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shù)教案范文錦集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shù)教案 篇1
1、在繪畫、制作“小鳥的家”的藝術(shù)活動中讓學生自由選擇工具、材料、充滿感情地進行藝術(shù)表現(xiàn)。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發(fā)學生對動物的愛心和對自然環(huán)境的'關(guān)注。
通過繪制“小鳥的家”學習如何將畫面處理得豐富、具有美感。
結(jié)合自然現(xiàn)狀,充滿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地安排畫
CAI課件、頭飾。
1、(1)提供觀察材料,引發(fā)思考:
這只小鳥怎么了?
2、談話引課題
1.出示課題。
2.小鳥的家在哪里?讓我們跟著小鳥一快兒去找他的家,好嗎?
提供材料,找到小鳥的家。
設(shè)問:小鳥的家發(fā)生什么事了?為什么會這樣?
學生分組討論后得出結(jié)論。
教師總結(jié):
(出示學生作品)小鳥沒有了家,和小鳥生活在一起的其它小動物也沒有了家,(出示影片)人類亂砍亂伐、動物們紛紛逃走、森林漸漸消失、洪水、沙塵暴,最后連我們?nèi)祟惗紵o法生存下去。面對這樣的環(huán)境,假如你是那只小鳥,你現(xiàn)在最想說什么?
學生回答。
那么,我們現(xiàn)在應該用什么辦法來補救?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jié)。
那么小鳥和小動物們它們喜歡在什么環(huán)境里安家呢?(為畫面處理得豐富、具有美感作鋪墊。)
學生回答。
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一定很想替小鳥和其它小動物安排一個家,可是怎么做呢?(出示作畫講解)
現(xiàn)在就把你們的想法表現(xiàn)在畫紙上,好嗎?
對出現(xiàn)的問題,老師及時糾正。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對滿意的作品投票)學生談自己作品的繪畫意圖。
我們現(xiàn)在幫小鳥和其它小動物重建了家園。(出示圖片)森林又恢復了生氣,動物們開起了狂歡會,讓我們戴上頭飾跟著音樂一起唱歌、跳舞好嗎?(出示音樂)學生和老師帶頭飾邊唱邊跳。
現(xiàn)在我們的心情和小動物們一樣都非常地激動,如果讓你來替小動物們說一句它們現(xiàn)在最想說的話,你會說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jié)。
“大家都來保護環(huán)境,讓地球越來越美”。
美術(shù)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中外美術(shù)鑒賞主要是一門對中外美術(shù)作品分析、欣賞與品鑒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旨在使學生了解中外美術(shù)史上的優(yōu)秀美術(shù)家及其代表作品,不僅拓寬知識面,同時獲得美的欣賞,陶冶情操,涵養(yǎng)性情,提高人文素養(yǎng)。并在以點帶面的學習中,兼及藝術(shù)史、思想史與文化史的問題探討,增強同學們觸類旁通的思考能力。
【教學要求】
1. 學生須具備中外美學史、中外美術(shù)史的一般知識。
2. 要求學生適當記筆記并有主動思考的積極性?梢杂胁煌乃悸,這是人文學科的審美欣賞課,不是數(shù)學,不具有答案的唯一性。
3、吃午飯,按時上課,不遲到早退。
【教學方法】
課堂集中講授,附以多媒體觀看作品圖片。
【參考書目】
1、《中國繪畫史》,王伯敏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xx年版
2、《中國繪畫的歷史與審美鑒賞》,薛永年主編,邵彥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
3、《中國美術(shù)簡史》,中央美術(shù)學院美術(shù)史系中國美術(shù)
史教研室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楊泓、李力:《美源——中國古代藝術(shù)之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xx年版。(作者從藝術(shù)的起源談起,依次論述了史前陶器、早期玉器、三代青銅禮器和兵器、秦漢至隋唐墓俑和陵墓石雕、漢唐墓室繪畫及佛教藝術(shù)、中古時期的繪畫藝術(shù)、青瓷白瓷與彩瓷、漆器絲綢和金銀工藝、城市建筑以及與之共同發(fā)展變化家具藝術(shù)等。)
5、《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鄭巖著,文物出版社,20xx年版。
6、《墨韻色章——中國畫色彩的美學探淵》,王文娟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xx年版。
7、《圖式與精神:西方美術(shù)的歷史與審美》,邵大箴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8、《外國美術(shù)簡史》,中央美術(shù)學院人文學院美術(shù)史系外國美術(shù)史教研室編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xx年版。
9、(英)貢布里希:《藝術(shù)的歷程》,范景中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xx年版。
10、(日)高階秀爾:《看名畫的眼睛》,四川美術(shù)出版社,1987年版。
11、傅雷:《世界美術(shù)名作二十講》,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xx年版。
12、王鏞:《印度美術(shù)》(世界美術(shù)全集之一),中國人
民大學出版社 20xx年版。
第一部分 中國美術(shù)鑒賞
第一講關(guān)于中國繪畫的一些基本認識
一、廣義與狹義的中國畫概念
寬泛廣義的“中國繪畫”概念幾乎等同于中國領(lǐng)土上、由中國居民創(chuàng)造的一切繪畫作品。本課程所談的中國繪畫,主要指傳統(tǒng)中國畫,以壁畫(以及史前巖畫、地畫、彩陶-青銅-漆器繪飾、漢代帛畫、畫像磚石等)和卷軸畫兩大門類為主。
