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01 12:32:43 教案 投訴 投稿

中班科學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教案通用(10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能區(qū)分稻子和麥子的不同

  2、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稻子、麥子實物和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 認識稻子和麥子

  1、引出:這幾天呀,農(nóng)民伯伯很開心,他們種的莊稼都豐收了。請你們來說說秋天有哪些莊稼豐收了?

  ——————稻子、玉米、棉花、各種豆…….

  2、FLASH欣賞:豐收的秋天 (加入動作)

  小結(jié):秋天有很多莊稼都豐收了,有稻子、棉花…..,真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

  3.可是呀,農(nóng)民伯伯遇上了一個難題,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麥子,讓我們來幫幫他吧。

  (分稻子和麥子)說說稻子和麥子有什么不同?(圖片)

  ————稻子長的彎彎的,象……/麥子長的直直的,象…… (稻穗和麥穗)

  4.稻子和麥子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小秘密?(脫粒后的稻子和麥子)

  ————麥子有一根根尖尖的,象針一樣的 (麥芒)

  ————稻子頭上有個小缺口、白色的,麥子身上有一條裂縫

  ————稻子用來做米飯、米糕、稀飯,麥子用來做蛋糕、面包……

  ————稻子長在水田里,麥子長在旱田里

  小結(jié):原來呀,稻子和麥子有這么多的小秘密,他們各有各的用處。

  二、 故事:稻子和麥子

  1、 稻子和麥子一個種在水田里,一個種在旱田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 小結(jié):原來呀,他們太調(diào)皮了,經(jīng)常打打鬧鬧……(提醒幼兒在玩的時候不能打架,注意安全)

  三、 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小鼓唱的響,米粒跳的高,小鼓唱的輕,米粒跳的低,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蹦蹦跳跳!

  活動反思:

  稻子和麥子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他們從來沒親身體驗過。在這次活動之前,我們透過班里幼兒家長的配合,做了一張調(diào)查表并且?guī)в變喝タ戳耸崭詈玫腵稻子。這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通過觀察能區(qū)分稻子和麥子的不同并且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為了達到這兩個目標,設(shè)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認識稻子和麥子、故事:稻子和麥子、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發(fā)言也比較熱烈。由于事前的調(diào)查表和實地觀察、觸摸使幼兒積累了很好的前期經(jīng)驗,對于稻子和麥子的基本特征比較了解,多數(shù)幼兒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幼兒通過自己剝開稻子和麥子的外殼,觀察了稻子和麥子的內(nèi)部特征,既培養(yǎng)了幼兒自我觀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動,并讓幼兒大膽的向聽課的家長說說自己觀察到的小秘密,鼓勵幼兒大膽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覺得活動前的前期經(jīng)驗是非常重要的,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不是很豐富。對于他們來說,只有自己親身經(jīng)歷、接觸和看到的,才能讓他們有話可講,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

  但是,在整個活動中還是有不足之處。首先,沒有考慮到環(huán)境的變化。由于是向家長開放的半日活動,有的幼兒顯的有點異常興奮,雖然活動氛圍熱烈,但是部分幼兒不能仔細傾聽其他幼兒的發(fā)言,導致回答重復的比較多。其次,幼兒的問題意識不是很強。在活動中,我聽見在我邊上的幼兒在剝開稻子和麥子后,輕聲的說了一句“怎么會這樣”其實,他在觀察后產(chǎn)生了問題,但當我讓他提出問題時,卻膽怯了。因此,我覺得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培養(yǎng)好他們的傾聽的能力比較重要。這樣,在活動中既有利于教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也有利于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而問題意識是讓孩子通過自我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在活動中讓同伴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目標:

  1.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像傘的動、植物。

  2.通過傾聽、討論、講述,分享有關(guān)傘狀植物的經(jīng)驗。

  3.樂意畫出自己看到的大自然中像傘的動、植物。

  準備:

  L.幻燈片:大自然中的傘

  2 .課前請家長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像傘的植物、動物。

  3.故事:借你一把傘

  4.畫紙、畫筆。

  過程:

