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美術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嘗試用一圈一圈擴大涂染的方式簡單表現(xiàn)出蘋果的外形特征,感受涂鴉的樂趣。
教學重點:
表現(xiàn)蘋果長大的情景、體驗涂鴉的樂趣。
教學難點:
能沿著固定的點一圈一圈的涂染擴大畫畫。
教學準備:
1、果園背景圖一張
2、紅色、綠色、黃色炫彩棒若干
3、蘋果樹輪廓若干
4、多媒體課件
5、音樂《我是一個大蘋果》
教學過程:
一、激趣欣賞。
1、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蘋果外形特征及顏色。
2、播放PPT,感知蘋果長大的過程。
提問:蘋果是怎么長大的?
小結(jié):蘋果是慢慢長大的,先是長出小小的果子,然后慢慢一圈一圈變成大大的蘋果。
二、示范講解。
1、出示蘋果樹輪廓
2、出示繪畫材料
重點講解:
蘋果從一顆小小的.果實一圈一圈向外轉(zhuǎn)圈慢慢變大
蘋果寶寶長的又大又圓,沒有小洞洞
加上柄柄牢牢地長在樹媽媽的身上
引導幼兒嘗試換色畫蘋果
3、個別幼兒演示
三、幼兒操作。
重點指導:
1、引導幼兒先畫一顆小果實,一圈一圈向外擴大畫。
2、指導幼兒將蘋果畫圓,沒有洞洞。
3、引導幼兒給蘋果加上柄柄。
4、鼓勵幼兒換色畫不同顏色的蘋果。
5、鼓勵幼兒將畫面畫滿。
四、作品欣賞。
1、將作品貼到果園里,互相欣賞。
2、說說誰畫的蘋果又大又圓。
3、 在音樂聲中跳舞結(jié)束本次活動。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表現(xiàn)出對泡泡游戲和學習活動的愉悅,能為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選擇的方法。
2.能辯識泡泡的形狀變化和豐富的色彩,認識印、畫、撕貼泡泡的方法。
3.大膽創(chuàng)作并表現(xiàn)出畫面組織的美感。
教學重點:
印、畫、撕貼的三種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常用六色的運用以及圓形、色彩的重復組合。
教學準備:
泡泡畫范作,投影片、錄音機、瓶蓋、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素材腳本
一、認識泡泡
有一個謎語,看誰先猜出來:許多小氣球,小孩 愛玩它,球里色彩多變化,升上天空就會爆。
。▽W生猜,教師揭題)
二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做一項有趣的游戲好嗎?游戲的名稱是:吹泡泡比賽。
。ㄕ8位同學上臺參加)
1.注意觀察泡泡的形狀。
2.注意觀察泡泡的顏色。
3.(出示泡泡畫范作)畫上畫了什么?你能發(fā)
現(xiàn)這幅畫是利用了哪種形狀和顏色畫出來的?
