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文匯總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文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散文作文 篇1
教師節(jié)近了,感恩老師的同時,拾起一段屬于自己的回憶。
我也曾在教育這個行當代課三年五載,誤人子弟足有幾百,其中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一言難盡。我一直擔任六年級班主任,承包一個班所有課程。小學畢業(yè)班的學生,既單純可愛又具有一定的成熟眼光,趣事煩事數不勝數。
至今仍記得20xx年那一屆的學生,敗絮朽木接到手,錦繡美玉送出去。如今14年過去了,大多已結婚成家,我仍能清楚地記得每個學生的姓名外貌習慣,現在凡在路上偶遇必親熱地叫聲“老師”。(別小瞧這一聲老師,我們小時候,沒有學生遇到老師會主動打招呼,避不開就低頭而過)。
教學種種經驗我不贅述,何況我根本就沒經驗,網絡上的教師行家特別多,不敢班門弄斧。以下記錄當時一篇學生作文,上過學的人都寫過《我的老師》,我班有72個學生,結果全班作文批閱完,我成了孫悟空,我的學生描繪了我72種形象,賦予我72般變化,哈哈,閑言少說,摘錄點片段與大家一起分享:
1.我們的老師個子不長也不短,不粗也不細……
批:如果與你跳繩用的繩子比,哪個更標準?
2.我的老師戴著眼鏡,是個眼鏡王……
批:幸虧后面少了一個“蛇“字,你可是從鬼門關轉了一圈,好險!
3.老師上課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一講就是一個小時……
批:下次聽課記得帶雨傘和救生圈,淹死后果自負。另外請給我準備氧氣瓶,滔滔不絕一小時我吃不消。
4.我的老師小巧的身材,修長的手指,白晰的皮膚,櫻桃小嘴高鼻梁,水靈靈的大眼睛,一頭飄逸的秀發(fā)……
批:這位小童鞋,感謝你為我提供了你們未來師娘的標準形象,我一定會向著這個目標不懈奮斗,謝謝!
5.老師喜歡穿風衣和西裝,系著領帶,一年四季都不間斷。今天黑風衣,明天白風衣,后天亮西裝,戴墨鏡時很有風度,像許文祥……
批:老師還沒通過時裝模特考試,沒那么多衣服穿。如果能一天穿一套我早開服裝店了,你贊助不?不過親愛的同學,你知道夏天穿風衣系領帶是什么感覺嗎?如果不知道,問許文祥去。你的明白?
6.我的老師,梳著發(fā)亮的中分頭,頭發(fā)服服貼貼地粘在頭皮上,瘦長的臉上有一付眼鏡,眼睛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衣服敞著一甩一甩的,像電視里的地下黨……
批:喂,這位同學注意了,你怎么詆毀我都可以,但你不能侮辱我們偉大的黨。你寫的是漢奸,簡直有損我黨的光輝形象,謹防禍從口出。
7.老師要我們課間躺在草坪上休息,可校長不讓。為了我們更好的休息,老師與校長吵架了……
批:吵架原因是我覺得種草不讓學生躺,不如改種仙人掌。悄悄問一句,如果老師與校長打起來,你們會起義嗎?
8.老師教學非常認真也非常有水平,不厭其煩地講課,哪怕十遍二十遍,直到我們懂了為止……
批: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如果講十遍二十遍,這種老師還能算有水平嗎?還有請記住,老師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同樣的題目三次五次你還不懂,那只能說明有兩種可能,一是我講課水平有問題,二是你的智商有問題,就別再指望十次二十次了,我們都傷不起,明白么?
9.老師很愛打扮,總是穿得干干凈凈,皮鞋擦得锃亮锃亮像個和尚頭……
批:恭喜你聰明的同學,你真有眼光,猜對了一半,我的皮鞋不是和尚頭,是老人頭,不過是假冒的。別小看這假老人頭,踢在身上的感覺會讓你終身難忘。
10.脫離了幼兒園的無憂無慮,一轉眼我們已進了小學畢業(yè)班,緊張的學習把老師也拖下了水……
批:現在想想還是幼兒園好混!既然你們把老師拖下水了,總得想法子再把老師救上來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陀呢!
