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美術(shù)教案

時間:2024-02-02 09:40:39 教案 投訴 投稿

美術(shù)教案7篇(優(yōu)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shù)教案7篇(優(yōu)選)

美術(shù)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青昧。對于幼兒來說更是他們健康成長的物質(zhì)來源。蔬菜是幼兒每天都直接接觸的事物,但孩子們都不曾仔細地去觀察過蔬菜,而本次活動能使眾多蔬菜及蔬菜切片匯集一起,使幼兒對蔬菜零散的、模糊的印象變得清晰起來。為了讓孩子們與蔬菜有進一步的親密接觸,對蔬菜產(chǎn)生好感、愛吃蔬菜。所以我就設計了本次活動“切片花盤”。充分利用蔬菜切面形狀、色彩的多樣性特點進行圖案設計,不僅加深了幼兒對蔬菜的認識,而且是一次很好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活動。進一步引導幼兒想辦法使切片花盤變得更美麗,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活動目標

  1、能用幾種蔬菜的切片擺放出造型美麗的圖案。

  2、感受有規(guī)則圖案所表現(xiàn)出的美,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胡蘿卜、黃瓜、蒜苗等蔬菜的切片。

  2、課件:蔬菜拼盤;實物:蔬菜拼盤。

  3、一次性盤子

  4、活動前組織幼兒把手洗干凈。

  活動重難點

  學習用幾種蔬菜切片擺放出自己喜歡的蔬菜切片花盤。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認識幾種蔬菜及蔬菜切片

  1、談話引出活動:“今天,我要帶你們來做一次大廚師,去做一種好吃又好看的菜。你們喜歡吃蔬菜嗎?喜歡吃什么蔬菜?”

  2、請幼兒再認幾種蔬菜及蔬菜切片

 。1)小朋友們,你們認識了那么多蔬菜,現(xiàn)在,我把他們切成了一片一片的,叫切片?纯凑l能猜出它的名字?”

  (2)原來,蔬菜可以切出這么多不同的樣子,那現(xiàn)在我用這些切片做了一盤菜,一起來看看吧。

  二、欣賞蔬菜切片花盤

  1、引導幼兒欣賞切片花盤

 。1)“好看嗎?這個漂亮的蔬菜切片花盤是用哪些蔬菜切片拼出來的呢?這些蔬菜是怎樣擺放的?”

 。2)小結(jié):每盤菜擺放時,中間有中心點,就是一個五角星;第二圈用蔬菜的幾個圖形擺放成對稱的圖案;最外面用一種蔬菜圍了一圈。

  (3)除了這些有規(guī)則的花盤,我們還可以用切片變成小動物呢,一起來看看。

  (4)取名:這么漂亮的菜,咱們給它起個名字吧!老師也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切片花盤?戳诉@么漂亮的切片花盤,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來做一個更漂亮的切片花盤呢?”

  2、引導幼兒欣賞切片花盤(課件)

  請幼兒觀看大屏幕,引導幼兒知道用蔬菜切片拼出好看的造型時,先要想好自己要拼什么東西,選好自己要用的材料,然后注意蔬菜顏色、形狀的搭配,最后在盤子四周用蔬菜擺放成對稱的花邊圖案做裝飾。

  3、幼兒間互相討論:你打算用哪些蔬菜切片來做切片花盤呢?你要做一個什么樣的切片花盤?

  4、鼓勵幼兒拼出和老師不一樣的蔬菜切片花盤,請你先用桌子上的`濕毛巾把小手擦干凈,然后用切片拼出既漂亮又和老師不一樣的蔬菜切片花盤來。

  三、制作蔬菜切片花盤,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1、幼兒自由選擇蔬菜切片進行拼擺。

  2、幼兒自由選擇一個盤子,拼擺“切片花盤“。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蔬菜顏色、形狀的搭配。

  3、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拼出自己喜歡的蔬菜切片花盤“你可以開動小腦筋,拼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漂亮蔬菜切片花盤。”

  4、及時肯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每盤菜擺放得有規(guī)則,顏色搭配地很漂亮,營養(yǎng)豐富)

  四、欣賞與評價作品

  1、請幼兒將做好的切片花盤拿在手上上,請客人老師和好朋友來看看,并向他們介紹:你做了什么樣的花盤?

