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精選
哲理故事一:微笑,美麗了你我他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表情,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笑容,我們還需要什么?”
微笑于我們,就像是陽光、空氣和水一樣重要。給成功者一個微笑,那是贊賞;給失敗者一個微笑,那是鼓勵;給快樂者一個微笑,那是分享;給悲傷者一個微笑,那是安慰。
微笑是黑夜里的星星,微笑是迷霧里的陽光,微笑是寒冬里的炭火,微笑是夏日里的冰涼。一個微笑,傳遞著快樂、真誠、信任、鼓勵、欣賞、關懷或安慰;一個微笑,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一個微笑,讓愛在空氣中流淌。
我的一位朋友住院。去看她,本以為她會愁容滿面,沒想到她卻一臉的笑容。她是小學的語文老師,她從枕下拿出手機,說:“我班的學生聽說我病了,想來看我,我沒讓他們來,都是小孩子啊。”她又笑了,接著說:“他們說要送我一個禮物。結果他們找了好多的笑話,讓父母用手機發(fā)給我!”
有位哲人說過:生活是一串煩惱的念珠,樂觀的人是笑著數(shù)完的。
確實,微笑是世界通用的最美麗的無聲語言,微笑也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我們需要通過慢慢地適應、習慣,來養(yǎng)成這種不帶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公益行為”。每天,陽光都照耀著我們,不覺得有什么特別,那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微笑,是心靈的陽光,愿它每天也照臨每一個人。
成功的時候,微笑,是一種喜悅;失敗的時候,微笑,是一種自信;壓抑的時候,微笑,是一種豁達;尷尬的時候,微笑,是一種釋然;失落的時候,微笑,是一種希望;痛苦的時候,微笑,是一種堅強。
兩個嘴角翹起來,眼睛瞇起來。對,就是這個樣子。讓微笑成為習慣!
清晨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心底給自己綻放一個微笑,給自己道聲早安,告訴自己,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陽光,新的空氣,新的雨露,新的花草樹木,一切是多么的美好。上班時見到同事,別忘了展露一個最真誠的微笑。微笑感染了別人,也快樂了自己。在微笑的環(huán)境中工作,那是一種愉悅的幸福;在微笑的心態(tài)下工作有著不同尋常的效率。晚上睡覺前,也要給自己一個最舒心的微笑,在微笑中洗滌憂傷,積聚甜蜜,給自己道聲晚安,在微笑中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那么,時刻微笑吧!
哲理故事二:捕捉機會的“羊”
兩只饑餓的狼,發(fā)現(xiàn)了一片肥美的草地。
一狼大喜。“這草我們又不能吃,你高興什么呢?”另一狼不解地問。
“但羊愛吃呀!贝死钦f完,便朝一個方向飛奔而去。
“你去干什么?”那只不解的狼問。
“我得設法把這個好消息轉告給羊。”飛奔的狼回答說。
機會,就像隱藏在“草”背后的“羊”,一些人只看得見眼前的“草”,卻看不見“草”背后的“羊”,所以一次次與機會的“羊”擦肩而過;而有的人卻能透過“草”看見“羊”,所以也就一次次成功地捕獲了機會的“羊”。
哲理故事三:站在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雖然那個又瘦又黑的女孩兒竭盡了全力,但最終還是沒能進入省女子足球隊。考試結束之后,所有落選的女孩兒都失望地離開了,只有她還默默地坐在球場邊上看隊員們訓練。教練看到她傷心的樣子,心里有些過意不去,就走過去安慰她。
“您能留下我嗎?”女孩兒抬起頭,眼睛里含著淚水。
“可我們的主力隊員已經(jīng)夠了!苯叹殲殡y地說道。
“那就讓我做個替補隊員吧,總得有人給主力隊員拿衣服、送礦泉水啊!
“你為什么非要留下來呢?”教練好奇地問道。
“我想站在離成功最近的地方,在這里我隨時都有機會成為主力隊員,不是嗎?”
