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番茄的顏色、形狀。
2、給番茄涂上漂亮的顏色。
3、喜歡番茄,感受番茄的色彩美。
活動準備
食物圖(大、小番茄),人手一份番茄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番茄。
師:今天張老師給我們的寶貝帶來了一個謎語,現(xiàn)在你們來猜一猜是什么?(臉圓像蘋果,酸甜營養(yǎng)多。既可做菜吃,又可當水果。)
二、感知番茄的特征。
師:你們知道番茄長的什么樣子?它是什么顏色的呢?(圓圓的,紅紅的'。)
三、比較大、小番茄的不同。
師:出示小番茄,請幼兒說出它的特征,比較與大番茄的不同。
四、繪畫
師:我們剛剛認識了番茄,看到了小番茄也看過了大番茄,也知道了番茄的味道,F(xiàn)在張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多番茄,我請你來給我們的番茄寶貝們涂上漂亮的顏色,讓他們更加的好看。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由于本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從開學至今我們也開展了一系列美術(shù)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粘貼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而且他們對色彩也比較敏感,本著一切從興趣出發(fā)的原則,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片片以不同顏色間隔開來連續(xù)的粘貼在紙上,并學習簡單的添畫 。
2、培養(yǎng)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蟲)
學具:畫好的樹葉圖每人一份,漿糊、各種不同顏色圓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范例,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毛毛蟲” 。
提問:這是什么?( 毛毛蟲)
請小朋友看看這個毛毛蟲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圓片片)
那這個毛毛蟲漂亮嗎?(漂亮)
你們想做嗎?(想)
2、教師進行示范,要求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與此同時,著重講解操作中的要領。
3、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4、教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分層次講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畫毛毛蟲的興趣比較濃厚,而且他們對色彩比較敏感。通過活動可以看出,幼兒的動手能力較好,做出來的作品很美麗。通過這個活動,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對粘貼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也初步具備了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他們的作品非常的美麗。
不足之處:范例稍微小了一點,另外由于教師非常緊張,使得教師的最后的活動評價未能完成的很好。以后要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多動點腦筋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一、 活動設計理念:
由于我們班的小朋友是這學期剛?cè)雸@的。所以他們的年齡比較小,所以動手能力還需培養(yǎng)。冬天到了,孩子們總問什么時候下雪!對于冬天里的事物,幼兒最感興趣的莫過于小雪花了,小雪花飄飄灑灑。一天在裝飾教室時我們用白色的紙剪了很多的雪花。貼在了窗戶上有的孩子說像糖,有的說像羽毛……議論紛紛,充滿了興趣。看到孩子們對雪花很好奇,于是我決定設計一個發(fā)展幼兒動手撕、拼、貼、涂等方法制作。并通過本次活動認識到雪,可以知道雪的其他特征,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內(nèi)容分析:
⒈教學內(nèi)容:
幼兒通過課件認識到雪花的特征,和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能在活動學會撕、拼、貼、涂等制作。并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步虒W重難點:
幼兒的年齡特征比較小,在活動中很難集中精神。讓幼兒掌握撕、拼、貼、涂等方法很難。
、惩黄浦仉y點的策略:
小班幼兒對新知識比較感興趣,在活動中教師應多用不同的方式出示內(nèi)容。更多的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三、教學媒體:
視頻展臺、錄音機、磁帶、電視機
四、教學對象分析:
小班的孩子對詞義的理解比較片面;自然的掌握了一些基本語法結(jié)構(gòu)和一些句型,能用較恰當?shù)脑~句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動手能力還不夠需要提高,入園已有段時間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還是對自己動手制作很感興趣的。帶有很大的情景性;喜歡聽故事、學兒歌,能安靜地聽別人講述,可以初步體驗到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讓他們有更多的動手能力,可以使幼兒手腦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五、教學目標分析:
1、了解雪花的特征,并能用語言表達。
2、運用撕撕、拼拼、貼貼、涂涂的方法制作美麗的雪花。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初步產(chǎn)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評價與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興趣濃厚,選材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電教”這一現(xiàn)代化手段,讓幼兒的'思維、想象得到盡可能的發(fā)展。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冬天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知道冬天的特征和下雪時的情景,還了解到了雪花的樣子,以及如何把小雪人堆起來的整個過程。,并能用語言來表達, 使整個活動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美術(shù)十分感興趣,她們對顏料刷子刷刷刷后的美麗的冬天景色回味無窮。結(jié)合歌曲,運用多種方法撕撕、貼貼、涂涂的方法制作美麗的雪花。采取了分組的形式,每一組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能力的差異,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的積極性。不足的是一組涂色幼兒動作較快,好象完成了沒事了,幼兒有些閑著,這時可以引導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讓他們有一個交流的過程。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繪畫直線、曲線、蝸牛線等多種線條
2.鍛煉手部力量和準確性
3.提醒幼兒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5.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繪畫紙、記號筆、PPT課件、畫有光頭的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師:我這里有很多漂亮的發(fā)型圖片,教師出示發(fā)型照片,與幼兒一起欣賞。
師:請小朋友說說媽媽、爸爸和其他家人的發(fā)型是什么樣子的。
師:請小朋友之間互相看一看,說說朋友的發(fā)型是什么樣的。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開始評論朋友的發(fā)型。
2.探討頭發(fā)的畫法
師:這張圖片缺什么?
