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15 09:41:11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優(yōu)選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優(yōu)選8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由讀、指名分段讀等多種形式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能從讀中掌握讀書方法,從而提高

  學生的閱讀能力。

  2.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讀感悟之后,知道雞媽媽新房子前后的變化,了解變化的原因,懂得聽不進別人的勸告不好,輕信他人的話也容易上當。這個道理。并聯(lián)系實際,指導行為。

  3.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學重點】

  讀書方法的掌握、運用。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語言實踐。

  同學們,雞媽媽有許多孩子,為了不讓孩子風餐露宿,她建造了一座新房子。現(xiàn)在我們就參觀參觀。

  (出示課文插圖)

  參觀雞媽媽的新房子,給你的感覺是——(漂亮、牢固)

  這房子這么漂亮,該怎么讀?

  這房子這么牢固,該怎么讀?

  同一個課題不同的情況,讀法就不同,這就是我們語文的魅力所在。

  雞媽媽的房子有兩個特點:漂亮牢固

  誰把雞媽媽的房子這兩個特點連起來說一說。

  出示:

  雞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牢固。

  辨別句子

 、匐u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既牢固又漂亮。

 、陔u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美麗。

 、僭~語可以前后調(diào)換;

 、凇凹取帧边@個句式中前后兩個詞既要相關,又不能同義重復。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造句嗎?

  我們一起再來欣賞雞媽媽的新房子。學生讀課文第一節(jié)。

  我們知道房子講究的不僅僅是漂亮、牢固,還要什么呢?(舒適)

  對于雞媽媽的房子哪些人提出改進的建議?不妨我們走進課文。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溫馨提示:

  1.要求把句子讀通讀順,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請教同桌、老師。

  2.課文中哪些人給雞媽媽的新房子提出改進建議,請用()標出。

  3.交流學習成果:

 。1)要注意“上當”的“當”的'讀音。

 。2)板書:鵝大哥狐貍

  剛才同學們自學了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讀通讀順了課文,并知道了鵝大哥與狐貍對雞媽媽的新房子提出了建議很了不起。

  三、比較閱讀,自主感悟。

  鵝大哥與狐貍對雞媽媽的新房子提出了建議,它們的建議相同在哪里,不同在何處?再次走進文本。

  默讀,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

  交流:

  板書:

  鵝大哥開窗通風為他人

  狐貍開窗做壞事為自己

  自己想一想,鵝大哥與狐貍的話怎么讀?然后練一練。讀給同桌聽。

  指導朗讀。

  面對鵝大哥與狐貍的建議雞媽媽嘗到了酸甜苦辣,她究竟哪些甜,哪些苦呢?

  交流:

  板書:

  治好了孩子的病

  失去了孩子

  從這兩件事中,你想雞媽媽今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她會怎么對待?(好人的話要聽,壞人的話不能聽。要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但不能什么意見都當真;按好意見辦可以把事情辦好,照壞點子辦則會把事辦壞!

  你從中明白了什么?(好聽的話固然人人愛聽,但光別人的,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去分析思考,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學生再次感悟課文。

  四、鏈接課外,深化閱讀

  回憶語文園地四的文章《騎驢》,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設計理念】

  一、巧設情境,誘發(fā)學生合作欲望

  合作學習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知過程,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結(jié)論確定不了是否準確,急需和別人交流,聽取別人意見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學生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狀態(tài)。

  二、給予時間,營造合作學習氛圍

  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對于合作學習認識不深,學生尚未開展合作,教師就拍掌喊停,停止合作學習,這純粹是為了貼道合作學習的標簽而已。這樣的合作有什么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收到預期的效果。在學生的質(zhì)疑、紛紛議論時,大膽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想實際出發(fā),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由于這些方法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學生更樂此不疲地去發(fā)現(xiàn)、嘗試、對比,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共同發(fā)展。教師最后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jié)。