11.我崇拜我的老師,他寫的字是那樣好看,柔軟瘦長像蚯蚓一樣靈活,和他的人一樣帥……
批:求你了小同學,損人可不能這樣損!
12.老師,你就像辛勤的`園丁,送走了一廟又一廟的學生,這次又來送我們這一廟了……(把屆寫成了廟)。
批:小施主,等送完你們這一廟,我就不做園丁了,佛祖已提升我當方丈,阿彌陀佛!
……
就我的記憶,能記這么多,除了最后一條是臨時摘抄的一則小笑話以增加趣味性,其它沒有一條虛構,沒有增減一個字。作文本發(fā)下去后讓全班互相換閱,所有學生笑成一團。我沒有批評任何人,也沒有表揚一個人,讓他們自由交流,從中發(fā)現樂趣并修正不足。從那以后,學生對作文課的興趣特別濃厚,一致要求把課程表里的一星期一節(jié)作文課改成每天一節(jié),他們寧可放棄自習課,哎呀媽呀,他們快樂了,我可累壞了!這幫小東西積極向上的熱情的確感動著我,也推動著我投以更大的熱情去帶領他們。而他們,不但是作文,其他各科成績都在突飛猛進,這正是我最樂意看到的結果。
畢業(yè)考試那天,我清楚的記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微笑著走進考場而又自信地走出考場的;我更清楚的記得,他們是排好隊一人一個擁抱向我道別致謝的;我還清楚地記得,轉身剎那,所有人都已淚如雨下……
十多年過去了,我經常在月華如水的夜晚回憶那段青春飛揚的時光,經常在風雨交加的旅途追念那段笑淚相和的歲月。我,便不再為生活的無奈而絕望。累,并快樂著!
散文作文 篇2
瀏覽空間的時候,那一幅幅精心設計過的照片就這樣床入了我的視線。那是一個自高中畢業(yè)后再未謀面的同學。相冊里載滿了他們近期的足跡,從多語多情的江南,小橋流水一直到漠北的草原,還有那重重的雪山。大半個國土仿佛都被剪裁在了這里。無論是婉約還是豪放,無一不讓人感受到了何為青春。而這些圖卷里有一個女孩的身影總是不遠不近的相隨,毫無疑問,那是他的伴侶。照片定個了他們那一秒的微笑,把永恒寫在了時光軸里。
心里是有一絲妒忌的。因為幸福對于他們來說,凈然那樣輕而易舉。而后,在回憶中一遍遍論證,妒忌也就消失的無影綜了。畢竟那樣的人也注定會有這樣的結局。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心儀的人,然后與之結伴而行,一路歡笑,將美景與人生僅售眼底。我想這樣才算得上是人生贏家。
照片里的他,還是記憶力的臉。卻明顯多了一分成熟與穩(wěn)重。
于是想起了很久之前的日子。
與他算不得很熟。只有一段時間我們被安排在了前后桌的位置。我不善言語,對于過分活躍的男生也沒有多少好感。而他,陽光而不耀眼,并且也是一樣在學習上會付出十倍的努力。那段時間,并沒有多少的語言交流。只是,會在課間,我和同桌討論問題時,他會中間插上幾句。然后,兩個觀點變成了三個,再然后,由他出面,向學霸討教,得出最具權威的答案。或者是自習課上,我們整理語文卷上的成語時,需要查詢字典。而那時,班里并不是人手一本。我們附近擁有字典的人只有他一個。于是,借用字典這件事請也變成了家常便飯。一開始,我們還會知會他一聲,后來,變得熟絡了,直接手一伸,如探囊取物般把字典從后桌搬了過來,然后,我們差字詞含義整理出來,他再借用我們的整理本。一次課間的時候,一個很活躍的女生從他書里抽出了一張照片,他家的院子,里面蹲坐這一只黃色的大狗,像片拍的`不錯,狗的俊美展露無遺。那個女生便哄鬧著,想要留下這只可愛的狗狗照片。我和同桌聞聲也扭過頭去看個究竟。確實是一張不錯的照片。從他的神色中可以看出,他是很在乎這張照片的,而后來,他真的就把照片給了那個女生,沒有一句推諉的話。同桌見他這樣大方,也去索要照片,鬧得一幫女生全來看熱鬧。而他顯然不是一個愛與女生廝混的人,很有禮貌的說了幾句,人們也就散了。
