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社會教案匯編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guī)則,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與成人一起外出的經驗
2、課件《看望兔奶奶》
[活動過程]
一、進入場景
1、觀看課件 ㈠邊討論。
⑴ 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媽媽到水果店給奶奶買水果,兔寶寶就跑到了馬路上。她看到花叢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飛到了馬路中央,兔寶寶就一路追過去,差點被車撞上。
、 為什么兔寶寶差點被車撞到?
、 教師歸納:兔寶寶離開兔媽媽在馬路上玩耍,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不管什么情況,我們都不能在馬路上玩。
2、邊觀看課件 ㈡邊討論
、 媽媽和兔寶寶繼續(xù)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馬路對面,兔寶寶興奮地想沖過馬路見奶奶,可是被兔媽媽一把拉住了。
、 媽媽為什么要拉住兔寶寶?過馬路應該走哪里?
、 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 十字路口有斑馬線,行人是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時候可以走?
、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 兔媽媽和兔寶寶走到斑馬線前,等綠燈亮時再穿過馬路去奶奶家。
3、小結:兔寶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幼兒回答后,教師自編兒歌歸納:小朋友要牢記,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確保安全第一。)
4、在情景模擬游戲 “去春游”中或到馬路上去實地體驗。
⑴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guī)則的認識。
場景一 :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么?(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 :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引導幼兒觀察路上潛在的.危險因素,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豐富相關經驗,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點評]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識發(fā)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guī)則,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于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內容不能過于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采用多媒體課件,場景模擬游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并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活動,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設計意圖]
城市交通的不斷發(fā)展促使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幼兒了解一些危險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為此,設計了《看望兔奶奶》。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自選活動前,孩子們在給活動區(qū)做準備和整理材料時,我發(fā)現幾個孩子在一起相互交流:“哎,沒意思,怎么還是這些區(qū)域?”“是啊,我都不高興玩了。”“要是有個跳舞板就好了!焙⒆觽兊穆曇舨⒉豁?烧f者無心,聽者有意?粗麄兊谋砬椋犞麄兊脑捳Z,我若有所思。大班幼兒的認知能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對某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和看法?伤麄冇植辉富虿桓冶磉_出來。既然家長對活動區(qū)有看法,為何不把區(qū)域的內容和設置交給他們去做主?說不定會有大收獲。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共同商量班級活動區(qū)域的調整方案,并形成統一意見。
2、共同制定活動區(qū)域的規(guī)則,并在活動中遵守。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區(qū)域設置調查表
2、32開白紙若干、水彩筆、剪刀
3、彩色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
師:開學了,小朋友又回到幼兒園,一起學習和生活了。我們的六個活動又要開放了,這學期我們可以設置哪些區(qū)域?這些區(qū)域可以安排在活動室的什么地方比較合適呢?你覺得哪些區(qū)域可以保留?哪些區(qū)域可以調整?大家吧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
2、調查記錄
。1)師出示調查表,將幼兒所喜歡的區(qū)域名稱及地點逐一記錄在表格內,鼓勵幼兒大膽表達不同的意見。
(2)師:大家說出了這么多自己喜歡的區(qū)域,可我們的活動室不是很大,我們安排不了這么多區(qū)域怎樣?這也要聽聽大家的意見。老師一個一個地報出區(qū)域名稱,你同意的話就舉手表示。師邊說出區(qū)域名稱邊記錄幼兒舉手人數,并逐一登記。
(3)師:怎么知道哪六個區(qū)域是小朋友最想設置的區(qū)域呢?
師邊指表格中數字邊啟發(fā)幼兒從數字最多的依次往下找,師在備注欄中打勾。
3、交流討論結果,老師補充并完善,全班統一意見。
4、共同討論活動區(qū)規(guī)則
師:活動區(qū)需要規(guī)則嗎?活動區(qū)有哪些規(guī)則?我們可以用什么標記來提醒大家呢?