  2、教師小結(jié):原來蔬菜可以做出這么漂亮的切片花盤,而且蔬菜里含有多種維生素,我們應該多吃蔬菜,這樣小朋友身體才會健康,長得高、長得壯,而且越來越漂亮。

  五、活動延伸

  1、讓幼兒帶著自己的成果去給其他班的小朋友看看。

  通過認識幾種蔬菜,發(fā)現(xiàn)切片的圖形特點,引起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知道用蔬菜切片拼出好看的造型時,先要想好自己要拼什么東西,選好自己要用的材料,然后注意蔬菜顏色、形狀的搭配,最后盤子四周用蔬菜擺成對稱的花邊圖案做裝飾

  重點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的對稱性與色彩的搭配

  通過欣賞,體驗成功感和自豪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shù)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diào)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fā)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美術(shù)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植樹綠化的作用,學會用綠色裝扮家園、社區(qū)。

  2.學習用折剪紙的方法,表示各種樹的外形,感受不同樹的造型美感。

  3.讓同學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剪紙造型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欣賞和學習折剪紙材樹,培養(yǎng)同學有愛綠護綠的興趣和建設美好家鄉(xiāng)的情感。

  難點:掌握折剪樹的各種具體制作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ㄍ瑢W)收集山林綠化、綠色家園的攝影圖片,剪刀、彩紙、彩色水筆、膠水

 。ń處煟┦占嘘P(guān)綠化家園的圖片、海報,制作成課件,剪刀、彩紙、彩色水筆、膠水等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

 。1)看圖談感受,激發(fā)興趣。

  課件展示與同學課前收集的綠色家園攝影圖片欣賞相結(jié)合,直觀感受綠色的美。請同學講講人類和大自然的關(guān)系,了解植樹綠化的價值,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

 。2)說說植樹節(jié)的'由來和時間。 提問:3月12日是什么節(jié)日?知道植樹節(jié)的由來嗎?

  (3)揭示課題《綠化家園》。

  2.探究新知,學習對稱剪方法。

  (1)教師出示一張綠色的紙,提出問題:一張彩紙怎樣才干變成一棵樹,用什么方法?

  (2)同學得出結(jié)論:以彩紙做資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種形狀的樹。

  (3)教師示范用對折法剪“樹”。

  強調(diào)先沿對稱軸畫半棵樹,再剪。

  (4)同學試著剪紙。

 。5)認識不同樹的外形特征。

  看課件《各種各樣的樹》,說說你能識別哪些樹木,說出他們的外形特征。

 。6)分組討論:剪紙的樹形可以有哪些變化?

 。7)小結(jié)。

  3.學習用四連折法剪樹。

  4.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同學創(chuàng)作,集體創(chuàng)作紙貼畫《美麗的大森林》。

 。1)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美麗的大自然圖片。

  (2)同學分組,集體創(chuàng)作用折剪方法剪樹,然后粘貼在黑板上或長卷紙上,組合成美麗的大森林。教師巡回輔導。

  5.作業(yè)展示,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ㄍ瑢W)紙盒、彩紙、彩泥、剪刀、膠水、彩筆

 。ń處煟┘埡小⒉始、剪刀、膠水、彩筆

  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

  提問:用折剪紙的方法表示各種樹的外形特征是個好方法。想一想,還能用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2.分組討論并創(chuàng)作:用不同的資料表示各種外形的樹。

  3.匯報展示,相互交流。

  4.小結(jié):用折、剪、捏、拼等方法,可以將卡紙、彩泥等資料,塑造成各種各樣的樹。

  5.討論家園建筑的表示方法。

  6.同學創(chuàng)作: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紙盒、卡紙的交叉組合,設計制作“小小家園”、“小小社區(qū)”,并用各種資料的“樹”進行綠化。

  7.展示評價。

  展示同學作品,師生一起評價。

  教后小記:

美術(shù)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 能夠說說曲、直線及物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b)能夠用繪畫、剪貼、綜合等方法表現(xiàn)曲線、直線的畫面。

  2、學習策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3、通過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留心生活細節(jié)與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引導通過反復欣賞、觀察使認識直、曲線在畫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邊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創(chuàng)作一幅圖。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曲”或“直”的物品和膠水、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掛圖:直線形的蜘蛛網(wǎng),曲線形的蜘蛛網(wǎng)。學生觀察說出兩張蜘蛛網(wǎng)的區(qū)別,及兩者的不同所帶給人的不同感覺。

