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11 11:02:33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匯編(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匯編(9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如何讓幼兒的數(shù)學學習回歸到實際生活中去,即數(shù)學活動生活化是這節(jié)課的宗旨;顒又形彝ㄟ^創(chuàng)設購物環(huán)境,將購物情境中的購物行動貫穿始終,從一開始的“寶寶超市”中物品名稱與價格的介紹,到用5元可以買一樣、兩樣東西的層層遞進,都是“生活數(shù)學”精神的體現(xiàn)。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運用數(shù)學經(jīng)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正好”和“夠了”的錢幣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手指偶、每位幼兒一張5元錢、畫紙、彩筆。

  2、超市商品圖每桌一張。

  3、超市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復習5的組成,導入活動。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誰,愿意和他們做游戲嗎?

  教師介紹游戲做法:師說:動動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說:我出4,4和1組成5.

  師幼齊說:5個手指做游戲。以此類推。

  (分析:游戲可及時調(diào)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且通過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已獲得的經(jīng)驗。)

  二、幼兒嘗試用5元錢買一樣、兩樣不同的商品。

  1、我們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什么(出示5元錢)?;.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wǎng);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錢(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們用錢來干什么?你去超市買過東西嗎?是自己去還是跟爸媽去?

  2、第一次購物:下面我就來考考小朋友,如果給你5元錢,找出用5元錢可以買一樣的商品。(翻開超市商品圖,先認識一下商品和標價)

  幼:可以買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買嗎?

  師:誰能總結(jié)一下,為什么6元的不能買,別的可以買,強調(diào)“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3、第二次購買:找出5元錢可以買兩樣不同的商品。

  小組討論,共同找出答案:可以買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組介紹:

  教師評價:進一步讓孩子理解“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師:剛剛小朋友在找的時候,有的小組漏掉了,有的小組重復了,為什么他們這一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們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嗎?

  幼:他們先將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著找。

  總結(jié):原來這樣有順序的找,能夠一個不漏的找全。你們也愿意嘗試一下嗎?(讓沒找全的小組再嘗試一下)

  (分析:教師根據(jù)小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jié)提升,這是本節(jié)活動的難點。)

  4、能不能用5元錢在商品圖上買三樣不一樣的商品?

  幼:不能,錢不夠。

  三、游戲《超市購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剛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現(xiàn)在,老師每人給你5元錢,到我們的超市里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商品上都有標價,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錢,買一樣也可以,買兩樣也可以,我特意請了張老師當收銀員,你們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兒去付錢,付完錢就拿著東西到我這邊來,我有獎勵,買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總結(jié):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購物高手,以后就能幫爸媽到超市買東西了,但要買我們需要的,千萬別浪費錢。

  (分析:角色游戲的創(chuàng)設便于孩子體驗到真實的購物場景,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

  延伸:現(xiàn)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買光了,我們班還有很多小朋友沒來參加購物活動,我還得去進貨,這樣吧,為你的好朋友畫一張購物單,購物單就是畫出商品并標出價格(可以只寫上數(shù)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畫一件、也可以兩件商品),可以畫跟自己一樣的,也可以另外挑選,這樣畫清楚了,我就可以進貨了。

  你們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去進貨了,讓他們一會來買我新進的商品。

  活動反思:

  活動中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自由探索的學習過程;通過提供給孩子們可以反復操作的材料,讓孩子在觀察、擺放、思考、調(diào)整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老師沒有將自己的經(jīng)驗介紹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在反復試誤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數(shù)學應用的經(jīng)驗,將抽象的數(shù)學符號生活化、游戲化。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新《綱要》強調(diào)引導幼兒在生活或游戲的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感知數(shù)學,形成數(shù)學意識。橡皮泥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游戲材料,我們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融入玩橡皮泥的游戲情境中,創(chuàng)設了本次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斷引導幼兒與材料互動,讓幼兒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逐步感知、理解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餅干的數(shù)量與印制餅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目標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餅干”,其數(shù)量的多少與印制餅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間的關(guān)系。

  2.體驗數(shù)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同樣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印制“餅干”用的大小模具(瓶蓋)若干;

  3.幼兒記錄用的紙和筆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頂。

  教學過程

  1.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兒操作興趣。

  師:你會用橡皮泥做什么?

