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皮書》觀后感 推薦度:
- 《綠皮書》觀后感6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綠皮書》觀后感優(yōu)秀(15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綠皮書》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綠皮書》觀后感1
托尼所在的酒吧歇業(y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托尼很快陷入了生活拮據(jù)的局面。他不得不在小餐館里與人打賭吃熱狗,來贏取50美金家用。
電影開頭便認真描繪了男主托尼嫌棄地丟掉黑人水管工用過的水杯的鏡頭。沒錯,他是種族歧視者。
即便這樣,在應(yīng)聘黑人鋼琴家謝利博士的私人司機面試中,托尼說我不介意給黑人工作,我前兩天才在家里宴請了幾位黑人朋友。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民族、團結(jié)和諧的國家,無法理解美國舊時代種族歧視的痛苦。但影片中的很多劇情讓我們越來越深刻體會那種歧視的無知與可怕。托尼迫于生活,向現(xiàn)實低下了頭,成了鋼琴家謝利博士的司機,陪他踏上了南下巡演之路。
看到這里,我想起了多年前,我的父親因為沒錢給孩子們交學(xué)費而低聲啜泣的午夜,中年男人的無奈與苦楚在那一刻、在電影里讓我淚流滿面。一分錢壓倒英雄漢,在現(xiàn)實面前,我們曾經(jīng)覺得無奈的事似乎都成了出路。
改變需要勇氣
鋼琴家謝利博士才華橫溢,博學(xué)且教養(yǎng)好,有錢有地位,但是因為黑人種族備受白人社會的侮辱和欺凌。他也不是典型的黑人,他和那些底層的黑人沒有交集和共同語言,影片中最讓人動容的應(yīng)該是雨中謝利咆哮的一段臺詞:我既不夠白,也不夠黑,甚至還不夠男人,那你告訴我,我是誰?
托尼動手打了侮辱謝利的警察,兩人被關(guān)進了看守所,謝利博士告訴托尼:靠暴力永遠無法取勝,堅守尊嚴才會贏,因為自尊總會讓你占理。在那個無奈的社會,他沒有用暴力去反抗,而是用行動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
謝利博士明知道南方種族歧視很嚴重,他依然選擇去南部巡演,去經(jīng)歷去突破,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大眾。圣誕演出,謝利在不讓黑人入內(nèi)的餐廳那段。按照劇情的鋪墊,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以為他會妥協(xié),完成演出。然而我終究是庸俗了。謝利博士毫不猶豫地說:要不然讓我進去用餐,要不然就取消今晚的演出。這大概是整部劇最給人勇氣的改變。
故事的最后,平安夜,托尼主動擁抱謝利博士的那一瞬間將改變演繹到極致。
生活需要溫情
看了很多影評都在講民族文化,可是更吸引中年婦女的應(yīng)該是托尼與妻子之間的溫情。影片中很多溫情的鏡頭,讓人覺得溫馨而感動。托尼出發(fā)前,將預(yù)支的工資交給妻子,妻子再三強調(diào)要寫信回來,可是都是被拒絕的。即便如此,托尼在南下巡演的路上還是很用心地給妻子寫了信。
整個故事除了南下巡演的路線,就是托尼寫給妻子的四封信。信件真是一個高明的處理方式,不僅從客觀角度描述了謝利博士,也不著痕跡的描述著托尼在謝利博士影響下的變化。
在謝利博士指導(dǎo)下,信件內(nèi)容很感人:沒有你的時光和旅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與你相愛是我所做過的.最輕松的事。在我活著的每一天,我都會深深地感覺到遇見你的那天我已經(jīng)愛上你,今天我愛你,余生我也一樣愛你。我想這是內(nèi)心深處對妻子和家庭厚重的愛,才愿意接受這種改變吧。
托尼睡前親吻妻子小照片的鏡頭,故事最后托尼妻子與謝利博士擁抱時說謝謝你幫他修改信件的鏡頭,都讓我心頭一暖,不得不說中年婦女感動的鏡頭真的不一樣。影片所傳遞的關(guān)于家庭、關(guān)于夫妻、關(guān)于親情的相處之道,是我們這代人需要思考的。
《綠皮書》觀后感2
綠皮書,還好我是看了影評才去看的——哇是一個不怕不怕被劇透的觀眾。因為是在一個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故事,如果沒看影評,可能很多細節(jié)會看不太懂。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端著”的雇主和一個有豐富工作經(jīng)驗和能處理麻煩問題的員工四周的旅行,里邊很多小故事小插曲,都非常準確地說明了當時嚴重的種族歧視,另外我也看到一個家族家庭的融洽和諧的關(guān)系,雇主的體面和周到、細心,隱忍。員工的世故和他因折段旅行的改變。
讓我很感動的細節(jié)是,黑人雇主在雇傭墨西哥裔白人之前,親自打電話到他的家里,請他的老婆接電話,與她說明自己希望能借用他老公二個星期,請求她的同意。這讓我感覺美國的家庭觀念很強,家庭排位是第一的,而且每個階層都深諳其意義。另外從“得到”里聽吳軍老師說,美國人一旦結(jié)婚組成家庭,下班后基本不應(yīng)酬,都是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組織聚會也是家庭聚會——我很喜歡那樣的狀態(tài),欣賞那樣的家庭觀念。
他老婆同意了他這份雇傭,并交代她老公要常常給她寫信。一開始她老公寫的`信就是流水賬,而且他一邊吃東西一邊寫信,餅屑和飲料時常掉在信紙上,人物的大辣辣不拘小節(jié)的性格呈現(xiàn)出來。然后黑人雇主提出可以指導(dǎo)他寫信,于是他寫的信開始詩情畫意,押韻有情調(diào),使得白人老婆收到信后可以大聲閱讀炫耀與人分享。旅途的最后一兩封信,黑人問到:“還需要我?guī)兔?”白人雇員答道:“no,I get it!卑兹斯蛦T回到家后,他家族里的男性親戚大叫:“哦!我們的莎士比亞回來了!”最后讓我淚崩的是,黑人雇主拿著一瓶酒到他的雇員家過圣誕節(jié),他老婆上前擁抱他,感謝他:“感謝你幫他寫信!薄堑,女人什么都懂。