5、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活動區(qū)制定規(guī)則。
(1)共同為自己喜歡的活動區(qū)域制定規(guī)則。
。2)喜歡同一區(qū)域的孩子圍坐在一起。
(3)幼兒分組討論、分工繪畫。
師:你想給這個活動區(qū)制定什么規(guī)則?想一想怎么畫讓人一看就明白它表示的意思呢?
幼兒分工,把制定好的活動區(qū)規(guī)則用水彩筆畫下來,然后剪下來。
6、交流、反饋
(1)小組里介紹講自己畫的.是什么規(guī)則?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這些規(guī)則合適不合適?
。2)每組請一個代表,向全班介紹自己所在區(qū)域及制定的規(guī)則。
。3)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將制作好的“規(guī)則”圖片貼在彩色卡紙上,并布置在相應活動區(qū)域的墻上。鼓勵幼兒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活動反思:
活動區(qū)域的設置引發(fā)了孩子們的許多不同意見,這是筆者在組織活動前時沒有想到的。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使集體活動氣氛很是活躍,師幼關系很是融洽。關于活動區(qū)域的取舍問題孩子們都想保留自己喜歡的項目,爭論得比較激烈,因而在制定規(guī)則時有點急促。 孩子們的表現讓我深深體會到,活動區(qū)域的設置,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來源于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深信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區(qū)域活動孩子的日常生活。因此他們對此有一定生活經驗,他們動嘴、動腦、動手的一系列活動都是自己自主的,而教師在其中只是穿針引線,幼兒真正做到了“我的區(qū)域我做主”。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摩擦,面對同伴的過失,我們會鼓勵幼兒原諒他人,卻往往發(fā)現簡單的說教并不能為所有幼兒接受。因為原諒他人的重要意義幼兒很難體會。因此,我設計了禮物這個活動,希望通過故事引發(fā)幼兒的共同討論,讓他們通過移情體會別人有過失時的心情,從而學會原諒他人。理解原諒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發(fā)展幼兒的人際交往智能。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原諒他人的過失。
2.發(fā)展幼兒的人際智能,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禮物故事書、表情圖譜及各種表情卡若干、統計表、錄像。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收到過禮物嗎?什么時候我們能收到禮物呢?
。ㄐ〗Y:過節(jié)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紀念日,我們都能收到禮物。)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故事書,名字就叫《禮物》。
二、看圖講述引發(fā)幼兒討論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是貝貝,這是小豆子,今天是貝貝的生日,貝貝把爸爸送給他的一份生日禮物帶到幼兒園,要和小朋友教師一起分享,是什么禮物呢?
師:小豆子看見了很喜歡,也很想玩,貝貝自己還沒玩過,又是新玩具,貝貝該怎么做?(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
師:貝貝還是決定把玩具借給小豆子玩,可是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請幼兒觀察第二幅圖)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了?(鼓勵幼兒用語句描述圖片上發(fā)生的事。)
師: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壞了,現在貝貝和小豆子的心理會怎樣呢?
。ㄏ裙膭钣變河秘S富的詞匯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請幼兒根據心情選擇相應的表情臉譜,并鼓勵他們用語言說出自己放的貝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師:(請幼兒第三幅圖)看看貝貝和小豆子究竟怎么了。
。ü膭钣變河谜Z言描述圖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師:這是什么火?(大火、生氣的火)我們可以用什么好聽的詞來說?(怒火)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個四字成語知道嗎?(怒火沖天、火冒三丈)
師:小豆子怎么樣了呢?為什么小豆子會害怕?(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小豆子的臉色。)
師:貝貝氣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該怎么辦呢?有什么好辦法嗎?
(用展示幼兒想出的各種各樣的辦法;請幼兒觀看錄像里的幼兒想出了什么辦法,鼓勵幼兒說說他們最喜歡的辦法。)
師:就在貝貝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教師悄悄地給了貝貝一封信。信里有什么呢?(打開信封,出示“原諒”兩個字)原諒是什么意思呢?誰能告訴大家?(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解釋“原諒”一詞的'意思。)
師:貝貝要原諒小豆子,可貝貝怎么說、怎么做才能表現“原諒”呢?