師:請幼兒看發(fā)型圖樣,共同總結(jié)出幾種線條:直線、波浪線、折線、螺旋線......說說哪種發(fā)型適合用哪種線條。短發(fā)適合用短直線來畫,卷發(fā)可以用波浪線、折線、螺旋線來畫。
3.教師示范線條的畫法。
(1)教師示范直線的畫法。
師:再畫直線時要注意筆不能晃才會畫的漂亮。
(2)教師示范曲折線的畫法。
師:曲折線像鯊魚的牙齒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齒!
(3)教師示范波浪線的畫法。
師:波浪線也是一上一下,不過沒有尖尖的牙齒.
(4)教師示范螺旋線的畫法
師:螺旋線像蝸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4.幼兒設計發(fā)型。
師:請幼兒說說自己要設計什么樣的發(fā)型,畫時選擇自己喜歡的.線條繪畫。從發(fā)際處開始向外畫。
師:小朋友們畫時線條要一根一根緊挨著,直到將整個頭頂部畫滿,要畫的多,畫的緊密。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油畫棒、禿頭的圖片,請小朋友們實際自己喜歡的發(fā)型吧。幼兒作畫時,教師巡回指導。
5.展示評價:
(1)將幼兒的作品排列在一起,互相欣賞。
(2)請幼兒評出最佳"發(fā)型設計師"。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春節(jié)是一個紅彤彤的年,是一個五彩絢麗的年,也是讓孩子們歡呼雀躍的年。春節(jié)雖然過去了,但孩子們還是沉浸在那節(jié)日的祥和氣氛中。在茶話會上、在同伴的自由交談中,許多孩子還流露出了對春節(jié)的眷戀,特別是對放煙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幫助孩子回味那璀璨的煙花,重溫春節(jié)的歡樂時光,特開展?jié)L珠畫煙花的教學活動,一方面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煙花的漂亮和美麗,體驗節(jié)日的喜慶;另一方面,以這種特殊的作畫方式,激發(fā)幼兒的'作畫興趣。此外,通過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初步懂得一些放煙花的安全事項,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滾珠的方法作畫,體驗多種作畫方式的樂趣;
2、知道放煙花的安全事項,提高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彈珠、顏料、小筐、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請幼兒說說春節(jié)中最快樂開心的事;
老師小結(jié)幼兒的發(fā)言:許多孩子對春節(jié)中放煙花最開心,因為煙花非常漂亮,又能增添節(jié)日的喜慶。有些小朋友也想自己放煙花(有的已經(jīng)放過小煙花了),那么放煙花時應注意是什么呢?
幼兒相互討論,老師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安全教育。
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一下自己放煙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放一次安全煙花,好嗎?
二、介紹工具,激發(fā)興趣
出示彈珠:這時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今天老師要用彈珠來放煙花,而且放出得煙花非常漂亮,你們看。
三、老師示范,幼兒觀賞
先把彈珠放在顏料里滾一滾,然后放進鋪有白紙的筐內(nèi),隨意晃動筐,使彈珠在白紙上形成軌跡,再換色進行同樣操作。
你們看,像不像放出的煙花?是否很美麗?
