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tǒng)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
PS:同學們不僅要背下公式,而且他們的變型公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以及公式的適用范圍等都要很熟悉才行。
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壓強:p=F/S5、液體壓強:p=ρgh6、浮力:
。1)、F。紽’-F(壓力差)(2)、F。紾-F(視重力)(3)、F浮=G(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n(豎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體舉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15、機械效率:η=W有/W總16、滑輪組效率:
。1)、η=G/nF(豎直方向)
。2)、η=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熱學部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河實物理復習資料--鄺貴雄
2、放熱:Q放=Cm(t0-t)=CmΔt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熱平衡方程:Q放=Q吸6、熱力學溫度:T=t+273K【電學部分】1、電流強度:I=Q電量/t2、電阻:R=ρL/S3、歐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5、串聯電路:(1)、I=I1=I2(2)、U=U1+U2(3)、R=R1+R2
。4)、U1/U2=R1/R2(分壓公式)(5)、P1/P2=R1/R26、并聯電路:(1)、I=I1+I2(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電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電功:
河實物理復習資料--鄺貴雄
。1)、W=UIt=Pt=UQ(普適公式)(2)、W=I2Rt=U2t/R(純電阻公式)9電功率:
。1)、P=W/t=UI(普適公式)(2)、P=I2R=U2/R(純電阻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
S總S1S2S1、速度公式:V求平均速度:V平均t總t1t2t回聲測距:S1Vt28
記住的物理量:聲在15℃空氣中的速度:V=340m/s光速:C=3×10m/s2、串聯電路的特點:
電流規(guī)律:I總I1I2電壓規(guī)律:U總U1U2電阻:R總R1R2電功率:P1P2總U總IP總P3、并聯電路的特點:
電流規(guī)律:I總I1I2電壓規(guī)律:U總U1U2電阻:R總電功率:P1P2總UI總P總P4、歐姆定律:IR1R2
R1R2URWU2UII2R5、電功率:PtRU26、電功、消耗的電能:WPtUIttI2Rt
R7、已知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時:求電阻:R2U額P額求正常工作時的電流:I額P額U額
求實際功率:P實U實R2(U實U額2)P額
8、波速、波長與頻率的關系:cf
m總m1m2m9、密度:求混合物的密度:
v總v1v2v水的密度:水1g/cm110kg/m3酒精密度:酒0.8g/cm0.810kg/m3
333
河實物理復習資料--鄺貴雄
10、重力:Gmgg9.8N/kg11、杠桿平衡:F1L1F2L2
12、對于固體,先求壓力:FG總G1G2再求壓強:P對于液體,先求壓強:Pgh再求壓力:FPS13、浮力:
稱重法求浮力:F浮G-F示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液gv排漂浮、懸。篎浮G物
受力分析:F浮G物-F上拉或F浮G物F下拉14、斜面:
有用功:W有用Gh總功:W總FS機械效率:15、滑輪組:
對于省n倍力的滑輪組有S拉nS物V拉nV物在不考慮繩重和繩與滑輪的摩擦時求拉力F拉求動滑輪重力:G動nF拉-G物16、豎直方向的滑輪組:
有用功:W有用Gh總功:W總FS機械效率:FSW有用GhW總FsG物G動nW有用GhGW總FSnF拉力的功率:PW總FV拉tW有用fSf物W總FS拉nF17、水平方向的滑輪組:
有用功:W有用fS物總功:W總FS拉機械效率:18、熱量:
熱傳遞:Qcmt燃料燃燒:Qmq或QVq焦耳定律:QIRt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
第六章物質的物理屬性
1、什么叫做質量?答: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質量的物理量符號是m.
2、質量的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是什么?如何換算?
