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碧海藍天影評3篇
碧海藍天影評(一)
大海是人類的搖籃,是生命的起點。我至今依然記得許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大海時候,內(nèi)心難以抑制的欣喜和激動。也許正如許多科學(xué)家所相信的那樣,人類的起源是大海而不是深山,蔚藍深邃的世界,才是真正家園。這一點在西方文化里體現(xiàn)的更多,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希臘,就是一個被蔚藍環(huán)抱的文明。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碧海藍天》的故事是從希臘開始了,那是一種情愫,一種對純藍之海,對生命的終極追求。
杰克和恩佐是一對好友,從小在希臘一起長大,并且都十分熱衷于潛水。杰克的母親很早離開了家庭去了美國,而父親在一次潛水中因為意外喪生,可是這卻并未減輕杰克對大海的愛。許多年后,恩佐成為了世界潛水的冠軍,但是他心底一直希望能和杰克一較高下,所以他邀請了杰克一起參加世界的各個潛水比賽。
兩人都深愛著大海,但是這份愛卻是迥異的,恩佐總是感興趣于對大海的征服,對深度的挑戰(zhàn);而杰克似乎只在于對大海,對海豚保持著純凈的親密。許多次比賽,杰克都打破了恩佐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紀(jì)錄。而一名女記者喬安娜在采訪中,逐漸愛上了杰克。最終,恩佐在挑戰(zhàn)極限時死去。杰克按照遺愿,將恩佐的尸體送人深海。而他也感受到了大海的召喚,放棄了自己的妻兒,獨自投入了大海的懷抱。
這部電影帶有強烈的呂克貝松自己童年的影子,有著很強的自傳色彩!皭矍椤⒂亚楹驼鎸嵤俏ㄒ坏南?qū)В覍λ鼰o限向往。”這是貝松的一段說辭。而貝松的童年,又如同恩佐和杰克一樣對深藍的大海有著無限的向往和愛。成年之后,回首往事,遂成就了這樣一部浸透了夢與愛的深情之作。
這是一部無比真實的電影,藝術(shù)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構(gòu)建了一個既充斥了幻想又貼近生活的影像世界,它引起的共鳴是特殊而強烈的。
影片的開頭,是一種干凈和清爽的黑白畫面。緩慢而純美,透露出一種法式的浪漫情調(diào)。孩子們在水里尋找銀幣,慈愛的神父,杰克父親的蒙難等等,交織成了一組歡愉和苦痛交織成的懷舊畫卷,大海在這里顯得十分平靜深遠。
而轉(zhuǎn)入正常敘事之后,畫面瞬間就進入了一片澄澈的碧藍之中。顯然,這部電影杰出的攝影給觀眾呈現(xiàn)了一出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皓藍無際的海和天空顯得富麗而飽滿,繁復(fù)而迤邐,神秘而傳奇。人的內(nèi)心,環(huán)境和電影的氣氛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極致的風(fēng)景之中,既有夢幻一般的美好,也有死亡的氣息,如同大海本身一樣,既是狂野和摧毀的力量,又是溫煦而柔和的懷抱。最終,如同一首樂曲一樣,其中,散發(fā)出了多元的迷人味道,歌頌的卻是人性的光輝,生命的美好。
死亡為何?雖然死亡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生命,但是生命的價值和光輝,卻是在這份死亡之中體現(xiàn)出來的。恩佐對大海的愛是建立在對大海的征服之上的,但是人始終是渺小的,直到他死時,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所以,恩佐的死并無悲傷可言,而是回到大海的懷抱,尋找到了生命真正的體驗。而杰克最終在世俗和靈魂之中,毅然選擇了跟隨內(nèi)心而伴著海豚而去,變成了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傳說,也許他死了,也許沒有,我們并不知道。不過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他獲得了另一種意義上的生命,或者悲哀、或者失落、或者希望、或者美好,這就是我們對生死的體驗,對生命的感悟。杰克和海豚消失在月色深處,從此,真正的杰克才出生了。
親情的消逝、友情的毀滅和愛情的遠去,不過都是沉甸甸、漫長人生里的無數(shù)遭遇。痛楚、欣喜、美好都是刻骨銘心的,而最終對生命的追求,卻讓個體跳出了這種生命多彩的輪回,而進入了更深更高的美和寧靜里。恩佐用死亡,畫上了輪回的最美句號;而杰克用永生,將這個循環(huán)永遠的持續(xù)了下去。
對于呂克貝松,大多數(shù)人都很熟悉,《碧海藍天》、《這個殺手不太冷》和《第五元素》很好的代表了這個風(fēng)格多樣的導(dǎo)演的不同側(cè)面。也許法國國內(nèi)對他純粹好萊塢式風(fēng)格的模仿批評很多,但是也不能否認貝松依然有著一顆最浪漫深情的法國之心。
《碧海藍天》是一個夢,關(guān)于過去,關(guān)于情意,關(guān)于生命。也許,每個人心底都有這樣一種渴望,為摯愛而美麗的死去,死在杰克心中的那片深藍里。
碧海藍天影評(二)
我一直認為,一部好的影片至少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其中,構(gòu)思精巧的劇情,激烈碰撞的人物必不可少。最起碼,也得讓眼球和耳朵過過癮。我抱著這種“傳統(tǒng)”看法已經(jīng)很多年了。直至影片《碧海藍天》的出現(xiàn)。
如果要想從本片的故事中找尋“刺激”將是徒勞的。導(dǎo)演呂克。貝松的這部早期作品與他以后拍攝的多部影片相比更象是一部“實驗之作”。因為,支撐起整部影片的基石不是技巧,而是“本能”!如果讓我陳述影片的劇情可能不需要三十個字?梢院敛豢鋸埖恼f,《洛城機密》的分支都足以填滿兩部《碧海藍天》。愛情、友情、親情,導(dǎo)演也只是淺嘗輒止。然而,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我卻看得如癡如醉。奇怪!平淡的故事加平凡的人物等于精彩的影片,導(dǎo)演是如何讓這個看似荒謬的等式成立起來的呢?