  三、學會傾聽,培養(yǎng)合作學習習慣

  小組合作時,教師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使學生意識到傾聽別人發(fā)言,既是一種文明禮貌的行為,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從別人的發(fā)言中會得到很多啟發(fā),從小組其他成員身上收獲更多的知識、方法,養(yǎng)成一人發(fā)言、組內(nèi)其他成員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生往往不習慣聽別人發(fā)言,急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應該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去,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活動中,既能體現(xiàn)集體的智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是與人交流的良好機會。因此,教師在小組合作實踐問題上,一是可以用一些語言讓學生學會傾聽,如評選“動腦好聽眾”“快樂不倒翁”等,以此來規(guī)范學生合作中的聽講習慣;二是要盡量設計一些一個人操作不方便,只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才能操作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合作操作的習慣。

  四、合理分工,共同達到團結(jié)協(xié)作

  合作學習不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這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世界上團隊意識最強的應屬日本人,國際評價說:“一個日本人是條蟲,但三個日本人就是一條龍。”那么中國呢?很遺憾,正好相反。因此,合作學習要想成功開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識是必不可少的。分工,也就是讓組內(nèi)每個同學各司其職,各小組根據(jù)本組實際情況,安排每人的“工作”。

  【教學目標:】

  1、能力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自主學習中閱讀理解2、3小節(jié)。

  2、知道樹林能擋狂風、阻黃沙、隔煙霧、減嗓聲的作用。

  3、激發(fā)學生地環(huán)保意識,初步具有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導入

  師:

  △ 小組合作認讀詞語卡片

  △ 師生合作認讀

  △ 看圖引入第一段

  ●師:小朋友們,看,這就是穿著綠色的上衣,在陽光下挺直著身體的綠色衛(wèi)兵,請小朋友看著圖,挺直身體讀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

  ●師:老師剛才發(fā)現(xiàn)他朗讀時,挺下了身體,多精神呀,讓我們也像他一樣,像一排排綠色的衛(wèi)兵一樣挺直身體來讀讀第一段。

  環(huán)節(jié)2:感司第2小節(jié)

  師:二(1)班的孩子讀書讀地真好,綠色衛(wèi)兵正同敵人展開一場場激烈的斗爭,讓我們趕快去看看嗎!

  ● 播放課件:你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 按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

  師:△你們聽,這場狂風真夠兇猛的。

  △ 聽到他的聲音,我感覺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危險了。

  ●口語交際:師:你猜想一下,這樣的狂風,黃沙進了城市會有什么后果呢?

  △小組討論 △個別匯報

  ●指導朗讀

  師:在這緊急關頭,我們的衛(wèi)兵是怎么做的呢?請小朋友自由讀一

  讀大屏幕上的這句話。(自由讀)

  △ 個別讀(師:小樹不管用,一片樹林擋狂風)

  △ 小組賽讀

  師:下面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能當好綠色的衛(wèi)兵,把狂風、黃沙趕出去。

  △ 與電腦賽讀

  師:讓我們?nèi)嗤焓直垡黄饋硌菀谎、讀一讀。

  △ 教師引讀最后一句

  環(huán)節(jié)三:感司第3小節(jié)

  師:綠色的衛(wèi)兵剛剛休息了一會兒,又與敵人展開戰(zhàn)斗了,請小朋友小組合作讀一讀、演一演。

  第三小節(jié),看看哪個小組讀地最好,演地最棒。

  ※小組合作:在此過程中,教師深入到學生中,成為小組討論的一員參與其中,同時關注學生合作的進程,了解各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及時點撥,適時調(diào)整。同學們很好地掌握了按不同標準的分類方法。

  ※反饋交流

  師:●把你們的體會讀出來。

  ●還會說什么?

  ● 看錄像再讀課文。

  師:綠色的衛(wèi)兵的勇敢確定值得敬佩,不過你們的朗讀和表演更值得敬佩,此時此刻,你想對這一排排綠色的衛(wèi)兵說什么?

  △ 引讀第4小節(jié)

  師:是呀,正是有了這綠色的衛(wèi)兵,我們的城市才好的美麗整潔,讓我們一起讀讀第4小節(jié)來贊美一下它呢?

  ○齊讀

  環(huán)節(jié)四、拓展

  ●師:了解了綠色衛(wèi)兵的作用,作為創(chuàng)建綠色學校的其中一員,你最想對綠色衛(wèi)兵說什么。最想對你身邊的人說什么?請你拿起筆在你的小書簽上寫下來,寫字的時候要像一個小衛(wèi)兵[放音樂]→反饋

  交流→同伙伴交流欣賞

  ● 師深情朗讀,孩子看圖片。讓我們再一次滿懷贊美和感激之情,來讀一讀最后一段話吧!