答: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千克的單位符號是kg。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實驗室常用什么器材測量物體的質量?答:實驗室里常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4、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
1、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
2、然后,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線處,再調節(jié)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
3、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移動游碼在標尺上的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的中線;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與標尺示數值之和,即為所測物體的質量。
使用托盤天平時注意事項:
1、首先要認真觀察天平的最大測量值(稱量)和標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量程,往右盤里加減砝碼時應輕拿輕放;
2、天平與砝碼應保持干燥、清潔,不要把潮濕的物品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盤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碼。
5、為什么說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答: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物質狀態(tài)和地理位的改變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6、若被測物體的質量小于標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該如何測量?
答:可采測多算少法(累積法)進行測量。(如郵票、大頭針等m=m總/n)
7、常見物體質量的大約數值是什么?
答:一張郵票:50mg;一個成人:50kg;一只蘋果:140g;一元硬幣:10g;一只雞:1.5kg;一只雞蛋:50g;一頭大象:6t
8、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與物質的種類有什么關系?
答:同種物質的不同實心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質的不同實心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質的密度?計算式及單位是什么?
答: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質量/體積。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密度的國際單位是:千克/米,單位符號是:kg/m其它單位有:克/厘米(g/cm)、千克/分米(kg/dm)
單位換算關系是:1g/cm=10kg/m1g/cm=1kg/dm
10、水的密度及物理意義是什么?
答:水的密度為:ρ水=10kg/m=1.0g/cm其物理意義:1米水的質量為10千克。
11、為什么說密度是物質的物理屬性?
答:密度是物質的物理屬性是因為同種物質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
12、ρ=m/V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答:(1)同種物質的密度一般不變,是定值(但溫度、物態(tài)、壓強等條件變化時,物質的密度也會發(fā)生變化)同種物質的密度不隨物體的質量、體積的變化而變化,但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2)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變化的。質量一定時,密度與體積成反比;體積一定時,密度與質量成比。
13、密度有哪些應用?
答:(1)ρ=m/V測量和計算密度鑒別物質的種類;
(2)m=ρV計算質量
(3)V=m/ρ計算體積。
14、量筒(量杯)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讀數?
答:量筒(量杯)用來直接測量液體的體積和間接測量固體的體積。測量前應觀察(1)分度值(2)最大測量值。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平,俯視時讀數值偏大,仰視時讀數偏小。
15、量筒(量杯)間接測量固體體積的方法是什么?
答:(1)在量筒中倒入適量(1、能使固體全部浸沒,2、放入固體后液面不能超過量筒的最大測量值)的水V1;
。2)用細線系住固體沿量筒壁輕輕下落到量筒底部,讀數為V2;
(3)則固體的體積為V固=V2-V1。
上述方法為排水法。若固體溶于水則需要用薄膜包上或用排沙法;若固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則用針壓法或捆綁法。
16、體積、面積、長度的物理量符號及單位有哪些?
答:體積物理量符號:V,國際單位:米(m)。體積其它單位及換算關系為:1m=10dm,1dm=10cm3,1m=10cm1dm=1升(L),1L=10毫升(mL),1cm=1mL面積的物理量符號:S,國際單位:米(m)。
其它單位及換算:1m=10dm,1m=10mm,1m=10cm17、密度表上的信息有哪些?
答:(1)水的密度ρ水=10千克/米
(2)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可能相同。ρ冰=ρ蠟=ρ植物油=0.9×10kg/m
ρ酒精=ρ煤油=0.8×10kg/m
。3)同種物質的密度在狀態(tài)改變時也發(fā)生改變
。4)固體、液體的密度比氣體密度大。
18、什么叫硬度?物質的物理屬性有哪些?
答:物質軟硬程度的特性叫做物質的硬度。物質的物理屬性有:狀態(tài)、密度、比熱、硬度、透明度、導電性、導熱性、磁性、彈性、塑性(范性)、韌性、顏色等。
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
1、分子模型理論的內容是什么?
答: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運動,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間有空隙。分子是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顆粒。
2、原子由什么組成?原子核由什么組成?