教練望著她渴望的眼神,實在是不忍心拒絕,于是留下了女孩兒。
從此以后,每當場上的隊員進行訓練的時候,女孩兒就默默地在場下練球。她的堅持不懈終于為她贏得了一次難得的機會。在一次重要的比賽里,前鋒隊員意外受傷,萬般無奈的教練只好派她上場,結果女孩兒在下半場連進兩球,不僅幫助本隊獲得了勝利,更使得自己一戰(zhàn)成名。這女孩兒就是女子足球世界杯金靴獎得主——孫雯。
生活就是這樣,你很難一開始就獲得成功。如果暫時得不到成功,那么你就站在離成功最近的位置,這樣你就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會。一旦機會到來,你就有可能第一個獲得成功。
哲理故事四:毛毛蟲是怎么過河的
一個老總問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屬,你知道毛毛蟲是怎么過河的嗎?下屬給出了三個答案:
下屬說“從橋上過”,老總搖搖頭說:“沒有橋”;
下屬說“從葉子上過”,老總說:“葉子被水沖走了";
下屬又接著說“被鳥吃到肚子里就過河了”,老總強調:“那樣的話,毛毛蟲就死掉了,也便失去了過河的意義!
那么毛毛蟲究竟是怎么過河河的呢?
最后老總告訴下屬說:毛毛蟲要想過河,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變成蝴蝶。毛毛蟲在變成蝴蝶之前要經(jīng)歷一個痛苦的階段,它在一個繭里面,暗無天日、沒吃沒喝。這種痛苦要經(jīng)歷很長一段時間。
其實每個人也是一樣的,在生命的歷程中,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與磨難,有人面對困難悲觀失望,無法轉換自己的角色,相反有的人卻是勇敢的摒棄原有的觀念,不斷的挑戰(zhàn)自我,不斷的脫胎換骨,最后輕松自如的飛過了毛毛蟲時代那條痛苦的河流。
生命其實就是毛毛蟲過河的過程,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但是成長與成熟都是痛苦的,要想成功,必須勇敢的蛻掉一層層厚厚的繭,才能變成蝴蝶任意的飛舞。
哲理故事五:黃豆鼠的成功之道
非洲沙漠里有一種鼠叫黃豆鼠,這種鼠喜歡群居,五個至七個一群,群中有頭領,威信很高。每年鼠群都要更換頭領,現(xiàn)任頭領要接受群中另一個最強壯的鼠的挑戰(zhàn),如果頭領失敗,那么它就要讓出頭領位置,如果它贏了,還要繼續(xù)作頭領,直到有一天它被打敗。
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每年向鼠群首領挑戰(zhàn)的鼠,如果挑戰(zhàn)沒有成功便會非常沮喪,最終離開鼠群悲傷而死。
每年鼠群更換首領的時候,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那就是首領接受另一只鼠挑戰(zhàn)后,它雖然把挑戰(zhàn)者打敗了,但它會做出一個異常的舉動,驅逐幾個鼠,將自己領導的鼠群一分為二。那幾只被驅逐的鼠,在另一只鼠的帶領下離開這里,在別的領域里安家。而帶領這幾只鼠離開的首領,正是剛才挑戰(zhàn)首領的那只鼠。這就讓人疑惑了,一般來說,挑戰(zhàn)首領不成功的鼠最終都要死亡,而這只鼠為什么不但沒有死亡,而且還在首領的幫助下,組建起自己的一個群呢?
有關人員對這個現(xiàn)象進行了認真的觀察研究,最終找到了一個特殊的規(guī)律。凡是能在另一個群里當首領的鼠,都是挑戰(zhàn)首領至少兩次以上的鼠,大部分鼠首次挑戰(zhàn)失敗后,它們會傷心落寞地死亡,但有一些鼠卻堅強地活著,它們失敗后,沒有沮喪,而是像往常一樣生活在這個群落里,每年和群里其他鼠一樣,在首領的號令下開始一天的生活,積蓄力量,等來年再向首領挑戰(zhàn)。來年不成功,它就等到下一年……或許是它的堅持得到了首領的賞識,考慮到鼠群繁殖較快,已超出七個成員,首領便會驅逐幾個,然后直接讓挑戰(zhàn)者把這幾只鼠帶走……
黃豆鼠挑戰(zhàn)首領不成功,有的沮喪而亡,有的堅持活著,最終以另一種方式當上了首領。它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成功,不一定是你戰(zhàn)勝了某個強者,而是你在挑戰(zhàn)強者多次失敗后還能站起來,百折不撓,堅持到底。
哲理故事六:失去是另一種獲得
菲力斯獲取全歐洲前馬拉松長跑冠軍后被邀請到一所大學做演講。在他結束演講,即將走下臺時,一個學生忽然站起來,問:“在你的一生中,你最感謝誰?”菲力斯沉思片刻,說:“我最感謝一個特殊的人,他就是那個當年偷了我的自行車的小偷。”菲力斯的回答引起全場一片嘩然。
原來菲力斯從小由于家窮,上學不能住校,全靠一輛破得不能再破的自行車,一天兩次往返于相隔5公里的家與學校之間。有一天他到校后卻忘了給車上鎖,車子被小偷偷走了。從此,他只得跑步上學,一天10公里,3年下來,他吃了不少苦頭。然而,跑步先使他成了全校長跑冠軍,后來又在全市獲得亞軍。于是,他逐步走上運動生涯,直到今天。他真誠地說:“如果不是因為當初丟車,我絕不會有今天的榮譽!
