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家鄉(xiāng)的年俗散文

時間:2022-10-06 08:22:32 短篇散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家鄉(xiāng)的年俗散文

  1、掃塵土

家鄉(xiāng)的年俗散文

  在我的老家,臘月二十五有“掃塵土”之說。掃塵,有掃陳除舊之意,引申:“除舊迎新!

  小時候的房子是木檁、木梁、木椽子,土坯、土炕、土灶臺,一年四季燒柴草。冬天屋里放個大火盆,每天燒完火,要將火盆里放些鋸末子、高粱殼等燃燒值高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將灶堂中的火扒在火盆里。這一天火盆里雖然煙熏火燎,但熱熱乎乎的。家鄉(xiāng)的火盆是一種純手工藝品,過年回老家,鄰居五姑給我講了火盆的制作過程:火盆是用家鄉(xiāng)特有的一種色彩鮮黃、特別粘的黃土泥扣制的。

  那個年代由于家家都做,有的人家祖孫三代可能需要多個,加之黃土泥盆也不耐貯存,每年鄉(xiāng)親們都要做好多個。黃土泥只有北溝的一個泉子邊上有,采點泥巴也很不容易。常常都是男人去采。那兒的質(zhì)量最好,但由于人們亂采亂挖,地表破壞嚴重,每一次采挖都得將泉水排出,泉水不怎么多,大約一百來桶,兩人用水桶也得一個多鐘頭能淘干,活是不重,但那個泉子的水特別的涼,站在里面一會就涼得受不了,這就給淘水帶來了難處,淘的沒有出的快。常常兩口子忙半天也不一定能挖到泥,即使是挖到了,也不一定是好的,黃泥越深層的質(zhì)量越好,這就得誘導人們繼續(xù)挖,挖得越深水越大,挖夠一個盆的泥,得用一天的功夫,還累夠嗆。采回來的泥也不能立即做,得先將泥稀釋了,在干燥滲水性好的地方挖一個坑,坑的周圍要拍得十分光滑堅硬,將稀釋的黃泥用細籮過濾放坑內(nèi)自然沉淀,排水好的地塊3天以后將沉淀物上中層的取出,放在一塊大一點的木板上反復揉搓,揉搓的時間越長越好。揉搓的時候感覺干,適當加水。揉得泥拿在手里捏什么能成什么,既能沾還不裂縫。

  在這個兒有“打到的媳婦揉到的泥”之說,揉好的泥,粘而不沾,柔中有剛,泥揉好了,將一個瓦盆扣過來,放在農(nóng)家吃飯的桌子上,盆的外面用報紙糊上,將揉好的黃泥按3—4厘米的厚度,均勻地貼在盆的外面。涂均勻后用搟面杖或者是碗的側(cè)面不停地輾軋,輾軋得越光滑越好。有時候為了光滑,可蘸點清水。如此反復。將輾軋光滑的盆坯連同泥盆一起放陰涼處,讓其自然干燥,這期間發(fā)現(xiàn)有裂紋可用光滑的碗片蘸清水反復輾軋,直到滿意為至。大約得過一周,干透了,輕輕敲動幾下,就可以取下來了。有的家庭做的時候還要做個底,底大約5厘米左右,有底的看著更好看。

  火盆可是個好東西,在外邊瘋累了,不論多冷,將火盆扒拉一下,露出紅通通的火,別說烤,看著心里都暖和;鹋璨坏梢匀∨,還是我們冬天吃零食的保證。餓了,燒幾個地瓜、土豆、豆包,爆點玉米花,一頓豐盛的零食就解決了。在那個時候,沒有現(xiàn)在的火腿腸、方便面,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我們是在火盆的陪伴下長大的。

  火盆是好東西,但也容易將室內(nèi)弄得塵土飛揚。爆玉米,玉米一炸,火盆里灰會揚起老高。那時候都是土房,高粱秸稈的房頂,特別是有的高粱葉沒咔哧干凈,塔灰燈籠掛似掛在上邊,長長短短的像房檐的冰溜子,遇到風會刮得東搖西晃的。一旦落下來,落到哪兒,哪兒就是一片塵土;鹋枘軐ζぱ镜闷鸶掳,油黑油黑的,不多的幾件家具,一年也用不上幾回,常常落滿厚厚的灰塵,少許的幾張年畫上的人物也都模模糊糊。

