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半畝蛙鳴散文
人到中年,重新走進祖母居住的村莊,心中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感覺。
麥收之后,老舅有了空閑,面對我這不速之客,透著一股久別重逢的親昵。畢竟,我的童年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這個依山傍水的村子度過。
久別不識舊時路,山村已是舊貌換新顏。“這里不是有個水塘嗎?”我問老舅。“那是哪輩子的事了!”老舅笑道,“算你小子有記性,還沒忘記小時候的蛤蟆灣!
我的確清楚記得這兒有一方水塘,大人們習慣稱其為葦子灣,因為水塘的四周長滿了蘆葦。一旦進入夏季灣里的蛤蟆的叫聲震天價響,我和我的那些小伙伴們就叫它蛤蟆灣。灣有半畝地大,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片汪洋了。灣里的水不深,野蘆葦?shù)归L得十分歡實。每年夏季,灣畔葦葉田田,獵獵臨風,貓身溜進蘆葦叢,便覺涼爽宜人。一身的燥熱蕩然無存。不提防身邊突然“嗖嗖”騰起飛物,又冷不丁“咚咚”潛入水中,緊跟著就是水面漣漪擴散,三兩聲蛙鳴傳入耳鼓。當你靜等著水鳥浮出水面久不得見,它們卻在更遠處悠閑嬉戲,全然不把你的窺探放在眼里。日暮時分,岸邊柳林蟬聲大作,與蛙噪交匯成嘈雜的和弦,于是,近于半畝之地的水塘就成為一個大樂池,此起彼伏,生生吵翻了一個黃昏!炎熱的夏天,蛤蟆灣是避暑的圣地,我和一群小伙伴浸泡在清澈的水里,同時也浸泡在童年的歡樂中。捉蜻蜓,做葦哨,打水仗,忙得不亦樂乎,只要外祖母的呼喊聲不擴散到葦塘上空,打赤膊光腳丫的孩子們悠然自得無拘無束,暮色蒼茫中,心緒就會被纏綿的蛙聲扯得悠長,小腦袋冷不丁蹦出父親常常吟誦的一句詩:“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童年的“豐年”的概念是模糊的。春種秋收,周而復始,年復一年,鄉(xiāng)親們?nèi)粘龆魅章涠,也沒見多大起色。平常的農(nóng)家日子也就全沒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外祖父是把遠近聞名的莊稼把式,祖母操持家務(wù)聞名鄉(xiāng)里,老舅一個一把扳不倒的漢子從不知道吝惜體力,日子還是過得拮據(jù)。日子像老驢轉(zhuǎn)磨,悠悠的轉(zhuǎn)那日月星辰。唯有那半畝蛙鳴,使得淡淡的鄉(xiāng)愁里長出了生氣,蛤蟆灣也因此沉淀了我的童年夢——在赤身露體的“泥猴兒”們捉魚摸蟹的戰(zhàn)陣里,在瞇縫了大眼跟蹤知了蹤跡的隊伍中,那個瘦小的寡言少語的孩子,總喜歡用心諦聽蛤蟆的歌唱,用不成熟的夢編織小山村的未來……
滄海變桑田究竟需要多少日月輪回,沒人能說得清。而作為一個人的生長之地,其變化卻又常常叫人始料不及!誰能想到,短短二十年,山村奇跡般崛起了我兒時做夢都不曾有過的樓群?當年蛙聲震天響的去處,竟然高樓林立街道平展——當人們的懷舊情愫被美好的生活嬗變所沖淡,就會萌生出一種復雜的情緒:有悵然,也有慶幸;有失落,更有愜意!
夜幕初落,村落燈火通明。初夏的氣息從遠處彌漫過來,帶著青莊稼特有的清香氣。四周靜謐安然。信步街頭,一時倒不知該去什么地方。是的,該看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老場院,老保管室,老牲口飼養(yǎng)院,老馬車店,肯定不在了。僅憑直覺,我差不多還能尋覓到蛤蟆灣的舊址,只是,野蘆葦灘不見了蹤影。那“呱呱”的叫聲也就在另一個世界重復著。我自忖:該去的去了,該來的來了!外祖父外祖母那一輩人勤勞一生的追求以及夙愿,在今天變成了現(xiàn)實,有理由相信,莊稼人的好光景還在前頭。生逢盛世,夙愿得償,我還須再去尋覓那半畝蛙鳴嗎?
【半畝蛙鳴散文】相關(guān)文章:
一畝閑田散文10-09
半入流水半入塵埃散文10-10
半城殤散文10-10
半闕詞章書斷腸散文10-09
一半光陰,一半心情散文隨筆07-11
讀《花田半畝》有感04-24
讀花田半畝有感11-19
《花田半畝》讀后感09-02
花田半畝的讀后感10-08
花田半畝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