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精】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1
教材說明
本次寫話教材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寫話的題目“××真聰明”,這是半命題,由學生自由選擇要寫的人,根據人物名字把題目補充完整。二是文字提示,提示學生哪些事情可體現人聰明,所以本次作文和其他寫人的事有所區(qū)別,所寫的事一定要突出這個人的聰明才智。三是一幅插圖,表現了學習和生活中體現聰明的'情景,起到了引發(fā)學生話題的作用,但指導學生寫話時不要局限于內容提示,要打開學生思路,鼓勵學生獨立選材。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多觀察思考、遇事積極動腦。
2.敘事清楚完整,符合要求。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自己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敘事中體現人物的聰明,敘事生動具體。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以前讀過的課內外寫人的優(yōu)秀習作。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2.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1)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明確寫話的內容和要求。
(2)啟發(fā)回憶,確定寫作素材。
可組織學生開展“夸××”或“××真聰明”的活動,喚起學生的記憶,搜集能表現人物聰明的材料。這樣既可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又可選取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材料。
(3)補充好題目。
3.讀寫聯系,體會寫法。
(1)啟發(fā)學生從學過的寫人的課文中領悟寫法,如本單元的課文。
(2)從課外的優(yōu)秀習作中體會寫法。
(3)總結寫法。
讓學生明確要表現人物的聰明,必須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師可出示一篇典型“病例”,然后讓學生討論,體會寫法。
4.先說后寫,修改完善。
(1)個人練說。
(2)同桌互說,互評。
(3)選出好、中、差學生試說,師生共同評議。
(4)動筆寫話,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5)學生自己修改習作。
5.品讀賞析,體驗成功。
(1)朗讀習作,集體評議。
(2)修改完善,同桌或小組內學生互相傳閱,和大家分享作文快樂。
小學語文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誦課文。
2、認識生字12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誦課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達的意思。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掛圖。
課型:散文。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誰知道哪兒的冰燈最有名?
2、板書課題:冰燈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段序。
、、出示12個生字,學生分組認讀。
巷 俗 菱 適 炕 棉 爹 扭 廢 襖 悔 融
(請單行的同學起立教讀)
、恰⒊鍪旧~,同桌讀,齊讀。
走街串巷 習俗 菱形 炕上 爹爹 棉襖 合適 廢玻璃 扭頭 融化 后悔
2、熟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小組討論,看到父親做冰燈,“我”為什么“后悔”了?
、、指定學生讀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5—10自然段這一部分講了什么?
*勾出課文中反映出父親做冰燈不容易的句子。
*比較句子:
a、父親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親正在離炕不遠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讀5—10自然段。
、、齊讀11自然段。
*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指定學生接讀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部分講了什么?
、省R讀全文。
、、填空:
這篇課文講了事,反映出對 的關愛。
三、作業(yè)布置:感情朗讀課文.
四、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正確書寫9個生字,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
教學重難點:正確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田字格黑板。
課型:寫字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文《冰燈》。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出示12個生字,學生認讀。(開火車)
巷 俗 適 廢 棉 悔 融 扭 菱 炕 爹 襖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要寫的生字,學生認讀。
街 巷 俗 適 廢 棉 悔 贊 融
2、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書寫生字。
、、讓學生自由寫生字。
、、指名上臺書寫,并指名評價。
、恰鴮懮,每字3遍。
、、抄寫詞語。
⑸、合作學習
*小組中,選出寫得最快、最好的作業(yè)。
*上臺展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書寫的。
三、布置作業(yè):
1、書寫生字,每字3遍。
2、抄寫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3
目標設計:
1、認識八個字,認識五個偏旁。氵、扌、纟、火、礻。
2、認識一些簡單的家庭陳設用品,并能將它們與對應的詞語聯系起來。
3、在識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認識5個帶新偏旁的字。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課件
教學流程:
一、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生字。(開火車認讀)
二、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有一位小姑娘叫小紅,她是苗苗小學一年級二班的學生,今天班上要評選幾位在學校表現好,在家里表現也好的'學生,可是老師不知道小紅在家里的表現怎樣,想請大家一起到她家去看看,再評一評。你們愿意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課《在家里》。(板書:在家里)
2、齊讀課題。
三、看看圖,說說話。
1、出示書上的課件圖,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并討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時間?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說給同桌聽聽。
3、大家交流,看誰說得最通順,最清楚。
四、圖文對照,認讀字詞。
1、出示課件(觀察圖上箭頭所指圖形,借助拼音,讀準詞語,注意讀準翹舌音、后鼻音。如:沙、紙、視|(翹舌音),燈(后鼻音)。
2、齊讀詞語。
五、自主探究,識記字形。
1、讀詞語,找出詞語中的八個生字。
2、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3、反饋:這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記的?
4、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通過用熟字換一換,部件拼一拼的方法來記。
。1)找一找,生字中哪的字的半邊見過?
沙氵 + 少:學習偏旁三點水氵。
報扌 + :學習偏旁提手旁扌。
燈火 + 。簩W習偏旁火字旁火。
視礻 + 見:學習偏旁示字旁礻。
(2)其余的生字用什么辦法記住的?
臺:云、去的下半部放在上面,下面放口|。
電:給曰加一筆 就是電。
紙:學習偏旁絞絲旁纟。
5、用新的生字組詞,比一比,哪一組說得多。
六、鞏固練習。
1、游戲(摘蘋果)請學生將蘋果上的字正確認讀,認讀后,將蘋果獎勵給學生。
2、抽學生上臺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4
本學期總第11—12課時本單元第1—3課時授課日
期:9。19—9。21授課人:田輝
課題:gkh課型:新授第一課時
一、設計理念
《gkh》拼音教學在設計上運用了多種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本,創(chuàng)設學習?生氣?,增強基礎?底氣?,培養(yǎng)語文?靈氣?。
1.童話中漫游,情境中體驗,心靈中融合。將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內容貫穿在童話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
2.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讓教與學盡量在游戲中展開,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與輕松,在歡笑中傳遞各自獨特的體驗。
一、教學目標
l。學會gkh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二、教學重點
gkh的發(fā)音、兩拼音的拼音方法。三、教學難點兩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字母卡、音節(jié)卡五、教學過程(一)復習
1。認讀聲母bpmfdtnl。
2。練習四聲,重點練習單韻母e。
3。練習bpmfdt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二)講授新課
1。教學聲母?g?。
、賳枺簣D上畫的是什么?