20世紀中期相對穩(wěn)定的狹義的“中國畫”概念,實際上只相當于上面所說的卷軸畫,是指以毛筆為工具、墨和植物質(zhì)、礦物質(zhì)顏料為材料,紙或絹為底子的平面造型藝術(shù)。
二、中國畫特點
1、對于廣義中國畫中的壁畫以及史前巖畫、地畫、彩陶-青銅-漆器繪飾、漢代帛畫、畫像磚石等情況較為復雜。我們放在后面的具體作品品鑒中一一道來。
2、卷軸畫的由來:(中國畫的狹義看法)
相對于壁畫來說,卷軸畫可謂活動繪畫,中國有不同于西方架上繪畫的獨特形制和保存方式。它們原先是從書籍裝幀的保護技術(shù)中衍生出來的;诠湃松罘绞降奶攸c,最早的供世人欣賞的可移動繪畫作品是像簡冊和書卷一樣的
長條,平時卷起來存放,觀看時打開,從右往左逐段欣賞,也稱為“卷”或“手卷”,它適合一兩個席地而坐的人在案頭欣賞;這一時期裝堂飾壁的`任務由壁畫承擔。隨著垂足坐取代席地而坐,人們的視點升高了,掛在墻上的、幅面較大的作品形制——“軸”或“立軸”適應了新的生活方式,裝飾著變高大了的室內(nèi)空間,與此同時,壁畫則在種種因素作用下走向衰落。
唐以前的活動繪畫絕大部分都采用卷的形制,兩宋和元代是卷軸并重時期,明清就是軸多于卷了。四幅或六幅成組的窄長掛軸成為屏條,是軸的變體;還有一種冊頁,是把小幅畫頁裝裱成冊,也是書籍裝幀的變體。卷、軸、屏條、冊頁能適應不同的場合,同樣受到人們的喜愛。
3、中國畫的特點(中國畫的狹義看法)
1)、題材劃分: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看圖片人物、山水、花鳥——22幅)
2)、按畫家群體、接受群體及畫之功用的不同劃分,可分為宮廷繪畫、民間繪畫、文人畫三大系統(tǒng)。
3)、中國畫的技法形式
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可以按筆法分為工筆、寫意兩種,按材料分為水墨、設(shè)色兩種。加上各自的過渡形態(tài),可以排列組合成更多的方式,如下表所示:
4)、中國畫的綱領(lǐng)及表現(xiàn)手法
● 六法
六法乃中國畫的綱領(lǐng)
“六法者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jīng)營位置;六曰傳移模寫。”(出自南齊謝赫《古畫品錄》)
歷史上第一斷句并逐條轉(zhuǎn)述了“六法”的認是唐代張彥遠,四字連讀,中間不斷。近代嚴可均卻用了另一種斷句法: “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jīng)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
錢鐘書很贊同這種斷句法。六法斷句便成為一樁公案。 “氣韻”原是魏晉時期人物品藻里廣而用之的概念。謝赫的《畫品》將它確立為繪畫理論批評的中心范疇以品評人物畫。明確用在山水畫上,是五代荊浩的《筆法記》。“氣韻生動”和“骨法用筆”相聯(lián)(或者說六法中的后五要都服務
美術(shù)教案 篇3
第一課基本形體切挖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是由哪些基本形體切挖的
教學難點: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及整體的把握
教學準備
師:范圖、實例、制作材料
生:蘿卜、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學過程
1、導入階段
復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幾何形體,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球形,對不對?為什么?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習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欣賞課本范圖,講解結(jié)構(gòu))
2、發(fā)展階段
、判蕾p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了解草圖畫法。
、普埓蠹腋鶕(jù)課本范圖嘗試制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jié)制作方法,師總結(jié)。
、切蕾p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想像。
3、本課練習
根據(jù)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4、生作業(yè),師巡視輔導
5、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臺上,生評價,師總結(jié)。
6、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著制作。
第二課點的集合
教學目標
1.點、線、面在美術(shù)作品中的作用及點的集合形式
2.通過對各種點與線的美術(shù)作品的欣賞,使其掌握不同點的表現(xiàn)形式,從而有選擇的`進行創(chuàng)作。
3.體驗點、線作品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提高藝術(shù)修養(yǎng)。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點與線的集合的形式。
教學難點:點、線、面的聯(lián)系與畫面美的體現(xiàn)。
教學準備:
學生:水粉或水彩顏料、彩筆、彩色紙、剪刀、膠水、鉛畫紙
教師:多媒體課件、作畫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ㄒ唬﹫D片對比導入。
說明:
課件出示畫面效果完全不同的點彩派創(chuàng)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島的塞納河景色》以及現(xiàn)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請同學們分析不同作品中畫面效果的不同之處。
在分析回答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過觀察會直觀地感到:點彩畫畫面以點排列的方式繪制,畫面效果較為朦朧,與之完全不同的現(xiàn)實主義繪畫作品的畫面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實。
1.同學們是否知道這兩幅畫叫什么名字?作者分別是誰?
