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爾基的資料
高爾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們都讀過他的作品《童年》,那么你真正了解高爾基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高爾基的相關內(nèi)容,歡迎閱讀!
高爾基的資料 1
高爾基(英譯MaksimGorky,1868.3.28~1936.6.18),筆名馬克西姆·高爾基(俄語:МаксимГорький),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МаксимовичПещков)。前蘇聯(lián)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lián)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列寧稱他為“無產(chǎn)階級藝術最杰出的代表”。主要著名作品與小說有:《母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散文:《海燕》。
經(jīng)歷
高爾基馬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lián)作家,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高爾基是他的筆名(“高爾基”在俄語中是“苦難、痛苦”的意思)。高爾基是“無產(chǎn)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導師”。1868年3月28日生于下諾夫哥羅德(曾名高爾基城)。父親在高爾基3歲時去世。高爾基后隨母親寄居外祖父家。
11歲開始走向“人間”,曾當過學徒、搬運工、面包工人等。19世紀80年代在喀山參加持民粹派觀點的知識分子秘密學習小組,1883年開始過流浪生活。
高爾基從小就有強烈的讀書愿望,他在學校時,成績很好,獲得過最優(yōu)秀獎,然而貧窮使他只上了兩年學。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四處奔波,干過各種的工作,但他始終沒忘記過讀書,他常常冒著危險找書看。為了躲避老板的監(jiān)禁,他常常利用深夜看書。他用罐頭做了個油燈,收集主人燭盤里的殘油,躲在貯藏室、板棚等處苦讀。實在找不到油燈,他就在月光下看書。在極端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里,高爾基發(fā)奮自學,從而掌握了很高的文化水平,為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創(chuàng)作
高爾基早期創(chuàng)作(1892——1899)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浪漫主義作品與現(xiàn)實主義作品并存。一方面反映了作家尚處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摸索階段;另一方面也與他當時對文藝使命的明白分不開。高爾基認為,時代要求文學應象“警鐘”一樣喚醒和推動人們?nèi)プ非蠊饷骱屠硐搿K睦寺髁x作品主要是表現(xiàn)理想的英雄主義精神。
1892年,在《高加索報》上用高爾基的筆名發(fā)表第一部短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專心從事寫作。
1895年寫的《依則吉爾的老婆子》和《鷹之歌》是出色的作品。
1898年,他的第一個作品集《隨筆與短小說集》問世,引起國內(nèi)外廣泛注意。
在其早期創(chuàng)作中,既有浪漫主義作品,也有現(xiàn)實主義作品。
浪漫主義作品有《少女與死神》《伊則吉爾的老婆子》《鷹之歌》《海燕》等。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對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達了作者對光明未來的憧憬,個性是1901年創(chuàng)造的海燕形象,被認為是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的象征,給人們極大鼓舞。
高爾基早期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有:《奧爾洛夫夫婦》《柯諾瓦洛夫》《淪落的人們》《草原上》《正因煩悶無聊》《二十六個和一個》等,主要批判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凄慘和市儈的卑鄙齷齪,同時也表現(xiàn)人民群眾在政治上的覺醒,表達他們對剝削制度的憤怒和抗議。
高爾基早期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多取材與他的底層生活的見聞和感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流浪漢題材的小說。這些作品除強烈地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外,還力圖揭示流浪漢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和新舊意識的斗爭,捕捉勞動群眾生活的時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代表作:《切爾卡什》。
小說《切爾卡什》(1895)生動地描述了老流浪漢切爾卡什勇敢、獨立不羈、不屈從于金錢和持續(xù)人的尊嚴的高貴品質(zhì),說明盡管這些人的精神包袱還很沉重,但比起自私、庸俗的小私有者卻高尚得多。在藝術上,《切爾卡什》充分顯示了高爾基早期現(xiàn)實主義作品刻畫復雜性格的卓越技巧。
20世紀初,高爾基的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戲劇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最簡潔的形式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
1905年革命前后(1900——1909)是高爾基思想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這段時刻高爾基由于積極參加革命戶外、與列寧結識和加入布爾什維克黨,世界觀發(fā)生了質(zhì)的飛躍。在創(chuàng)作上也更加自覺地為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服務,力求創(chuàng)造新的英雄人物,寫出比生活更高、更好、更美的東西來。
1901-1910年先后寫出了《小市民》《底層》《避暑客》《太陽的孩子們》《野蠻人》等許多重要的社會政治劇本,其中有的反映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貧苦人民的生活,有的揭露知識分子和資產(chǎn)階級市儈的精神空虛。在《小市民》一劇里作者第一次描述了先進工人尼爾的光輝形象。這些劇本的上演,受到革命人民的熱烈歡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
