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一、主題實施時間:
兩周
二、主題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觀察、分析、比較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知道水果是各種各樣的。了解秋天的水果,知道其名稱和主要特征。
2、知道要注意衛(wèi)生,瓜果要洗干凈再吃。
3、了解休止符,符強音的唱法,要唱的活躍,有趣。
4、教育幼兒要自覺地保持周圍環(huán)境的整潔,養(yǎng)成講文明,講衛(wèi)生的習慣。
5、能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大膽用自己喜歡的'造型表現(xiàn)各種水果。
6、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加深對秋天瓜果的認識,能自己動手設計、制作水果拼盤。
8、引導幼兒在西瓜皮上聯(lián)想出多種物體,并通過添畫表現(xiàn)其主要特征,激發(fā)想象力。
9、通過了解水果的各種吃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10、知道吃水果有利健康,吃時要適量,培養(yǎng)幼兒不獨食,愿意與他人分享。
三、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布置“水果園”墻飾或立體大樹,供幼兒掛、粘“水果”。
2、帶幼兒參觀校園內(nèi)的樹木,給果樹澆水,在果子成熟時進行采擷活動。
3、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多給幼兒鼓勵和幫助,增強幼兒自信心。
四、活動區(qū)域布置:
1、娃娃家:提供各種水果玩具,引導幼兒用各種“水果”招待客人。
用各種水果玩具制作水果拼盤。
2、美工區(qū):提供一些水果的橫切面(蘋果、梨、楊桃等),讓幼兒蘸上顏色印畫。
用報紙揉捏成各種水果形象,并涂上水粉顏色。
用橡皮泥捏水果娃娃。
在網(wǎng)狀水果外包裝中塞入報紙或彩色皺紋紙,兩端扎緊,做作成水果,也可做成玩具,懸掛起來裝飾環(huán)境。
3、科學區(qū):提供果珍、杯子、勺子、彩色筆等,幼兒可自由調(diào)制飲料。
提供果醬、水果糖等,供幼兒感知品嘗。
收集各種水果核,裝在小盒里,供幼兒觀察、擺弄。
4、益智區(qū):提供各種水果玩具,引導幼兒按物點數(shù)。提供各種水果圖片,學習按大小、顏色、名稱進行分類,比較大小,進行間隔排列等。
將水果圖片與實物(或玩具)一一對應。
5、表演區(qū):用各種輔助用具把自己打扮成各種水果娃娃,進行表演。
五、主題網(wǎng)絡圖:
水果照相館
水果全家福秋天的水果
一盆水果
水果謎語
水果謎語
形狀
小不點分香蕉
有趣的西瓜皮
會爆炸的蘋果
蛤蟆吃西瓜
瓜瓜吃瓜
瓜娃娃
切西瓜
小班教案 篇2
教育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加洗衣機律動活動。
2.了解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和每個過程對應的音樂旋律。
3.在老師的提示下,能嘗試順一個方向走或者跑,模仿小衣服在洗衣機里洗的動作,隨著音樂律動。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會唱《我愛洗澡》、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過洗衣機洗衣服,了解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
2.教師準備:歌曲《我愛洗澡》、多媒體課件、洗衣機圖片、音頻、圓形場地。
活動過程:
1.導入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洗完澡后你的臟衣服怎么辦呢?是誰洗干凈的'?是怎么洗干凈的?你了解的洗衣機洗衣的過程……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用動作表現(xiàn)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提取幼兒創(chuàng)編的典型動作,在音樂片段下帶領幼兒練習有節(jié)奏地做動作。
2.韻律學習
。1)學習漂洗衣服律動。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扮演“洗衣機里面小衣服”的角色,練習順一個方向“轉”并帶領幼兒練習按樂句做轉、停的交替動作,感受樂句變化。
。2)學習甩干衣服律動。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小跑步表現(xiàn)濕衣服甩干的過程,提醒幼兒甩干后衣服纏在一起的動作。
。3)學習放衣服律動。提問:在洗衣服前,要把衣服放進哪里?怎么放的?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感受放衣服的律動。
3.幼兒聽音樂,在教師的提示下完整的做韻律活動。
。1)幼兒聽音樂,感受整首樂曲的旋律,教師引導幼兒注意歌曲中的重復。
。2)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4.幼兒聽音樂走出活動室:孩子們,我們一起去晾曬洗干凈的小衣服們吧。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蒙古族舞蹈的簡單動作。
2、初步了解蒙古族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蒙古族舞蹈音樂《擠奶舞》
2、蒙古族擠奶圖片。
3、蒙古族服飾。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圖片,幼兒邊聽音樂邊觀察圖片。
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嗎?(蒙古族)
二、幼兒觀察錄像,了解蒙古族舞蹈的'特點。
——小朋友看到跳舞的人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
——蒙古族是怎樣跳舞的?
