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心得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1
“不做教書匠!”這是管建剛老師所寫的一本書的書名。它是一本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指明方向的好書。
周叢剛老師說過“讀過此書,你將邁出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你將邁出走向成功的第一個腳印,你將書寫教育人生的新篇章”。
而今,“我已邁出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我已邁出走向成功的第一個腳印,我正書寫教育人生的新篇章”。因為在閱讀中,書中的一個個事例讓我知道:如果想不做教書匠,就要明確前進的方向。
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羅蒂,在畢業(yè)時糾結于是從事教育工作還是選擇自己喜愛的歌唱事業(yè),他的父親告訴他:“如果你想同時坐兩把椅子,最終只會重重跌落在兩把椅子之間的地板上!弊罱K,他選擇了歌唱,而后堅定不移地努力在歌唱事業(yè)中,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歌唱家。
帕瓦羅蒂讓我想到:身邊的許多教師,也許他們當初選擇教育并非自己的初衷,僅是為了有一個穩(wěn)定的工作,讓父母放心。我亦是如此。憶往昔,雙手捧著我的優(yōu)秀畢業(yè)證,透過水蒙蒙的眼睛,看到了一位正在接受著鮮花與掌聲的優(yōu)秀人民教師,并堅定決心,要成為一位稱職的人民教師。而當我真正成為了教師后,卻發(fā)現自己似乎背道而馳了,不僅絲毫沒有感到職業(yè)的幸福感、成就感,反而被“郁悶”慢性謀殺。孩子們的成績和心理上的壓力壓得我透不過氣來。就這樣,我每天都在痛苦的堅持中度過,每一次上課鈴聲的響起都讓我心驚肉跳,而我的寶貴的時間與生命,就這樣日夜消耗著。在偶然的一次聚會中,認識了一位堅守班主任崗位19年的教師,當我跟他聊起我的困惑時,他對我說:如果真心不喜歡這個工作,可以選擇離開,但如果不離開,就要熱愛它,讓自己在有限的工作中體會到無限的樂趣,創(chuàng)造出無盡的價值!”從此,我開始慢慢改變自己,找尋自己前進的方向。在一次一次的活動中,我開始熱愛我的職業(yè),喜歡我的孩子們,工作的勁頭更足了,雖然有時會忙得連口水都喝不上,但心里卻充滿了幸福感。這不正是“方向感”的影響嗎?是正確的方向感讓我保持了精神的豐盈,體會到了有價值的幸福!
有了方向,卻不等于有了成功,管建剛老師讓我明白:若想真正實現我的教育夢想,就要追求上進,不懈奮斗。
書中有云:“如果我們能把讀書、思考、寫作當成我們每天必須的一部分。天長日久,就有了才氣和底氣,自己本身便成了文化,成了一本有價值的書。這樣的老師站到講臺上,講臺也會因他發(fā)亮!
這說的不正是我們學校的任秀波老師嗎?在20xx年的'班主任交流會上,她曾經提起過她剛入職時的種種困惑。那時,她還只是一個和我們一樣再普通不過的年輕教師。可多少年的閱讀、思考、寫作,讓任老師發(fā)生了變化,讓她成為了現如今的教學骨干、科研能手、李鎮(zhèn)西式的好老師、李鎮(zhèn)西工作室的理事長。這些成就的由來,不就是平日里那一分一秒的閱讀與思考的果實嗎?但為什么我們總是做不到?便是因為那無休止、不重樣的借口吧?書中說到:“借口像狼一樣兇狠”,它使得我們消極怠工,使得我們遠離成長。所以,要想成為有上進感的教師,首先要學會跟一切借口說“不”!
要知道:“真正的成功路遙遠而艱辛,只有儲備充足,走的路才遠,勝算的把握才大”。正如書中農夫種下的那兩棵樹,一棵決心長成參天大樹,他拼命從地下吸取養(yǎng)料,儲備起來,努力向上生長;而另一棵卻只想快點開花,讓人們?yōu)槠浣泻谩=Y果——秋日一到,過早開花的那棵樹卻成了灶里的柴,而堅持蓄力積養(yǎng)的那棵樹卻累累碩果,掛滿枝頭。奮斗是一場馬拉松,走不了捷徑,只有耐力強的人,才是最有競爭力的、最有前途的人!
為了贏得最后的勝利,不僅要求我們耐得住寂寞,更需要我們現得出“智慧”!