那個時候,大家的心思都是放在了學習上,幾乎所有的話語都離不開學習。我們常常和對方的成績作比較。每次考前都是比著勁的復習,成績出來時有搶著去看自己和對方的排名。一句“哞哞,這次真不賴”就是一句很中意的鼓勵。
從家里帶來的零食本來一直會放在宿舍的櫥柜里,互毆來,因為他的慷慨大方,每次都會給我們分享。我們的零食也開始賺到了教室。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也開始吧瓜子糖果類的東西放到后面的桌子上。有時,他在低頭看書,會被突然出現的手以及類似于扔過去的糖塊驚到,我和同桌便要遞一個眼色,想著下次糖果應該走那一條運輸途徑。
沒聽過人說他的不好。也說不上他有多么好。總之,他就是能讓人覺得一個人所應該有的狀態(tài),應該追逐的夢想。他就像是春日里的太陽,總是那么光明爽朗。
后來,我們高考發(fā)揮的都不怎樣。本以為能順利考取本一大學的我,分數只夠上一個層次最低的二本大學。說不出當時腦袋里是多么的混亂。而他,果斷選擇了復習,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選擇更好的前程。我很羨慕他,能夠那樣的篤定,相信自己的夢,相信自己的未來。像她那樣心思澄澈的人確實也應該這樣。而我,卻是那樣對未來充滿了恐懼與猶疑,我不知道明年的高考又會怎樣,我也沒辦法讓自己相信天道酬勤會應驗在考場之上。我沒有辦法在辭去面對自己的失敗,那將會把我徹底打入深淵。盡管有很多的遺憾,我最終還是走進了那所我不喜歡的校園。
而他,也在一年后,考取了一所口碑不錯的大學,并且熱情的投身學校的團體活動,在此與他在網上聊天時,他已經變得忙碌起來。后來,他有了一個和他一樣愛運動的活潑的女孩,并經常參加國內的馬拉松比賽。于是,開始在空間看到他們手捧獎杯的照片。再后來,便沒有了聯(lián)系。
和周圍很多的人一樣,聯(lián)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消失。有時你會不由得感慨一下時光為何如此飛逝,快的讓人來不及抓住他的尾巴。其實,時間就算慢下來又如何呢?對我而言,也無非就是多幾句嘆息吧。
散文作文 篇3
讀完了《林清玄散文》,我放下了書本,自己的心還沉浸在書當中,每次讀這本書,我總能感覺到一股暖意,我已經將這本書看了2遍,心里暖暖的,原來林清玄經歷了這么多我所見不到的事情。它們好像流水一般在我眼前閃過,很快又消失不見了。
這是一本散文集,我一篇一篇地看下去,看到了其中2篇我最喜歡的。第一篇是《溫一壺月光下酒》,講述了一些在月光下奏樂的百姓,充滿了悲傷和憂慮。有月光下的喇叭手,負琴盲翁。還講述了其他經典散文。讀完了這些,我認為林清玄就想告訴我們,在每一個幽靜的夜晚,總會有一些人在月光下哭泣,世界上總會有悲劇,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它不能讓所有人幸福。最后,一定要靠自己不斷勤奮努力。這篇散文集中,我還懂得了生命是短暫的,但是我們只要心靜下來,就能了解更多,得到更多,寧靜致遠。在《以水為師》中就講到了這一點。