  師:“這節(jié)課我們談論‘曲’與‘直’。”(教師板書“曲曲直直”。)

  2、師:“在課前老師先帶你們一起去看看線條家族中的曲曲直直”。

  (1)、播放課件《線的認識與表現(xiàn)》,了解直線與曲線的類型及它們給人們的感覺。

  (2)、繪畫中的線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線有許多的變化,這些變化使線的美感具有無窮的魅力。線的種類大體有直線和曲線兩類。直線有:垂直線、平行線、斜線、折線和交叉線等。曲線有:弧線、波浪線、螺旋線等。不同的線給人的感覺不一樣。

  (3)、欣賞范圖:這是幅山澗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優(yōu)美曲線會給我們?nèi)岷、流動、輕快的感覺;而另一幅巖石圖,挺拔的直線會給我們明快、簡潔、力量的感覺。垂直線給人莊嚴、挺拔、高潔、希望和正直的感覺;霍克納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許多水平線,水平線有平和、安定、靜止的感覺。螺旋線則有變化、運動、緊張和不安的感覺。規(guī)則的曲線、使人感到明朗、整齊圓滑有序;自由曲線則顯得活潑、優(yōu)美、生動、柔和。

  3、師:你們也帶來不少曲與直的物品,互相觀察、細心觸摸、再跟同組的同學介紹,一起感受一下,特別要討論一下這樣的直或曲的物品帶給你什么感覺。 學生小組討論,師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交流討論習慣。

  學生分組介紹,討論。

  4、直與曲物品展示。

  5、圖片欣賞,分析:作品中的曲線、直線或材料用得好嗎?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師:用你們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組成什么樣的作品?

  四、小結(jié):作品展示,評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五、環(huán)境收拾整理

  教學后記:

  曲直是周圍世界常見的兩種狀態(tài),學生們都能說出大量身邊曲直的例子,讓學生假設世界上僅存在曲或直一種狀態(tài),成為本節(jié)課的高潮,課堂氣氛也異;钴S,學生會自主發(fā)現(xiàn)曲直各有各的美。

美術(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嘗試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通過一個或多個畫面表現(xiàn)出來。

  2、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gòu)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得生動、有趣。

  教學重難點:

  故事的表現(xiàn)。構(gòu)圖的合理性,畫面的生動性、趣味性。

  教具學具:諺語故事、故事畫、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階段:

  老師:請幾位同學講講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歡的故事。(引出課題)故事畫

  2、發(fā)展階段

  (1)動畫片段欣賞:

 。2)教學示范:老師講一個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畫面。

 。3)教材范例欣賞:欣賞同齡人的'作品,有單幅畫、有組畫,題材較多。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學生可以選擇中國諺語故事,也可以選擇自己編故事或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編一幅或一組故事畫。

  表現(xiàn)方法:可先畫故事的主體再添畫背景,然后寫上故事的內(nèi)容。

  四、小結(jié):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順口溜”的方式來學習畫小豬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畫出小豬的不同動態(tài)。

  2、初步學會自己安排畫面,添加相應的背景豐富畫面。

  3、樂意在繪畫過程中思考、克服困難,逐步提高組織畫面的能力。

  難點:

  幼兒自己合理安排畫面,添加相應的背景豐富畫面。

  活動準備:

  1、幼兒用紙、記號筆、油畫棒小豬的'頭、身體、腳、尾巴各4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皇住绊樋诹铩保埓蠹乙黄鹱屑殎砺犅牽础?/p>

  師:現(xiàn)在小眼睛看老師,一起跟我再來學一下這首“順口溜”。

  2、這么好聽的順口溜我還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動物呢,你們猜猜看,會是什么動物?(幼兒猜謎:大獅子、大老虎、大熊貓)

  二、講解示范

 。、到底是什么呢?讓我來變變看。(教師邊念順口溜,邊畫)

  媽媽有個買菜的籃,兩個把手在上面,買個大餅放中間,兩個雞蛋夾里面,兩粒黃豆擱兩邊。

  一只小豬就出現(xiàn)。

  2、“你們看是什么?”(小豬)

 。场ⅰ芭,這順口溜真有意思,,還能變出一只小豬來,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變一變?”

