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精華(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2.感受卡通形象夸張的比例。
3.能與同學合作,共同創(chuàng)作六個頭部與身體一樣大的卡通形象。
4.知道“百變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設計方法。
二、教學要點:
1.重點:能設計比例夸張的卡通形象、并設計制作成百變玩具。
2.難點:正面與反面的卡通形象頭部與身體的位置,折、疊、剪的設計與制作方法。
3.興趣點:①卡通形象的夸張比例。②百變卡通玩具。③貼上自己照片的卡通形象。
4.觀察點:。①卡通形象的頭部與身體的1/2比例設計。②擬人化的人物表情、動態(tài)服飾設計。
三、課前準備和課時
1.彩色筆、油棒、剪刀、各種色紙和裝飾物。
2.(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效果
引入
1.放課件
2.欣賞教師的范畫
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
1.欣賞作品
2.討論
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
通過折疊剪畫的方法,設計制作多種變化的百變卡通玩具。
講授新課
1.課題:百變卡通玩具
2.提問:(1)你發(fā)現了什么?
。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
。3)玩一玩,感覺夸張的比例能產生幽默卡通形象。
。4)準備用什么材料設計制作精美的百變卡通玩具?
3.教師講授新課:
4.過程與方法:
、僭诳埳显O計你喜歡的圖案和禮物的外形。
、诟惺芏喾N材料,引導巧思妙用。
、圻\用美感形式進行設計,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1.學生活動:我能行,體驗活動。
。后w驗卡通形象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想象。
2.交流怎樣設計卡通玩具。
3..欣賞學生作品,感受制作方法是的基礎之一。①欣賞有趣的卡通形象,激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②說一說你喜歡卡通形象,為什么?他們運用什么方法表現?美在哪里和有趣在哪里?③卡通形象有趣④頭部與身體的設計正確⑤剪、折美觀。
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
學生活動
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
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
2..用彩色筆繪畫。
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
小組活動:
1.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探討線的種類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線,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2.各組選出一個同學在全班進行表演。
感情于態(tài)度:
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
2.能與同學合作。
3.明確自己的任務。
小結
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
作業(yè)自評:
①要求:能運用線表現物象與裝飾。
、谀苓\用不同的線表達不同的情感。
、圩髌藩毺,與眾不同。
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紙材設計制作送給父母的小禮物。
2.較高要求:能設計制作形式美感強的小禮物。
3.個性發(fā)展:能秒用材料,設計制作獨特、有創(chuàng)意的小禮物。
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百變卡通形象玩具。
第二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效果
教師講授新課
教學活動一:想一想導入。
目的:1.激發(fā)好奇心,讓學生通過觀察、欣賞和發(fā)現,了解卡通形象頭部與身體的反正折疊,產生多種搭配,是卡通形象產生多種變化
2.感受卡通形象有部、身體夸張的比例,多種的搭配所產生的幽默、有趣的畫面。
活動二:禮物與材料的關系。
活動三:美觀、精致的設計制作方法。
活動四: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多變的卡通玩具。
活動五:欣賞與評價。
1.感知能力:
能感受比例夸張的擬人化卡通形象。
2.造型能力:
能設計比例夸張的擬人卡通形象。
能用“色彩、線條、夸張、幽默”等藝術手法來表現和設計百變卡通玩具。
3.審美能力:
能從“趣”、幽默的角度觀察與評述卡通形象。
4.合作能力:
能與同學合作做游戲、創(chuàng)作。
能與同學共享材料、用具。
能與同學共享成功的快樂。
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變化的卡通玩具。
學生活動
1.學生繼續(xù)制作。
2.教師巡視指導。
對制作一個能百變卡形象的玩具圖案能進行各種方法表現,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可以在結構運用抽象形等手法來進行表現。
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個性。
小結
作業(yè)有:造型美,色彩美,創(chuàng)意美。
課后記:要學生學會直線撕,弧線撕和變線撕。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保蕾p各種花瓶,感受工藝品的美。
2.根據花瓶的造型的幾個部分及其變化設計花瓶。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担囵B(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保畮熒餐占鞣N花瓶。
。玻L畫紙,油畫棒,水粉顏料,勾線筆,用水果包裝網扎成的“菊花”。
。常ㄆ糠懂嬕粡,各種花瓶圖案的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1.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察。
①這些花瓶漂亮嗎?哪幾部分最漂亮?