第二篇是《白雪少年》,主要講了林清玄童年時期到少年時期發(fā)生的.事情,有《紅心番薯》《過火》等散文,讓我很難忘。每位讀者都在見證林清玄的成長,包括我。他的生活十分艱苦,可還是有如此之多的事情,從他父母身上,林清玄學到了很多,讓我也懂得了每個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有好也有壞,有開心快樂,也有痛苦難過。但是壞不一定就代表不好,好也不代表一定幸福。努力去享受奮斗的過程才會有成就感。
讀了林清玄的散文,我收獲了這么多,我鄭重向大家推薦這本書,真的不錯。我都開始準備看第三遍了。
散文作文 篇4
人間處處有善良,上課認真聽講是善;彎腰撿起一片紙是善;幫助值日生擦黑板是善;在共交車上為老人讓個座是善;為累了一天的媽媽倒杯熱茶當然也是善……善很簡單,可能它就在一瞬間,在你不知不覺的時候,善有時可能會很渺小,但它讓人間充滿歡樂和溫暖,就像美好的春天。( )
記得一天下午我和好朋友趙津菡一起走在放學的路上,我們邊說邊笑,聊得很開心。突然,我們看見了幾個發(fā)小廣告的叔叔,他們發(fā)了一張又一張,而接受小廣告的同學總是隨便一看就折成紙飛機玩了起來,玩不到小一會兒就丟棄在地上,不多時地上就滿是花花綠綠的紙飛機了。這是來了一位衣衫襤褸的`清潔工老爺爺,他彎下腰不停地撿著地上的廣告紙,而那些發(fā)小廣告的叔叔卻像是沒看見老爺爺一樣,依然不顧三七二十一的發(fā)著?吹嚼蠣敔斝量嗟臉幼,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對趙津菡說:“我們去幫那個老爺爺撿垃圾吧!地上的垃圾太多了,老爺爺什么事才能撿完呀!而且他這樣不停地撿,一定會累壞的!壁w津菡笑了一下說:“我也正有此想法,我們真是不謀而合。 薄斑等什么?我們開動吧!”于是我和趙津菡幫助老爺爺撿了一張有一張廣告紙,,剛才扔紙飛機的同學見了不由得臉紅成了一個大柿子,也彎下腰幫老爺爺撿了起來,人多力量大很快我們就幫老爺爺撿了一大袋子,老爺爺開心極了,一口一個謝謝,我們聽了都不好意思了。發(fā)小廣告的叔叔見了可能是覺得慚愧極了吧,灰溜溜的走了。我們雖然很累但覺得心里很開心。
讓我們一起記住“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句名言吧!它會讓人間變成溫暖的春天,如同春風拂面。
散文作文 篇5
“薯農”們經過近半年的辛苦勞動,終于盼到了紅薯成熟的季節(jié)。聽老農們傳授,霜降過后,是挖紅薯的最佳時機,正值近幾天,秋高氣爽,天氣晴朗,更是開挖的絕好機會。只見人人扛鋤、拿鍬,手提、肩挑、車子拖,忙得不亦樂乎。不是觀其身上的那套舊警服,誰也不會想到,這些開心的“薯農”竟是我單位的退休干警。
丈夫也一樣,像個地道的農民,欣喜地用大米袋子,裝回來兩袋紅薯,有紅心的,黃心的,大部分是紫心的。這些紅薯品種不一,個頭大小也不一,有拳頭大的,也有小老鼠大的。還有最顯眼的,就是那個連蔸都挖回來了的紫薯,壯壯的薯蔸下只結了一個“獨生子”, 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那個“獨生子”竟然有足球那么大。
看看粗粗的薯蔸,瞅瞅大大的薯仔,真是“虎父無犬子”,父強子壯。我好奇地把那個紫薯在體重稱上一放,哇!數字馬上顯示2.1kg“有4斤多重?這個稱可能有點偏重吧!闭煞虿幌嘈诺卣f。也許是長勢太快,這個足球大的紫薯,表皮裂開了很多口子,就像一道道溝渠。驚喜之余,我不免有點惋惜:“還不如多結幾個小的!
