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優(yōu)秀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嘗試根據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大膽表演。
活動準備:
小河邊,大樹的背景圖,小鴨、小鳥各7只。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幾只小鴨幾只鳥》
。1)幼兒跟音樂唱歌曲《幾只小鴨幾只鳥》。
。2)分角色練習歌曲中的.對白。
教師出示背景圖,操作小鴨課件。
。3)提問:小朋友,這是在哪里?(清清小河邊。)小河邊有什么?它們在干嗎?小鴨怎樣叫?用動作表演一下。
2.創(chuàng)編第一段動作。
(1)創(chuàng)編小鴨動作。
討論:小鴨在河里做什么游戲,會是什么心情?聽著音樂想一想。
幼兒聽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
(2)又來兩只小灰鴨,它們是怎樣開開心心來到河邊的?創(chuàng)編小鴨跳水里動作。
。3)小朋友想一想,七加二等于幾?幼兒用歌詞回答。
。4)師幼共同表演。
3.創(chuàng)編歌曲第二段小鳥動作。
。1)課件出示小樹背景圖,這是什么?綠綠小樹上有什么?小鳥怎么叫?討論小鳥歌唱優(yōu)美的情景動作。
。2)聽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
(3)集體表演。
。4)個別表演,分享交流。
4.聽完整音樂表演1----2次。
5.選個別幼兒戴頭飾分角色表演。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表演區(qū)表演歌曲。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園大班的幼兒慢慢地開始學會了合作,我們設計了戶外游戲活動《五人三足行》,提高了合作的難度,從兩名幼兒的合作提高到三名幼兒的合作,更進一步鍛煉和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同時訓練幼兒在活動中的應變能力。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助人為樂的思想。
活動準備:
平整的場地,終點放兩個終點標志,終點距離起點大約20米,劃好起跑線和跑道。
注意事項:
各隊兩組間接替時,必須由前面扮演殘疾人的幼兒拍后一組“殘疾人”的手掌后,后一組方可繼續(xù)游戲。三人走時注意不要摔倒。
活動過程:
一、活動環(huán)節(jié)安排:
1、整隊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隨音樂《健康歌》做準備活動。
2、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以三人為一組,各隊按順序排列在起點線后,面對終點標志。每組三人橫排,兩邊的.幼兒扮演助人為樂者,內側手拉手,中間的一名幼兒扮演殘疾人,一只腳站立,另一只腳搭在兩位助人為樂者相拉的手上,兩臂搭在助人為樂者的肩上,教師發(fā)出口令后,助人為樂者駕著“殘疾人”向前跑,“殘疾人”單腳跳,到終點后“殘疾人”跑步繞過終點標志,三人恢復原樣,跑回起點線,依次進行,先跑完的隊為勝。
3、第一遍游戲完成之后,老師鼓勵幼兒分組討論、大膽創(chuàng)編新的玩法。
4、游戲結束,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并整理好活動器械。
5、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回家后跟家長一起創(chuàng)編更多更好的玩法。
二、備幼兒:估計幼兒可能會在起點和終點之間設置障礙,勇敢的穿越障礙到達終點,因此,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幼兒熟悉的故事《龜兔賽跑》,創(chuàng)設新的思路,以《龜兔第三次賽跑》為題,分正、反兩方展開辯論,引導幼兒多角度考慮問題,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批判性、發(fā)散性。
2、會用“因為……所以我認為……”和“假如……就會……”句式進行連貫、完整的辯論,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論據,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流暢性、求異性和創(chuàng)造性。
3、通過鼓勵幼兒大膽推理,論述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幼兒的挑戰(zhàn)性、競爭性、合作性。
4、培養(yǎng)幼兒專心傾聽別人講述的良好習慣。
5、通過讓幼兒積極參與討論、交流、辯論,知道事情發(fā)展的可變性,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情節(jié)、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獨創(chuàng)性、自主性、興奮性。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已熟悉故事《龜兔賽跑》,知道龜兔兩次賽跑,第一次是小兔因驕傲而輸了;第二次小兔吸取了教訓,獲勝了。
2、會流暢地使用復句表達自己的觀點。
物質準備:漢字卡:正方、反方、輸、贏、我認為……假如…… 就會……字條。問題:龜兔第三次賽跑,誰輸誰贏?為什么?烏龜、小兔頭飾各一;錄音機及磁帶《龜兔賽跑》、龜兔賽跑活動圖片一套,投影儀。
場地準備:安排好正反兩方幼兒座位。
活動過程:
(一)由故事《龜兔賽跑》引起爭論。
1、提出問題:龜兔第二次賽跑,結果如何?第二次呢?為什么?
