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似是而非,陋見散文
《洞見》上有一文,題目是“不要去打擾別人的幸福”。作者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主題。其中一例是:一位姑娘假日乘硬座去見男友,其同學(xué)聽聞后,說:“我如果是男友,肯定買臥鋪給她!惫媚锫犃藴喩聿皇娣饋怼F渌宇愃,都是你自以為很幸福的一件事,在旁人的反向評論摻近來后,立馬破壞了幸福感。
看了文章,我很驚訝。我驚訝于作者的淺薄和幼稚,更驚訝于作者對自己的淺薄和幼稚還沾沾自喜。
人是有看法的動物,所以必然是社交動物。社交的最大職能就是相互交流看法。因此,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去評判他人的情況,是社交的合理功能,是人的本性,是天經(jīng)地義的。而作者要求“不要去打擾別人的幸!,所謂的“打擾”,就是指以自己的看法影響了他人對事物的感受。比如你在津津有味啃雞爪子,有人說,經(jīng)過檢查,這種雞爪含有致癌物質(zhì)百分之幾,含有提高血粘度物質(zhì)百分之幾,含有促使心梗多發(fā)的X物質(zhì)百分之幾,等等,你的津津有味立馬煙消云散,這個人的行為就是“打擾別人的幸!绷恕Uf到底,作者就是要求不要去評判他人,換句話說,不要去社交,因為社交就是交流看法嘛。這是不是幼稚得可笑?反過來說,人的所謂幸福感,也是在他人認可、或者你覺得他人會認可的情況下,才會產(chǎn)生的。姑娘穿上新衣服,旁人說很漂亮,她才會產(chǎn)生幸福感;旁人說很難看,她還會幸福嗎!我寫好一篇文章,覺得很滿意,是因為我認為別人看了會贊賞。如果別人看后都沒有反應(yīng),我的幸福感就會消失。項羽說過:富貴不歸故里,如衣錦夜行,誰知之哉?可見人的幸福感是在經(jīng)他人認可、或者預(yù)期他人會認可的時候才產(chǎn)生的。與世隔絕的絕對孤獨的人,不可能有幸福感,因為他沒有了對照物,沒有了尋求共鳴額看法,只有動物般的生存的物質(zhì)要求?捶ㄅc交流看法是互為因果的,因此社交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生活內(nèi)容。
如果順從作者的要求,“不要去打擾別人的幸!,那就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不相往來,也就是杜絕社交,但這是不可能的;另一個方法是違背本意,只說好話,照顧別人的幸福。但這可是別有用心者的行為,不是常人的作為。凡事附和對方,不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只能說明你另有目的,比如說話對象是不想失去的情侶或客戶,不敢得罪的領(lǐng)導(dǎo),或者是你想爭取選票的享受民主的群氓。
反過來說,你的幸福感在有人打擾下立馬消失了,說明你的幸福感是不牢靠的,脆弱的,風(fēng)一吹就會轟然倒塌的沙器。這樣自欺欺人的幸福感要它做什么呢!
【似是而非,陋見散文】相關(guān)文章:
信念的散文05-15
朱自清經(jīng)典散文05-18
回憶的散文05-14
偽裝的散文05-14
曾經(jīng)的散文05-12
真愛散文10-06
晨光散文10-06
風(fēng)言風(fēng)語散文10-06
匆匆散文10-06
慎獨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