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教案范文集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會用密密的曲線和長線條表現媽媽的頭發(fā)。
2、意識到自己對媽媽充滿愛。
活動準備:
幼兒美術用書《我的媽媽真漂亮》,蠟筆,幼兒媽媽的照片。
活動重點:知道媽媽頭發(fā)是什么樣子的,并會用語言表述。
活動難點:用線條繪畫媽媽的頭發(fā)。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夸夸媽媽:
幼兒看照片,想同伴介紹自己的媽媽,夸夸自己的.漂亮媽媽。
結合幼兒的介紹,教師示范幾種表現頭發(fā)的方法,如曲線、長條線等。
2、幼兒作畫,教師個別指導:
提出創(chuàng)作的要求,要求幼兒把媽媽的頭發(fā)畫的密密的、一根接一根的:
——“請你為自己的媽媽設計一頭漂亮的頭發(fā)。”
引導幼兒在作畫時,要畫出頭發(fā)密密的感覺。
2、漂亮媽媽的圖片展覽: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一側的墻上。
欣賞幼兒為媽媽設計的各種發(fā)型。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糖果雨”的樂趣。
2、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想象的各種神奇的雨。
3、能夠大膽想象,并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糖果嗎?都吃過哪些糖果?為什么喜歡吃?
師:今天我們一起聽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糖果雨》。
二、分段講述故事,并通過提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第一段。
師:有一塊云朵飄過,那是一塊什么云?這塊云下了一場什么雨?有些什么顏色的糖果?小孩子嘗的什么顏色的糖果?是什么味道?還有一個孩子嘗的什么顏色的糖果?是什么味道?他們嘗了糖果后說了什么話呀?
2、講述故事第二段。
師:所有的人都到了馬路上,他們是怎么想的?糖果多不多呀?(重點理解詞語密密麻麻)他們看到這么多糖果是怎么做的?
3、講述故事第三段。
師:糖果雨停了后,地上都是什么呀?糖果就像地毯一樣鋪滿了馬路,糖果踩在腳下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呀?(學說詞語“咯咯咯咯”)小孩子的書包里也都是什么呀?老太太看見這么多糖果是怎么做的?
4、講述故事第四段。
師:那個城市的人每天都盼望著下糖果雨?可是下了嗎?
三、體驗天上下“糖果雨”的樂趣和吃糖果的甜蜜。
師:現在有一個真正的天空魔法師,要來我們班級下一場糖果雨,猜猜看會下什么顏色糖果雨呢?有些什么糖果呢?
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天空魔法師要下糖果雨了(師撒糖果)。請你們把眼睛睜開,現在快去撿吧!撿好后可以告訴老師“你撿到什么顏色的糖果,吃到嘴里什么味道?
四、結束活動。
師:糖果雖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吃多了我們的.牙齒上就會有黑洞洞,會很疼的。
附故事:《糖果雨》
天上飄來了一朵糖果云,在城里下了一場糖果雨。綠的、紫的、藍的、玫瑰色的,什么顏色都有,一個小孩撿了一顆綠的放在嘴里嘗了一下,很快就知道這是薄荷味的;另一個孩子嘗了一塊玫瑰色的,那是草莓味的。
“快來啊!都是糖果,都是糖果呢!”
所有的人都到馬路上來,都想把自己的口袋塞得滿滿的,糖果雨密密麻麻地落下來,大家撿都來不及撿。
雨下會就停了,但是,糖果已經像地毯一樣鋪滿了馬路,在腳下“咯吱咯吱”響。大家都把自己的口袋、書包裝的滿滿的。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等著從天上落下糖果雨呢!但是那塊云再也沒有從城市上空飄過,糖果雨也再也沒有下過了。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近期,我班有好幾個小朋友過生日,蛋糕對孩子來說十分的熟悉,絕大部分孩子喜歡蛋糕,但蛋糕上的精美花紋又往往會引起小朋友“啊”的一聲。因此,讓孩子們親自動手制作自己喜歡的事物,一定會讓他們心花怒放,喜笑顏開,在充分滿足其好奇心的同時,又能真切地感受做蛋糕的快樂,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幫助他們懂得珍惜食物,懂得感謝他人,同時,在制作的過程中,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得以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標花蛋糕,初步了解蛋糕紋樣的基本制作過程。
2、學習擠捏的動作,鍛煉幼兒手指的活動力度。
3、培養(yǎng)幼兒懂得珍惜食物,學會感謝他人的情感。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難點:
能用適當的力度進行擠捏,并能標出簡單的花紋。
活動準備:
事先制作完成的成品標花蛋糕一個,教師示范用的蛋糕一個(略大于幼兒),幼兒制作用的小蛋糕、奶油裝袋人手各一份;切好的小水果若干(如小蕃茄);擦手用的毛巾每人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是老師的生日,客人送來了一樣禮物(教師故做神秘的打開盒子)
1、引導幼兒說說蛋糕是什么樣的?