(圖上畫的是一只鴿子叼著一支長長的柳枝。)
、趃是舌根音。發(fā)音部位和方法是:舌根高抬,頂住軟腭,憋住氣流,然后突然放開。
、踘像什么?
。ㄏ聒澴拥鹬牧。像g。)q下加彎ggg。
、躦的筆順:cg兩筆寫成。寫在中格和下格。⑤學生在本子上書寫。
2。教學聲母?k?。
、賳枺簣D上畫的是什么?
。▓D上畫的是幾只小蝌蚪在吃水草。)
②k,的發(fā)音基本和g的發(fā)音相似,舌根高抬頂住軟腭,憋住氣流,但在放松舌根的時候要送氣。
設計意圖:由于g、k的發(fā)音相似,學生不容易區(qū)別,所以在此,細致的講解他們發(fā)音時的不同,并加強練習和形象化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區(qū)分開他們。
、蹆芍恍◎蝌接蔚剿葸叄螤钕駅。
、茼樋诹铮候蝌匠圆輐kk。
筆順:k兩筆寫成,寫在上格和中格。注意?<?是一筆寫成。
、輰W生書寫。
3。教學聲母?h?
①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D上畫的是一個小弟弟坐在椅子上喝水。)
②舌根高抬,接近軟腭,留一道縫,讓氣流從當中擠出來,是摩擦的聲音。
、踙的形狀像小弟弟坐的椅子:一張椅子hhh。④筆順:h兩筆寫成,寫在上中格。
(三)學習gkh與單韻母相拼。
1。出示音節(jié),學生試讀。
2。教師范讀,生跟讀。
3。用各種方式練讀。
。ㄋ模⒆鳂I(yè)設計
1。反復練習gkh的發(fā)音及與單韻母相拼。
2。gkh各寫一行。
六、板書設計
ggagegu
kkakeku
hhahehu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認識五個生字,會讀兒歌。二、教學重點
gkh的發(fā)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認字。三、教學難點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學準備課文插圖、字母卡、音節(jié)卡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聲母gkh,背順口溜。
2。聽寫gkh。
3。復習兩拼音:ga、ge、gu、ka、ke、ku、(練讀四聲。)ha、he、hu。
小學語文教案5
一、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詩歌教學教案設計的方法,學會設計,并發(fā)展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設計出較完美、符合現代教學特色的教案。
二、教學準備:
1、預習書后的附錄教案
2、準備教案,欣賞散文詩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設計的具體程序
難點:怎樣設計出的有特色的`教案
四、教學過程
1、導入:上節(jié)課布置了詩歌教案的預習,今天主要講詩歌教案的設計
2、分析書后詩歌教案前面學習了故事教案的設計,大家對語言教案的格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請民學們說一說,詩歌教案和故事教案設計有什么不同:
。1)詩歌教學要求著重學會朗誦,故事著重理解
。2)教學過程
、僭诶斫獾幕A上學會念兒歌
、谔釂柕幕卮鹨栽姼璧脑幕卮
3、分析教案
。1)請仔細看一下教案“欣賞散文詩”
。2)分析此教案和書上的教案相比有什么特色:
活動目標:著重于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感受、陶冶
活動準備:教具準備多樣、新穎
活動過程:以感受為主,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培養(yǎng)對語言美的感受,審美觀的初步建立
活動延伸:體現綜合性:有表演游戲、仿編、美術活動
4、小結:詩歌教案的設計很靈活,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想象,結合幼兒的特點,設計較新穎的教案,應該更多地融入現代意識,著眼于素質有培養(yǎng)。
5、作業(yè):設計教案“神奇的字”
小學語文教案6
設計意圖:
在小學階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練習的重要內容,是語文試卷上常出現的考題,也是試卷上出錯誤率較高的類型。通過對病句的修改,可以使學生認識什么是正確的句子,什么是錯誤的句子。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而且也為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小學生常見的病句主要有8種類型,修改病句的關鍵是找出病因,找到病因,才能“對癥下藥” 。所以在進行分類總復習時,對病句這個知識點很有必要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在學生的`思維里建立起總體印象。
學習目標:
1、通過系統(tǒng)的復習,了解小學階段常見的8種病句類型;
2、能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則,掌握修改的方法;
2、會使用常用的修改符號靈活、快速、準確地修改各類病句;
3、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和準確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為提高習作能力開辟捷徑
教學的重難點:能根據病句的病因“對癥下藥”
教學準備: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大家坐得真端正,看來同學們對這節(jié)課很重視,老師
也很重視。今天老師特意穿了一條漂亮的裙子和一副眼鏡。(生交流)這句話錯在哪里?病因是什么?怎樣修改?指名回答。除了這個病因以外,句子還有那些病因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怎樣修改病句。板書課題:修改病句。生讀課題。
二、復習修改病句
師:修改病句就像醫(yī)生給人看病一樣,關鍵是找到病因,才好對癥下藥,解決根本問題。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當醫(yī)生,為屏幕上的病句病人診斷它們的病因。
。ㄒ唬┩ㄟ^類型練習,掌握對應病句類型
1練習一:出示一組病句,提問:這個句子的病因在哪里?怎樣修改?
