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范文匯總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規(guī)定和要求:即"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我采用游戲方式,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反復操作,從而建構數概念。在活動中,通過游戲促使幼兒主動練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的數量變成一樣多的數量,學習6以內數量多少的比較,讓幼兒在游戲中既自然地形成數概念,使數學活動更具有情趣性。
活動目標:
1.在正確感知6以內數量的基礎上學習比較6以內數量的多少
2.學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變成一樣多;
3.在游戲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骰子,蠟筆, 小魚若干,管子人手一根;操作材料若干份。
活動流程:
一、出示大骰子,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教師出示骰子問:"這是什么?知道怎樣玩的嗎?"(認識數字)
2、師:那我們一起來用玩骰子來玩?zhèn)游戲吧。
二、學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的變成一樣多
(一)游戲一:曬小魚(比較6以內數量的多少)
1、老師講解"曬小魚"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
2、老師和個別幼兒擲骰子,玩"曬小魚"游戲。
3、思考:怎樣才能讓紅色魚和藍色魚變成一樣多?
(二)游戲二:變小魚(幼兒嘗試把小魚變成與老師的小魚一樣多。)
1、擲骰子:老師曬小魚
2、擲骰子:幼兒曬小魚
3、想辦法把小魚變成與老師的小魚一樣多。(豐富詞"添上"或"去掉")
小結:你們的`辦法真好,原來我們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就能把不一樣多東西的變成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
1、老師出示材料,講解材料的操作方法。
2、幼兒操作并記錄。
四、活動結束
幼兒與同伴互相交流。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明快、有力的特點。
2、用熱情、有力、歡快地聲音學唱歌曲,嘗試與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聽聽他們在干嘛
1、幼兒完整傾聽整首歌曲,感受歌曲明快、有力的性質。
2、這首歌曲唱的是那些辛勤勞動的'人們,你聽到歌詞里唱了些什么?
二、有力、快樂的勞動者
1、幼兒跟隨教師哼唱、并隨音樂有力地喊出“嗬嗨”“嘁哩哩哩”“嚓啦啦啦”等勞動的號子。
2、教師與幼兒合作演唱,教師唱主體部分,幼兒唱象聲詞部分,在演唱“嗬嗨”時,揮動拳頭表示加油。
3、幼兒完整學唱歌曲,表現(xiàn)勞動者有力、快樂的樣子。
三、大家一起加油干
1、請一部分幼兒扮演正在辛勤勞動的各種職業(yè)的人們,如廚師炒菜、工人搬東西、消防員救火等,要盡量表現(xiàn)出人們忙忙碌碌的樣子。
2、播放音帶,幼兒跟隨音樂表演。
3、幼兒按自己意愿更換角色,表演不同勞動者的勞動方式,增強演唱的趣味性。
中班教案 篇3
我們班的幼兒已認識了不少的小動物,初步了解了一些關于小動物的生活習性。但這些知識都是零碎的。幼兒的語言表達缺乏完整性、連貫性,為了幼兒對已有知識進一步加深了解,通過有趣的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展開想象,并樂意與大家分享,從而促進幼兒在數數、情感、語言、想象方面的發(fā)展。
活動共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在議議、聽聽、說說的基礎上,理解什么是“合適的船”,并積極展開想象;第二環(huán)節(jié),為不同的小動物找“合適的船”;第三環(huán)節(jié),感受動物之間相互關愛、團結友好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在議議、聽聽、說說的基礎上,理解什么是“合適的船”,并積極展開想象,為不同的小動物找“合適的.船”。
2.感受動物之間相互關愛、團結友好的美好情感。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自由想象——在議議、聽聽、說說的基礎上,理解什么是“合適的船”,并積極展開想象
1.交代故事開始部分,把幼兒引入故事特定情景
你們知道海龜嗎?它住在哪里?
海龜爺爺要過生日了,誰會去祝賀它的生日呢?(自由想象)
2.議論、交流
1)出示故事中的角色:
有哪些動物要去祝賀海龜爺爺的生日?(小貓、小猴、小刺猬、小豬等)
它們帶了什么禮物?(鮮花、果子等)
手里沒有禮物的會怎樣祝賀海龜爺爺的生日?。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引導幼兒了解一句祝福的話、一首歌曲同樣是很好的禮物)
他們會怎么到海中的小島上為海龜爺爺慶祝生日呢?
2)出示故事中的小船,討論交流,為不同的小動物找“合適的船”。
小動物會坐什么“船”去祝賀呢?
小結:原來動物們可聰明了,想到用各種東西來做船。
二、議論理解——為不同的小動物找“合適的船”。
1.演示教具,欣賞故事至“海龜爺爺高興的不停地大聲招呼”。
2.動物乘坐的是什么“船”?