用瓶蓋印一印,用水彩筆畫一畫,用彩色紙撕 一撕,再經(jīng)過添畫,可以變成有趣的圖形,這就是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nèi)容。
三、泡泡畫的作畫方法。(有三種)
方法一:利用瓶蓋大、中、小各一個,六種顏色
的水粉,調(diào)好顏料,用瓶蓋重壓在白紙上,可重復組合。
方法二:利用水彩筆在白紙上畫成大、小不一的
圓圈,在圓圈,再在圓圈上添畫。
方法三:利用彩色紙撕帖圓形的'重疊秩序和撕紙方法。
四、學生做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ǜ枨椤兑黄鹩螒蚨嗫鞓贰罚
1.選擇適合自己的作畫方法。
2.準備好材料工具。
3.注意畫面的大小組合,色彩變化,畫面美觀。
4.盡量不仿照書本和老師的范畫。
五、評析作業(yè):
1.學生在前面介紹自己的作品是用哪種方法作的。
2.用語言表達對泡泡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刮出來的畫》通過讓學生自由涂色和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使用油畫棒的方法,達到手、眼、腦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在特色過程中自發(fā)學會了色彩的和諧搭配,發(fā)展了審美能力,并且在盡情涂色中,使兒童的情緒得以宣泄。本次美術教學活動對象為二年級兒童。他們的年齡特點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戲性,而且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處于概念化階段,對事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理解、認知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保持其對事物永久的熱情是這一階段美術課的必要。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單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刮畫的方法。
2.嘗試運用不同紙材、涂色工具創(chuàng)造不同的底版及體會不同材料刮畫的技巧。
3.培養(yǎng)學生大膽細心的創(chuàng)作習慣,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學習制作底版及刮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嘗試運用不同媒體創(chuàng)作刮出來的畫
課前準備
。▽W生)蠟筆、油畫棒等涂色工具、各種刮畫工具
。ń處煟┓蹲、課件、常規(guī)及特殊的刮畫工具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
出示范畫(或者民間藝人制作的'有關相近于刮畫的作品和有關刮畫方面的錄像),指名要學生述說看到的這幅畫與平時的畫有什么異同點,自然地引入課題。
2.學習創(chuàng)作。
(1)出示課件(學生和教師的優(yōu)秀作品):學生欣賞時,提醒他們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畫的技巧。
。2)學習制作方法:觀察書本中刮蠟畫底版制作以及刮畫的方法,請學生說說制作步驟。
。3)師生互動討論:涂色、刮畫的方法以及注意點,特別討論作品的創(chuàng)意。
。4)提供創(chuàng)作建議:①創(chuàng)意:構思與眾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變化、刮畫充滿熱情、整體富有意境;②涂色:涂雙色時,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層蓋一層,還要考慮到刮畫時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勻);③刮畫:可輕可重,刮得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別要注意根據(jù)畫面的需要,輕重適當;④工具材料:針對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廢舊的東西,變廢為寶)。
(5)教師示范:選擇學生熟悉的題材進行示范,著重講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畫的注意點、構思和創(chuàng)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講和粗演結(jié)合、動作到位、抓住要點等)。
3.學生作業(yè)。
(1)確定主題:讓學生分組說說或獨自思考刮畫的內(nèi)容,主要選擇自己身邊熟悉的題材(教師可以提供如開心一刻等為主題的有意思的內(nèi)容)。
(2)提醒注意:大膽構圖與想象,畫出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創(chuàng)作;體會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畫的感覺;適度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和創(chuàng)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選擇了合適的紙材;是否涂了和諧的色彩;是否自如地運用了刮畫的技法;是否創(chuàng)造性地刻畫了主題等。
4.課外延伸。
