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反思三篇
反思是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幼兒園活動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活動反思一:
通過觀察探索時鐘、認識時鐘的結構、組成部分后,在數學區(qū)里,慧瑩和小伙伴拿起時鐘,一邊旋轉著,一邊研究時針、分針的關系!拔野l(fā)現長的走得快,短的走得慢!被郜撻_心的告訴小伙伴,“我知道怎么看一點、兩點、三點?”其他小朋友也說:“我也會看!”“我還會畫呢!”“那我們把會看的時間畫出來,看誰畫得對!”慧瑩提議道!昂冒!我把我家最漂亮的時鐘畫出來。”孩子們直接用手畫出圓形的時鐘,但又畫不圓,顯得整個鐘面變形!霸趺崔k?我的鐘畫歪了!”嘉銘說道。“我的也不圓啊!”又一個小朋友抱怨的說。
“我們還是找個東西描一下”慧瑩建議道:“該找什么呢?”這時,他們都找到了不同的圓形玩具,描下它的形狀后開始畫時鐘。起初,個別幼兒把鐘上的數字擠在一起,而整個圓空了一大格子,我介入提醒:“你畫的鐘和真的鐘有沒有一樣?鐘面上的數字應該怎么排列?什么方法能更快的對齊數字”慧瑩邊看著鐘邊想:“12和6的相對的,可以先豎著畫,3和9是橫著畫!逼渌變汉孟袷艿搅藛l(fā),紛紛都在圓形的鐘上先畫個十字形,再按數字順序依次寫下來,但最后畫時針、分針時,由于有十字線的`干擾,幼兒的指針長短表示得不清楚,因此,引導幼兒找尋其他辦法,如二等分、四等分對折的方式繼續(xù)畫時鐘
教學反思:美術活動-畫時鐘
該活動在認識時鐘以它的構造、整點、半點為主,在區(qū)域里幼兒通過操作,生成新的活動內容:畫時鐘。隨著難度增加,幼兒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
優(yōu)點:1、幼兒能通過同伴間的交流,自發(fā)生成有關時鐘的相關內容。
2、能通過自己的操作,摸索出多種畫鐘面的方法,并邊探索邊從中尋找出最合適的描鐘面替代物。
3、在引導啟發(fā)幼兒觀察鐘面數字后,幼兒懂得運用已學的知識:等分進行操作活動。
不足:1、圓形的鐘面局限幼兒的創(chuàng)造與想象,在活動后期可提供其他較規(guī)則的圖形當鐘面,讓幼兒進行探索活動,尋找其他圖形等分、合理安排鐘面數字的方法。
2、應讓幼兒畫完時針、分針后,把時間用數字寫下來,如:8:00,并互相檢查是否正確。
3、個別幼兒不是以畫時鐘基本構造為主,而是重在裝飾鐘面的圖案。
調整:下次活動可引導幼兒認真觀察時鐘的基本特點,能較了解時針與分針、整點與半點的關系后,結合其他已學過的知識,如:等分、對稱、順數、排序裝飾等,再進行制作活動。
幼兒園活動反思二:
經過一個月的撕紙主題活動開展,班內幼兒已對撕紙有了興趣,大多幼兒已能手眼協(xié)調地進行撕紙了,而且撕紙時能較耐心、細致。我發(fā)現撕紙不僅可以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還能培養(yǎng)幼兒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當然在每次的具體操作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怎樣使計劃更合理,切實遵循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同步進行。怎樣針對小班幼兒在創(chuàng)造性能力方面欠缺,更有效地啟發(fā)、引導,并很好地從作品中加以體現。這些方面都有待于在以后的實踐過程中去改進、完善。所以在主題活動即將結束之余,我將這個月的實踐經驗做個總結。
一、選材方面: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需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剛開始的幾次活動,可以先安排幼兒進行任意地撕紙。因為小班的幼兒有的根本還不會撕,他們撕紙的方法準確的說是“扯”,如果扯的話,紙很難按意愿撕出形狀,所以老師必須先教他們怎樣把紙撕開。通過幾次活動后,幼兒基本上都能掌握撕的方法了,然后老師再從撕長條紙入手,先撕面條,為幼兒每人準備一個小碗,把撕下的面條裝在小碗里,要求幼兒撕開變長條就可以了。漸漸地在以后的活動中,逐步提高要求,不但要撕成長條,還必須粗、細均勻,中間不斷開,并進行粘貼,組成漂亮的圖案,在進行撕長條紙并進行粘貼的這一階段目標實施過程中,我設計了不一樣的范例以增加趣味性。
如為小獅子貼鬃毛、為媽媽貼頭發(fā)、貼圍巾、貼風箏等。這和幼兒的'生活經驗也比較貼近。幼兒雖然在學習同一技能,但每次內容都不一樣,參與的興趣也高了,相應來說撕紙的方法和能力也逐步掌握。在學會了撕長條紙的基礎上,再安排幼兒學撕正方形、三角形,剛開始撕圖形的時候,我為幼兒準備了有針孔印的圖案紙,加上幼兒有了一定的基礎,學起來也比較快。
