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四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書心得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4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對于朱永新,曾在網(wǎng)站上看到過某位老師的文章中所提到過,隱約了解到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育家,而對于他的文章則從未看過。上次學校特為我們訂了他的《新教育之夢》,帶著對他的好奇,我認真地看了這本書,真可謂收益頗多、感慨頗多。
對于有關教育類的書,我看的不多,應該說是很少,因為這類書通常是很抽象、純理論的,看起來很乏味,讓人想睡覺。但這本書則大不相同,書中所寫的純粹是朱老師根據(jù)教育現(xiàn)狀而談到的他所理想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外加理想的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及父母,非常實際、實在。下面就來談談自己看完書后的一些感受。
關于德育,朱老師定位其是整個教育的靈魂,我非常贊同。書中講到,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環(huán),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長城’來,要我們大家‘建筑人格長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地創(chuàng)造真善美之人格!
我們幼兒園的德育基本上是通過晨間談話、教學活動形式來進行的。晨間談話時,我們經(jīng)常通過一些故事來感染孩子,表面上效果不錯,但實質上則不然。在學校,我們經(jīng)常教育孩子要如何孝敬長輩,幼兒都會說,但實際生活中呢?現(xiàn)在的家長都非常的寵愛自己的孩子,上學放學都要接送,父母工作很忙所以這接送工作大都落在年邁的爺爺奶奶身上。每天放學,孩子們要拿好自己的衣物,換好鞋子回家,我經(jīng)常看見一些爺爺奶奶在吃力地為孩子換鞋子,而坐在椅子上的孩子還在東搖西擺。小班的孩子我們還可以理解,但有些中、大班的孩子也是如此,甚至,我還看到過一個孩子出手打奶奶。可見我們的德育效果如何,至少在孝敬教育這一塊是失敗的。
教學活動中,我們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引導孩子要愛祖國、愛護公物、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等,有時候講的時候連我自己都感到可笑。正像朱老師所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文化和道德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比如我在網(wǎng)上也會經(jīng)?吹揭恍┫,如某地區(qū)的`一公交車上,扒手偷東西,一女學生及時指出,卻遭到扒手的斥罵甚至毆打,而車上其他人卻如同沒看見一樣,更可氣的是那被偷的人非但沒有感謝那位女生,而是轉過頭來對那位女生說“其實我身上沒帶錢包,哪怕偷!笨吹竭@樣的事例,誰還會去學那位女生呢?
再比如,在某所成人高校中,有位女學員的男朋友在大白天沖進教室當著在場所有學員的面將其女友砍死,而在場的學員包括任課教師居然沒有人出來阻止,直到人被砍死、兇手離去,才有人報警。還有某地區(qū)幾位公安人員在大街上勇斗歹徒,結果有一位公安人員大腿動脈被割斷躺在大街上奄奄一息,盡管行人很多,但誰也沒有伸出援助之手,結果那位公安人員終因失血過多而英勇獻身。這樣的事雖然不多,但要列舉出來也不少,可見我們現(xiàn)在的人的道德處于何種水平。在如何進行德育方面,我覺得僅僅靠學校是不夠的,還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做好生活中的榜樣。
關于教育方面,我還只是一個新手,因此,在此,我也不多說什么了,以上只是我的一點點想法?傊炖蠋熕岢龅倪@些,我覺得正是我們教育所應達到的目標,正是我們一代代老師所為之奮斗而想實現(xiàn)的理想,我將以此為奮斗方向,并朝著這個理想而努力工作。只要我們朝著這個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相信這個新教育之夢一定會實現(xiàn)。
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暑假期間,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著、品著、感受著、也思索著。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于《新教育之夢》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仿佛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讀他的書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從教的小學,很多方面已經(jīng)是循著朱老師的教育之夢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嘗試的階段,我們還無法很深地體味著新教育的甜蜜,而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又時時地不斷的沖擊,外加現(xiàn)行教育評價系統(tǒng)的不配套,要實現(xiàn)新教育的夢想自然是有著諸多困難,于是咀嚼著朱老師的文字,回憶和想象著我們的教育現(xiàn)實,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時候讀類似理想化的作品,我總有潛在的一種定性思維,我覺得理想就是所謂紙上談兵,夸夸其談。洋洋灑灑說了許多美妙的東西,而真正能夠在現(xiàn)實中存活或者構成藍圖的卻零零星星。
如今讀《新教育之夢》卻不盡然,朱老師平靜而又睿智的語言,堆積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熱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經(jīng)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按最正統(tǒng)的解釋,即“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fā)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yǎng)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這就意味著,教育是一種期待: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待,社會對人發(fā)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對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說,教育就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老師正是懷著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
我不打算在這里一一復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強調說明的是,作者的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于教改現(xiàn)實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為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fā)創(chuàng)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xiàn)于教學的全過程。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xié)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融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力于“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yǎng)成。
