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合唱》聽后感(精選7篇)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聲樂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蘇聯(lián)重新整理加工。下面為大家?guī)砹恕饵S河大合唱》聽后感,歡迎大家參考!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 篇1
記得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暑假,我全家去過陜西宜川觀看黃河壺口布。當時看到壺口瀑布那驚天動地的磅礴氣勢,看到黃河那一瀉千里,呼嘯奔騰的壯觀景象,我感慨萬分!此情此景,我深深地被壺口瀑布那動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為黃河那勇往直前的一精一神所折服,為黃河那無堅不摧的氣慨所感激!上周在音樂課上聽了《黃河大合唱》之后,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更感受到黃河的力量,一時我心中的愛國之情油然而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是中華兒女力量的源泉,她象征著中華民族氣吞山河的崇高氣節(jié)。
《黃河大合唱》為抗戰(zhàn)發(fā)出怒吼,喚醒了中華民族的靈魂,表達了我國人民抗戰(zhàn)的`心聲,激起了人民的斗志!其中聽《保衛(wèi)黃河》這一章的音樂,好象聽到黃河水流奔騰湍急的聲音,歌聲此起彼伏,一個波瀾壯闊的人民戰(zhàn)爭場面躍然眼前!氨Pl(wèi)黃河、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的歌聲,唱出了中國的危急、唱出了全國人民緊急抗戰(zhàn)的形勢。激揚的歌詞與鏗鏘的旋律一交一融在一起,鼓勵著中華民族一團一結起來,保家衛(wèi)國,并肩作戰(zhàn),消滅日本侵略者,重建美好家園。
《黃河大合唱》以高昂的節(jié)奏歌唱了黃河的博大雄姿,以熱情奔放的旋律贊美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以熱情激昂的歌詞頌揚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它始終激勵著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聽了《黃河大合唱》后,我周身充滿力量,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抗戰(zhàn)年代的《黃河大合唱》至今仍然感染著我們。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一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革命先輩憂國憂民,前赴后繼,不惜流血犧牲,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戰(zhàn)歌。今天,建設祖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大國崛起,是每個中國人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們青少年一代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初中生,要牢記祖國慘痛的抗戰(zhàn)歷史,不忘國恥,熱一愛一祖國,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從我做起,努力學一習一,不斷進取,長大了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 篇2
在近期的音樂課上,我們聽了《黃河大合唱》,觀看后使我回味無窮,深有感觸。
合唱的一開始便如同千萬民眾在怒吼,表達了中國人民對黃河崇高的敬意,也表達出了黃河的雄偉磅礴。后面也接二連三地發(fā)出了人們對黃河的歌頌,“啊,黃河”,“啊,黃河”等語句也在歌頌中時不時的出現(xiàn),表達了中華民族對黃河無上的敬意。突然,歌聲從悠悠的`歌頌慢慢的變得越來越深沉,最終變?yōu)榱藨嵟囊舴,原來,日本開始了對黃河的侵占。緊接著的是《河邊對口曲》,在樂曲中采用了民間鑼鼓伴奏的一些手法,音樂旋律由兩個樂句構成,它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反復敘述了兩位老鄉(xiāng)的悲慘遭遇,讓人們感到了無比的悲痛。這首曲子雖然悠閑,但到了后來,我越聽越憤怒,曲中的兩人萍水相逢,但他們卻因為一個共同的而結識并一起努力,為的就是保衛(wèi)黃河,表達了中國人民對黃河的熱一愛一。到了大合唱的末尾,《怒吼吧!黃河》,表達了我們中國人民的憤怒到達了極點,已無法再繼續(xù)忍耐下去,便如同黃河潮水憤怒起來,不再忍耐,不再躲避,勇敢的站起來,與外界抗衡。
聽完《黃河大合唱》后,我明白了:人不可以太膽小要牢記祖國慘痛的抗戰(zhàn)歷史,不忘國恥,熱一愛一祖國,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從我做起,努力學一習一,不斷進取,長大了報效祖國,為國爭光!要如同黃河一樣勇敢堅強!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 篇3
雖不曾見過黃河壯,書中?吹近S河涌。雖不曾聽過黃河兇,歌中常出現(xiàn)黃河滾。
今天,我聽了聞名一過的《黃河大合唱1》,雖然我并不喜歡高音唱法,但我卻被它吸引住了。那里邊的歌詞振奮人心,“咳喲,劃喲……”管它烏云波濤,冷風還是浪花,把住舵咱們劃吧!
那一聲聲:咳!
劃喲!
咳!