。ń處熅桶缪菪《棺樱膭钣變和ㄟ^語言或用動作表現原諒他人。)
師:(小結)貝貝學你們的辦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說句“我們不生氣”,效果可真靈,貝貝頭上的怒火不見了。接著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師:(出示第四幅圖)他們倆成了好朋友,貝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禮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馬,還有好多好多的愛心,誰愛貝貝了?(教師與幼兒一起看愛心:教師愛貝貝、小豆子愛貝貝、爸爸、媽媽愛貝貝、許多小朋友們都愛貝貝。)
師:(小結)原諒多么美好啊!當別人不小心做錯了事,我們就該原諒他。
活動反思
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就是與幼兒的有效互動,為了提高互動的有效性,同一節(jié)課我前后嘗試了四次教學活動,不斷反思自己的語言回應出現的一些問題,并逐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佳。我發(fā)現,幼兒只會站在某一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而不像我預期的那樣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而我對此進行回應的提問提升性不夠、遞進不明顯,“是不是”“好不好”等單一性提問偏多。另外,活動中完全沒有體現對大班孩子的語言要求,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等。
第二次試教雖然沒有完全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動中哪些地方該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哪些地方教師應注意引導。因為“禮物”這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通過移情體驗他人的心理,因此,貼表情譜的目的應是幫助幼兒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試教時只是讓孩子貼了表情圖,卻沒有引導他們將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動說深說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詞匯較單一,有時甚至詞不達意,這些都需要教師想辦法激發(fā)幼兒使用準確而又有變化的詞匯。
第三次試教基本達到了移情環(huán)節(jié)說深說透的目標,難點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壞同伴的玩具該怎么辦?每次活動一到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容易冷場,這次我用了激將的語言:“剛開始想辦法比較容易,越到后面就越難,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難,還能想出好辦法來! 既體諒幼兒又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語言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前三次教學的基礎上,第四次時我又做了一些微調,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總結四次教學,自己采用的有效回應策略包括:
1.提醒
如一開始問幼兒有沒有收到過禮物時,有些幼兒可能因為沒有注意收到過的禮物或認為禮物就是指教師圖片上展示的包裝精美的禮物,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沒有”。幼兒的回答讓我有點出乎意料,但一想,首先,幼兒沒收到禮物的可能性很;其次,這個問題很必要,能激發(fā)幼兒聯想到他自己收到禮物時的快樂心情,可以為后面體驗禮物被弄壞后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鋪墊。于是我提醒幼兒說:“生日蛋糕、玩具有沒有收到過呢?”這樣一提醒,幼兒馬上想起來自己是收到過禮物的。
2.鼓勵
