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靜然之美
靜然之美,如同空谷幽蘭,看不到它怒放的樣子,卻能聞到它清新淡雅的香味;又似美人垂簾,不能目睹美人之芳華,溫聲軟語卻絲絲入耳,引人遐思獵獵。
靜然之美,是深秋里那一抹斑斕。深深淺淺地在季節(jié)的裙裾上信手涂鴉——橙綠,杏黃,楓紅,湛藍,素白,青磚黛瓦,一塊兒一塊兒地渲染。色彩是流動的,如曠寂的原野上,那一支盛裝的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民族,衣袂飄飄,直接飄進心胸;色彩也是靈動的,如待字閨中的女子纖纖玉手下的刺繡,一針一線的勾勒。一枝一蔓全是精心設(shè)計,細賞卻又活脫脫地隨心所欲,于寂然而美好的年華里,將心語深情地繡進素帛里,色彩絢麗而不艷俗,清麗古雅。
靜然之美,是尋常日子里那一縷柔軟的清風(fēng),是室內(nèi)窗明幾凈的素簡,是早餐桌上熱氣升騰的那份溫馨,是晨曦下孩童背著書包蹦蹦跳跳上學(xué)的小喜,是老人目光里那一泓平靜的深潭,是煙火生活里那一份深情與懂得;靜美,是凝神靜思的那一抹動人背影,是工作中專注操作的那一份嫻熟,是認真學(xué)習(xí)的那股拼勁;靜美,是下班后歸家的那一份踏實,是翻開厚實的墨香里的緋頁那一份安寧,是一杯香茗的留齒清香,是青燈下那一個專注的身影,是深夜酣睡的均勻呼吸聲。
靜然之美,是深山古剎里那悠悠鐘聲,飄過空曠寂靜的蒼山綠水,將一切繁囂調(diào)成靜音狀態(tài),如一曲來自遠古的梵唱,滌盡俗世塵埃,還原質(zhì)樸而寧靜的慢生活,在放慢的腳步里,聆聽心之絮語。此時,若捧半卷詩書在手,飲一段宋香,掬三分禪意,神交無際,不知今夕是何夕,只道“不羨鴛鴦不羨仙”。
靜然之美,是在紅塵中跋涉千山萬水,越過荒蕪,歷遍坎坷之后,終于邂逅最為平靜的自己。在復(fù)雜的人際中,拾回最簡單的心,在煙火生活里,將歲月所有的況味,熬成一杯耐品的咖啡——淺啜味太淡;豪飲,盡是苦澀;細酌,苦澀中透著微香;慢品,則由苦澀至微香再漸覺甘醇;一遍又一遍,反復(fù)再三,終覺淡然;如白開水,無味,但已成為我們靈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亙久不變地滋養(yǎng)著我們。
靜然之美,是素箋上那淺淺淡淡的文字。裝過記憶的碎片,也勾勒過未來的藍圖;流淌過憂傷,也孕育過小喜;播種過希望,收獲過失望也飄零過愁緒;如一曲豐富細膩而又獨一無二的旋律,那曲調(diào)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地起伏,溫婉又略帶傷感,如此,竟折疊成生活中最雋永的詩意篇章,在歲月的長河里,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
靜然之美,是清脆、圓潤的古箏和著渾厚悠揚的古琴聲,在清秋時節(jié)之夜如靈泉般輕輕流泄。一襲倩影,輕提羅裙,悠然走在溶溶月色下,漫起的煙霧,籠上心頭,秋風(fēng)舞殘紅,一湖秋水的心事,落葉紛飛。幾番回首,花飄零,顏難駐。輕云蔽月,花下提壺,蘸流觴的月光,書浮華的人生,對影何止是三人?此情此景此韻律,人間哪得幾回聞?若取十分銷魂,七分已在塵外。曼妙之音,漸漸消逝,掩上心扉,曲已終,人將散,意猶未盡,悵然所失,不由仰天長嘆:秋水悠悠,載何之舟?禪心易修,知音難求!多少前塵往事,一彎清愁,都湮滅在千里煙波空流走,漣漪飄遠,唯留一潭秋水的寧靜。
靜然之美,是滋養(yǎng)心靈的一方沃土,人生的起起落落終因心境回復(fù)寧靜而美好。“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寧靜的心境在清寧的秋夜山林發(fā)酵后回歸恬淡的大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靜美乃平而有趣,淡而有味。這種貌似平淡實則醇美的特色,實為一種高超的藝術(shù)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我們撇開文學(xué)修養(yǎng)、藝術(shù)才能等條件,可以說這種韻味只有像陶淵明那種不愿隨俗浮沉,不肯汩泥揚波的詩人才能寫出,也即只有寄心于遠、心境“至閑至靜”者才能寫出。
靜然之美如詩似畫。在寂寂時空里,感受大地之靜美;攬柔軟之秋風(fēng)入懷,感受大自然的清新;徜徉于靜然之中,人生便添了韻律,深了意境;擁有靜然之美,人生就會變得恬靜優(yōu)雅,從容灑脫于世;擁有靜然之美,人生就增添了一首清純的詩、一曲舒緩的歌、一幅恬靜的畫。
靜然之美彰顯生命之魅力,楊絳百歲感言:“人生最曼妙的風(fēng)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外表的靜美給人以感官的愉悅,而內(nèi)心的靜美則如一支高潔的梅,秀氣外顯,芳華內(nèi)斂。靜美人生,并非造物的恩賜,而是三分心境,三分修為,兩分情懷外加兩分睿智與豁達,在歲月里老火煎熬,長久淬煉,方可造就。
【靜然之美】相關(guān)文章:
散文之美10-06
鄉(xiāng)村之美05-25
夜之美散文10-06
素之美散文10-05
秋之美散文10-06
淡忘之美散文10-07
《橋之美》教案02-13
野鴨中學(xué)之靜待花開散文10-06
夏之美_800字08-07
享受空靈之美散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