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沽名釣譽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會接觸不少的成語知識,你對成語知識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沽名釣譽的意思,歡迎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沽名釣譽
【沽名釣譽的意思】用種種不正當?shù)氖侄螛O力謀取好名譽。沽:買;釣:喻用手段取得。
附錄成語(沽名釣譽)的相關(guān)知識:
沽名釣譽的出處: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三折:“自恨我奔喪來后;又不是沽名吊譽沒來由!
沽名釣譽的讀音:釣;不能讀作“ɡōu”。
沽名釣譽的書寫:沽;不能寫作“估”;釣;不能寫作“鈞”。
沽名釣譽的近義詞: 盜名竊譽 好大喜功
沽名釣譽的反義詞: 實至名歸 名不虛傳
沽名釣譽的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沽名釣譽的組成:聯(lián)合式。
沽名釣譽的舉例: 有一種人;不干實事;專會沽名釣譽。
沽名釣譽的英譯:fish for fame and reputation
沽名釣譽的典故
春秋時期,衛(wèi)國大夫史魚,多次向衛(wèi)靈公提建議,希望他重用賢人蘧伯玉,趕走小人彌子瑕。但衛(wèi)靈公正和彌子瑕打得火熱,對史魚的話根本聽不進去。
史魚當了一輩子的官,既沒有辦法使衛(wèi)靈公走正道,又沒有本事讓衛(wèi)國發(fā)展得更好。他臨死的時候?qū)鹤诱f:“我生前沒能說服國君,使他改正過失,這是令人遺憾的。我死后你們不要成殮。”衛(wèi)靈公聽到了史魚的臨終遺言,后悔得不得了。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名叫田仲的人,他的哥哥是個大官,非常有錢。田仲明明可以借哥哥的力量改變自己的生活,但他一不去謀取官位,二不接受他哥哥在經(jīng)濟上的援助,悶頭種田,自食其力。
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家荀子在《不茍》一文中,對史魚和田仲兩人的情況加以評論,說他們都是奸人,用欺騙的手段來盜取名聲。
公孫弘自認沽名釣譽的民間故事
漢代公孫弘年輕時家庭非常貧窮,后來雖然貴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只蓋普通棉被。就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只蓋普通棉被,實質(zhì)上是使詐以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便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事實嗎?"公孫弘回答道:"汲黯說得一點兒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譽。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孫弘面對汲黯的指責和漢武帝的詢問,一句也不辯解,并全都承認,因為他深知這個指責的分量:汲黯指責他"使詐以沽名釣譽",無論他如何辯解,旁觀者都已先入為主地認為他也許在繼續(xù)"使詐".不做任何辯解,承認自己沽名釣譽——這其實表明自己至少"現(xiàn)在沒有使詐".由于"現(xiàn)在沒有使詐"被指責者及旁觀者都認可了,也就減輕了罪名的分量。
公孫弘的高明之處,還在于對指責自己的人大加贊揚,認為他是"忠心耿耿".這樣一來,便給皇帝及同僚們這樣的印象:公孫弘確實是"宰相肚里能撐船".既然眾人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那么公孫弘就用不著去辯解沽名釣譽了,因為這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對皇帝構(gòu)不成威脅。對同僚構(gòu)不成傷害,只是個人對清名的一種癬好,無傷大雅。
【沽名釣譽的意思】相關(guān)文章:
悠閑的意思11-19
徘徊的意思10-29
感觸的意思01-21
隨波逐流的意思09-19
耳濡目染的意思12-23
劍拔弩張的意思10-13
處心積慮的意思08-15
排山倒海的意思03-30
煞有介事的意思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