2.這兩件作品畫面效果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地方?(揭示課題)
《大碗島的塞納河景色》(修拉)《拾穗者》(米勒)
(二)知識全面剖析。
此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點,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為主,結(jié)合學生小組討論、回答等方式進行。
1.點的橫向排列形成什么?
2.點向四周排列又形成什么?
3.點疏密不同的排列會形成怎樣不同的效果?
4.點大小不同的排列會形成怎樣不同的效果?
各種工具表現(xiàn)不同的點。
。ㄈ┬蕾p點的各種形式。
1.欣賞生活中動植物身上點的圖片。
2.中國畫里的點和線。
。ㄋ模c畫作品分析。
課本中選擇了不同種類的點繪畫作品,在此,可將各種作品展示于學生面前,通過老師的引導逐一讓學生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分析,得出不同作品的繪畫方式,從而使學生全面了解點的作用及表現(xiàn)形式。
1.同學直觀感受點彩畫、紙拼貼畫、紙團蘸色點畫、彩筆點畫等作品。
2.在老師的引導下,小組討論學生不同的作品以及繪畫方式。
。ㄎ澹⿲W生實際操作。
說明: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充分展示個性、表現(xiàn)自我、相互交流、體驗樂趣的過程。學生能否根據(jù)課上所學知識與技能,將畫面的藝術(shù)效果表現(xiàn)出來,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根本。在此過程中,教師隨時給予指導和肯定,使學生的畫面及時保留較好的效果。
學生操作的過程是對知識技能加深與掌握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選
美術(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培養(yǎng)視覺感受力和平面表現(xiàn)能力。
2、學習運用大小、疏密的變化來組合畫面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畫面。
難點:形的位置安排恰當,組合自然,畫面美觀。
教學準備:教學用的圖畫 和卡片、節(jié)奏感強的樂曲等。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 組織教學。
二、 教師釋題。
教師演示:一個基本形,逐漸增多類似的形狀,形成教案頻道 /jiaoan/一個畫面后,要學生談談看到一個形和多個形的畫面時的`不同感覺。
將一個單位的形狀從相似形組合畫面的背景中分離出來,讓學生邊觀察體會邊談感受。
單獨的一個形給人單調(diào)孤立的感覺,多個相似的形反復排列,就構(gòu)成了美觀豐富的群體圖案,畫面因此產(chǎn)生強烈的節(jié)奏感,就像由許多音符組成了一首動人的曲子一樣。(播放音樂) 讓學生眼觀畫面,耳聽音樂,利用文學上的“通感”來初步感受相似形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舉基本形的來源:瓜果蔬菜、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器皿用具、其它隨意形。
2、畫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征進行概括,把它畫成簡練美觀的形象,教師以某物體為例,作繪畫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實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組合方法。
在畫紙上向不同方向反復畫出相似的形狀,畫滿紙面,一般不重疊,或只在有規(guī)律的部分重疊。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頁左圖,由多株相似的樹形平行排列成樹林群體圖。也可改變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頁的群鵝圖,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錯落有致。
五、著色。
1、本課屬重復造型范圍,因此不宜用多種顏色,以免教案頻道 /jiaoan/產(chǎn)生雜亂的效果?捎2—3種顏色,顏色的選擇應有強烈的主觀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實際顏色。
2、底色和形的對比要鮮明。
六、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1、作業(yè)要求:
。1)相似形簡練、美觀,排列錯落有致。
。2)底色與形明暗對比強烈。
七、作業(yè)展評,課堂小結(jié)。
1、巡視指導作業(yè)時有意識地收集幾幅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或缺點的作業(yè),然后引導組織學生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評價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
2、課堂小結(jié),布置下次美術(shù)課需準備的學具。
美術(shù)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接觸依形想象并繪制的基本方法。
2、初步認識較復雜的平面形,發(fā)展對形和色的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自身身影的觀察,激發(fā)對復雜平面形的興趣。 情感價值觀:增強自我情感流露及對事物的好奇心。
3、 在陽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發(fā)揮想象,畫成一幅有趣的畫并命名。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1、讓學生學習和初步掌握觀察后對影子進行更豐富的造型表現(xiàn)。
2、能進行一定的配色和創(chuàng)意造型與表現(xiàn)。
難 點:影子的'互相重疊以及想象和描繪。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準備:
生:課前布置學生自己到操場上去仔細觀察有關(guān)樹和自己、同學的不同變化的影子;
師:結(jié)合教材實際準備和收集網(wǎng)絡上有關(guān)影子的資料;教學直觀示范作品等;
五、教學過程:
1、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老師這有一個謎語,你們幫我猜一猜好不好?