2、說說自己最喜歡蛋糕的哪一部分,為什么?(幼兒交流)
二、了解、學習蛋糕紋樣的基本制作方法
1、你們知道蛋糕上漂亮的花紋是怎么來的嗎?(幼兒談自己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說出是用奶油做出來的)
2、示奶油袋
師:瞧!這是什么呀?;本文(奶油)你看它的.樣像什么?(傘)
3、教師講解演示:
A、演示:這頂傘我們呀要倒著來用,用手握住傘柄,將傘尖朝蛋糕,用五個手指用力的擠捏(請幼兒邊聽邊模仿老師徒手做一遍動作),讓奶油從袋里出來,標到蛋糕上(教師示范標出簡單點狀花紋)
B、引導幼兒觀察手指用力與不用力時奶油的變化,并練習捏的動作。
三、幼兒操作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標出與老師不同的紋樣。
2、提醒幼兒留意擠捏的力度,動作稍慢些。
3、表揚標出不同花紋的小朋友,并為制作完成的小朋友提供小水果,加以點綴。
四、作品展示
小朋友的蛋糕太美了,我們一起開個生日會吧!(大家齊唱生日歌,吃蛋糕)結束。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班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情緒,使幼兒能較準確地演唱此歌曲。
2、積極參與歌曲律動和藏找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3、初步學習聽辨樂器音源、音色,嘗試語詞的替換。
二、教學準備:
道具:掛圖1、禮物袋1個、圣誕帽、圣誕老人玩偶
樂器:手搖鈴、圓舞板、沙蛋
三、教學隊形:椅子半圓形擺放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積極參與歌曲律動和藏找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難點: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嘗試替換語詞唱歌。
五、教學過程:
(一)暖身進場
導語:“小朋友們,圣誕節(jié)快到了,我們一起去參加圣誕舞會吧!”
(二)觀看PPT
圣誕節(jié)快到了,大家都很高興,可是只有圣誕老公公愁眉苦臉的,為什么呢?我們問問他(出示布偶)問:“圣誕老公公,你怎么愁眉苦臉的呀?”答:“唉!我正要去給小朋友們送禮物的時候,發(fā)現我心愛的鈴鐺不見了,該怎么辦呢?”“小朋友們說該怎么辦呢?”(幼兒回答,提示幼兒找一找)
1、情緒表情,練習各種表情變化
導語:“當鈴鐺不見了的時候,圣誕老公公的表情怎么樣?如果你心愛的玩具不見了你會怎么樣呢?(做傷心狀,練習語詞:不見了)找了好久,鈴鐺還是沒找到,很生氣(做生氣狀練習語詞:生氣了),要是鈴鐺找到了(做開心、高興狀練習語詞:找到了)!
2、語詞與律動
導語:“圣誕老公公的`鈴鐺不見了,誰能夠來幫他一起找一找,最后找到鈴鐺了沒有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慢板:左右搖擺,搖頭無奈,傷心狀
快板:歡喜地拍手轉圈
導語:“圣誕老公公除了鈴鐺不見了,還有什么不見了呀?(禮物不見了)圣誕老公公的禮物不見了,誰能夠來幫他一起找一找,最后找到禮物了沒有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慢板:左右搖擺,搖頭無奈,傷心狀
快板:歡喜地拍手轉圈
(三)樂器聽辨及語詞替換
導語:“圣誕老公公的鈴鐺和禮物找到了沒有呀?(找到了)我們也來玩這個找一找的游戲好嗎?你們看這是誰?(沙蛋)沙蛋寶寶也想跟我們一起玩,你們聽沙蛋寶寶說什么(搖奏沙蛋)沙蛋寶寶說,你們把眼睛閉起來,不許偷看哦,看看誰能找到我!
