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書活動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捐書的活動反思
捐書的活動反思1
這節(jié)課上的內容是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連加,在書本的第76--77頁。因內容較多,我設計是用兩個課時來完成這個內容的教學。這是第一課時,在這節(jié)課開始時,我用情境的方式導入,同時也對孩子進行了品德教育,但在導入過程中,語言應注意再準確些。通過一段時間的數學行動小組活動的學習,對于我們所確立組織學生進行有價值的數學活動的課題,我有了初步的理解。我認識到數學活動的途徑與方法,有外顯的(包括操作、實驗、觀察、描述、交流等),有內隱的(包括猜測、驗證、推理及反思等),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都是一種活動。然而要體現其價值所在,就需要教師對教學的設計上有所把握了。在此理念的指引下,我設計了捐書活動這一課,本節(jié)課的活動設計上,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推理、驗證及交流,理解并選用不同的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捐書活動的情境,這個問題情境很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感到非常熟悉、親切。并能在自主提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法。
學生已具備了3個較小數連加和2個三位數相加的計算基礎,本課的教學中,學生依靠經驗的積累和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索三位數連加的方法的計算順序。先通過獨立思考,進行演練;我讓學生自己獨立做,沒想到我班的學生列出了五種計算方法。在匯報的過程中,我用了命名的方式,哪個同學做的方法我就給他命誰的名字,沒想到學生的興趣很高。如:蔣雨時辰同學用的是脫式的'方法計算這道題,我就說這種方法我們就說是蔣雨辰方法。最后再全班交流體會算法多樣化。這個活動的設計學生能全員參與,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同樣的具有價值的。
3、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第三個活動的設計,學習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購物中的問題,在購物過程中體會到估算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估算,再計算的習慣。
我自認為這節(jié)課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達到了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但由于學生的差異及心理素質不高,個別學生的表現不如平常,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耽誤了時間。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關注每個細節(jié),多為學生提供機會,鍛煉學生的膽量;并努力提高自身教學以及處理事件的能力。
捐書的活動反思2
《捐書活動》(三位數連加運算)是北師大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加與減》第一課時。
一、該課時結合“捐書活動”的情境,經歷從表格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連加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正確計算三位數的連加法。
在講課過程中將PPT中加入山區(qū)孩子學習的實際情境,讓孩子們理解捐書的意義,同時情感得到提升,知道懂得自己的生活來之不易,應該珍惜,山區(qū)孩子在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還能努力學習,更何況我們呢?根據書中表格觀察,獲取數學信息,一條一條讓孩子舉手回答,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能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連加學習之前,帶領孩子們復習二年級學習的兩個數的相加豎式,動手在課堂本上計算。以喚醒今天的學習,在掌握數學信息,去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理解“一共”是加法,并且是三個數相加,兩種做法,分別是先將前兩個數相加,然后再加上第三個數,另一種方法是三數相加,一個豎式,讓孩子們理解加號的位置以及數位對齊的重要意義。這個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對孩子們來說不算難,出示聯系題,隨堂聯系,鞏固知識。
三、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和方法,初步發(fā)展估算一意識,逐步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這節(jié)課引入估算,“四舍五入”的概念,懂得估算數值,比較兩個或多個數相加的值,并進行多組比較。
一節(jié)課下來,講解加練習,孩子們學的還不錯,課堂整體節(jié)奏、效果也可以,還應該多照顧一下學習稍微困難的'孩子,繼續(xù)努力!
捐書活動教學反思2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三位數連加”,因內容較多,在這節(jié)課開始時,我用情境的方式導入,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品德教育,但在導入過程中,語文應注意再準確些,對計算課來說,最重要的是探索計算的方法以及對方法的優(yōu)化,讓學生正確且快速地計算,本節(jié)課在讓學生進行算法多樣化后,我把重點放在了連加的堅式計算方法上,特別是強調堅式計算就該注意的兩點,相同數位對齊;哪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但在教學三年級一共捐了多少本書時,就注意讓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形成方式方法,這樣才能達到算法優(yōu)化的效果。在計算四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時,就更加放手一些,同時涉及簡算的問題時,老師應讓學生多觀察,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可以對多種方法進行比較,同時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語言。
安排的練習內容有基本練習用堅式基本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但課堂上應注意時間的緊湊性與連貫性。在總結整節(jié)課時,應再回顧一下連加法就注意的問題。
捐書的活動反思3
在本節(jié)課中,我創(chuàng)設了通過為地震災區(qū)的學生捐書的情境使學生進入到具體的環(huán)境中,并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估測。從學生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
首先,我通過課件展示捐書情況的統計表,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探索新知識的條件,讓學生參與到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去。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去探索多種算法,并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多種算法的交流、比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助于學生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整節(jié)課的每個教學層次都有明確的要求,既體現了課標的精神和教材的編排意圖,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其次,我在教學中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產生、發(fā)展的全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還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獻愛心的教育。
捐書的活動反思4
本節(jié)課是在的學生學習過百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及其應用基礎上繼續(xù)學習。教材用圖表呈現了一個捐書的情景,授課時我先讓學生根據圖表給出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已經能夠非常熟練的提出數學問題,并且能提出多個不同的問題。在解決“三年級、四年級哪個年級捐的書多?”這個問題時,我先讓學生進行估算,因為學生已經有了一二年級的估算經驗,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整十數整百數的估算方法,還有部分學生說出了課本呈現的估算方法,把相對應班級逐一比較,將比較結果進行綜合累計,還有一種方法是去掉兩組數據中相同的部分,比較不同的'部分。
但是在巡視中,我發(fā)現有一個孩子估算方法是錯誤的,他雖然也是一一進行比較的,但是他認為三一班比四一班捐的書多,三二班比四二班捐的書少,三三班比四三班捐的書少,有三年級有兩個班都比四年級捐書少,所以三年級捐書比四年級少,我把他的想法在全班展示,讓學生自己修正這個錯誤。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花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自己探索估算的多種方法,培養(yǎng)估算能力。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計算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并提示他們可以嘗試用多種方法(口算、脫式計算、豎式計算、畫豎線圖),我們班的孩子每個人都能用至少一種方法來解決,還有部分孩子用了兩種方法,最后重點講授豎式計算的方法,并讓學生總結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培養(yǎng)他們細心的好習慣。第三個問題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計算。
【捐書的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捐書活動教學反思06-22
捐書的活動總結11-29
捐書活動總結07-17
學校捐書活動總結11-28
愛心捐書活動總結06-17
關于捐書的活動總結11-17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02-14
捐書獻愛心的活動總結09-22
【精】愛心捐書活動總結11-10
愛心捐書活動總結【推薦】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