  一、我要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故事的名字叫:借你一把傘

  1.聽故事:借你一把傘。兩遍

  第一遍不演示幻燈片;認真聽老師講。

  2.第二遍故事前提要求:請你們記清楚小動物們都是用什么當?shù)膫?邊講故事邊演示幻燈片:銀杏葉—螞蟻、蓮葉—青蛙、菠菜—兔子、芋頭葉—小狐貍、大荷葉—大熊、傘—小狗。

  提問:故事里的動物們都借了什么給娜娜當傘呢?

  小動物們用菜和葉子當他們的什么?

  下雨的時候,小螞蟻把銀杏葉當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時候,青蛙把蓮葉當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時候,兔子把菠菜當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時候,小狐貍把芋頭葉當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時候,大熊把荷葉當作它的什么?

  二、在大自然中還有好多好多的傘,你看見了哪些像傘的植物?幼兒回答,教師

  1.演示幻燈片:

  《大自然中的傘——植物》

  幻燈片-像傘的樹

  像傘的蘑菇

  像傘的'花

  像傘的菜

  你們在大自然中還看見那些像傘的動物?

  2.演示幻燈片:《大自然中的傘——動物》

  三、我們知道了那么多像傘的漂亮的植物和動物,今天就把你喜歡的像傘的植物畫下來吧。

  展示幼兒的作品,說說自己畫的什么像傘的植物或動物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品嘗、觀察、交流、傾聽中,發(fā)現(xiàn)各種水果有不一樣的果核。

  2、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六種水果:葡萄、桂圓、蘋果、石榴、金橘、柚子。一次性紙盤,紙巾,餐巾紙,各種果核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逐一出示6種水果:猜猜今天老師帶來了哪些水果。

 。ㄓ貌轮i語、聞味道、手觸摸、觀局部、看干果等方法猜出6種水果)價值分析:用不同的形式,感知各種水果的特征。

  過渡:蘋果里面有什么?

  2、還有哪些水果也有果核?

  二、觀察果核:

  1、出示裝有果核的盤子:這里有好多的果核,他們長的一樣嗎?有哪些不一樣?

  價值分析:引導幼兒在看看、比比中,發(fā)現(xiàn)果核的顏色、大小、樣子、數(shù)量等都是不一樣的。

  :果核都長得不一樣,有的圓圓的,有的長長的,有黑色,也有白色……

  2、送果核回家:

  水果媽媽說:小朋友,你們能幫我把我的果核寶寶送回來嗎?要求:每人拿一個盆子,取一些果核,將它們送到相應水果的'前面。

  三、交流、驗證

  1、看一看,所有的果核寶寶都找到媽媽了嗎?

  2、幼兒混淆的,當場吃水果,找出里面的果核。

  價值分析:通過幼兒動手剝剝,吃吃,找找,親自發(fā)現(xiàn)水果的果核。

  四、欣賞故事《蝸牛和蘋果》

  1、我們知道了果核的秘密。想不想聽一個有關(guān)果核的故事?

  2、播放課件

  3、故事告訴我們,果核有什么用呢?

 。哼@是一個蘋果核變成蘋果樹的故事,果核能在泥土里生根發(fā)芽,長成一棵小樹。

  附錄: 故事:蝸牛和蘋果

  “叭!”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落在蝸牛家的菜園里,蝸牛好高興,立刻和蘋果成了好朋友。

  一天早晨,蝸牛一起床,立刻爬到菜園里,“嘿,蘋果,我剛才夢見你做了我的新娘子!”蝸牛大聲對蘋果說。但是蝸牛發(fā)現(xiàn),蘋果身上有一大塊皮膚變成了難看的茶色,原來蘋果病了,“你別害怕,我馬上去叫烏龜醫(yī)生來救你!”蝸牛說著,立刻朝烏龜醫(yī)生家爬去。