  幼:做小動物、水果、湯圓、餃子、餅干……。

  2.教師示范用模具(小瓶蓋)印制餅干,并講述印制餅干的要求。

  師: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用模具來印餅干。先看老師是怎樣印的:先將一塊橡皮泥放在底盤內(nèi)(裝紫菜的大瓶蓋),壓平,鋪滿,然后選一個小模具(小瓶蓋),在鋪平的橡皮泥上面印壓餅干。要求印的時候每個餅干不重疊,不交叉,要確保餅干是完整的。印壓3次后提問:老師印了幾塊“餅干”?

  幼:3塊。

  師:猜猜看,老師繼續(xù)印下去,還能印幾塊餅干?

  幼甲:5塊。

  幼乙:7塊。

  ……

  3.幼兒第一次嘗試操作:探索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餅干的數(shù)量與餅干排列的疏密的關(guān)系。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和老師一樣大的橡皮泥、一樣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請小朋友來印餅干,看看你能印出幾塊餅干,并將數(shù)量寫在記錄紙上“第一次操作”的格子里。

  老師巡視幼兒操作情況。

  師:你印了幾塊餅干?

  幼:5塊、6塊、7塊……

  4.組織討論:為什么印出的餅干會不一樣多?引導幼兒比較兩名幼兒印制的餅干。

  師:同樣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餅干,為什么明明印了5塊,而毛毛卻印了7塊呢?

  幼甲:明明印的餅干之間的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乙:明明的餅干沒有排好,中間縫大,毛毛的縫小,所以印的餅干多。

  師:明明的餅干排列不緊密,中間空隙大,所以印的餅干少;而毛毛的餅干排列緊密,中間空隙小,所以印的餅干多。

  師小結(jié):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樣大的底板中,用同樣大的模具印餅干,排列越緊,印的餅干越多;排列越疏,印的餅干越少。

  5.幼兒進行第二次探索: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餅干,并記錄操作結(jié)果。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兩次操作的結(jié)果為什么不同。

  師: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莫具印的餅干一樣多嗎?為什么?

  幼甲:我第一次印了7塊,第二次印了4塊,

  幼乙:我用小模具印了6塊,大模具印了4塊。小模具小,印得多,大模具占空大,所以印得少。

  師小結(jié):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餅干多,用大模具印的餅干少。

  6.游戲競賽:爭奪“桂冠”。

  教師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兒競賽興趣。師:現(xiàn)在進行比賽,看誰能用這塊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餅干,老師就把這頂桂冠戴在誰的頭上。教師啟發(fā)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能做出更多的餅干?用泥工板做底板結(jié)果會怎樣?

  幼兒進行第三次探索,教師巡視幼兒操作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冠軍”,引導幼兒講述他(她)的制作方法。

  幼甲:我印了13塊餅干,是用小模具印的。

  幼乙:我印了26塊餅干,我是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壓大印的。

  幼丙:我印了69塊餅干,我用水彩筆的筆帽做模具印制餅干的。

  師舉起王碩小朋友印的餅干,引導幼兒觀察:王碩小朋友真聰明,他選用了更小的模具——水彩筆帽印餅干,所以他印的餅干最多。

  師:今天的比賽先進行到這里。冠軍是王碩小朋友。下課后,小朋友可以繼續(xù)進行比賽,看看有沒有超過王碩小朋友的。

  活動延伸

  在數(shù)學區(qū)域內(nèi),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兒繼續(xù)探索,進一步感知餅干的數(shù)量與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間的關(guān)系。

  經(jīng)教學研討將幼兒的第三次探索進行了修改

  幼兒進行第三次探索:餅干的數(shù)量與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間的關(guān)系。

  師:如何用這塊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餅干?