答:任何物質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原子核。
3、電子是誰發(fā)現的?其意義是什么?
答:電子的發(fā)現,說明原子是可分的,這種粒子帶負電,是自然界最小的帶電體,該粒子是湯姆遜發(fā)現的。
4、原子結構如何描述?
答:
(1)來自原子內部帶負電的微粒叫做電子。質子和中子由夸克組成。
。2)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3)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在通常情況下,原子呈不帶電的中性狀態(tài)。
5、“摩擦起電”的原理是什么?
答:“摩擦起電”是依靠摩擦而使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失去電子的帶正電,相互摩擦的兩個物體同時帶上了等量異種電荷!澳Σ疗痣姟笔窃趦蓚不同種物質間進行的!澳Σ疗痣姟钡膶嵸|是電子的轉移。
6、分子由什么組成?
答: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構成化合物分子,相同原子組成的分子組成單質分子。
7、發(fā)現質子和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的科學家是誰?
答:發(fā)現質子的是盧瑟福,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的科學家是盧瑟福。
8、發(fā)現中子的和提出夸克的分別是誰?
答:發(fā)現中子的是查德威克,提出夸克的是蓋爾曼。
9、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是什么?答: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10、一般分子直徑的數量級為多少?答:一般分子直徑的數量級為10--10米。
11、宇宙是一個怎樣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
答: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達1000億個。
12、緊靠銀河系的星系是什么星系?
答:仙女星系,它距離我們超過200萬光年。
13、“量天尺”的兩個單位是什么?
答:光年和天文單位1光年(l.y.)=9.461×10米(m)。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AU)。1AU=1.496×10米(m)。
11
14、遠古時代,人們根據自己的視覺感受,得出了“天圓地方”的宇宙形狀。為此,建立了什么學說?答:托密勒的“地心說”學說。
15、人類是如何認識宇宙的?
答: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由近及遠的。人類早就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中國古代的敦煌星圖,繪制于約公元705年。16世紀后,哥白尼創(chuàng)立了“日心說”。
16、誰創(chuàng)立了萬有引力理論?答:牛頓
17、科學家借助什么系統(tǒng)對天體、天體系統(tǒng)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答:望遠鏡系統(tǒng)
18、20xx年10月,我國第一位航天員乘神舟五號飛船遨游太空,實現了中國人的飛天夢,他是誰?答:楊利偉
19、宇宙起源于什么?
答:關于宇宙的起源,宇宙科學家都認定: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50億年的一次大爆炸。
20、譜線“紅移”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答:星系在遠離我們而去。
21、什么叫太陽系?
答:太陽及其九大行星及無數衛(wèi)星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叫太陽系。
第八章力
1、什么叫形變?形變有哪兩種形式?
答: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形變分為彈性形變和范性形變。
能夠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當物體發(fā)生形變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叫范性形變。
2、什么叫彈力?常見的彈力有哪幾種形式?
答:彈力是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產生的力。拉力、壓力、支持力等都是彈力。
3、形變與外力的關系是什么?答: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
4、什么叫測力計?其原理是什么?答: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測力計是根據作用
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的性質制成的。
5、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什么?
答:物理實驗中經常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物體所受到的重力,它是根據在一定范圍內,彈簧伸長與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6、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
答: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彈簧、秤鉤、指針和刻度盤組成。
7、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什么?答:牛頓,簡稱牛,單位符號是N。1N的大小相當于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8、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⑴必須了解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使用時不能測量超過量程的力;
、茰y量前還要觀察測力計的分度值,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切U泓c,將彈簧測力計按所需的位放好,檢查指針是否還在零刻線處,若不在,應調零。
、葴y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觀察時,視線應與彈簧測力計的刻度盤垂直;
⑸記錄結果時,要記錄數據,還要注明單位。
9、什么叫彈性勢能?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其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材料自身的性能有關,
10、什么叫重力勢能?答: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其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被舉的高度有關。
11、什么叫勢能?答: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統(tǒng)稱為勢能。
12、什么叫重力?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大小簡稱為物重。
13、重力與物體的形狀、位和質量的有沒有關系?
