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實用(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小兔和狼”的游戲情節(jié),基本熟悉樂曲旋律,知道a段音樂跳躍、b段音樂沉重的特點。
2.初步嘗試根據音樂選擇不同的樂器,為游戲配伴奏。
3.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演奏活動。
活動準備:
1.已學過兔跳的基本動作。
2.每人一件小搖卡通打擊樂器,大鼓一面。
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講述(小兔和狼)的故事。
2.完整欣賞音樂,注意分辨a段音樂跳躍、b段音樂沉重的不同特點。
3.分段聽音樂并用相應的動作
4.表現。
、艃A聽a段音樂,隨音樂自由地做兔跳、吃草的動作,體驗該段音樂的特點。
⑵傾聽b段音樂,隨音樂練習大灰狼走路的動作。體驗該段音樂的特點。
4.師生共同游戲。
在討論游戲規(guī)則的基礎上,教師扮演大灰狼,幼兒扮演小白兔,共同游戲。
5.根據a段音樂節(jié)奏類型的變化,編制相應的身體動作并練習。
6.嘗試用新的方法表現b段的節(jié)奏。
7.在教師的指揮下,用小遙遙演奏。大鼓由教師演奏。
活動反思:
幼兒聽到小兔的音樂非常開心,聽到大灰狼的音樂有點怕,我告訴他們:這是游戲,不是真的大灰狼,鼓勵幼兒不要害怕它。很多幼兒能愉快的參與集體演奏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能在我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游戲,這和游戲場景的布置、形象鮮明的音樂、我在游戲中的角色和語言、我的情緒等是分不開的?赡苁且魳沸Ч腵烘托和我情緒的帶動,孩子們完全沉浸在情境中,狼來了時都能遵守規(guī)則,一動不動地躲好;顒幽繕诉_成較好。
當然,在活動中我自身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不能有效地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對孩子的回答和反應不能做出及時有效的回應。心里只想著活動環(huán)節(jié),當孩子們對我的問題沒有回應時,我急于把答案告訴他們,沒有給他們思考的空間。其實,有些問題過大,可以把問題一步步化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來一步步解決。還有當我提問被大灰狼抓住的“小兔子”為什么會被發(fā)現時,他由于不開心,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我又急著把我的發(fā)現告訴大家。其實,我可以讓其他孩子來說,讓他們自己發(fā)現不能動的游戲規(guī)則。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現在正好是春天的季節(jié),這些天時常有沒完沒了的春雨落下來,下的我對春天的感悟更為深刻。正好又遇上考編教師的培訓,園長給她們布置了試講練習《春雨的色彩》。在聆聽了老師們的試講之后,我對這首散文詩教學腦海中呈現了初步的設計框架,便饒有興趣地設計了大班散文欣賞《春雨的色彩》。
設計意圖:
沙沙沙,窗外下起了綿綿細雨,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孩子們在幼兒園散步時,就觀察到柳枝長出了嫩芽,桃花開了,感悟到了春天的景色變化。在《春雨的色彩》這篇散文詩中,作者巧妙地將春雨與植物生長之間的關系,運用文學性語言表達,讓幼兒不僅在感受春天美得意境中,學習句式、對話,了解了蘊含在其中的科學道理。正是因為大班幼兒他們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增強,對春天的景色有了初步的了解,于是在本次文學作品欣賞的過程中,我將幼兒內心的感悟予以喚起,將內在的`情感與外在的技能之間進行有效的搭建,對幼兒文學作品的理解起到了幫助作用。
活動目標:
1、感受理解散文中優(yōu)美的意境,學習描述春天景色的對話,并進行仿編。
2、了解春雨與植物生長之間的關系,產生對散文詩欣賞的興趣。
活動重點:
感受理解散文中優(yōu)美的意境,學習描述春天景色的對話,并進行仿編。
活動難點:
了解春雨與植物生長之間的關系。
難點解決策略:
1、追問激趣
2、小步遞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意境,歌唱激趣,疑問引題
二、初賞詩歌,圖譜提示,學說詩句
三、再賞詩歌,討論理解,表演散文
四、拓展經驗,仿編詩句,區(qū)角練習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名稱:狼來了(大班集體教學)
二、活動目標:
1.通過“狼來了”幼兒可以練習四散追逐,躲閃跑,提高幼兒的奔跑速度、躲閃能力以及靈敏度。
2.通過活動幼兒能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喜歡并樂于參與體育活動,
三、活動準備:限定奔跑范圍
四、活動過程:
1.第一次游戲過程中,教師可與一名幼兒手拉手高舉起搭成“山洞”。(之后的游戲中由兩名幼兒手拉手高舉起搭成“山洞”教師不再參與。)全體幼兒站成一個大圓圈,逐個鉆過山洞,邊走邊怕手念兒歌:“羊群里面有只狼,不知藏在啥地方,小羊小羊要當心,時時刻刻把它防!碑斈畹健胺馈弊謺r,搭山洞的人把手放下,被圈在洞里面的'幼兒即為“狼”,其他幼兒均為“小羊”。
2.羊群立即散開(包括搭山洞的幼兒),狼說完“狼來了”便去追捉小羊。被狼用手拍到的小羊就算被捉住,應站到場地外面。
3.游戲進行一個半分鐘左右結束。狼與被捉到的最后一只羊重新達成山洞,游戲重新開始。
五、注意事項:
1.狼說“狼來了”這句話時,速度應較慢,不能快,以便其他幼兒能有時間躲開狼。
2.若狼沒有捉住一只羊,教師可任選一名幼兒與狼重新搭山洞。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演唱歌曲,并能用動作進行表演。
2、知道三八節(jié)是婦女們的節(jié)日,有關愛老師、媽媽、奶奶、外婆的意愿。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亮分牌
活動過程:
一、問題引出: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三八節(jié)是哪些人過的日子?
