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母親的記憶散文

時間:2022-10-06 08:00:11 短篇散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母親的記憶散文

  清明節(jié)快到了,每年,我都會跪倒在母親的墓前,默默地禱告,默默地向母親報告著幾十年間的變遷。對母親的記憶,慢慢地在眼前浮現(xiàn)。

母親的記憶散文

  母親離開人世已經(jīng)五十四年了。除了舊相冊中保存的那張照片,隨著自已的老去,我對母親的記憶,開始變得模糊起來。

  父親十三歲那年進了湖南長沙一間叫華實公司的紗廠學徒,安排在自備電廠干了機修工。一九三八年,日本迫近長沙以北的汨羅。鬼子未到,守城的國軍先亂了陣腳。在城內四處放火燒城,損失慘重。華實公司被迫停產(chǎn)了,工人都疏散回家。三年以后,整個工廠南遷到了湘西山區(qū)一個叫安江的小鎮(zhèn)。父親在接到工友傳送的工廠開工消息后,從湘中老家的鄉(xiāng)下帶著母親一起尋到了安江,因之前幾年已學得一手技術,于是他順利地重操舊業(yè)。一九四六年時,祖父去世了。父親回鄉(xiāng)下奔喪返回時,把還在上小學的小姑姑也帶到了小鎮(zhèn)。其時我已經(jīng)一歲,母親帶著我還照顧著小姑,一家四口人也夠她忙乎的。

  在鄉(xiāng)下時,母親就是個十分能干的女人,進城了,在工廠附近的住屋邊又挖地種菜貼補家用。當時大姑已在師范求學,經(jīng)濟上仍需得到父親這位兄長的幫襯。于是母親每年又喂了兩頭豬,換成錢后加上父親的工資勉強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和兩個姑姑上學的費用。

  到解放時,兩個妹妹巳陸續(xù)出生,父親在工廠已成為技術骨干,經(jīng)常加班加點忙的顧不了家,母親帶著三個孩子一天忙到黑,喂豬,種菜,操持家務。兒時我們穿的衣服,鞋子,全由母親手工制成,家里一個裝針線布料的筐里從沒空過,稍有些空閑,母親就會縫上幾針。晚上幾次我夢中醒來,也還見母親就著昏暗的燈光,用那種像A字型的木夾板夾著鞋底,用錐子鉆過去,再穿上線使勁拉緊。她做的布鞋結實耐穿,鞋底做好后會油上些桐油,曬干后又再油上一遍甚至兩三遍。每到過年時,我和妹妹們會穿上新棉衣新棉鞋。因為是老大的緣故,我穿新衣的機會更多些。因為貪玩。我的衣服褲子常有磨破或被劃壞。母親只要發(fā)現(xiàn)就會讓我脫下。洗干凈后補上補丁。他告訴我們笑爛不笑補,穿著一定要干凈整潔。

  小時候我屬于那種十分頑皮的孩子,喜歡在屋前屋后和鄰家的孩子打打鬧鬧,經(jīng)常惹禍。不管對錯,每次都是母親找別人家大人去道歉。記憶中她從沒動手打過我,最嚴厲的處罰,也只是讓我站在墻角,直到我保證不再犯錯。四歲那年的夏天,我爬在鄰居家灶屋窗外的地上看螞蟻搬家,鄰家嬸嬸炒著菜,順手把鍋里燒熱了的洗鍋水朝窗外一倒,不偏不倚就灑在了我的背上。當時燙得我用手一抓,銅錢大一塊皮就撓掉了。鄰家嬸子都嚇壞了,母親卻什么也沒說,抱著我就去了醫(yī)院。

  五歲那年我上學了,背著母親縫的布書包,棕黃色的布袋上母親用紅布剪了顆五角星縫在上面,很是好看。第一次去學校是鄰居的大姐姐背著我去的,回家后被母親訓斥了一頓:男孩子要學會自已的事自己管,從小就要養(yǎng)成好習慣。父親基本上對家里的事寸手不伸,母親也沒有文化,加上兩個妹妹又小,對我學習的事她從不過問。好在那時小學除了語文算術再沒有其他,我的成績倒是一直算好。小姑初中畢業(yè)后也在那間工廠當了工人,時常到家時會翻翻我的作業(yè)本。

  母親好客,又炒得一手好菜。廠里有不少同鄉(xiāng)的工人,他們大都是經(jīng)父親介紹進廠的。那時工廠招收新工人要有人擔保,一個鄉(xiāng)里的人聽說父親在廠里立住了腳,便紛紛尋了來,由父親介紹著進廠當了工人。每逢休息或節(jié)日,這些老鄉(xiāng)便來家里閑聊,母親一邊招呼著一邊洗菜做飯忙上忙下。鄉(xiāng)親們稱母親為大嫂,對母親十分恭敬。我們家當成了這些鄉(xiāng)親們的大本營。