在小組中交流例:聽說要進行作文競賽,紛紛報名參加。
。ǔ煞謿埲保
例: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ㄇ昂竺埽
例:大家討論并聽取了校長的報告。
(詞序顛倒)
例:隨地吐痰的人,是一種不文明的習慣。
。ù钆洳划敚
例:爺爺常常給我們講起從前有趣的往事。
(重復啰嗦)
例:除夕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
。ú缓鲜吕恚
例:我?guī)еP、尺、橡皮和眼鏡等文具去參加數學競賽。
。ǚ诸惒划敚
例:小組討論會上,大家的發(fā)言很猛烈。
(用詞不當)
2、指明學生回答病因,能口頭練習修改病句,并隨機板書出對應的病句類型
3、復習修改病句的步驟
師:醫(yī)生看病要做到望聞問切,那么修改病句的步驟分為哪幾步?課件
出示(生答)師板書:修改步驟:讀(讀懂句子的意思)、找(找出病因)、改(對病因處進行修改)、查(查是否正確)
師:醫(yī)生看病時找到病因后怎么做?(生答)我們找到句子病因后,怎
么辦?那么修改的方法有哪些呢?板書:修改方法:增、刪、調、換。修改符號。
老師小結:在我們小學階段,主要的病句類型有以上幾種,大多病句只
有一處錯誤,在改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尊重句子的原來意思,盡量少改動,改完后再讀讀看看句子是否通順。請同學們看這個句子,這樣改好不好?課件出示:
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臺上。修改為:大家都集中到主席臺上。
過渡: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修改病句的知識,相信同學們給句子看病的
技術水平一定提高了。下面我們就來當一回專家,給句子看病吧。課件出示。
。ㄈ⿲<议T診之火眼金睛
【1】鞏固練習出示句子,要求學生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
1、在文娛晚會上表演了精彩的節(jié)目。
2、這道題終于把我解答出來了。
3、英語對我很感興趣。
4、看了精彩的節(jié)目,觀眾忍不住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2 】小組互評互判
【3 】講評,投影出示學生修改的句子。
過渡:同學們真不愧為專家的稱號,把病句改得這么好。那么接下來,
老師帶來了一位患有疑難雜癥的病人,看看我們這些專家能不能把它治好。課件出示一段話。1、同桌討論修改。2、指明說出句子的病因和改法。3、派代表上臺演示,
三、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生看板書一起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怎樣修改病句。了解了句子的類型,懂得了修改句子的步驟,針對病因,用增、刪、調、換等方法,讓句子意思表達得明確、清楚。值得注意的是在改病句時,修改的方法多種,必須保留句子愿意,改動最少。希望同學們把我們學到的修改病句的方法運用到學習中,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書:病句類型
成分殘缺
前后矛盾
詞序顛倒
搭配不當
重復啰嗦
不合事理
分類不當
用詞不當修改步驟讀找改查修改方法增刪調換修改符號
小學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詞,并能夠達到背誦,默寫的水平。
2、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查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yǎng)運用資料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了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查資料自學,體會詩人的表達思想感情。
2、品味欣賞“綠”“還”等字在詩中的作用。
課前準備
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教學輔助用具。搜集有關資料,多媒體課件,插圖。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剖析課題
1、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杰出的詩人多如繁星,不勝枚舉。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誰來介紹一下王安石?(學生在班級中相互匯報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王安石的資料)(總結)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于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2、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請同學們回憶已學過的與“月”相關的古詩,如《古朗月行》,《靜夜思》……
3、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王安石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4、剖題
。1)這首詩是作者從江西出發(fā),乘船經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瓜洲)簡介瓜洲:瓜洲,在長江的'北岸,離南京不遠。(標注)
。2)詩題中的“泊”我們在哪首詩中見過?在本詩題中何意?
。3)理解題目的意思。
。4)由課題引出問題。
5、與學生一起商定學習步驟和方法。老師歸納學生的發(fā)言,板書“讀、說、背、做、寫”的學習方法。
二、讀詩
1、讀詩歌,感知內容
a、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詩,讀準字音,并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b、指名讀,正音:間、重、還
c、說說詩歌大致的意思。
2、指導閱讀——抓字眼,明詩意,讀中感悟。
a、“間”什么意思?表示“隔開”的意思還可以組什么詞?隔開了什么?看圖(點擊幻燈片)
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里呢?
“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山少?(“數人”、“數日”何意?“數”何意?)
還從哪里知道山很少?(摳住“只”。補充介紹,點擊“京口”。)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c、齊讀前兩句,指名說詩意。
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xiāng)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以說,詩人身在瓜洲,已設計好回家的路線?稍娙穗m然離家鄉(xiāng)這樣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xiāng)呢?從哪里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
d、“還”什么意思?說說這一句的意思。詩人在什么時候想到回家?(春風又綠江南岸)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無奈)再讀。
e、誰能把這首詩完整的意思說一說?
f、誰能把整個作品讀一讀?
g、讀完以后,你們知道這首詩表達詩人什么感情?
3、讓學生自由讀古詩、同桌互讀或者小組內互相讀課文。
4、師生共同讀學生可以自由地站起來讀,給別人聽,然后由教師范讀,幫助學生領悟。
三、背誦
1、試背(讓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試背)
2、全班進行匯報背誦的結果。
四、說說
1、交流收獲,粗通詩意四人一組交流,結合資料討論,寫下收獲和疑惑。討論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提問點擊課件,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2、體會詩的情感,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結合插圖,看看是否可以讀出問題來。如果可以,那你們就更善于讀書了。“春風又綠江南岸上”中“綠”的用法。“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明月圖上沒有。
。2)教師贊揚學生的質疑精神,并引入對“綠”的推敲。細細地品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個“綠”字中感受到什么?個人思考。
。3)小組簡單交流!熬G”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蛘呤恰熬G”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蛘摺熬G”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或者說“綠”還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4)他的問題老師也相信你們有逛街的見解。學生簡單交流后,全班發(fā)言。(略)
。5)學生朗讀,說說自己側重表現的感情:有的側重表現其思鄉(xiāng),有的側重表達對前途的信心。有的側重表達他對江南美景的愛戀。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6)那我們課外又了解哪些表現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詞呢?推敲詩中詩人所用的一些詞語之妙處,并通過形象的位置圖展示出當時作者所在地,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五、做做
學生在體會詩的意境后,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對這首詩的喜愛,同學們大多數會采用朗讀、書畫、戲劇表演等形式來表達當時的意境。
六、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先由學生自己對這節(jié)課進行總結,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的概括。
[總結]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時——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還”;抒發(fā)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光標引領說)
知識拓展延伸(課堂作業(yè))
這節(jié)課,同學們積極主動地感悟真情、推敲詩句,學得生動精彩,給老師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下面,老師布置一下課堂作業(yè)。
選做題1:根據《泊船瓜洲》,重新為課文配一幅插圖。
選做題2: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江南的景色。
選做題3: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橋)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月夜的寂靜,為什么?
