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學三角形教案

時間:2024-05-09 09:30:33 志彬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學三角形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角形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角形教案(通用15篇)

  小學三角形教案 1

  【教學內容】

  國標版四年級(下冊)第22~25頁。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分析、討論等活動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組成局部,感受并發(fā)現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2.在探索活動中提高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并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三邊關系。

  【教學過程】

  一、初步認識三角形。

  1.舉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的?

  2.認識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稱

 。1)回憶: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關于三角形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2)補充:頂點

  3.揭題:三角形還有什么特點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二、探索三邊關系。

  1.理解“圍成”的含義。

 。1)提問:圍一個三角形就要用到幾根小棒?

 。2)生圍

 。3)小結:相鄰兩根小棒的`頭和頭相連了,就說是圍成了三角形。

 。4)質疑: 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夠圍成三角形呢?

 。5)小組合作研究

  (6)交流:有時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有時不能圍成三角形。

  2.探究第一個條件:

 。1)質疑:為什么有時能夠圍成三角形,有時卻不能圍成三角形呢?

  (2)討論:紅、黃兩邊的長度要符合怎樣的條件,才干和藍邊圍成三角形?

 。3)交流并檢驗

  (2)小結:要圍成一個三角形,紅邊和黃邊的長度和就必需要大于藍邊。

  3.探究第2個條件。

 。1)固化條件1:4組判斷

  (2)質疑:藍邊10厘米,紅邊3厘米、黃邊15厘米能圍成三角形嗎?

 。3)操作并得第2個條件:要圍成三角形,紅和黃的長度和要比黃邊長。

  4.探究得第3個條件:

  (1)設疑:會不會有了這兩個條件還不夠?還要滿足其他的條件?

  (2)討論并驗證

 。3)小結:還要符合第3個條件,黃邊和藍邊的和要大于紅邊。

  5.形成結論。

 。1)問題:要圍成一個三角形,三條邊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

 。2)小結:三角形中任意兩條邊的長度和都大于了第三邊。

  6.優(yōu)化判斷

 。1)固化結論:要圍成三角形3邊要符合什么條件?(2題)

 。2)優(yōu)化判斷:

  長邊+短邊>中邊 長邊+中邊>短邊 短邊+中邊>長邊

  a.問題:哪一個條件符合了?

  b.判斷說理

  c.方法:只要算一次就能判斷。只要短邊之和大于長邊這個條件符合了,就能圍成三角形。

 。3)鞏固

  三、全課總結。

  四、解決實際問題。

  路線判斷。

  五、拓展提高。

  固定邊7厘米、3厘米,配一條活動邊。活動邊可以是幾厘米?

  小學三角形教案 2

  教學內容:

  教材第67頁的內容及第69頁練習十六的第1—3題。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量、剪、拼等活動發(fā)現并證實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應用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動手操作把三角形內角和轉化為平角的探究活動,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讓學生在動手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義、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知識的形成、發(fā)展和應用的全過程。

  教學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驗證。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剪刀、白紙、直尺。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什么是三角形,誰能說出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生1: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生2:三角形有三個角……

  師: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們把三角形里面的這三個角分別叫做三角形的內角。

  師:現在,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一個三角形,畫一個有兩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開始。

 。ㄔO置矛盾,使學生在矛盾中去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

  師:有誰畫出來啦?

  生1:不能畫。

  生2:只能畫兩個直角。

  生3:只能畫長方形。

  演示:請同學到黑板演示,是不是畫成這個樣子了?哦,只能畫兩個直角。

  師:問題出在哪兒呢?著一定有什么奧秘吧?想不想知道?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與三角形的內角和有關的數學知識。(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自主探究

  師:你能“畫幾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自己試著畫一畫。

  (課件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圖)

  生:可以畫銳角三角形,也可以畫直角三角形,還可以畫鈍角三角形。

  師:在數學上,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度數的和。你能想出幾種辦法求出三角形的內角和?

  生:可以測量出每一個內角,然后求出三個內角的和。

  師:好,下面我們用量角器分別量出每種類型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然后計算出每種類型的三角形的內角和。

  強調說明: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時,中心店對準角的頂點,0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看角的另一半落在刻度線是多少度。

  生:通過測量發(fā)現,任意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和都是180°

  師:你還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嗎?

  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可以拼成同一個平角,也能得出三個內角的和是180°。

  師:誰能展示一下?

  生1:把一個銳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然后拼一拼發(fā)現銳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平角,即180°。

  生2:把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發(fā)現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平角,即180°。

  生3:把一個鈍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發(fā)現鈍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的還是平角,即180°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師:同學們通過思考探索、合作交流,發(fā)現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看似簡單的量量算算、剪剪拼拼,實際上是探索知識的實驗方法,這樣的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著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本領。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同學們,通過三角形內角和的學習,你在數學方法上有什么收獲?

  生1:我學會了測量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然后求和的方法。

  生2:我還知道通過剪、拼的方法也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生3:通過動手操作把三角形內角和轉化為平角的探究活動,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

  五、板書設計

  小學三角形教案 3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八冊第26-2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三角形角的特征。

  2、經歷探究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分類的過程。能正確識別各類三角形。

  3、通過多樣活動,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自我探索的意識,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與分類能力。

  教學重點

  探究三角形的分類方法;會按角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

  教學難點:

  掌握各類三角形的特點點,快速識別三角形的種類。

  教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一套,教師和學生人手一套6個不同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每生一個,每生一個正方形。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D形,瞧,都是些什么啊?