  幼甲:用小模具做餅干。

  幼乙:餅干排列緊密,可以多做一些餅干。

  師: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如果用泥工板做底板,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印餅干,會不會印的多呢?

  幼兒操作嘗試,教師巡回觀察

  (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探索,幼兒的積極性很高。為了做出更多的餅干,幼兒不斷地將橡皮泥壓薄,很專注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并自始至終保持良好的情緒,充分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教學反思

  操作是幼兒學習、建構(gòu)數(shù)學知識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這次活動的主要材料是幼兒喜歡擺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蓋。通過三次操作嘗試,幼兒在玩耍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整個活動氣氛輕松、活潑,在操作中讓幼兒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餅干,其數(shù)量的多少與選擇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積)有關(guān)系。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具體化、淺顯化,易于幼兒理解和掌握;顒又校處熥⒅丶让嫦蛉w幼兒,讓每個幼兒都參與操作,始終關(guān)注每個幼兒的操作情況,又及時鼓勵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到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fā)展。

  教學活動結(jié)束后,我們進行了年級組研討活動,感覺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對幼兒的第三次操作嘗試活動,教師交代不夠清楚,啟發(fā)不明;第三次活動包含的內(nèi)容較多,幼兒不宜全部掌握,應該將探索橡皮泥厚薄與數(shù)量的關(guān)系單獨作為一個問題解決,將游戲競賽放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比較清楚。因此在平行班開展此活動時,我們對第3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做了適當?shù)男薷,彌補了第一次活動出現(xiàn)的不足,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2、能夠運用標記表示單數(shù)或雙數(shù)。

  3、理解活動規(guī)則,能按規(guī)則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貼絨:數(shù)學掛圖(四)中的圓片55個,數(shù)學掛圖(一)1~10的數(shù)字卡1套,格子圖(可用毛線拉出或用即時貼紙條貼出,如附圖一所示)。

  2、幼兒用書第23頁《區(qū)分單雙數(shù)》的材料,筆;"找水果"的操作單和記錄單;數(shù)量分別為5~9的5種玩具,分類盒,1~10的數(shù)卡。

  活動過程:

  1、嘗試給沒拍圓片兩兩排隊。

  引導幼兒觀察絨板上排列的圓片。

  教師:絨板上有什么?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會用數(shù)字來表示?

  教師示范將數(shù)量為7的一排圓片兩兩排列。

  教師:圓片寶寶要出去散步了,我們讓每排的圓片寶寶兩個兩個手拉手,排好隊。

  教師示范兩兩排列:按順序把最上面的一個圓片拿下來與最下面的.一個圓片配對。

  請個別幼兒將其他各排圓片兩兩排列。

  教師:這里的圓片也想散步,誰來幫它們兩個兩個手拉手?

  2、區(qū)別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引導幼兒觀察圓片的隊伍排列結(jié)果。

  教師:哪些數(shù)目圓片的隊伍兩兩排列后有一個單獨出現(xiàn)的?哪些數(shù)目圓片的隊伍都能兩兩配對?

  師幼共同總結(jié):有些圓片兩兩手拉手后,有一個是單獨出現(xiàn)的,這樣的數(shù)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單數(shù),兩兩手拉手都能配對的數(shù)字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雙數(shù)。

  教師:請你們看看,1~10中那些數(shù)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1~10中有幾個單數(shù)?幾個雙數(shù)?

  感受10以內(nèi)單雙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教師:1~10中,單數(shù)和雙數(shù)是怎樣排列的?