2、如果舉行第三次賽跑,你認為誰輸誰贏?為什么?提示幼兒用“因為……所以我認為……”句式完整地講述。
3、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確立自己的'觀點,引導幼兒大膽地根據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
、賻煟号懿降乃俣饶軟Q定勝負嗎?假如……就會……所以……(引導:從龜與兔的性格特征分析有可能發(fā)生的各種突發(fā)情況,龜兔遇到小蝴蝶等,龜兔會作出不同的反應)
、趲煟褐灰鸵欢苋?(引導:讓幼兒思考自然環(huán)境條件等方面)
、劢處熜〗Y:龜兔賽跑,只要付諸行動,充滿信心,堅持到底,勝利的成果并不重要,贏要贏得開心,輸也輸得精彩。
(二)各領域滲透
藝術:放錄音《龜兔賽跑》,幼兒分角色創(chuàng)造性自編表演,正方扮演小兔,反方扮演烏龜,感受音樂情節(jié)。根據音樂,引導幼兒按自己的辯論方法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
生活中滲透: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不事事依賴別人,要多動腦筋,取得勝利。
環(huán)境中滲透:在畫廊里展出以“龜兔賽跑”為主題的幼兒作品。
家庭中滲透:家長在家里選主題,讓幼兒參加正方或反方的辯論,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yǎng)成玩完活動后按類收拾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yè)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數字臉譜連線(1組);大嘴巴比多少(1組 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復習有關數量關系
1.玩拍手數數游戲(1—20):集體。
2.序數游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游戲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游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游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游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游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游戲,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游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游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游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huán)游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游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啟發(fā)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游戲,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游戲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游戲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游戲起一個名字。
大班數學活動:保齡球館
舟山海娃幼兒園 虞 益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為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齡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游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為游戲情節(jié)線索,以兒童思維發(fā)展的理論為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fā)現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將數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系。
3、在游戲活動中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保齡球若干 記錄表 皮球 投影儀 獎品 抽獎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游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yè)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2、介紹規(guī)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游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
師:你是怎么記錄的?
2、引導梳理
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著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guī)律
4、用已知規(guī)律整理記錄表
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復。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guī)則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里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
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
大班教案 篇5
教材簡解
小動物們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們長的什么樣?有什么用?卻是幼兒平時非常容易疏忽的。小動物我們都要全力保護它。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在本活動中層層深入地展開,先讓幼兒通過參觀“動物尾巴展”,觀察發(fā)現它們尾巴的不同,在互相講解中激活幼兒興致,在“百科知識問答”中進一步鞏固了解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針對我班幼兒不同發(fā)展水平,我先讓能力弱的幼兒在來園活動中先接觸了一下內容,相信這樣在活動中,幼兒的發(fā)揮會均衡些。
設計理念
《指南》中指出:探究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究既是兒童科學學習的目的,也是兒童科學學習的方法。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在對事物的仔細觀察中能自主發(fā)現事物特征的差異,從而聯想其中的奧秘,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幼兒自主學習科學活動的關鍵之處。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動物的尾巴,初步了解它們的用途。
2.加深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能大膽想象,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卡片等,布置“動物尾巴”展。
2、實物投影儀。
3、觀察記錄表若干,記號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參觀尾巴展,初步觀察,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1、參觀“動物尾巴展”。(幼兒搜集的資料圖片、手工、玩具、圖書)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動物尾巴展”,在參觀的時候我們要仔細觀察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2、引導幼兒分析討論。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它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討論、回答。
小結:原來,動物們的尾巴是不同樣的,有的很大,有的沒有;有的很細長,有的毛茸茸的……現在我們再去仔細地觀察一下,然后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ㄔu析:開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帶領幼兒參觀“動物尾巴展”,創(chuàng)設的簡單情境首先就吸引住了幼兒,在他們興致勃勃地觀察尾巴之前,還提出了相關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可以讓觀察更加仔細到位。)
二、第二次參觀,使用觀察記錄表。
1、出示、介紹觀察記錄表“首先請小朋友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將它們的小圖貼在左上角,然后根據你觀察的內容分別記錄在下面”。
第一:“它有尾巴嗎?有或沒有都分別可以用什么圖案來標記?”(幼兒討論,回答)
第二:“它的尾巴長嗎?如果長,我們可以做一個什么樣的標記?不長又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呢??”(幼兒討論)
第三:“它的尾巴大嗎?我們可以用什么標記來表示”(幼兒討論)
2、幼兒自由觀察記錄,教師在旁給予指導和幫助。
“現在我們就拿上記錄表,選擇你感興趣的動物去觀察吧!”
