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熱門)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1
毛卓云,男,196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現(xiàn)為寧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隊民警。
12月4日晚,中央電視臺《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xx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落下帷幕,毛卓云作通過層層評選推薦,當選為CCTV20xx年度法治人物。
12月4日是全國第6個“國家憲法日”和第15個法制宣傳日,“CCTV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舉辦,緊緊圍繞“弘揚憲法精神、傳遞法治力量”這一主題,全面梳理20xx年在立法、執(zhí)法、司法、普法等各個領域的重大成果,對優(yōu)秀法治人物進行表彰,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波瀾壯闊的法治進程進行特別回顧。
獲得該獎項者,必要代表著“過去一年在立法、執(zhí)法、司法、普法等各個領域法治中國建設所取得的成績,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和詮釋出20xx中國法治進程的.腳步”。
20xx年起,毛卓云一直從事男性艾滋病在押人員專職管教工作。
據(jù)悉,毛卓云還作為“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赴北京參加了公安部的評選活動,接下來他很有希望再添一項全國級榮譽。下步,寧波公安將持續(xù)開展向毛卓云同志學習的活動,以此全面提振寧波公安隊伍的精氣神,進一步激發(fā)廣大民警輔警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寧波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2
葉先生說:“其實我一生經(jīng)過了很多苦難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來,我卻一直保持著樂觀、平靜的態(tài)度,這與我熱愛古典詩詞的確有很大的關系!
“現(xiàn)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為被一時短淺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認識詩歌對人的心靈和品質(zhì)的提升功用,這是一件極可遺憾的事情。如何將這遺憾的事加以彌補,這原是我這些年來的一大愿望。”
1948年,她隨丈夫渡海來臺。在白色恐怖之下,丈夫因思想問題入獄,幾年后出獄,卻因長期囚禁性情扭曲,動輒暴怒。為了老父和兩個讀書的女兒,她辛苦教書維持整個家庭,極盡忍耐。王安石的《擬寒山拾得》把她從悲苦中提振了起來。“眾生造眾業(yè),各有一機抽”一句,如當頭棒喝。她跟自己說,要把精神感情完全殺死,殺死了,就不再為它煩惱。1969年葉嘉瑩攜全家遷居加拿大溫哥華。1976年3月24日,長女言言與婿永廷以車禍同時罹難,又一次給了她沉重的打擊。料理完女兒女婿的后事,她閉門不出,日日哭泣,寫了10首哭女詩。
“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痛哭吾兒躬自悼,一生勞瘁竟何為”,她嘆命運不公,反思勞瘁一生的意義。
經(jīng)此一難,葉嘉瑩突然覺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個終極的追求和理想!
1978,她向中國政府申請回國教書。一年后,她收到了中國教育部批準回國教書的信,安排她先去北大,不久,又應李霽野先生之邀去了南開。每年3月,溫哥華的大學停課放假了,她就飛回國內(nèi)講學。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20xx年,她決定定居南開。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3
30年來,好人王婭傾盡所有堅持助學,直到彌留之際,王婭還專門寫了一封遺贈書,委托陳海蘭把她去世后會得到的一些錢款捐給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并委托居委會幫忙進行公證。遺贈書里寫著:“本人王婭,女,66周歲,特立遺贈書如下,料理自己身后事,以終余年,了無牽掛。我一生行善,已將生前主要財產(chǎn)捐贈,幫助了很多貧困的孩子,而今臥于榻上,每念及此,終覺欣慰之至,此生無憾!
王婭生病期間,來自河北、浙江、甘肅,甚至海外的愛心人士紛紛為她捐款、捐藥。陳海蘭說,所有個人捐款王婭都退了回去,因為這有悖于王婭的初衷。
“王婭資助貧困學生多少錢都不在乎,但是她對自己節(jié)省到苛刻!蓖鯆I生前好友高桂芬邊收拾王婭的遺物邊說,王婭買菜都買處理的.,問她原因,她只說“你不懂”,直到后來,高桂芬才知道王婭將省下的錢用來助學。“雖然王婭走了,但是她的大愛還將繼續(xù)溫暖著貧困學子,也將影響著包括我的更多人……”高桂芬感慨地說。
在生命倒計時之際,王婭簽署了遺體捐獻協(xié)議,將自己的身體也奉獻給了祖國的醫(yī)學事業(yè)。
陳海蘭一直照顧著她。陳海蘭告訴關心王婭的人,王婭與病魔頑強地抗爭了11個月,她走得從容安詳,紅十字會尊重王婭的遺愿,已經(jīng)幫助她成功捐獻遺體。而得知王婭病逝,很多關心她的人參加了她的緬懷告別儀式,表達哀痛之情,送好人王婭最后一程。
王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把自己全部融入到了人間大愛,燃盡自己,照亮他人,是“最美國網(wǎng)人”。她的無私奉獻,燭照人間。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4
馬蘭村位于阜平縣城南莊鎮(zhèn)西部深山區(qū),這里曾是《晉察冀日報》報社所在地。當年,鄧拓任報社主編,在敵人掃蕩中一邊游擊,一邊辦報紙,沒有一天停止過,這里曾創(chuàng)造了“用八匹騾子辦報”的奇跡。鄧小嵐出生后被寄養(yǎng)在離馬蘭村很近的麻棚村老鄉(xiāng)家里生活了3年。緣于個人身世、父輩情結及對這片土地的.熱愛,鄧小嵐一直把這里視為第二故鄉(xiāng),她說:“我就是馬蘭人!