——小朋友看看老師的舞蹈像不像蒙古族跳的舞?(教師具體示范抖肩、壓腕、跑馬步等蒙古族舞的典型動作。)
小結:蒙古族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住在美麗的大草原上,他們喜歡跳舞,喜歡擠奶、騎馬、摔跤。
三、教師示范律動《擠奶舞》。
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優(yōu)美的蒙古族舞蹈《擠奶舞》,想看老師表演嗎?
——教師講述動作的要領,強調(diào)注意節(jié)奏的快慢變化。
——幼兒跟教師學習舞蹈,教師強調(diào)動作的要領。
四、教師表揚鼓勵幼兒,邀請個別幼兒進行表演,再次強調(diào)動作要領。
五、全體幼兒跟教師一起舞蹈,做騎馬的動作去戶外。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豐富相應詞匯:孤單、蹦蹦跳跳。
2、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3、活動中感受禮貌交往的快樂。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立體動物圖片:小鴨、小兔、小貓、青蛙。 指偶:雞、豬、狗、猴、鴨、青蛙、烏龜、牛等。
活動過程:
一、理解故事,學習動物之間的對話
1、講述故事理解詞:孤單
2、分別出示小兔、小貓,討論:小鴨請它們到池塘里玩,它們該怎么說? 學習詞:蹦蹦跳跳
3、出示小青蛙,討論:青蛙會和小鴨在池塘里玩嗎?為什么?
4、小結:小兔小貓因為不會游泳,不能和小鴨在池塘里玩,但是他們能有禮貌的拒絕小鴨。
二、遷移運用,學習有禮貌的拒絕別人
1、擴展故事,引導幼兒對話
青蛙和小鴨玩了一會去捉害蟲了,小鴨子又是一個人在池塘里游呀游:“哎,好孤單,真沒勁!闭l來了?它會和小鴨一起在池塘里玩嗎?
2、引導幼兒戴上指偶,與小鴨對話 請小朋友看看,想想,你的動物朋友能和小鴨在池塘里游泳嗎?怎么對小鴨說。
3、交流:剛才沒有到池塘里和小鴨一起游泳的是誰?怎么跟小鴨說的?
4、小結:小鴨找到了很多有禮貌的朋友,心里非?鞓贰
三、游戲活動,感受禮貌交往的快樂
你想和別的動物做朋友嗎?
引導幼兒與別的小朋友有禮貌的相互交換指偶。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不能答應別人的時候,也要用有禮貌的話告訴他,這樣我們就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不能答應別人時,要有禮貌的拒絕。
活動反思: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動畫很感興趣,故將此活動的內(nèi)容設計成Flash動畫的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活動開始,我先將一幅不高興的小鴨子圖片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果不其然,幼兒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了過來,順勢讓幼兒想一想小鴨子為什么不高興呢?"它找不到媽媽了.""小鴨子迷路了.""小鴨子想到不高興的事情了……"孩子們的答案總是讓我眼前一亮。聽完孩子的答案后,引入活動主體部分,繼續(xù)和孩子一起欣賞Flash動畫。我先后播放了故事中的小動物——小兔子、小貓、小青蛙,為了更好地讓幼兒掌握住故事內(nèi)容,我將故事分段來進行播放,邊播放課件邊進行講述,講述過程中及時引導幼兒說出重要的句子,最后完整地欣賞故事。為小班幼兒最大的特點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運用了色彩鮮艷、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大膽回答問題。通過故事內(nèi)容,讓孩子們知道有了朋友的快樂,并懂得了與朋友相處要禮貌相待。整個活動氣氛活躍,效果較好。
小班教案 篇5
找朋友
活動目標:
1、學習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知道單數(shù)的鄰數(shù)是雙數(shù),雙數(shù)的鄰數(shù)是單數(shù)。
2、嘗試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體驗游戲的快樂;顒訙蕚洌
1、《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
2、圍棋、大數(shù)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用圍棋子找朋友的游戲,幼兒認識單雙數(shù)。
請幼兒每人抓一把棋子,把它們輕輕地擺在桌子上,然后再幫它們找朋友,要兩個兩個一組做好朋友,看看他們能不能找到好朋友。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教師在黑板上進行展示。兩個兩個一組都能找到的朋友有:2、4、6、8、10.