生活中,一些東西的失去在所難免,而且一旦失去了,也許永遠都無法挽回,你是選擇站在那里扼腕嘆息呢,還是如菲力斯一樣跑著從失去的背后尋找與發(fā)現(xiàn)另一種獲得呢?
哲理故事七:可以家貧,不可心窮
朋友問我:楚霸王項羽,那么神勇無敵,威風凜凜,怎么會失敗呢?
我說:從一個細節(jié),就能知道他失敗的原因。
項羽作戰(zhàn)勇猛,許多人心甘情愿跟隨他。但跟隨他的人,無論立了多么大的戰(zhàn)功,也得不到封賞。實在沒辦法了,不得不封賞的情況下,項羽就會把要封賜的大印,戀戀不舍地拿在手上,不停地摸呀摸。
曾在項羽手下打過工的韓信指控說,項羽這個人,心眼比螞蟻還要小,那大印的棱角都被他撫摸得圓滑了,他也舍不得給出去。他內心就盼著手下人吃幾個敗仗,立不了戰(zhàn)功,那么這所有的大印,就可以全歸他一個人了。
項羽的內心,不情愿任何人,從他這里得到好處,無論對方多么能干,立下多么大的戰(zhàn)功。看到別人得到好處,那簡直比睡了虞姬還讓他痛苦。
他希望所有人都混得慘慘的,就他一個人舒坦。
這種心態(tài),叫心窮!
心窮之人,是無法獲得人生快樂的,更找不到不失敗的理由。
哲理故事八:人生跌倒時
人有跌倒的時候,人生也有跌倒的時候,那人生跌倒了怎么辦呢?
先看看兩個明星的故事吧。
香港明星曾志偉在一次晚會上,一登臺階就摔倒了。曾志偉說:“為觀眾的掌聲所傾倒。”想不到,話剛說完,又摔倒了。這時,曾志偉又補充了一句:“我再次為觀眾的掌聲所傾倒!
人生跌倒時,也要像曾志偉在臺階上跌倒時那樣,擺正自己的姿態(tài),不要把別人鼓勵的掌聲當成嘲諷和打擊,而應抱著一種感恩的心態(tài),真誠地去感謝別人的鼓勵和支持。這樣,即使跌倒了,也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在一次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位獲獎的女明星被長裙絆了腳,摔倒在舞臺上。女明星迅速站起來,從主持人手中接過獎杯,感慨地說:“為走到今天這一步,我一路走得很艱辛坎坷,付出了很多代價,包括有時跌跌撞撞!迸餍堑脑挘瑸樗瓉砹烁鼰崃业恼坡。
人生跌倒時,也要像這位女明星那樣保持一顆平常心,跌倒了沒有什么大不了,跌倒了爬起來再走,因為人正是在一路跌跌撞撞中學會了走路,而人生也正是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走向成功和輝煌。
哲理故事九:倒算人生
對于人生,證嚴法師有一個充滿智慧、警醒人心的算法——“倒算”。
證嚴法師認為:假如一個人的生命有70年的話,他一出生就是70歲;一年之后,他只剩下69歲,如此逐年減少,便是“倒算人生”。
這跟常人的算法截然不同,甚至有人覺得這很荒謬。我們常說人是一年一年長大的,從襁褓小兒長到古稀之年,是一歲之上加上一歲,人既不會突然多加一歲,也不會忽然多減一歲,既不會突然老去,也不會忽然返老還童,這才是自然規(guī)律。那么,證嚴法師這樣說究竟有什么深意呢?