。1)嘗試合作創(chuàng)作(和家人、同伴、老師一起)巨大的刮畫作品,如壁畫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來刮畫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頭等,抽空進行刮畫練習。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進一步感受橋的外形特點,提高觀察能力。
欣賞橋的造型美,體驗寫生的樂趣。
活動準備
選擇幼兒園附近安全又便于幼兒觀察的橋作為觀察對象。
幼兒自帶畫板、圖畫紙、筆等。
準備學習包《主題活動 ·橋上橋下有什么?》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
與幼兒交談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橋,激發(fā)幼兒外出觀察橋的興趣。
二、提出要求
向幼兒交代外出活動的安全要求,如不離開集體單獨行動、必須在指定的'地點觀察等。
三、實地觀察
組織幼兒到幼兒園附近的橋邊觀察橋,引導幼兒注意從橋的形狀、橋墩、橋面、護
欄等觀察橋的整體造型特點,并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寫生表征
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角度進行寫生,提醒幼兒在寫生過程中注意
觀察橋上、橋下、橋的周圍有哪些景物或設施,大膽畫出一幅美觀、完整的圖畫。
五、與橋合影
組織幼兒與橋合影,可以是集體合影,也可以是小組或個人與橋合影。
活動延伸
1.將幼兒與橋合影以及幼兒的寫生作品布置在班級中,提供幼兒欣賞。
2.教幼兒朗讀兒歌《畫大橋》。
美術教案 篇5
一、圖形拼擺教學目標
1、平面構成設計的基礎知識,圖形拼擺使學生初步理解基本形圖形拼擺的概念、構成,以及基本形在平面構成設計中的意義。運用形象與空間關系的規(guī)律,設計出新穎的圖形拼擺圖案。
2、學習用分割、組合的方法獲得基本形,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巧妙組合、色彩搭配,圖形拼擺完成簡單的平面構成設計。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組合造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發(fā)展抽象思維。
3、通過動手拼擺、操作,使學生初步了解分解構成的原理,增強設計意識,并在小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探索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平面構成已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造型設計教學基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平面構成在工業(yè)設計、建筑設計、紡織印染、時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商業(yè)美術設計等領域中被廣泛運用。本課的編寫目的就是向?qū)W生介紹淺顯的平面構成的知識,并作簡單的練習。平面構成是一種理性的造型行為,是將兩個以上的基本形在二維的平面內(nèi),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分解并重新組合成新的單元,賦予視覺化的形態(tài)美感。擴大傳統(tǒng)抽象圖案和幾何圖案的表現(xiàn)領域,大大豐富了裝飾圖案的圖像和表現(xiàn)手段。 教材將“基本形的變化與排列”,“基本形的重復構成”,“平面形態(tài)的分解構成”等三項內(nèi)容作為平面構成的基礎知識,以“圖形拼擺”的游戲形式簡單地介紹給學生,并與生活相聯(lián)系。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較早地對現(xiàn)代設計有所接觸,并通過構成方法的練習, 初步理解平面構成的基本原理。建立學生對形態(tài)的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觀念,并且通過研究構成的形態(tài)及構成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思維能力和設計能力。 “基本形的變化與排列” 和“基本形的重復構成”讓學生了解基本形是平面構成中最基本的單位元素。圖形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基本形用相加合成或相減分割的方法獲得的;拘伟凑找欢ǖ慕Y(jié)構方式又可以構成更大的基本形;拘蔚淖兓菢O其豐富的,教材運用并列、對稱、平移、重疊等方式組合成不同的新形象,圖片充分體現(xiàn)了視覺上理性、明朗的美感!盎拘蔚姆纸鈽嫵伞边@一課時中,“分解”是對原始關系的解脫和破壞;“構成”則是對新關系的建立與創(chuàng)造?杉由顚W生對視覺元素、空間的整體關系與構成方法的認識,培養(yǎng)對形態(tài)的基本感受和創(chuàng)造能力。
