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品)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一些常見動物尾巴的外形及作用,知道不同動物的尾巴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2.積極探索動物尾巴的作用,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
活動重點:
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外形及作用。
活動難點:
知道不同動物的尾巴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活動準備:
1.幻燈動物圖片、動物的尾巴圖片。
2.視頻《小壁虎借尾巴》。
3.尾巴功用的漢字。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教師出示小壁虎的畫面:這是誰?它有一根什么樣的尾巴?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關于它的尾巴的故事。
二、欣賞故事視頻《小壁虎借尾巴》
提問:幼兒邊回答老師邊出示相應功用的漢字。
1.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小壁虎尾巴沒了,它想去干什么?
2.它都跟誰借尾巴了?(小魚、牛伯伯、燕子阿姨)3.大家有沒有把尾巴借給它?故事里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4.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自己卻長出了新尾巴,那你們猜猜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
三、交流自己知道的關于動物尾巴的外形及動物尾巴的用途。
你知道什么動物?它的尾巴什么樣子,像什么?有什么作用?
教師小結:動物們的尾巴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各不相同,它們的用途也不一樣。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動物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尾巴像什么,主要有什么用。
四、觀察課件,了解一些常見動物尾巴的外形及作用,知道不同動物的尾巴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老虎、狐貍、馬、蜘蛛猴、熊貓、袋鼠、松鼠、小壁虎、鱷魚、啄木鳥、燕子、孔雀、魚、蜥蜴、狗。
幼兒觀察后,教師小結、交流:動物的尾巴互相交換行不行?為什么?
教師:小朋友說的都非常好,每個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處。下面老師要來和你們做個游戲叫"考考你"。
五、游戲活動:考考你。課件(總結幼兒所探索到的動物尾巴的妙用。)六、游戲:你問我答。課件(鞏固幼兒對動物尾巴外形的`認識)七、總結談話,萌發(fā)幼兒喜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
教師:動物世界可真奇妙,動物的尾巴不僅長得都不一樣,而且各有各的用途,這是為了適應它們各自生活的環(huán)境,更好的生存和保護自己。我們要愛護這些動物,不能去傷害它們,如果發(fā)現(xiàn)傷害動物的行為我們應該怎么辦?
下面,我們一起小結一下動物的尾巴主要有哪些用途:
1、幫助游泳,控制方向(魚)2、幫助飛行,掌握平衡,控制方向(鳥)3、支撐身體(袋鼠、啄木鳥、老鼠)4、當做武器,保護自己(老虎、鱷魚、壁虎、蜥蜴、兔子)5、掌握平衡,驅趕蚊蟲(牛、馬等)6、儲存能量(狐猴、鴨嘴獸)7、特殊作用(猴子的尾巴可作第五只手幫助活動;松鼠的可做降落傘和棉被,狐貍的尾巴可以當被子,還可以掃掉自己的腳印痕跡,讓別人不能發(fā)現(xiàn)它的蹤跡,熊貓的尾巴可以發(fā)出信息等)
教案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簡單創(chuàng)設了情境,并且活動內容與孩子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有關,所以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也因為孩子們已經(jīng)積累一些有關動物知識,又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所以一開課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兒童情趣的參觀“動物尾巴展”的情境,讓幼兒調動各個感官,仔細觀察,細心發(fā)現(xiàn),大膽地說。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充分發(fā)揮學習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幼兒很容易就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在分享尾巴的用途時,著重這個分享知識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這個活動中能夠真正獲得知識的灌輸。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喜歡漂亮的瓶子,感知瓶子的色彩美、圖案美、造型美。
2、 對操作活動感興趣,能細心地裝飾。
教學準備:
課件、水彩筆、油畫棒、一個礦泉水瓶子、剪好的瓶子圖形每個幼兒一張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
2、觀察瓶子的外形
出示礦泉水瓶子問: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見過其它形狀的`瓶子嗎?
出示課件讓幼兒觀察瓶子,問:這些瓶子哪些地方不一樣?
二、基本部分
。ㄒ唬┬蕾p瓶子,梳理感性經(jīng)驗。1、了解對稱的特點和基本的制作步驟
2、古今中外作品欣賞
1)主題式的裝飾
2)圖案、顏色間隔的裝飾
3)瓶口、瓶底對應的裝飾
三、觀察裝飾好的瓶子,激發(fā)制作欲望。
四、幼兒動手嘗試制作。
“今天欣賞了這么多漂亮的瓶子,張老師也作了幾個不一樣的瓶子,但是沒有給它穿漂亮的衣服,請小朋友給它們穿漂亮的衣服,好嗎?
1)鼓勵幼兒用學過的點、線、幾何圖形等進行裝飾。
2)教師逐一指導每個幼兒,鼓勵幼兒想法和別人不同。
五、共同布置瓶子展,相互欣賞、評價。
你喜歡哪個瓶子?為什么?”
活動延伸:幼兒用廢舊瓶子進行裝飾
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一、教幼兒學習使用方位詞:中間、左邊、右邊。
二、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三、重點:學會使用方位詞:中間、左邊和右邊。
四、難點:能正確區(qū)分中間、左邊和右邊。
教學準備:
背景圖一幅,動物教具許多,收錄機一臺。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出教學要求。
二、放錄音中,出示教具,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正舉什么活動?誰來了,它們是怎樣來的?
三、教幼兒學習使用方位詞:中間、左邊、右邊。
1、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
2、提問:誰當裁判員?它們誰站在中間,誰站在左邊,誰站在右邊?
3、幼兒逐一回答后,全體練習使用中間、左邊、右邊。
四、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教師講述一遍。
五、游戲:<看誰做得對>。讓幼兒區(qū)分左邊、右邊、中間。
1、教師講解示范游戲和玩法及規(guī)則。
2、組織幼兒玩游戲。
六、玩<種植游戲>。復習鞏固幼兒對方位的辯別能力。
1、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2、幼兒分組玩游戲。
3、小結。幼兒聽音樂學小鴨走出課堂。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4
(精選)大班教案08-04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4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4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1
[精選]大班教案08-26
大班教案【精選】08-05
【精選】大班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