  蝸牛爬呀爬呀,終于來到烏龜醫(yī)生家,蝸牛說:“烏龜醫(yī)生,救命呀,我的新娘子生病了!”正在吃午飯的烏龜一聽,立刻背起藥箱,和蝸牛一道出發(fā)。傍晚的時候,他們來到蝸牛的菜園。這時,蘋果全身都變成了茶色,軟軟的,像一團爛泥!拔业男履镒硬〉煤脜柡ρ!”蝸牛大哭起來。

  烏龜醫(yī)生用手戳了戳蘋果,笑著說:“蘋果沒有生病,她是蘋果媽媽,正在腐爛,好讓她的寶寶鉆進泥土里,生根發(fā)芽!蔽伵s@呆了,原來蘋果是一位媽媽,我還夢想她做我的新娘子呢,他害羞地連忙把頭縮進自己的屋子里。

  后來,蝸牛的菜園里,果真長出了一棵小蘋果樹,蝸牛就在蘋果樹下和蝸牛小姐舉行了婚禮,小蘋果樹還為他倆唱起了婚禮進行曲。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做中學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不同結(jié)構(gòu)的橋面的承重力。我班幼兒已有過做各種紙橋的經(jīng)驗,知道橋面可以設(shè)計成各種各樣的,而不同的紙橋承重力是不一樣的,那么什么樣的橋面比較牢固呢?在這里,我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兩種橋面,水槽橋和波浪橋,通過質(zhì)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后得出結(jié)論。讓幼兒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紙橋的秘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親身感知不同的紙橋與承受力之間的變化。了解紙折疊后能增加紙的承重力。不同的折疊方法紙橋的承重力也不一樣。

  2、指導幼兒嘗試用繪畫的方法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

  3、激發(fā)幼兒探索紙橋的承重力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有過做紙橋的經(jīng)驗、紙條,墊板,積木,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已經(jīng)做過各種各樣的紙橋,都有些什么橋呢?今天我們先來研究波浪橋和水槽橋,你們覺得這兩座橋哪座最牢固(幼兒猜想。)

  (在這之前,幼兒已設(shè)計過各種各樣的橋面,對于橋面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只停留在形狀的不同上,這次通過選擇了兩種橋面來讓幼兒探索它們的承重力,這樣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二、、探索比較水槽橋和波浪橋的承重力大。

 。1)、討論應該怎樣做承重比較實驗;(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ㄍㄟ^討論,幼兒得出了哪個橋面上放的東西越重,說明橋就越牢固。)

  結(jié)論:我們只有放同樣的東西才能比較出哪一座橋牢固,而且東西要放在橋的中間。

 。2)、交代實驗要求和記錄要求。

 。3)、出示記錄表討論如何記錄。

  (在這里記錄也是一個重要部分,主要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來記錄,幼兒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繪畫的方式,還有一種是以符號來表示,相對于以前以選擇的方式來記錄這次幼兒的記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幼兒實驗并記錄,教師重點指導他們正確實驗。

 。m然實驗要求已說明,但幼兒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對實驗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師重點觀察幼兒的實驗方法是否正確,以保證實驗的準確性)

  三、展示記錄單,交流實驗結(jié)果;

  1、哪座橋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塊積木。

  2、為什么波浪橋最牢固?

  師小結(jié):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每一個小波浪就像一個小巨人,許多小巨人連在一起力氣就大了,所以這種橋最牢固。

 。▽蛎娴牟ɡ吮茸饕粋個的小巨人,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橋的承重力的大小,也為再次實驗感知波浪多少與承重的關(guān)系作好鋪墊。)

  四、第二次實驗:感知波浪(巨人)多少與承重的關(guān)系;

  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都是波浪橋,承重力卻不一樣。

  師:(1)為什么同樣都是波浪橋,放的積木卻不一樣多呢?

