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范文
篇一:《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科普童話,是一篇非常人性化的童話。主要講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洪水泛濫成災,聽了媽媽的話,知道了森林防沙蓄水的作用;氐缴趾,它又明白了森林有調溫的功能。于是,它有了一個心愿:到沙漠里去植樹。本文借助童話體裁,將云雀人格化,借云雀表達了人類美好愿望。
對于這一課的教學,我借助課件,通過自己的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沙漠和洪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這都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樹木而受到的懲罰。語文情境教學情感性是關鍵。知識的傳遞不應該是冷冰冰的,冷冰冰的知識、冷冰冰的思想,學生是不會接受的,即使強制接受,也是暫時的。知識的傳遞伴隨著濃烈的感情,才能達于學生的心胸。也只有飽和“感情的知識”,學生才樂于接受、理解、記憶和運用。如在我的生動描述下,學生看了觸目驚心的畫面,很自然能感受到洪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大,從而更真切的體會到森林的作用大。教師的感情是火種,能點燃兒童感情的火花。課堂上,我把自己放到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使自己的“情”與課文的“情”融為一體,并能把這種“情”傳導給兒童,激起他們心靈的強烈共鳴,從而感悟課文語言文字的內涵。第二,在指導朗讀上,我引導學生以男女生、分組、師生這些不同形式分角色朗讀,體會云雀的不同語氣,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另外還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個別讀,齊讀等形式讀中感悟沙漠和洪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大以及森林的作用大。第三,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這篇課文主要讓學生認識森林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及破壞森林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篇二:《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共15個自然段,講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的重要。這篇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以描寫人物圣誕為主要形式,寓環(huán)境保護的科學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學生閱讀感知。故事情節(jié)生動,語言通俗流暢,好讀易懂。
這節(jié)課,我旨在讓學生在課堂初始,學會運用總分敘述的方法理解“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認識森林的重要,并能夠運用“可以??也可以??”進行說話;課中能通過朗讀去體會云雀母子的情感,繼而進行角色遷移練習說話;最后讓學生談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說他們呢?”訓練學生的說寫能力,使學生完成由文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
相對以往的教學,本課時教學我有了幾點改變:一是明顯的詳略區(qū)分,二是在引導過程中語言較為精煉了,三是教學目標把握得更為準確,有訓練的重點。
然而,存在的問題依然很大,最為突出的是引導太過于細化而繁瑣,導致課時目標未能完整實現(xiàn)。
過于細化的引導主要在引導學生運用部分敘述“森林水庫”這一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簡要說說森林為什么是個
大水庫”,在簡單指導說明方法后便放手讓學生進行說話,學生當時便有些茫然不通,即便后來有學生起來進行說話也只是照著課文念出來,并沒有用自己的話去概括。接著我引領學生進行原因的概括后學生自由地說,隨后又指名反饋,但效果仍不如人意。最后我?guī)е鴮W生一起概括性地說后讓學生自由說以鞏固,才有了明顯的效果。如此下來便消耗了大半的時間,使得后面的教學顯得特別的緊張。
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最終的原因在于我——一個課堂引導者的作用沒有突顯出來。新課標要求課堂雖然要以生為主體,還學生一個主體地位,但老師的引導卻不可淡化。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一開始就由我?guī)е鴮W生一層一層地概括并引導說話,目標很容易就實現(xiàn)了,也不需要再指名說、指導說、集體說、再引導說,最后自由說這么反反復復的,這要減少了許多的課時。
不足之處不止這點,對于未能實現(xiàn)學生情感遷移的引導以及學生由文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我很遺憾,而我的語言也還要再精煉一些。這些都需要我在不斷地反思中改進,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03-07
《云雀的心愿》 教學反思02-04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04-17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04-21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范文10-06
課文《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0-06
課文《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01-28
課文《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范文10-06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5篇04-17