我很喜歡這類型就是通過具體事件去表達人和人之間關(guān)系和塑造人物性格的電影。
《綠皮書》觀后感3
《綠皮書》講解并描述的是一位黑色演奏家和白人司機一次南方巡演,兩人從排斥到最好成長一生摯友的故事。
剛起先清楚的記得白人托尼對黑人的看法,影片設(shè)置了一個小段子,一家人在喧鬧的團聚,兩位黑人修理工幫助修理家中的家電管道,修理之后托尼妻子給黑人修理工打了兩杯水,之后黑人運用過的杯子托尼就干脆丟進垃圾桶,反忖到后來托尼對黑人重新相識并且邀請黑人唐。雪莉去家里過圣誕節(jié)的情景,故事我最回味的是最終唐。雪梨突然孤獨主動帶著紅酒去托尼家,并且他們相擁一起整個托尼家人那驚訝的表情有個特顯。
前后的差異讓人感動,又值得深思,種族蔑視在1962年,美國這個國度是多么痛的領(lǐng)悟。這部電影卻玲離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
還記得一個畫面,托尼和雪莉的車開到半路車熄火了,托尼下車修理,雪莉也下車感受下旅途漂亮的陽光,這時鏡頭切換到對面的農(nóng)場,一片黑人在農(nóng)田不辭辛苦的勞作,一位農(nóng)夫看到雪莉,然后大家相繼放下手頭農(nóng)活,齊刷刷的遠眺著雪莉。大家可以隨意推測當時黑人心中的感受,是艷羨還是嫉妒還是什么…總之導(dǎo)演的設(shè)置讓我無不贊揚,奧斯卡獎實至名歸。
電影除了在場景設(shè)置上專心,在整個故事間的溝通和臺詞的.設(shè)置上也特別有啟發(fā)和思索。雪莉作為當時為總統(tǒng)演奏的音樂家其實已經(jīng)特別不錯的成就,原本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很好的謀生,但是為了變更人們的觀念,他選擇了種族蔑視最緊要的南方去巡演。綠皮書也是為黑人定制的特殊行程支配。
許多人的孤獨,其實是他們選擇孤獨,選擇放棄志氣,放棄邁出的第一步。在故事結(jié)尾,也是圣誕節(jié),托尼和家人一起團聚一堂,雪莉卻一個人空守一座大房間,原以為這樣就完畢了,雪莉最終卻拿著紅酒去了托尼家,這時他們的友情才起先接著升華。
許多人有幻想過變更許多,對于婚姻,其實父母和子女的觀念就不一樣,所以就會有沖突和爭吵甚至是暴力,流血,電影中的小人物雪莉盼望通過這個鋼琴曲去化解沖突,用自己的專長去變更人們心目的觀念是須要特別強大的志氣的。鋼琴不是白人專享,音樂也是白人專享的,他是世界的,這個過程他背負著很大的責任,因為膚色他的巡演化得特殊坎坷,這也是電影選材的專心。
最終引薦大家一看,堅信也會給你不一樣啟發(fā)和體會。
《綠皮書》觀后感4
不久前,老師推薦了我們一部電影,據(jù)說常年霸占電影高分榜,不少人都拿它來作為各種素材進行使用,今天也讓我們學(xué)習(xí)一下其中的精神。
要說《綠皮書》這部電影的內(nèi)容,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就是兩個人,一輛車,在路途中的故事。劇中的兩位男主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形象,活躍于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中,卻因為這次旅途奇妙的建立起來了友誼,并在車子行駛的過程中,兩個人的成長也如同那段路程一般,逐漸的增長。
托尼,一個為了生活奔波,混跡于社會各大場所的人。雪利,一個過著高端的生活卻始終不被成見所認可的黑人音樂家。
在這段旅途的過程中,雪利因為是黑人而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譬如被白人警察帶有偏見的目光帶入警局,又或者在演出前被輕視,去住宿或者吃飯被禁止,這些成見在電影里很好很真實的反映了出來,告誡我們的也正是合理的尊重每個人,收斂自身成見,切勿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任何人。
至于托尼,他則在保護雪利順利進行音樂會的同學(xué)也從中收獲了禮儀、素養(yǎng)、文化。雪利會教他寫更加浪漫的書信給自己的妻子,會告訴他一個具有素養(yǎng)的人該有的行文……
在這段旅途的過程中,兩人互相攙扶,互相成長,互相政治埋怨,又互相原諒和包容。
其間,雪利曾看到一群在地里面耕作的黑人,一個個身著農(nóng)莊,滿頭冒汗,而他一身西裝,有著專職司機。中間的一道鐵柵欄使得他并不能上前和他們講話交流,但是他們之間眼神的'碰撞著實讓人心酸,明明都是同樣的人,卻過著大相徑庭的人生。
在這段旅途中,托尼和雪利曾因為白人警察對黑人的成見進入了警局,也因為白人警察對于他們的幫助才能夠繼續(xù)前行。也許這就是故事的主旨,告訴我們放下偏見和成見,心存愛護和善良。
我最喜歡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建立起的友誼,互相信任,互相愿意為彼此放棄最重要的事物。
托尼雖然為了生計,為了家庭,要奔忙于各種工作去賺錢,可是當有人要他離開他的黑人朋友雪利的時候他卻毅然決然的選擇拒絕。盡管另一份工作薪水可能會更多,可那些和朋友相比較就顯得毫無意義了。至于雪利,他在影片的最后學(xué)會了堅強,學(xué)會了自我,面對偏見,他選擇了戰(zhàn)斗,選擇了說不。他放棄了最后一場演出,可是為了托尼的工作,他又甘愿忍受偏見完成最后一場演出……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會有很多原因,或是為了家人,或是為了生活,或是為了心中的堅持,只要有意義,我們都需要面對一切的困難勇敢的去做。這是電影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也是我自己所領(lǐng)悟的。我們都應(yīng)該心存溫暖,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畢竟他們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誰比誰更加優(yōu)越一說,有的只是人人平等,互相尊重。
