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前的網絡年代
正值當年,我也算是參與和見證了網絡發(fā)展普及的一代。大概是十年前,還是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和一群同齡的小孩子們一起,認識了一個叫做計算機的東西。那時候的系統(tǒng)還是Windows95、98,所玩的游戲也只是推箱子、采蘑菇之類。
任隨光陰荏苒,冬去春來,當初的小孩子們都已經長大,在歲月的長河中,各自游走。而計算機、互聯(lián)網以其超高速的發(fā)展,早已遍及尋常百姓家,成為了我們之間溝通交流的紐帶。網絡以它疾如迅雷的速度,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大大提高了學習工作的效率,以及信息傳播的速率。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網絡更是必不可少。
然而,由其產生的各種弊端,也日益凸顯。沉迷網絡游戲,無疑是其中最大的危害;諸多宅男女們的產生,也可見一斑(當然,我自己也被鍛造成了個半宅男)。但其中影響范圍最大,荼毒最深的還要數當下的網絡語言環(huán)境。
如原文作者所言,語言正在走向惡俗化;語言的臉,被涂成了大花臉。無論是各大貼吧、論壇,甚至乎各種視頻,影集之后。都集結了一系列的忠實觀眾。在開始幾個人說完“沙發(fā)”“板凳”“前排留名”之后,便會有毫不相干的兩人,因為毫不相干的一句話產生沖突。接著就會有一批毫無見地、不明就里或者來賺點人氣、沒事路過的人突然冒出來,然后分成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陣營,開始互相掐,互相往死里掐;開始不擇言辭、相互指責、無禮謾罵,乃至于間接或直接的人身攻擊。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以上現象的產生。有的人會說:有些人太無理取鬧了,就該罵。其實,如果覺得別人不對,完全可以有理有據的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動不動就滿嘴臟話卻說不清楚任何見解,這和那些無理取鬧的人又有什么分別呢?或者說,什么理由都是假的,只是因為在網上,沒有幾個人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也沒有誰可以限制自己的行為。所以,大家便可以言辭無忌,以罵人自娛,以中傷他人為樂。還有那什么“鳳姐”“芙蓉”的走紅,各種“哥”,各種“門”事件的頻出。我也曾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各方指責鋪天蓋地,人氣卻反而與日俱增!最后,究其根源,應該還是人心道德觀念的沒落以及扭曲審美觀的衍生。
千百年來,我們的先哲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財富!兜茏右(guī)》言道:執(zhí)虛器,如執(zhí)盈。入虛室,如有人。個人也不是很喜歡特別繁重的禮儀,但是“君子不欺暗室”確是一個人自身修養(yǎng)甚至乎一個民族內涵的體現。作為一個文明古國的后人,我們所追求的,無非就是“真善美”“自由與和諧”?墒,如今之“和諧”,卻被惡意強加了一個“河蟹”的含義,名列“十大神獸”之一。我不知道這始作俑者是誰,可是卻從越來越多的人口中聽到了這些詞。他們似乎集結成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團體,然后一同宣講他們的“時尚”,宣講他們“神馬都是浮云”的“至高境界”。那種興奮的勁頭,就像是要告訴我,這些詞都是他們自我創(chuàng)作及推廣的一樣。每每當我聽到這些字眼的時候,心里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波動,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一種波動,不知道應該是叫做傷感,還是失落。
至于“好的”不說“好的”,說“好滴”;“這個”不說“這個”,說“介個”;“有沒有”不說“有沒有”,說“有木有”等等這個問題。筆者以為,少則無傷大雅,多則矯揉造作,無有益處。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充斥著太多的嚴肅與壓力,我們在語言中尋找適當的放松,聊以娛情,也未嘗不可。正如詞藝中經常離經叛道、我行我素的秦觀,他有著“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樣一等一的千古名句,偶爾也會有“丁香笑吐嬌無限。語軟聲低,道我何曾慣。云雨未諧,早被東風吹散。悶損人、天不管。”這樣誨淫誨盜的格調。正因如此,他才經常招致名門正派君子們的嘲諷。也有朋友和我論過,這一系列的詞語。其以為,這些詞語都是由方言的諧音產生,并且還說方言也是一種有歷史的語言,我們不該丟棄。誠然,方言也是一種需要傳承的文化遺產,但它只應該作為它特有的形式保留,在特定的場合使用。大熊貓是瀕臨滅絕的動物,難道,能讓每個人都養(yǎng)一只嗎?況且,方言,只不過是讀音不同,并非就是連字詞都得完全篡改,顯然這無法作為肇事者蹂躪和褻瀆的理由。
而在此種形勢之下,聽之任之,又會怎樣呢?我無法回答。佛家講求因果輪回,導人向善。我不知道什么是因果,什么是輪回。但是我想,也許這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導人向善的手段。如若,我們真能心存善念,那又何懼鬼神。從小,我們就從書本上對“善惡美丑”有過一定的認識,現如今,還有多少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呢?因為自己,已經失去了一些東西,便再也不相信,這些東西,還曾存在過。有朋友,很憤懣當下的諸多社會現象,認為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有著太多不安定、不公平的因素。另有哥們也跟我說過,現下很多人所要求的公平,只不過是羨慕嫉妒恨,只因為自己沒有站在天平高的一端,便整日耿耿于懷。孰是孰非,我難以辨別?鬃釉唬壕雍投煌∪送缓。畢竟我們都已是成年人,都有自己對事物獨到的見解,只要能求大同,完全可以存小異。
可是,當我看到十三四歲小孩子在網吧里玩的不亦樂乎,在公會里和大他一輪的人對罵的時候;當我知道家里那些后輩的小孩子因為經常上網而變得叛逆乖張,荒廢學業(yè)的時候。。。我覺得很不是滋味。古人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可是現在呢?我想,很多小孩子的行為,都是拜當下網絡語言環(huán)境所賜。他們耳濡目染的全都是一些滿含敵意的話、道德缺失的事。他們,唯有用自己稚嫩的手,寫下一行行本不屬于那個年齡的他們該說的話;用幼小的心,去理解本不是他們那個年齡該想的事情。所以,我想問那些,在網絡上說話從來沒有任何顧忌的大人們,假若,那個孩子便是你的孩子;或者說,那個孩子便是你,你們還可曾忍心?
本人,一個凡俗得不能再凡俗的理工科在校大學生。或者,本沒有什么資格來說這些事情。但我卻依然愿意相信,這個世界,還是有溫暖的存在。生活不會永遠只是一場支離破碎的夢,不會永遠那樣蕭瑟。少年們吶,自有其積極向上的一面。剛剛脫離少年隊伍的我們,則更需努力。
雙手合十,或該如是曰:“天道怎無情,眾生何必苦。紅塵縱六欲,我豈甘沉!”
【以前的網絡年代】相關文章:
勾不起以前的以前美文10-05
純真年代作文04-04
以前的我作文10-05
(精品)純真年代作文12-01
獨生年代作文06-11
我媽以前的同事美文10-05
純真年代作文8篇04-04
談談以前考試的那點事10-05
以前行為主題的作文08-05
回憶傷痛的青春年代的優(yōu)美文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