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教師聽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有感
今天有幸聆聽了陳老師有關心理健康的講座感觸頗深,陳老師的心理教育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思路,我們應該學會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用心來開啟孩子們美好的心靈,這比嚴厲的懲罰所帶來的結果要好的多。
回顧自己的工作。為了管理好班級,我也用心地想各種辦法,當班里某個孩子不遵守紀律了,我會先說服教育,再次違反紀律,就會嚴肅處理了,可總是暫時取得了效果,不久又犯。這時的我往往就會給孩子貼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標簽。在教學過程中,當有的孩子落后了,我也會說“沒關系”、“繼續(xù)努力”、“相信自己能行”等話語,給學生以賞識以力量。但畢竟進步沒那么容易,當我耐著性子鼓勵了幾次,發(fā)現孩子還沒進步,或反而退步了,這時我們心中的“賞識”兩字漸漸消失了,隨之代替的是“你怎么就這么難教呢?”
聽了陳老師的報告再來思考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思考,孩子們需要更多的是老師的理解。有很多問題孩子都是有原因的,只是我們沒能深入去剖析、去理解,去了解。再加上孩子的年齡不同所呈現出的性格特點、學習需求等也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換個角度,在孩子再次犯錯時,不是大發(fā)雷霆,而是平和地對他說:“這件事是你做的嗎?我感覺不是,因為我覺得你是能夠自覺遵守紀律的孩子呀!”猜想孩子一定先是震驚,繼而迷惑,轉而是羞愧和感動。我們的這種心理教育就能引起他思想上的共鳴,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當面對后進生時,老師投入自己的愛心,用心去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進而去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再耐心地等待,相信孩子的成功。當面對問題時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才是真正的“以心為本”。
社會在發(fā)展,學生也在發(fā)展。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將愛不著痕跡地播灑在學生的心田上,我想,“善用心理教育”,一會能取得“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小學教師聽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有感】相關文章:
聽教育講座心得02-25
聽家庭教育講座心得07-30
聽《英語講座》有感_500字12-10
聽法制講座有感750字08-13
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2-19
聽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09-14
聽教育講座后心得體會11-13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04-02
聽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