我想,這么好的電影,我一定會抽空再次回味的。
《綠皮書》觀后感5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綠皮書》,本來我能忍住的,結(jié)果他先哭了,害得我也哭了。
太喜歡這部電影,并不是因為預(yù)先知道它得了奧斯卡最佳,而是因為《綠皮書》全片彌漫的那種渺小眾生在巨大洪流里的平靜掙扎和真實煙火。
特別美好,真的。
歷史完全不美好,從來不,人性也永遠是丑惡居多?墒悄阍谝粋小小的角落里,看到一個小小的人,在他那小小的心里,擁有一個小小的角度,存活著一點小小的善意,就特別美好,特別可貴。
最后他的太太輕輕擁抱他的黑人朋友,那種不言自明地不必戳破,真的直戳人的`心窩。
像蛋殼里的雛鳥覺察到外界的光,透著裂縫進來溫暖了你一下下,整個小小的軀體就會被圣光所充盈。
整部電影的后半部分,我都沉浸在一種輕柔地感動當中。
我不喜歡喝酒,因為我酒量非常差,一喝就困。但我只能用喝酒來描述那種感覺——將醉未醉,你是你,你又不是你,你終于放松下來,想要借著醉意為你早就想為之落淚的美好事物落淚,但你又足夠清醒,意識到一旦落淚會毀掉這一櫻花易逝般的美好臨界狀態(tài),于是輕松地忍著不落淚。
像一場始于激情卻趨于纏綿的性愛,整個世界都變成了慢動作,你產(chǎn)生一種自己可以永遠這么一進一出地做下去的幻覺,而這幻覺如此真實,禁得住你那已經(jīng)無法保持理性的大腦反復(fù)地質(zhì)疑和揣摸。
你不會對任何觸覺感到意外,但任何觸覺都讓你感到驚喜,你變得相信一切,你感到自己正在成為一切,縹緲的遠處傳來仿佛梵婀鈴的聲音,哪怕你根本想不起來這種樂器真實的聲音是什么樣的,你想閉上眼去感覺這一切,卻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閉著眼睛。
我沒有打過飛行炮,但這就是我想象中一發(fā)完美的飛行炮該有的樣子。
這是五顆星的來歷——我無法表述清楚,我只能說我努力嘗試了。
全片最魔幻的鏡頭,看完后我跟朋友討論。
我們的結(jié)論是:沒錯,那是一個夢境。
種族隔離和黑人奴隸仍然極為普遍的時代,一群南方種植園里的黑奴正如常俯身拾撿潔白的棉花,以便維持自己牛馬不如的生活。
偶然間,他們中的一個抬頭看到了公路邊的柵欄之外,停著一輛夢境般美妙的時髦汽車,一個粗壯的白人司機正在辛苦地修理著什么機械玩意,而一個高瘦優(yōu)雅的黑人居然以主人的姿態(tài)悠閑地等著啟程。
一個黑奴無聲地停了下來,他無法理解眼前接收到的這些信息。隨著一小簇窸窸窣窣的勞作聲的消失,另一個黑奴也困惑地抬起頭望向上一個黑奴望向的方向,也看到了這詭異的一幕。
兩個,三個,所有人,所有黑奴,包括那個甚至還不明白什么叫種族的黑奴小孩,都停了下來,試圖在自己的黑鬼腦袋里消化在車道對面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他們并沒有驚訝,也沒有欣喜,更沒有感到不公或憤恨,事實上,他們沒有任何反應(yīng),只是像年久失修的過時機器一般,慢慢地停了下來,好像只要有人揮著鞭子或者抬起皮靴給他們來那么一下,這些黑機器就能重新轉(zhuǎn)起來。
黑人鋼琴家無法在這樣麻木而活生生的注視下保持他平時用來偽裝自己的藝術(shù)家的超脫與平靜,或許更不愿意去思考自己此次南行的目的以及自己香蕉人一般的尷尬身份,而白人司機則熟練地祭起意大利人慣有的生活哲學(xué),假裝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切,坐回車里徑自開走了。
那些黑奴,他們在想什么呢?
「或者他們什么都沒想,他們根本沒有機會獲得那種作為正常人類的能力,去思考該如何去思考這個畫面!
「或許他們會覺得那是一場白日夢,一次集體臆癥,雖然他們根本不理解什么叫臆癥!
一定是這樣的,這是為了維持「真實」的生活,所必須支付的對價。
朋友點了點頭,用他那顆塞滿了希伯來歷史、古希臘歷史、歐洲文明史、猶太古籍和心理學(xué)理論的腦袋表示贊同。
那些黑奴當時在想什么,根本毫無意義,就好像我們?nèi)绾慰创@部電影,也毫無意義一樣。
《綠皮書》觀后感6
這部電影是大兒子,年初三回杭州時,強烈推薦我看的其中一部。第一次打開投影時,看見是老外都是用英文對話,影片一開始就是打打殺殺的場面,令我起了反感心,我就有了強烈的對抗心里,把這部電影拒之門外。
兒子到杭州時,就問我這部電影看了沒有,知道我沒有看,嫌看英文太累了。忍不住的又勸我:“綠皮書是去年奧斯卡最佳電影,馬云去年最喜歡的電影,你們要學(xué)會欣賞這種電影!多看看字幕電影!
讓他這么一說,又和森寶打開看,這小不點嫌我不喜歡看英文,他還想了辦法看中文版的。這下可把我的興趣愛好給提高了不少分貝。和森寶一起看的那晚,太累沒看多少我就睡覺了,孩子是把整部電影都看完了。
昨晚上,第三次打開此電影,下定決心晚上必須一口氣看完。森寶在邊上給我解釋電影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一看才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還是挺有意義的。也是我第一次,才能了解種族與種族之間的岐視,黑人在白人眼里,哪怕黑人是很優(yōu)秀的,只要下了舞臺,黑人還是那么的沒有地位。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粗俗暴力,在夜總會里打打殺殺做保鏢的意裔美國人托尼。因為托尼工作的夜總會關(guān)門裝修,家里需要一份工作賺錢養(yǎng)家,馬上要交房租都還沒有著落。某一天,托尼帶著孩子去吃漢堡比賽,一口氣吃了26個比別人多了2個,賺回來了50塊錢時。正好有個朋友建議他去應(yīng)聘一位音樂博士的司機面試,他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應(yīng)聘,總比去吃漢堡比賽強吧!