3、集體講述自己的觀察結果。用實物投影儀放大幼兒的記錄表,請幼兒到前面來向大家介紹自己記錄的結果。
。ㄔu析:幼兒再次觀察尾巴展,并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來進行個體觀察,這樣能讓幼兒面對數量龐多的動物尾巴不會手忙腳亂,而是能有針對性的.去做相關的記錄。)
三、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論。
1、“哪些動物是沒有尾巴的?或是尾巴很大?”(蝴蝶等動物沒有,松鼠等尾巴很大。)
2、“哪些動物的尾巴很長很長?”(孔雀、小貓……)
3、“哪些動物的尾巴很短?”(小兔子、烏龜……)
4、“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很特別?它們的尾巴是怎樣的?”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5、“你知道小動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用處嗎?”幼兒回答。教師介紹動物尾巴的用處。(袋鼠等動物用來保持平衡、小狗等動物用來表達情緒等)
。ㄔu析:在這一系列動物尾巴百科問答過程中,幼兒在基于自身已知經驗的時候,還能聽到其他人的回答,大家的知識都能得到分享,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
四、幼兒自由想象“假如我有一條尾巴”。
“如果我們人也有尾巴那會是什么樣的呢?”幼兒暢談。
“小朋友們想得真好,我們一起到班上去把我們美好的愿望畫出來吧!”
帶幼兒出活動室。
。ㄔu析:本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進行了自由聯想,他們的想法千奇百怪,通過將心比心,將自己想象成具有動物的尾巴,從而能讓他們產生對動物更深層次的喜愛之情。)
活動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簡單創(chuàng)設了情境,并且活動內容與孩子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有關,所以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也因為孩子們已經積累一些有關動物知識,又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所以一開課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兒童情趣的參觀“動物尾巴展”的情境,讓幼兒調動各個感官,仔細觀察,細心發(fā)現,大膽地說。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充分發(fā)揮學習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幼兒很容易就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在分享尾巴的用途時,著重這個分享知識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這個活動中能夠真正獲得知識的灌輸。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感受小動物動腦克服困難進行飛翔的樂趣。
2、大膽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故事背景圖一幅小螞蟻、青蛙、小兔、小豬、河馬等貼絨圖片
班內增添玩具飛機,飛船,風箏等,讓幼兒熟悉,了解。
活動過程
一:想象,啟發(fā)思維
師:一群小動物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很羨慕,他們也想飛,那么他們能飛到天上去嗎?他們會用什么方法?小朋友討論一下。
。ㄓ變喊l(fā)揮想象,允許異想天開)
二:傾聽故事,感受小動物克服困難自由飛翔的樂趣
1.師:小動物到底有沒有飛到天上去呢?請聽故事《飛呀飛》
2.提問:小動物飛起來了嗎?他們用的`什么方法?
(師根據孩子的回答,相應出示圖片)
3、小動物的方法好嗎?
4、你覺得故事里的小動物怎樣?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4.小朋友想不想也飛到天上去玩玩?
。ㄓ變郝犚魳纷杂勺鞒鲲w翔的動作,進行情感的體驗)
三:遷移,想象
1.師:小螞蟻飛到了天上,他們多開心呀,這時樹林里的小動物看見了,也想飛到天上去玩玩,那么,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呢?他們會用什么方法飛到天上呢?