3.聽錄音故事完整欣賞,聽講:
小船是怎么來到海龜爺爺身邊的?
故事的最后又有一只什么“船”?
小結: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故事吧,如果你已經記住了里面的小船,可以跟著故事一起來說一說。
三、遷移——感受動物之間相互關愛、團結友好的美好情感
今天海龜爺爺也邀請我們去參加它的生日慶祝會,你會怎么去呢?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通過發(fā)現(xiàn)椅子的各種玩法,知道一物多玩,提高動作的靈巧性和協(xié)調性。在這過程中,愿意接受挑戰(zhàn),對戰(zhàn)勝困難充滿自信。
一、教學目標:
1. 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用椅子玩游戲,充分練習平衡、跳躍等動作。
2. 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二、教學準備:
1、 人手一張小椅子2、輕柔音樂
三、教學過程:
。ㄒ唬 利用情景進入游戲的準備活動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大海。
(幼兒隨著音樂進入活動場地)看海水真藍、我們到海里玩一玩吧。ㄓ變弘S著歡快的音樂做游泳操)鯊魚來啦!我們趕緊跳上“石頭”躲起來。(教師快速跳上最前面的一張椅子上,幼兒也爭先恐后地找一張椅子跳上去)。
師:大鯊魚游走了,這些椅子幫了我們很大的忙。那今天張老師就來帶你們一起來進行我們的勇敢者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我們一定要不怕困難,一定要勇敢地前進,好不好?
我們先來和我們的椅子打個招呼,你們想一下,平時大人見面時是怎樣打招呼的?引導幼兒回答,有握手,擁抱,親吻等。下面我們用我們的'規(guī)則來和你的小椅子打招呼,,用你的小鼻子去和椅子來打招呼,首先來用鼻子親親椅子的頭,椅子的肚子,椅子的腿,很棒!現(xiàn)在老師又改規(guī)則了,親椅子腿的時候你的腿不能彎曲,該怎么辦呢?動動腦筋想辦法。很好,我喜歡有爭議的想法。太棒了,你真有想法。
。ǘ 我和椅子做游戲
師:我發(fā)信號,你們一起來做動作,好不好?先坐好,手放在膝蓋上。
開始:1、請把兩只手舉起來,放下;請把你的左手舉起來,放下;請把你的右手舉起來,放下;請把你的左腿抬起來,放下;請把你的右腿抬起來,放下;請把你的雙手舉起來雙腿抬起來,很好,放下;請拍手3次,來,和我一起數:123,請拍腳3次,請拍手和拍腳3次,很好。
2、請雙手插腰,雙腿并齊,身子和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轉動,來,聽我的口令和我一起:1234,很好;站到椅子上,伸開雙手,做蹲起動作,重復3次,轉2次圓圈。
3、請站到你的椅子的后邊,雙手扶住椅子,右腿慢慢抬起,頭向上看,鍛煉一下我們的平衡能力,很好來:1234,換另一只腿,很好。鍛煉了平衡能力,再來看一下我們的彈跳能力。我說上山,你就踩到小椅子上去,我說下山,你就跳下來。明白了么?一定要聽清楚老師的口令,好不好?來,試一下。
4、做了這么多的動作,老師有點累了,你們要不要休息一下?好,現(xiàn)在我們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下,但是我們的雙手雙腳都不能著地,明白么?你也可以趴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對,很好。用你的雙手握住雙腳,對,成了一只小花籃了,讓我來看看這花藍的質量怎么樣?不錯,很好。
(三) 勇敢者的游戲
下邊我們要進行屬于我們勇敢者的游戲了,你們敢不敢?很棒,你們都是勇敢自信的孩子。在進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養(yǎng)成保護好自己的安全的好習慣,能不能做到?好,我們開始:
1、 跨欄組合
把小椅子兩張組合在一起,形成8組跨欄,讓幼兒按順序依次跨越到對面。
2、爬山洞
把兩把小椅子反過來連成一排,形成山洞狀,讓幼兒依次爬過。
3、鉆山洞
男孩相對而站在小椅子上手搭對方肩膀,小女孩依次通過。男女孩互換再進行一次。
(四) 競賽游戲
男孩女孩各站一隊,進行搬椅子比賽,看哪一組最先把椅子搬完。
游戲結束,孩子搬著自己的小椅子踏著音樂節(jié)拍走出音體室。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安靜的聽故事,理解故事的內容,并能說出故事的大意。
2.知道物體的形狀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它們有各自的功用。
3.愿意關注周圍生活中的事物。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繪制圖片,方形的軍旗子和圓形的象棋子。
2.印有“□”和“○”的小卡片。
3.搜集各種圓形、方形實物放在活動室四處,以便幼兒尋找。
4.準備生活中圓形和方形實物的PPT圖片。
【活動過程】
1.尋寶游戲。
幼兒自選印有“□”或“○”的卡片,在活動室內尋找與之相應的物品,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找到的“寶藏”多。
2.互相展示尋寶結果,并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圓的或方的東西。
教師展示PPT,讓幼兒觀察圖片中的物體形狀,并能說出來。
3.想象把觀察到的圓形或方形的實物,變成別的形狀會有怎樣的結果。
4.欣賞故事《圓圓和方方》,并討論。
(1)圓圓和方方為什么要吵架?