二、欣賞歌曲:
1、你聽到了什么?用歌曲里的話念出來。師把孩子說的.內容唱一遍。
2、幼兒輕聲跟著音樂哼唱。
3、討論:
你認為歌曲里的孩子的表現如何,為什么?你平時是怎樣關愛老師、媽媽、奶奶、外婆、阿姨等人的?(幼兒可以把自己平時的表現說出來。)
三、表演歌曲:
提問:如果你們要把這首歌曲獻給家里的婦女們,那我們來試著表演出來好嗎?
要求:
1、商討這個表演需要的人數、動作、道具。
2、幼兒自由結伴表演。
3、最后分小組比賽,哪一組最棒。
四、小結:
我們的媽媽、奶奶、老師、阿姨、外婆等為了我們付出了許多辛勤的勞動,流了許多汗水。我們要關心她們,愛護她們,體諒她們。
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發(fā)展臂力和目測力,提高投擲能力。
2、在游戲中激發(fā)幼兒保護小動物的情感,發(fā)展綜合運動能力。
教學準備
軟球若干四散放在場地的兩邊。4個畫有老鼠的紙盒。幼兒自制的流星彈、沙包若干、幼兒自畫的怪獸圖片若干。帶響聲怪獸盔甲若干、起點線、投擲線、拱門、平衡木、小桶、錄音機、利用幼兒園戶外場地布置游戲場景。
教學過程
一、隊列隊形分隊走練習,一隊變兩隊,兩隊變四隊并對走。
二、準備活動
數字操,跟隨音樂做肢體活動。
三、復習游戲
過街老鼠人人打。重點練習幼兒投擲的準確性。
四、放松活動——變魔術,過渡下一個游戲
五、游戲活動:《果寶特工》
幼兒扮演“果寶特工",教師以“長老”的身份組織活動。
1、果寶特工學本領。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讓流星彈飛得遠。
(2)教師示范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幼兒徒手練習。重點提醒幼兒右手拿球,手放肩上,雙腿微曲,投擲時,手的位置略高于耳部。瞄準目標,用力向前拋。
(3)介紹場地的布置及練習方法。場地上有兩條不同顏色的投擲線,等會兒站在起點線上投擲時,看清楚流星彈落在哪個位置(是紅色投擲線或藍色投擲線)。
。4)果寶特工分組練習。
。5)交流投擲結果,總結投擲經驗(流星彈落在哪個位置)。
2、學習側身鉆。
。1)教師講述并示范側身鉆的方法。先蹲下再低頭肩膀側著往前鉆。
。2)幼兒實踐。從體驗揣摩得知扶著鉆效果會更好,幼兒練習。
3、拯救好朋友。
。1)介紹游戲玩法:怪獸們抓走了森林里的小動物,幼兒要想辦法救出他們。幼兒討論如何救小動物。教師講解打怪獸的路途,要手拿裝有流星彈的小桶經過銀河,側身鉆過太空隧道,跑到紅線前,拿起一個流星彈,瞄準怪獸投擲。只要流星彈碰到怪獸的任何部位都算投中。投中后即可救出一位小動物,救出小動物后要想辦法安慰小動物。如未能擊中則需立刻返回繼續(xù)進行游戲。
。2)幼兒游戲,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位置攻打怪獸。
六、結束活動
和小動物念兒歌,送小動物回家。
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學習看圖描述情節(jié)、數量關系及得數,初步掌握應用題的句式結構并會編題。
2、理解加法交換律與加減的互逆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準備:ppt課件情景圖若干
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兔寶寶們早上好!今天天氣真好呀。。。
-------(電話鈴響)喂…你好!