答: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與物體的位有關,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14、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的關系是什么?
答: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兩者之間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為G=mg。
15、表達式G=mg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答: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
g=9.8N/kg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牛。
16、重力的方向如何?答: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根據這一原理可以制成重垂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平面是否水平。
17、重力和質量有何區(qū)別和聯系?答:物理量關系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定義到的力叫做重力符號區(qū)隨在地球上位的改變而變方向計算式別國際單位測量工具聯系牛彈簧測力計G=mg千克天平G=mgm=ρV豎直向下沒有方向大小化改變而改變不隨物體所處位的Gm叫做物體的質量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18、什么叫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和摩擦力?
答:物體將要運動時,接觸面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做靜摩擦力,物體在滑動過程中,接觸面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物體在滾動過程中,接觸面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做滾動摩擦力。當物體將要運動或運動時,受到的阻礙運動的力統(tǒng)稱為摩擦力。
19、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什么?
答: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且接觸面粗糙、有壓力的作用、物體將要運動或已經運動。
20、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影響因素的實驗中,物體如何運動?
答: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水平桌面上的物體,使其勻速直線滑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滑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條件)
2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關系是什么?
`答: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和接觸面積的大小等因素無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關系是: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22、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答: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分離接觸面和變滑動為滾動。其中分離接觸面的方法有加潤滑油、氣墊和磁懸浮。
2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答: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變滾動為滑動。
24、什么叫力?
答: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作用叫做力,力是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其中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另一個物體則是受力物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力相互作用中,其中一個物體既是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
25、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答:力使物體的形狀、體積發(fā)生改變和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表現為運動速度改變、運動方向改變、運動方向和速度共同發(fā)生改變。當物體發(fā)生形變或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可以判斷物體受到力的作用。
26、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
27、什么叫力的示意圖?力的示意圖與力的圖示有什么區(qū)別?
答: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叫做力的示意圖。在物理學中有一種定量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圖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的共同點是都要標出力的大小、作用點和表示方向的箭頭,重要區(qū)別是力的圖示要有表示力的大小的標度。
28、為什么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這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壓強和浮力
1、什么叫壓力?
答: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叫做壓力。
2、壓力的方向如何確定?答:垂直作用于物體的受力表面。
3、壓力是如何形成的?
答:壓力是彈力的一種形式,壓力是由于物體形變而產生的。
4、壓力與重力的關系是什么?
答:壓力與重力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在有些情況下,壓力是由物體的重力產生的,壓力的大小可以大于物體的重力,也可以等于物體的重力,還可以小于物體的重力;在有些情況下,壓力與重力無關。
5、壓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表示?
答:壓強;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6、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關系是什么?
答: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兩個因素有關。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7、什么叫壓強?
答: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做壓強。
8、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么?答: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F/S9、壓強的單位是什么?
答: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力的單位是牛,受力面積的單位是米,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帕是個很小的單位。
10、一張報紙平攤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大約是多少?答:0.5Pa
11、增大壓強的方法是什么?答: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
12、減小壓強的方法是什么?答: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13、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液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動性。
14、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規(guī)律的工具是什么?在結構上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答:壓強計結構上主要由U形管和裝有橡皮膜的金屬盒組成。
15、100Pa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答:表示物體1平方米的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00牛。
16、液體壓強的特點是什么?
答:(1)液體對容器的底部和側璧都有壓強;
。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在液體內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都相等;
。4)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液體內部的壓強的大小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17、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么?答:p=hρg
18、液體壓強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答: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的深度越深,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
越大。
19、氣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氣體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動性。
20、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是什么實驗?
答:是德國馬德堡市的市長奧托〃格里克做的馬德堡半球實驗。
21、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其它實驗還有哪些?答:瓶吞雞蛋實驗、覆杯實驗等。
22、最早測出大氣壓的實驗是什么?