 。2)幼兒觀察比較兩座波浪橋,發(fā)現(xiàn)兩座橋的波浪不一樣多。

  (在這里由于都是波浪橋可能幼兒對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強,幼兒一時說不上來,可以讓幼兒一起來數(shù)數(shù)大家分別有多少波浪,這樣幼兒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2、交代實驗要求,并討論折的不一樣的波浪橋的記錄方法。

  3、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ǖ诙螌嶒炛,幼兒的實驗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現(xiàn)的實驗錯誤已沒有,說明幼兒已有了一定的實驗經(jīng)驗。)

  4、集體討論,剛才在實驗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結(jié)論:波浪越多,放的積木越多,橋越牢固。

  總結(jié):小朋友們真聰明,通過實驗不僅知道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而且還發(fā)現(xiàn)波浪越多橋越牢固。

 。ㄕ麄實驗過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很有興趣,實驗的積極性也很高,通過通過質(zhì)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后得出結(jié)論。幼兒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了紙橋的秘密。知道了不同的橋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感知物體吸水現(xiàn)象的基礎(chǔ)上,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尋找物體吸水的秘密。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探索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毛巾、海綿、紗布等吸水材料。

  2、塑料筐、塑料盆。

  3、紅墨水、剪刀、大白菜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shè)疑,引導幼兒初步探索這些材料吸水的秘密。

  教師:“前幾天,老師讓小朋友們收集了一些能夠吸水的材料,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材料?”(海綿、紗布、毛巾、口罩等)

  “那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吸水的游戲,請你想辦法用這些材料讓紅盆子里的水搬家到藍盆子里!保ㄓ變翰僮鳎

  問題:“為什么這些材料能吸水?”(幼兒講述,教師記錄)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找出了這么多的原因,原來這些材料上都有一個個的小洞和小孔,它們把水都吸到小洞和小孔里去了。

  二、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愿望,進行大白菜吸水秘密的實驗探索活動。

  教師:“出示大白菜葉,這有什么用呢?我們小朋友來猜猜看!

  1、大白菜吸水實驗。

  請你用剪刀把大白菜的根剪掉,靠放在有紅墨水的盆子里,過一會兒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幼兒操作)

  問題:“大白菜能吸水嗎?”(大白菜能吸水)

  2、尋找大白菜吸水的秘密。

  問題:“大白菜靠什么東西來吸水呢?”

  我們來看一下,把白菜葉上的紅墨水擦干,然后用手掰開看看,紅墨水被吸到哪里去了。

  教師小結(jié):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不同,有的小朋友說是莖、有的說是血管、有的說是神經(jīng),那我們把這么多的名稱總結(jié)成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細管。

  活動延伸:

  反過來討論,毛巾、海綿、紗布等是靠什么來吸水的呢?

  活動評析:

  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的材料都是幼兒經(jīng)常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注重創(chuàng)設(shè)操作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xié)調(diào)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使幼兒變被動學習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fā)愛科學的情感。幼兒進行了兩次主動探索嘗試活動,知道了一些能夠吸水的材料,它們是靠什么吸水的。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的變化。

  2、積極關(guān)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料。

  2、透明塑料杯若干,透明礦泉水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shù)的形式,變出三原色。

  1、老師演示小魔術(shù)。

  2、幼兒玩變魔術(shù)的游戲。

  3、進一步認識三原色。

  4、揭示變魔術(shù)的秘密。

  二、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1、老師演示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2、兩個孩子演示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3、全體幼兒操作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4、總結(jié),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三、關(guān)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從吃的方面、穿的方面、從周圍環(huán)境觀察有顏色的物品,正是有了這些漂亮的顏色,我們的生活才會這樣美麗,才會這樣豐富多彩。

  活動延伸:

  孩子們,咱們今天就玩到這兒,帶著咱們編出的漂亮顏色,回你們的活動室,把它放到區(qū)角里,用它來畫美麗的春天。

  教學反思:

  顏色的變化是所有幼兒都十分感興趣,要充分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愿望。要多準備幾套顏色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獨立操作。調(diào)色游戲可繼續(xù)在區(qū)角內(nèi)玩,可引導幼兒注意同樣用兩種顏色調(diào)出的新顏色,深淺卻不完全一樣,激發(fā)幼兒多次嘗試變色,如有新發(fā)現(xiàn)就記錄下來?稍趨^(qū)角中讓幼兒運用多種繪畫工具探索色彩對對碰的變化。

