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與千尋》影評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千與千尋》影評
首先想請遠(yuǎn)在天國的媒體文化大師波茲曼先生原諒我,因為我未經(jīng)允許便借用了他的書名。另外我還要反省,《千與千尋》這部片子,我都不記得自己看過多少遍,卻似乎從未動筆為它寫點什么。
言歸正傳,是的,這部片子我一遍又一遍地看過,但每當(dāng)動手想寫什么的時候卻覺得寫不出來!肚c千尋》是宮崎駿動畫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大概正因為太喜歡,才怕自己拙劣的文字對這部我心中的神作是一種破壞。這部片子,每一次看都有新的體會,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給我?guī)聿煌母形,每一個人物都像一位朋友。就如同一本好書,一個好的故事就是這樣,它并不直接向你講述什么大道理,卻讓人在一遍又一遍的欣賞中(這種欣賞往往是輕松而愉快的),領(lǐng)會到許多潛藏的深意。
已經(jīng)過了幾年,不過對于第一次看片的感覺我依然記憶猶新。印象最深的不是別的,正是千尋的父母轉(zhuǎn)過頭來露出豬的面孔的那一幕。這大概是千尋教我的第一課。
一、角色的對調(diào)
我們生活的常態(tài)是,父母是保護(hù)者的角色,而子女則往往是溫室的花朵,需要在父母的蔭蔽之下成長!肚ぁ穭t反了過來:好奇心旺盛的父母不顧千尋的反對進(jìn)入了神秘之城,又不聽千尋的勸阻吃了店里的食物。父母受到湯婆婆的懲罰變成豬,而年僅十歲的瘦小的千尋成了他們獲救的唯一希望。為了能使父母獲救,千尋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名字與湯婆婆簽訂契約,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在自己完全陌生的世界奔波,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我們通常認(rèn)為,在現(xiàn)實中,父母常為了孩子而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哪怕帶著無奈帶著辛酸。而身為女兒的千尋在影片中則代替父母承擔(dān)了這些無奈。
二、名字
“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卑走@樣告訴千尋。是的,忘記自己的名字就回不去了。小孩子經(jīng)常有瘋玩的時候,父母生氣了會說,玩瘋了忘了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吧?而大人也經(jīng)常會有迷失的時候,有時,為了眼前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甚至出賣了自己的底線。想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做回自己,就必須——記住自己的名字。
相比之下白龍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忘了自己的名字,不得不聽命于湯婆婆,做一些為人所不恥的事情,以至于會被人詬病,說龍是沒有善惡觀念的。
幸而有千尋。或許在我們?nèi)松,總不乏這樣的人出現(xiàn),有意無意地提點我們。如果真的能在關(guān)鍵時刻遇到這樣的人,那真可謂盡夠欣幸了。
【《千與千尋》影評】相關(guān)文章:
千與千尋影評10-06
千與千尋影評10-06
《千與千尋》影評范文10-06
《兒子》影評《兒子》影評怎么寫03-13
《大廚》影評10-06
喜宴影評10-05
菊豆影評06-14
左耳影評10-05
《蘇丹》經(jīng)典影評10-06
《食客》影評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