  3、游戲"看誰舉得對又快"。

  游戲規(guī)則:請小朋友將數(shù)卡按1~10的順序牌號,老師說舉"單數(shù)"或"雙數(shù)"卡片,你們就舉一張相應的數(shù)卡,再說說這是幾,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4、幼兒分組操作活動#完成"蘋果涂色"(2組)給每格中是單數(shù)的蘋果涂上紅色,是雙數(shù)的蘋果涂上綠色。

  完成"編門牌號碼"(2組)給上一排每間房子編單數(shù),下一排每間房子編雙數(shù)。

  完成"找水果"(1組)說說每張椅子在隊伍中的位置,看看第幾張椅子上放著水果。請把能表示有水果的椅子的位置用數(shù)字印章印在記錄單上,做好后再說一說第幾張椅子是有水果的。

  完成"玩具回家"(1組)請小朋友先將玩具分類,再按每種玩具數(shù)目多少的順序,放在分類盒的每個格子里,并插上相應的數(shù)卡。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發(fā)現(xiàn)時間的價值與自身的努力有關(guān)系。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活動重點:

  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并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活動難點:

  知道時間的價值與自身的努力有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幼兒體鍛視頻、筷子、珠子、線、彈珠、蠶豆,時鐘一面、統(tǒng)計表。

  活動過程

  一、猜測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前不久,我們幼兒園舉行了拍皮球比賽,比賽時間是一分鐘,在一分鐘時間里有的小朋友得到了獎狀,那么,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自由回答)

  二、通過小游戲,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師:前幾天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時鐘,有誰知道,鐘上哪根針轉(zhuǎn)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師:小朋友真聰明。當這根最細的秒針在鐘面上轉(zhuǎn)一圈,就表示一分鐘!那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來邊做游戲邊感受一下吧!

  a游戲:

  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開始記時)

  師:誰來說說,在扮演木頭人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師:那你們覺得一分鐘的時間怎樣?(一起回答:很長)

  b游戲:

  師:那現(xiàn)在,老師再給我們小朋友一分鐘,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玩起來。感覺一下,這一次的一分鐘有什么不一樣?

 。ㄓ變和娣e木)

  師:剛才的'一分鐘,你做了什么事情呢?

  師:那你們覺得這次的一分鐘怎樣?

  總結(jié):原來當我們扮演木頭人,一動不動時,會覺得時間很長,很長。我們玩的時候,又覺得時間很短,很短。那到底一分鐘有多長,能做多少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播放視頻,了解一分鐘時間里可以做什么?(播放幼兒跳長繩、拍皮球、轉(zhuǎn)呼啦圈等錄像)

  師:呀,你看到了誰呀?他們在做什么事情呢?

  師:剛才我們看見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那我們的小朋友在一分鐘時間里還能做些什么事情呢?(請幼兒自由說說)

  教師總結(jié):原來在一分鐘內(nèi)能做那么多的事情。

  四、幼兒操作

  (1)老師介紹操作內(nèi)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明確規(guī)定: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做了多少事情。

  (3)幼兒分組操作。

  (4)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jié)果。

 。薄⒄埬銛(shù)一數(shù)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珠子、幾個彈珠?

 。、請幼兒介紹一分鐘的成果。

  師:同樣花了一分鐘,為什么最后的結(jié)果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呢?幼兒討論。

  師小結(jié):雖然時間相同,都是一分鐘,但每組做的事情不一樣,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jié)果也不同。

  師:我還發(fā)現(xiàn)剛才穿珠子那組的小朋友,他們相同的時間里,做著相同的事情,可他們的結(jié)果也不一樣?有的穿得多,有的穿得少,這是為什么?

  師小結(jié):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慢,所以結(jié)果也會不同。

  原來只要抓緊時間,加快速度,在一分鐘時間里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那我再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你們有沒有信心比剛才做的更多呢?好,準備

  幼兒操作第2次

  再次總結(jié)各組操作數(shù)據(jù),

  師:為什么有好多小朋友這次做的要比上次的多呢?幼兒自由說說。

  讓幼兒明白,做事情要專心,要抓緊時間,不拖拉,動作就快了

  五、總結(jié)對時間的感受,知道要珍惜時間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玩了一些游戲,玩得可開心了!你們覺得時間過得快嗎?