1910年革命后,高爾基的創(chuàng)作到達了成熟階段。劇本《敵人》(1906年)第一次描述了向資產(chǎn)階級正面進攻的工人階級的戰(zhàn)斗群眾,塑造了共產(chǎn)黨人辛佐夫的典型形象。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長小說《母親》(1906年)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好處。這兩部作品同為俄國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奠基作。
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高爾基積極投身于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斗爭,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并同列寧會晤。
高爾基相關
1906年高爾基寫出了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母親》和《仇敵》,使他的創(chuàng)作到達了新的高峰!赌赣H》是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主人公巴威爾和母親尼羅芙娜的形象概括了20世紀初俄國工人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優(yōu)秀品質(zhì)。列寧稱贊這部小說是“一本十分及時的書”,提出它對俄國工人“有很大的益處”。
兩次革命間(1908——1917)可作為高爾基思想和創(chuàng)作的第三個階段。
1905年革命失敗后,此間,高爾基曾因長期僑居意大利,思想上受到黨內(nèi)機會主義派別“造神論”的影響,高爾基一度理解造神說,發(fā)表作品中小說《懺悔》(1908),受到列寧的嚴肅批評。十月革命前后高爾基還寫了許多重要作品:《夏天》《三人》《馬特維·克日米亞金的一生》《俄羅斯童話》《海燕之歌》以及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其中《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以他的自身經(jīng)歷為原型的自傳體小說。
1922年高爾基出國養(yǎng)病,病中完成長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yè)》(1925年)。
1928年回國后,目睹祖國社會主義建設蓬勃景象,熱情高漲。晚年除寫了許多熱情洋溢的特寫、政論、評論文章外,還著有史詩型長小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1925—1936年)。
1934年高爾基主持召開蘇聯(lián)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并當選為大會主席。
1936年6月18日2點30分,高爾基離開人世,享年68歲。
高爾基的資料 2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lián)無產(chǎn)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jīng)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是哪三部:
1《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島的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寧對高爾基說:“您應當把一切都寫出來,老朋友,必須要寫出來!這一切都是富有極好的教育好處的,極好的!”高爾基說:“將來有一天,我會寫出來……”不久他就寫出了這本巨作。
2《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為了生活,他與外祖母摘野果出賣糊口,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當過洗碗工,當過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他有機會閱讀超多書籍。生活閱歷和超多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好為環(huán)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xiāng)奔赴喀山。在小說,作家不只是再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們的生活習俗、道德觀念和精神境界,而且塑造了一系列體現(xiàn)勞動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廣泛深刻地再現(xiàn)了廣大下層勞動者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情結,描繪了俄國社會一個時代的歷史畫卷。
3《我的大學》本書是高爾基著名的自傳體第三部曲,其余兩部為《童年》、《在人間》。作者描述了他青年時代的生活經(jīng)歷。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教程中,我們能夠看出青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小市民習氣的深惡痛絕,對自由的熱烈追求,對完美生活的強烈向往,在生活底層與勞苦大眾的直接接觸,深入社會,理解革命者思想影響和如饑似渴地從書籍中汲取知識養(yǎng)料是他得以成長,從生活底層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條件。在《我的大學》里,高爾基用自己的筆觸反映了當時俄國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民粹派反抗沙皇統(tǒng)治的活動,展示了這一時期俄國知識分子的思想狀況。在高爾基的自傳小說,我們看到青少年時期的高爾基就已經(jīng)對俄國的丑惡現(xiàn)實十分憎惡,一向發(fā)奮探索生活的道路。他以前幻想自己做一個強盜,劫富濟貧或者用祈禱上帝的方式來改善人們的生活,但當時他還很年輕,當然這只是天真幼稚的幻想。在超多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他也未能找到曾苦苦思索的“我孩怎樣辦”的問題的解答。接觸了許多具有革命情緒的知識分子,高爾基又想從他們那里找到新的'生活道路。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并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xiàn)實的途徑。1892年發(fā)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構成前必然經(jīng)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向往光明與英雄業(yè)績的堅強個性,表現(xiàn)了渴望戰(zhàn)斗的激情;現(xiàn)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述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發(fā)奮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好處并充滿激烈內(nèi)心沖突的人物。
