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符賣面散文
老符夫妻在幸福學校旁賣面有些年頭了。
老符四十多歲,圓臉人矮體微胖,腦門有點禿,為人和善,臉上總帶著笑,幸福路上的人都叫他“笑面符”。老符只專門賣開水泡面,顧客絕大多數是學生,供學生早晨上學、中午放學和下午放學三餐用,生意特火。
老符的生意很簡單,沒什么技術含量,也無需價格不菲的設備,人人都會。一張方臺,一頭陳列著各種品牌各種包裝的方便面;一頭放著蜂窩煤爐,爐上架一大囗不銹剛臉盆做成的鍋。
老符每天清晨必須五點起床,打開爐門換煤,并燒開一鍋水備用。鍋里的水中放好他自稱是秘制的調料。六點半左右,學生都陸陸續(xù)續(xù)從家過來上學。老符的生意也開始忙碌起來。學生一到攤前,點好所要品牌的面,付好錢后,就會走到一旁的桌子邊坐好,等老符送面過來就可以。當然也有打包拎走的。老符兩囗子則一邊應付學生的問詢和砍價,手里除了收錢,更多是忙著撕方便面包裝,掏出料包后把面下鍋,再把掏出的調料包抖在碗里,攪動鍋中的面,當面餅漲散開后,便左手用特制小漏勺撈出面條裝碗,右手舀上兩勺湯澆在面上,他老婆然后端給學生就好。老符的工作緊張而有條不紊,心智不能錯亂,否則手忙腳亂、措手不及。隔壁賣湯粉的干積婆經常被一群學生搞得頭大腦昏,哇哇暴叫。老符性格也好,不慍不火,象條老黃牛,學生吵得再兇,也不發(fā)火,因此生意特好。
同是賣面的劉癩俚就納悶,都是賣二塊錢一碗的面,我放的還是火鍋湯料,生意就怎么好不起來呢?有時他就逮著剛從老符店里出來的學生問個究竟。學生多是說老符家的面味好實惠。劉癩俚也只能自嘆技不如人!
這天下午,幸福學校的向副校長來到老符店。
“符老板,你的面是哪里進的,有衛(wèi)生防疫部門抽查報告嗎?”
“向校長說笑話,俺一個窮賣面的,能賺得幾個錢?再說,俺的方便面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日用食品,用得著驚動防疫站嗎?”
“符老板,實話對你說吧,今天上午,我校有十多個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現在還有八個在醫(yī)院住院治療,醫(yī)生說是吃了霉變的食物所引起的腸胃不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早晨都在你店吃過面條的,我們學校懷疑你的面條有問題!
“說什么鬼話,是不是看我生意好訛我!做人要有良心,我會是那么唯利是圖的人?莫敗壞我店的名聲!”老符忿忿地叫道。
“我說的不算,我們學校與工商和防疫部門取得聯系,工商和防疫部門的人正往這邊趕,他們會幫你檢測洗冤的!我只是來通知你!
“有這么嚴重么,向校長也太較真了吧!崩戏@時有點慌。
說話間,工商和防疫部門的人先后都到了,把老符的面館堵得水泄不通,在老符的面館里,找出四十多箱過期的方便面。有的過期達兩年之久。
原來,老符一直在賣過期的面。他有個妹妹在南昌搞副食批發(fā),幫他長期收購劣質面。老符的臺上表面擺的一層面是好的,底下全是過期的,當學生選購時是好面,學生去一旁坐后,老符下鍋的卻是過期的面。這些面在沒過期時都是高檔價位的,過期后都是特價處理出來的,但它們的份量和配料仍在,當低檔面賣就顯得特實惠超值,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老符的面學生趨之若騖,生意火爆不衰了。
經這樣一鬧,老符被罰款捌仟多元,面館也開不下去了,盤給一個外鄉(xiāng)人賣包子。老符也搬離了幸福路,不知去向。
【老符賣面散文】相關文章:
奧灶面散文10-06
炸醬面散文10-06
老·舊散文10-06
老乞丐散文10-06
老七散文07-11
老倉庫散文10-05
桐老散文10-06
老柳樹散文10-07
賣早點的阿姨散文10-06
年華未老,卻老紅塵心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