答:是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做的托里拆利實驗。
23、標準大氣壓的值是多少?
答:標準大氣壓的值相當于76cm(0.76m)(760mm)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通常把
1.0×10Pa的大氣壓叫做標準大氣壓。
24、一個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少米高的水柱?答:約10米
25、大氣壓變化的規(guī)律有哪些?
答:大氣壓與高度和天氣等因素有關。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大氣壓冬高夏低,晴
高陰低。在20xxm的高度內,高度上升12m,氣壓降低133Pa,即降低1mm高水銀柱的壓強。
26、液體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是什么?
答:液體的沸點隨液面上的氣壓的增大而升高,減小而降低。
27、高壓鍋的原理是什么?
答:由于鍋蓋的密閉性和加壓閥的作用,使鍋內的氣體壓強能達到兩個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升到120℃,使食物更易煮熟。
28、什么叫氣壓計?氣壓計有哪些類型?
答:測量氣壓的工具叫做氣壓計。氣壓計主要有水銀氣壓計和金屬盒氣壓計兩種形式。金屬盒氣壓計也叫無液氣壓計。
29、什么叫做流體?
答:通常把液體和氣體稱為流體,因為它們都具有流動性。
30、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是什么?答: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31、什么叫浮力?
答: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豎直向上托的力稱為浮力。
32、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33、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是什么?
答: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34、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則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5、浮力計算公式有哪些?
答:(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
。2)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或氣體的壓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3)稱重法測浮力F浮=G-F
。4)漂浮或懸浮的平衡條件F浮=G物
第十章力與運動
1、通過改變什么關系可以控制物體的浮沉?
答:可以通過改變重力和浮力的大小來控制物體的浮與沉。
2、體的浮沉條件是什么?
答:(1)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浮力大于重力(F浮>G物),則物體上浮;
(2)當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則物體懸浮在液體中;
(3)當浮力小于重力F。糋物,則物體下沉
3、物體的漂浮條件是什么?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4、如何通過物體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關系判斷物體的浮沉?
答:對于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
。1)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ρ物<ρ液,則物體上浮,靜止時到漂;
(2)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ρ物=ρ液),則物浮體懸浮在液體中;
。3)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ρ物>ρ液),則物體下沉,靜止時沉底。
5、改變物體浮沉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1)改變物體自身重力;
。2)改變液體的密度;
。3)改變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6、什么叫做懸?答: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若它的重力等于浮力時,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可以靜止在液體中的任何位,這種狀態(tài)稱為懸浮。
7、打撈沉船的方法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答:浮筒法;原理是:浮筒下沉---增大排水體積---用壓縮空氣將水排出,減小重力---重力小于浮力,沉船上浮。
8、什么叫密度計?其原理是什么?其刻度特點是什么?
答: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叫做密度計。原理:利用漂浮條件來工作。刻度特點:上小下大、上疏下密、刻度不均勻。刻度數值是:液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的比值。
9、潛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通過改變自重實現浮沉。水艙進水,重力大于浮力,潛水艇下潛;水下航行時,浮力等于重力,潛水艇懸。凰撆潘,浮力大于重力,潛水艇上浮。
10、氣球和飛艇的原理是什么?
答:氣球和飛艇的升降主要靠改變它們所受浮力的大小及自重來實現的。球和飛艇的氣囊內充有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它們利用空氣的浮力工作。11、使密度大的物體漂浮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將物體做成空心,增大排水體積,從而增大浮力。(輪船就是用這個原理制成的。)(輪船的工作原理是:漂浮條件)
12、什么叫排水量?答:排水量是指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輪船在長江與大海中航行時,排水量不變)
13、什么叫平衡狀態(tài)?答: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就說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14、什么叫平衡力?
答: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幾個力稱做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為零)
15、什么叫二力平衡?