  出示(6個)三角形(生:三角形)

  提問:這里面有哪幾種角。浚ò鍟轰J角、直角、鈍角)

  一、操作實驗,探究三角形的角的特征。

  1、實驗研究。

  談話:今天我們就要通過實驗操作,探究三角形角的特征。課前老師為你們同桌兩人準備了一個信封,信封里就有這樣的6個三角形,還有一張表格。請同學們同桌兩人合作,認真觀察與測量三角形的角,把實驗結果填入表中。

  填完以后思考,從表格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2、學生操作,填表。

  可以用目光判斷,還可能用工具進行驗證。

  3、學生交流:

  提問:從表格中你發(fā)現了三角形角的特征嗎?

 。ㄈ切蔚慕怯校轰J角、鈍角、直角;直角最多有1個,鈍角最多有1個,銳角最多有3個,至少有2個。)

  二、嘗試分類,探究三角形按角的特點進行分類。

  1、師:你能不能按三角形角的特點把三角形來分分類嗎?

  2、學生操作

 。2)和(4),(1)和(6),(3)和(5)

  3、交流:說說這樣分類的根據。

  提問:為什么把(2)和(4)分在一起呢?(因為他們都有3個銳角)

 。1)和(6)分在一起理由是什么呢?(都有一個直角)

 。3)和(5)分在一起,為什么這樣分呢?(因為里面都有一個鈍角)

  提問:你能不能給每類三角形起一個名字。

  小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提問:銳角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呢?板書: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書: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書: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

  出示各類三角形的含義(讀):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提問:這三類三角形有什么不同點?

  4、游戲,猜一猜。

 。ń處煶鍪疽恍┤切,用紙擋住兩個角,讓學生根據露在外面的一個角,猜一猜這個三角形屬于哪種三角形。)

  只露出一個銳角;答:不同答案。

  只露出一個直角;答:直角三角形

  只露出一個鈍角;答:鈍角三角形

  組織學生討論: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小結:第(1)題只露出了一個銳角可能是銳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鈍角三角形,只有當三個角都是銳角的`時候才是銳角三角形。第(2)題是直角三角形,第(3)題是鈍角三角形你們回答的非常準確。

  5、用集合的觀念進行整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畫個橢圓),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畫出分類)。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來表示(指著黑板上的圖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6、出示課題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三角形的分類。[板書:三角形的分類]三角形按角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三、活動鞏固,加深對各類三角形特征的認識。

  1、連一連:判斷是什么三角形?

  談話:老師這里有一些三角形,不知道是什么三角形,你能幫助我判斷嗎?請你來連一連。

  提問:你是怎么判斷的?

  提問:有些三角形我們用眼睛很難看出是什么三角形,我們可以借助什么。

  2、闖關游戲

  第一關:

 。1)談話:現在老師想跟你們做個闖關游戲,第一關是:能不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或平行四邊形紙,剪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嗎?學生操作,交流,你是怎么剪的?

 。2)教師:如果給你一張正方形紙,你能折多少個直角三角形嗎?

  第二關:

  談話:現在老師取了2個三角形,看看都是什么三角形呢?出示三角形。

  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別畫一條線段,把它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嗎?

  學生自己把一個三角形分成兩個三角形,說說這兩個三角形分別是什么三角形?(教師提供同一個三角形)

  學生通過畫一畫認識到,符合要求的線段必定是三角形某條底邊上的高。

  第三關:

  談話:能不能把我們分出來的這個直角三角形中再畫一條線段,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嗎?

  展示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把其中一個直角三角形中畫一條線段,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仔細觀察,它可以分成哪些類型的三角形?

  四、鞏固與應用

  1、第27頁練一練第2題。

  2、第27頁練一練第6題。

  五、總結提高,課后延伸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識?還想了解哪些知識?自己可以通過書籍,上網查閱來獲得更多的知識。明天將繼續(xù)學習。

  小學三角形教案 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學生經歷猜想、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經歷猜想、操作等數學活動,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找到轉化前后兩個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引言:我們學校為了美化校園,向同學們征集花壇設計方案,每個年級的同學都很積極,有的同學設計成了長方形,有的設計成了正方形,還有的設計成了平行四邊形,哪個設計的占地面積更大呢?

  2、沒有數據不容易比較,需要一些數據,計算再比較(投影出示),口答。

  3、還有幾位同學非常有創(chuàng)意,把花壇設計成了三角形,誰設計的三角形花壇面積更大一些呢?

  生:觀察投影,說清理由。(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分別比較體會三角形面積大小和它的底、高有關系)

  4、小結引入新課:

  師:通過以上兩道題目,你覺得三角形面積的大小和誰有關系?猜想一下三角形面積與底高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

  預設:

 。1)底乘高

  (2)底乘高除以2(你是怎樣知道的?)

 。3)底加高(長度加長度只能得到長度求得的不是面積)

  二、動手操作,深入探究

  1、同學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你打算如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呢?