  詩:小綠樹,一排排 挽起手臂筑長城,

  趕走狂風和黃沙 小綠樹,葉成蔭

  連成一道大屏障 阻擋煙霧和嗓聲

  城市明朗又寧靜 小綠樹,挺起身

  送來整潔和安寧

  【教學反思】

  課后,多次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我發(fā)現(xiàn)正是由于缺乏對小組合作的正確把握,才使合作收效甚微,引發(fā)課堂“意外”。學生小組合作,只是依“令”而行,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呢?我感觸最深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一)合作前獨立思考,激發(fā)合作需要

  合作學習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的空間,通過組內(nèi)的交流、探討,使學生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想法,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但是,這一切成立的基礎是: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作為二年級的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還沒養(yǎng)成,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耐心扶助,與學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激發(fā)小組合作的

  欲望。如本片斷中,在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統(tǒng)計方法之前,可以先留出幾分鐘,讓小朋友想一想你自己能想出哪些辦法?看看誰想到的方法最多?你想知道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嗎?當學生有了合作的自我需要時,此時再組織小組內(nèi)的同學一起探討,效果也許會更佳。

  (二)小組中分工合作,實踐合作需要

  合作學習不是一種個人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這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因此,合作學習要想成功開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識是必不可少的。

  (1)分工。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獲益不多。因此必須培養(yǎng)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這樣才能在小組合作時人人有事可做,有話可說,不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2)合作。不能否認,教師的引導不力是造成此次小組活動無效而終的重要原因。一年級學生還沒有合作學習的體驗,對怎樣與同伴合作還非常陌生。小組內(nèi)學生各做各的,思考方法單一,探索初淺。因此,作為合作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教師要多走動和觀察、傾聽,對小組合作情況進行調(diào)控、促進,必要時還可教給學生一些探索、發(fā)現(xiàn)的方法,不斷引發(fā)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引向深處。

  (三)合作后正確交流,實現(xiàn)合作需要

  交流是合作學習中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通過交流而展現(xiàn)自我,探索真理。但如何讓學生更有效地進行交流呢?

 。1)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見解,就是“說”,這種“說”的能力包括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組織能力等,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yǎng)成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甚至生活中不斷地為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

  (2)學會傾聽他人的習慣。合作學習中除了要獨立思考,還應具有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的習慣。不僅要讓學生肯聽,更要讓學生會聽,能夠聽出別人說的重點和問題,才能重視并采納他人意見,達到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高。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chǎn),激發(fā)學生執(zhí)掌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15個生字,掌握生字新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

  4、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每季特點觀察的方法。

  2、體會課文中用詞準確、生動的優(yōu)美句子。

  教學難點

  文中介紹的景象及動物、物產(chǎn)等,學生不夠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

  課前準備

  1、掛圖、生字卡片;

  2、學生收集小興安嶺的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課文第1小節(jié)。

  2、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多讀多想,讀懂了哪些問題,提出讀不懂的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質(zhì)疑問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啟發(fā)談話,借助地圖介紹小興安嶺的有關資料。

  2、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圖片、文字資料。

  小興安嶺:是黑龍江省自西北向東南走向的山脈,海拔600-1000米,長約400千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后用鉛筆畫出生字新詞。

  2、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組織學生認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然后交流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老師的幫助。

  歸納主要問題: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1、自由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思考:讀了這一段,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2、默讀第一小節(jié),想一想,從幾個地方看出樹很多?

  出示紅松、白樺、櫟樹的圖片,認識這些樹木,了解各自的特點。

  3、練習朗讀,體會綠色的海洋的美麗。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精讀課文,進一步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的特點,從而激發(fā)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找出文中用詞準確、生動的句子,多讀多悟,體會意境。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語句,感悟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特點。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再現(xiàn)小興安嶺的美麗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小興安嶺什么最多?朗讀第一小節(jié)。(板書:林海)

  二、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知道小興安嶺美在哪里。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三、學習第二小節(jié)

  1、(出示春天景物投影片)這一小節(jié)主要描寫了這些景物。它們是按順序列出的。

  2、指名朗讀課文,思考:這些景物什么樣?