板書設計
學習方法:讀、說、背、做、寫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靠家近,很難還)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離家久,早想還)
明月何時照我還。(思家切,不能還)
小學語文教案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認識2個偏旁。
2.會認7個字。
3.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生字和認識2個偏旁。
2.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農”的書寫教師重點指導。
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教師出示小貓種魚的插圖,讓學生觀察,提問: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小貓種魚。學生齊讀課題?戳苏n題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回答:小貓為什么要種魚?小貓最后收到了魚了嗎?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學習課文內容。
二、認識生字和要求認識的字。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邊讀邊在課文中標畫出生字和會認字。
2.借助漢語拼音把生字和會認字多讀幾遍。
3.同桌同學互讀生字和會認字。
4.抽讀帶拼音的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鞏固字的讀音。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邊讀邊標出自然段。(3段)
2.同桌同學互相讀一遍。
3.教師范讀,聽老師是怎么讀的,一會兒請同學讀,看誰比老師讀得好!
4.指名讀,大家評議。
四、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1.學生自學生字,分析字形,理解字義。
2.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比比誰識記字形最巧妙?一會兒請同學們給大家講一講?
3.請小老師講:
種:左右結構的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中”字左邊加上“禾”字旁就是種。出示課件:先出示:禾中 再出示:種。組詞:種田、種花。
秋:“秋”字和“種”用比較的方法來記。把“種”字右邊的“中”換成“火”就是“秋”字。組詞:秋天、秋風。
農:獨體字。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字形。筆順是 。學生書空組詞:農民、農物。
民:獨體字。也是用粉筆畫的方法來記,筆順是 。學生一起書空筆順。組詞:人民、農民、民主。
玉:獨體字。用“玉”字加一點記憶字形。筆順是一二 干 玉,注意最后一筆是點。組詞:玉米。玉石。
地:合體字,左右結構,出示課件:先出示土 也 再出示 地 用學過的熟字“邊”加上“提土旁”就是地。組詞:土地、地里。
他:左右結構的字。和“地”用比較的.方法記憶。把“地”字的“提土旁”換成音人旁就是“他”字。組詞:他的,他們。“地和他”字。為什么“地”是提土旁?“他”是單人旁?讓學生說一說。
4.抽讀生字詞卡片。
5.學生獨立觀察每個生字的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
6.在觀察的基礎上描紅,邊描邊記住重點筆畫的位置。
7.在描紅的基礎上你想提醒大家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種”: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寫成左窄右寬,“禾字旁”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農”字注意字的筆順是 ,書寫時要寫得舒展一些。注意第四筆的“豎折”和第五筆“捺”的起筆位置不能挨上。
“民”字注意最后一筆是斜鉤,寫得稍長一些,經左邊稍長出來一些。
8.在學生提示的基礎上,把每個生字在書中田格上獨立寫一遍。寫后同桌互查糾正。
9.同學再把每個字獨立書寫一遍。
10.全班評議修改!
11.教師對比較機械的字進行重點指導。如“農”字教師示范板書。學生再練習寫“農”字。
12.鞏固練習:學生在生字本上寫生字,每字寫3遍。
板書設計 :
16 小貓種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朗讀課文知道種玉米收玉米,種花生收花生,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道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朗讀課文知道種玉米能收玉米,種花生能收花生,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道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道理。
2.明白向別人學習需要動腦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抽讀生字和詞語卡片,鞏固字音字形。
二、談話導入 :
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小貓種魚的生字和詞語,我們初步地了解課文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內容,仔細觀察插圖,能用簡單的話表達圖的內容,同時還要明白課文中所講的道理。
三、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自己小聲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3.全文共有幾幅圖,(5幅)邊看圖邊讀課文,想想哪幅圖和哪個自然段有聯系。
(1)第一自然段是描寫第一、二幅圖的。
。2)第二自然段是描寫第三、四幅圖的。
4.學生輕聲讀課文,想想:你從每段課文中明白了什么?指名說一說。
四、朗讀課文,進一步地理解課文。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教給學生學習辦法。
1.出示圖1圖2,說說每幅圖畫的是誰在干什么?再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用“一”畫出第一幅圖對應的句子,用“~”畫出第二幅圖對應的句子。
3.讀讀畫出的句子,并思考:誰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怎么樣?農民伯伯種的是什么樣的玉米?教師出示實物:玉米粒,即種子。到了秋天農民伯伯收獲的又是什么呢?(教師出示實物:玉米棒子。板書:種玉米 很多玉米
4.看第二幅圖,農民伯伯收了多少玉米呢?書中用了一個詞,是什么詞?(很多)①如果是你,看到收獲了這么多的玉米。心里怎么樣?(高興)用高興的語氣讀一讀。②教師抓住“很多”進行朗讀指導。學生練習讀,指名讀。③練習背誦。先利用圖文對照的方法自己練習背誦,然后同桌互背最后指名背和齊背。
5.總結學習方法。
板書:看圖
畫句子
讀文 思考?
朗讀,背誦
。ǘ┰谧脒@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熟悉學法。
1.自己自學課文二段。
2.學生自學后小組進行討論。
3.指名匯報學習收獲。
教師板書:種花生 很多花生
4.朗讀本段,讀出阿姨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悅心情。
5.背誦第二段。
與第一段比較著背,只是把“玉米”換成“花生”就可以了。
。ㄈ⿺U展練習,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1.學生把前兩段進行背誦。
2.讓學生按照句式,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農民伯伯或阿姨還能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收到很多什么?