  2、預設:

 。1)像學習平行四邊形時那樣,把三角形轉化成以前學習的圖形。

  (2)不清楚(我們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運用轉化的思想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然后找到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lián)系從而得出了求平行四邊形的方法,用同樣的思路我們能不能找到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呢?;回憶課前游戲,我們用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可以剪得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你有什么想法嗎?生: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趕快試一試。)

  3、師: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想法試一試把三角形轉化成以前學習過的圖形后再思考:

 。1)用什么樣的三角形轉化成了什么圖形?

 。2)轉化后的圖形和三角形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

 。3)你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嗎?

 。4)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操作,教師巡視。

 。5)學生匯報

 。6)師:誰來介紹一下自己驗證猜想的過程?

  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擺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3—4名)

  4、三角形和我們拼擺成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指導:你能用學具表示一下你們組的畫法嗎?(學生用學具拼擺并貼到黑板上)大家請看,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三角形的底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

  指導:你能用一個公式表示一下剛才得到的結論嗎?

  [銳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5、小結:

  剛才有的同學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練習紙上畫出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也有的同學動手操作,用學具拼出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而三角形的面積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0

  你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S=ah ÷ 2)

  小學三角形教案 5

  教學背景:

  “三角形內角和”的度數推理是三角形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空間與圖形”領域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學生進一步理解三角形三個角、三條邊之間的關系打下基礎,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東西最好的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讓學生自己發(fā)現、探索獲得學習數學的思維方法,增強信心。

  教學課題: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內容《探索與發(fā)現(一)三角形內角和》。

  教材分析:

  教材的小標題為“探索與發(fā)現”,說明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自主探索,并發(fā)現有關三角形內角和性質。

  本節(jié)課首先讓學生對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復習。隨后教材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動態(tài)情境,導入了新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明確“內角和”的含義,然后引導學生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等于多少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驗證,教學中安排了3個活動,通過這3個活動體驗“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和性質的探索過程。 學情分析:

  有的學生可能從各種渠道已經對“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有所了解,所以本課的重點是通過數學活動體驗,理解為什么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使學生對這個知識的掌握更深刻。經過不斷的課改實驗,孩子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們喜歡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知識方面: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類,熟悉了鈍角、直角、銳角、平角這些角的知識。

  2.能力方面:已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機操作。

  教學方法:

  滲透猜想——驗證——結論——應用——拓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和等于180度。已知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會求第三個角的度數。

  2、能力目標:通過滲透猜想--驗證--結論--運用—拓展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探究意識。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的好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會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是探索性質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探索與發(fā)現(一)。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的特點。哪位同學能說說三角形有哪些特點呢?

  生回答。(互相補充)

  師:老師這里有個三角形,誰愿意上來指出三角形的`三個角?(課件出示)

  師:這三個角,是三角形的內角,三個內角的和,就是三角形內角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有關的一些知識。

  (課件出示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探究驗證

  師:下來同學們看一下對這三個不同三角形內角和的一些說法。(課件演示)我想問問同學們,他們的說法對嗎?

  學生各抒己見。

  同學們,下來我們來研究、驗證他們各自的說法。

  驗證一:測量(課件出示)

  (1)測量,小組合作。(共同觀察:一個學生測量,一個檢驗,一個記錄,另一個學生報告結果。)

  學生開始進行測量,教師巡視。教師選取其中幾組記錄單進行講評。

  (2)匯報結果(這些測量結果都在180度左右,但不是精確的180度)。

  原因:

 、儆锌赡苁俏覀冊诹咳切卫镉幸恍┱`差。

 、谖艺J為也可能是量角器出現誤差了。

 、刍蛟S量的時候是半度的,我們四舍五入為整數了,所以出現了誤

  差。

  師:你們說的都有可能,但是,不管怎樣,從我們的測量結果,是否能很好的說明上面3個三角形說法對與錯呢?

  生:不能。

  師:那我們繼續(xù)來驗證。

  驗證二:撕拼。

  (1)同學們取出三角形學具,把三個角撕下來,拼在一起。學生動手操作。(注意把三個角的頂點對在一起)

  (2)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發(fā)現:三個角拼成一個平角。平角是多少度?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平角是180°。

  說明三角形內角和剛好等于180°.(課件演示撕拼過程)

  同學們,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驗證方法呢?

  驗證三:折疊。

  可以把三角形的三個角折疊在一起,如果能在一條線上,就可以說明它們的和是180度。

  學生動手折疊,教師巡視,指名幾個同學上來說一說折疊的結果。(課件展示)

  師:折疊好的同學說一說。這樣,是不是就能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了?

  生:是。(如果還有其他方法,希望同學們互相討論,進行再一次驗證)(課件展示)

  師:現在,通過3種方法驗證,這三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一樣是180度,這樣他們3個三角形也就沒有可爭執(zhí)的了。那么,我們也該放松一下做些練習了。

  三、解決問題

  師:我們應用這個結論,來練習幾個題目。(課件展示)

  在一個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數。

  小學三角形教案 6

  教學目的:

  ●通過動手操作,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用具:

  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怎樣分?

  二、新課:

  1、小組活動:

  (1)出示小片子,觀察每個三角形.可以動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據你發(fā)現的特點將三角形分類。

  2、按角分的情況

  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鈍角和直角.

  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不同進行分類

  (1)分類.