  這就是我的童年,不過,不論多厚的塵土,也逃不過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家家都要大掃除。在我家臘月二十五這一天父親早早就說:今個兒咱家掃屋子。一場地覆天翻的大清掃就要開始了。

  父親是一家之主,家里的頂梁柱,通常家里搞衛(wèi)生之類的小活是不過問的,甚至連看都不看,也許有時候會說:哪兒應該收拾一下了,但從不親自動手。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可就不同了,父親早早就換上平日干活的衣服,把屋內(nèi)的大鏡子、被子、褥子等,早早搬到外面,如果酸菜缸、醬缸等太重的物件,實在搬不動就找東西苫好。墻上的年畫當然要小心地揭下來。那個時候父親比任何時候都溫柔,揭年畫的手有時候在顫抖,嘴里常念叨著:感謝畫中神仙、貴人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了一年,又要過年了,也要讓你們干凈干凈,換個位置了。父親會將揭下的年畫燒掉。那時候我們這些不懂事的孩子也都會被父親的虔誠所感動,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從不多言多語。

  一切收拾停當,父親找來一根能夠到房頂?shù)哪竟,上端綁上一把掃地笤帚,然后蒙上門簾什么的,只露出兩眼,進屋“唰唰”掃起來,先把塔灰沾掉,然后就把房頂、墻皮等地方掃個遍。屋里頓時塵土飛揚,嗆得人出不來氣,悶得慌,掃一會就要跑出來透透氣,等塵土落一會兒,再進去掃,如此反復進出幾次,三間屋才能掃完。

  雖然那是一年最冷的日子,父親也會打開門窗,再一遍遍往地面灑水,塵土消失之后,也就到晌午了。由于敞著門窗,悶了一個冬天的屋里有一股特殊清新的氣味,讓人心曠神怡。塵土落完之后,才把搬出去的物件一件件放回原處,這個時候再看看屋里確實比原先干凈、亮堂多了。

  在父親掃房子的時候,媽媽也不得閑。頭上蒙條毛巾,將炕席拉到院子里用棍子敲打,頓時滿院塵土飛揚。然后掃炕,睡了一年的土炕,炕席底下的塵土厚厚一層,能掃一簸箕。這些事做完,到了院里拍拍身上的土,滿面灰土,只有兩個眼睛眨巴著是干凈的。擤一把鼻涕竟出來兩根泥柱子。等灰塵落定,用抹布擦家具、灶具,把炕席拉回原來的位置,把被褥搭在院子里曬東西的鐵絲上拍打后,用掃炕笤帚清掃后再往回搬。之后,把窗戶上的舊窗紙撕掉,糊上一層新窗戶紙,為了透明,還要用少許蓖麻油將窗戶紙涂一下,再貼上預先剪好的窗花,四角是四個云子,中間是人物花鳥,把窗戶點綴得有了濃濃的年味。

  那個時候,農(nóng)村過年是一年中最大的事,雖然條件差,沒有玻璃可擦,但還是想干干凈凈迎接新年,要把一年來家中積攢的塵土來個大掃除。然后不過初五就不讓掃地,放的鞭炮紙屑之類說是吉祥物、是錢財,若掃掉了就會犯窮。

  2、做豆腐

  小時候過年,家家都要自己做豆腐,生產(chǎn)隊每口人分的幾斤大豆,平時都舍不得生豆芽,更談不上炒鹽豆。鹽豆下飯費時間,還能勾引起人們的食欲,吃得多,費糧。那個時候大豆只有兩樣用處:一是做大醬,大醬是過日子不能少的必備品,當時適齡青年介紹對象,往往先看這家有沒有咸菜、有沒有大醬,咸菜、大醬已經(jīng)是農(nóng)民家庭中生活富裕的標準之一。再一個就是過年做豆腐。家家戶戶都要做上20斤左右豆子的豆腐。

  做20斤豆子的豆腐可是一件大事,年前年后一家人會有燉豆腐、涼拌豆腐、白菜燉豆腐、酸菜燉凍豆腐等無數(shù)種美味享受。在那個沒有市場、物資不豐富的年代,豆腐可是人們一個正月餐桌上的當家菜肴。