來到面試才知道自己的服務(wù)對象是黑人古典樂鋼琴家唐,原以為是醫(yī)生。他需要一個司機兼保鏢,托尼也是好幾位唐的朋友介紹過來的,說這份工作托尼可以勝任。司機負責唐在南方巡演過程中的接送及人身安全的工作,因為南方種族歧視嚴重。家人一聽說為黑人工作,都忍不住的岐視聲。托尼雖然不想帶來沒有必要的麻煩,但還是接受了工作,畢竟他很需要錢。所以報酬比平時報得高了些,夫人也同意托尼去,條件就是要記得給她寫信,圣誕節(jié)前要回來。
出發(fā)時,唱片公司給了托尼一半的工資,另一半工資是必須要安全的完成所有區(qū)域的巡回演出,如一個地方耽擱了,剩下的工資就沒有。還給了一份綠皮書指南,上面寫著在南方當?shù)睾谌丝梢猿燥埶X的地方,不在內(nèi)的餐廳餐館是只限白人。接過任務(wù)后,托尼特別有信心能夠完成。告別親愛的家人們,啟程出發(fā)到達南方。
這一路上,托尼和鋼琴家唐原本是一個白人一個黑人,兩人從事的工作也不一樣,基本沒有什么交集。托尼簡單粗暴滿口臟話,不行就大打出手,可以邊開車邊抽煙邊吃肯德基,還時不時的把垃圾往外面扔。這對唐來說,有許多的不習(xí)慣,但也有許多的無奈。
唐的每一次演奏,在臺上都能換來無數(shù)的掌聲?墒且坏┳呦挛枧_時,連上衛(wèi)生間的資格都沒有,甚至是買西服,因為是黑人寧愿不賣,去酒吧喝酒時,被別人暴打。開到一段路迷路時,警察見到里面做著黑人,下著大雨就要唐下車,種種的黑人不公平的待遇,托尼一次次的化險為夷挺身而出,要求唐下次要出去一定要帶上他。
托尼經(jīng)常要給愛人寫信,每一封情書經(jīng)過唐的指點后,寫得都特別的動情。藝術(shù)家和保鏢的文化水平,那是截然不同的。寫著寫多了以后,托尼自己也會寫了,兩人的關(guān)系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深入。
最后一站巡演時,鋼琴家唐換演出服的地方都是雜物間。當唐換好衣服時,因為肚子很餓了,想去用餐結(jié)果被白人拒絕。后來沒有辦法接受,哪怕要付賠償金寧愿取消演出。而唐作為一個最基本的人,他學(xué)會了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益。當他們倆人走出來時,走進了黑人的酒吧,得到了很多黑人的認可,知道唐是鋼琴家時,就請?zhí)票硌荽笏料硎芰艘魳返臉啡ず拖矏偂_吸引了許多的黑人來奏樂,一起分享著這份美好的快樂。
圣誕節(jié)當天回家的途中,遭遇了狂風(fēng)暴雪,這次輪胎沒氣壓,碰到了沒有歧視的警察的提醒。托尼在途中實在吃不消,選擇放棄回家,想到旅館休息了。唐就讓托尼休息,他自己冒著大雪把車開到托尼的樓下,把托尼叫醒后,自己在開回家,任托尼挽留唐到他家過節(jié)。
托尼的家境雖然很窮很暴力,但是他的家里總有一屋子的家人,在家慶祝過圣誕節(jié)。愛人一次次看著窗外,已經(jīng)過節(jié)了,怎么托尼還沒有回來。有愛人的等待是溫暖的。托尼一進家門時,愛的氣息撲面而來。沒過多久,唐手棒著香檳出現(xiàn)在托尼全家人的面前時,大家喜出望外。
洞見:岐視種族,給對方帶來的是意想不到的傷害。影片比較真實打動人心,一個人時代的顯現(xiàn),讓我們對過去岐視加深了了解。鋼琴家唐和托尼,兩人不在同一個層次,又是不同的種族,在巡演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很多坎坷崎嶇。這些經(jīng)歷促成了兩人跨越種族和階級的友誼的故事。結(jié)局是很溫暖人心的,彼此之間的相互成就是最重的紐帶。
我還是特別欣賞唐,在被白人的岐視下的勇氣,還要參加巡回演出。唐曾經(jīng)說過:“因為光靠天賦是不夠的,改變大眾的想法需要勇氣!毕胗靡魳穪砀淖?nèi)藗儗谌朔N族的看法。一個人的夢想是支撐著你走向成功的方向。托尼的一句話:“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點亮了唐同時也點亮了我,也點亮了看《綠皮書》的觀眾。
我們愿意做自己心中的英雄,用愛撐起一片藍天白云,改變可以改變的。
《綠皮書》觀后感7
看了綠皮書,感覺是很好的電影,給我很大的震撼。有一幕,當謝利博士下車的時候,和黑人們對視,兩類人無聲的交流,謝利博士是幸運的,他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接受的'教育,雖同為黑人,卻有不同的人生,而那些俯身干活的人,卻從出生到老估計只有一條出路,沒有再多的選擇。
還有一幕,當謝利博士對著托尼大聲喊道,我不夠黑,不夠白,不夠男人,我是誰?作為黑人,他有著不同于其他黑人的地位,收到優(yōu)待;作為黑人,白人只是在聽他演奏時當成一個消費品,而下了臺,他只是一個黑人,我似乎明白了大學(xué)時期的一位美籍非洲裔外教聽到一個類似于“nigger”的發(fā)音會神色大變,那是對種族歧視的恐懼與憎惡。
還有一幕,謝利博士去莊園演奏時,剛開始被熱烈歡迎,后來想去洗手間卻受到了歧視,被指可以去便易茅廁;要去高級俱樂部演出,受到尊敬卻安排去簡裝間換裝,不被允許在高級餐廳用餐。人可以表面上奉承你,歡迎你,喜歡你,而轉(zhuǎn)眼間就表現(xiàn)出歧視你的樣子,透露出真實的想法,人與人之間的歧視深矣。
“這世界天才永遠都存在,而打破別人的想法需要勇氣!