劃喲!
響徹天谷,沒錯,劃船好比上火線,只有團結,才能往上沖!
劃!
沖啊!
當看見河岸,登上河岸,然而,風浪還沒有平息,我們還得和黃河比拼!
這不正如一個班級嗎?一個班,個顧個,誰也不顧集體,你說這樣一盤散沙,有何作用?風一吹,隨風都飄走了,留下的純屬僥幸。只有攜起手來,筑成一堆沙堡,那么哪怕風吹雨淋,電閃雷鳴,我們都是堅韌不催的。有句話叫:“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但我個人認為,在進的時候,還得靠著別人的扶持,一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只是一個在活。說回來,假如我們班有32個人,每人一份32份,你學你的',他學他的,那么有困難時誰也不回來推你一把!
那時就是后悔也來不及了!
因此,我認為,團結是一個班最基本的一個性質,沒有團結,也就沒有一個真正的班級,有的只是“虛象”。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 篇4
上幾節(jié)音樂課,老師讓我們欣賞了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這首曲子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后,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他有感而發(fā),立即寫下了《黃河》詞作。冼星海聽了這篇詞作后很受啟發(fā),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里,抱病連續(xù)寫作六天,終于完成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
這部作品共有八個樂章,每章開頭都有配樂朗誦。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運用了領唱及合唱相呼應的演唱形式,在氣勢磅礴的歌聲中,我仿佛看見黃河的巨浪正在上下翻滾著,天空中布滿了烏云,在波濤洶涌的黃河上,一位位船夫手持船槳,嘴里高聲喊著勞動號子,齊心協(xié)力地向前劃著,船在驚濤駭浪中行駛,隨時都有船翻人亡的危險,但他們毫不畏懼,仍舊勇敢地向前劃著。第二樂章為《黃河頌》,這個樂章運用了壯闊、熱情、深切的音樂語言,歌唱了黃河的.雄姿,贊美五千年的文化,頌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在音樂中我仿佛看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觀情景。第四到八樂章也是如此,從各個方面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和斗志。
啊,《黃河大合唱》,你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斗志與勇于拼搏的精神,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開拓明天的生活,為保衛(wèi)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 篇5
《黃河大合唱》是誕生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大型聲樂作品,是一首極其激動人心的抗日戰(zhàn)歌。它用象征性的手法,塑造了一個民族“巨人”的典型形象——黃河,既有中華民族的氣魄和強烈的時代精神,又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族風格。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它的精湛技巧,都可稱為我國音樂作品中當之無愧的楷模,是我國音樂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引為自豪的'藝術明珠。
1938年秋,24歲的詩人光未然滿懷抗日的熱情,來到黃河的壺口,親眼看到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麗景象。黃河的力量給了詩人以啟示,他決心要“寫一首謳歌黃河的詩”。后來,詩人又經歷了呂梁山的戰(zhàn)斗,抗日民族革命戰(zhàn)爭更加激發(fā)了詩人的情緒。在永和關,詩人曾從黃河船夫與惡浪搏斗的豪邁氣概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詩的意境又一次升華。他再也抑制不住謳歌黃河的創(chuàng)作欲望了,就在1939年3月初,他帶著傷病,只用了5天時間,就寫成了震撼人心的歌詞《黃河大合唱》。歌詞對黃河作了全面生動的描繪,并賦予它以巨人般的堅強性格,不僅使我們看到了黃河之長、黃河之險、黃河之雄偉,也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黃河的屈辱、黃河的覺醒、黃河的力量。
在延安窯洞里,當時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的冼星海,聽了光未然滿懷激情的朗誦后,一把從詩人手中拿過詩稿,動情地說:“我要把《黃河大合唱》寫成具有中國氣派的大合唱!我有把握把曲子譜寫好!”冼星海就是以這樣熾熱的情感寫好了《黃河大合唱》的總譜和合唱,總共只用了6天的時間。
1939年4月13日,《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陜北大學禮堂首次演出,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周恩來曾為冼星海親筆題詞:“為抗戰(zhàn)發(fā)出怒吼,為人民譜出呼聲”,這也是全中國人民對《黃河大合唱》的高度評價。
《黃河大合唱》共有8個樂章,每章開始均有配樂朗誦。①《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描繪船夫們與黃河風浪搏斗的動人場面;②《黃河頌》(男聲獨唱),唱黃河的雄姿,贊五千年的文化,頌民族精神的發(fā)揚;③《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痛訴民族的災難,歌頌時代英雄;④《黃水謠》(女聲二部合唱),控訴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⑤《河邊對口曲》(男聲二重唱及混聲合唱),敘述流亡群眾的悲慘遭遇,顯示人民的斗爭決心;⑥《黃河怨》(女高音獨唱),唱出了被壓迫、被污辱婦女的痛苦哀怨;⑦《保衛(wèi)黃河》(輪唱),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前赴后繼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⑧《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象征東方巨人為抗戰(zhàn)最后勝利而發(fā)出的吶喊。