1、沙蛋(清唱,注意語詞替換)
慢板:幼兒聽辨,尋找音源
快板:拍手唱歌
導語:“你們可真棒!都找到了,你們都是從哪里找到呢。ㄓ變喊l(fā)言)還能藏在哪里呢?你們自己來藏沙蛋好嗎?(注意語詞替換)”
。ㄅ錁罚┯變杭w游戲
2、圓舞板
導語:“哈哈,找到了嗎?(找到了)把沙蛋放好,還有一個樂器寶寶也來了,(圓舞板)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響板,把它編進我們的歌曲里該怎么唱呀?(提示幼兒跟唱)響板可以藏在哪里呢” (配樂)幼兒集體游戲
(四)藏找游戲——聽/找游戲
1、觸摸袋游戲
導語:“閉上眼睛,猜猜誰來了(戴上圣誕帽)這回圣誕老公公可要考考你們哦,看看我把什么禮物裝進禮物袋里呢?沙蛋、手搖鈴和響板都裝進禮物袋里,看看誰的小耳朵最靈,能聽從聲音找出和我一樣的樂器寶寶!
2、圣誕老公公送禮物
導語:“你們真聰明!每年都是我一個人送禮物,忙不過來,今年請你們來幫我送禮物好嗎?(好)不過你們要聽我的指揮哦,聽聽先送什么禮物呢?”聽音樂送禮物自然結束。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稻子是家鄉(xiāng)的一種農作物,幼兒對水稻很熟悉,差不多每家都種水稻,他們對身邊的農作物有所了解。這節(jié)課以幼兒了解水稻的生長過程,稻米及稻草的用途讓幼兒懂得愛護水稻,愛惜糧食。通過玩草墊游戲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稻谷和稻草的用途,懂得愛護水稻,愛惜糧食。
2、幼兒喜歡玩草墊子,能想出各種玩草墊子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塊草墊子、稻草一束、米一瓶、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很多東西到了秋天都成熟了,請幼兒說說什么東西到了秋天都成熟了?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種秋天的農作物,它是誰呢?下面邀請小朋友一起來猜一猜。
2、出示水稻圖片:
提問:
。1)你們看這是……?(在我們這里,水稻小時候是長在水里的,所以它才叫水稻)
。2)你們看稻穗上一顆一顆成串的是什么?(稻谷)
。3)稻谷外面包著一層黃色的殼,剝掉外面的殼以后,里面是什么呢?(米)
(4)米有什么用呢?(可以做成飯、粥、磨成米粉)
。5)讓幼兒知道水稻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每天吃的飯、粥都是用米做的.,小朋友要愛惜糧食。
教師小結:水稻渾身都是寶,除了它的果實有那么多的作用以外,剩下的稻草也有很多的用處。
師:出示稻草實物,小朋友知道稻草可以干什么嗎?(搓草繩、蓋草繩、做稻草人、做草墊子……)(逐一出示實物)3、玩草墊:
(1)師出示草墊,看,這就是用稻草做成的草墊子,它有很多用處。小朋友還可以用它來做游戲呢。小朋友們可以開動小腦筋想一想、玩一玩。看誰玩的方法多。
。2)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草墊,一邊玩一邊念兒歌草墊子,變變變,變不成小河跳過去。草墊子,真有趣,變成格子,跳一跳。草墊子,真好玩,頂在頭上,慢慢走。
(3)幼兒自由游戲。教師巡視指導。
延伸活動:
活動后教師可在區(qū)域活動中引導幼兒用稻草編制草墊,草繩等。
小班教案 篇6
一.讀本分析:
讀本描述了一位叔叔去晾襪子,小狗卻淘氣的將襪子弄得滿地都是的故事。讀本看來非常簡單,文字就和幾個顏色有關,而這幾個顏色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早已經認識。但透過讀本,我們可以發(fā)現很多秘密:比如叔叔在晾襪子的時候,孩子們可以觀察小狗由遠及近的活動過程;猜想小狗的想法;感知叔叔晾襪子時顏色的順序;還有這個讀本有個幽默的結尾,相信孩子們都會喜歡。孩子也不一定會穿襪子,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自己穿襪子,培養(yǎng)他們的自理能力。
二.教學分析:
1、教育價值的體現:
孩子的學習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孩子學習的內容。幼兒的心理既有具體形象性又帶有情趣性。生活活動的學習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本著生活既教育的原則,通過讓孩子們認識襪子和學會穿襪子,從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引導幼兒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樂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因此我們生成了這一活動,使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有一個更大的提高。
2、教學措施:
當接觸到這個讀本時,感覺讀本對孩子的要求有些偏高,不太適合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再加上孩子沒有看大書的經驗,所以我覺得,首先,教師用書上的提問孩子們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較好的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圖畫。其次,年幼的孩子喜歡觀察小動物的動作,對感知小狗由遠及近的活動過程和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易理解也缺乏觀察的興趣,沒有幼兒興趣需要的支撐教師就不能有效的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因此,根據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我在《襪子》的第一階段教學中降低了觀察讀本的教學目標,回避了觀察小狗位置變化這一環(huán)節(jié),將感知小狗由遠及近的活動過程和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之間內在聯系的教學目標,改成了重點觀察小狗動作,初步感知小狗的頑皮和故事情節(jié)之間的內在聯系。觀察小狗的表情和位置變化這一教學難點,則放在第二階段教學中,通過使用情景表演來重點突破。