人是充滿惰性的,如果沒有深刻的覺悟,不會充分認識到時間和人生的短暫和寶貴,讓他“當勤精進,慎勿放逸”是很困難的。他甚至常常想:今天過了,還有明天,明天過了,還有后天;我今年還年輕,距離成年還有很多年可以等待,一年一年地加上去,我才會長大,才會成熟,才會擔當責任。這些想法都是逐年增加的思維習慣,似乎時間和歲數(shù)越過越富足而無窮無盡,正所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于是,今天能做的事情非要拖到明天不可,現(xiàn)在擔當?shù)呢熑畏且系綄聿豢,卻不知所有的拖延最終都要趕到一起上門收債,一樣也不會少,一樣也不會心軟,正所謂“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其實,時間不是加出來的,生命也不是加出來的,而是當下利用和發(fā)揮出來的,此時就是此時,此刻就是此刻,今日就是今日,明日就是明日,是絕不能混淆和代替的。今日的事情今日必須做,明日又有明日的事情,明日絕不是什么垃圾簍,可以無限制地將今日的遺留裝進去,再傾倒進更大的垃圾箱里。認為時間越加越多、生命越加越多的人是會變得很盲目和消極的,他會盲目等待,消極揮霍,既不珍惜今日,也不看重明日,如一條懶洋洋游玩在裂紋之缸的金魚,絲毫不知道時光如水,正一點一滴漏走減去,而不是一點一滴增生加上。時間和生命確實是用一點少一點,躺著什么也不用干,它們照樣如此,而且是雙重的損失,你不但減少了時間和生命,而且減少了在時間和生命中創(chuàng)造的財富和幸福。
因此,佛教徒做晚課時,都會念到一段經(jīng)文:“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種自省覺悟可以避免讓一個人變成漏缸之魚,趁著水滿和有水之時抓緊時間惜福造福,“確切發(fā)揮人生的使用權”。
證嚴法師告誡我們說:“我常聽年輕朋友說,‘我今年19歲,明年20歲’。其實這種‘多加一歲’的算法是錯的,人生應該要倒算,若有倒算的觀念,就會變得很積極。
哲理故事十:生活的“靶心”
那年,我沒考上大學,心灰意冷,整天待在家中,悶悶不樂。父親為了讓我盡快走出落榜的陰影,常帶我出去散心。
一天,我與父親來到一個池塘邊。父親揀起一些石子,放進我的手里,說:“能扔中那朵荷花嗎?”我瞄準荷花,將手中的石子一塊塊地扔出去,結果一塊也沒有扔中。父親感嘆地說:“看準了目標,不是都能擊中的啊!”頓了頓,他接著說,“就像考大學,看準這個目標的人不少,但看準了的,不一定都能考上!
父親又揀起一些石子放在我手里,說:“你隨意扔扔看。”扔出去的石子落進水里,濺起細密的波紋,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出熠熠的光彩。
“美嗎?”父親問。
我點了點頭。
“你看,石子落在哪里,就以哪里為‘靶心’,激起美麗的漣漪。人若能像這些石子一樣,不論是否達到預定的目標,都熱愛自己所處的世界,世界也就會因你的愛而美麗!备赣H開導我。
父親的話,讓我懂得了,那些沒有扔中荷花的石子,也能濺起美麗的漣漪。于是,我努力使自己振作起來,利用空閑時間學習寫作。后來,一些文章陸續(xù)發(fā)表,我也開始走出生活的陰影,變得開朗起來。
感謝父親,他使我感悟了人生的哲理,并改變了自己的一生。處處都是生活的“靶心”,都是為之奮斗的目標,只要努力去做,就能開出絢麗的花,結出甘甜的果。
【哲理小故事】相關文章:
小故事大哲理07-07
勵志哲理小故事07-07
人生哲理小故事07-14
經(jīng)典人生哲理小故事07-13
人生哲理小故事12-11
人生哲理的小故事12-11
三則人生哲理小故事07-15
蘊含人生哲理小故事07-13
人生哲理寓言小故事07-13
人生哲理的勵志小故事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