答: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就稱做二力平衡。
16、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答:當作用在同一物體的兩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時,兩個力彼此平衡。
17、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答: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發(fā)生改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18、為什么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要使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滾下?答:目的是為了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的起點獲得相同的初速度。19、牛頓第一定律如何形成?
答: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伽利略等科學家研究的基礎上,對大量的實驗事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經過總結和推理而獲得。牛頓第一定律雖不能通過實驗直接驗證,但大量事實證明它是正確的。
20、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揭示了力與運動之間的規(guī)律。
21、什么叫慣性?答:物體具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慣性僅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慣性與物體的運動速度、運動狀態(tài)和是否受力無關。原來靜止的物體要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2、力與運動的關系是什么?
答: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tài)。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就會發(fā)生改變。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
物理量單位svt速度公式:
v速度m/skm/hs路程mkmt時間sh單位換算:1m==10dm=102cm=103mm1h=60min=3600s;1min=60s公式變形:求路程svt
求時間t物理量單位sv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
G重力Nm質量kgg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合力公式:F=F1+F2[同一直線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計算]
F=F1-F2[同一直線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計算]
物理量單位mV密度公式:
ρ密度kg/mg/cmm質量kggV體積m3cm333單位換算:1kg=103g1g/cm3=1×103kg/m31m3=106cm31L=1dm31mL=1cm3
浮力公式:
物理量單位F浮=GF
F浮浮力NG物體的重力NF物體浸沒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N
F浮=G排=m排gF浮=ρ
水
G排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Nm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質量kg物理量單位gV排
F浮浮力Nρ密度kg/m3V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m3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
物理量單位F浮=G
提示:[當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時]F壓強公式:P=S
液體壓強公式:
F浮浮力NG物體的重力N物理量單位面積單位換算:p壓強Pa;N/m21cm2=10--4m2F壓力N1mm2=10--6m22S受力面積m物理量單位注意:S是受力面積,指有受到壓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積p壓強Pa;N/m2ρ液體密度kg/m3h深度m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p=ρgh
注意:深度是指液體內部某一點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離;F1S1F1F2提示:應用帕斯卡原理解題時,只S2帕斯卡原理:∵p1=p2∴S1S2或F2要代入的單位相同,無須國際單位;F1L2L1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或寫成:F2
物理量單位F1動力NL1動力臂mF2阻力NL2阻力臂m提示:應用杠桿平衡條件解題時,L1、L2的單位只要相同即可,無須國際單位;物理量單位滑輪組:
F=G
1總nF動力NG總總重N(當不計滑輪重及摩擦時,G總=G)n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物理量單位s=nh
s動力通過的距離m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mn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對于定滑輪而言:∵n=1∴F=Gs=h
1對于動滑輪而言:∵n=2∴F=2Gs=2h
機械功公式:
W=Fs