“世界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邁出第一步。”
《綠皮書》看起來很詼諧幽默,但是它帶給我們的觸動卻不止這么多,仿佛在歡笑中我們體會到了現(xiàn)實,體會到了現(xiàn)實中根深蒂固的偏見,不像我們看到的小樹苗那樣渺小脆弱,它的下方是盤根錯節(jié)。
《綠皮書》觀后感8
電影中優(yōu)雅的鋼琴家和粗俗的白人司機,一個感覺高高在上,一個太接地氣,一個收入豐厚,一個為生計忙碌,一個經(jīng)常是手捧一本書,一個經(jīng)常是手抓一雞塊,一個處事得體,一個簡單直接。
太多差異的兩個人走在了一起,都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敬業(yè),都穿著非常得體,一路走來,互相影響、互相幫助,電影傳遞了友情的暖,還是輕松的笑,討論了很多關(guān)于人性,孤獨,偏見的話題,但沒有說教,而是用趣味傳達溫情,暖化了人的內(nèi)心。
電影讓人領(lǐng)略了美國不同洲的風(fēng)景和酒店,也讓人感觸深刻,有內(nèi)涵,相對國內(nèi)大部分肥皂劇來說,質(zhì)量確實較高,有中心、有主線,有清晰的傳遞路線。
家庭的紐帶:家庭很重要,為了家庭男主人公愿意通過各樣的方式賺錢,養(yǎng)活家人,家庭是第一位的,為了賺錢愿意離開家兩個月,電影傳遞了離開家這么久是多少不好的事,家庭聚會很重要,再怎么樣也要在平安夜前回到家里,否則就沒有他的床了。讓人不得不思考人活著是為了什么?生活的中心是什么?
傳情的紙信:為了省長途電話費,托尼一路給家里的妻子寫了好多信,從一開始的流水帳到后面的詩情畫意,從開始的照寫到后面的自成一套,寫得已經(jīng)讓音樂大師都覺得滿意了,妻子看得感動不已,也加深了夫妻的感情,說明交流很重要,表達很重要。
然而在現(xiàn)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誰還會寫信呢?我們或許已經(jīng)失去了這個方式。
快樂是什么:是點燃一個煙,是喝一杯酒,是看一會書,是寫一封信,是吃一份三明治或雞塊,是在大眾的酒吧里彈一曲音樂,是一次家庭的聚餐,是朋友間一次簡單的聊天,是在無垠的公路行駛。、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是自然隨性、簡單純粹的一個小舉動。
而我們?nèi)缃竦目鞓芬呀?jīng)變得越來越難,忙著追求物質(zhì)和一些不可及的東西,或許我們已經(jīng)忘記了我們生活的初心。
包容是什么:包容舉止的'隨意粗俗,包括有點難看的吃相,包括性取向的不同,包容撿塊石頭那樣的小便宜,從扔掉別人喝過的杯子到同桌吃飯、共睡一間。
而生活中的我們或許太計較一些事情,太計較自己個人的得失。
要有改變的勇氣,要學(xué)著嘗試。
要聽爸爸的話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象最后一頓。
孤獨是什么?不要總是一個人呆著,要和家人、朋友一起。
忍耐是什么?拳頭有時候解決不了什么,有時也能解決點問題,面對別人的不尊重和理解,要有自己的態(tài)度和方式。
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請你去電影院看這部《綠皮書》吧,從你的視角你還能收獲很多。
《綠皮書》觀后感9
看過電影《綠皮書》后,我被這部電影深深打動,對種族中心主義、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有了更好的理解。
托尼是紐約一家夜總會的保鏢,是個十足的種族主義者,他看到一個黑人修理工用過的杯子,就把它扔進垃圾桶。唐是一位黑人古典音樂鋼琴家,受過高等教育。他談吐優(yōu)雅,自律,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特別是對食物和衣著有很高的要求。
無論種族、文化或個性如何,這兩個人如此不同,以至于沒有人相信他們會成為好朋友,但他們確實是。起初,他們互相瞧不起對方,因為托尼粗魯?shù)脑捳Z和唐的`僵硬。然而,在托尼目睹了唐駿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后,他宣誓為唐駿辯護。同時,唐試圖理解和接受托尼,并教他優(yōu)雅地解決問題。旅行快結(jié)束時,兩人慢慢地開誠布公,成了好朋友。
其中一些情節(jié)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當他們開車穿過平原時,汽車突然拋錨了。唐穿著體面的西裝站在那里,而他的黑人同胞們正在破衣爛衫地耕田。他們停止工作,盯著他看。他們默默地互相打量著。這種傷害對唐和我來說都是壓倒性的。還有,當唐對托尼喊道:“我不夠黑,不夠白,不夠男人,我是誰?”作為黑人,他有著與其他黑人不同的地位,受到優(yōu)待;作為黑人,白人只是把他當作消費者的產(chǎn)品。當他下臺時,即使他是個鋼琴天才,他也不得不在樹林里使用廁所。他只是黑人,不是人。
通過這部電影,我沒有意識到最可怕的事情是別人的歧視,而是自我歧視。就像電影《天才是不夠的,改變?nèi)藗兊男男枰職狻分械囊痪湓挳斏婕捌娀蚱缫晻r,它們對個人和社會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毫無疑問,必須對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關(guān)注。對于不同的種族或文化,“融合”是相當困難的,但我們最好欣賞、接受和尊重兩者,然后我們可以選擇我們喜歡的。
《綠皮書》觀后感10
生活中有令你十分反感的人嗎?這往往源于你的偏見和歧視。
影片《綠皮書》就是一個與社會歧視和固有思維抗爭的故事。影片所指綠皮書是20世紀60年代出版的一本專為黑人而設(shè)的旅行指南,羅列了能夠為黑人提供服務(wù)的餐飲旅館名錄,以此為片名,影片的主旨顯現(xiàn)無疑。
托尼,一位對黑人抱有偏見的白人,身強力壯,喜歡用拳頭說話,喜歡說大話,但骨子里具有人性的正直,拒絕黑惡勢力的誘惑,愿意憑借規(guī)規(guī)矩矩的付出謀求幸福生活。
托尼臨時受雇于黑人音樂家雪利博士,作為司機陪同博士前往種族隔離嚴重的美國南部地區(qū)巡演。博士為人較為正統(tǒng),且內(nèi)心孤獨,而托尼的處事方式常常突破教條,直接又善于變通,一黑一白,影片開始觀眾就可以感覺到他們反差是如些巨大,兩個人相處中的沖突與合作,對彼此的世界觀帶來強烈沖擊,演繹出啼笑皆非又合情合理的情節(jié),這是一個在當時某些人看來奇怪的組合。
托尼一直遵守諾言給自己妻子寫信,通過前后寫信細節(jié)的變化,從一個角度顯示了這段相處中雪利博士帶給他潛移默化的影響。影片開頭托尼扔掉黑人使用過的水杯,到結(jié)尾邀請雪利博士到家中參加圣誕聚會?梢哉f,他們都發(fā)生了某些改變。改變的不僅僅是托尼對黑人的態(tài)度,相信這一點每個觀眾都會有所感觸。
或者是出于我社會工作專業(yè)的職業(yè)病,雪利博士更是令我敬佩,盡管他自己是這樣脆弱和孤獨,為了改變對黑人群體種族歧視的現(xiàn)實,他放棄安逸且高收入的演出,以一種使命感毅然赴南部地區(qū)進行兩個月的巡演,很有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勇氣。如托尼所說,人是復(fù)雜的,雪利是沒有神圣光環(huán)的普通人,但又顯現(xiàn)出普通人的心懷高遠。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打破歧視的堅冰,而不是靠乞求或其他方式來得到人們的尊重。他的信念是無謂的嗎?