呀!真是個好消息哇,謝謝你,再見!
-------兔寶寶們告訴你們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喜羊羊想邀請我們去羊村做客!可是…慢羊羊村長說要通過它的考試,聰明的兔寶寶才能去羊村和小羊一起做游戲,今天要看看兔寶寶們誰會看圖列算式?
二、根據圖意看圖列算式。
--------村長要出題了,看看誰先能通過考試進入羊村!
--------(出示課件)小朋友看看圖上有什么?(幼兒講述)
--------原來池塘里有幾只青蛙?又跳走了幾只青蛙?現在池塘里有幾只青蛙?這幅圖的問題可以用加法算呢,還是用減法算?怎么列算式題請你用數字卡片擺出算式來!
照樣子舉出一道減法算式題,幼兒操作。
-----出示課件6道題,幼兒講述并操作列算式。
-------(出示村長圖片)“兔寶寶真聰明,歡迎小兔子們進入羊村做客!”
三、競賽
-------今天我們去羊村做客,給它們帶些禮物吧。可愛的兔寶寶們現在分成三隊,每隊4位小朋友,每隊都有一個籃子,我們來比比看那一隊采的蘑菇最多兔寶寶們背好你們的籃子,我們出發(fā)嘍!。
-------歡迎大家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請大家喊出我們的口號(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首先請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三個方隊,請各隊想想你們自己的'口號。(每個方隊喊出自己的口號)
① 師:第一關必答題。
(必答題要求每個方隊都回答一道題,答對摘到一個蘑菇,答錯沒有蘑菇.)
、 師:第二關搶答題。
(搶答題要求每個方隊聽到老師說完開始方可使用搶答器進行搶答,根據蘑菇后面的算式題,編一道相對
應的應用。.)
③ 師::第三關慧眼大智慧。
(出示課件,仔細看一看圖畫都上有什么?怎樣列算式?每列出一道算式題,能摘到一個蘑菇。)
公布冠亞季軍,頒發(fā)金、銀、銅牌。
四、結束活動
-------今天兔寶寶們表現得都很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小禮物去羊村吧!
大班教案 篇7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大班音樂:歌曲"拉拉鉤"。這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生動的描寫了兩個小朋友之間因發(fā)生了矛盾,從生氣到和好又高興起來的表情和動作。歌曲是2/4拍節(jié)奏,我們知道節(jié)奏是音樂要素之一,這首歌曲正是運用了切分音和休止符的節(jié)奏來表現生氣與高興的情緒,因此知識點是:2/4拍節(jié)奏的強弱特點及歌曲中運用的兩個主要的節(jié)奏型▏xxx▏、▏xo▏。掌握好了這一知識點為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根據唱歌教學要求幼兒掌握一定的唱歌技能,通過唱歌教學對幼兒進行教育,主要是以歌曲的思想情感影響和感染幼兒,使其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個性,使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的要求。
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快樂體驗。
2、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發(fā)展音樂記憶力、表現力,培養(yǎng)幼兒寬于待人、與同伴友好相處的良好性格。
3、引導啟發(fā)幼兒能根據歌詞內容,通過簡單的表演動作理解歌曲。
重點是: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會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任務指出:音樂教學是通過具體的音樂教材進行的,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作品,教他們掌握若干最初步的、與教材相適應的知識技能,并啟發(fā)幼兒運用這些技能有感情的表演教材內容。在唱歌教學中,會唱歌是培養(yǎng)幼兒審美素質及各種唱歌技能的有效手段。作為大班幼兒節(jié)奏感有所發(fā)展,能較好的掌握切分音和休止符。因此,我將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習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作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難點是:運用表情、動作與同伴交流表現歌曲。因為音樂是一門表情藝術、表演藝術,音樂以其獨特的語言形式作用與人們的感官,通過表演演唱使聽眾感受音樂的藝術形象,產生聯想和想象,進而達到審美的目的。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通過運用表情、動作來表現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識的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二、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依據綱要的精神:音樂教育不是用說理的方法,而是通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感情,啟迪幼兒智慧,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在教學活動中我主要采取了整體教唱法、情緒感染法和節(jié)奏朗誦法。
第一種方法整體教唱法,整體教唱是把歌曲作為一個完整的形象呈現在幼兒面前,幼兒也把它作為一個完整的形象來接受的,這樣幼兒容易進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兒一定的情感體驗帶著感情演唱。整體教唱法比較適合音樂藝術的特點。首先在運用整體教唱法時,我特別注意了前期鋪墊工作。教師的整首范唱,個別節(jié)奏如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學習,歌詞的學習都為整體教唱打下了基礎。其次,注意變化形式、靈活運用。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整個教學活動要幼兒從頭到尾整首學唱,一邊一邊的重復是不符合綱要精神的,因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比如無伴奏整體教唱,因為幼兒跟人聲學唱比跟樂器學唱容易些,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幼兒更能聽清歌詞、曲調的特點。另外還運用了分組表演唱、個別和集體的對唱等形式。再針對較難掌握的地方進行分句教唱。這樣不會使幼兒感到乏味和疲勞。第二種方法是節(jié)奏朗誦法,主要在學習理解歌詞的環(huán)節(jié)運用。這是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節(jié)奏和記憶歌詞的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首先,我將切分音和休止符的節(jié)奏,引導幼兒單獨進行嘗試學習。然后再利用整副節(jié)奏譜引導幼兒邊拍節(jié)奏邊朗誦歌詞。這個過程注重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習。