、谶@些花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玻鶕變夯卮,教師歸納小結:花瓶有陶瓷的有玻璃的,花瓶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邊口;花瓶頸有粗的有細的,有長的有短的,有的兩邊還有“小耳朵”;花瓶肚圓的、橢圓的,還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創(chuàng)作
。保龑в變簩W習花瓶造型的設計。
、俪鍪痉独,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谡1~2個幼兒運用將花瓶的主要組成部分(瓶口、瓶頸、瓶肚)進行組合變化的方法來設計花瓶。
。玻龑в變簩W習花瓶圖案的裝飾設計。
、僖龑в變河^察花瓶上的圖案,說說它們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诔鍪净ㄆ繄D案范例,引導幼兒欣賞。
③示范用水果網扎成“菊花”印畫花瓶上的圖案。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設計出新穎的花瓶造型和圖案。
。玻』〞r要求幼兒注意優(yōu)質畫面的整潔。
四、講評
將幼兒作品集中起來開一個“花瓶展覽會”,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币虼,幼兒完成創(chuàng)作后,教師就把幼兒的作品懸掛起來進行展覽,請先完成的幼兒和同伴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幼兒都完成后,組織幼兒一起欣賞,并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喜歡。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拓印畫技能。
2、感受集體活動帶來的快樂。
3、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新畫。
活動準備:
1、各種綠色的顏料,大小、形狀不同的樹葉,記號筆等。
2、1K圓形褐色卡紙一張。
活動過程:
1、談話討論:出示各種大小不同的樹葉,幫助幼兒回憶在哪里見過?這是什么樹的樹葉?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告訴幼兒正確的名稱。
2、觀察樹葉的顏色,感知不同綠色的'變化。
出示不同綠色的顏料,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3、回憶拓印要求,知道拓印時顏色要蘸滿,手要壓緊,不能移動。
4、幼兒拓印,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顏料要蘸得適中,不要滴得到處都是。
5、等顏料干時,幼兒仔細觀察樹葉印好的形狀,集體討論這些樹葉像什么?
6、干了以后,添加想象,變成一個什么動物。
7、評價。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和交流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來設計和裝飾青花瓷。
2、欣賞青花瓷,觀察紋飾,感受青花瓷的美。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青花瓷、藍色記號筆、幼兒操作材料、視頻。
【活動過程】
一、了解青花瓷——回憶和繪畫,回憶青花瓷的特點和花紋
1、今天我們要參觀青花瓷展覽,在參觀之前,想問一下小朋友們,什么叫青花瓷?(青花瓷是藍色的花紋,白色的底。而藍色也叫做青色,所以我們把白底青色花紋的瓷器叫做青花瓷。)
2、請朋友上來畫一畫你見過的青花瓷的花紋。
小結:你們畫了不同的花紋,有的是花朵、樹枝、葉子,這些是來源于大自然的花紋;那么我們還有其他什么花紋(PPT),有山水風景、傳說故事,這些是來源于人們表達美好的愿望。
二、參觀青花瓷展——觀察并交流青花瓷花紋的規(guī)律。
1、接下來我們來參觀青花瓷展咯(幼兒上前參觀)
2、青花瓷上的花紋有哪些特點,設計師們是怎么設計的?
3、如果讓你設計一個青花瓷,你如何設計?
小結:設計青花瓷有很多方法,比如重疊法、對稱法、間隔法等等。有的從上往下畫,有的從里往外畫,有的從外往里畫,還有從左往右畫或者從右往左畫。
三、幼兒設計、繪畫——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設計青花瓷。
1、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當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只漂亮的青花瓷,看看哪個設計師能設計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幼兒有規(guī)律地裝飾花紋和圖案。
四、活動延伸——引導幼兒欣賞青花瓷,進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播放視頻)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看青花瓷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活動反思】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首先通過欣賞,豐富學生相關青花瓷的經驗,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同時能夠了解青花瓷的基本器形與紋飾,并能夠運用水彩筆、馬克筆等工具進行繪畫表現。
第一節(jié)課向同學們介紹了青花瓷的.基本知識,其中包括器形特點、紋飾特點等知識點,第二節(jié)課的時候學習開始進行青花瓷的繪畫,先剪出所需器形,再在器形上描繪上紋飾外形,第三節(jié)課的時候講解色彩裝飾方法。
在這次課上,通過曾經被拍賣的元青花《谷鬼子下山罐》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為什么可以賣出創(chuàng)記錄的價格,其中紋飾占了很大的作用,讓學生們對青花的紋飾產生興趣。我認為這個設計的還可以,學生大都很感興趣,想要去了解紋飾特點,興趣盎然的上了一節(jié)課。
在上色方式上講了幾種基礎的上色方法:平涂、漸變、點線面介紹、顏色反襯。
上色環(huán)節(jié)是個難點,需要學生通過練習才能真正了解紋飾中色彩的變化,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很難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的時間內能夠完整的感受青花瓷的魅力。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02-21
插花美術教案01-12
幼兒美術教案01-12
小學美術的教案12-01
美術寫生教案11-28
美術優(yōu)秀教案02-07
《南瓜》美術教案02-06
小學美術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