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猴子種果樹》聽課反思范文
今天認真聆聽了薛法根老師講授的《猴子種果樹》,給自己很大觸動。感受如下:
一、 字詞教學方法新穎、實用
低年級學生以字詞為主,我們一直研究怎樣講生字、生詞,講來講去還是認字、讀詞,可到應(yīng)用的時候總覺得詞語匱乏,就是不能學以致用。思來想去,不得其法。聽了薛老師的語文課,覺得眼前一亮,薛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他給課文中的詞語清清楚楚地分成一類一類,排成一排。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來認識這些詞語,兒童通過朗讀這些分成類,就能很輕松地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感受這些詞語的含義,真正理解,為下文的讀故事、講故事、編故事打下基礎(chǔ)。我認為這種方法新穎又實用,學生樂學并能輕松學會。
二、 講解故事循循善誘,自然背誦
故事的幾個段落結(jié)構(gòu)是一樣的,薛老師在講第一自然段的時候看似在不斷地重復(fù)讀著,其實是在巧妙地向?qū)W生傳遞猴子種了梨樹后天天做的兩件事是什么,這種重復(fù)在孩子腦中形成了印象,漸漸地他們自己也能講故事的開頭了,有了前面詞語的鋪墊,學生很快找到了故事的規(guī)律,他們能很快講出整個故事。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感受了學習的樂趣,越讀越愛讀,越講越愛講,這種巧妙滲透,自然背誦的方法真是高超。
三、 開啟智慧,續(xù)編故事
故事的道理明白了,也能復(fù)述了,老師問學生:“正當猴子傷心時誰來了,對猴子說什么?”這不就是續(xù)編故事嗎,開啟了學生的智慧,又進一步理解課文的道理。學生興致盎然說得有理有據(jù),表達得精彩。
薛老師的課簡簡單單,卻給了學生很多很多,我想薛老師的底蘊、教風、智慧是自己永遠學不完的。
【《猴子種果樹》聽課反思】相關(guān)文章:
《猴子種果樹》之教學反思07-21
《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精選15篇)07-21
聽課反思10-12
聽課教學反思05-19
《莫高窟》聽課反思08-08
《小猴子下山》教學反思04-20
小猴子下山教學反思04-20
猴子種果樹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12-10
小學聽課教學反思06-02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