二、計劃:依據教學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根據學期初所制訂的計劃,老師在活動安排上都根據計劃進行。假設第一周是學習撕的技能、第二周是撕長條紙,第三周是撕正方形、三角形;第四周要求撕圓形、半圓形,但由于在制定計劃時不能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所以邊實施邊進行調整。如發(fā)現幼兒掌握的能力還跟不上,可以根據需要將比較難的部分放在下一周再進行練習。
三、教學形式:以游戲為主,活動形式多樣化;
撕紙活動是以技能學習為主,往往比較枯燥,但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枯燥的形式激發(fā)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所以在組織每一次活動時,老師盡量以游戲的形式來組織。如撕面條就設計了小動物要過生日了,小朋友準備一碗愛心面條送給他們吧!貼風箏時讓幼兒先玩風箏,再撕紙貼風箏。總之設法使活動有趣一些,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這樣就不單單是為了學習撕紙的技能,在撕紙活動中同時可以掌握一些其它知識。
幼兒園活動反思三:
“生活即教育,時時處處有教育”.幼兒從早上入園開始,一日環(huán)節(jié)包括入園、進餐、睡眠、學習、游戲、戶外活動、盥洗入廁、離園等,在經常變化的環(huán)境中,文明禮儀教育跟不上,幼兒很容易受到不健康的影響。
觀察我們的一日活動,大致有:晨間活動和晨間談話之間的間隙;早操活動和集體活動之間的間隙;集體活動和游戲活動之間的間隙;睡前活動間隙和睡后活動間隙;家長來園接幼兒時間段等等。
現狀:
1.一日活動主要還是以集體活動為主,在沒有明確任務的間隙活動時,部分好動的幼兒趁機活動活動腿腳,這導致很多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2.幼兒多數時間都是在教師的目光注視下度過的,在間隙活動時,教師往往會做下一個活動的準備工作,自己緊繃的神經也會稍稍松懈,有些時候、有些孩子往往會脫離教師的視線。
3.教師對一日活動中的“間隙活動”重視不夠,認為這些時間本身就是很自由的。
4.作為幼兒,他們大多喜歡這樣的間隙,可以玩自己帶來的小玩具、和旁邊的朋友聊天、做自己喜歡的'事等等。
反思策略:
首先,每時每刻提高警惕。教師作為半日活動直接負責人,對于班內的每一位幼兒都負有責任。幼兒的年齡小,都是完全無行為能力人,因此,從事這樣一份高風險的職業(yè)就必須每時每刻提高警惕,腦子里的安全弦絕對不能放松。在日常的活動中,對幼兒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同時也要引導幼兒掌握一些安全的技能技巧,懂得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
準備活動和游戲活動相結合!皽蕚浠顒印薄鋵嵑芏嚅g隙活動都是下一個活動的準備活動時間,因此對準備活動內容的確定可以引導幼兒有目的的在間隙活動時間完成,減少了間隙活動任務的不明確性,同時也能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準備習慣!坝螒蚧顒印薄螒蚧顒邮呛⒆觽冏钕矚g的,在很多間隙活動中,孩子們都在自由結伴做游戲。教師可以教給幼兒更多感興趣的游戲,讓孩子們在間隙活動有事可做,從而有效地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的各項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反思在一日活動中的各種狀況,我們很多老師做得都是不夠的,大家在看到事物現象的同時很少去追究它的本質!伴g隙活動”的組織引導是我們保教工作中存在的一個現實問題,在一日活動中,我這個當老師的常常以挑剔的眼光對待孩子,恨不得孩子們個個十全十美,處處都能合乎我的標準。然而那一次孩子們對我的寬容卻讓我深深的感動,同時也啟迪我對以往的做法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活動中我盡量留給了孩子相當多的時間去操作,讓他們在這中間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沒有一味的要求孩子用成人的方式去創(chuàng)作,而是用一種包容、理解、接納的態(tài)度來面對孩子的各種要求。
【幼兒園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活動反思11-19
幼兒園的活動反思11-15
幼兒園用餐活動反思03-30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的反思10-06
幼兒園春曉活動反思03-14
幼兒園三八活動反思03-08
關于幼兒園活動的反思10-22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的反思10-21
幼兒園半日活動反思10-28
幼兒園游戲活動反思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