這樣一個圓要用哪些工具?怎么畫?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這節(jié)課學生在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觀察、探索,根據(jù)自己的實踐體驗、感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不同,并且用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發(fā)展空間觀念。

  這節(jié)課由4個實踐活動組成。

  1.訓練注意力。

  2.根據(jù)指令搭立體圖形。

  3.通過提問來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4.根據(jù)指令用長方體、正方體、球搭立體圖形。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的學生來自城市。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學習了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生又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學生在一、二年級所觀察的都是具體的事物,如汽車、房子等,在此基礎上,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從三個方向觀察立方體,不再是具體的實物,而是抽象的立體圖形,而且還要求學生用具體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學生已經(jīng)有了生活經(jīng)驗、實踐活動經(jīng)驗,再通過動手操作、實物觀察、想像、描述等活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四、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訓練注意力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請大家根據(jù)老師的口令行動起來,老師請兩位同學在講臺上表演。

  請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請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請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動二:根據(jù)指令搭立體圖形

  1.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的后操場工地上有許多叔叔總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說得好,他們正在為我們蓋新的教學樓。半年以后,我們就可以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教學樓了。同學們,你知道在蓋大樓之前要先做什么嗎?對,要由設計師精心設計好大樓的圖紙,比如一共有幾層,每個房間有多大面積、幾個窗戶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圖紙去蓋,那么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就來當設計師和建筑工人,一起來搭房子,好嗎?

  2.唐老師設計了一棟大樓,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我請兩個同學上臺來搭,其他同學在下面搭。

  橫著放3個方塊,在中間方塊的上面放一個,把右面的方塊拿去。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時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立刻糾正。)

  同學們,你們搭的和唐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3.大家想想,老師剛才給你們發(fā)了幾條指令?最優(yōu)秀的設計師要盡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揮建筑師,我們看看哪些同學能夠做到這一點。下面我請一名同學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請一名同學在講臺下面設計,注意不讓其他同學看到他的設計情況。)

  李想設計師,請你說說你的大樓是怎樣設計的,其他同學作為建筑工人,咱們看看誰最聰明,能夠很快明白設計師的意圖。

  4.同學們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棟大樓,注意用書擋住不要讓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設計者用盡可能少的`指令讓建筑工人搭出你設計的大樓。做完后同桌互換角色,練一練。

  (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并要注意發(fā)現(xiàn)典型的設計方案。)

  哪位設計師上講臺來,把自己的設計告訴全班同學?

  (三)活動三:通過提問來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1.同學們,唐老師還有一個很棒的本領呢!我不看你們搭好的大樓,而且也不用同學們給我指令,只要我動腦筋想一些問題問你們,根據(jù)你們的回答,我就會搭出和你們想的相同的大樓,我們試試看吧!高原,請你回答老師的問題:

  你用了幾個立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你看,老師搭的和你想的一樣嗎?(教師邊問邊搭)

  2.請大家想想,老師問了幾個問題?哪幾個問題?同學們,高原用了4個立方體,為什么從上面、正面、側面看的結果會不同呢?現(xiàn)在就請大家搭出和高原同學想的相同的房子,你從上面、側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說的那樣。

  3.下面我再請一名同學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我們請建筑工人一邊提問題,一邊搭一搭。

  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棟房子,然后建筑工人用盡量少的指令提問設計師,根據(jù)他的回答搭出房子來。同桌互換角色練習。(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4.誰想知道別人的大樓是怎樣搭的?請你上講臺,提問你想知道的同學,我們大家一起搭,看是否能夠搭出和他設計的一樣的房子。

  (四)活動四:根據(jù)指令用長方體、正方體、球搭立體圖形

  1.同學們,我們不僅帶來了4個正方體,還帶來了一些長方體和球,我們可以用這些物體來搭一搭。下面聽老師說,大家搭:

  先放三個正方體,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球,長方體放在三個正方體的上面。

  2.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這個活動。

  總結:你今天學到了什么?假如你是老師,你還想和大家說些什么?

  五、教學反思

  記得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們拿到教科書就急忙通讀了一遍,然后再一起談感想。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單元,都認為這節(jié)課學生理解掌握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根據(jù)指令搭立體圖形,大家都說,他們會搭出來嗎?但是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我們太小看學生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能很順利地完成搭立體圖形的任務。不過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能夠搭出圖形只是初步的要求,要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還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教學中慢慢培養(yǎng)。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創(chuàng)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們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參與欲,學得積極主動。整個教學過程體現(xiàn)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也獲得了實施新課標的一次成功體驗。

  穩(wěn)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學生的特點。我們要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情趣高,個個搶著發(fā)言,搶著上臺來演示,甚至有的同學一邊舉手一邊都想下位子,看來比較亂,但是他們都是為了學習,這樣的“亂”是學生參與學習的表現(xiàn)。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思考,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六、案例點評