第三種是情緒感染法,新綱要告訴我們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兒在音樂活動時很容易受到情緒的感染。運用情緒感染法在引導幼兒欣賞歌曲的過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樣的作用。我借助于兩副小娃娃的表情圖片,在范唱時運用動作、表情和聲音將生氣和高興的不同情緒表現出來,引起幼兒感情上的共鳴。我還借助于語言的激勵來調動孩子的情緒,常常說:"你表演的真是棒極了。""我
就知道你能行。"
另外,由于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兩個小朋友一會生氣一會高興的情緒,本身就具有游戲性,所以教學活動始終都會讓幼兒沉靜在游戲的快樂之中。運用游戲的語言、創(chuàng)設游戲的環(huán)境,在游戲中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我,從而尊重了每個孩子的自主發(fā)展。
以上幾種教學方法在活動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注意發(fā)揮了音樂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傾向。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活動中主要引導初步幼兒學習整體跟唱的方法。教師整體教唱幼兒整體跟唱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講整體跟唱是幼兒所決定的。因為教師在唱前就將節(jié)奏、歌詞、旋律等逐步滲透,幼兒也已經初步掌握了。這時幼兒便會表現出渴望唱的愿望,那么整體跟唱的學習方法正是幼兒迫切需要的,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望,符合幼兒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唱歌教學容易使幼兒處于被動地位,怎樣變被動為積極主動呢?我是這樣做的:1、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幼兒始終處于游戲的愉快中,在游戲中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與想法。2、設計啟發(fā)性鼓勵性的語言,給幼兒提供討論的機會,比如:"你認為這兩個小朋友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在引導幼兒學習切分音和休止符時,利用教具引導幼兒自己探索學習。3、變換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唱,如請幼兒領唱,分組表演唱,與同伴表演唱等。
另外,我還特別重視引導幼兒嘗試運用情感體驗去理解學習歌曲的方法。皮亞杰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chuàng)新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的事的人。那么啟發(fā)幼兒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根據歌詞和歌曲的情緒變化,運用簡單的動作表演,就是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新,賦予音樂作品更豐富的內涵。在發(fā)展了幼兒音樂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引導幼兒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情感體驗,在幼兒的自我探索和嘗試中突破難點。
總之,在學法指導中本著"以
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遵循了"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為其今后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了基礎。
四、教學程序
教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導入有兩個環(huán)節(jié):
1、聽音樂做模仿動作(小鴨子)入教室,調動起幼兒的愉快情緒。教師:"來了一群可愛的小鴨子,小鴨子怎樣叫?"出示節(jié)奏譜"哦,小鴨子是▏嘎嘎嘎▏嘎--▏的叫,咱們一起來唱一唱。"
2、自然過度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發(fā)聲練習,第一個練習曲"小鴨子"目的練習切分音。"你聽滴答滴答這是誰在唱歌?""哦,原來是小鐘在唱歌啊,它怎樣唱的?"(出示節(jié)奏譜)第二個練習曲"我的小鐘會唱歌"目的練習休止符,為學習演唱歌曲奠定基礎。第二部分展開學唱歌曲,包含著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欣賞歌曲、情感體驗:第一遍欣賞,出示圖片讓幼兒自己討論"這兩個小朋友怎么了?""哦,你是怎么看出來他們是生氣了呢?""那么他們后來怎樣了呢?和好了嗎?下面老師就請小朋友來聽一首歌曲,聽完你就知道了。"然后教師邊操作教具邊范唱,引起幼兒傾聽的欲望,給幼兒一個完整的印象。第二遍欣賞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表現出對歌曲情緒得體驗。為難點的突破做好充分的鋪墊。第二環(huán)節(jié)節(jié)奏朗誦歌詞,首先請幼兒通過自己探索學習切分音和休止符的節(jié)奏。教師用形象的比喻引導幼兒學會切分音和休止符。然后在根據歌詞內容運用語言節(jié)奏朗誦歌詞。第三環(huán)節(jié)整體跟唱,分別采用集體無伴奏跟唱跟唱、根據歌曲情緒分前后兩部分表演唱和分組表演唱的形式。第四環(huán)節(jié)運用簡單動作表演唱,請幼兒自由選擇伙伴兩兩一組嘗試為歌曲配上簡單的動作,教師這時可以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把生氣和高興的表情表現出來。"生氣的時候你會怎樣?我們都是好朋友怎樣用動作表現?"然后再請幾組動作表現好的幼兒進行示范性的表演。第三部分活動結束,討論:"和小朋友怎樣才能做到每天都是高高興興的呢?"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對了,小朋友們在一起有時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也會有一些小矛盾。只要我們能互相謙讓,和這兩個小朋友一樣很快就能和好,那我們一定會很愉快的,讓我們都來做好朋友吧!"大家一起玩音樂游戲"找朋友",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教學節(jié)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各位領導!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內容:我是大班小朋友