四、幼兒動手操作
你們也來試試好嗎?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使用多種顏色作畫。
五、展示幼兒作品
相互交流作畫的樂趣,觀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反思:滾珠畫以其作畫形式的有趣性和作畫方式的簡單化,深受小班孩子的喜歡。它改變了常規(guī)的作畫工具,運用圓形的彈珠,晃動小筐,使彈珠在筐內(nèi)隨意來回滾動,通過滾動,描繪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此次教學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繪畫的興趣,也調(diào)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簡單有趣的作畫方法,使孩子們增強了自信,體驗了作品成功的快樂。另外,通過活動,孩子們也懂得了應該怎樣安全地燃放煙花,掌握了一些粗淺的安全知識,從而增強了安全意識。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耐心、有興趣地參與粘貼活動。
2、學習使用漿糊進行粘貼。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1、穿好線的紙盒、紙杯若干,漿糊、抹布、剪刀、彩色紙條。
2、教師用寬于卷筒衛(wèi)生紙芯長度的蠟光紙包在紙芯外面,使蠟光紙比紙芯長出一段。
活動過程:
1、元宵節(jié)都要玩花燈,我們也來做個花燈吧!
2、教師先示范在紙盒四周粘貼彩色紙條裝飾花燈,讓幼兒觀察彩色紙條是什么顏色的,在彩色紙條一端抹上漿糊,粘貼在紙盒和紙杯的邊緣上,然后用抹布把手擦干凈。再示范用剪刀將卷筒衛(wèi)生紙芯上多出的蠟光紙剪成須狀。
3、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漂亮的'彩色紙條,指導幼兒將邊緣一圈貼滿。對選擇做紙芯花燈的幼兒,要多加具體指導和幫助。
4、播放過節(jié)的歡快樂曲,將做好的花燈掛起來,讓幼兒相互欣賞。
活動建議:
活動前,可讓幼兒看看花燈畫面,引發(fā)做花燈的興趣,并對制作的效果有初步印象。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7
教學分析:
1、幼兒很喜歡吹泡泡,課前詢問時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幼兒有吹泡泡的經(jīng)驗,因此這次活動是從生活中取材的。
2、活動中幼兒把吹泡泡當成一個好玩的游戲,樂于在白紙上留下自己的杰作,整個活動沉浸在歡快之中。
活動目標:
1、能用多種顏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
2、嘗試用吸管吹出泡泡,探索吹泡泡的方法。
3、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多種顏色的泡泡水、吸管大于幼兒人數(shù)、白紙貼在泥工板上是幼兒人數(shù)的倆倍、清水一盆。
活動過程:
1、導入:帶幼兒玩接泡泡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吹泡泡吸引幼兒注意力,引導幼兒主動接泡泡。
。ǚ治觯阂杂螒虻男问綄牖顒,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2、探索留住泡泡痕跡的方法并實際操作驗證。
。1)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泡泡的特點:容易碎,接不住,
(2)引導幼兒討論把泡泡留住的好辦法。
。3)教師演示:用有顏色的.泡泡水吹出一個大大的泡泡,用白紙接住。
。4)教師小結(jié):泡泡在你的白紙上留下了許多美麗的痕跡,繪成了一幅美麗的泡泡畫,
3、出示工具材料,引導幼兒探索泡泡畫的制作過程。
(1)教師再次演示用吸管吹泡泡留在紙上的過程
。2)幼兒吹泡泡作畫,教師融入幼兒一起吹泡泡,在吹的過程中引導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將吸管一頭蘸上顏色水,在盆子邊上靠一下。對著紙,輕輕地吹出一個泡泡,紙上就留下了一個彩色的泡泡。不要總用一種顏色吹,換顏色時要把吸管清洗一下。移動紙時要雙手端平。
活動結(jié)束:
教師表揚專心吹泡泡的幼兒,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 帶領幼兒去洗手。
【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18
小班美術(shù)樹葉教案03-23
小班美術(shù)蛋糕教案03-21
小班太陽美術(shù)教案10-17
老鼠小班美術(shù)教案11-17
小班美術(shù)欣賞教案12-17
小班美術(shù)教案涂色11-03
小班美術(shù)教案小花09-20
小班美術(shù)球教案04-24
小班美術(shù)的寶寶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