2、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能自由、大膽、巧妙地用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進行排列組合,運用接觸、覆蓋、透疊、分離、等變化方法構成各個不同的基本形。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難點:掌握基本形的構成方式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正形”與“負形”的相互轉(zhuǎn)化這一平面構成形態(tài)的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的基本手段!穹桨敢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蠟筆、水彩筆,畫紙,尺子,各種基本圖形的硬紙片學具(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 教師:課件,平面構成作品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請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學生邊說,老師邊畫出來,或用課件展示。 讓學生在彩色紙上畫出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圖形,并用剪刀剪下。(提示:將各色彩紙疊在一起來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圖形。) 圓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圖形,它們能組成許多不同的形狀。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或個人)把剪下的圖形隨意組合成一幅畫。 學生上臺演示。揭示課題:《圖形拼擺》。
2。引導欣賞,拼擺游戲。
。1)欣賞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畫面圖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磚等。)
。2)基本形通過排列可以構成各種圖形,說說在生活中見到過的實例。(提示:各國的國旗、商標、奧運會五環(huán)標志等。)
(3)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把剪好的圖形進行隨意的拼擺游戲。 在拼擺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基本形組成的許多奇妙的圖形。
3、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創(chuàng)意。 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請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在回答時最好能具體說出物體的哪個部分像哪種圖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頂像三角形,房門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圓形和方形組成。)
4、傳授方法,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引導學生拼擺出兩個基本形所能出現(xiàn)的幾種情況。(引導學生了解平面構成中基本形與基本形相遇時出現(xiàn)的接觸、覆蓋、透疊、分離、聯(lián)合、減缺、差疊、重合等情況。)
(2)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圖形構成中的“形”與“地”的關系,提供創(chuàng)作的建議。
。3)鼓勵學生還可以用彩色筆隨意畫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的畫面,涂上自己喜愛的顏色。
。4)提出作業(yè)要求: ①用基本原形進行有趣的變化,將獲得的基本形畫在作業(yè)紙上,并涂上漂亮的顏色。要求:形象新穎、繪制工整。 ②用彩紙剪貼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成生活中的物體,(或者將多個相同的基本形通過組合成不同的.圖形,)創(chuàng)作出一幅漂亮的畫面。 ③利用形與地的關系構成新穎圖形。 (5)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1)小組內(nèi)展示作業(yè),讓大家猜猜看表現(xiàn)的是什么主題;ピu作業(yè)。
。2)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教師小結(jié)。 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是否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創(chuàng)意,與眾不同;③作品的點、線、色彩的表現(xiàn)是否統(tǒng)一等。 6。提供課題,研究拓展。 學生課外的研究拓展活動:尋找并收集生活中有關基本形組合構成的商標或圖形實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膠水,彩紙,七巧板學具(玩具) (教師)七巧板教具,范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1、游戲?qū),揭示課題。
大家玩過七巧板嗎?誰能用七巧板拼擺一個圖形?教師出示七巧板的課件并演示。學生拼擺,討論。 七巧板是我們祖先的一項卓越創(chuàng)造,19世紀初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并迅速傳播,被稱為“東方魔板”…… (簡單地介紹七巧板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對我國悠久歷史文化探究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 小結(jié):將一個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幾個形狀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種圖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構成的這個原理。