1901年他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nèi)ビ觽ゴ蟮膽?zhàn)斗,這是一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斗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贊。
1905年革命前夕,高爾基的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了戲劇,1901~1905年,他先后寫出了《小市民》、《底層》、《避暑客》、《太陽的孩子們》和(野蠻人》等劇本。特別是《小市民》、《底層》展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與新的精神面貌,表現(xiàn)了他們?yōu)樽约簷嗬窢幍臎Q心與樂觀情緒,它們的上演,在當時俄國的劇壇上引起了轟動。
1906年高爾基寫成長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標志著其創(chuàng)作到達了新的高峰!赌赣H》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批自覺為社會主義而斗爭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列寧肯定了它的現(xiàn)實好處。
1905年革命失敗后,高爾基赴美國及意大利寫了一系列政論文章,抨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學界的形形色色反動思潮。1908年創(chuàng)作的中小說《懺悔》流露出唯心主義的造神論思想,受到列寧的嚴肅批評,并得到他的熱情幫忙。盡管如此,高爾基的主導傾向仍然是積極的,富于革命的戰(zhàn)斗精神。對新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創(chuàng)作方法的特征從理論上進行了許多探索,提出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觀點。他在兩次革命之間的創(chuàng)作成果頗豐,如《奧古洛夫鎮(zhèn)》(1909)、《夏天》(1909)、《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話》(1911~1913)、《俄羅斯童話》(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傳體長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人間》(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間,高爾基因健康欠佳,僅寫了關于列寧及一些作家的獨具藝術風格與重要文獻價值的回憶錄及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學》(1922~1923)、《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yè)》(1924~1925)等幾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寧忠告,到國外養(yǎng)病。1931年回國之后,從1925年起著手創(chuàng)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詩氣魄的長巨著《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還寫了《蘇聯(lián)游記》(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劇作《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薩?日烈茲諾娃》(1935),以及超多的文藝理論、文學批評和政論文章,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
高爾基不僅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會活動家。他組織成立了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并主持召開了全蘇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培養(yǎng)文學新人,積極參加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事業(yè)。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說到中國。他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共同財富。
高爾基的資料 3
1、高爾基的作品有《海燕》、《在人間》、《鷹之歌》、《三人》、《在人間》、《母親》、《伊則吉爾老婆子》、《我的大學》、《早晨》、《馬卡爾·楚德拉》、《伊澤吉爾老太婆子》等。
2、高爾基(1868―1936年)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蘇聯(lián)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今高爾基城)。父親是木匠。早年喪父,寄居在經(jīng)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歲開始獨立謀生,其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舊社會的底層度過的。高爾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經(jīng)歷在他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作了生動的記述。人間的'苦難,生活的辛酸,磨練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勞動之余,勤奮自學不息。對社會底層人民痛苦生活的體驗和深切了解成為他創(chuàng)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高爾基的資料 4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并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xiàn)實的途徑。起筆名為馬克西姆-高爾基,意思為"最大的痛苦"1892年發(fā)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jīng)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向往光明與英雄業(yè)績的堅強個性,表現(xiàn)了渴望戰(zhàn)斗的激情;現(xiàn)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并充滿激烈內(nèi)心沖突的人物。
【高爾基的資料】相關文章:
高爾基的名言11-08
高爾基名言02-18
[集合]高爾基的名言05-06
(精華)高爾基的名言05-22
高爾基童年好句08-29
(精)高爾基的名言05-20
高爾基的名言11篇02-15
高爾基《童年》閱讀心得10-24
高爾基名言15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