。2)圓圓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
。3)方方夢見了什么?
(4)最后圓圓和方方為什么不吵了?
5.引導幼兒總結:在生活中有的物品只能是圓的,比如球、輪胎等。有的'物品只能是方的,比如磚頭、電視機等。有的東西圓的和方的都可以,比如桌面,凳面等等。方形和圓形各有各的特點和用處。
延伸活動:
準備“□”和“○”的小卡片,讓幼兒在小卡片上依照卡片的形狀畫出相應的實物。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習詞語:急急忙忙、慢悠悠、丟三落四。
2、比較鵪鶉蛋、鴨蛋、鵝蛋、烏龜蛋等不同的特征。
3、知道做事不能丟三落四,要細心。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幻燈機、水彩筆、油畫棒、畫紙。
2、圖片(見配套幼兒畫冊)、操作卡片。
3、若干種蛋。
活動過程:
1、理解故事情節(jié)。
a、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誰?鴨媽媽找到蛋了嗎?
b、出示幻燈片,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交流、討論:
a、鴨媽媽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兒了?
b、在草叢里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蛇蛋是什么樣的?學習詞語:急急忙忙(可組織幼兒討論)。
c、鴨媽媽在鵪鶉媽媽家找到蛋了嗎?她是怎么說的?鵪鶉蛋是什么樣的?
d、在沙灘邊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烏龜蛋是什么樣的?學習詞語:慢悠悠(可組織幼兒討論)。
e、 鴨媽媽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誰?她是怎么說的?鵝蛋是什么樣的?
f、鴨蛋是誰找到的?鴨蛋是什么樣的?
g、你喜歡鴨媽媽嗎?為什么?學習詞語:丟三落四(可組織幼兒討論)。
h、再次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
2、游戲操作活動:“幫動物媽媽找蛋”。
為幼兒提供幾種動物的蛋,讓幼兒把蛋放到貼有動物卡片的籮筐里,回憶已知的卵生動物的名稱。
3、搜集和進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動物。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會生蛋的動物?回去找一找,明天來和小伙伴們交流,好嗎?
《找蛋》語言教案和反思:
今天的語言活動《 找蛋》,帶給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語言活動類型的確定
或許我們但看材料和原有的活動設計,我們都會把它當成一個故事教學來上。:我課上到一半就在想,是不是應該上成看圖講述。其實本次活動的文學作品內容本身比較簡單,故事中又沒有太多的詞匯需要豐富。但圖片中呈現(xiàn)的信息卻很清晰。和不同人物對話是幼兒一眼能發(fā)現(xiàn)的,同時本身故事的情節(jié)又比較簡單,幼兒可以用1-2句話來講述圖片的內容,因此我們覺得這樣的圖片比較適合幼兒開展講述活動。
其實在新教材中,每個活動只幫我們確定了領域的側重,但就語言活動而言,它就有以下幾個類型:講述活動、早期閱讀、文學學習活動、談話活動、聽說游戲等。我們在活動以前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對提供的材料的分析,對孩子學情的分析來確定活動的類型,目標的側重,才能使活動更有效。
二、教材分析對重難點突破策略確定影響
語言活動中,對教材的分析是否到位會直接影響到活動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分析文學作品時,不僅僅是要能挖掘出文學作品隱含的價值,還要在確定重難點后,再來細細體會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對其隱含的教育價值的意義。
三、看圖講述中圖片呈現(xiàn)方式對幼兒能力發(fā)展的作用
因為我將本次活動定位在看圖講述上,所以如何呈現(xiàn)圖片也是個問題。
對本次活動來說因為故事的情節(jié)簡單而不是很新奇,因此我覺得如果四幅圖整體呈現(xiàn)的話,幼兒可以通過對比來發(fā)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也可以第一幅和第四幅先呈現(xiàn),讓孩子可以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合理開展想象。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的教案11-05
小雞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藝術教案:分清左右_中班藝術教案07-05
中班綜合教案:數守恒_中班綜合教案07-13
中班綜合教案:神奇的號碼 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綜合教案:春天的朋友_中班綜合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