管建剛老師告訴我們:“不管什么工作,機械性的作業(yè)永遠也做不出業(yè)績來,機械的結果只能是使工作越發(fā)無聊,人生越發(fā)混沌。不管什么時候,要想做出滋味來,請用上你的大腦;不管什么工作,要想做出成績來,請用上你的智慧!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配得上塑造人的靈魂的事業(yè)。”書上如此,世上如此。在我們的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是如此。為什么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么同是一堂課,竇桂梅老師就能讓我們記憶深刻?正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有“智慧”。正處于成長階段的青年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和沖勁,更應該讓自己廣取他人之長,讓自己成為“智慧”的教師,讓孩子們受益!
不覺間,暖陽歸,彎月現。窗外的霓虹燈一閃一閃,美得像孩子們期盼、求知的大眼睛?粗@美美的夜景,想到那純純的孩子們。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不做教書匠!
不做教書匠!永遠!
不做教書匠!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2
當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yè)之后,找不到一個詞語形容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渾渾噩噩,一直徘徊在教育的路口,不知如何去走好教育這條路,直到那天拿到了這本管建剛老師著的《不做教書匠》,猶如春日里吹來的一縷清風,慢慢吹散我心中的迷霧。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這別致的封面,一雙被歲月磨練的眼睛緊緊注視著我,眼神里透漏著不同尋常的睿智,我明白他是有話要對我說:不做教書匠,要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約束感、有責任感、有上進感、有奮斗感、有專業(yè)感、有親和感、有智慧感的老師。在心里我偷偷的問自己:這些,我有嗎?我迫不及待的打開書本,我想這里也許有我想要的答案,在這里也許會找到那把通往成功的鑰匙。
一年大病,兩年養(yǎng)病,三年經商,八年村小,管老師這些豐富人生的經歷,讓他看到了教育的本質和幸福,將道理寓于故事之中,再談經論道的同時,也再為你答疑解惑,字里行間透露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對年輕教師的殷切希望,那一行行文字敲擊著年輕教師的內心深處,似乎每個句子拿出來都能當作激勵自己的座右銘,讓人讀來如沐春風,醍醐灌頂。
之前的我就如管老師所說:“當初之所以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并非是從填志愿的那一刻起,就對教育充滿神圣的情感,更多的是父母之言,更多的是找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钡钱斘易呱先咧v臺,凝視著那一雙雙純凈的眼睛,我才發(fā)覺“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樣!蹦愕呢熑问桥嘤鎳磥淼幕ǘ洌,它關乎心靈,關乎生命,關乎成長,你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言行舉止將對他們產生深深的影響,而不是上完課就甩手一走,敷衍了事,不是做一些與為人師表背道而馳的事,更不是靠教育去追求“物質經濟”,這一點管老師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如果你想在教師這個行業(yè)里成為物質大亨,那么我真誠的勸告你,最好趕緊離開這個行業(yè),你想在精神的'天堂里尋求物欲的膨脹,那將會無功而返!背3牭竭@樣的抱怨:教師的工資低,責任大,感覺不到幸福感,其實是這樣的“當你投入地工作時,你才會感受這份工作上的意義和樂趣,正像你投入地戀愛時,會覺得戀人那么可愛,連那些缺點,也一并為你所疼,為你所愛!笔前,幸福感來自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幸福感來自自身平和的心態(tài),幸福感來自在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教育就是有意義的快樂,有價值的幸福。
泰戈爾詩曰:“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這道出了人生的超然境界,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之美在于其沒有了教育的痕跡,在于其留給人們的自然流暢之感,即在師生的人格感染中、心靈碰撞中、理解傾聽中、真誠激勵中,潤物無聲地完成了教育的使命,春雨能溫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扶蔚心靈的湖水,生命的歌聲能喚醒一粒粒沉睡的種子。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它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它成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賞心悅目的亮麗景致。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熱愛生活、充滿智慧、樂觀向上的好教師,讀了之后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不做教書匠,我愿意在自己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打造屬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對得起這些孩子,對得起這份光榮的工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希望幾年之后的我,回首這條路上的點點滴滴,我依然可以大聲的喊出:做一名老師,我驕傲!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3
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yè)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