兩個兩個一組有一個不能找到朋友的有:1、3、5、7、9.
如果幼兒沒有把數(shù)字全抓出來的話,教師可根據(jù)缺的數(shù)字再次讓幼兒按要求抓出相應的個數(shù),并進行配對操作。
教師小結:兩個兩個一組都能找到朋友的數(shù),叫雙數(shù)。兩個兩個一組有一個不能找到朋友的'數(shù)叫單數(shù)。
2、尋找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也可根據(jù)服飾的不同,找找單雙數(shù)。幼兒觀察自己身體上的某些器官的數(shù)量,判斷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3、游戲“聽一聽,數(shù)一數(shù),動一動”。
幼兒聽音樂做各種動作,音樂一停,馬上找自己邊上的朋友抱在一起,數(shù)一數(shù)抱在一起人數(shù)的數(shù)量,并說出是雙數(shù)還是單數(shù),是雙數(shù)的蹲下,是單數(shù)的站著。
游戲反復進行。教師可以請幾個幼兒做裁判,看看是否準確。
4、操作活動幼兒操作《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第8頁“畫蘋果”,根據(jù)數(shù)字畫上相應的蘋果。
在掌握區(qū)分單雙數(shù)的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操作《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第9頁“汽車進站”,可以讓幼兒先用兩個兩個一組數(shù)的方法數(shù)好,汽車上的圓點并在車身上寫上數(shù)字。按1—2的順序逐一找到每一輛車,再引導幼兒想一想左邊車站應寫哪幾個車號,右邊車站應寫哪幾個車號。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雷給人們生活造成的影響。
2、學習躲避雷的方法和雨天自我保護意識。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了解雷電是如何形成的。
活動重點:
了解雷電給人們生活造成的影響。
活動難點:
學習躲避雷電的方法,培養(yǎng)雨天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躲避雷電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有關雷電的圖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出示各種有關雷電的圖片,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圖片是什么?它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危害嗎?
2、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并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二、通過觀看視頻,讓幼兒了解雷電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1、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觀看一下視頻錄像,看看雷電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2、幼兒觀看錄像,并集體討論雷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教師小結:
雷電的危害特別大,雷電不僅會引發(fā)火災,而且如果人或動物被雷電 擊中就會死掉的。
三、引導幼兒討論躲避雷電的方法。
1、教師:大家知道如何躲避雷電嗎?
2、教師向幼兒展示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向幼兒展示躲避雷電的圖片,讓幼兒了解生活中應該如何躲避雷電。
教師小結:
有雷電時要趕快關閉門窗,不要站在窗口,把房間里的電源線路斷開,并拔下插頭,雷雨天不要躲在帶線桿、煙囪或大樹底下,打雷時應該切斷電源,同時盡量不要開水龍頭,打雷時不要用手機,有雷電時要遠離建筑物中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不要再水邊停留,若在空曠地帶聽見雷聲,應兩腳并攏迅速蹲下,雙手抱住頭。
四、游戲:我做得對嗎?
1、教師做出雷電交加的各種躲避的動作,請幼兒判斷對錯。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做雷電時的`各種躲避的動作,請其他組的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小結:
雷電時如何形成的雷電是因為在下雨時兩朵積雨云相互碰撞,一片是正電荷,一片是負電荷,撞在一起時,云的上下部份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就會產(chǎn)生電。
小百科:一般是指自然界中的雷電,雷是由于大氣中的云體之間、云地之間正負電荷互相摩擦產(chǎn)生劇烈的放電,產(chǎn)生高溫、使大氣急劇膨脹,產(chǎn)生震耳欲聾的巨響,這就是閃電雷鳴。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人們都在辛勤地勞動著。
2.知道勞動是光榮的。
活動準備
農(nóng)民在田間勞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田野中觀看勞動(如鋤地),讓幼兒講一講,老伯伯在干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請老農(nóng)介紹自己的勞動)看老農(nóng)鋪稻草,說說他是怎么鋪的,并幫著鋪;看農(nóng)民挖番薯,也可自己動動手。
2.集體討論:出示農(nóng)民在田野中勞動的照片,如耕田、拔稻草,說說他們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蛇@些事?看了他們的`勞動有什么想法?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向家長了解更多的勞動內(nèi)容,并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03-09
(精選)小班教案09-06
[精選]小班教案11-18
小班教案(精選)11-1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1-05
(精選)小班教案08-06
小班教案【精選】09-1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精選]01-29
小班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