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責任為主題的教育心得
過去,我一直認為,工作只不過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只要認真完成自己的份內(nèi)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何來責任、使命?但通過的學習,改變了我對工作、責任、使命、能力、價值的一些觀念和看法,使我懂得:工作意味著責任,工作需要忠誠,工作要做到更好。
工作意味著責任。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無論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擔責任的人,就會出色地完成任務。就會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反之,不能承擔起自己責任的人,就會懈怠自己的責任,就可能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給別人帶來生命的威脅。就救助管理站而言,從求助人員來站求助到工作人員對求助人員的甄別,從巡查引導到護送返鄉(xiāng)均需要高度的責任心、責任感。每一個職位的規(guī)定的工作的工作內(nèi)容就是一份責任,你做了這份工作,就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感意味著有信、有條、有條理、有上進心、可依賴、愛思考、追求成功,能夠自率。而在工作中責任感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對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對工作認真和積極的態(tài)度。責任感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它需要個人對單位的忠誠和熱愛,更需要個人的自覺習慣意識去維護,這樣才能形成真正的責任行為。從這個意義來看,我們每個人,無論在那個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進而增強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一個對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責任感的人,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更多機會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時,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賴,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運的機會和能力。一個對工作負責的人,更是對自己命運負責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工作是為自己做的。
責任勝于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以及工作中,責任經(jīng)常被忽視,人們總是片面地強調(diào)能力。一個工作人員能力強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為所在單位創(chuàng)造更多效益。而一個愿意為事業(yè)全身心付出的工作人員,即使能力稍遜一籌,也能夠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價值來。工作必須具備責任,責任在先,能力在后,責任是人生中的一種使命。事實上,只有那些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一個人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取決于他的責任與能力,責任推動能力,而能力并不能代表責任,責任決定工作,決定成果,因此,責任勝于能力。當然,責任勝于能力,并不是對能力的否定。一個只有責任感而無能力的人,是無用之人。而責任需要用業(yè)績來證明,業(yè)績是靠能力去創(chuàng)造的。
責任體現(xiàn)忠誠。忠誠是一種職業(yè)的責任感,是一種對職業(yè)的忠誠,是對從事職業(yè)的敬業(yè)精神。一旦養(yǎng)成對事業(yè)的忠誠和責任感,我們即使面對逆境,也會鼓足勇氣;面對誘惑,也會不為所動。會克服艱難險阻,執(zhí)著勇敢,發(fā)揮潛能,奔向成功并樂在其中。是單位養(yǎng)育了我們,給了我們成長的空間,也給了我們成功的機遇。當我們對單位懷感恩之心,對單位的忠誠將變成自覺的行動。對單位、職業(yè)的忠誠,也將喚醒我們的責任感、自信心,激發(fā)人格的力量。我們會因為要擔負的責任而變得更加勇敢和堅強,會調(diào)動起所有的潛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責任不允許尋找借口。借口與責任心有關。一個有高度責任心的人,是從來不找借口的。即使工作遇到困難,他努力尋找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是認定了目標后的百折不撓。而一個缺乏責任心的人,考慮更多的是“盡力就可心安”,而對于完不成任務,因為找到了自以為合情合理的借口,可以向領導交差,就放棄了追求成功的努力。
【以責任為主題的教育心得】相關文章:
主題責任作文11-09
教師責任教育心得10-17
主題教育心得體會02-08
教育主題的心得體會07-11
主題教育活動學習心得12-19
以責任心為話題的作文10-06
“責任”主題班會教案02-21
責任主題班會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