書中親切生動的語言,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小故事來說理,來引領著我們走向自己美麗的教育人生。通過細細的品讀,讓我的確是受益多多。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段是“老師們,不管你經受何種失敗,你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獲。對于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給你帶來進步的思索;蛟S這次評優(yōu)課你失敗了,或許這次論文評比你名落孫山了,或許這堂研討課你上砸了,或許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許你的教改實驗沒有預期的效果,或許這學期你的教學質量不高。請記得,你沒有貶值,在這些磨練中你已經升值,只是這些價值還沒有適當的方式和機會展露出來,它需要在下一輪的實踐中帶給你驚喜!蔽覀內鄙俚木褪菍κ〉恼_認識,很多時候在失敗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這本書,給了我們啟發(fā),讓我們有勇氣去面對失敗,讓我們有勇氣去接受失敗,讓我們有勇氣去挑戰(zhàn)失敗,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勇于創(chuàng)新與改變,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教學之路。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催人奮進的好書。管校長說:“教育是朵帶笑的'花!苯逃ぷ鞲枰⑿,我們微笑的價值,將超越經濟的總和。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歡老師能把微笑掛在臉上。當你能微笑著傾聽學生講述,微笑著贊許,微笑著撫摩孩子的頭,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反之如果老師板著一張嚴肅的臉,動輒就批評教育,那學生肯定是大氣不敢出,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坐在課堂里。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我感謝這本書,它讓教師們從中汲取力量,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實踐中去。
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之漁。當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話,即“教是為了不教”,并把它視為教學的最高境界。國外教育界提出“遷移而教,為遷移而學”?梢娭匾晫W生的后天學習、后天發(fā)展,是最科學的教學方法。回顧自己的教學,大部分時間只是比較機械的傳授學生以知識。正的成了管老師所說的教書匠了。
《不做教書匠》只要我們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學生,我們每天都很努力地學習著,工作著,始終跟著時代的腳步在前進,我們就能成為學生心目的好教師。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我們有追求,一定會有收獲的。
座右銘:知識改變命運。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4
淡雅的封面、蘭竹的幽香吸引了我,讓我在眾多的教育書籍中選中了它——《不做教書匠》。拜讀之后,感受頗深,書中八個篇章給我們指明了成功教師的八個目標:“做一個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yè)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和做一個有智慧感的教師”。里面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還記得踏上工作崗位時我的目標是:“所教的班級學生成績要在年級中名列前茅,這樣才對得起所教的學生、對得起家長,這樣才是一位好教師!庇谑蔷统@樣的目標孜孜不倦的努力著,這時我的一位恩師說了這樣一句話意味深長的話,他說:“如果只從考試的角度組織教學,是無法讓學生真正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如果僅僅滿足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則對不起終生為業(yè)的教育。這樣的.教師至多只能算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書匠!蔽颐H涣,那怎樣的教師才是學生歡迎的好老師、怎樣的教學才是學生終生受益的教育呢?這本書里作者用清晰的筆觸將社會轉型期教師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一指出來,其中的每一個事例、每一個建議,似乎就在我的身邊,在我的工作中都能找到原形。也許是心靈效應,我一遍又一遍的品味著,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獲和體會。
其中,《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一章中《教育,從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觸良多。文中說: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小事組合而成的嗎?確實,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林林總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等著我們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教育無小事,正是細節(jié),使真正的教育進入了人的心靈,持續(xù)影響了一個人的成長。細節(jié)決定成敗,“小事”終成就“大事”。認真教書一輩子,哪怕起初你只有一杯水,到后來,一定會有一桶水、一湖水,甚至一江水;這樣教一輩子書,即使起初是不純粹、有雜質的,到后來,也一定會清澈起來,純凈起來,永遠能在世俗之中,保持著世俗之外的超脫
文中說,說到底,一個人的成功,固有的專業(yè)知識或技術只起15%的作用,其他方面起85%的作用。年輕的你一定要注意發(fā)展這個85%。這個85%里至少含有責任感、工作態(tài)度以及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和習慣。
所以,我們要做一名有目標感的教師。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里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而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界。做教師就是做學問,就是從學問中感受生活的快樂,教育的幸福,人生價值的輕舞飛揚。