  師:一分鐘的時間不多,可是只要我們珍惜時間,抓緊時間,也能做很多種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四川雅安大地震中,我們警察叔叔抓緊每一分鐘,后來救出了好多被壓的人,而醫(yī)生們也抓緊每一分鐘,救活了那些垂死的傷病員。一分鐘看起來很短,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卻能做好多有意義的事情呢還有幾個月我們就要升入小學做小學生了,都要自己安排時間,如果你拖拖拉拉事情會怎么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jié)果又會怎樣?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能根據(jù)動物的不同特征進行二次逐級分類。

  活動重點:進行二次分類

  難點:根據(jù)動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小動物胸飾、圍欄圍成“新家”、幼兒用書《小動物住新家》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

  “動物新村里造了幾幢新房子,這下小動物們可熱鬧了。可是該怎么分房子呢?”

  2、扮演角色(體驗一次分類)

  (1)、幼兒戴上胸飾扮演小動物,自己商量該怎么分,住到“新家”里。(幼兒交流)

  按動物的生活習性分(生活在水里、天上、陸地)

  按照野獸與家禽分

  按照動物翅膀的數(shù)目、腳的數(shù)目、是否是兩棲動物分

 。2)、幼兒嘗試進行分類

  主要讓幼兒知道分類的依據(jù)

  3、貼貼玩玩(進行二次分類)

  (1)、幼兒將《小動物住新家》里的動物剪下,依據(jù)特征貼在各幢房子里,進行第二次分類

  (2)、幼兒講述自己的分類結(jié)果

  4、收拾整理操作材料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都有過許多如幫媽媽分東西的分類經(jīng)驗,我通過模擬生活中的事情,既能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又能豐富生活經(jīng)驗。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數(shù)學《瓜果超市》要求學習7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學習用數(shù)字記錄操作結(jié)果。如: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

  活動目標:

  1、學習確定瓜果的價格,并制作價格標簽。

  2、學習7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學習用數(shù)字記錄操作的結(jié)果。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

  2、已參觀過水果店、菜場、超市。價格標簽若干張、貨架

  3、小記錄表(記錄表上預先畫好各種瓜果,下面價格欄請幼兒自己填寫)代幣券(1~6)、筆人手一支、大記錄表(同小記錄表)

  活動重點:

  學會商量確定水果的價格,并制作價目標簽并且初步感知7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初步理解加減法運算。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1、出示6種瓜果的圖片和幼兒共同布置“瓜果超市”,把同類商品放在一起。

  師:看,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的小超市又多出來新的物品了呢?

  2、集體商議瓜果的價格。

  師:我們來想想我的超市給這些瓜果標上多少價錢呢?(價格在1~6)

  出示大記錄表,幼兒共同商議瓜果的價格后,教師把數(shù)字填在大記錄表的價格欄中,幼兒也在自己的小記錄表上填上相應的數(shù)字。

  3、給每種瓜果制作價格標簽。

  師:好了,現(xiàn)在每種瓜果都有自己的價格了,我們來給它們都貼上價格標簽吧

  4、參觀“瓜果超市”并購買。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參觀“瓜果超市”,引導幼兒觀察瓜果上的價格標簽。

  2)游戲“買買瓜果”

  請幼兒輪流扮演收銀員和顧客用7元錢買兩種瓜果,兩種瓜果價格合起來正好是代幣券上的數(shù)字。并要求幼兒買完瓜果后把自己買的兩樣瓜果在記錄表種圈出來。

  3)分先交流。共同討論用7元錢買瓜果有幾種買法。教師用筆進行記錄梳理,引導幼兒找出5的組成規(guī)律。

  4)教師將幼兒記錄的結(jié)果有規(guī)律的擺在黑板上,并進行歸納。

  5、學習用數(shù)字來記錄7的組成與分解。

  1)教師在相對應的記錄表旁邊用7的分式來表示結(jié)果

  2)幼兒跟讀7的分式!7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2和5”等等。

  活動反思:

  《瓜果超市》是模仿水果超市讓孩子們進行自由、合理購物的一個開放式活動。孩子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自由購物的機會不多,但經(jīng)常陪同家長一同購物,有點購物經(jīng)驗,活動就讓他們將所見所聞運用于實踐購物,在模擬式游戲中學習并得到經(jīng)驗上的提升。