前幾次聽到幼兒用“給生氣的幼兒一杯水喝”“給生氣的幼兒吃顆糖”等方法時,我覺得這些辦法太一般,沒有給予積極回應,結果課越上就越沒勁。后來當幼兒說“喝杯水就不生氣”時,我大聲肯定了他的說法:“真正的水是能滅火的,喝杯水也許能滅了心理的怒火,是一個好辦法!庇械挠變赫f“弄壞了同伴的玩具,可以先告訴媽媽,再賣個玩具給他”時,我馬上說:“我很欣賞你的辦法,我們做錯事時通常是不敢向媽媽說的,這位小朋友能主動承認錯誤,真了不起。而且當我們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時,真的應該求助大人,聽聽他們的主意。”幾次鼓勵式回應激發(fā)了幼兒的自信心,也調動了更多的幼兒的積極性。其實,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教師的激勵,如果教師能使幼兒所說的不起眼的辦法提煉變成了不起的想法,幼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3.提升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幼兒的經驗。在這次活動中我使用追問的方法使幼兒進一步思考,促使幼兒自我提升。如當幼兒說“生氣了,火,好多好多火”時,我在肯定他們“觀察仔細”的同時,追問“這是什么火”,鼓勵幼兒用更恰當的詞匯來描述,幫助幼兒在說出大火、生氣的火、狂火的基礎上用怒火這個詞來描述。而當幼兒說出一個成語“火冒三丈”時,我又以“還有一個相似的成語知道嗎”來追問,激發(fā)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繼續(xù)突破。
4.挑戰(zhàn)
第三次教學中打破冷場局面時使用的體諒式語氣加激勵式語言就是這種策略,當問題更有挑戰(zhàn)性時,一些幼兒的思考熱情又會被激發(fā)出來。
附:故事《禮物》
有個幼兒名叫貝貝,這天貝貝過生日,他把爸爸送給他生日禮物帶到學校,要與教師和朋友們一起分享。打開禮物盒一看,是一匹漂亮的玩具小斑馬,貝貝真喜歡他的新玩具。朋友小豆子看見了也很想玩,問貝貝借,這可怎么辦呢?貝貝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與朋友分享,還是將玩具借給了小豆子玩。
可是,不久,貝貝聽到“啪”的一聲,轉頭一看,“不好”,小豆子不小心打破了小斑馬,貝貝心理又氣又急,臉漲得通紅,這可是新玩具,越想越氣的貝貝,怒火從他的頭上一大團一大團往上冒,一直冒到了天上,看著火冒三丈的貝貝,小豆子嚇得臉色蒼白。這么大的怒火怎么才能熄滅呢?正在這時教師悄悄的給了貝貝一封信,信中有一枚心形,心形上寫著兩個字“原諒”,聰明的貝貝馬上明白了,教師是讓我愛小豆子,要原諒朋友的不小心。貝貝擁抱了又緊張又害怕的小豆子,說也奇怪,他頭上的一大團怒火一下子就熄滅了,兩個朋友又握手言和了。
正在貝貝高興的時候,一個更大的禮物在等著他,貝貝打開禮物盒一看,是修好的小斑馬和許多的愛心,貝貝知道他得到了一份最珍貴的禮物,那就是教師的愛、爸爸媽媽的愛、小豆子的愛,還有許多朋友們的愛。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情況分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發(fā)展的基本途徑。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會性發(fā)展對幼兒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影響。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起來的,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贝蟀嗪⒆与S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與挑戰(zhàn),而作為教師在這一階段有必要幫組他們增強自信,教會他們克服困難的方法,給予他們正面的積極的引導,讓他們充滿勇氣的去迎接挑戰(zhàn),因此我選擇了“勇氣”這一題材作為本次活動的核心,通過不同維度的內容來讓孩子們明白如何表現自己的勇敢,學會有勇氣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去積極適應變化,做個有勇氣的孩子。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勇氣的多種形式,樂意交流對“勇氣”的`認識,發(fā)現自己擁有的勇氣。
2.過程與方法:能夠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反思自己還需要哪些勇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勵幼兒要做一個有勇氣的人。
活動重點:
了解勇氣的多種形式,樂意交流對“勇氣”的認識,發(fā)現自己擁有的勇氣。
活動難點:
反思自己不足的勇氣。
活動準備:
故事《膽小先生》、自制勇氣魔法書、勇氣樹、勇氣之星、PPT。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膽小先生》,引出活動主題“勇氣”,并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膽小先生為什么那么害怕老鼠?后來為什么不怕了?
3.你覺得什么叫勇氣?
二、出示魔法書,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勇氣的多種表現形式。
1.設置懸念,提出要求:要見勇氣爺爺必須闖過“勇氣城堡”的五道關卡。
2.出示魔法書,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說出每一圖要表現的是那種勇氣,說對就算闖過一關。
(1)勇氣,是打針時忍住不哭。
(2)勇氣,是不依賴父母,夜里獨自睡覺。
(3)勇氣,是主動與人問好。
。4)勇氣,是能夠控制自己。
。5)勇氣,是敢于承認錯誤。
。6)勇氣,是堅持到底,不怕失敗。
3.魔法書中講到了哪些勇氣?你做到了哪些?
三、幼兒游戲,理解什么是勇氣?