物理量單位W動力做的功JF動力N2s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m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h
功率公式:P=
機械效率:
W有用×100%
熱量計算公式:
物體吸熱或放熱
Wt物理量單位P功率WW功Jt時間s單位換算:1W=1J/s1馬力=735W1kW=103W1MW=106W物理量單位W總η機械效率W有有用功JW總總功J提示:機械效率η沒有單位,用百分率表示,且總小于1W有=Gh[對于所有簡單機械]W總=Fs[對于杠桿和滑輪]W總=Pt[對于起重機和抽水機]物理量單位Q=cm△t
Q吸收或放出的熱量Jc比熱容J/(kg℃)m質量kg△提示:當物體吸熱后,終溫t2高于初溫t1,△t=t2-t1當物體放熱后,終溫t2低于初溫t1。△t=t1-t2t溫度差℃{保證△t>0)
燃料燃燒時放熱
物理量單位Q放=mq
★電流定義式:
Q放放出的熱量Jm燃料的質量kgq燃料的熱值J/kg提示:如果是氣體燃料可應用Q放=Vq;物理量單位I
Qt
I電流AQ電荷量庫Ct時間s提示:電流等于1s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歐姆定律
UIR
電功公式:W=UIt
物理量單位
I電流AU電壓VR電阻Ω同一性:I、U、R三量必須對應同一導體(同一段電路);同時性:I、U、R三量對應的是同一時刻。物理量單位提示: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1)I、U、t必須對同一段電路、同一時刻而言。(2)式中各量必須采用國際單位;1度=1kWh=3.6×106J。(3)普遍適用公式,對任何類型用電器都適用;
W=UIt結合U=IR→→W=I2Rt
U2W=UIt結合I=U/R→→W=Rt
如果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則:Q=W如電熱器。
電功率公式:
只能用于如電烙鐵、電熱器、白熾燈等純電阻電路(對含有電動機、日光燈等非純電阻電路不能用)
P=W/t
物理量單位單位P電功率WkWW電功JkWht通電時間sh物理量單位P電功率WP=IU
I電流A
U電壓V串聯電路的特點:
U2P=RP=I2R只能用于:純電阻電路。電流:在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都相等。表達式:I=I1=I2
電壓: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表達式:U=U1+U2
U1R1UR2分壓原理:2
P1串聯電路中,用電器的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表達式:P2
并聯電路的特點:
R1R2電流:在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表達式:I=I1+I2分流原理:I1I2
R2R1電壓: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表達式:U=U1=U2并聯電路中,用電器的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表達式:
P1R2P2R1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
S總S1S2S1、速度公式:V求平均速度:V平均t總t1t2t回聲測距:S1Vt28
記住的物理量:聲在15℃空氣中的速度:V=340m/s光速:C=3×10m/s2、串聯電路的特點:
電流規(guī)律:I總I1I2電壓規(guī)律:U總U1U2電阻:R總R1R2電功率:P1P2總U總IP總P3、并聯電路的特點:
電流規(guī)律:I總I1I2電壓規(guī)律:U總U1U2電阻:R總電功率:P1P2總UI總P總P4、歐姆定律:IR1R2
R1R2URWU2UII2R5、電功率:PtRU26、電功、消耗的電能:WPtUIttI2Rt
R7、已知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時:求電阻:R2U額P額求正常工作時的電流:I額P額U額
求實際功率:P實U實R2(U實U額2)P額
8、波速、波長與頻率的關系:cf
m總m1m2m9、密度:求混合物的密度:
v總v1v2v水的密度:水1g/cm110kg/m3酒精密度:酒0.8g/cm0.810kg/m3
333
河實物理復習資料--鄺貴雄
10、重力:Gmgg9.8N/kg11、杠桿平衡:F1L1F2L2
12、對于固體,先求壓力:FG總G1G2再求壓強:P對于液體,先求壓強:Pgh再求壓力:FPS13、浮力:
稱重法求浮力:F浮G-F示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液gv排漂浮、懸。篎浮G物
受力分析:F浮G物-F上拉或F浮G物F下拉14、斜面:
有用功:W有用Gh總功:W總FS機械效率:15、滑輪組:
對于省n倍力的滑輪組有S拉nS物V拉nV物在不考慮繩重和繩與滑輪的摩擦時求拉力F拉求動滑輪重力:G動nF拉-G物16、豎直方向的滑輪組:
有用功:W有用Gh總功:W總FS機械效率:FSW有用GhW總FsG物G動nW有用GhGW總FSnF拉力的功率:PW總FV拉tW有用fSf物W總FS拉nF17、水平方向的滑輪組:
有用功:W有用fS物總功:W總FS拉機械效率:18、熱量:
熱傳遞:Qcmt燃料燃燒:Qmq或QVq焦耳定律:QIRt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08-10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04-01
初三物理公式知識總結06-18
(實用)初中物理公式總結07-06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15篇12-17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6篇08-10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6篇)08-10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精選10篇06-17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