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培訓學習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nèi)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jīng)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nèi)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網(wǎng)絡培訓學習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網(wǎng)絡培訓學習總結1
郭靖
暑期遠程培訓,對我來說,來得及時,來得實在,緊張、辛苦,但也受益匪淺。通過聽教育專家的授課和跟同行在線研討互相學習,對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
信息技術是最重要的應用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fā)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jù)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信息技術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首先要加強平時學習的積累。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我們感受到學生閱讀量少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給自己充電,需要積累豐富、深厚的各類知識。其次,在新課改理念中,反復提到的一點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老師很容易就會在長期的教學經(jīng)驗中落入“聽我講”的窠臼之中。這次培訓看到專家們的授課讓我有了很大的收獲,在課堂上老師確實做到了把課堂交給了學生,達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目的,而且?guī)熒g的活動特別好,看完以后我總結出幾點: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其次要學生先具有“質(zhì)疑”的能力,那他才會想要去自覺主動的探尋問題的答案,在探尋的過程中,老師才能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近年,高考帶給老師巨大的壓力,社會上總是以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但是教育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它不是只面對“成績好的學生”。所以,老師需要改變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陳舊觀念,看到所有學生的閃光點,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只有看到學生除成績以外的閃光點,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才能被激發(fā)。由此,老師們希望有新的與課程改革相呼應的評價體系,訓我深知,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任重道遠,作為一名教師將一如既往地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思想,總結經(jīng)驗,開拓進取,為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全面發(fā)展,為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而不懈努。
本次培訓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通過暑期網(wǎng)絡遠程培訓,我發(fā)現(xiàn)了自身視野之局限,猶如井底之蛙。我隨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陳舊僵化的理念,那將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是完整的社會人,不僅僅是接受知識,還需要我們了解學生成長需求,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條件。培訓是我更進一步地明白了走進新課程的教師也不再是充當“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單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研究者”、“開發(fā)者”、“協(xié)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元角色。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教師應自覺成為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茅塞頓開。我深深感覺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與時代同行。我們的課堂變革與學校變革,都與社會變革血脈相連。通過學習,我的思維方法與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轉(zhuǎn)換。希望今后的我能夠立足課堂,跨越時空,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xiàn)時代性和社會性。
有一種光華籠罩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有一種火苗躍動在民族的靈魂的奧林匹克山上,有一種藝術點亮了心靈,那是教育的藝術。
