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化》教學反思
首先就課時設計來說,考慮到一堂課只有40分鐘,還要在課堂上盡可能的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我將城市化這一節(jié)內容分成2個課時來完成。這樣就能在課堂上充分“還課堂時間給學生。”使課堂更加有效?紤]到高三課程的特點,我們經過集體備課,一致認為,教學設計應該注意根據(jù)高考的知識點,一點一練,練習選取有一定的梯度,使學生的解題能力有所提升。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我們精心設計了兩個課時的導學案。采用“學案導學,圖像導學”這樣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適合多數(shù)高中生的心理認知特點,也符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地圖是地理的語言,讓學生學會在地理課上具備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設計的時候有兩個任務:一方面要完成市精品課程的設計,一方面要達到省教學水平評估的課堂要求,因此我們采用了課例研究的形式,“一課多輪”通過借班上課,不斷的進行了修正。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課堂中老師過份強調導學案,有點像上新課。第二次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修改,學生在導學案中能自己解決的知識點,就一帶而過,比如在第二次上課時,就刪掉了對“人口城市化進程中的推力與拉力因素的討論”,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同時增加了學生自主分析典型例題的時間,在學生自己講解解題思路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中的誤區(qū)和盲點,及時進行點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就課件來說,原本打算用我們科組2009年6月獲得廣東省一等獎的課件《城市化》來上這一節(jié),后來發(fā)現(xiàn),里面的例題不夠典型,所以在最終評估的時候又進行了修訂,使之更具備鄉(xiāng)土特色,更具有探究性,更符合高三一輪復習課的要求。另外增加了鄉(xiāng)土特色的一篇博客——《中山,其實你好靚》給學生閱讀,增強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一堂精心設計,師生參與度高的地理課,使我們師生共同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城市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城市化的好處10-06
小草教學反思 《草》教學反思11-04
烏塔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9
化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最新12-27
荷花教學反思反思10-13
小班反思教學反思01-07
教學反思12-31
教學的反思02-04
經典教學反思04-21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