“放棄”不同于妥協(xié),是因為有更“精彩”的主題需要彰顯,因為影片觸及到的領(lǐng)域已經(jīng)超出了一般的情感界定,主人公顛覆常理的行為似乎也無法用理性的角度去解釋。導(dǎo)演在此一掃細枝末節(jié)的羈絆,成功的喚醒了觀眾沉寂于內(nèi)心深處的“海洋情結(jié)”。
杰克與亞舍是生活在意大利臨海的兩個小男孩。杰克憂郁、靦腆,亞舍開朗、自負。他們共同的愛好是潛水,(這可能也是兩位主人公唯一相同的地方);蛟S,童年的記憶永遠都是灰色的,影片在記述這段歷史時,采用了黑白膠片。杰克的父親由于一次事故葬身海底。(與同類題材的影片處理為造成了主人公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不同)杰克似乎并未因此就懼怕海洋,反而更加“浸淫”于潛水。(在此,影片為主人公與眾不同的性格埋下伏筆)與杰克近乎“本能”的愛好不同,亞舍雖同樣精于潛水,但他所迷戀的卻是天賦帶給自己的成就感與“名譽”。兩個孩子之間的友誼其實更多的是建立在競爭之上。(雖然杰克并不知曉這一點)
成年后的杰克與亞舍各奔東西,然而、命運的紐帶卻似乎總將他們系在一起。一次挑戰(zhàn)潛水極限的比賽讓他們再次重逢。生命與海洋之間的精彩對話就此展開。如果你是剛看完《完美風(fēng)暴》再來欣賞此片,那杰克與亞舍的行為就肯定屬于“瘋狂”之列!锻辍房桃獗憩F(xiàn)的是海洋的狂躁和吞噬一切的恐怖。并用“黑色”來體現(xiàn)這一主題。然而《碧》卻試圖透過主人公那似乎“不可理喻”的瘋狂行徑來向觀眾傳達“生命回歸”的思想。孕育與包容一切的大海對人類而言不應(yīng)該是陌生與恐懼的代詞。所以,影片鏡頭里的大海永遠都是湛藍的,顯示出一種壯觀的美。并且,導(dǎo)演將這一風(fēng)格貫穿始終,讓人不禁產(chǎn)生與主人公一起暢游大海的沖動。
我們無法嘲笑杰克的純真,因為當(dāng)杰克與海豚一起嬉戲,流露出的笑容竟是那么清澈、甜蜜。我們也無法唾棄亞舍的自大,因為當(dāng)一項世界記錄被他刷新時,我分明聽到被喜悅激蕩后明顯加快的心跳。影片主人公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素質(zhì)正是生活在現(xiàn)代都市中的人最為缺乏的。這是一種未被世俗功利所侵蝕的“單純”。一種為了追求夢想不惜犧牲一切的勇氣。導(dǎo)演為了把這種分別更清晰的呈現(xiàn)于觀眾面前,特意安排了“喬安娜”這個角色。應(yīng)該說,喬安娜身上體現(xiàn)出的氣質(zhì)與她的價值取向暗合了觀眾的普遍看法。她與杰克從相愛到疏離產(chǎn)生的各種沖突也可看作兩種不同人生觀的激烈碰撞。當(dāng)然,導(dǎo)演最后還是讓“夢想”戰(zhàn)勝了“現(xiàn)實”,成全了影片“完美”的主題。
不可否認,挑戰(zhàn)潛水極限有很大的危險性。導(dǎo)演也并未逃避這一事實。但是,他卻通過角色的特立獨行重新賦予“死亡”不同于一般的含義。杰克與亞舍在不斷挑戰(zhàn)記錄的冒險中,似乎懷著一種使命感。這讓我想起那句登山者名言“因為,山在那里。”真乃異曲同工也。本片主人公潛水的動機也很簡單,“因為,海里有他畢生探尋的一個夢,為了尋覓它,每次潛水,都很難為自己找到一個上來的理由!钡,極限并不代表無限,當(dāng)比賽變作當(dāng)杰克與亞舍兩人之間的競爭時,死亡就已經(jīng)站在一旁窺伺他們了。導(dǎo)演在本片中處理兩位主人公死亡的手法是我見過最唯美的一種。我甚至都不愿將它稱之為死亡,當(dāng)我看到杰克與海豚最終相伴,游向海洋深處時,我更愿意相信這只是“生命的另一種回歸”。而不是終結(jié)。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樂非常有特點,精彩卻不喧賓奪主,巧妙的融入影片絢麗的畫面中并相伴始終。好似生命最自然、最原始的吶喊,給人一種深入肺腑的暢快與淡淡的感動。