2。欣賞激趣,啟發(fā)思維。
。1)展示一張平面構成圖形,提問此圖是怎樣制作的?
(2)教師演示“分解”與“構成”的方法。 ①出示圓形,將它沿直徑分割成兩個半圓,再將分割成的兩個半圓在演示板上作各種不同的組合,并把每次組合成的新圖形畫在黑板上。 (也可以選擇長方形作為“母體”進行分解三次,重新組合產(chǎn)生新的形態(tài)。) 分解法:對稱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 ②請學生練習變換構成的方法:分離、翻轉(zhuǎn)、錯位、連接 組合法:分離式,左右置換式,同向式,相接式,萬字式,口字式,十字式,嵌入式等。 小結(jié):將基本形加以分割并重新組合,可獲得眾多的圖形。
3。鞏固新知,啟發(fā)創(chuàng)造。
。1)象形物品的分解構成: 展示兩幅范畫(熊貓和熱帶魚),讓學生分辨原始“母體”的形態(tài),以及分解的次數(shù)。
。2)抽象幾何的分解構成: 展示兩幅范畫(方和圓),讓學生分辨原始“母體”的形態(tài),以及分解的次數(shù)。 (示范作品詳見相關資料)
4。作業(yè)練習,拼擺創(chuàng)作。
。1)作業(yè)要求。 ①分解次數(shù)不宜過多; ②構成時不得重疊或舍棄; ③作品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但必須創(chuàng)新。
。2)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強調(diào)學生在切割紙張時注意安全。
5、作業(yè)欣賞,評價深化。
。1)學生互評作業(yè),教師對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業(yè)予以表揚與肯定。
。2)選出代表性的同學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談構想。
。3)小結(jié)本節(jié)課內(nèi)容。 ●方案二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蠟筆或水彩筆,紙張,剪刀,膠水,尺子等常用作畫工具 (教師)演示教具:基本原形圖例,各種不同的基本形掛圖,教師范作 教學過程
1、游戲與揭題。
(1)出示一些基本形,(方形,圓形和三角形)請幾個學生組合拼擺出有趣的圖形。 (提示:可將幾個圖形的背后貼上小磁鐵,在磁性黑板上拼擺;蛴孟笃搴蛧遄舆M行拼擺。)
。ǎ玻┙翌}。設計師們把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稱為基本形。基本形通過排列和組合后可以構成各種圖形和有趣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幾個基本形拼擺成平面構成的知識。
(3)板書課題:《圖形拼擺》。
。ǎ矗┬蕾p教材中的圖片。
2、 欣賞與評述。
。1)出示一組圖形
。2)找一找它們的共同點:由基本形變化而來。
。3)請學生談談第一印象:美觀、醒目、簡潔、色彩、形狀…… 在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類似的圖形嗎? (提示:教師可以課前要求學生收集一些商標圖案,作為學具。)
3、啟發(fā)與嘗試。
(1)選幾個同類的基本形進行拼擺,看一看能構成怎樣的圖形。鼓勵學生盡量多地進行拼擺嘗試。
。2)選兩種不同的基本形若干個進行拼擺嘗試。 學生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造,并說一說設計的方法、思路。展開討論:這些圖形有什么含義,可以裝飾在哪里?
4、談話和分析。
。1)分析、探究:教師進行示范,找一找有什么規(guī)律嗎? 引導得出一些基本形構成的方法:接觸、重疊、分離……(詳見相關資料)
。2)鞏固提高再欣賞:欣賞優(yōu)秀的基本形平面構成作品。 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著名標志、精美圖形,就是巧妙地運用這些構成方法設計的。
。3)還有其他構成的規(guī)律和方法嗎?(發(fā)散、分割、綜合……)
5、創(chuàng)作與指導。
。1)你能用基本形拼貼出美麗、新穎的圖形嗎? (制作3個,根據(jù)具體掌握情況可多練習?梢杂美L畫和剪貼的形式,視學生準備的學具而定。)
。2)鼓勵積極思考、操作細致、大膽創(chuàng)新的同學。
。3)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習利用形與地的關系。
6、展示反饋,評價小結(jié)。
展示優(yōu)秀作品,評選最佳設計、最佳圖形構成作品。
。1)學生相互交流設計的感受。
。2)小組評、集體評和教師評相結(jié)合。
7、提供主題,拓展思路。
。1)教師課堂小結(jié):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達出自己心中的美感來。
。2)收集各種基本形組合或拼擺的圖案資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常規(guī)的作畫工具 (教師)七巧板玩具,彩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復習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平面構成中基本形的排列與組合,我們通過對許多基本形的組合創(chuàng)造了具有美感的圖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對基本形進行分解與再構成的創(chuàng)作練習。
。1)展示范畫(熊貓)——圓的分解構成,觀察后說說這張畫是由怎樣的一個基本形分解而成的?