在我們的意識中,教書匠總是板著臉、苛刻嚴厲、毫無生氣的那種,有時在我心情不好、對學生訓話時也總是板著臉,這樣看自己,我不就是一名教書匠嗎?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當學生離開校園后,再與他們談心交流時,在他的記憶深處不是你教給他的一個解題方法、一篇課文,恰恰是你的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輕輕的撫摸。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5
暑假時,張校長為我們推薦了許多有關教育方面的好書,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
對于初次登上講臺的我而言,迷茫而困惑,不知該何去何從。所以,管建剛老師給青年教師的第一條建議“做一名有目標感的教師”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管老師說道:“不少青年教師就在這種目標混亂的狀態(tài)中長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貴的黃金年華!边@樣一來,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永遠地迷失,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不斷的消耗。對于一個沒有經驗的我,正是站在這樣一個教育人生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的是人生的抉擇——智慧的抉擇。這本書用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小故事來說理,來指引,激勵著廣大青年教師。里面對教師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給即將做教師的我們指明了方向。同時管建剛老師也告訴我們不切實際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才能更進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書中管建剛老師談到這么個故事:有個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廠找到份工作,報酬不錯,工作條件也好,他很珍惜,下決心好好干。第一天,老板給他一把利斧,并給他劃定了伐木范圍。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樹。老板說:“不錯,就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勁,但是他只砍了15棵樹;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板那兒道歉,說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氣越來越小了。老板問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時候?”“磨斧了?”工人詫異地說:“我天天忙著砍樹,哪里有工夫磨斧子!”那個工人感覺砍樹吃力的時候,該想到去磨斧子,同樣,當我們做教育覺得吃力時,就該想到要充電,而不是一味抱怨教育要求高。教師充電、磨刀,讀書是最好方式。
“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的意思我們都懂。書中引用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管建剛老師還有一個生動的形容: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隨手而來的就是致命的絕招,因為他的內功已修煉到了最高境界。沒練好內功,一心想出絕招,出來的,都是花拳繡腿。對一個教師來說,讀書就是練內功,這個功不是靠給的,是靠自己修煉出來的。因此,真正的優(yōu)秀教師的課是無法復制的,教師的境界來自于內功,而修煉內功的最佳途徑就是讀書。新時期,教師首先需要的是理論學習,閱讀相關的方法論、教學論著作,這些著作可能有些枯燥,但認真地讀下去,就會對教育之路有就會一種豁然開朗的、醍醐灌頂的感覺,眼前仿佛出現一條屬于自己的教育教學的光明大道。此外,教師還要多讀文學作品,特別是要讀一些當代的有關兒童、青少年的文學作品。讀這些文學作品,可以讓教師的情感永遠豐富細膩,從而更容易地進入當代青少年的.心靈世界。就像人為了健康要多吃雜糧一樣,教師還要多讀科技、體育等雜書,“誰也說不定哪片云彩會下雨”,不斷地讀書,廣積深累。一個教師善讀書,善思考,思考教育現象,從教育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質,才能從教書匠的行列中走出來,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
看完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我重新審視了自己,重新理解了教育的規(guī)律和真諦。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教書不再是我們唯一的標準,育人才是我們更高的追求。雖然我們不可能都成為教學專家,但是我們決不能僅僅做教書匠,讓我們做一名有目標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積極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學力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yè)感的教師。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6
我尋著一件寶貝,那是一本字字珠璣的書,也就是管建剛先生寫的這本《不做教書匠》,它讓我原本雜亂的教育思路更清晰,教育方法更講求科學性,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實
我尋著一件寶貝,那是一本字字珠璣的書,也就是管建剛先生寫的這本《不做教書匠》,它讓我原本雜亂的教育思路更清晰,教育方法更講求科學性,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實現了。
1979年從槐芽高中畢業(yè),二十歲的我曾有美麗的夢想,正如管先生所說的,上課之余與學生聊海闊天空,談人生的理想與抱負;課間與學生踢毽子打羽毛球;享受童真的樂趣,我是有過這樣的日子,但那已成為永遠不再的過去…如今,在這個教育本質被嚴重異化的年代,而我又從偏遠的山村調到了繁華的小鎮(zhèn)繼續(xù)我的教育工作,眼前的教書生活卻已遠離了我的理想,那樣苦,那樣累,沉重的包袱有時甚至壓得我難以正常呼吸。我想過逃避的方式,想過應付工作的方法,但是,出生農民的我,從小受到母親“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教育。我時時告誡自己,不管怎樣,絕不能對不起學生,因為他們是祖國的花朵,一個家庭的希望,而這個花朵將來能結出怎樣的果實,這個家庭有怎樣的希望,重任就在自己的肩上!