生:好!
師:好,這個謎語是: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就在腳底下,怎么也抓不住。
生:影子!
師:非常好!是影子。(板書,影子大王)同學們再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物體的影子?
生:課桌,書本,盆栽,黑板擦…..
師:對,還有我們自己的影子……那老師就有一個問題了,看下面這張圖片,告訴我為什么會有影子?
生:有光照就有影子。
師:對,所以在我們教室只有被陽光照到的一部分的同學和物體有影子。老師這還有別的影子,同學們看看這些影子像什么?(播放幻燈片)
生:兔子,長頸鹿,蛇,馬……摩托車,狐貍…..
小結(jié):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影子,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可以讓這些影子變成各種形狀。(時間5-8分鐘)
2、學生實踐
每一組選一名同學上講臺上用幻燈機照手影在屏幕上。
六、課堂作業(yè):
從上來做手影的同學們中選一名同學再做一遍,其他同學在下面將他做的手影形狀畫下來,并且同桌之間小討論一下像什么。最后進行填充配色,完成作業(yè)。(時間15分鐘左右)
七、作業(yè)展評:
師生互評(時間3-5分鐘)
八、課堂小結(jié)
把你喜歡的影子勾畫下來,大膽填充顏色,你的作品就是最棒的。
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水滴畫的方法表現(xiàn)音樂情節(jié)。
2、體驗水滴畫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黑板五塊,(黑板上設(shè)情景圖“小象和小河”)毛筆、水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景圖,引出課題。
小朋友看,這是誰呀?小象的長鼻子有什么本領(lǐng)?今天,小象散步來到河邊,它伸出長鼻子想干什么呢?
二、聽音樂,想象音樂情節(jié),并用水滴畫的方法在黑板上表現(xiàn)出來。
1、幼兒聽第一段音樂,猜猜小象在干什么?(小象和小河里的水在玩灑水的`游戲。)
老師示范用手蘸水灑在黑板上,表示小象吸水、噴水,又象滴答滴答下小雨一樣,小象玩得真高興。
2、聽第二段音樂,感覺發(fā)生了什么事?(天空中刮起了大風。)
請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刮大風的樣子,小象拿支毛筆蘸了水在黑板上刮起了大風。請個別幼兒來示范自己會刮什么樣的大風。
3、聽第三段音樂:刮了一陣大風,又下起了大雨,小象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
啟發(fā)幼兒用毛筆蘸水在黑板上表示下大雨的樣子。
4、老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用水灑出了小雨點,畫出了刮大風和下大雨,原來用水也可以畫出漂亮的圖畫的。
三、幼兒邊聽音樂,邊在黑板上作畫。(看,那邊又走來了許多小象,他們也來到河邊,跟小河里的水玩起了游戲,我們也來學小象伸出長鼻子玩灑水的游戲吧。)
指導幼兒可以用手指或手腕灑小雨點,用毛筆大膽地畫各種各樣的大風,從高處往下畫大雨。
四、游戲:小象跳舞 雨停了,小象洗完了澡,覺得真舒服,他想和小朋友一起跳個小象舞。
活動反思:
水滴畫是用水而不是用顏料繪畫,是一種濕而不臟亂的繪畫法,平時幼兒都很喜歡玩水,因此這種繪畫方法很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水滴畫容易干,最后可能連作品都保留不下來,但這個活動有助于幼兒的大肌肉發(fā)展,他們在黑板上作畫,畫面大,表現(xiàn)得大膽。因為繪畫是屬于自由探索的活動,幼兒需要探索新的作畫材料,我們不要指望幼兒的作品會是什么樣子,只要他們能大膽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感受,體驗到這次活動的快樂就好了。
【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美術(shù)》教案02-21
美術(shù)的教案11-08
走進美術(shù)教案02-21
美術(shù)教案最新02-14
春的美術(shù)教案02-21
美術(shù)雪教案03-14
美術(shù)優(yōu)秀教案02-07
美術(shù)顏色教案02-22
美術(shù)藝術(shù)教案02-23
春天美術(shù)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