  到我開始上初中時,家里又添了兩個弟弟。兩個妹妹也都上學了,鄉(xiāng)下的奶奶也來了。家里的房子實在太小,八口之家顯得十分擁擠,加上當時中學離家較遠,我于是選擇了寄宿,只有星期五放學了才回家。每次回家,母親都會炒幾個好菜,晚上還會為我煮上一碗又香又甜的桂圓煮雞蛋。我要是不吃完,她會認為自已沒煮好。我兩下三下干光了,她又擔心我在學校一定沒吃飽,弄的我好為難。到初中二年級時,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干得最多的活是上山砍柴,挑回來后賣給學校食堂,有時也會挑上街去叫賣。母親總是心疼我,怕我累著。每次總是讓我胡亂砍幾根柴棍子回家,然后給我點錢讓我回學校交差。一段時間后,我對砍柴有了些興趣,放暑假時,我向母親提出每天上山砍柴。倒是沒想到她會滿口答應,只是反復叮囑我什么過河坐渡船小心,上山后草叢太深的地方別去,千萬別爬樹摔著,能砍多少是多少,別貪心等等。每次挑著柴回家,母親總會對我上看下看,總擔心我劃傷了哪里。每次到家,都會有一大杯涼茶在等著我。每次到家了,家里的一些事再也不會安排給我,弄的弟弟妹妹都想跟我上山去砍柴。

  很快,國家開始糧食定量政策。母親和弟妹們每月口糧都只有二十來斤,食油也供應的很少了,因為不夠吃,一直不太管家事的父親開始在歇工時去離家十里之外的山邊開荒。我們種過紅薯,種過麥子,父親還帶著我去山上挖過厥根和土獲苓。每頓吃飯時,母親總是有意無意地最后上桌。到后來,母親的臉出現(xiàn)些許浮腫,小腿上用拇指按去,凹下去的地方好半天都彈不回來。那時父親已是車間維修技術最過硬的工人,車間書記會時不時送上幾斤雜糧或一瓶糠油棉籽油一類,囑咐父親保重身體。

  糧食定量了,街道卻辦起了公共食堂。母親有過喂豬的經(jīng)驗,被安排在了食堂當了飼養(yǎng)員。在一次切豬草時切傷了拇指,當時母親只是按鄉(xiāng)下的土方找了些蜘蛛吐的那種白白的皮子包住傷口,沒想到第二天便發(fā)起高燒來了。父親馬上帶她去了工廠的職工醫(yī)院,打了針盤尼西林,留院觀察。到了晚上,高燒非但不退還有上升的跡像,渾身無力。當晚父親找了幾個老鄉(xiāng)就把母親送到了縣醫(yī)院。

  那天,一九六二年的八月十九日,因為父親前一天晚上在醫(yī)院沒有回家,我去上學時先到醫(yī)院看了看母親。病床上的母親只是對我揮了揮手,讓我快走。下午第二節(jié)課是化學課,課堂上我心里老感覺慌慌的,老是想起早上母親對我揮手那模樣。老師說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沒聽到,突然,老師點名讓我站起來回答提問了。他提了什么,怎么答?我什么也不知道。站了幾十秒鐘,我竟然哭出了聲。老師知道原委后,只是拍了拍我的肩頭:那你趕快去醫(yī)院吧,路上小心些。待我到初中部大妹的教室去叫她時,才知道下午剛上課她就請假去醫(yī)院了。一種不祥之兆壓的我透不過氣來,急急忙忙趕到醫(yī)院時,病房里幾個醫(yī)生正對母親進行搶救。一向堅強的父親滿眼是淚地拉我出了病房:你母親,我,真不想讓她走啊。聽話,到子弟小學把弟弟妹妹都叫來。我不敢停留,到小學叫上三妹和四弟,又趕回家拖著五歲的小弟弟,幾個人一邊哭著一邊往醫(yī)院小跑。圍在母親身邊,只見她臘黃的臉上毫無表情,聽到我們的哭喊聲,母親的眼角流下了幾滴淚水,眼睛卻再沒有睜開。兄弟姐妹五人齊刷刷地跪倒在母親身邊,任我們哭得天都塌了,母親終于不要我們了。

  母親走了,拋下令她牽腸掛肚的兒女走了。她才四十四歲,她走的太早。她沒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沒認真坐下來好好地吃過一頓飯。她留下的,是兒女們對她無盡的思念。

  五十四年過去了,親愛的媽媽,您在那邊過得還好么?您在世時,我們不懂事,我們不能自力,我們不曾有丁點孝順您的表示。如今您的兒女也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或許用不了多少年,十年?二十年?我們一定要再陪伴在您的身邊,一定要補上您該享受的一切,我們一家人,再也不分開。

【母親的記憶散文】相關文章:

記憶 散文10-05

對饑餓的記憶散文10-06

鐵路的記憶散文10-08

獨家記憶散文10-10

平凡的記憶——母校散文10-07

關于畫卷記憶的散文10-06

風逝了的記憶散文10-06

松江文化記憶散文10-05

抹不掉的記憶散文欣賞10-06

追憶母親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