  商議價格是活動的重點,孩子們的金錢概念不等同于成人,所以在價格的確定上我不指定水果本身的價值體現(xiàn),讓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制定價格,體現(xiàn)游戲的自由化。

  布置水果超市我也請孩子們幫忙,根據(jù)自己在超市中的所見模擬布置環(huán)境,在這個活動中他們的積極性很高,樂意參與布置。接下來就是購物環(huán)節(jié),它是一個快樂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購物、學習記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突破。購物中,我發(fā)給每位孩子10元的代幣券,可以根據(jù)水果的價格自由購物,但是總價剛好是 10元。

  活動中,孩子們的個別差異比較明顯,用10元代幣券有的能選擇4種不同水果,說明他們對10的組成已經(jīng)運用自如,但是有些孩子卻只會單獨選一種水果進行相加,這方面還有待提高,也可以家園合作,讓家長在平時多帶孩子進行購物,增加生活經(jīng)驗。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箭頭標記,了解它們表示的含義作用。

  2、嘗試通過縱橫箭頭來確定方位。

  3、體驗團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4、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5、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停車場,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看,我們來到了哪里?

  玩看方向開汽車的游戲。兩遍。

  二、討論箭頭

  師:剛才我們在和誰玩游戲?你在哪里見過它?它告訴你什么意思?

  師:我們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箭頭。

  出示箭頭標記。師幼一起認識了解。

  小結(jié):學會看箭頭標記,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三、認識了解→↑和數(shù)字表示的含義。

  出示→5.

  師:這是什么意思?還可能表示什么?

  出示↑3

  師:這是什么意思?還可能表示什么?

  出示→5↑3

  師:連起來又會是什么意思呢?

  小結(jié):看見這樣的數(shù)字和箭頭,我們可以說像右走5步再向前走三步。

  四、學習看停車卡

  師: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停車場,管理員給了我這樣一張停車卡?纯,我的車應該從哪里進去?然后往哪里開?再往哪里開?

  師:這張停車開的車應該停哪里?首先要想想應該從哪里進去?

  小結(jié):你們真棒,都學會了看停車卡來停小汽車,F(xiàn)在,你們每個小朋友都是一輛小汽車,拿出你們的停車卡。等會我們要去后面的.停車場停車,誰來告訴我們,停車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提停車要求:我們的小汽車要排好隊一輛一輛停,停車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碰撞到其他的車輛。讓我們帶著停車卡一起去停車場停車吧!

  師:停好車之后,把你車位上綠色的停車卡翻出來,看看是否一樣,一樣的就是你停對了,拿著兩張卡片走出停車場,把停車卡交給管理員。

  幼兒開始操作。

  五、幼兒操作

  師:現(xiàn)在前面的桌子上還有很多小汽車要你們幫助它們停車呢!

  教師展示操作材料。

  師:每輛小汽車上面都有停車卡,(出示有三個數(shù)字的)這個是有一定難度的,停車的時候要動動小腦筋。請你們兩個小朋友一組,合作幫這些小汽車都停到停車位上去,可以嗎?

  師:停好的小朋友可以請旁邊的老師幫你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停對了。

  師:都停好了嗎?讓我們帶著小汽車再去班級交換停車吧!

  小百科:汽車,由動力驅(qū)動,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與要求:

 。、了解生活周圍的新車,體會現(xiàn)代交通工具越造越新型。

 。病⒃跒樾萝噿燔嚺浦,了解一些數(shù)字排序的方法(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對周圍事物的敏感)。

  活動準備:

 。、幼兒人數(shù)16。

 。病⒗蠋熜萝嚨模校校。

 。、各種各樣新車的照片或圖片。

 。、數(shù)字“1、2、3、4”八套,筆八支、白色紙條每張桌子30張(共四張桌子)。

 。怠h字:外形、用途。

 。、老師新車牌:滬DQ4349藍黑個兩張(只粘好數(shù)字,字母和漢字不粘)。

  7、幼兒的郵票大賽的“車”主題設計(2等獎獲得展示)。

  過程與指導:

  一、新穎的新車

 。、老師的車

 。ǔ鍪荆校校裕┻@是應老師的車,大家都很喜歡,你們?yōu)槭裁聪矚g?