三.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這個故事,能感受故事幽默的結局。
2.了解襪子成對的特點。
3.識認紅、黃、藍、綠、黑、白等顏色,并能運用這些詞匯。
四.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大書,不同顏色的實物襪子,用紅、黃、藍、綠、黑、白六種顏色的硬紙片剪裁的紙襪子經驗準備:具備關于襪子的一些認知經驗,認識紅,藍,綠,黃,黑,白六種顏色。
五.教學重點:
認識紅、黃、藍、綠、黑、白等顏色及知道襪子成對的特點。
六.教學難點:
感知小狗表情的變化及對故事結局的預測。
七.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律動:《小手爬》
師: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歌?(教師彈一遍小手爬的律動)
我們一起來唱一唱,爬一爬吧,唱三遍,第一遍爬,第二遍拍,第三遍跳。(引導幼兒把手停留到小腳上。停留在腳上以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腳上穿的襪子,和幼兒討論襪子的功用,如:保護腳、保暖等。然后引出讀本<<襪子>>。)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在故事的啟發(fā)下,引導幼兒畫出老虎的.主要特征。
2、 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故事跟畫:
1、一只大大的面包,它也愛漂亮。它戴了一條項鏈,項鏈上掛了一個大大的鉆石。鉆石旁邊還掛了二個小鉆石,真漂亮!哎!誰說我漂亮,我來瞧一瞧。(添上眼睛)
2、有點像誰?
二、幼兒畫:
1、添加肉瘤(土黃色,然后點上黑色)
2、添加嘴。
3、還缺了什么?(王字—土黃色、耳朵—小內耳、花紋—黑色)
4、添上老虎的四肢、身體、花紋。
三、講評
鼓勵幼兒能大膽的講述自己所繪畫的老虎:你的老虎準備做什么?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吃點心。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樂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學習使用簡單禮貌用語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游戲。
4、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游戲區(qū)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戲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電話四部、小衣服。
知識經驗:幼兒已有參與娃娃家游戲的經歷。
活動過程:
。ㄒ唬┓窒斫涷
1、交流游戲經驗:玩娃娃家時你最喜歡當誰?都做些什么事情?
。ń處煾鶕變旱幕卮,展示相應的照片)
2、交流生活發(fā)現:爸爸媽媽在家還會做哪些事情?
。ń處熣故居變菏占恼掌
(二)提出問題,引出新的游戲內容-小客人做客。
1、問題:娃娃娃家里已住滿了小主人,還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辦?
2、討論:怎樣招待小客人?怎樣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務:小客人評選"文明家庭"。
。ㄈ┯變鹤杂蛇x擇角色,進入娃娃家游戲。
1、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鑰匙"進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兒相互自我介紹,明確游戲伙伴的身份。
。ㄋ模┙處熞詪寢尩纳矸輲ьI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門。
重點指導:引導小主人主動、熱情的招待客人。
活動結束:
聽音樂結束游戲,評選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評選文明家庭。
活動反思:
最近我在關注孩子們區(qū)角活動的情況,發(fā)現去娃娃家的孩子越來越少。通過觀察,我發(fā)現孩子們在娃娃家游戲時總是重復類似的活動內容比如:燒飯,吃飯,喂娃娃吃飯和給娃娃過生日等。作為老師的我,我敏感的意識到這樣的游戲活動狀況處于停滯狀態(tài),于是我在游戲分享的時候,引導幼兒一起討論關于娃娃家孩子們能作什么事情的討論!
幼兒們聽了紛紛舉手,樣子十分激動,很想說給大家聽。
通過討論,孩子似乎對娃娃家又有了新的游戲欲望,過了一段時間,我發(fā)現到“娃娃家”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還會換著角色玩,這次指引讓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葉小舟,當它不再前進的時候,我們老師就像是一縷海風輕輕的吹動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們只有默默在內心祝福每個孩子走好人生!