  3、理解描寫樹木的.句子。

 。1)讀這一句,想想:春天的樹長得什么樣?

 。2)出示句子,比較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春天,樹木長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3)指導朗讀這句話。

  4、其它景物各是什么樣?學生自學匯報。

  5、看圖想像春天的畫面,感悟春天的美。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jié)。

  四、學習第三小節(jié)

  1、大聲朗讀這段話,像學習春天的一段一樣,按順序一句一句找景物,用__畫下來,對照圖畫說出夏天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

  2、再次朗讀,思考這些怎么樣,怎么美?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生自學匯報。

  4、練習朗讀。

  五、以自學為主,學習第五、六小節(jié)。

  1、觀看錄像,激發(fā)興趣:

  2、學生自學:

 。1)體會秋天和冬天的美,找出秋天、冬天各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

 。2)再讀這兩段話,把你的感情讀出來。

  3、秋天。重點理解秋天飛舞的落葉和豐碩的寶,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并感情朗讀。

  4、冬天。重點體會刮的準確,并感情朗讀。

  六、總結(jié)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樹木的特點。

  七、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八、學習拓展:

  兩者任選一道

  1、你最喜歡小興安嶺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下來。

  2、把你最喜歡的季節(jié)的景色用你手中的畫筆畫出來。

  板書:

  9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

  樹木嫩綠

  春水漲滿

  夏

  樹木茂密

  野花盛開

  美麗的花園

  綠色的海洋

  秋

  落葉飛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寶庫

  冬

  積雪覆蓋

  野獸進洞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4個板塊,內(nèi)容包括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讀讀背背及口語交際。學用字詞句要求對學生用音序法進行寫話。寫好鉛筆字要求把全包圍結(jié)構的字寫勻稱。讀讀背背了解成語大意,熟記于心;對聯(lián)是引起學生產(chǎn)生讀背興趣,鼓勵學生收集、摘錄春聯(lián)?谡Z交際要求就我打算這樣過好寒假為題展開討論。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練習8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二 教學要求:

  1、 觀察描繪足球比賽場面,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2、 把全包圍結(jié)構的字寫勻稱。

  3、 讀背成語和春聯(lián)。

  4、 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難點:把話說完整。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用字詞句,觀察足球比賽場面,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2、寫好全包圍結(jié)構的字

  教學設計:

  一、教學第一題

 。ㄒ唬⿲忣}。

  讀題,討論題目要求 師強調(diào)要求。

  (二)指導。

  1、出示足球比賽圖

  問:同學們在干什么?

  2、充分讓同學說,教師給予幾個詞語:緊張、激烈、較量、旋轉(zhuǎn)、見勢不妙、撲、鉆、興奮、手舞足蹈

  3、讓學生展開想象,結(jié)合自己觀看足球比賽的情況,把自己當作隊員,用第一人稱向別人講述進球的精彩場面。

  4、動手試著寫一寫。

  5、反誨 表揚好的.。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卡片 認讀。

  2、回憶描紅、寫字要求。

  3、指導寫回范寫強調(diào)

  4教學園國

  5、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讀背成語、春聯(lián)

  教學設計:

  一熟記成語

  1、 出示圖片

  說說圖上的內(nèi)容,說清時間、場面、

  2、 出示詞語,讀,理解

  3、 請聯(lián)想生活中的場面,用其中一個說話。

  4、 練習背誦。

  二、背誦春聯(lián)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練習8,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練習8教案教學設計精品,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同學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準備

  掛圖,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

  1、師:俺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 、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不朽 發(fā)明奇跡 天堂

  2 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不朽 發(fā)明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時,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發(fā)明: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局部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2、同學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局部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身“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俺的眼前。

  俺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示在哪些地方?用自身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薄安恍唷庇心膬煞矫娴囊馑?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發(fā)明”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發(fā)明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局部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局部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局部,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ň┖即筮\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局部結(jié)構完全同于第一局部,同學們自身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和朗讀第一局部的語氣一致?