  這節(jié)課教師圍繞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組織了四個數(shù)學活動,一是左右等方位的摸一摸活動,然后是教科書上提供的兩個活動,最后是一個提高的活動。這四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二、三兩個活動,教師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先是由教師演示,再讓個別學生演示,然后讓大家總結經(jīng)驗,最后讓同學們合作操作。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掌握這節(jié)課的知識。

  整節(jié)課中,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思考、探索等多種實踐活動,學會了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并初步學會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九冊第58頁準備題、例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解答簡單的相遇求路程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 的能力。

  3、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事物是變化的、發(fā)展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相遇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建立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相遇問題中速度和、相遇時間和總路程之間的關系。

  教學關鍵:

  使學生弄清每經(jīng)過一個單位時間,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

  教具準備:

  計算機及輔助軟件

  教學過程:

  一、展示設疑:

 、艔土曚亯|

  同學們,過去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一些有關行程問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在過去的知識基礎上把這個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為了更好地掌握新知識,現(xiàn)在我們把一些相關知識進行復習。

  1、口答:張華每分鐘走65米,走了4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電腦輔助)

  為什么這樣列式,誰會用一個數(shù)量關系式來回答?

  2、在27屆奧運會中,我國體育健兒勇奪28枚金牌,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現(xiàn)在我提議,以熱烈的掌聲祝賀我國體育健兒為我們?nèi)〉玫臉s譽。

  但是,鼓掌也很有學問,你們鼓掌時兩只手是怎樣運動的?從開始運動的'地方,時間,方向及運動的結果等方面進行回顧,思考。

 。ㄟ厗、邊答、邊板書)

  兩手運動:

  地點:兩地 結果:相遇

  時間:同時

  方向:相對(相向)

  今天,我們就要從以前研究一個物體的運動轉變?yōu)檠芯績蓚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

  二、引導思疑

  1、準備題:張華家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fā),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鐘走60米,李誠每分鐘70米。 (電腦輔助)

  請同學們看屏幕,張華和李誠是怎樣走的,結果怎樣?

  (電腦輔助)

  2、⑴先讓學生獨立填寫表格中走的時間是1分鐘這一行。完成后利用電腦演示兩人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1分鐘的過程并集體校對答案。

  問:走1分鐘兩人所走路程的和是怎樣求出來?兩人之間的距離呢?

 、谱寣W生把表格填完,利用電腦演示來校對

 、且龑W生觀察并思考,隨著兩人走的時間一分一分地增加,兩人所走路程的和怎樣變化?兩人之間的距離同時發(fā)生什么變化?

  當兩人的距離是0時,我們就說這時兩人怎樣了(相遇了)兩人運動的結果就是相遇

  ⑷同桌討論: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與兩家距離有什么關系?(電腦輔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①使學生掌握以計數(shù)單位為標準的數(shù)數(shù)方法。②認識計數(shù)單位百、數(shù)位百位,以及計數(shù)單位、數(shù)位、位數(shù)之間的關系。③掌握基本的讀數(shù)和寫數(shù)的方法。},培養(yǎng)自我評價和反思的意識。

  2、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100以內(nèi)的數(shù)(板書:100以內(nèi)的數(shù))

  下面請小朋友拿出紙,在紙上寫一個100以內(nèi)的數(shù)。

  二、讀數(shù)和寫數(shù)的復習。

  請生站起來讀一讀你寫的數(shù)。

  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從哪起的呢?————板書: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從高位起。

  三、數(shù)的復習

  1、從你寫的這個數(shù)開始往前數(shù)5個。再從它往后數(shù)5個。

  請個別生起來數(shù)。

  問:剛才他是怎樣數(shù)的?(一個一個數(shù)的)————板書:一個一個數(shù)。

  還能怎么數(shù)?(幾個幾個數(shù))————板書:幾個幾個數(shù)。

  2、小動物也在數(shù)數(shù)。我們一起來看看。

  瞧:出示企鵝:24、26、28、……請小朋友接下去數(shù)。

  小貓:95、90、85、……也請小朋友接下去數(shù)。

  3、你能從你寫的這個數(shù)開始,喜歡幾個幾個數(shù),就幾個幾個數(shù),直到老師喊停為止嗎?

  四、數(shù)的組成的復習。

  1、老師也寫了一個數(shù),我來介紹一下:它是由4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它是幾呢?

 。ò鍟摂(shù))

  2、你能有這種方法向同桌介紹你剛才寫的數(shù)嗎?

  3、請幾生來介紹。老師板書數(shù)字。

  問:剛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來介紹的呢?————板書:組成。

  4、這回小貓也介紹了幾個數(shù),想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出示:小貓。大象。小兔。讓學生在練習紙中做一做。

  做完后匯報,其中,小貓:個位上的數(shù)是6,十位上的'數(shù)比個位上的大1。請生說一說怎樣想的。

  師:哦,小貓是根據(jù)數(shù)據(jù)數(shù)位上的數(shù)來介紹的。

  除了小貓指著個位和十位以外,我們還認識哪個數(shù)位?(百位)

  它們這三位是怎樣排的?