教育的藝術同時也需要給予信念。
有一位老師,在給臨畢業(yè)的學生們上最后一節(jié)課時,他把學生們帶到實驗室,給他們的最后一次實驗“水的三種形態(tài)”,老師對孩子們教育道,“人生也有三種形態(tài),當你對生活將0℃以下的態(tài)度時,你的人生便是結凍的冰,當你對生活持平常態(tài)度的話,人生便是水,雖可流動,但卻無法過湖河的局限,如果你對生活持100℃的激惜,你卻是水蒸氣,能夠不受限制,積極生活。”老師的教誨,無限給學生們以崇高的人生信念,要樂觀,積極而向上的生活。教育的藝術,還在于給予積極的目標。
第一,實行心情教育?v觀山巒疊翠,沐浴晨光雨露,欣賞漫天繁星——這就是心情教育。我第三次高考復習時,教我們的英語老師授課充滿熱情,注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對我們進行心情教育:江邊言說故事,參觀名人故居,爬山消遣??這表面看來像是浪費時間,但我們在這種氛圍中學會了排遣雜念和彼此相處,收獲了愉悅心情,學習的激情與效果也在無形中得到提升。孩子的心情教育、家庭的心情教育、學校的心情教育,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良性循環(huán)才能實現(xiàn)心情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前,中國的心情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很多中學囿于各種限制,沒有魄力也沒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我曾經(jīng)與幾個重點中學的老師探討過為什么不組織學生去春游,各個學校顧慮的是這類活動可能會發(fā)生意外,而一旦有意外,學校與家庭之間將水火不容。因此,在目前的形勢下,心情教育無法推行開來。孩子們?nèi)狈ψ杂砂l(fā)展的空間,被禁錮在校園與家庭里,沒有奔放到天地之間的機會,即便有,也難以確保有那份奔放的心情。學習、學習、再學習成為阻礙孩子快樂成長的“咒語”。相比較而言,國外與中國的情況明顯不同。國外學校經(jīng)常組織學生參加挑戰(zhàn)項目,比如野外徒步20天,鍛煉學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項目啟動之前,家長需先簽“生死協(xié)議書”,一旦發(fā)生意外,學校不負任何責任,家長也深知個中利害。這種在國內(nèi)看來不可思議的項目在國外運行得非常順利。這源于國外整個社會和學校教育配合一致。
第二,實行鼓勵教育。所謂鼓勵教育,就是多鼓勵孩子,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的優(yōu)勢并不一定會自動展現(xiàn)出來,很多時候需要人去努力挖掘。如果一個老師不能從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任何特長和優(yōu)勢,則其難以被稱為合格的老師。實際上,每一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是有優(yōu)勢的,即便是發(fā)型、笑容、服飾這些看似與學習無關的方面,也同樣值得表揚?杀頁P的事有很多,學習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第三,培養(yǎng)孩子向往偉大、走向偉大的信念和能力。我們看到,有的`人一輩子碌碌無為,有的人一輩子成就輝煌。其實,無論是偉大的人,還是平庸的人,日子都是瑣碎的,而瑣碎的日子就像水泥和沙石一樣,既可以砌成偉大的建筑,也可以最終一事無成,永遠是一堆水泥和沙石。人與人的差別也是如此。對于每個人來說,出生不是自己能夠選擇的,但是歸宿卻是自己抉擇的,以何種姿態(tài)行走,獲取多大的成就,是自己能夠抉擇的。所以,不管你的先天條件如何,只要你有遠大的目標,并通過后天的努力獲取達成目標的能力,你就會有所成就。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希望我們的教育能點燃每一個孩子內(nèi)心的火焰。
據(jù)多年的教育經(jīng)驗告訴我,過度的表揚,夸獎會造成學生認識方面的兩類極端問題,一類是過分欣賞自我和苛求社會;另一類是心理失衡,在認識上把社會理想化,對自己缺乏信心。在價值觀上,也會兩種極端,一種是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缺乏社會責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獻。另一種是看不到自己的獨特價值,只求生存適應,不求發(fā)展創(chuàng)造。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社會實踐知識的豐富,他們不再會輕易地吸納父母,老師那種表面上的夸獎!敖裉斓慕逃亲尯⒆铀糜X,明天不跳樓!弊鳛橐幻逃ぷ髡,我們應該時刻保持一種清醒。給學生一個健康,向上,樂觀的心態(tài)非常的重要,F(xiàn)在的學生他們都還是一些不成熟的個體,會在行為舉止方面有一些不文明,不禮貌的東西。因為不成熟,所以他們有可能意識不到它們的危害。我們應該讓學生知道,一個人有了缺點和錯誤就要正確認識,勇敢面對,承擔應有的處罰和教育,樹立起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這有利于個體的健康成長。而現(xiàn)如今,片面的賞識和鼓勵,淡化和削弱了懲罰教育,有些地方甚至不敢涉及。這是一種畸形的認識和發(fā)展。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凡是需要懲罰的地方,教師就沒有權利不懲罰;在必須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是一種義務!苯處熢诓贿`背職業(yè)良心的情況下,恰當而又合理地運用懲罰教育,不但能提升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營造一個公正,公平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而且還能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和行為。培養(yǎng)出一個個健康向上的個體。