 。、幼兒和老師一起來念順口溜,教師再示范一遍。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吧!“媽媽有個買菜的籃,兩個把手在上面,買個大餅放中間,兩個雞蛋夾里面,兩顆黃豆擱兩邊!保ń處熯吥钸叜嫞

 。、師:有了小豬頭,那么還差什么?(身體、腳、尾巴)

  小豬的身體像什么?(橢圓形)

  老師這有小豬的頭、身子、腳和尾巴,請小朋友上來放一放小豬會有哪些姿勢?

  6、請3—4個幼兒上來擺放,大家一起學學小豬姿勢。

  三、幼兒作畫

  1、今天我們就要來畫畫小豬。誰來告訴大家,你的小豬會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什么事呢?

 。、教師提要求:

  畫之前小豬還有幾句話要老師轉(zhuǎn)告你們:小朋友,我的本領(lǐng)可大了,你們要畫出我不同的本領(lǐng)哦。畫完后別忘了給我涂上美麗的背景顏色。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四、展示幼兒的畫

  讓幼兒選自己喜歡的畫,說說為什么?

  活動延伸:

  讓幼兒自由拼擺小豬的造型,再畫下來。

美術(shù)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正值春天,農(nóng)村的田埂、小路、小河邊,山坡上,各種各樣的野花生機蓬勃,野草遍地皆是,雖不華貴,卻也不失清麗,淡雅。當我們領(lǐng)著孩子們置身于其間時,從孩子們發(fā)亮的眼神,嘖嘖的稱贊聲中,我受到了啟發(fā)。這是孩子們“愛美”情感的自然流露,何不把這些美麗的野花,野草“搬”到我們的教室中來,從而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陶冶幼兒的性情,使幼兒發(fā)現(xiàn)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fā)審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呢?

  在我們的周圍,丟棄的瓶瓶罐罐俯首可拾,其中不乏造型別致,顏色美麗的物品,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用作插花的器具,既可以保護環(huán)境,又能廢物利用,實在是妙不可言。

  本班幼兒比較喜歡美工活動,動手能力有一定的基礎。讓幼兒嘗試插花,有助于萌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使幼兒的動手能力進一步得到發(fā)展,滿足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農(nóng)村

  自然物進行插花,探索各種插花方式。

  2、嘗試為自己的插花作品取個名字。

  3、萌發(fā)幼兒愛美、審美、表現(xiàn)美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采集各種野花,野草,麥穗,蘆葦,花枝,花葉等等。

  2、收集各種可供插花的器具(如:酒瓶,易拉罐,冷飲盒,牛奶盒,竹筒,盒子等)

  3、各種插花輔助材料(花泥,彩色電線外皮,鐵絲上繞彩色皺紙,剪刀,籃子,抹布等)

  4、教師插花作品及錄像帶,音樂帶。

  活動流程:

  觀察、欣賞——插花練習、欣賞幼兒插花作品——結(jié)束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師:春天來了,美麗的花兒都開了。我們采了許多野花野草,老師把它們插成了美麗的插花,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

  二、幼兒欣賞“藝術(shù)插花”錄像

  1、師:你看了老師的插花有什么感覺?你看見了什么花?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花是怎么插出來的?

  小結(jié):插花是一門藝術(shù),里面有許多許多的學問,我們來看看藝術(shù)家們是怎樣來插花的。

  2、師:藝術(shù)家的插花為什么這么漂亮?(幼兒自由講述)誰來告訴大家?

  小結(jié):插花時要注意花朵顏色的`深和淺,花朵的大和小,花莖的高和低搭配,插花才好看。

  3、師:花插在哪里?(幼兒自由講述)

  師:只要你喜歡,無論什么都可以用來插花。

  三、教師和幼兒共同探索插花

  1、師:老師呀想插一盆漂亮的花,你們來幫我出主意吧。(幼兒選花瓶,花,教師插花,提醒幼兒注意深和淺,大和小,高和低搭配)

  2、幫花取名字

  師:這盆花,看上去像什么呀?我們給它取個什么名字呢?(幼兒討論)

  四、幼兒插花,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們想不想插花?你想插一盆什么樣的花?(幼兒自由講述)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好,去實現(xiàn)你的想法吧。老師有一個小建議,你插的時候可以一個人插,也可以兩三個人合作,插一盆漂亮一點的花。

  1、引導幼兒探索與眾不同的插花方式

  2、引導幼兒為自己的作品取個名字

  欣賞幼兒插花作品

  介紹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與客人老師)

  師:先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向好朋友,客人老師介紹一下你的插花名字叫什么?為什么這樣插?