不可否認,今天依然有形形色色的歧視不時顯露出它的猙獰,傷害處于弱勢的兄弟姐妹,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改變始于對他人的了解,始于站在對方的位置考慮問題。前幾日翻出以前寫的《男女變錯身》觀影感,男女兩位冤家被神奇地置換了身體,兩部影片從互相理解的角度來說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勇者改變的.不僅是個體,同時也在改變我們所處的社會,盡管這一切可能緩慢和不易察覺。影片中他們兩次深夜在公路遇到警車的對比,說明懷有偏見的不是所有人,同樣的機構(gòu),對待人的態(tài)度和方法可能截然不同,F(xiàn)在社會主流擯棄種族歧視已經(jīng)成為事實,黑人甚至成為了美國總統(tǒng),這些都是無數(shù)勇者努力的結(jié)果。
看了上述我的一點感想,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部正統(tǒng)死板的電影,只是我選取的角度略顯沉重,如果只將《綠皮書》的視角置于反歧視,顯然太過于偏狹。恰恰相反,這是一部妙趣橫生的影片,在喜劇效果中讓我們思考持守和變通的關(guān)系,也許觀眾們被迫循規(guī)蹈矩的時間太久了。生活是復(fù)雜和多彩的,人更是復(fù)雜的,影片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愛情、友誼等等。
這兩個差別巨大的人物,其實有著共同特點,那就是既強大又都那么弱小,觀眾可以感受到他們都是生活中鮮活的人,這部影片也確實改編于真實的故事。我想最終打動觀眾的是影片展現(xiàn)出的人性光芒。
現(xiàn)今某些人對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未知性杞人憂天,對未來人類數(shù)字化和思維機械理性化感到憂慮,但不論未來社會怎樣發(fā)展變化,人性,它具有的力量必然會是無法抗拒的,我們依然渴望成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愿意用本性的良知來善待他人,共享平等美好,我們期待永遠拋棄形形色色類似的《綠皮書》。
《綠皮書》觀后感11
在《綠皮書》的前言中,格林寫道:“在不久的將來,這套書將不會再出版。到這本書停止發(fā)行的那天,我們的好日子就到了。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必再受如今尷尬歧視之苦!
直到將近三十年后,《民權(quán)法案》頒布,種族隔離制度的喪鐘終于敲響了,《綠皮書》也終于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顯然,這本書見證了那個畸形的年代。
任何時代,每個角落,每種制度,觀念的改變都相當不容易,都需要那些有勇氣的人,不斷地挑戰(zhàn)世俗的偏見與傲慢,用實際行動去感化人心,去說服世界,直至一切慢慢改變。
當托尼問唐的伙伴為什么唐要白白承受這些痛苦走這一遭?唐的搭檔這么說:
“僅有天才并不夠,改變?nèi)藗兊?觀念還需要勇氣!