  根據上邊三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①,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提問:圖②、圖③只有兩個銳角,能叫銳角三角形嗎?(不能)

  引導學生根據另一個角來區(qū)分.圖②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圖③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

  請同學再概括一下,根據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分別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師板書: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這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

  (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的內角.……

  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

  3、按邊分的情況:

  我發(fā)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

  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分別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你有什么發(fā)現?

  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三鞏固練習:

  1.判斷題.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銳角三角形中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個銳角,可以斷定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為什么?

  2.87頁7題猜一猜小組同學模仿練習

  四作業(yè)

  小學三角形教案 7

  【教學內容】:教材P91~92例2及練習二十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能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 點: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難 點: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實際應用。

  【教學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圖片。

  提問: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這些圖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

  學生回答: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3.學習新知識之前,我們共同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得出的?(演示推導過程)

  (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

  二、互動新授

  1.談話:成為一名少先隊員后,我們每個人都要佩帶紅領巾。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如果要想知道它用多少面料,要怎樣解決呢?(求出三角形的面積。)

  追問: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引導學生利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猜測,可以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

  2.請每個小組拿出三角形學具,并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每組都有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

  師提出操作要求:用兩個同樣的三角形拼一拼,并思考:能拼出什么圖形?拼出圖形的面積你會計算嗎?拼出的圖形與原來的三角形有什么聯(lián)系?(這里不讓學生回答,而是通過動手操作得出結論。)

  3.分小組操作,并利用下表做好記錄。

  我們是用兩個( )三角形,拼成了一個( )。

  原三角形的底等于拼成的( )形的( );原三角形的高等于拼成的( )形的( );原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 )形的( )。

  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匯報操作結果:讓學生邊匯報邊把轉化后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學生可能選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每一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得出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也可能選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可以看作直角三角形的高),拼成的長方形的寬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條直角邊(可以看作直角三角形的底)。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每一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就是這個長方形面積的一半,所以得出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還可以選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同理,每一個鈍角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得出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4.小結:不管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只要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追問:是不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呢?

  教師可以通過任意一個三角形和與其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紙板,讓學生通過對比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須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相等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再讓學生說一說三角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5.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那么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2(板書)。

  6.教學教材第92頁例2。

  出示第92頁例2:紅領巾的底是lOOcm,高是33c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集體訂正。

  說一說都是怎樣做的,并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計算過程:

  S=ah÷2

  =100×33÷2

  =1650(cm2)

  7.讓學生再說一說:為什么要除以2?

  學生可能會回答:“底×高”表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因為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要“÷2”。

  三、鞏固拓展

  1.出示:一種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由學生獨立解答,訂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92頁“做一做”第1題。

  先說一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再計算。

 。ㄍ可娜切蔚拿娣e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3.完成教材第92頁“做一做”第2題。

  先讓學生找一找三角尺的底和高,使學生明白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一條直角邊作底,另一條直角邊就作高。如底是7.2cm,高是12.5cm。再進行計算。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引導總結:

  1.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

  2.要求三角形的面積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3.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五、作業(yè):教材第93頁練習二十第1、2題。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例2

  S=ah÷2

  =100×33÷2

  =1650(cm2)

  小學三角形教案 8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闡述了三個方面,一是三角形的定義,二是三角形高和底的定義。是學生在學習了線段、角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分類和內角和打下堅定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于學情的合理把握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觀察、記憶、想象能力在迅速的發(fā)展,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的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動力,引導他們多觀察,多想象。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能準確作出三角形的高。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猜測、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相互轉化、滲透、遷移的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以上教學目標的分析,結合學生掌握的知識水平,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重點:理解三角形的定義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掌握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的特性。

  難點:畫三角形的高四、教學方法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課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情景教學法和觀察討論法,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處于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在結合教師對于知道講解的同時,保證學生有充分思考探討的機會,讓學生去探究和主動發(fā)現問題,尋找規(guī)律,歸納總結。

  四、教學過程:

  為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置為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為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合作交流,獲取新知—實驗交流,探索特性—鞏固運用,師生小結。

  1、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本59頁情境圖,告訴學生這是金字塔和建筑橋。并提問:你在金字塔和建筑橋上發(fā)現了三角形了嗎?接著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這時學生會說出很多例子,然后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上的三角形:鐵橋上的三角形、交通標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通過多種生活中的實物,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由此導入今天要上課的內容。設計意圖:以生活實例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的求知欲,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2、合作交流,獲取新知

  (1)發(fā)現三角形的特性首先讓同學們動手畫出一個三角形,邊畫邊想: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你能試著標出它的邊、角、頂點嗎?誰愿意到黑板上來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畫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邊沒畫直、相鄰兩條線段不相連等,這時我會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錯誤,通過對比,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最后展示匯報,明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我會在黑板上板書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然后要求學生跟同桌說說自己畫的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2)概括三角形的定義。認識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和討論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學生的話,會產生各種說法,哪種說法更準確呢?讓學生相互討論評價,之后引導和幫助學生一起概括三角形的定義,并且板書在黑板上。