紫薯是我的最愛,往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到超市去買,有時還遇不到。聽說這種紫薯很難“侍候”,沒產量,別人一般不種。見我鐘愛紫薯,今年紅薯插種時,丈夫對我說:“我到農村去訪一訪,看有紫薯藤賣沒有!庇谑牵匾獾骄徒r村詢問了幾家村民,買到了一些紫薯藤試著插下。真是心想事成,沒料到,幾個月后,竟然收獲這么大。
“你先拿幾個紫薯去蒸了嘗嘗,看味道是一樣不?”丈夫一句話提醒了我,我趕快洗了幾個不大不小的,放在鍋里蒸起來。沒多久,一股濃郁的薯香味撲鼻而來!班,真香!”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薯香氣,發(fā)出一種情有獨鐘的感慨。
悠悠的薯香隱約把我?guī)У搅送,想起了母親做的薯條、薯片的香味。那種薯香,雖然隨著母親的逝去而從我的嘴邊飄走,但它卻永遠不能從我的心中隱去。
那時,父母家雖然苦,但勤勞的父親,除了因祖籍廠區(qū),無法種出大米之外,其他的五谷雜糧都可以種出來。在米飯難飽的年代,紅薯一年到頭卻吃不完。
國家償還外債的那些年頭,居民的糧食大多以供應紅薯、雜糧代替。每到紅薯收獲的季節(jié),自家地里挖的,加上國家供應的,都可堆成小山。
過去的'紅薯都是白心的,不粉也不甜,口感很不好。一天三餐,全家人不是吃“圞(luan)豬圞羊(整個的蒸紅薯,圞:圓的)”,就是吃“芝麻煮糖(切碎的湯煮紅薯)”,我和弟妹們看到就發(fā)愁,寧可勒緊腰帶,也不想去嘗嘗。
子女看到紅薯發(fā)愁,父母看著子女發(fā)愁。能干的母親舍不得紅薯爛掉,更舍不得讓孩子挨餓,總是想盡辦法,讓紅薯成為我們的最愛。于是,她根據孩子們的喜好,常把紅薯切成條、刮成片,曬干后,用油炸得又香又脆,給我們當零食。
記得那時,母親每晚都要專心專意地到室外去觀察天空,分析天氣。若估計第二天是晴,母親天還沒亮就要早早起床,蒸紅薯、刮薯片、切薯條,忙個不停。切好了的薯條,刮好了的薯片,又要將其曬在一個個很大的簸箕(當地叫南盤)里。紅薯蒸了一鍋又一鍋,薯片曬了一盤又一盤,一次不知要曬多少盤。
曬干的那些薯條、薯片,除了平時炸一些給我們吃,大部分要留到過年。每次過年,母親把炸好的薯片、薯條,密封在一個個底下墊有沒化開的石灰大壇里,一直吃到來年的四、五月,仍然是香脆可口,味美無窮。
那時,很多要好的同學,每逢星期日就喜歡到我家來玩,?湮覌屇苣芨桑龅氖砥、薯條不僅很好吃,還很經留。母親的能干,讓我這個做女兒的成了同學們羨慕的焦點。記得有一個曾經在我家吃過薯片的男生,在同學中夸我家的零食吃不完,說“你四五月份到她家去都有東西吃!币驗椋菚r候家家都比較困難,過年能有點零食吃就不錯啦,別說平時。
經過母親的辛勤加工,那些原本被我們嫌棄的紅薯變成了嘴里的美味?吹胶⒆觽儛凵狭思t薯,父母親也不用再發(fā)愁了。
每年的紅薯,被母親加工成一部分干品之外,剩下的就儲存到廚房的一個地窖里。那個地窖很深,進口也很寬,平時上、下都要借助于一把長梯子,而且,還要提個油燈到里面去照明。東西放進、拿出,都要用繩子吊著一個籃子,一人在下面裝,一人在上面拉,須兩人配合。小時候,我常覺得那個地窖很神奇,覺得那種活兒很新鮮。