  5、同學們無妨自身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局部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局部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局部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

  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配樂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jié)質(zhì)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zhì)疑。

  3、師小結(jié)。

  九、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奇跡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像綢帶)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授課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小學語文第六冊14課《珍珠泉》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2個生字,熟讀課文;

  2能力目標: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想像課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麗和可愛;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掃熱愛。

  三.教學重難點:

  1感受作者對大自然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 解敘述順序。

  四.導入課文:

  同學們見過泉水嗎?今天教師就領同學們?nèi)ブ骷覅侨坏募,去看一看美麗的珍珠泉?/p>

  五.新授課文內(nèi)容:

  {一}范讀感悟,激情融趣

  教師先范讀一下課文,同學們邊思考有哪些字詞容易讀錯,難以理解。(師范讀)

  指生字詞(卡片):彎曲 鑲嵌 樸素 篩下 干涸 小桶

  下面,我們再來感受一下課文。

  (二)初讀課文,總體感受。

  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讀文,談一談你對珍珠泉的感受。

  同學們說得真好,說明你們回家預習了,教師十分高興,下面請同學們再讀一下課文,用筆劃一劃你認為課文中寫得精彩的地方。

  (三)精讀課文,深化目標。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讀一下你喜歡的句子。

  2.同學們有這么多喜歡的句子,現(xiàn)在你可以和同桌說一說你喜歡的這些句子的理由,一會來匯報。

  3.重點指讀者句子(讀出感悟和理解)

 。1) 我們村子前面的小山包,遠遠看去,像一個綠色的大絨團。

 。2) 水是那樣綠,綠得像章是被周圍的綠草染過的。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

 。3) 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著;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ǹ洫劊┠隳馨涯愕母杏X讀出來,讀得真美。

  珍珠泉不但美麗而且有趣,還會笑呢,多美呀!誰能讀出這種笑的感覺來。

  (四)深化中心,感悟。

  正因為有了這么美的珍珠泉,作者才自豪地說:(讀課文)

  此時珍珠泉在作者眼里已不再是一眼清泉,而是一個孩子,你們有什么話對珍珠泉說嗎?你也可以用你們的話宣傳一下珍珠泉,做一個廣告也行。

  (五)全文。

  珍珠泉是這么有趣,這么美麗,他不僅是作者吳然的驕傲,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驕傲,希望同學們努力,將來讓我們祖國的山更美,水更清,天更藍,景更美,好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綜合課

  1、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會生字、指導寫字

  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小組合作

  課件 生字卡片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生:認識。┠谴蠹乙捕贾牢覀兊呐笥讶绨春脡膩矸挚煞譃楹门笥押蛪呐笥选Q料x是莊稼的壞朋友,那青蛙就是莊稼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青蛙嗎?那又有誰知道青蛙小時候是長什么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后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ò鍟n題)

  二、初識圖意。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都在干些什么?(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生答)

  2、逐圖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么變化?再連續(xù)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 大家看到最后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后變成了什么?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生述)

  4、小結(jié):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幅圖,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后來又怎么樣?最后變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自輕聲朗讀課文。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糾正讀音(群、捕、迎、裳等)

 。、回答思考問題,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敘述部分;小蝌蚪、鯉魚、烏龜及青蛙媽媽由四組學生分別扮演。)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薄W習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說一說,并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幾只?(生:有一群。)師講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導生給“群”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么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lián)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導學生看圖,師復述小蝌蚪外表。

 。、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作業(yè)第二題(1)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學習第二段。

  1、看第二幅圖,提問:現(xiàn)在我們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圖模樣有什么不同?

  2、讀第二自然段,說說蝌蚪有什么變化。

  3、再讀(指名個別讀)

  4、看圖,講述小蝌蚪是為什么會游向鯉魚媽媽?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為小蝌蚪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該有媽媽,但又不知媽媽長得怎么樣,所以就游過去問。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這里既表示禮貌,也為了讓鯉魚媽媽能發(fā)現(xiàn)自己——小蝌蚪。

  5、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有什么特點呢?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我們的”“哪兒”要讀重音;鯉魚媽媽的回答要用長輩式親切的語氣讀出來。)

  二、看圖,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圖,提問: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么變化?

  生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師板書。

  3、小蝌蚪為什么會把烏龜錯認為是自己的`媽媽呢?課文中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體現(xiàn)出了它們以為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4、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并讀一讀)

  5、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于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6、輕聲朗讀第四、五兩段,指導生邊讀邊看圖,思考:

  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么變化?(板書)

  小蝌蚪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呢?他們的媽媽究竟是誰呢?它們是怎么認出來的?