 。3)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探索,教師引導。同桌合作利用三角形學具,先找出三角形的頂點和它的對邊,然后試著在自己剛才畫的三角形中畫一條高。其次讓學生交流畫高的方法,之后師生共同總結出畫的方法,并明確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它對應的底,讓同學們思考:三角形有幾條高?在畫三角形高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底與高的相互聯(lián)系。設計意圖:在這部分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合作討論比較,再結合老師的適時引導和講解,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三角形,全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實驗交流,探索特性我是通過一個實驗來讓學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特性的。先讓學生拿出預先做好的三角形、四邊形學具,這些在制作過程中作了細節(jié)處理,角上是活動的,不是固定的。分小組實驗:拉一拉學具,有什么發(fā)現?之后讓學生分小組匯報。最后總結出實驗結果: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在這里請學生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例子。之后可以向學生展示一把不穩(wěn)定的椅子,提出一個拓展性的問題,你能像個方法是這把椅子變穩(wěn)固嗎?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同學們自主探索,這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主要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鞏固運用,師生小結: 課堂即將接近尾聲,但學生的思維還非;钴S,因此,我采用談話的方式結束,如: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能不能利用所學知道解決實際的問題?設計意圖:用這種談話式的進行總結,不僅總結了所學的知識,而且給了學生一次評價的機會,讓他們通過自評,互評初步學會了評價,實現課堂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六、板書設計三角形的特性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穩(wěn)定性高:頂點到對邊的垂線底:這條對邊就是底七、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探究新知識和鞏固拓展中,以學生們的觀察、發(fā)現、思考、交流為主,老師只做適時引導啟發(fā),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2.精心創(chuàng)設情景,激勵學生探索。教學以“問題解決”為主線,設置“知識城堡、生活樂園、海上空間、體驗天地”等含空間名稱的練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用數學意識,感受到知識源于生活,學習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體會數學的價值。

  3.人人參與,差異發(fā)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口、腦、手多感官參與,積極探索,體現人人學數學、用數學、人人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fā)展。以上是我這節(jié)課的說課內容,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

  小學三角形教案 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理解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通過操作使學生進一步學習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新問題。

  3、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與形狀無關,與底和高有關,會運用面積公式求三角形面積。

  4、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展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種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法與學法:

  教法:演示講解、指導實踐。

  學法: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教學準備:

  完全相同的三組(銳角、鈍角、直角)不同的三角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你們每天都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代表你們是一名少先隊員,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那你知道做一條紅領巾需要多少布料呢?(不知道)我們佩戴的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師出示學具,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推理

  (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圖形?

  (2)拼出的圖形與原來的三角形有什么聯(lián)系?

 。3)拼出的圖形的面積你會計算嗎?

  三、展示交流、點撥歸納

  1、課件出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拼成的圖形

  (1)想一想: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2)想一想:每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想一想:每個鈍角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通過以上的實驗可以看出: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________。

  所以得出結論:

  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四、鞏固訓練、拓展提升

 。1)這里有一條紅領巾,求它的面積,你需要知道什么條件?你能估測一下這條底邊有多長嗎?(100厘米),高多少嗎?(33厘米)

  你能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小結:通過這道題的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2)你認識下面的這些道路交通警示標志嗎?

  向右急轉彎 注意危險 減速慢行 注意行人

  交警隊準備用鐵皮制作四塊這樣警示牌,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鐵皮嗎?

  學生試算

  〔設計意圖〕這道練習的設計,既鞏固了數學知識又自然地滲透了安全教育。

  五、總結收獲

  這節(jié)課我們運用轉化的思想,通過拼擺把三角形轉化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大家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實際上我們還可以運用剪拼或折疊的方法來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這節(jié)課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學會了三角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學會了用轉化的方法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究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小學三角形教案 10

  教學內容:

  p.24、25

  教材簡析:

  這節(jié)課教學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是有關三角形的重要概念,是學習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例題首先通過量人字梁的高,引導學生初步聯(lián)系現實生活感知三角形的高,然后通過圖示介紹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義,建立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教學重點:

  認識三角形的高,并正確地畫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義,了解底和高的對應關系,會用三角尺畫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內部的高)

  2、讓學生通過閱讀資料,了解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數學與顯示生活的聯(lián)系。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準備:

  三角尺、學具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在作業(yè)本上分別的畫三種情況:(圖略)(1)a+bc

  明確:只有當兩條邊的長度和大于第三邊的時候,這樣的三條邊才能圍成三角形;一般判斷的時候只要把最短的兩條邊加起來和最長的比就可以了。

  2、畫一個類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條邊)

  說說三角形的組成: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二、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1、我們剛才說到三角形有三條邊,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來認識關于這個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條線段,你猜是什么?(高)

  板書:高

  由高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標記)

  2、示范畫高的方法

  邊畫邊說:以這條邊為底,現在要找它的高。板書:底

  用三角板的直角邊和它重合,(不斷移動)說說它的垂線有多少條?(無數條)

  其中只有一條很特殊,你能說說是哪一條嗎?(從對面的頂點畫下來的這條垂線)用虛線畫一畫。

  指出: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畫的這條線段用虛線表示,畫完后還要畫出直角標記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

  學生在作業(yè)本上,模仿板書也畫一畫。

  小學三角形教案 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的:

  (一)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通過學生動手拼擺,滲透旋轉、平移的數學思想,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公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用紙皮剪好的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提問: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誰能說說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你知道它是通過什么方法推導出來的?

  二、導入新課:

  你們看,(屏幕出示三個三角形)這些是什么圖形?那誰來說說看,哪個三角大?哪個三角?(到底哪個大,哪個小呢?)要比較它們的大小,必須要知道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那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呢?