四、利用勇氣樹。
讓幼兒反思自己不夠有勇氣的地方,激勵幼兒成為有勇氣的人。
五、觀看PPT,將勇氣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1.播放PPT,讓幼兒觀看圖片,進一步去感受勇氣。
2.教師小結,幼兒拿出勇氣之星為它注入能量,激勵幼兒長大后也要像他們一樣,做個有勇氣的人。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上一年級了,但很多孩子不愿意一個人睡,為了讓幼兒克服心理障礙,勇敢的一個人睡,教師進行心理疏導,通過故事,討論等方法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勇敢的一個人睡,并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和各種體驗,讓幼兒了解其實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種方法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2、鼓勵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一個人睡的勇敢經歷或者坦然講出不敢一個人睡的原因。
3、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幫助幼兒了解夜晚,進一步樹立幼兒自己睡的信心。激勵幼兒樂意嘗試一個人自己睡。
活動準備:
PPT課件、調查表、彩筆、氣球,面具,眼罩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夜晚圖片,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么時候的情景?
2、師: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你發(fā)現了什么?該干什么呢?
3、教師小結:睡覺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幫助我們大腦和身體充分休息,讓我們更好的學習和活動。
二、播放PPT,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小老鼠漫長的一夜》
1、師: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對于一只小老鼠來說卻糟糕透了,看!就是這只小老鼠。
2、播放PPT,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3、剛開始時小老鼠為什么睡不著?還有可能是什么聲音?這些聲音來自哪里?(必要時給予提示)“這些來自大自然,其實什么事情也沒有對不對?這些聲音并不可怕!
4、后來小老鼠為什么又睡著了?——它放心了。
5、教師小結:原來那些可怕的聲音都是小老鼠的心理作怪,晚上睡覺的時候只要關緊門窗,擰緊水龍頭,家里還是很安全的'。明白了這個道理的小老鼠第二天晚上自己一個人睡的可踏實了,到了第三天晚上它睡的可香了,還做了一個美夢呢!
三、出示調查表“你樂意一個人睡嗎”?
1、把1個睡覺卡片貼在粉色的一邊?把不是1個人睡貼在綠色的一邊?
2、看結果有幾個1個人睡?多少還不是1個人睡?(統計)
3、師:我們先請自己一個人睡的小朋友來講一講一個人勇敢睡的經歷。
4.幼兒自由講述(請兩位)
5、教師小結:一個人睡很舒服,不僅對身體有幫助。而且還是小朋友們長大的標志。我們要上一年級了,都要學會一個人睡,對嗎?
6、師:再請不是一個人自己睡覺的小朋友來說一說為什么不愿意一個人睡?(鼓勵幼兒大膽說出來)
7、小結: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勇敢說出來,就能想辦法解決?
8、師:誰告訴老師自己害怕的事情?這么多原因不愿意自己睡覺,集中大家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
四、出示幼兒不愿一個人睡覺的問題,引導幼兒討論解決方法,進行心理疏導。
。ㄒ唬┡潞
1、有什么好辦法解決?
2、教師根據幼兒交流內容貼圖片(用畫面表示)。(1)小夜燈——遠遠地點上一盞小燈,這樣房間里有了一絲光線就不會害怕了、(2)亮著燈。(3)手電筒——方便黑夜上廁所等緊急事件
3、你們還害怕嗎?
。ǘ┡麻W電
1、我們有什么呢辦法呢?
2、“帶上耳套、關緊窗戶!边@樣就聽不到看不見閃電了。
(三)床上滾下來
1、有什么好辦法?
2、教師根據幼兒交流內容貼圖片(用畫面表示)展開閱讀全文
。ㄋ模┡伦鲐瑝
1、為什么做噩夢?
2、有什么好辦法不做噩夢?(用畫面表示)(1)娃娃——抱個娃娃多么溫馨,有了它就像有了個伴。2)請媽媽陪——可以安心的睡了。(3)少看恐怖的電視。
小結:小朋友們世界上有怪獸嗎?怪獸是人編出來的,是人化妝出來的。老師也能裝成一個大妖怪,你們相信嗎?
3、老師裝妖怪,和幼兒交朋友
4、選擇一個喜歡的怪獸面具,和“怪獸”一起做游戲
5、原來怪獸下面是一個可愛的小朋友,現在害怕嗎?怪獸可怕嗎?