  過年的時候,最忙的是生產(chǎn)隊的那盤石磨,一天24小時不停歇。管毛驢的飼養(yǎng)員大叔最有人氣,鄉(xiāng)親們都要同他套近乎,不圖別的,一旦排上用磨的順序,有一頭好用的毛驢也是一件幸事。

  在我的記憶中,不是所有的毛驢都能拉磨。只有大肚子、小肚子兩頭最好用。進磨房,不用帶蒙眼,也能將石磨拉得“呼呼”響。其它的驢都不好用,一進磨房,不是拉屎就是撒尿,半天也拉不了一圈。

  做豆腐,要先將黃豆泡軟,在石磨上磨,毛驢一圈又一圈地轉(zhuǎn)悠,要把驢眼蒙上,要不毛驢頭懵,究竟是不是這樣,沒有深究。反正它是不知疲倦地轉(zhuǎn)啊轉(zhuǎn),石磨上掛著一個木鏟,轉(zhuǎn)一圈就將白白的豆 漿刮進磨盤外圍兜著的木圈的一個方洞里,于是,小驢轉(zhuǎn)一圈就聽“啪”一下,豆?jié){流進桶里。

  豆?jié){磨好,用開水沏一下,過籮。就是在大鍋上放兩條扁擔,扁擔上放一個箅簾子,箅簾子上兩人扯著一條比紗布要細得多的紡織品(豆腐包),將沏好的豆?jié){倒入,倆人盡全力擠壓,待豆腐包內(nèi)漿全部被擠出之后,俗稱的過籮就結(jié)束了。過籮后,籮上是豆腐渣,是做肉丸子等的重要原料,有的農(nóng)戶把它當作做大醬的補充原料;j下的漿進入鍋里,煮沸,豆?jié){燒開后,掏進缸里,然后用勺子慢慢攪和。此時,可以拿個碗,喝碗熱熱的豆?jié){了。

  豆?jié){溫度合適后,進入了做豆腐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點鹵水。這可是一個關(guān)鍵活,點少了湯湯水水豆腐嫩,拾不起來也不好吃;點多了出豆腐少,失去豆腐顫顫悠悠的質(zhì)感,梆硬,俗稱點老了,豆腐做砸了。

  點鹵水的時候,用一個豁口破碗盛鹵水,一只手一邊用勺子攪和,另一只端碗的手一歪,那些金黃色的鹵水就淅淅瀝瀝地摻進豆?jié){里,摻多少這要憑經(jīng)驗、憑眼力。

  鹵水點好,把豆?jié){缸蓋嚴。等上一支煙的時間,掀開蓋,會見豆?jié){凝成了砣。這就是豆腐腦。

  把豆腐腦一瓢一瓢放到已經(jīng)鋪好豆腐包的篩子里,然后蓋好,上面放上高粱秸的簾子,簾子上再壓一塊長石條。大約15分鐘,做豆腐的整個過程才算結(jié)束。

  豆腐做成了,用刀左一刀、右一刀打好,放在蓋簾板上,或煎或凍,或熬菜拌食,好吃極了。

  豆腐,家鄉(xiāng)的美食。家鄉(xiāng)關(guān)于豆腐的故事真不少。

  說是一饞鬼去朋友家坐客,大白菜燉豆腐,饞鬼是只吃豆腐不吃白菜,嘴里說著:我就喜歡豆腐,豆腐是我的命。朋友只好將不多的豆腐向他碗里夾,饞鬼吃得是汗流浹背。過了會主人上來盤肉,饞鬼放下豆腐吃起了肉,主人好事地講:您不是說豆腐是你的命,有了肉,您怎么不吃豆腐了?饞鬼更實在,有了肉我就不要命了,于是,一盤肉都讓饞鬼吃了。

【家鄉(xiāng)的年俗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03-09

【熱】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11-20

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4篇07-20

年俗的作文02-28

家鄉(xiāng)的變化散文10-06

家鄉(xiāng)雜記散文10-06

家鄉(xiāng)的房子散文10-06

家鄉(xiāng)的小橋散文10-06

家鄉(xiāng)的田野散文10-05

家鄉(xiāng)小溪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