 。ㄉ(lián)系圖及有關句子回答:回顧烏龜介紹的青蛙媽媽的特征,還有前面鯉魚媽媽講的“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了解媽媽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媽媽了。)

  7、你從第四段中知道了什么?先讀再說。(自由讀后再指導學生說出段意)

  “小蝌蚪已經(jīng)是青蛙了”,為什么加上個“已經(jīng)”?小蝌蚪是怎樣跳到荷葉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著媽媽干什么?這說明了什么?(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們應該怎樣對等青蛙呢?(生: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好朋友——青蛙)

  三、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第一道題。

  3、完成課后第三道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分角色看圖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大腦袋、長尾巴——長出兩條后

  腿——長出兩條前腿——脫掉尾巴、換上綠衣裳)

  3、指導完成課后第二題。

  二、指導有感情地分組朗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觀看生字表教學錄像帶,激發(fā)學生興趣。

  2、指導學習生字。

  3、難寫、易錯字形分析:

  塘:共13畫,第八畫右邊要出頭,第10筆一豎上下都要出頭,左邊是“ ”。

  迎:半包圍結(jié)構,里面的“ ”不要多寫一撇。書空。

  龜:共7筆,上邊是“ ”,下邊是“ ”不是“電”。書空。

  裳:共14畫,下邊是“衣”。

  鼓:右邊是“支”不是“ ”也不是“ ”,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4、運用測試及書寫。(師巡視指導并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

  四、總結(jié)課堂。

  板書設計:

  34、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 問鯉魚阿姨 錯把烏龜當媽媽 找到媽媽(青蛙)

  大大的腦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長出后腿 長出前腿 尾巴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長長的尾巴

  教后記:[ 內(nèi) 容 結(jié) 束 ]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什么是“納米”,以及納米科技的廣泛應用。

  3、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納米及納米技術的廣泛應用前景。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納米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交流

  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我是今天給你們上課的一名新老師,來自于鐘嶺小學,到達這里大約是5千米。

  二、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嗎?

  (米、分米、厘米、毫米) 那你們還知道納米嗎?你們能猜想出納米是什么嗎?讓我告訴你們一件有趣的事吧。北京大學納米科技中心的劉忠范老師曾經(jīng)接到一個電話,問他納米貴不貴,產(chǎn)量有多高。劉老師卻告訴他說,納米不是米,它是個不能吃的長度單位。聽到這里,你一定想知道,納米是什么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納米新星》。

  生齊讀,注意“新星”(xīn xīnɡ)。

  三、初讀課文,讀準讀順

  1、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抽學生分段接讀課文,糾正字音,評議朗讀。

  四、再讀課文,初知大意

  1、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在21世紀,納米是最亮麗的新星。

  2、抽生簡單說說對納米的印象。

  五、細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納米?舉出了那些具體的.例子?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邊勾畫。 (治理和改善環(huán)境,醫(yī)療制藥)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老師進行點撥。

  治理和改善環(huán)境

  ①在治理汽車排污上,用碳材料納米管儲氫氣電池燃燒發(fā)電水解,可以解決汽車尾氣的污染問題。

  ②用納米技術制成自清潔材料,就不用擦玻璃了。

  醫(yī)療制藥;

 、偌{米技術傳感器在重要器官里監(jiān)測病變及時治療。

 、诩{米機器人循著血管清除病灶。

 、奂{米緩釋技術藥丸藥物效用時間長。

 、芗{米靶向技術藥直接到達病灶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3、再讀全文,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課文主要從環(huán)保和醫(yī)療兩個方面介紹了納米科技在我們衣食住行方面的應用前景。

  4、介紹納米技術的應用

  衣:在紡織和化纖制品中添納米微粒,可以除味殺菌。化纖布挺結(jié)實,但有煩人的靜電現(xiàn)象,加入少量金屬納米微粒就可消除靜電現(xiàn)象。

  食:利用納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納米材料做的無菌餐具、無菌食品包裝用品已經(jīng)面世。利用納米粉末,可以使廢水徹底變清水,完全達到飲用標準,納米食品色香味俱全,還有益健康。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11-08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3-17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7-22

小學語文教案05-22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3-21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1-18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2-02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