地窖常用蓋板蓋住,出口的四周有很寬、很深的槽,鑲在上面厚厚的蓋板,銜得平平整整,不會突出地面。父親總是在蓋板上方放著一張吃飯的四方桌,外人根本看不出來,在飯桌的下面還藏有一個“寶庫”。 聽父親說,那個地窖是祖上遺傳下來的。
因為地窖之深,所以,儲存在里面的紅薯,不僅不會壞,而且,還越存味越甜。母親常把經過久存的紅薯切成絲絲,與面粉、蔥花拌和起來,用筷子夾成朵朵花樣,放在油鍋里,炸出一個個“張牙舞爪”,像章魚一樣的食品,當地人叫“甜雞”!疤痣u”不僅香酥,更是很甜,那是我和弟妹們最愛吃的一種馃子,它不是一般的甜。
濃濃薯香,深深情長。多少年過去了,每當吃著紅薯,聞到薯香,我就會想起父母;想起父母家的紅薯地窖;想起曾經在父母身邊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它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情,飽含了父母的多少愛。那是比薯香更濃、比“甜雞”更甜的情愛,它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永遠……永遠也揮之不去。
散文作文 篇6
“咚”一聲鐘響,似是從那模糊的遠方傳來,又似是從心底傳出,這似乎不僅是聲音,還是一股意境,如洪鐘,如流水,似剛似柔,或許,這便是“禪”。
中年時期的林清玄曾出過家,不知是什么原因,但我認為,絕對不是林清玄自愿的,沒人會愿意去當和尚,或許是被逼無奈,或許是厭倦凡塵。總歸是有原因的。但這也造就了林清玄那充滿著韻味的文章。
林清玄的散文,或多或少,都是帶了點悲愁的情緒,是我的理解出了問題嗎?恐怕不是的,為什么那么多僧人,不跳出來寫這些文章,恐怕是因為對滾滾紅塵徹底無望,便轉身遁入空門了吧,或許看透了一切,但對我們還抱有希望,便拿起筆,寫出一篇篇文章,由此來拯救我們,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從這點來看,林清玄散文帶來的憂傷之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這是,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林清玄先生可能是有心,也可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但無論如何,至少讓我明白了,我們所行走的世界,是有很多沙子的,雖然是我個人理解,但這,便不正是讀書的真生意義嗎?
一篇《放生的麻雀》講的是作者在林間走過時看見地上的麻雀尸體,經了解得知這是近期剛被人從籠中放出,因為忘記了飛翔的動作或是失去了一顆想飛的心,從而落在地上餓死,冷死。很顯然,所有人都能看出,作者在這將麻雀比成我們,而籠子又比做成了什么呢?是囚禁我們思維的阻礙嗎,我想不是的,這籠子,指的便是那些千篇一律,毫無意義的生活,這會使我們忘記了拼搏,忘記了如何熱血的向前進!受到了世俗的影響,受得了世俗的囚禁,受到世俗的'思維,受到了世俗的行為,如若再不行動,便會像這可憐的麻雀一般,默默的在林間滅亡。
一篇《更恒久的價值》告訴我們,什么是價值--用的久嗎,實用嗎。追潮流,追時尚,舊東西什么的,統(tǒng)統(tǒng)拋掉,這便是現在人們的思想,這不也是受到影響的一種嗎?