生命的價值在于承擔責任而不是推卸責任。重塑學生健康的人格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在必要時,采取一定的非必要的不過激的手段。讓學生明白:每個人獲得的自由應該是相對的,當你侵害別人的自由時,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為懲罰條件,每個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應該是可行的。
懲罰學生是為了尊重學生,要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學生是社會的人,現(xiàn)實的人,犯錯誤是正常的。相反不犯錯誤卻是不正常的。一個人犯了錯誤就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大量的事實表明認識自己錯誤的人,都會有承擔責任,接受懲罰的心理準備。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進行適當?shù)膽土P是不符合科學發(fā)展的原則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懲罰是必須的,沒有懲罰猶如磨盤沒有水。并以樹木如果不常加修剪,它們便會回復到它們的野生狀態(tài)為例,強調(diào)懲罰的重要性。
在對學生進行懲罰教育時,一定要注意時機,環(huán)境和學生的心理,性格。另外還要根據(jù)事實的具體情況,認真分析其不良行為舉止的動機及其后果的性質(zhì)。注意個別特點,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然后再給以相應而又適當?shù)膽土P,啟發(fā)和觸動學生的心靈。以誠相待,給學生釀造一個緊張而又寬松,公平,公正的受發(fā)氛圍,一切懲罰都在尊重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學生的怨氣就可能增長,逆反心理就可能產(chǎn)生,達不到教育的預期效果。
中國的教育理念不等同于西方的教育理念。西方人對教育的基本理念來源于宗教,認為學生是上帝的,父母只是監(jiān)護人,沒有權利打他。中國則認為,孩子是父母生的,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不是天生就懂事的,他們的情感認知,身心健康,價值觀都是在后天的教育實踐中反復推演后形成的。在未正式進入社會之前,他們還是社會的“邊際人”。我們對其過激的行為進行相應的懲罰,其實是一種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愛。是用我們知道的道德觀念去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因為愛而罰,因為愛而懲。
網(wǎng)絡培訓學習總結2
關于“教育藝術—怎樣做個好老師”學習總結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很榮幸參加本次河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遠程培訓。本次培訓對于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我來說是一次機會。此時此刻,我已經(jīng)學習完了規(guī)定課程,我的內(nèi)心激動而又振奮。因為通過此次學習,徹底的改變了剛參加工作的想法,使我對教書育人這四個字有了新的認識。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全部交給學生,這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師。通過參加這次培訓使我深深地感覺到了教書育人不僅僅是教書,還要懂得育人,教書育人共同成就了教育的藝術。教書和育人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一句話:“生活即使教育!蔽艺J為教書是一種生活,育人更是一種生活。教書育人貫穿于我們的生活之中。生活里到處匯聚著教育,匯聚著知識,我們要用愛來呼喚學生關注生活,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愛生活,從生活中獲取知識。
在本次學習中,我選的其中一門課程叫做教育的.藝術—怎樣做個好老師。我認為教育的藝術存在于教書和育人之中,教育的藝術更需要我們有師德與師愛。我們常常提倡愛的教育,但是教師自身首先必須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只有有道德你的才能才能算上真正的才能。我們要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榜樣,畢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用我們的愛來感化學生,融化學生的內(nèi)心,使其真正
的感覺到跟著老師學習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這樣我覺得教育自然而然就成功了,也就達到了完美的教育藝術。
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藝術。因為這關系到千百萬孩子的前途和命運,關系到他們能否健康、正常的成長。
【網(wǎng)絡培訓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網(wǎng)絡培訓學習總結11-04
網(wǎng)絡學習培訓總結11-06
網(wǎng)絡遠程培訓學習總結11-22
網(wǎng)絡培訓學習總結15篇11-19
網(wǎng)絡培訓學習總結(15篇)11-19
網(wǎng)絡研修學習培訓總結04-27
網(wǎng)絡學習培訓總結15篇11-06
網(wǎng)絡遠程學習培訓總結范文10-06
幼師網(wǎng)絡學習培訓總結范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