《碧海藍天》是導(dǎo)演呂克。貝松只身闖蕩好萊塢之前的作品。整部影片呈現(xiàn)出一種清新、流暢的敘事風(fēng)格,并流露出其對生命與自然深深的眷戀。這與他往后作品的“另類”有很大不同,(當(dāng)然,本片主題也有叛逆的一面,只是比較隱秘罷了。)欣賞這種影片無須太多的智慧,你只須徹底打開自己心靈的窗戶,讓情感自然流露,并伴隨著故事的起伏自由徜徉其中,最后,留給你的定是無限的愜意與一顆愈發(fā)明澈的心靈。
呂克.貝松曾說“電影,不過是一片阿司匹林”。看完這部影片后,我相信了。
碧海藍天影評(三)
一直都不太喜歡呂克貝松的電影,以至于一直都與這部最能代表他的電影隔絕著。
由于它,我?guī)缀跽灰箾]睡覺,因為我一直沉浸在無邊的思考中,這幾天天天如此。()實在很難找到這樣一部讓人魂牽夢繞的電影,也很難遇到這樣一部讓我的心快沉到海底,快要崩塌,甚至快要死亡的電影。即使我不太喜歡它的風(fēng)格,但他的優(yōu)秀仍然無法用語言形容。
“他們只屬于海,或者說他們就是大海!”我不知道他們這樣的命運算是悲劇還是帶有悲劇色彩的喜劇,我只想說我們只有在童話里才敢如此深沉地把生活全部著色成深藍。人類是自然之子,所以他們的選擇是回歸了母體。
雅克和恩佐哪里是人間的凡塵,他們是海洋的守護和建造者。每次看到雅克和海豚一起玩耍而忘記一切,包括自己的妻子時;每次看到雅克和恩佐兩人為一場比賽而相互調(diào)侃時;每次看到恩佐在雅克破掉他的記錄后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揚他時,我都會懷疑他們的靈魂是不是根本從來不在自己身上過,而是一直交由大海為他們保存,并且是將他們的靈魂捆綁在一起保存。他們一個是渴望“銅板”,一個愿意放棄“銅板”,這樣的性格互補注定他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對可以相互信賴的潛水夙敵。所以當(dāng)恩佐去了時,雅克已然覺得世界上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留戀了,因為唯一在陸地上還象征著“!钡亩髯粝人鴼w于海底,先他去尋找夢境中的美人魚了,所以他放棄了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也回歸了大海。也許在這里看來他是個男權(quán)主義者,但是他把對妻子的愛全部傾注到了最后那一次“拉閥”中,這個決定他回歸大海與否的一個動作,他完全信任地交給了妻子。
這個故事原創(chuàng)實在太好了,帶給人就如那片海一樣的悠遠和沉思,也帶給人們對愛與生命的全新理解,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純粹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是我不是特別特別喜歡“呂克?貝松”在這部電影里所呈現(xiàn)出的風(fēng)格,并且不太喜歡這部電影所謂的經(jīng)典配樂。
也許換種風(fēng)格,換一套旋律,這部電影我會把它奉為永世神話!但也可能脫離了現(xiàn)有風(fēng)格,這樣的故事就根本無法講述了。
【碧海藍天影評】相關(guān)文章:
碧海藍天尋夢的地方作文10-06
《兒子》影評《兒子》影評怎么寫03-13
影評的摘抄11-04
左耳影評10-05
喜宴影評10-05
菊豆影評06-14
游碧海金沙作文(精選32篇)08-08
步步驚心影評10-31
影評最高電影11-01
狼少年影評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