  三、新課:

  (一)好,我們就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求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同樣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fā)給你們的方格紙,請你數出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看誰數的又對又快。

  小結:通過數方格,我們得到了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因此,它們的面積是相等的。

  那你們覺得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方便嗎?既不方便,又不精確。

  像一塊大的三角形土地,你能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它們的面積嗎?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把三角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計算面積)你真聰明

  師:這才是最科學的方法。今天,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研究三角形的.面積,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三角形面積》。板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師:在研究之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張老師把這一張長方形紙這樣對折,對折出來的是什么圖形?那么,折出的其中一個直角三角形是不是這張長方形紙的一半呢?(老師把它剪開,重疊)我們會發(fā)現這2個直角三角形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其中一個直角三角形就是這張長方形紙的一半。

  (二)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拿出給你們準備的2個直角三角形 、2個鈍角三角形,請分別把它們疊起來,發(fā)現什么?(重合)說明了什么?(2個直角三角形完全一樣的,2個……)

  那就請同學們想一想:用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已學過的圖形?

  1、先用2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拼看?

 。ㄩL方形、平行四邊形、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的面積我們會計算嗎?我們只會計算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我們就請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同學來演示,說說你是怎樣拼的?(同學演示)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電腦是怎樣清楚地操作的?

  2、看清楚了嗎?好,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想一想,能把2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嗎?開始操作,同桌可互相說說我是怎樣拼的?分別請2個同學上臺演示。(能嗎?)說得真好

  3、小結: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把2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誰能把這句話再概括一下,也就是,只要是(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齊讀 回答真好

  4、接下來,老師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用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一個平行四邊形。

  想一想:

  1、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2、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開始觀察,觀察好,同桌互相交流,后回答,屏幕演示。

  反饋提問:“為什么要除以2?”

  5、翻書P76,填充,齊讀,同樣我們也可以用字母面積公式

  板書:

  等底等高

  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表示什么意思

  =底×高÷2

  s=ah÷2

 。ㄈ┮笕切蔚拿娣e必須知道哪幾個條件?然后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 2)計算,注意千萬不能忘記÷2,下面就利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1、出示“想一想”:學生讀要求,個別回答,校正,一樣的舉手,不一樣的舉手。

  2、同樣我們還可以利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物體表面是三角形的面積。

  出示例:求的是什么?我們應根據什么?請同學們做在自備本上。

  3、同學們做得真認真,下面老師就要考考同學們有沒有掌握今天所學的知識。

  請看第1個題目:

  1、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求出涂黃色部分的面積。

  2、判斷,說明理由:(請用手勢表示)

  2個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底是6cm,高是3cm,面積是18cm。

  三角形底是8分米,高是40cm,面積是16平方分米。

  三角形底是9米,高是4米,面積是18米。

  從以上練習,你認為我們在計算三角形面積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1、÷2

  2、單位統(tǒng)一

  3、面積單位

  3、選擇:

  下列哪個三角形是4×3÷2=6平方cm。

  單位:厘米

  3 3

  4 4

  小結:我們在做求三角形面積時一定要注意……

  一個三角形的底是20厘米,高是2.5分米,它的面積是( )

  1、20×2.5÷2

  2、20×2.5

  3、20×25÷2

  小結:你認為在做作業(yè)時注意( )

 。、求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底是4.2米,高是2米。

  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

  高是6米,高比底短2米。

  底是12米,高是底的一半。

  四、總結:今天,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誰來說說看,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我們在計算它的面積時一定要注意別忘了÷2。

  你們知道嗎,大約在2000年前,我國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就論述了“圭田術日,半廣的乘正從”我們的祖先老早就研究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你們說,他們是不是很了不起呀。

  三角形的土地 一半 底 高

  學了這些知識,有沒有不懂的問題問老師了?或有什么想法問老師的?

  小學三角形教案 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第64頁的內容及第65頁練習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題。 課型:新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及方法,體會每類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夠識別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通過觀察、分類記錄等活動,折、剪等操作,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同時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別從三角形的角和邊兩個方面的特征,對三角形準確的地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能夠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類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如果讓你把班里某一個小組的同學分成兩組,你將如何分組呢?

 。▽W生回答)

  師: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進行分類,你覺得應該按什么樣的標準來分呢?為什么?

 。ㄒ龑W生說出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兩種方法,按邊分或者按角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ò鍟喝切蔚姆诸悾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課件出示例5.

  師:用量角器量出每組中每一個三角形的每一個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個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過測量發(fā)現,有些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銳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個直角、兩個銳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個鈍角、兩個銳角。

  師: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進行分類。

  師: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個整體,那么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別看作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會畫圖表示嗎?

 。ㄕn件出示三種三角形的關系圖)

  3、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

  (課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圖)

  師:在直角三角形中,夾直角的兩條邊叫直角邊,直角所對的邊叫斜邊。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嗎?測量后你會發(fā)現什么?

  生:通過測量發(fā)現,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最長。

  4、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課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圖)

  師:觀察三角形的三條邊會發(fā)現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條邊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

  師:在數學上,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師: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等腰三角形的底,兩腰的夾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腰和底邊的夾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邊三角形中,三條都相等的邊都叫三角形的邊。

  6、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師:你能說說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嗎?

  生:兩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師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過測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角發(fā)現: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兩個角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在數學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種。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類的成果呢?