  板書:百位十位個位

 。ǜ魑簧系臄(shù)表示……十位上的數(shù)表示……百位上的數(shù)表示……)

  寫的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請舉手,三位數(shù)的起立,一位數(shù)的招手。

  5、請個位上的數(shù)是7的同學起立。

  請十位上的數(shù)是5的同學起立。

  請個位和十位上的數(shù)相同的小朋友起立。

 。馨严襁@樣的數(shù)都找出來嗎?寫一寫練習紙上)

  五、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比較。

  1、老師也想請小朋友來猜個數(shù)。

 。ㄓ么笠恍∫恍,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學生。直到猜對為止,并板書:這個數(shù):87)

  2、你寫的這個數(shù)和老師寫的這個數(shù)來比一比(板書),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

  3、師: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我們除了用剛才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還可以用什么符號來連接呢?

  4、完成練習,校對。說說在比較數(shù)的大小時,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5、黑板上有這么多的數(shù),你能用>或<符號把它們連起來嗎?

  ()>()>()>()>()

 。ǎ<()<()<()<()

  請生在練習紙上寫一寫。

  小蜜蜂們也排著隊出發(fā)去采蜜了(出示圖片)它們該采哪朵花呢?

  你能幫它找一找嗎?完成練習。

  六、小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nèi)容?

  師:恩,我們復習了100以內(nèi)的數(shù),復習了數(shù)數(shù),寫數(shù),讀數(shù),數(shù)的組成,大小的比較……

  七、游戲:搶答

  在64和66的中間

  比79少1

  個位上的數(shù)比十位上的數(shù)多1

  由8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15減幾

  教學目標:

  1、掌握15減幾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口算15減幾的計算題。

  2、經(jīng)歷探究15減幾計算方法的過程,感受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普遍適用性。

  3、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堅定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口算。

  12-4=

  11-6=

  13-5=

  12-7=

  11-3=

  14-8=

  學生口算出結果后,抽學生說一說13-5和12-8的具體計算過程。

  教師:我們在前面學習了11減幾,13減幾的基礎上,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15減幾。板書課題:15減幾。

  二、進行新課

  校園一角有一塊空地,學校決定給空地披上綠蔭,因此全校同學響應號召,都去植樹,瞧,這邊有4個小朋友正在植樹。(出示課件例2)

  4個小朋友有植15棵樹的任務,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完成任務沒有?學生觀察圖后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還要植多少棵?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列出算式:15-9=

  教師:同學們,開始我們學習了14減幾,那么你們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來計算15-9?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將交流的結果告訴大學,教師選取3種,板書:

  因為6+9=15,所以15-9=6。

  10-9=1,5+1=6

  15-5=10,10-4=6

  教師小結:同學們想出這多么的方法來計算15-9,非常好。請你們用上面的方法完成15-7、15-8中的1道題,選擇你自己喜歡的一題,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先獨立計算,再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組里交流,最后每組出1名代表將本組的算法講給全班同學聽。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兩道題的聯(lián)系:兩道題都能想一個加法算式來計算,由7+8=15,可以計算兩道減法算式:15-7=8,15-8=7。

  教師讓同桌的'一個同學說一道加法算式,另一個同學說兩道能用這個加法算式計算的減法算式。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計算的?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按課堂活動的方式寫出15減幾的算式,完成課堂活動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發(fā)現(xiàn)?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2.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學重點: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教學難點:體會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必然聯(lián)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課件出示表格,并讓學生填寫表格。

  年()個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閏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通常每()年里有()個平年,()個閏年。公歷年份數(shù)除以()沒有余數(shù)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除以()沒有余數(shù)才是閏年。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1題。

  引導猜測:小明的生日是下個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幾月幾日嗎?

  要求:請用類似“我的生日在教師節(jié)前兩天”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讓其他同學猜。

  2.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2題。

 。1)提問: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今年的年歷上把它們?nèi)Τ鰜怼?/p>

  (2)追問:爸爸、媽媽的生日過了嗎?在爸爸、媽媽的生日這一天,你為他們做了什么?還沒有過的同學,你打算怎樣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3題。

  讓學生根據(jù)題意,挑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幾,制作一個月歷,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節(jié)日、紀念日。

 。2)算一算這個月一共上課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還想說些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50頁“動手做”。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月歷卡,四人一組做框數(shù)游戲。

  (1)要求:每次用長方形橫著框出3個數(shù),說說這3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guī)律。

  得出:三個數(shù)的和是中間數(shù)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長方形豎著框出3個數(shù),說說這3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guī)律。

  得出:三個數(shù)的和是中間數(shù)的3倍。

 。3)追問:還可以框出幾個數(shù)?怎樣框?試一試。

  2.出示教材第50頁“你知道嗎”內(nèi)容。

  提問:同學們,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個季度一樣嗎?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說說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確:一年四季與一年的四個季度是有區(qū)別的。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2-24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1-14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4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薦】01-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推薦】01-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01-24

有關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07-12

優(yōu)秀小學數(shù)學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