1997年,鄧小嵐第一次回到馬蘭村,看到村里的情況,覺得應該為馬蘭村做點兒事情。她每年的退休金3萬多元,有兩萬元用來幫助馬蘭村。她通過努力在村里蓋了7間校舍,又積極幫助困難學生解決學費問題,還幫助村里搞起了紅色旅游。
鄧小嵐說,她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看著孩子們站在臺上演奏的時候。1999年鄧小嵐退休以后,回到馬蘭村住下來,默默為村里做事,先后幫助該村翻建學校、修路種樹、改建水沖式廁所、救助貧困戶和貧困學生、發(fā)展旅游等,她還為馬蘭小學捐獻了小提琴、手風琴等樂器,義務為學生們上課,教他們學習樂器、繪畫等。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鄧小嵐的悉心指導,孩子們已經(jīng)能夠演奏復雜的樂曲,唱功也明顯提高。2010年8月,馬蘭村小樂隊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優(yōu)秀特長生藝術節(jié)開幕式,孩子們表演的器樂合奏《美麗的家園》和《歡樂頌》,贏得了在場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她帶著馬蘭小樂隊成員參觀過鳥巢。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5
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沒有專職的心理醫(yī)生。學校老師們開玩笑說:“張桂梅校長就是心理醫(yī)生!
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家庭貧困的陰影,經(jīng)常會使一些學生精神狀態(tài)低迷,學習成績滑坡。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桂梅不僅耐心地開導學生,而且親自去家訪,了解學生背后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輟學。
張桂梅每晚住在學生宿舍。高一年級的一名女生情緒低落,學習成績退步。張桂梅就讓她與自己同住,經(jīng)常開導她。了解到女孩的父母經(jīng)常打架,女孩還常被父親嫌棄辱罵。張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里為其父母調(diào)解,終于讓全家和好,小姑娘臉上有了笑容,學習也更努力了。“我要救這個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張桂梅說。
“陳小琴(化名)最近考試成績才390多分,這個成績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年國慶家訪,張桂梅帶著滿腹疑問來到船房鄉(xiāng)華榮村高三學生陳小琴家。陳小琴家是貧困戶,母親有精神疾病,父親受到村里幫扶,當了村里的`保潔員。張桂梅明白了陳小琴的心病,親切地鼓勵她:“大家都在幫助你家,你在學校的生活費有學校補助,你不用擔心家里,應該全力以赴地專心讀書!
12年來,華坪女子高中沒有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輟學,沒有發(fā)生過學生自殺、自殘的事件。12年來,跋山涉水的家訪,每個學生和家庭的甘苦張桂梅都了然于胸。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6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之后,我為她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yè)中而欽佩,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持在三尺講臺上而敬佩。
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于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的肝臟。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在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不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依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業(yè);如果說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xiàn)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制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著英雄的概念,這些英雄就生長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像張桂梅同志那樣為學、為人、為師,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事業(yè)需要更多像她那樣的教師。我們學習張桂梅,就是要學習她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標準要求自己,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她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的精神;學習她崇高師德、治學嚴謹,為追求學術鍥而不舍、求真務實的精神;學習她珍愛生命、堅忍不拔,為戰(zhàn)勝病魔而不屈不撓、積極樂觀的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7
王婭是本市一名普通的電力退休職工。從1985年開始,她就走上了愛心公益之路,并默默堅持了30余年,從西南旱災、青海震災、南方水災、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處處都有她愛心善舉的痕跡。在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癥后,更是將唯一一套住房捐給基金會,用于資助寒門學子。此外,王婭還常年無償獻血,并于2016年簽署了遺體捐獻協(xié)議,決心將自己的仁愛之心從生前延續(xù)到身后。
2016年7月,清華大學已故教授趙家和傾畢生積蓄1500余萬元捐助西部貧困孩子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王婭知道此事后,通過郵件與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取得聯(lián)系!拔沂枪ば阶澹敢鉃樨毨Ш⒆颖M點心意!蓖鯆I述說了她樸素的心愿。于是,她開始資助西部地區(qū)多名貧困學生。先是匯去6000元資助了甘肅一名高中生三年的生活費,隨后又捐出6000元資助了另一名學生。王婭常說:“雖然我沒有孩子,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孩子是未來!