文章不同,卻同樣有一種看破了一切的無拘無束,林清玄并不指望我們能夠跳出紅塵,這是不可能的,光明在前方,世間路要走,無拘無束的走下去。
散文作文 篇7
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碑斎藗冞在為春風里的沙塵喋喋不休時,夏日的炎熱伴隨著陣陣驚雷悄然而至。仿佛一夜寒冬天明已然夏季,湖畔的桃花映面紅,轉眼間又落了一地,春去春來不曾留意,夏日當歸,撲面而來。
立夏之美,在于希望。北方的春天短暫而曖昧,作為四季的輪回之始,既無法擺脫冬日的冷峭,又難見風和日麗的溫煦,于是,人們往往期盼著春天之后的夏日,渴望溫暖的'陽光,稻田的幽綠,田野的花香,以及五光十色的夏日夢鄉(xiāng)。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詩中曰: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問君心有何所寄,恰似細雨起波瀾。初夏纏綿的微雨,繚繞的斜風,明凈的小巷街道,斑斕的色彩,處處彌漫著浪漫的氣息,撩撥著人們內心的諸多渴望和細膩心思,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的無限美好祝愿。
立夏之美,在于勤勞。作為農業(yè)傳統(tǒng)國家,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古人對時令變化充滿了虔誠,人們用極大的熱情和隆重的儀式,來迎接夏天的到來。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農諺有云:“春爭日,夏爭時”。這是說,農事安排春光寶貴,夏時如金。春種晚一日不如早一日,夏收夏種夏管晚一時不如早一時,“蠶老一時,麥熟一晌”。所謂“四月插秧谷滿倉,五月插秧一場光!,則告誡人們不要懶惰蹉跎,要想有所收獲,就必須行動起來,只有把握農時,辛勤勞動,努力耕耘,才能豐衣足食。
立夏之美,在于成長。在《禮記月令》中,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罢f明在這時節(jié),萬物生長處于旺盛期。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边@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在經歷了一整個春天的蟄伏和孕育,萬物在夏日的召喚下,紛紛開始嶄露頭角,活動筋骨,呼吸空氣,汲取養(yǎng)料,陸游在《立夏》中寫道: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绷幊趺,簾櫳暑尚微。花兒盡開,引來眾多蜜蜂采摘,槐樹柳樹開始長出新枝,逐漸繁密,生機勃勃。
總之,“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夏時之計貴如金”。時光荏苒,日月如梭。爭日搶時,時不我待。在這個初夏的季節(jié),蓄勢待發(fā),用自己的真誠和耐心,充實每一天的生活,不枉費每一刻的時光,譜寫一曲朝氣蓬勃的夏日贊歌。
散文作文 篇8
如果我還年輕,我定要背上行囊,帶上相機獨自走進那云深谷幽的橫斷山脈走進那人跡罕見的神農架,走進那神秘莫測的西藏。用最高超的技巧,濃縮所有的神奇,向世人展現我眼中的祖國。
如果,我已行將就木,我定要拄著拐杖,帶上信箋,獨自走進那流無溢彩的桂林溶洞走進那蒼茫遼闊的大草原,走進那清寒素雅的長白山天池。用最美最華麗最生動,最細膩的語言描繪所有的景象讓我在閉上雙眼的那一剎那,還能回想起它們的美,但是我毫不猶豫地將紙撕碎,燒成齏粉,因為任何贊美他們的言辭都是那樣的`蒼白、膚淺,甚至丑陋,更因為當我第一次遇見他們,就已明白他們早已印烙在我心中,祖國早已銘刻在我心中。
如果,我死了,我的尸骸定要埋葬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埋葬在滄桑凝重的塔里木河埋葬在隆峻雄奇的巫峽棺山看漫天黃土迎風怒翔看千年不死的胡楊傲立于驕陽之下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或許有一天,我的棺槨會被打開,但我那早已成了白骨的手卻仍緊緊攥那是一抔黃土,生命中最后那一抔黃土就是我在人世間最后的證明,那一抔黃土就是我永不停動的心,里面存在著我對祖國最完整、最完美的記憶。
如果,我已成了靈魂失去了我存在的記憶但我還是會飄到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畔飄到美不勝收的香格里拉飄到如詩如畫的九寨黃龍化作那里的一陣風一雜云一滴雨化作我心中祖國的一部分。
散文作文 篇9
又一次,蒼茫的夜幕降臨了。
月光如鏈,如水,冷冷的籠罩了四周,夜靜的可怕。我卻也因如此,覺得心清澈了些許;僅僅是為這為萬人頌道的月色之美嗎?的確還有令我為之震憾的一幕:
也許是風,將暗香送入我的鼻孔,我立刻渾身輕爽開來,我憑著嗅覺,一路尋來──那是一叢絕對算不上什么好看的花!我為自己的過早興奮懊悔,本以為可以發(fā)現……然而奇跡也真的發(fā)生了。
月光依然溫柔似水。我驚訝的發(fā)現花在自由下落,它在月下凋零了;白天嬌美的盛放,然而此時,只有自己清楚,孤獨的承受著自然賦予它的悲劇……是啊,它選擇了此時的凋零,它選擇了月下孤獨的承受,它選擇了將最美留于白天賞花的人,它的選擇凄美異常。
凝視著它的抉擇,回想白天時分它的嬌美,我似乎讀懂了什么,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只為奉獻而寧愿獨自默默承受痛苦的光輝人生。這的`確不需言說,是須用心領會的東西。
月上樹梢,夜風微襲,我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它的花瓣在風中旋舞,飄飄搖搖,悠悠郁郁,開始恨風使它速落。它在感傷飄零嗎?依稀舍不得花朵嗎?不!它在舞蹈,它在雀躍它知道,凋零是自然規(guī)律,自己無法左右,又何不將最美的舞姿留于生命的終結?這不是更完美的結局嗎?