因著母親的教育,我不論是做人還是做教育的工作,都能這樣的要求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深深體會到:面對學生,我的笑容更燦爛;面對學生,我的批評更有力;面對學生,我的道理更服人……
因著母親的教育,十多年的教育之路我無悔地走著。這學期新做的班主任工作也做的有聲有色,雖苦也甜。
我無愧于我的學生,因為我明明看到:他們中有些從剛開學進來的懵懂無知的小孩變成了現在勤奮學習的少年;有些從看見老師害怕拘謹變成能活潑自信地與老師交談;有些從剛進來的頑劣不講理變成現在的知榮辱明是非……
我無愧于我的學生,因為我還從家長的一個個電話中,聽到了他們驚奇于孩子的改變和對我由衷的感激之情……
還有什么比這更讓我感動的呢?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快樂的事情,這是一個真正的`教師應該追尋的高尚的快樂!這正如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所說的:你給予別人快樂的同時,你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你怎樣看待生活,生活就會怎樣對待你!
今后的生活,教育仍是我生活的主宰,我想我會比以前更執(zhí)著地去追求做一個智慧而有時代氣息的老師,就摘錄管先生在書中的一些語言來表達我的感悟吧!
是老師,就該是個讀書人,用詩書氣來滋養(yǎng)教師氣;
把工作和學習當享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他每時每刻都是快樂的,他們是生活的智者,人生的智者;
把苦難當做錘煉自己的機會,如此你帶一屆學生的心得,將超過別人一生的教學所得;
我們對學生微笑,生活就對學生微笑,學生也就微笑著面對生活,那么他們就不會辜負家的希望,而祖國的將來也會一片輝煌!
夢,在人的眼里總是美好的,理想化的,尋夢的歷程,更是充滿了希望,就讓我們——教育的同行們,在教育的道路上追尋自己的夢想吧!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7
沉浸在管老師那擲地有聲的文字里,我時而心潮澎湃,時而熱淚盈眶,時而俯首沉思,時而感慨不已。管老師的敘述讓我回想起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很多經歷都似曾相識。雖然這本書的封面上寫的是“全國第一本為青年教師量身定做的勵志書”、“全國第一本為學校管理而作的.的入崗培訓書”,但是讀過之后就會感覺這本書適合于每一個年齡段的教師。
管建剛老師在書中談到這個故事: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只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說“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為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為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于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才是最實實在在的。
“這山望著那山高”這句話的意思我們都懂。書中引用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也許很多老師都和管老師一樣是為了戶口、為了事業(yè)單位的穩(wěn)定等多種原因報考了師范,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但是不管你喜不喜歡、愿不愿意從事現在的工作,既然現在你從事了這項工作,就要排除雜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
這是對學生、家長負責的表現,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家長把自己的心肝寶貝、心中的唯一交付到你手中,把一家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你就更應該認真對待這項工作,告訴自己要傾其所能,努力做到問心無愧。人生在世,正如管老師所說:一個人的活法有很多種,歸根到底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或者富貴立身。選擇了教育就意味著告別了“富貴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緊自己手中的麥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這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方向感。
一本書,可以是一面鏡子!恫蛔鼋虝场樊斨疅o愧。
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時候,別忘了照照它。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8
都說《不做教書匠》這本書不錯,今日也淘本回來看看了!拔矣幸粋信念: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學校,也不可能走的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遠!蔽腋锌H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我也不例外。而自我感覺為什么在教師這一行中的進步、成長緩之又緩呢?苦苦反思、追尋這兩年來,結論是:我為自己尋找了很多的“借口”,而教育,正是不允許有任何借口!
“成功的人永遠在找方法,而失敗的人永遠找借口”。的確,很多事情我都以田徑訓練、乒乓球訓練等各種比賽的訓練、自身的技術不足找借口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訓練以提高比賽成績,一切“證據”顯示,并不能說明我們工作不到位,我們已經盡力了。其實呢?這只是一個借口。似乎沒有把工作做完善、做完美,出現問題開動腦筋找尋各種借口說明自己沒做好是有充分理由的,F在想想實為可笑。而這種借口就是一種不負責任,它預示著在工作中始終不會全力以赴,在勞動——收獲這一因果關系中猶豫著。
我們應該如何克服它呢?