  小百科: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所產(chǎn)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nèi)庋鬯姷降?光線,是由波長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chǎn)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xiàn)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視覺神經(jīng)感覺。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中班語言科學教案:蒜瓣寶寶發(fā)芽了

  【活動目標】

  1、透過看、摸、聞、掰等方法,發(fā)現(xiàn)蒜頭的特征,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了解蒜頭在春天會發(fā)芽,激發(fā)對種子發(fā)芽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蒜頭人手一個、種植用紙杯每組兩個、紙盒每組一個;

  2、已經(jīng)發(fā)芽的蒜頭一個、小刀一把。

  【活動過程】

  1、出示蒜頭,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

  看一看蒜頭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幼兒人手一個蒜頭,有序地觀察、探索

  看一看、摸一摸,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聞一聞,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種氣味你喜歡嗎?它有什么用處?(殺菌、除腥味、驅(qū)蟲)

  剝一剝、掰一掰,發(fā)現(xiàn)了什么?蒜頭穿了幾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樣的?

  數(shù)一數(shù)一個掰開的蒜頭有幾個“小寶寶”(蒜瓣),給它們排排隊;想一想你給蒜瓣寶寶排的隊象什么。

  3、交流、分享

  你發(fā)現(xiàn)了蒜頭的什么秘密?請你來說說

  你有什么問題想問的嗎?

  為什么有的蒜瓣寶寶的頭上有綠綠的'小芽?

  4、出示已經(jīng)發(fā)芽的蒜瓣,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小朋友看這個是什么?(出示發(fā)芽的蒜瓣)

  為什么和我們剛才看的蒜瓣寶寶不一樣呢?

  5、分組種植蒜瓣,讓幼兒在生活中觀察種子的發(fā)芽現(xiàn)象

  春天到了蒜瓣寶寶發(fā)芽了,我們也來種植蒜瓣寶寶吧!

  請幼兒在自己的紙杯上做好記號,把蒜瓣種在紙杯中,鼓勵他們繼續(xù)觀察,并給蒜瓣澆水。

  6、延伸

  讓我們?nèi)タ纯创禾斓搅诉有哪些種子也發(fā)芽了!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一 .談話

  你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們來幫廚師把菜分分開,把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開擺放?

  好,我們把菜分好了,那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分開 擺放呢?這樣擺放有什么好處?

  4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剛才我們說了為什么要把這三種蔬菜分開,那誰能來說說這三種蔬菜,它們有什么特征。如果它們是一家人的話,你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又像妹妹呢?

  5 .師小結(jié)。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寬又扁;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三 .種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蔥(有根的)。

  1 .剛才我們了解了這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現(xiàn)在我們要來種植這三種蔬菜,那該怎么種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蔥,切下其下半段。

  每個小朋友先選其中一樣蔬菜,然后把你選的這樣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還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誰長的高。

  我們把三種蔬菜的下半段種在花盆里,看看它們誰長的又快又高。

  4 .幼兒種植蔬菜

  5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著照顧,并觀察其生長情況。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幼兒觀察實驗,感知施加相同的力,受力面越小產(chǎn)生的作用越大。

  2、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渴望,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桌子(在泡沫板的四角釘上四顆釘子做成);

  2、沙箱、沙子、玻璃杯、削好的鉛筆、充氣的氣球、桌子。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

  1、幼兒模仿小雞、小天鵝聽音樂在沙池中做游戲。觀察游戲后留下的腳印。

  2、提問:學小雞、小天鵝走,留下的腳印有什么不同?

 。1)小天鵝走時全腳掌著地,腳印是平平的.。

 。2)小雞走時腳尖著地,留下的腳印是深深的。

  二、幼兒探究活動一。

  1、探究的問題:用同樣的力,小桌子不同的面陷入沙土的深淺一樣嗎?