淚已劃落嘴邊,腥咸的感覺,我為著這份奇遇的美好而輕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開始吟唱著,花開自然是一件令人心喜的事兒,它讓我們賞心悅目,心情開朗;然而花落又是自然常理,我們應該知道落紅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多么高尚呀!所以我們需做一個現實主義者。何處無花開花落,早晚而已;看到花開就逃不過看花落,無需傷感,我們應為它的光輝人生而慶幸來對。
雖然李煜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而愁緒滿懷,即使林黛玉淚訴《葬花吟》令豪客傾頌,她為落紅哀歌,而今夜,我要為落紅寫篇贊歌!它揭開了生命的真諦:人生應當奉獻,為人類的事業(yè),無怨無悔!
當花瓣離開花朵,唯有“暗香”殘留,輕輕的飄入我心扉,它也將漂洋過海,飄遍中華大地。
散文作文 篇10
早上醒來外婆的第一句話是:“你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嗎?”,我立刻意識到昨天是外婆的生日,生日年復一年,年年有,年年過,我從來沒有想起來過外婆的生日,也從來沒有想起來家里每一個人的生日,有一個人例外就是余坤燦,我沒有忘記過,全家人也沒有一個人忘記過。
每當外婆將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面條端到一個人的手里的時候,這個人這才想起今天是他的生日,家里每一個人的生日外婆從來沒有忘記過,但是外婆的生日卻沒有一個人想起來。是我們太淡漠,還是外婆太經意了,外婆為了我們全家操勞辛苦一輩子,我們卻沒有意識到外婆的存在。
余坤燦能有今天得益于我們家里的每一個人,我的早教意識如果沒有家里人的配合是不可能的,雖然每個家人都在起著不同的作用,每個人的作用大小并不一樣。有了外婆的.后勤工作,我沒有后顧之憂,余坤燦沒有衣食之煩惱,我才能夠全身心的去帶余坤燦,我才有時間去尋找下載資料,制作大量的電視圖片,才有時間去記日記,才有時間去總結余坤燦的早教思路。
外婆是一個能干的人,是一個記憶力超強的人,是一個任勞任怨的人。
沒有改革開放的年代,物資高度缺乏,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外婆做的,家里有縫紉機鎖邊機,外婆做的衣服和賣的一樣漂亮。外婆燒的一手好菜,每天不同樣的飯菜,我們不說飯桌上的菜品,僅是主食每天幾乎都不會少于三個,擺滿一桌子的菜盤子會使人大開胃口。
外婆過目不忘,能夠記起十多年前只是問了一下辦公室的那個人,而且只是見過一面以后再也沒有見過的人。
像外婆一樣任勞任怨的家庭主婦,現在已經不多了,可惜的是外婆文化程度太低了,外婆父親早年去世,外婆只讀了初一就隨知青下鄉(xiāng)了,在知青點當了一個四十幾個人知青的家長。
余坤燦會記得他有這么一個能干的外婆嗎?余坤燦會記得有這么一家人陪伴他成長,余坤燦應該感謝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的家人,他的老師,記住跟他天天在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們,尤其是一個天天陪伴他的外婆。
【散文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散文作文5篇10-07
【精選】散文作文九篇10-07
散文的作文九篇10-06
散文作文八篇10-07
散文的作文6篇10-06
散文作文10篇10-06
散文的作文六篇10-06
精選散文的作文6篇10-05
名家散文07-22
新路的散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