當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晚期,倔強的王婭一邊和病魔抗爭,一邊加快捐資助學的腳步。就在化療進行第五個療程的時候,王婭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使用昂貴的'化療藥物,將本應用于治療的錢全部捐給貧困學生,就這樣,一筆3萬元的捐款匯到基金會賬戶上。不僅如此,王婭還將僅有的也是最大的資產(chǎn)--一套商品房捐贈給基金會,用以資助更多的貧寒學子。
2月16日22時21分,王婭因醫(y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我們。按照她的遺愿和生前協(xié)議,她的遺體被送到了天津醫(yī)科大學,這位生前堅持助學助困的普通女工,在身后為醫(yī)學教育事業(yè)燃盡自己的光輝。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8
曾經(jīng)盛開的紫荊花,顯得特殊平凡,但因為樹枝的呵護,而變得頗有姿色。
山感恩地,方知其高峻;海感恩天,方知其博大。人生就像一場旅途,一路上,我們會遇見絆腳石,阻擋我們前進。
這時,就會出現(xiàn)一些人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鴉能反哺,羊知跪乳。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使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優(yōu)秀,讓我們懂得了寬容、自信……有人說,父母是最宏大、最無私的人,的確如此,他們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拉扯大,只希望我們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即使辜負了他們的期望,他們也毫無怨言。
有一次,母親過生日,我問她:“媽媽,您要我送什么禮物給你?”她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摸著我的頭,說:“乖女兒,你有這份心愿就好了,我不要你送什么禮物,你只要好好學習,就是我收到最好的禮物!”“我會的”我一本正經(jīng)地說。
父母如此的無私,我們真應當好好的感謝他們,哪怕是為他們洗一次腳,做一頓飯都是好的`。當然,我們更應當好好學習,將來報答他們。摯友,是在你考試失利時,第一個勸慰你的人;是你受到委屈時,一個好的傾訴對象;是在你獲得勝利時,賜予你贊許的人;是除父母之外,你最信任的人。有了摯友,你的生活將充溢了情趣、色調(diào)。我們要感恩摯友,在她們最無助時,賜予她們勸慰……
很多文章中這樣寫道: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澆著可愛的花骨朵。老師就像一個指路人,在學習道路上,為我們指引方向,老師把他腦海里的學問傳授給他的學生,只為了讓學生成為有用之才,因此,我們要努力學習,這是對老師最大的感恩。
生活中,我們要感恩的人遠遠不止這些,我們應學會感恩,學會去感恩,將冰冷的世界變得暖和,變得豐富多彩。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9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我一直將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一直激勵著我。古人云:“人貴能持之以恒”,這句話也不證實了這個道理嗎?
正如中國女排,她們在經(jīng)歷了11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棄,努力堅持才能再次榮登世界之巔。這幾天人們都沉浸在這份喜悅之中,中國女排因為堅持,她們成功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堅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無數(shù)的成功者,都以他們生動的人生經(jīng)歷,向我們展示了堅持的寶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才打敗了吳國;司馬遷飽受艱辛,歷經(jīng)18年才寫成了《史記》;愛迪生試驗了上千種材料,終于找到制作電燈的鎢絲;拿破侖幾經(jīng)波折,才成為稱霸歐洲的.法蘭西皇帝;馬云艱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寶網(wǎng)……
如此等等,都雄辯地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堅持是一種態(tài)度,只有堅持不懈,人生才能趨于完美。
身處絕境,強者與弱者的區(qū)別就在于,強者能夠抓住逆境背后的機遇,在絕境中逢生。而弱者則是在逆境中隨波逐流,在絕境中選擇了放棄。失敗者并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絕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成功者比失敗者多堅持了一分鐘,多走了一步路。
曾經(jīng)的我還以為進不了理想的中學,但正是我堅持著心中的信念和夢想,終于如愿以償。每當自己一次次挫敗,感到自己不行了,失敗了,我都會啟用這種力量,讓我重新站起來。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數(shù)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只有堅持到底,那么就一定會成功!堅持就是勝利!我們要學習中國女排那永不放棄的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10
她是一名聽障人士,憑借讀唇語考上清華大學博士,她叫江夢南,剛剛當選為“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之一。
對她的頒獎詞是這樣寫著,“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江夢南,在她幼小的時候,因為得了肺炎用錯了藥,導致兩個耳朵失聰,她的父母并沒有放棄這個孩子,而是告訴她:“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你得學會去接受、學會面對!本瓦@樣,從小開始,小夢南的爸爸媽媽就教給她學習認字,學習唇語,一天一天,慢慢地,小夢南長大了,該開始上一年級了,可是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哥哥大姐姐們一步一個臺階地去上小學,而她由于失聰,只能繼續(xù)留在幼兒園大班。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孩子上學了,由于同齡人比她早上一年,到四年級暑假時,她通過自學五年級的課程,暑假后就跳級去上了六年級。她的努力付出,震驚了周圍的同齡人。
她的'爸爸媽媽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夢南加上她的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一年又一年,她高考時,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本科,四年后升入吉林大學。三年后,成功考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
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不屈的精神!在她的身上,我們領悟到了什么叫作勵精圖治!在她的身上,我們仿佛聽到了她的召喚:“只要打不到,壓不垮,還有一口氣在,我們就沒有放棄自己的理由!