教師小結:每個人心里都會想象出一些奇奇怪怪可怕的東西,當我們處在黑暗中就會想起它,越想越害怕。
五、用自己的方式克服對怪獸的恐懼
1、你最害怕什么?
2、把自己害怕的東西畫到氣球上。
3、幼兒交流自己害怕的東西
4、踩氣球—用自己的方法讓它們從世界永遠消失。
小結:“小朋友們已經找到了好多自己睡覺時不再害怕的辦法,心里最害怕的東西也已經消除掉了!苯處熣堄變嚎凑n件,欣賞夜晚的美麗景色,共同體驗夜晚的美好!艾F在你樂意一個人睡嗎?那讓我們從今天晚上開始就嘗試著一個人睡好嗎?下面讓我們在音樂的伴隨下,好好的享受美麗而寧靜的夜晚吧!弊詈笞C總小朋友天天都擁有美好的夜晚,睡的香,睡得甜,身體棒!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用完水要關緊水龍頭,懂得節(jié)約用水。
2.能用警示、禁止標記制作節(jié)約用水的標志。
二、活動準備:
禁止標志的圖片
三、活動流程:討論--檢查--制作
(一)討論師:有一次,老師聽見水龍頭在哭,水龍頭為什么要哭呢?一起來聽一聽。
師念兒歌第一、二句,想象、交流水龍頭為什么要哭?怎么才能讓水龍頭不哭?
師念兒歌第三、四句,我們怎樣做了,水龍頭不哭了?對,我們每次用完水要關緊水龍頭,要節(jié)約用水。
師幼一起念兒歌兩遍。
(二)檢查師:我們到幼兒園各處去檢查,幼兒園里有沒有水龍頭在"哭"。我們發(fā)現滴水的水龍頭,怎么做?
師幼一邊念兒歌,一邊檢查有沒有在"哭"的水龍頭。
發(fā)現滴水的水龍頭,擰緊水龍頭。師:對,我們發(fā)現滴水的水龍頭,要主動、及時地關緊水龍頭,不浪費水。
(三)制作師:我們怎么做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要關緊水龍頭?
師:我們可以畫標志!為什么?(讓別人看見標志就知道要關緊水龍頭。)節(jié)約用水的標志,該怎么畫?讓幼兒思考。
師:我們認識過哪些標志?幼兒討論。師出示禁止標志的圖片,這是什么標志?(禁止標志)我們用禁止標志表示節(jié)約用水,怎么畫?在紅圓圈里畫什么?(畫上滴水的水龍頭。畫上玩水的小朋友。)師出示警示標志的圖片,這是什么標志?(警示標志)我們用警示標志怎樣提醒別人節(jié)約用水?(提醒別人關緊水龍頭。)怎么畫?在黃三角形里畫什么?
幼兒制作節(jié)約用水的宣傳標志,貼在日常用水的地方。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汽車的興趣,培養(yǎng)科學探究。
2、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汽車主要特征及用途。
3、使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知道它們與人類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帶幼兒觀察馬路上的汽車。
2、用積木或插塑玩具搭建立交橋,師生共同的汽車玩具,布置一個“汽車城”。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班里的“汽車城”,借此來培養(yǎng)幼兒對不同類型的車的興趣。
二、基礎部分:
1、教師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車型,說說喜歡它的原因。
2、幼兒自由的擺弄各種車輛,熟悉車輛的名稱和用途。
3、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汽車。
4、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汽車的外型或功能進行分類,在分類活動中融合加減的數學教育內容。
5、教師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設計新型的汽車。
三、結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在音樂游戲《讓座》的歌聲中,教育小朋友要有秩序的乘坐公共汽車。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寶貴的時間_大班社會教案07-07
大班社會教案:沙上年俗_大班社會教案07-13
大班社會小年教案12-28
大班社會教案11-30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12-07
大班社會《家鄉(xiāng)》教案04-08
大班社會象棋教案06-10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會《龍》教案02-22
大班社會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