無論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還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師都把它放進了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闡述,其綜合性和融合性可見一斑。
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課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著痕跡,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和理想的體育。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門學科就是這朵花上的一個花瓣。
我們應綜合地來看待這些學科,而非從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當然理想的學科應該客觀看待和謹慎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整合。這樣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勵將隨著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愿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
《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我們?nèi)プ鲆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
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新教育之夢》是朱永新教授編著的,今年暑假我有幸得到了這本書,經(jīng)過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xù)續(xù)將這本書拜讀完了。
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同時也收獲頗大,我只能就自己感觸很深的幾點寫一寫我的感受。
書中寫道:“人要會做夢。優(yōu)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確實,沒有夢想,就沒有追求,沒有夢想,就沒有前進的動力,盡管說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有些遙遠,但我們懷有夢想,才會努力去實現(xiàn)。
在書中朱永新教授明確指出:“知識不過是智育的載體,學生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所得到的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傳授知識,是給學生進行智力體操的訓練,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發(fā)展。通過智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并具備持久的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習情感、堅韌的學習意志,為他們今后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礎!
作為教學在第一線的教師,更應該積極去嘗試,去摸索,去總結,去反思,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理想智育”的美好境界。
現(xiàn)在的教學改革,同樣也需要我們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不能單靠以往的“經(jīng)驗”來進行一如既往的教學。
這也正如書中講到的,“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用精彩與快樂去吸引學生,讓課堂充滿生氣與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理想的教師這一章節(jié)也讓我感受頗深。朱永新教授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他的“理想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 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 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
高瞻遠矚,做一名有理想的教師;精雕細刻,做一名有個性的教師;融會貫通,做一名有思考的教師;殫精竭慮,做一個會呵護的教師;同舟共濟,做一名會協(xié)作的教師;精益求精,做一名會學習的教師!努力吧,有夢就有理想,有理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我們有理由相信:夢圓未來時分,教育異彩紛呈!
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有思想、愛憎分明的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缎陆逃畨簟氛f換位思考。作為教師,應設身處地的思考,才能解決問題。教師愛學生,還表現(xiàn)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們教育中的民主精神還不夠,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命令學生服從,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太少。我們經(jīng)常抱怨社會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會民主的基礎是學校的民主。沒有學校的民主,何談社會的民主。所以我們教師應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可以通過談話,適當?shù)囊龑,適當?shù)墓膭,這樣才能更多的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更有利于教師在穩(wěn)固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語言,用我們的生活閱歷,同過去的大師們進行心靈溝通,闡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樣,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人格上的感召力。教師還應努力理解學生的世界,要善于和他們溝通,要和他們成為生活中的好朋友。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生活就要有責任感,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理想教師,就應該非常關注社會,非常關注人類命運,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教師在課堂里面和學生討論環(huán)境,人口等問題,才能喚起學生們對這些問題的關注。我們要讓學生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帶去的不僅僅是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帶著他們對未來社會的理想的追求。
【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通用6篇)08-27
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4-23
教育之夢讀書心得04-02
關于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3篇10-07
實用的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4篇10-07
2023年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5-24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08-10
新教育之夢的讀書心得10-06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10-06
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模板匯編8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