  2、試一試。

 。1)把小桌子的桌面朝下放在沙箱的沙土中,用手指使勁按小桌子。

 。2)把小桌子的桌腿立在沙土中,用手指使勁按小桌子。

  3、記一記我的實驗過程。

  4、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桌面朝下時,可看到桌面只稍微陷入沙土一點。

 。2)把桌子正放時,可看見桌腿陷入沙土很深。

  三、幼兒探究活動二。

  1、探究的問題:用同樣的力,玻璃杯不同的面陷入沙土的深淺一樣嗎?

 。1)把玻璃杯口朝下扣在沙箱里,用手掌使勁按玻璃杯。

 。2)把玻璃杯口朝上平放在沙箱上,用手掌使勁按玻璃杯。

  2、記一記我的實驗過程。

  3、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杯口朝下時,杯子陷入沙子很深。

 。2)杯口朝上時,杯子幾乎不往沙子里陷。

  四、幼兒探究活動三。

  1、探究的問題:用手指擠壓鉛筆的兩端(一端削尖),在兩個手指上留下的痕跡有何不同?

  2、試一試。

  幼兒用左右手指擠壓鉛筆的兩端(一端平面,一端削尖)。

  3、記一記我的實驗過程。

  4、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尖的頭扎在手指上有很深的印兒。

 。2)另一個手指幾乎不出現(xiàn)痕跡。

  五、幼兒探究活動四。

  探究的問題:手指與手掌同時擠壓氣球兩側(cè),氣球變化一樣嗎?

  六、試一試。

  1、幼兒用手指與手掌同時擠壓氣球兩側(cè)。

  2、記一記我的實驗過程。

  3、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用手指壓的地方深深地凹進去。

 。2)用手掌壓的地方?jīng)]有變化。

  七、游戲:幫小雞過河。

  小雞要過河,可是它的腳太尖,剛下河就把冰踩碎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幫助小雞過河?

  1、給冰上鋪上薄板,讓小雞踩著板過河。

  2、給小雞做一雙大鞋,讓它穿著大底鞋過河。

  八、拓展思路。

  在平整的水泥地上鋪一張白紙,上面放一張復寫紙,再鋪一張白紙,脫掉襪子,用單腳踩在紙上,然后抬起腳拿起紙,在上下兩張紙上都看不到腳印。請幼兒用圓珠筆在白紙上輕輕寫字,上下兩張紙都能留下深深的字跡。

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孩子積極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比較發(fā)現(xiàn)經(jīng)特殊加工后紙杯功用。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三個大水盆裝滿水,紙、筆若干。每組一個一次性紙杯裝上水。

  2、幼兒每人事先折好一個小船。

  活動過程:

  (1)玩紙船!罢埿∨笥芽纯唇淌依镉惺裁矗俊保ㄋ,水盆里有水)“你們想玩嗎?想想你要怎么玩。”幼兒討論后自由選擇地方玩。!提問:A你是怎么玩紙船的?B你的紙船怎么了?C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結(jié):蠟不喝水,蠟涂在紙上就好像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紙的

 。2)折紙杯。教師出示一個紙折的杯子,讓幼兒觀察。提問:A你覺得這個紙杯能裝水嗎?B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紙杯不漏水。幼兒自由討論后進行操作。小結(jié):蠟涂的厚薄均勻與否會影響效果,涂的厚均勻的不會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3)發(fā)現(xiàn)紙杯的.秘密。教師出示另一種一次性紙杯,讓幼兒比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同,然后揭曉紙杯的秘密。

  (4)延伸。生活中這樣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請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們下次再來做實驗。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7-20

中班科學教案07-02

中班科學教案:蛋寶寶浮起來了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科學教案:膨脹01-10

中班科學教案找家07-04

中班科學教案(必備)07-20

[熱門]中班科學教案07-20

中班科學教案磁鐵03-25

中班科學教案風03-27

睡覺中班科學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