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健康的身體,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我們的下一代要向江夢南博士學習,學習她堅強不屈、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11
排球一直以來就是中國的優(yōu)勢項目,在去年上半年的世界賽場中,中國女排以極大的優(yōu)勢,一舉獲得了世界賽場的冠軍,并且讓中國女排精神重現(xiàn)每一個人的心中。但是在前段時間的世俱杯中,擁有眾多國手的'天津女排表現(xiàn)卻相當差勁,在比賽中打出了墊底的成績,很多球迷歸結于天津女排的慘敗,除了隊伍中主教練陳友泉的戰(zhàn)術指導出現(xiàn)了問題,還和世界第一主攻手朱婷因傷缺陣密不可分。
如今,朱婷不僅是世界第一的主攻手,更是中國女排的隊長,也是中國女排的精神支柱,除了郎平之外,能讓中國女排激發(fā)斗志的便是朱婷了。最近朱婷登上某綜藝節(jié)目時,也表示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在世界賽場中獲得相當優(yōu)秀的成績,很大程度上還是與隊伍中的團隊合作密不可分。
朱婷表示,自己在賽場中如果出現(xiàn)發(fā)揮失誤,那么她就會讓張常寧幫她并且接替一傳的位置,而張常寧如果賽場競技狀態(tài)不佳,自己也會幫助他,正是因為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讓中國女排多次在世界賽場中一往無前獲得冠軍。二人經(jīng)常互補,并且很有可能在東京奧運會中作為隊伍中的主力決定中國女排最后的成績。
如今,不少球迷感嘆,朱婷和張常寧不愧是中國女排中最有力搭檔,二人一攻一守分工相當明確,所以才在賽場中凝聚了整個團體的力量讓中國女排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雖然天津女排目前的成績比較糟糕,但是中國女排作為排球賽場中的領頭羊,一定能在未來的比賽中取得更優(yōu)秀的成績。再加上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也是郎平的落幕之戰(zhàn),中國女排一定會在今年讓大家看到更優(yōu)秀的球員。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 篇12
20世紀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騰,中國某個核武器爆炸試驗成功。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便迅速進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xiàn)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他們在做實驗,觀察和解決飛機洞庫門在核爆沖擊下的質(zhì)量問題。
如果說核彈是軍事力量中銳利的“矛”,那么,防護工程則是一面堅固的“盾”。那時,30多歲的錢七虎受命設計空軍飛機洞庫門,為了找準原有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他專門到核爆試驗現(xiàn)場調(diào)查研究。
“防護門嚴重變形,打不開了。飛機飛不出去,怎么展開反擊?”錢七虎馬上優(yōu)化方案,從優(yōu)化計算精度入手開始攻關,他認為防護工事必須向現(xiàn)代計算理論和計算設備的水平邁進。
那時,先進的計算機語言和程序還是新鮮事物,很多科學家還沒有接觸過。錢七虎毫不猶豫,馬上學習。歷經(jīng)艱難,他利用大型晶體管計算機和有限單元法進行工程計算,解決了控制大型防護門變形計算的設計計算難題。
像這樣的技術攻關,錢七虎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他一路披荊斬棘,解決核武器空中、觸地、鉆地爆炸和新型鉆地彈侵徹爆炸若干工程防護關鍵技術難題,不斷引領著防護工程事業(yè)向前邁進。
從學習到工作,錢七虎熱衷于攻堅克難,沉浸在學習和工作中。在哈軍工學習的6年里,他沒有游覽過哈爾濱冰燈、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學習的4年里,他從沒有去過需要排長隊參觀的列寧墓,沒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羅斯的'一次學術交流活動中,錢七虎才去了列寧墓,彌補了當年的遺憾!盀閲铱萍歼M步發(fā)熱發(fā)光,是我一生的夢想!彼f,“我是中國的軍事工程科學家,我的學習機會是國家給的,我的學習生活是很多中國農(nóng)民用辛勤勞動供養(yǎng)的。我要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學習心得09-05
2021學習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心得07-24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學習心得10-11
學習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10-02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07-20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11-05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跡心得體會12-18
感動中國人物主要事跡心得體會05-05
2022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