方法一: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習慣一好,借口自然會少。良好的工作習慣可以分為:
。ㄒ唬┌艳k公桌理干凈,只保留與目前工作有關物品。
(二)按事情的輕重程度逐一去做,立即行動。
。ㄈ┊斉龅絾栴}時,我馬上解決或做個決定,決不擱置一旁。
方法二:及時調整情緒狀態(tài),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倦怠,而應當使之充滿樂趣。
因為事情本身并沒有厭惡和歡喜,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隨之產生的效果。所以我們應當去盡量想的開心,做的開心。這正驗證了實用心理大師威廉.詹姆士的心得:行動似乎跟著感覺走,其實行動與感覺是并存的,多以意志控制行動,也就能間接控制感覺。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9
一個假期讀完了管建剛的《不做教書匠》,書中親切生動的語言,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小故事來說理,來引領著我們走向自己美麗的教育人生。
通過對書本細細的品讀,讓我的確是受益多多。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段是“真正的教育,能影響人的教育,往往就蘊藏于那些很小很小的細節(jié)里”。卡耐基說過: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yè)。福特的成就起源于一張小的不能再小的漬紙,一個脫鞋子的動作,決定了加加林人生最輝煌的時刻的到來。而在我們的回憶里,教育給我們留下的一些永不磨滅的東西,大都不是驚天動地的,恰恰也是一些不經意間的小事;蛟S是老師的一個舉動、一個眼神、一個期待、一個微笑,或許是師生之間的一次簡短而平和的會話。其間飽含著教師濃濃的真情,傳遞著師生間零距離的心靈交流的火花。這本書,給了我們啟示,在從事教育工作中,要放下浮夸,煩躁的心態(tài),沉下心來,腳踏實地的從小事做起。經過這些小事,讓真正的教育進入人的心靈,讓學生能在你的教育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催人奮進的好書。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它幫助我勇敢的.邁出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管校長在書中說:“教育是朵帶笑的花!瘪R克吐溫也說人類擁有一種真正有效的武器,那就是笑聲。我們在與學生交往時微笑是須擁有的,因為我們的微笑能給予學生一種安全感,一種心靈的安全感。這本書讓我們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缺陷,我們應該向管老師所說的“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學會微笑。我們對學生微笑,生活就對學生微笑,學生也就微笑著面對生活。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需要微笑,我們微笑的價值將超越經濟的總和。
希望我們都能不作教書匠。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10
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讀《不做教書匠》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管建剛,最初想讀這本書,是被書名吸引,待讀了之后,卻被書中的內容深深打動。
這本書的作者管建剛是一位很特別的老師,他用一副對聯(lián)來談自己“一年大病,兩年養(yǎng)病,三年經商,八年村小。七代務農,八面無書,九九寒冬,十年板凳。”也或許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才成就了獨特的管建剛老師。
當然,喜歡讀這本書,不僅是因為管建剛老師的這份與眾不同,更主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帶給我很多啟發(fā),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讓我有了更多新的感悟。
就拿其中一節(jié)——《教育,從小事做起》來說,我深有同感。文中說: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小事組合而成的嗎?確實,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林林總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等著我們去做的都是這些小事。例如:早上到學校,進班級,看一看學生是否都到齊了,如果有誰沒有來,又是什么原因?家庭作業(yè)誰沒有寫完,又是為什么?課間時學生吵架了,需要去調解等等。雖然都是些小事,但這些小事正是我們教師工作的日常,而通過這些日常的小事來教育學生,就是我們的工作。
書中還談到這么個故事: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只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說“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為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為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于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只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才是最實實在在的。
書中引用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不管你喜不喜歡、愿不愿意從事現在的工作,也不管這份工作與你的'期望有多大的差距,既然現在你從事了這項工作,就要排除雜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讀到這兒,我還有些慶幸,幸虧我是一個握緊手中麥穗的人,踏踏實實地工作,踏踏實實地經營自己的生活。只有珍惜現在擁有的才會不怨天尤人,才會覺得快樂。
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真正明了了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說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正如同樣的匠人,一個說在工作,一個說在建房子,第三個說自己在蓋教堂。如此看來,第三人就不僅僅是匠人了,同理,有如此胸懷的老師也不是教書匠了。
最后,我想說,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更應該寬容,更要愛他們,不僅關注他們的知識學習與儲備,更要引導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做教書匠,就做一個辛勤的園丁吧!相信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就如同一朵朵小花,即便經受風雨侵襲,也會有怒放的一天,就讓我們期待那春暖花開的日子吧!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不做教書匠讀書筆記11-24
《不做教書匠》讀書筆記3篇10-06
不做教書匠心得體會12-23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精選5篇)10-07
讀《不做教書匠》有感10-07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體會10-07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體會05-14
不做教書匠讀后感10-06
《不做教書匠》讀后感10-07
《不做教書匠》讀后感范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