四:延伸活動
1、一組幼兒用收集到的廢舊材料如竹篾,布,紙板等幼制作可以飛的制品。
2、一組幼兒用提供的小動物圖片說說。
3、一組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4、一組幼兒畫畫說說。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只有空氣清潔才能保證人體健康;知道吸煙對人有害;建立初步的健康保護意識。
重點:向幼兒介紹沙漠
難點:怎樣生動形象的向幼兒介紹,激起幼兒對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圖片:蒙頭大睡的人;禁止吸煙標志。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午睡后為什么要開窗通氣?
使幼兒知道,午睡后室內空氣變得污濁,易使人傳染疾;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有益于人的健康。
2、引導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討論。
請幼兒觀看蒙頭睡覺的圖片。
討論這樣睡有什么不好。
3、拓展幼兒知識經驗。
--說說自己見過哪些空氣不好的現象。如:灰塵、煙囪冒黑煙、亂倒垃圾、吸煙等。
4、結束活動。
讓幼兒與父母制定協(xié)議,保證家庭室內空氣的清潔。
大班教案 篇8
這是xx實驗幼兒園的一次優(yōu)秀教學展示活動。執(zhí)教老師是著名的中國福利會幼兒園的園長施渫非老師。這次活動的內容是大班體育活動《瘋狂的椅子》。活動目的是通過“挑戰(zhàn)椅子”的游戲,來發(fā)展孩子的跳躍、平衡、協(xié)調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新、勇于挑戰(zhàn)、堅持到底的意識和能力。
整個活動生動而又充滿挑戰(zhàn)。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環(huán)節(jié)三游戲“挑戰(zhàn)椅子”。施老師在游戲前引導孩子們嘗試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玩椅子,然后讓幼兒們來挑戰(zhàn)它們。
游戲方法:
1.在場地上放一張桌子,讓孩子們嘗試站在桌子上往下跳;
2.在兩張并排的桌子上放了一把小椅子,讓孩子們嘗試從高處往下跳;
3.在原有的基礎了,小椅子正放,要求孩子跳過椅子背;
孩子們呢?剛開始會有些害怕,游戲1、2基本還敢于嘗試;但最后游戲3加大難度了,他們就有點退縮;還出現了小伙伴之間“謙讓”的現象。你讓我,我讓你的.。有些孩子甚至豁出去了,大聲嚷著:“閉著眼睛跳過去就好了”。呵呵,這當然是不可取的嘍!
看到孩子們出現這樣的情況,施老師開始張開他堅實的臂膀,我以為他會輔助孩子跳下去。結果他卻站到一旁,用肢體和言語讓孩子們自己跳下去,并示意孩子們,老師會保護你們的。隨后,在聽課老師自發(fā)的加油聲中,有孩子愿意嘗試了??隨后,有更多的孩子們都有了勇氣去挑戰(zhàn)。當他們挑戰(zhàn)成功后,我們又再一次的自發(fā)鼓掌去鼓勵這幫勇敢的孩子。
活動延伸環(huán)節(jié),施老師還用了多種花樣來玩桌椅。最后的“撤桌子”游戲,也十分有新意。兩張桌子上站十多個小朋友,最后剩八個,四個??這又培養(yǎng)了孩子齊心協(xié)力和同伴間的合作能力。
整個活動在歡笑聲和掌聲中結束。
原來,兩張桌子和幾把椅子,就能有這么多玩的花樣兒、就能進行一個如此簡單又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啊!看來,敢于創(chuàng)新真的很重要!同時,在本次的體育活動中,我也得到了啟發(fā):在保證游戲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們一些小小的挑戰(zhàn),有時也能激發(fā)他們內
在的潛力。有時候,你覺得孩子完成不了的技能。其實,只是你過于想保護他們,自己先否定他們了而已;蛟S,下一次,讓他們自己做好準備去嘗試,去突破!他們真的能做到也不一定。所以,必要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挑戰(zhàn)。讓他們在挑戰(zhàn)中進一步提高!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綜合教案:好吃的雞蛋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其他教案:有趣的輪子_大班其他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水果拼盤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其他教案:圣誕賀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單的斑鳩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游戲教案:好玩的繩梯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藝術教案:捏面人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_大班健康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