作為教師,要求我們應該保持一點兒童的興趣。幼兒期是“疑問期”,它突出的表現是好奇、好問和好嘗試,在這一時期,許多成人看來是視而不見的事物,卻往往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對他們來說,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身體所接觸到的,都是新鮮的!爸灰藗儧]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于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么對孩子的教育影響!(蘇霍姆林斯基)
多營造一個兒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條通向心靈的途徑,在與孩子嬉笑游戲時,當你把兒童的世界還給兒童,兒童越會對你油然而生親切之感——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洋花蘿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對人身體的好處。
2.通過觀察、交流、品嘗了解洋花蘿卜的特點。
3.愿意講述把自己的觀察發(fā)現,喜愛洋花蘿卜。
活動準備:教具:洋花蘿卜、記錄紙、刀 ,兔媽媽的標志牌
學具:洋花蘿卜人后一個洗凈切好的生洋花蘿卜,糖、醋、小盤子、調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洋花蘿卜。
1 今天,兔媽媽給小朋友帶來一件小禮物,看看,這是什么呀?(小蘿卜)
2 它其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洋花蘿卜。
3 你們和它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們好! 幼兒:洋花蘿卜好!)
二、觀察洋花蘿卜,感知蘿卜的外形特征。
1、師:請你們想看看洋花蘿卜到底長得是什么樣子嗎?(想)
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一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哦!
(幼兒觀察,發(fā)現)
2 誰來告訴我,你看到的洋花蘿卜是什么樣子的?(3-4名幼兒回答)
(顏色,形狀,味道,)
1)形狀:圓圓的 扁扁的 顏色: 紅色的2可能有味道、、、、
2)摸摸它們的皮有什么感覺?(滑滑的)
3、1)咦!洋花蘿卜上面是什么呀?(葉子)
2)誰能告訴我,洋花蘿卜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綠綠的)
(追問:葉子什么形狀?只有一片葉子嗎?。引導:長長的,有很多)
4、洋花蘿卜下面的這是什么?(根)
洋花蘿卜的.根長得是什么樣子的?(細細的,長長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實,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須呢!
5、教師小結洋花蘿卜的外部特點。
師:洋花蘿卜的皮是紅顏色的,摸起來滑滑的,長著扁圓的身體,它的頂上長著綠綠的長長的葉子,還有一條像小尾巴似的細細的根呢!!
三 、觀察探究洋花蘿卜肉的特點。
1、師:
1)誰知道洋花蘿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幼兒猜測
師:1)你們猜一猜,蘿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2)教師出示記錄表,記錄幼兒的猜測。(根據幼兒的回答涂色)
洋花蘿卜
圖片
2、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看到的這紅紅的是洋花蘿卜的皮,切開洋花蘿卜我們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嘗蘿卜
1、幼兒品嘗生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fā)現?
師:1)你們誰吃過洋花蘿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洋花蘿卜吃起來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媽媽請你們嘗一嘗,把你們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幼兒品嘗
4)誰來告訴我,洋花蘿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點甜)
5)你們吃過洋花蘿卜做的菜嗎?
(如果幼兒說有,追問:什么菜?好吃嗎?)
2、幼兒品嘗糖醋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fā)現
1)其實呀,兔媽媽也可以把洋花蘿卜也可以變成一道很好吃的菜。是涼拌糖醋洋花蘿卜,你們嘗一嘗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品嘗
3)涼拌糖醋楊花蘿卜好吃嗎?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紹洋花蘿卜的營養(yǎng)及對人身體的好處。
師:其實楊花蘿卜最喜歡春天,這個季節(jié)它生長的最快,味道最好!!洋花蘿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湯,涼拌,紅燒,都可以呢!我們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做一些洋花蘿卜的菜,看看吃起來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哦!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汽車的類型和典型特征。
2. 學習兒歌《汽車》,了解一些汽車的特殊用途
活動準備
各種汽車圖片、幼兒用書《各種各樣的汽車》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我知道的'汽車
1.教師:你知道的汽車有哪些?它們都叫什么名字?
2.教師:你見過的汽車是什么樣子的?
二、認一認:這是什么車
1.教師出示各種汽車的圖片。
2.教師:這些都是什么車?它們又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3.請幼兒翻看幼兒用書《各種各樣的汽車》
4.教師:上面都畫了什么車?你來說說它的名字把。
三、學習兒歌《汽車》
1.教師朗誦兒歌《汽車》
2.教師:兒歌里都說了哪些車?它們都有哪些用途?
3.幼兒學習兒歌《汽車》
延伸活動
1.了解更多汽車的特殊用途
2.操作幼兒手工《有本領的車》
附錄
汽車(兒歌)
小板凳,連一連
當做車子開出去
郵政車,穿綠衣
信件包裹裝肚里
救護車,穿白衣
病人傷員抱懷里
消防車,穿紅衣
噴水滅火跑得急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8-24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教案03-09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教案 | 小班綜合:野菜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花海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對不起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