是的,《綠皮書》里的扭曲歷史需要不斷被反思,這反思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曾經(jīng)歷史的傷痛被當下的電影激活了,這是為了驚醒,亦是對前輩先行者的致敬。
《綠皮書》觀后感12
一個擁有雙博士學(xué)位黑人鋼琴家雇傭了一位粗鄙貧窮的白人做司機,去種族歧視很嚴重的美國南方巡演,于是一系列矛盾沖突就此展開。黑人鋼琴家唐。雪莉上層出身,教育良好,富有天才,拿了兩個博士學(xué)位,鋼琴演奏全國聞名。但這黝黑的皮膚帶給他與白人構(gòu)成的上流社會的隔閡,又無法和普遍貧窮落后的黑人同胞相融合。于是他像困在一座城堡中的孤獨的國王,痛苦自知。托尼。李普,意大利裔美國人,生活拮據(jù),吹牛鬼混,粗魯圓滑。但至少在種族觀念嚴重美國社會中,還不至于被歧視和侮辱。當雪莉開出優(yōu)厚的條件征集一名司機陪他去南方巡回演出時,托尼放下了對有色人種的成見,爭取到了這份工作。
當兩人在一輛車上行駛,矛盾沖突就不可避免。雪莉看不慣托尼粗陋的行為習(xí)慣,托尼看不慣雪莉的膚色黑黑還要拿著上層社會的所謂教養(yǎng)和精致。雪莉看不慣托尼抽煙,說大話,賭博,貪便宜等壞習(xí)慣。而托尼覺得你個黑人還裝什么優(yōu)雅。硬把炸雞塊塞到從下就用刀叉吃飯,講究形式和禮儀的雪莉手里。而雪莉也慢慢接受了從前不屑一顧所謂下層社會的率真的粗鄙行為。
隨著兩人的磨合和相互理解,彼此慢慢接受了對方。但沖突和意外還是接踵而來。雪莉為白人上流社會追捧,但卻不被允許和白人住一個賓館,用一個廁所和試衣間,在同一個餐廳吃飯。酒吧的混混,公路上巡邏的警察也找雪莉的.麻煩。放在當過夜總會領(lǐng)班的托尼那里總能設(shè)法化解危難。雪莉用正直要求和教育托尼。當托尼在無人售貨亭揣了塊玉石放口袋時,雪莉嚴令托尼放回去;當托尼把飲料杯扔在公路上時,雪莉不容妥協(xié)地要求托尼把車倒回去,把杯子揀起來。通過一路陪伴,兩個男人培養(yǎng)出很深的友誼和感情。雪莉博士指導(dǎo)托尼寫給妻子的家書,使得接到信的妻子熱淚盈眶。
綠皮書是美國種族歧視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年代,給黑人司機的工具書,他標明了哪些旅館允許住黑人,哪些飯館可以接待黑人等。影片用綠皮書做名字頗有意義。
電影節(jié)奏流暢,情節(jié)步步遞進,戲劇的張力恰到好處,演員表演上乘,調(diào)子溫暖光明。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配角(阿里飾演的雪莉),和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三項大獎?上У氖蔷S果飾演的玩世不恭,痞里痞氣,粗魯冒失,實則內(nèi)心善良男主角托尼沒有得獎。很佩服維果把這樣一個混跡于社會底層中年男人演地活靈活現(xiàn)。需要說的是,電影里所有演員的表演都很優(yōu)秀。
電影有個光明溫暖的結(jié)尾,作為老板的雪莉開車把疲憊不堪的托尼送回家,剛好趕上家庭的圣誕聚餐,托尼開始變得文明精致了不少。雪莉勇敢地堅持了自己,挑戰(zhàn)了種族歧視依然嚴重的南方社會。愛心,寬容,妥協(xié)和堅持原則,使得社會歧視有色人種的習(xí)慣勢力有所退卻。雪莉和托尼成為好朋友,并拜托了內(nèi)心的孤獨?傊@是一部暖心的電影,藝術(shù)上乘的電影,有教益和值得咀嚼回味的電影。奧斯卡獎的加持一點不過分,我給9。2分。(豆瓣8。9分)屬于絕對要看的電影。
《綠皮書》觀后感13
前幾天,我看完了這部電影。
和名字不同的是,它并不是一部充滿術(shù)語條例的政治片,相反的,在一路向南的旅程中,獨屬于上世紀,野性的,暢快的美國,在黑人搖滾樂和爵士樂明快的節(jié)奏中逐漸的成型。
一個社會底層的白人,托尼,得到一個工作的機會,為一位黑人鋼琴家,唐,當巡演司機。一個連黑人喝過水的杯子都要扔掉的白人,會與他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開著車一路南下,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文明到落后。歧視黑人的氛圍越來越濃重,這時《綠皮書》作用,便慢慢提現(xiàn)出來,與其說是綠皮書,不如說是一本黑人的生存指南,上面標注了一路上黑人可以住的酒店,可以進食的餐館,密密麻麻,儼然一部嚴肅的法律條文。無奈的是,更過分的事情不斷發(fā)生,鋼琴上被堆滿垃圾,晚上禁止黑人出沒的日落鎮(zhèn),為黑人提供的“像家一樣”的破落雜亂的旅館,貴為鋼琴家卻只不過是白人消遣的工具,從琴凳起來的那瞬間,所受的`尊敬和掌聲煙消云散,與他們而言,他只不過是一個“低賤的老黑”。
看到這里,或許你們會覺得這是個注定悲傷的故事,其實不然。
南下的路途中,托尼與唐在朝夕相處后,漸漸被他的才華所征服。更了解到唐與常人不同的,喜歡思考的,追求平等的,高尚的靈魂,它不會因為深色的皮囊而失色。在這個過程里,與其說是拋去世俗成見的修行,不如把它看成一次互相的救贖。處于社會底層的托尼,在唐的指導(dǎo)下開始寫充滿詩意的信件,開始學(xué)會平和的對待別人,開始平等的對待以前所不屑的群體。影片中溫暖的內(nèi)核也逐漸揭開。
除了相互的救贖,影片更體現(xiàn)出的是一種對平等與自尊的向往。當唐的車經(jīng)停南部一個農(nóng)場時,被雇傭的黑人勞動力起身注視這位與他們格格不入的同胞時,他們眼神的空洞和一些看不出情緒的內(nèi)容,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后來想想,兩個人,一個為黑人開車的白人,一輛車,不正給了那些深色人種以新的希望嗎?
還有一幕,影片快結(jié)尾時,唐因為被邀請他舉行圣誕音樂會的地方禁止與白人一同進餐,而勇敢的拒絕演出,我想,這也是追求平等的縮影吧,雖然不能改變根深蒂固的成見,但正是一個不斷向好發(fā)展的微光…
一個溫暖,詼諧的內(nèi)核,救贖的不僅僅是那些深色的外表,更是那些披著美麗外殼卻黑暗的靈魂。
《綠皮書》在當下的社會中,不應(yīng)該是黑人逃避傷害的港灣,更應(yīng)變成他們爭取權(quán)利的通行證。
希望你們,也看看《綠皮書》。
《綠皮書》觀后感14
《綠皮書》講述了黑人爵士鋼琴家唐和他的白人司機兼助理托尼兩人一路南下,開車趕往美國各地做巡演的故事。
影片中兩位主角的身份天差地別,一位是受過高等教育,有貴族禮節(jié)的鋼琴藝術(shù)家,一位是游混于酒館的小混混,愛吹牛,不修邊幅。但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遭遇卻調(diào)了個個兒,在藝術(shù)上受白人鋼琴家,在生活中卻處處受到白人的歧視,就連喝酒吃飯都需要小心翼翼,僅僅因為他天生的膚色,而撒潑打諢、忙于生計的.小混混卻活的逍遙自在,也僅僅因為他天生的膚色。我在電影前半段也和托尼一樣對唐南下巡演抱著疑惑的態(tài)度,不明白為什么唐要離開自己的安全區(qū)往種族歧視愈發(fā)嚴重的南方走去。但是當唐向托尼敞開心扉的訴說后,我才知道唐是用了多大的勇氣,直面種族歧視并想努力改變種族歧視,哪怕冒著被羞辱甚至生命的危險,他仍義無反顧,這讓我真正感受到,膚色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品行,真正決定他品行的應(yīng)該是他那高貴的靈魂。
《綠皮書》觀后感15
《綠皮書》,三項奧斯卡獎得主,無疑是20xx年初最熱的電影之一(當然,熱度無法和《流浪地球》相比)。
在上映的第三天,我也滿懷著好奇和對那片土地的想念,走進了電影院,看完了整部片子。
總體感覺:溫暖、有趣、細膩,也略微感嘆!