3.想一想:農民在什么時間種?到了什么時間能收到。農民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花生……呢?
。ㄒ驗橛衩缀突ㄉ欠N子繁殖的,是種在地里的,經過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就會收到很多的玉米和花生!
教師過渡語:有一只可愛的小花貓看見農民伯伯和農民阿姨,把玉米和花生種在地里,收到了很多玉米和花生,于是它把小魚種在地里,它想收到很多很多小魚,它收到很多魚了嗎?
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自然段。
。ㄋ模⿲W習第三自然段。
1.自己小聲讀這段,標出有幾句話?
2.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板書:
3.小組討論。
4.提問:小貓看見了,它看見什么了?說給大家聽。小貓為什么要種魚?從圖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想,一定收到小魚?小貓到底能不能收到很多小魚?
為什么?小貓錯在哪里? 板書:沒收到。
5.指導朗讀。從“一定”一詞,小貓想自己肯定能收到很多小魚,要讀出很自信、很肯定的語氣。自己練習讀;同桌互讀,相互評議;指名讀。練習背誦。
6.利用表演形式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
請一名學生帶上小貓的頭飾當小貓。請一句同學給他講為什么種魚收不到魚的道理。小貓聽了很難過,向同學承認了錯誤,并請求同學們幫助他想想能收到很多小魚的辦法。
五、全課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
小學語文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學生搜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教師準備投影片和道具。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學生說說課前自讀課文的情況以及體會,介紹搜集到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由此導入新課。
。ǘ┏踝x感知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在學習小組內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同伴討論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開火車認讀。
5、自由說說課文的大體內容。
。ㄈ┘氉x感悟
1、讀文想問題
(1)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
。2)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3)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發(fā)生的?
2、畫句找答案
。1)小男孩為什么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2)小男孩為什么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3)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
。4)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5)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么?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ㄋ模┚x入情
1、男女生、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高爾基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運用適當的語氣表達情感。
2、教師范讀,再指名讀,師生給予評價。
。ㄎ澹┭葑x入境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
2、學生兩人一組,借助道具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提示學生注意語言、表情、動作的協(xié)調統(tǒng)一,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
(六)識字寫字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
陽光明媚、鞠了個躬、咧開嘴、吩咐、準備、停當、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突然側過臉。
。1)讀一讀。
。2)用實物、動作、換詞、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詞義。
。3)各小組以競賽的方式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詞語組得又多又正確的小組獲勝。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要寫的字,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學生描紅仿寫,然后說說自己什么字寫得好,介紹經驗。
。ㄆ撸┩卣菇虒W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备郀柣鶎τ浾吆托∧泻⒌膽B(tài)度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聯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進了高爾基的辦公室,高爾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萬事俱備,他卻忘了帶膠卷,所以他哭了,這是懊悔,這是自責。對這一點,高爾基是完全能體會得到的。因此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還會再來嗎?討論中讓學生聯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據,并發(fā)揮想象,續(xù)寫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見過“搖滾”和“勁舞”嗎?其實,在我們中國古老的黃土地上,早就有我們自己的搖滾和勁舞。它就是融搖滾和勁舞為一體的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安塞腰鼓。
1、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2、師問:你看了這些畫面,此時內心洋溢著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談一談觀后感,可以從聲響、畫面等方面談。)
2、導入:俗語說:“一方山水養(yǎng)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碑a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ū菊n導入的設計,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
。1)教師范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ㄧH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
。2)指導朗讀。
例段一:第5自然段
明確:本段描寫安塞腰鼓表演開始時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贊頌了那股噴涌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三個短句要讀得簡潔有力;“驟雨一樣……強健的風姿”這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躍性的節(jié)奏,來表現腰鼓場面的火烈、豪放、動力十足;最后,“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讀出對腰鼓場面,對人的生命力的贊美之情。
。ǖ谝徊糠质枪穆曧懫鹬,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3)學生組內自主朗讀,然后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朗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審美樂趣。同時,用比賽來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2、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好一個 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商钤~、短語、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內容。
。▽W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3、明結構。
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
“好一個安塞腰鼓!”反復出現,怎么讀?
。雷x時感情要熾熱、飽滿、聲調要高亢激越,充分表達本文對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贊頌之情。)
三、作業(yè)
1、摘抄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
2、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設疑過渡
三、精讀文章,品味語言
1、尋美點。
A、從語句上看
布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 美,你看(聽)….”的句式或用“ 好,好在 ”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可能出現的答案有:
、傩疃l(fā)的后生美,你看,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wěn)而安靜。
、诨鹆业奈璧笀雒婷,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③激越的鼓聲美,你聽,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軗艄牡暮笊,你看,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疚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⑤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B、從用詞方面說: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tài)。
(2)“茂騰騰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C、從修辭上說: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2)“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3)文中的反復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jié)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D、從寫法上說:
(1)“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后的寂靜。
(2)文中開頭的靜態(tài)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后面寫動設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合,充滿畫面美。
2、進一步美讀訓練。
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由女生讀,5—17自然段由男生讀。18—20自然段老師朗讀。
。康模褐笇W生多美讀,從美讀中體味它的氣勢,感覺其中的生命律動,進而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包孕的對人的旺盛的生產力的贊美之情。)
四、布置作業(yè)
1、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2、任意找出一段你喜歡的課文,試著仿寫一段話。
3、讀后感。
五、結束語
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贊歌。
在《黃土高坡》的歌聲中結束本課學習。
板書設計
痛快了山河
好一個 ——安塞腰鼓
蓬勃了想象力
小學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生字,理解新詞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與作用。
3、能用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地介紹新型玻璃。
4、通過理解課文,激發(fā)探索科技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及作用,激發(fā)探索科技奧秘的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及作用,能用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地介紹新型玻璃。
教學預設: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課件。
以動畫的形式再現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件包括五個場景:
、、深夜,一個賊潛入博物館。
、、賊劃破玻璃,將手伸向陳列的珍貴字畫。
、恰⑼蝗,警鈴大振,賊驚慌失措。
⑷、警察把垂頭喪氣的賊帶走。
、伞⒆詈笠粋鏡頭定格在玻璃上,給玻璃一個特寫。
2、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是誰報的警保護了國家的字畫?