 。ɡ蠋煾鶕䦟W生的講述板書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按邊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邊分類,也可以按角分類。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數學方法?

  生:分類。

  師:分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為運用了分類方法,我們的生活才變得井井有條,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三角形

  小學三角形教案 13

  教學內容:

  p.30~32

  教材簡析:

  本課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已經它們的特征。教材先給出有兩條邊相等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各一個,讓學生量一量每個三角形各條邊的長,發(fā)現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有兩條邊相等,然后概括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接著通過用紙對折簡出等腰三角形,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最后認識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明確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也相等。認識等邊深刻系的編排與等腰三角形類似,其中等邊三角形的3個角都相等的特征是讓學生在對折中發(fā)現的。

  教學重點:

  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以及它們的特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知道等腰三角形邊和角的名稱,知道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3個內角相等。

  2、讓學生在探索圖形特征以及相關結論的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鍛煉思維能力。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紙,剪刀、尺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關于三角形,你有那些知識?

  1、按角分成三種角

  2、三個內角和是180度

  算第三個角的度數,如果是一般三角形,那就用180去減;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那就是90去減……

  二、認識等腰三角形

  1、比較老師手邊的兩塊三角板,他們有什么相同?(都是直角三角形)

  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一塊三角板的兩條邊相等,兩個角相等;而另一塊三角板的角和邊都不相同。)

  指出:像這種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我們叫它“等腰三角形”

  2、折一折、剪一剪

  取一張長方形紙,對折;畫出它的對角線,沿對角線剪開;展開

  觀察:這樣剪出來的三角形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等腰三角形。想一想:為什么要對折后再剪呢?(這樣剪出來的兩條邊肯定是相等的。)

  除了兩條邊是相等的,還有什么也是相等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ㄟ有兩個角也是相等的,因為也是重合的。)

  3、畫一畫

  討論一下,如果我要把這個等腰三角形畫下來,應該怎么畫?

  從一個頂點出發(fā),分別畫兩條同樣長的邊,這樣就確保有兩條邊是相等的,然后再連接這兩條邊,就得到了一個等腰三角形。

  師生共畫等腰三角形。板書:等腰三角形

  4、教學各部分名稱

  讀“等腰三角形”,想一想,這名字是什么意思?(兩條腰相等的三角形)

  在圖上標出:這兩條相等的邊,我們就叫它“腰”;這第三條邊和它們是不相等的,我們叫它“底”

  在底邊上的這兩個角是相等的,就可以共用一個名字“底角”;剩下的這個角,稱之為“頂角”。

  三、認識等邊三角形

  1、剛才有的同學畫的等腰三角形,看上去三條邊都是相等的。如果真是那樣,那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等邊三角形”

  2、為了確保三條邊都相等,我們可以這樣折:取一正方形形紙,邊折邊示范,并講清楚為什么要這樣折?

  剪下后,量一量每條邊是不是真都一樣長?在量的過程中,你還有什么發(fā)現?(3個角也都相等,都是60度)

  3、畫等邊三角形:很容易保證兩條邊相等,但保證三條邊都相等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等邊三角形不好畫。你有什么辦法?

  方法一:根據角度來畫。比如先畫一條長3厘米的線段,然后分別畫出60度的角,如果兩邊正好會合,正好都是3厘米,那就說明畫得很準確。

  方法二:根據高來畫。比如先畫一條3厘米的線段,然后在1.5厘米處畫高,從端點出發(fā)到高量出3厘米,并畫下來,再畫另一條,就得到了等邊三角形。

  學生動手畫一畫。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物體的面,哪個是等邊三角形,哪個是等腰三角形?

  指名說一說,并說明理由。

  2、用一直行正方形紙,沿對角線剪開。剪出的兩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嗎?只直角三角形嗎?

  分別請學生說說判斷的理由。指出:三角形可以按角來分也可以按邊來分,這是兩種不同的依據可得到不同的結果。

  3、畫出下面每個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并說說這幾個軸對稱圖形都是什么三角形。

  指出:既然是對稱的,那肯定有兩條邊是相等的,那就是等腰三角形。

  4、在點子圖上畫出有一個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再畫出每個角都是銳角的等腰三角形。

  老師注意巡視檢查,也可請幾個學生說說自己怎么畫的,怎么想的?

  五、繼續(xù)作業(yè)

  第32頁第5、6、7題。在寫之前可先組織學生說說各題是怎么思考的。

  小學三角形教案 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什么叫做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培養(yǎng)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三角形的意義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掌握三角形的分類.

  教具:

  三根木條、三根釘子、四邊形和五邊形木框各一個,三角形圖片、小棒、皮筋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2.出示下圖,指出哪些是三角形:

  3.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

  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關于三角形你還想了解它什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

  二、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1.教學三角形的意義.

 。1)每個小組利用教師事先為其準備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條線段,利用這三條線段擺一個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做得最快!

 。ㄌ峁┑男“粲幸唤M擺不成的。) 教師:它們是三角形嗎?

  (2)思考討論:

 、偃切问菐讞l線段圍成的?

  ②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教師板書)

  (通過操作,進一步感知,建立空間觀念。)

  (3)練一練:圖片中哪些是三角形?為什么?

  2.教學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學:

 、偃切胃鞑糠置Q叫什么?