  五、評價自己的作品

  1、集中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介紹,評價自己的作品

  2、與自己的作品留影

  師:小朋友,我們請老師為我們和我們的插花拍照羅!

  活動延伸:

  欣賞幼兒插花作品錄像,搜集整理

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欣賞《好餓的毛毛蟲》繪本內(nèi)容,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

  2. 了解進餐要合理適量。

  3.簡單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活動準備:

  PPT課件、《好餓的毛毛蟲》繪本若干 。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引入。

  師: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什么?(毛毛蟲),毛毛蟲 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咦?毛毛蟲不見了,毛毛蟲爬到哪里了?小朋友我們一起找一找。

  二、看一看,猜一猜。

  1. PPT圖1-2引入。

  師:原來毛毛蟲爬到了大屏幕上了。為什么它到這上面來了呢?因為呀毛毛蟲想邀請小朋友看它的故事叫《好餓的毛毛蟲》,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小朋友從第一張圖上看到什么?(月亮,葉子,樹,白色的蛋)

  師: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躺在葉子上。那這會是什么蛋呢?小朋友們猜一猜?(雞蛋,毛毛蟲的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一張圖片,從圖上看到什么?(太陽,毛毛蟲)那剛才我們看到的蛋是什么蛋呀?(毛毛蟲的蛋)

  師: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啪”一聲,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里爬了出來。毛毛蟲爬呀爬呀爬,它要爬去哪里呢?

  三、集體觀看PPT圖片3-10,大膽的表達畫面的內(nèi)容。

  1. 圖片3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毛毛蟲之后到底發(fā)生什么事情。

  師:咕嚕嚕咕嚕嚕,原來毛毛蟲肚子餓了,他要找一些東西來吃呢?他吃了什么呢?小朋友看一看。

  2.圖片4

  師: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什么呢?(蘋果)

  師: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好餓。怎么辦?(再找吃的)

  3.接著觀察圖片5-8,說出星期二至星期六毛毛蟲分別吃了什么?(同上)

  4.觀察圖8-9,比較星期六星期天毛毛蟲的表情,了解進餐時應該合理適量。

  師:星期六,毛毛蟲都吃了什么食物呀?(有香腸、有冰淇林等許多的食物)

  師:吃這么多毛毛蟲怎么樣了?(毛毛蟲肚子疼)看看,它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一起學一學。它為什么肚子疼?(因為吃太多的零食。)

  師:恩,那小朋友能不能像這只毛毛蟲一樣,一下子吃這么多的零食呀?(不能)

  師:你們看,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蟲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覺得舒服多了。毛毛蟲為什么覺得舒服多了呀?因為葉子對毛毛蟲來說是很好的食物,這個才是毛毛蟲應該多吃的`食物。

  5.觀察圖10

  師:毛毛蟲呀,自從肚子疼的那天起,他再也不亂吃東西了,看現(xiàn)在的毛毛蟲怎么樣呀?(長大了)

  師:小小的毛毛蟲長大了,現(xiàn)在的毛毛蟲不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它是一條又肥又大的毛毛蟲。

  6、觀察圖11

  師:吃了一周,毛毛蟲終于吃飽了,毛毛蟲吃飽后變成什么樣子的?(又大又胖)后來它造了座房子叫什么?(重點讓幼兒認識“繭”)

  小朋友請你猜一猜,從“繭”里面出來的會是什么動物呢?(適時制懸念,引發(fā)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

  7、這時屏幕上又出現(xiàn)了美麗的花蝴蝶,問小朋友,是不是已經(jīng)明白了它就是毛毛蟲變的?

  三、幼兒自主閱讀圖畫書,結(jié)束活動

  接下來,老師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請小朋友邊看邊互相講一件這個有趣的故事,好嗎?

  四、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搜集資料,了解一些小時和長大完全不同的動物、昆蟲,知道它們的幾個變化過程。(蠶、知了、青蛙等)。

【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美術(shù)的教案11-08

美術(shù)教案[精選]08-16

美術(shù)教案(精選)08-23

美術(shù)教案07-20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8-08

美術(shù)教案(精選)09-30

【精選】美術(shù)教案10-05

[精選]美術(shù)教案11-19

美術(shù)教案【精選】11-12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