(開始的動畫課件形象直觀地再現了課文情境,既讓學生了解了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神奇之處,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3、師板書課題,提醒“新”、“型”的寫法,生跟著寫。
(當著學生的面板書課題,而且邊寫邊指點寫字要領,還要學生跟著寫,這是一次扎扎實實的寫字訓練。)
二、內心驅動,自讀自悟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內驅力。
師:新型玻璃有一些很獨特的功能,但有很多人不了解它的特點與作用,你們能幫助它們做做宣傳嗎?
師:為了更好地介紹它們,同學們可得熟悉它們的特點和作用哦。
2、自學課文。
師:自由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一共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讀幾遍,記住了以后再往下讀。一句讀不通順,回過頭再讀,直到把這句讀通順了再往下讀。讀好了第一遍,再默讀第二遍,拿筆劃劃,想想,直到老師叫停。
生自由朗讀,師巡視。
(教師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扎實、具體。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并教給學生朗讀課文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又讓學生默讀了一遍課文,并教給學生邊劃邊想的讀書方法。學生初讀課文比較充分,就能基本通曉課文內容,從而為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精講”奠定了基礎)
3、檢查自學。
、佟⒅该侄卫首x,相機指出錯、漏之處,并進行語言文字教學。
A、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評價,全班齊讀。
B、指名朗讀第2自然段,評價,全班齊讀。
隨機幫助學生結合生活且聯系上下文理解“藕斷絲連”。
C、指名朗讀第3、4自然段,評價,全班齊讀。
隨機理解“問世”。
(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已有的認知結構對于當前的認知活動會起到決定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某個新詞的詞義時,所聯系的上下文可視為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思維組塊。學生憑借這個新詞與上下文中的其它詞語的邏輯聯系,便能比較容易地推知這個新詞的'意思。)
D、指名朗讀第5、6自然段,評價。
師講解“分貝”。
(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專有名詞,無需反復啟發(fā),教師徑直講來,這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的。)
師板書關聯詞“盡管……還是”、“如果……就……”,讓生在文中劃出。
請學生自由讀5、6段,讀到劃了關聯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師巡視,指名讀劃有關聯詞的句子。
(關聯詞語對于小學生來說無需多講,即便教師講了也很難領會,更不要從語法角度給學生分析復句。教師讓學生將這些關聯詞語在書上劃下來,并多讀讀劃了這些詞語的句子,意在讓小學生通過充分感知,讀中感悟,達到心領神會,然后再去學習運用。)
②、交流問題:課文一共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理解課文內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讓學生老老實實地去讀書,課文讀熟了,難點突破了,課文內容也就自然理解了。)
三、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深入理解課文。
1、導入。
師:同學們,在你們清楚地了解了新型玻璃后,現在請你們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幫助它們做做自我宣傳,聰明的你們能做到嗎?
師:請喜歡同一種新型玻璃的編為一組,每組4—5人,并選出一個小隊長負責組織交流和選派發(fā)言人。注意,先自己充分思考,再組內交流。
師出示溫馨提示:力求語句通順連貫,語言生動活潑、有趣味、有吸引力。
2、生自主思考,充分準備后組內交流,師積極參與談話,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每小組派代表全班交流,師生、生生多維互動。
例:
生:大家好!我是“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日常生活中,噪音就像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隱身人”,無處不在又難以對付,常常使您無法安心休息、入睡?墒,我卻有辦法制服它,信不信?如果您的家、辦公室在鬧市區(qū),街上的噪音常干擾您工作、休息的話,那么請您將我?guī)Щ厝パb上吧!我一定會還您一個清靜舒適的環(huán)境,街上的噪音傳到房間里就大大減弱。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請馬上行動吧!
師:謝謝“吃音玻璃”的介紹,你們覺得他的介紹怎么樣?有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生1:我覺得他的介紹很精彩。尤其是“吃音玻璃”的作用放在開頭,一下子就吸引住別人的耳朵聽下去。
師:你真會傾聽,這也是謝老師想說的。
生2:他的介紹能抓住顧客的心理,特別打動顧客的心。比如:在鬧市區(qū)無法安心休息、入睡等,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我聽了他的介紹,只想把“吃音玻璃”買回去,因為我家旁邊很吵,有時吵得我無法睡覺。
師:說得好!能結合自己聽后的感受和生活實際來說話。
生3:他說話很親切又有禮貌,值得大家學習。
師:我想你肯定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其他幾組代表紛紛上臺介紹,再評議
(運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在交際態(tài)度和即席發(fā)言等方面得到有效訓練,而且十分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達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yǎng)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口語訓練的要求。交際的話題只有來源于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對話題本身感興趣,他們才愿意說,才有話可說,才有可能說好。玻璃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為學生所熟知,加上新型玻璃的不尋常的功能與特點,很容易調動學生興趣,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熱情地參與話題。教師創(chuàng)設了生動逼真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讓學生以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介紹玻璃,這樣“以境促思,以思促說”為學生順利進行口語交際而架橋鋪路,且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四、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的宣傳真是精彩極了!老師希望你們回家后能再向爸爸媽媽介紹各種新型玻璃,然后根據你們家的環(huán)境,和爸爸媽媽探討探討家里需要哪種新型玻璃。
(充分利用環(huán)境,把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口語交際的環(huán)境不斷擴展、延伸,可謂自然、順暢、豐滿。)
小學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設計
1、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講。
2、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jié)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3、學生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學生能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進一步了解體會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積累成語,文言文成語故事,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教學方法設計
教法:運用以讀代講法、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組塊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并
寓言兩則
寓言兩則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正確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兩則寓言的含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誰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教師小結:寓言故事中都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教師舉例說明)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則寓言故事。首先我們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二、學習新課
。薄⒆宰x《揠苗助長》,學習生字
2、檢查自學生字的效果。
。、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讀生字。
4、再讀課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ㄔ谛〗M里說一說,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根據寓言內容,思考問題,讀懂課文。
。1)種田人見到自己田里的莊稼總是不長,他的心情怎樣?在文中畫出最能表現心情的詞語(焦急)引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把種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現出來)
。2)種田人怎樣做的?指名朗讀課文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6、小組討論:種田人覺得這種做法怎樣?你覺的他這種做法怎樣?
