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古人說話多一份委婉哲理文章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曾提出過一個“六度分離”理論,即: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越是深入社會,你越會對這個理論佩服不已。
可以說,幾乎每一位步入社會的人都會身陷于復雜的人間關系之中,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到:言語出之委婉,行動表以含蓄。所謂的直來直去,不過是在有限的幾個“沒心沒肺”的知己之間罷了。
當然,這在古代,并不是一種不得不為的羈絆,而是一種理所應當?shù)膫鹘y(tǒng)。
《禮記·經(jīng)解》記載:“溫柔敦厚,《詩》教也!豹M義來說,這是儒家對文藝思想的集中概括;廣義來說,這是儒家關于說話做事、作人作文的一條準則。
它要求人們,一切都要在淡薄寧靜中水到渠成,即使是說不好的事情,也要諷,而不是罵。
漢代以后,尤其是唐朝以來,“溫柔敦厚”的準則依然存在,但卻已經(jīng)富于很多人情味,而不再是冰冷的教條。
。ㄒ唬┡R淵羨魚
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可惜一生都沒有做官。然而,詩屬山水田園派不代表詩人就是四大皆空,一生沒有做官也不代表一生不想做官。
年輕的時候,孟浩然是很想做官,并且做出一番大事業(yè)的。但是像他這種滿腹詩書又自視甚高的風流才子,是不屑于去參加科舉考試的,同類的還有李白。
于是,他也走上了干謁的道路,想憑借自己的才華,打動某位高官,進而平步青云。而被孟浩然相中的那位高官便是張九齡,《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也就這樣應運而生。
頷聯(lián)“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一直為人所激賞不已,這也正是孟浩然想以自己的才華打動張九齡的用心之處,而“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才是他寫這首詩的關鍵所在。
孟浩然從他處落筆,寫得溫婉大氣,絲毫不見干謁之態(tài),不僅打動了張九齡,更使此詩在唐朝的名篇佳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司空見慣
劉禹錫和白居易這對好基友,不僅出生年份一樣,就連行事作風,也頗為相近:前有蘇州刺史肝腸斷,后有江州司馬青衫濕。
劉禹錫出任蘇州刺史時,當?shù)赜幸粋曾經(jīng)擔任過司空這一官職的友人李紳請他喝酒,并且招來許多歌妓作舞助興。席間,其中一位歌妓獻演一首《杜韋娘》。劉禹錫有感而發(fā),當場作了一首《贈李司空妓》。
這首詩明為贈歌妓,實為諷李紳。末尾兩句“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表面看來是對李紳財大氣粗的贊嘆,其實是詩人對宴席奢華的不滿與痛惜。
而劉禹錫如此委婉地表達,既能讓李紳有所心領神會,也不至于駁了主人的面子,弄得不歡而散。
溫柔敦厚的詩教固然值得傳承,委婉含蓄的智慧也值得我們學習。
但是我仍然希望,這世界,更多一點直來直去,少一點拐彎抹角;希望每個人,多一些無話不談的知己,少一些諱莫如深的酒肉之交。
【學習古人說話多一份委婉哲理文章】相關文章:
委婉說分手的語錄07-07
哲理文章的哲理故事10-07
有關古人學習的座右銘10-06
生活哲理文章10-12
同學的哲理文章10-07
工作勵志哲理文章11-02
生活勵志的哲理文章11-02
關于富有哲理文章01-29
翻盤哲理文章10-07
關于朋友的哲理文章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