 、谌切斡袔讞l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2)繼續(xù)演示課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

  什么叫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幾條邊?

  同桌討論: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讓學生用準備好的木條、釘子每人做一個三角形,教師巡視指導。

  3.三角形的特性

  (1)出示自行車、屋檐、吊車等圖片,為什么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用三角形木框實驗.

  教師拿出手中的教具示范給孩子們看:拉動一下三角形與四邊形,讓學生看明白:三角形怎么拉也拉不動,四邊形一拉就變形。這說明: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生活中廣泛運用,引導學生把有關的數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4.三角形的分類

 。1)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或剪一個三角形)

  (2)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出示圖形,組織學生觀察并分組討論: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可以分成幾類?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3)三角形按邊進行分類.

  全班同學共同測量課本137頁上部的三角形.

  教師提問:通過測量你發(fā)現這些三角形邊、角各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引導學生比較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使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三、游戲: 把磁力板上的三角形拿下全部放在一個盒子里,分別只露出三角形的一個角或兩個角讓學生猜各是什么三角形?

  四、鞏固練習

  1.判斷.

 、儆扇龡l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谌切斡腥龡l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廴切尉哂蟹(wěn)定性.()

 、苤苯侨切沃挥幸粋直角.()

  2.實踐題.

  小紅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點搖搖晃晃了.請同學們幫她想想辦法,該如何修理?

  五、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你掌握或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小學三角形教案 1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類、測量、活動,經歷認識各種三角形的過程。

  2、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3、在探索圖形特征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會按角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

  教學過程:

  一、揭示目標、導入新課。

  1、猜謎語:在課前活動中和同學一同猜謎語,緩解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這也有一個謎語,你們想猜嗎?

  形狀似座山,穩(wěn)定性能堅。

  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打一幾何圖形)生:三角形

  2、我們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特性,下面我們復習一下:課件出示復習題,生答。

  3、師:其實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很多三角形,而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可以拼接出很多精美的圖形。(多媒體出示帆船的圖形)

  師:想一想:這個圖案像什么?都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

  生答:船,是由不同的三角形組成的。

  師:對,這艘船是由不同的三角形組成的,你發(fā)現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嗎?生:形狀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

  4、導入新課:所以不同的三角形有著不同的特點,并在生活中存在著不同的應用。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給三角形進行分類,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分類

  二、問題引領:

  三角形究竟怎樣分類呢?按什么方式來分類?以及每類三角形的特點是什么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究的.問題。

  三、師生互動、交流匯報。

  1、檢查預習,昨天老師已經布置了預習任務,拿出你們準備好的預習單以及三角形。下面小組合作探究。

  要求:

 。1)、根據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分類。先說說自己的想法,討論之后再動手操作。

 。2)、組內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3)、將結果寫在本上。

  2、小組匯報:請小組匯報,并說清:你是按照什么標準將這些三角形分類的?分成了哪幾類?每一類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歸納總結:同學們已經會分類了,現在哪位同學能幫老師把課件上三角形進行分類呢?(多媒體出示課件)然后共同總結:

  三角形按角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1)認識銳角三角形

  師: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就是銳角三角形。

  師:銳角三角形有什么特點?生:三個角都是銳角。舉例。

 。2)認識直角三角形

  師:有一個角直角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其余的兩個角都是銳角。

  師: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點?生:有一個角是直角。

  師:同學們一定要注意,畫直角的時候一定要畫出直角符號。舉例。

 。3)認識鈍角三角形

  生: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就是鈍角三角形。其余的兩個角都是銳角。特點:生:有一個角是鈍角。舉例。

 。4)比較這三類三角形的異同。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者三類三角形,每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幾個銳角?

  生:每個三角形中至少有2個銳角。

  師:根據三角形角的大小我們可以將三角形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邊說邊指課件的分類)。

  4、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看誰能猜出木板的后面是什么角?

  學生們可以各執(zhí)己見的進行討論:圖1,生: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肯定是鈍角三角形。

  圖2,生: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肯定是直角三角形。

  圖3,生:我認為三種都有可能,因為只憑一個銳角,不能判斷出它具體是什么三角形。師:說得好?磥硗瑢W們對這三種三角形掌握的非常好,你能判斷這兩句話對不對呢?

  5、判斷:有兩個直角的圖形是不是三角形?

  有兩個鈍角的圖形是不是三角形?

  6、按角分紅領巾和小紅旗分別是什么三角形?

  7、結合生活實際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并說出是什么樣的三角形?

  四、課堂作業(yè):

  1、判斷課本“找一找填一填”中的三角形分別是什么樣的三角形?

  2、填一填:

  (1)三角形有三條( )和( )個角。

 。2)( )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3)有一個角是( )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4)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 )。

  3、判斷:(1)一個三角形里有兩個銳角,必定是銳角三角形。( )

 。2)一個三角形里至少有兩個銳角。( )

  4、畫一畫

  在課本第26頁的點子圖中分別畫出一個銳角三角形、一個鈍角三角形,一個直角三角形。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小學三角形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三角形教案03-07

小學三角形教案01-16

小學三角形教案[優(yōu)選]03-05

三角形小學教案(通用23篇)01-30

三角形的認識教案10-07

三角形的性質教案01-24

全等三角形教案02-07

小班三角形教案03-16

三角形的分類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