從“總算”“一大截”理解種田人的心情。
。贰⑦@則寓言最后的結果怎樣?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ㄐ〗M交流,指名在班上說一說)
三、拓展學習
你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像故事中種田人那樣的人?你想對那個種田人說點什么?
(先在小組里說說,再在全班交流。)
四、小結課文
引導學生總結這則語言的含義。
。ǚ彩露加兴淖陨戆l(fā)展的規(guī)律,如果違反了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辦事,就會把事情弄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揠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
2、說說《揠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學習第二則寓言《亡羊補牢》
。薄⒆杂勺x課文。
根據題目大致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理解“亡”丟失!袄巍边@里指羊圈。
。、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场⒗首x課文,探究學習。
那個養(yǎng)羊人為什么丟了兩次羊?后來為什么沒再丟羊?
同桌互相說——全班交流。
。、評一評:你對這個牧羊人有何評價?
。、感情讀故事。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接下來讓我們有感情地讀讀這個故事。
養(yǎng)羊人丟了羊他什么態(tài)度?我們在朗讀時怎樣把他滿不在乎的樣子讀出來?第二次丟了羊他非常后悔,并意識到了自己所犯的錯誤,決定改正過來,怎樣把他這種后悔的心情讀出來?
。▽W生自己體會,教師加以點撥)
三、用自己的話講一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可以先在小組里講,再派代表在全班講。
四、拓展活動
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出現類似的問題是怎樣想、怎樣做的。
。ㄐ〗M內展開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況講給小組同學聽,并提出改進設想。
五、總結
我們主張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包括時間、空間和鍛煉的機會等。具體到語文課堂上,包括讀的權利,寫的權利,交流的權利、討論的權利、評價的權利等。在這節(jié)課上,我讓學生評價那個牧羊人,學生談得頭頭是道,對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這種效果遠比問學生:你懂得了什么學生感興趣得多。教育的方式很多,我們要做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選擇最佳方案,保證教學扎實有效。
小學語文教案13
教材簡介
爸媽的雙手能工作,姥姥的雙手會做飯,蘭蘭也有一雙手,能畫畫,能寫字,能給爸爸拿拖鞋,能給媽媽洗手絹,能給姥姥撓癢癢,肯定還能做別的許許多多的尊敬長輩、體貼父母的事情。這就是全家人喜歡蘭蘭那雙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課文小中見大,通過一張畫巧妙地夸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美好品德。整篇課文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fā)和教育作用。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語言,感受閱讀的樂趣。
3、養(yǎng)成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尊老愛幼的美德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激趣、揭題引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后鼻音的讀法。
2、小伙伴結對子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3、把生字劃下來多讀幾遍;
4、指名讀生字;
5、交流: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逐段細讀,感悟積累。
1、指名讀文,指導讀好長句子;
(1)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
(2)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3)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4)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2、蘭蘭明白了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這張畫,你明白了嗎?
3、你的小手為誰做過什么事呢?用上我替-------,我給------,我?guī)?-----,我為-------,來說話;
四、指導朗讀
指導讀好蘭蘭、爸爸、媽媽、奶奶等人的語氣,并鼓勵學生用表情表演讀;
1、師范讀;
2、生評價,生自由讀;
3、齊讀;
五、畫話寫話
1、看手
2、畫手
3、夸手
六、鞏固練習
1、識字,有感請的朗讀課文;
2、以《我有一雙巧巧手》為題,以剪貼、繪畫、拓印手印的形式制作一幅美術作品,在班級里展示,可以寫上想說的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出示字卡、詞卡
二、分角色朗讀感悟;
1、領讀
2、指導讀好疑問句和感嘆句。
3指導進入角色讀
三、書寫生字
1、上下結構字的寫法:
笑:下面不是“天”,第一筆是撇
會:““要寫的舒展,云的第一橫在橫中線上;
興:注意三個點的方向,橫為長橫;
2、重點指導”畫“
的寫法。
畫:半包圍結構,寫好外面的框
3、比較”看“、”著“
注意兩個字上半部分的不同
四、發(fā)散思維、擴展想象
1、蘭蘭長大后,會為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長大后,會為家人做哪些事情?
五、鞏固練習
1、書寫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爸爸、媽媽分角色朗讀課文;
3、用你的小手為家里人做一件事,注意觀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當時的情景畫出來。
課后反思
本課主要是對話,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疑問句和感嘆句。爸爸、媽媽、姥姥是長輩,語氣要和藹可親,說話時滿懷關愛和夸獎;蘭蘭是小朋友,說話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指導過程中,教給學生一些感情朗讀的方法,比如,進入角色讀:讀蘭蘭的話時,要覺得自己就是蘭蘭;讀爸爸的話時,要覺得自己就是”爸爸“;讀媽媽的話時,要覺得自己就是”媽媽“;讀姥姥的話時,要覺得自己就是姥姥。課文讀熟后,再分兩步說說短文的大意,并隨機進行說話訓練,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信心,懂得用適當的方式展示和表現自我;懂得應當為別人服務。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
【教學難點】
1、寫字。
2、懂得用適當的方式展示和表現自我,懂得應當為別人服務。
【教學準備】
字卡,插圖。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板書課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
(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2、出示課后“我會認”中的生字,讓學生認讀。
(小組合作認讀生字。不會的向“蘋果”里的拼音或向別人請教。)
3、給生字找朋友。
二、感知課文內容
1、讀課文,要求:
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讀書情況,指導讀正確。
3、讓學生自讀、齊讀課文,要求:
讀得正確、流利。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三、寫字指導
1、認讀生字。
2、生字組詞。
3、觀察字形,數筆畫:
、 “寧”和“切”是多音字。
、 “楞、掌、補”三個字的偏旁和字義有內在的聯系。
4、重點示范:
青、教、切、室。
【板書設計】
委 補 室 寧 楞 切 集 掌
【教學反思】
指導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識字,自主理解課文。在交流過程中指導朗讀、感悟,并安排情景對話及實踐活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揭題質疑
1、板書課題。
2、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自己或別人?