。2)師生互動,拼擺圖形。
2、拼擺七巧板。
。1)大家玩過七巧板嗎?誰能用七巧板拼擺一個圖形?教師出示七巧板的課件及圖形,進行拼擺演示。 七巧板是中國著名的拼圖游戲玩具之一。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通過拼擺能啟發(fā)我們少年兒童的智慧,所以深受歡迎…… (簡單地介紹七巧板,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制作七巧板:將一個正方形切割分解成7塊。(如教材所示)
。3)拼擺七巧板:出示一幅七巧板構成的圖形,請學生用自己做的七巧板拼擺出來,比一比誰拼得快。 小結(jié):將一個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幾個形狀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種圖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構成的這個原理。
3、互動演練,激發(fā)創(chuàng)意
(1)出示一張方形圖紙。(基本形)
。2)分解基本形。(3次)
。3)組合成新形態(tài)。
。4)變換構成方法。 展示后,啟發(fā)學生了解構成的幾種方法:分離、錯位、連接等,讓學生觀察后找出以上在組合中相應的部分。相同的剪法可以拼出不同的圖形。 小結(jié):任何一個基本形,我們都可以視作為“母體”,進行分解組合,創(chuàng)造新的形態(tài)。從母體中被切挖出的部分,我們叫它“正形”,切挖后的空白部分,我們叫它“負形”,正形和負形之間就構成了“形”與“地”的關系。
4、欣賞作品,創(chuàng)作練習。
。1)欣賞平面構成作品,引發(fā)討論。
(2)學生創(chuàng)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交流展評。
(1)學生展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并作講解。
。2)對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作分析指導。
6、小結(jié)拓展。
(1)小結(jié)本課,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
。2)收集應用在商品廣告中的平面構成作品。
平面構成相關知識。 基本形與基本形在組合構成時,會出現(xiàn)以下8種情況: 分離:兩個形象分離,形象與形象相鄰近,但不接觸,而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接觸:兩個形象相遇即形象與形象的邊緣恰好接觸,產(chǎn)生兩形相連的結(jié)合形。 復疊:一個形象覆蓋在另一個形象上,覆蓋與被覆蓋的形象,在視覺上就有一近一遠、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的空間效果。 透疊:一個形象疊在另一個形象上,兩個形象同時顯影出來的交疊部分產(chǎn)生透明的感覺。 聯(lián)合:形象與形象重疊在一起,不分前后上下的聯(lián)合,形成新的較大的形象。 減缺:一個形象被另一個形象局部遮擋,前面的形象不畫出來隱而不見,未被遮擋的產(chǎn)生新的形象。 差疊:兩個形象重疊時,重疊部分產(chǎn)生一個新的形象,其他部分則消失不見。 套疊:如果兩個形象大小不一重疊在一起時,也可以產(chǎn)生新的空間和新的形象。 常用的分解和構成的方法: 對稱分解、十字分解 、整形分解 、分離式、左右置換式、同向式、相接式、萬字式 、口字式、十字式、 嵌入式等2。七巧板的故事。
(1)七巧板游戲也稱“七巧圖”,是中國著名的拼圖游戲玩具。因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通過拼擺可以啟發(fā)兒童智慧,所以深受歡迎,F(xiàn)在的七巧板是經(jīng)過2500年的歷史演變過來的。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對幾何圖形很有研究,他熱情好客,發(fā)明了一種用6張小桌子組成的“宴幾”——請客吃飯的小桌子。后來有人把它改進為7張桌組成的宴幾,可以根據(jù)吃飯人數(shù)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狀,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這樣用餐時人人方便,氣氛更好。后來,有人把宴幾縮小改變到只有7塊板,用它拼圖,演變成一種玩具。因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們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宮中的人在慶賀節(jié)日和娛樂時,經(jīng)常用它拼成各種吉祥圖案和文字,故宮博物院至今還保存著當時的七巧板呢! 用于兒童智力開發(fā)的七巧板的雛形,就在這兼?zhèn)鋵嵱脙r值和藝術審美的圖形拼合中產(chǎn)生了。
(2)18世紀,七巧板傳到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國人通宵達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在歐洲,大約1805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兒童謎解》中有24幅七巧圖并附有一份木制的七巧板。隨后,1810年在法國,1818年在德國和美國都紛紛出版了關于七巧板的書,在意大利出版的書中還介紹了中國歷史。七巧板在歐洲至今經(jīng)久不衰。
。3)魅力無盡的七巧板游戲直到現(xiàn)在仍是兒童喜愛的智力性娛樂項目,不僅得到了社會的公認,甚至國家教委都明確規(guī)定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中必須使用七巧板游戲作為兒童智力開發(fā)工具。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1
美術的教案11-08
蔬菜美術教案01-17
美術教學教案01-29
船的美術教案02-01
美術元宵教案02-01
少兒美術教案01-31
春的美術教案02-21
美術顏色教案02-22
美術優(yōu)秀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