1
說到溫暖,其實有點意外。
奧斯卡大獎得主能是如此溫暖、不虐的影片,著實讓我有點意外。整部影片雖有時有點緊張,但大部分時候是輕松且愜意的,最后的ending也是大圓滿……真好!
因為我是一個從不看悲劇恐怖片、懸疑片的人,只愛看喜劇、愛情劇,特別喜歡happy ending,自然對這種類型的電影特別鐘情。
各種金句雞湯頻出,真是讓人元氣滿滿~
生活已經(jīng)如此緊張,何必在大熒幕上還給自己添堵?
來點正能量,豈不更好~
2
說到有趣,真是有點好笑。
里面粗魯?shù)陌兹撕蛢?yōu)雅的黑人形成鮮明的反差~看到白人給妻子寫信的語句:How are you?I am fine!
這不是我們小學(xué)課本里韓梅梅和李雷的經(jīng)典對話么?原來美國人也這么玩兒啊!
滿電影院都是擁有同樣回憶的人,爆笑一場!
各種小段子不斷,能領(lǐng)會其中,會忍不住嘴角上揚~
3
說到細膩,不得不說兩位主演。
沒有大制作,沒有大場面,就是兩個男人撐起整個劇情。
演技,是必須的!
白人男主,“魔戒”里的阿拉貢,增肥40斤犧牲形象出演,確實把生活在布魯克林的底層人民形象演得活靈活現(xiàn)。
每一次提褲子、掏耳孔、剔牙齒……都是那么鮮活而粗魯,讓人無法想起以前那個人類之王!
而黑人男主,是我見過最性感的黑人。
細膩、優(yōu)雅又不失敏感與理想主義,刻畫難度上比白人更高,難怪小金人給了他。
每個眼神、每個笑容、每個動作都是戲,讓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長……
4
說到感嘆,整個故事正好發(fā)生在美國平權(quán)運動的前夕(1962年)。
所謂平權(quán)運動,通俗點說,就是本來美國社會白人與黑人、男人與女人的地位也不是如今這樣的局面,而是經(jīng)歷了一場劇烈的運動才逐漸變成現(xiàn)今這般~
而這場平權(quán)運動,不僅僅是人權(quán)的平等化,更催生了很多時尚事件與品牌……作為對“時尚”話題如此敏感的我,關(guān)注點總是無法離開這里!
說實話,時尚從來就不是單獨存在的,ta是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諸多事件耦合而成的產(chǎn)物!
香水的發(fā)揚光大是由于歐洲黑死病的肆掠;
Levi‘s牛仔褲的誕生是源自美國西部的'淘金熱;
而世界上第一套女士西裝的問世,以及YSL品牌的聲名大噪則來源于這一場1960年代的平權(quán)運動!
在那個男女極其不平等的年代,女人只有穿著蓬蓬裙來顯示自己家境優(yōu)越,因為裙擺越大越證明丈夫家里有錢、自己不用干活(那么大的裙擺確實啥也干不了)!
于是,女人們的裙擺一個賽一個大。
碩大的裙擺,炫耀了女人經(jīng)濟狀況,也體現(xiàn)出其不平等的社會地位。
真正的平等,應(yīng)該是和男人一樣工作交際,自由地做自己,而不是在家當“誰的誰”,不是嗎?
于是,當1930年電影《摩洛哥》里德國演員Marlene Dietrich穿著燕尾服、頭戴高筒男式禮帽亮相時,真可謂是晴空霹靂,啟發(fā)了男裝女穿的風(fēng)潮。
魅惑的眼神,帥氣的裝扮,比純粹的女裝更吸引人,同時也彰顯出男性的率真魅力……
但是電影終究是電影,雖為時尚提供了新的靈感,但卻很難在當時的社會上流行起來。
直到1966年,法國著名設(shè)計師Yves Saint Lauren(伊夫·圣·羅蘭,YSL)以這部電影為靈感,設(shè)計出第一件女性西裝(Le Smoking),才真正開創(chuàng)了女士穿西裝的時代。
女性西裝的誕生,催化了女性要求平等權(quán)利的思潮。
不久,歐美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平權(quán)運動,女人要求兩性平等、非婚性行為、合法化以及開放式婚姻……
時代的進步,有時候就是被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引發(fā)并推動著,其實背后都有著非常深刻且深厚的積累!
看到黑人要求與白人同等權(quán)利的渴望眼神,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些穿著蓬蓬裙、渴望和男人一樣叱咤職場的女人……
人性,無法永遠被壓抑!
人性,終究會被解放!
所謂時尚,也不過就是用外在的形式不斷解放人性的過程與表征!
綠皮書,是黑白膚色的綠皮書,也是人性追求平等綠皮書。
人,生來就不平等,所以才有了追求平等的動力與欲望!
選擇與引導(dǎo)自身用更恰當?shù)姆绞浇夥湃诵,在現(xiàn)今社會,變得更為有現(xiàn)實意義!
【《綠皮書》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綠皮書》影評1200字10-07
2019奧斯卡綠皮書影評作文10-07
綠皮書觀后感10-06
《綠皮書》觀后感09-24
綠皮書觀后感01-10
綠皮書觀后感11-03
《綠皮書》觀后感06-12
《綠皮書》觀后感【推薦】01-14
【薦】《綠皮書》觀后感12-03
《綠皮書》觀后感【熱】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