《黃河大合唱》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鼓舞群眾奮起抗戰(zhàn)的戰(zhàn)斗號角;今天,它仍然激勵著我們永遠向著勝利前進!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 篇6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边@句歌詞想必老一輩革命者一定不陌生吧?沒錯,它就是著名的紅色歌曲—黃河大合唱中的一句經典話語。當我還小的時候,我并不知道什么是革命紅色歌曲,但是當我慢慢長大了,我知道了。
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家園是這群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打拼下的;我們的紅領巾是他們用鮮血染紅的;我們的種種幸福生活也是他們……
這首歌曲的作者是光未然與冼星海,光未然在隨軍從事革命事業(yè)過程中創(chuàng)作的,當他看到黃河的氣勢磅礴,中國雄奇的山川,戰(zhàn)士們英勇的身姿,他被震撼了,他決定以黃河為題目寫一首長詩,他懷著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后來,當他見到冼星海時,冼星海同樣被詩所感染了,決定為詩譜曲,讓更多的革命者激發(fā)起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和誓死保衛(wèi)家園的民族意識。有了這個信念,冼星海創(chuàng)造了奇跡,僅僅用了六天時間,他就譜出了八篇樂章。而后又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從此,這首革命歌曲傳遍了全中國,激發(fā)了全國革命人保衛(wèi)中華民族的堅定意志,F(xiàn)在,雖然其創(chuàng)作年代已與我們相去甚遠,但那奔放、豪邁、鏗鏘有力的`詩句和強烈的情感,至今讀起來仍然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喚起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歷史給予了我們教育,給予了我們啟示,也給予了我們思索事業(yè)發(fā)展之道的靈感。從歷史中,我們窺到了我們的發(fā)展軌跡,堅定了我們的發(fā)展方向;從先輩們如火的革命熱情中,我們的靈魂得到了洗滌,我們的追求得到升華。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 篇7
在近期的音樂賞析課上,我們聽了《黃河大合唱》,聽后我深有感觸,回味無窮!
《黃河大合唱》是我國近代合唱音樂的一座光輝的里程碑,也是我國近代大型音樂作品的典范之作。作品用感情飽滿的筆墨,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歌頌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偉大祖國。作品以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一黃河為背景,熱情地謳歌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保衛(wèi)祖國的必勝信念。聽黃河大合唱,我的心靈受到洗禮,心靈感受到強烈的震撼。
《黃河大合唱》,用雄壯,用吶喊,用號召震撼了我,歌頌剛強不屈的華夏兒女。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因為她有著偉大的人民。這是高昂,這是沉厚,這是凄婉,這是悲壯。聽《黃河大合唱》的心情,是氣勢磅礴,是陣陣蕩耳,是心境復雜的。很多人知道《黃河大合唱》。它如黃河奔流,波濤洶涌,九曲連環(huán);如雪山崩頹,煙飄云散,一了百了。它用自己的整個生命與激情譜寫了這曲感人肺腑的樂章,詩一般的語言,與激昂的旋律完美地交融在一起,那種和諧與堅定,就像是緊緊團結在一起的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是樂觀無畏,是堅強偉大,是不可戰(zhàn)勝的。
《黃河大合唱》是成功的,因為它表達了人民的心聲,他喚醒了人民的靈魂,激起了人民的斗志!生活在現(xiàn)代的`我們常常這樣認為:過去的老歌都不好聽了,都那么土,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了,流行歌曲才是主流。但我想《黃河大合唱》是始終不會落伍的。因為它所表現(xiàn)的那種精神是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應該有的!尤其是我們這些肩負著建設祖國重任的青年人更應該具備。所以,朋友,倘若你現(xiàn)在正在每天浪費時間、碌碌無為,倘若你已忘記如何做一個龍的傳人的話,那么就去聽聽《黃河大合唱》吧!相信從中你會重新找回龍的尊嚴。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相關文章: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11-30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04-29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通用05-24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精選6篇)04-19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15篇06-12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精選5篇)01-21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通用7篇)02-09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優(yōu)選2篇07-09
黃河大合唱聽后感【集錦2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