自由讀課文,說說“我”指的是誰?王寧選自己做什么?為什么要選自己?
二、初讀課文
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讀讀想想,說說讀懂了什么?
(從王寧、全班同學和老師的不同角度談談看法。)
三、出示重點詞句,體驗性朗讀
1、選誰呢?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大家都在想什么?帶著你的想法讀這句話。)
2、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
(想想王寧會用怎樣的語氣,讀出相應的'語氣。)
3、大家都楞住了。
(讀出吃驚的語氣。)
4、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想起一片掌聲。
(從“一片掌聲”你體會到什么?)
四、分角色讀課文
小組為單位或自由組合。
五、朗讀寫理由的那段話
就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一事,談談自己的看法。
六、句子訓練
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
劉爽是我的好朋友。
( )是( )。
七、實踐活動
假如參加班干部競選,你準備講些什么?
【教學反思】
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在讀讀悟悟中,自己解決疑問。
小學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會數數量是6和7的物體,能區(qū)分6、7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
2、會讀、寫6、7。
3、能比較5和6、6和7的大小,了解0-7各數的大小。
4、學會6、7的組成。能從6、7的一些組成推想出另一些組成,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6、7的書寫、組成、大小比較
教學難點:
6、7的組成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揭示課題
師:(出示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生:6位小朋友、7個人。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6、7的認識》。(揭示課題)
師:你想學習有關6、7的哪些知識呢?
生1:我想在田字格里寫好6和7;
生2:我想知道6和7比,誰大誰小;
生3:我想學習6、7的分成。
。ㄔO計意圖:直接進入課題,然后借學生的口,讓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基礎說出本節(jié)課學習的目標。新穎別致,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6、7的認識
1、認識6
師:在學習這些知識之前首先讓我們來看看6、7是怎么來的。
師:(出示5只小雞圖)圖上畫的`是什么?
生:圖上畫了5只小雞。
師:(出示1只小雞走來)怎么樣了?
生:又來了1只小雞。
師:(圈起來)現在是幾只?
生:現在有6只小雞。
師: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生:原來有5只小雞在吃米,又跑來了一只小雞,現在一共有6只小雞。
師:(出示5塊方塊圖)這里有幾塊方塊?現在有幾塊?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塊再添上1塊就是6塊。
師:(演示撥珠的過程)原來有幾顆珠子?又拿來幾顆珠子?一共有幾顆珠子?誰能把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連起來說一說?
生:原來有5顆珠子,又撥上一顆珠子,一共是6顆珠子。
師:哪顆珠子與眾不同?由下朝上數黃珠子是第幾顆?
師:6條魚、6塊方塊、6顆珠子都用6來表示。6像什么?(讀兒歌:6像哨子666。)
2、認識7
師:(在多媒體電腦上把6條魚、6塊方塊、6顆珠子下移)怎樣就能變成7條魚、7塊方塊、7顆珠子呢?
生:都添上一個。
師:從下往上數黃色珠子是第幾顆?它的下面一顆排第幾?7像什么?(讀兒歌:7像鐮刀777。)
師:生活中處處要用到6和7,你能6、7說句話或說個詞嗎?
生:6朵花、6個人、媽媽買了7棵菜、我家有7口人。
三、數的順序
師:找找看你的文具上有沒有6和7。
生:我的直尺上有6和7。
師:仔細觀察,6和7在直尺上的位置是怎樣的?
生:6在前、7在后。
師:(出示斷尺圖)老師這里也有一把直尺,不過刻度只從0-5,6該放哪兒呢?7放哪兒呢?
生:6放在5后面,7應該在6后面。
師:(指斷尺圖)讀一讀,想一想,再討論討論,你會有所發(fā)現的。(生讀0-7,再讀7-0后討論。)
生1:我發(fā)現從0-7,一個比一個大。
生2:我發(fā)現從7-0,一個比一個小。
師:(出示練習六第2題)老師學具盒里的數字卡片跟小朋友桌子上的數字卡片一樣,給弄亂了。你能把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嗎?(學生自己排,老師巡視。)
生1:我是從小到大排的,0、1、2、3、4、5、6、7。
生2:我是從大到小排的,7、6、5、4、3、2、1、0。
。ㄔO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和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認識了6,再用同樣的方法認識7就顯得重復累贅了,本課認識7時出示個數是6的物品問學生"怎樣就能變成7個了呢?"教學數的順序時,讓學生讀、想、討論,果然有了不同的發(fā)現;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排卡片,學生也有了不同的排法。這樣做就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有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有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學生體嘗成功的愉快。)
四、6、7的書寫。
1、師:(多媒體電腦出示書寫規(guī)范的6、7)你覺得6和7怎樣寫比較漂亮?
2、電腦范寫,學生跟著電腦書空。
3、學生在書上練習寫6、7。
五、數的大小比較。
師:剛才我們學會了寫6、7,那么你能擺出6個圓片嗎?(學生擺);你能對著上面的圓片擺出7個三角形嗎?(學生擺)
師:比較6個圓片和7個三角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6個圓片少,7個三角形多。
師:7和6比,誰大誰小?7和6的中間添什么號?7>6反過來還可以怎么說?比7小的數還有哪些?
師:6和5比,誰大誰。磕闶窃趺粗赖?填什么號?6除了比5大,還比誰大?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1-18
小學語文《鯨》教案01-13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2-02
小學語文教案11-08
小學語文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