  ——這里,我本意是想通過對老師車(最親近)的欣賞,獲得欣賞新車的視角和方法。如:顏色讓你喜歡,車燈讓你喜歡,玻璃窗讓你喜歡,輪胎也讓你喜歡等。

  小結(jié):是啊,有人喜歡我車的顏色、有人喜歡車燈的形狀……

  二、新車上牌

  盡管新車很多,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白色的威馳。當馬路上有許多白色威馳車時,你怎么知道那是應老師的車呢?

 。、三個數(shù)字的車牌

  我的車牌有一個3一個4一個9三個數(shù)字。馬路上,有這三個數(shù)字的車牌,只有我一輛嗎?這三個數(shù)字可以排列出幾張車牌號呢?

  我給你1、2、3三個數(shù)字,你可以排列出哪些車牌號碼?你可以讓多少新車掛上車牌上路呢?

  提示:和你的朋友一起做這件事——讓孩子合作學習。

  ——有些地方的幼兒要提示,一張紙條記錄一個車牌。

 。、交流討論、學習方法

  老師:請你們每對拿出一張車牌。

  在活動中:孩子對照著已有的`號碼,重復的就被老師:“一樣的車牌警察叔叔是不允許的,警察叔叔把這張拿走了!敝敝磷詈蟠_認。

  梳理:6張,我們排列了6張車牌,有什么辦法讓我們在排列這些數(shù)字的時候,既快又一個不漏地排列出所有的車牌?

 。、四個數(shù)字: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又快又好的方法之后,我再給你一個數(shù)字4,你們?nèi)ピ囋嚕磦數(shù)字可以有排列出幾張車牌?

  ——幼兒操作。在一定的時間之后,讓孩子一起交流。

  在活動中,為了激發(fā)孩子的熱情和對活動持續(xù)的興趣,老師可以激發(fā):“時間就是車牌!币粋孩子回應:“車牌就是錢!崩蠋熡执穑骸皶r間就是錢!被钴S了氣氛。

  4、第二次交流

  將1為首的數(shù)字拿出來,共有6張。

  老師小結(jié):看,只增加了一個數(shù)字,就1打頭,就可以排列出6張車牌,那么4個數(shù)字應該可以排列出更多的車牌,我們在角落里慢慢地做。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認一認、比一比,引導幼兒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征。

  2、啟發(fā)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能力。

  二、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2、難點:會按圖形特征進行歸類。

  三、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若干(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剪刀若干。

  四、活動過程。

 。ㄒ唬┏鍪編缀螆D形讓幼兒辨認。

  教師:“小朋友說一說黑板上有哪些圖形?”(圓形、正方形)

 。ǘ﹫D形分類。

  教師:“黑板上有這么多圖形,誰會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并數(shù)一下一共有幾個?”

  (三)認識長方形。

  1、教師手指長方形,“這是什么圖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只角;正方形每條邊都一樣長,長方形每條邊不一樣長。)”

  2、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不同。

 。ㄋ模┩ㄟ^折疊驗證:知道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

  1、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長方形的長邊比一比,短邊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樣長的?”

  2、小結(jié):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

 。ㄎ澹┯變翰僮。

  1、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變成長方形。

  2、給長方形涂顏色。看看圖上有什么圖形,請小朋友給長方形涂上顏色。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管子變形的秘密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動物叫聲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6

大班數(shù)學教案10-2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8

大班數(shù)學教案《分類》02-08

《圖形》大班數(shù)學教案01-0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華)07-24

大班數(shù)學教案(合集)08-01

大班數(shù)學教案[推薦]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