重點領域:語言
相關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 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會做很多的事情。
2、 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3、 萌發(fā)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會做好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樣。
重點、難點
1、重點: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會做很多的事情。
2、難點: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 小班新生剛入園時的哭鬧圖片或視頻資料。
2、 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并交流
1、 教師:“我們現在都長大了,是大班小朋友了,你覺得在幼兒園里(大班、中班、小班)誰可以做大哥哥大姐姐?”(是我們大班小朋友)
2、 交流:那我們做大哥哥大姐姐的會做那些事情
二、 出示小班小朋友的圖片或是視頻
1、 欣賞圖片
2、 提問:在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小班的新生哭著不肯上學)
那我們作為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可以怎樣區(qū)幫助他們呢?
三、 學習詩歌
1、 欣賞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前半段
2、 教師:“詩歌中的`小朋友他是怎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的?請你用詩歌中話來回答。
3、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看圖片朗誦詩歌的前半段。
4、 學習詩歌的后半段
提問:在幫助了小弟弟小妹妹之后,他又對老師說了什么?(老師,老師你別夸我,這都是應該的)
5、 討論:為什么他能夠幫助小弟弟小妹妹做這些事情,而且還不用老師夸獎?
6、 完整看圖朗誦詩歌
四、 遷移經驗
1、 教師:“詩歌中的這問大班小朋友會這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那我們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會怎樣來幫助我們幼兒園的小弟弟小妹妹呢?
2、 幼兒討論交流。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給人帶來得視覺效果。
2嘗試用不同色彩來表現“心情”或“感受”
3提高色彩感知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1 夏冬兩季的色彩畫兩幅(圖一、圖二)
2 “我的夢”色彩畫兩幅(圖三、圖四)
3 圖畫紙、畫好畫面沒畫背景的圖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以聊天形式引出話題
二、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
1出示圖一、圖二,通過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色彩的冷暖。
師小結:紅、黃、橙、綠。。。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熱很暖,所以咱們叫他們暖色;紫、藍、白。。。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寒冷,所以叫冷色。
2出示圖三圖四,通過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色彩的.明暗。
師小結:淡黃、淺綠、天藍、粉紅。。。,這些顏色 在一起給人感覺很明亮、寧靜、柔和;深藍、大紅、褐色。。。。這些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暗,很恐怖。
三、鞏固色彩的明暗、冷暖
請幼兒在自己的油畫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那些顏色明亮,那些顏色灰暗?
四、嘗試用色彩來表現“心情”或“感受”
1、講述自己的經歷以及感受。
2、師提出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
嘗試用色彩來畫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畫具體的事物,畫好后,可讓別人猜猜你遇到了什么事?
幼兒自由選擇話紙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循壞觀察、指導、并通過交談了解幼兒想法,鼓勵其大膽常試,肯定其創(chuàng)作,即時給予適當評價。
活動結束:
集體欣賞幼兒創(chuàng)作,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用的是什么顏色?表達了什么樣的心情或感受?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經典)09-17
【經典】大班教案08-01
(經典)大班教案10-03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經典)08-04
[經典]大班教案08-04
大班教案【精選】08-05
(精選)大班教案08-04
大班教案【經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